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诊断抗原的纯化在牛γ-干扰素ELISA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邱美珍 周望平 +4 位作者 肖兵南 杜丽飞 胡述光 刘毅 陈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2-85,共4页
比较皮内变态反应(TST)、抗酸染色、牛结核ELISA(PPD-ELISA)和γ-干扰素ELISA法(IFN-γ-ELISA)对牛结核的检测结果,并通过比较牛PPD、禽PPD、亲和层析牛PPD(牛PPD’)的IFN-γ-ELISA检测结果,探索诊断抗原的纯化在牛IFN-γ-ELISA法中的应... 比较皮内变态反应(TST)、抗酸染色、牛结核ELISA(PPD-ELISA)和γ-干扰素ELISA法(IFN-γ-ELISA)对牛结核的检测结果,并通过比较牛PPD、禽PPD、亲和层析牛PPD(牛PPD’)的IFN-γ-ELISA检测结果,探索诊断抗原的纯化在牛IFN-γ-ELISA法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与抗酸染色相比,IFN-γ-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都比较高,分别为83.33%(5/6),98.14%(53/54),98.33%(58/60);牛PPD、禽PPD、牛PPD’3种特异性抗原刺激产生IFN-γ释放反应的结果表明,1例抗酸染色阳性的牛,未经亲和层析处理牛PPD的IFN-γ-ELISA检测OD值偏高,判为牛结核阳性,亲和层析纯化牛PPD的IFN-γ-ELISA检测OD值较低,判为牛结核阴性,表明亲和层析处理能排除环境分支杆菌对试验的干扰,IFN-γ-ELISA法有望替代TST法在中国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 皮内变态反应 抗酸染色 牛结核elisa γ-干扰素elisa法 亲和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试法与γ-干扰素ELISA法在奶牛结核病检疫中的对比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显超 李凯航 +2 位作者 吴秀娟 陶田谷晟 王建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7年第5期56-57,59,共3页
为制定奶牛结核病净化方案提供参考,通过颈部皮内变态反应(SICT)检测上海某奶牛场的483头奶牛,然后用γ-干扰素ELISA方法检测皮试法阳性牛及与阳性牛密切接触牛共50头。结果发现:颈部皮内变态反应与γ-干扰素ELISA的阳性符合率100%;在... 为制定奶牛结核病净化方案提供参考,通过颈部皮内变态反应(SICT)检测上海某奶牛场的483头奶牛,然后用γ-干扰素ELISA方法检测皮试法阳性牛及与阳性牛密切接触牛共50头。结果发现:颈部皮内变态反应与γ-干扰素ELISA的阳性符合率100%;在变态反应阴性牛中,仍然检出了部分ELISA阳性牛。我们考虑在高风险牛场增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频率,再随之实施抗体检测,会更有利于结核牛场的净化与防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病 变态反应 γ-干扰素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祥 牛中伟 +5 位作者 徐正中 孟闯 孙林 黄金林 潘志明 焦新安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54-59,共6页
以纯化的rHis-BoIFN-γ制备兔多抗血清,辛酸—硫酸铵两步法对体内诱生的抗rBoIFN-γ单抗腹水进行纯化,用美洲商陆素(Pokeweed mitogen,PWM)刺激奶牛全血产生的分泌性天然BoIFN-γ筛选出与之反应最佳的单抗5E11。将单抗5E11以40μg/mL浓... 以纯化的rHis-BoIFN-γ制备兔多抗血清,辛酸—硫酸铵两步法对体内诱生的抗rBoIFN-γ单抗腹水进行纯化,用美洲商陆素(Pokeweed mitogen,PWM)刺激奶牛全血产生的分泌性天然BoIFN-γ筛选出与之反应最佳的单抗5E11。将单抗5E11以40μg/mL浓度包被,与1∶3 000倍稀释的兔抗rHis-BoIFN-γ多抗血清(13.8μg/mL)配对,以1∶6 000稀释的商品化酶标羊抗兔IgG为指示抗体,建立了BoIFN-γ抗原捕获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检出2.56 U/100μL(30.5 pg/100μL)的rHis-BoIFN-γ、8U/100μL的rBac-BoIFN-γ和1U/100μL的分泌性天然BoIFN-γ。以商品化试剂盒作为平行对照,将获得的奶牛临床检测血浆样品使用BoIFN-γ抗原捕获ELISA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检测符合率达到83.9%。本研究建立的BoIFN-γ抗原捕获ELISA检测方法可有效检测分泌性IFN-γ,为进一步开发BoIFN-γELISA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 抗原捕获elisa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在广西牛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徐贤坤 熊毅 +5 位作者 韦达有 黄小武 蓝纪 黄胜斌 马琳 刘棋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7-670,共4页
【目的】摸清广西水牛及奶牛结核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净化广西牛结核病防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2008~2011年采用皮内变态反应和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联合对广西奶牛及水牛开展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共检疫5478头奶牛和1580头奶水... 【目的】摸清广西水牛及奶牛结核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净化广西牛结核病防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2008~2011年采用皮内变态反应和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联合对广西奶牛及水牛开展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共检疫5478头奶牛和1580头奶水牛。【结果】2008~2011年从广西南宁、柳州、北海、钦州、桂林等市累积检测出皮内变态反应阳性奶牛63头、水牛17头,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5%和1.08%,总体上广西奶牛及水牛结核病阳性率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通过采用自制水γ-干扰素EusA检测试剂盒和Bovigam牛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检测试剂盒对牛结核病进行检测,发现γ-干扰素ELISA检测的牛结核病阳性率低于皮内变态反应,且准确度高。【结论】对牛群进行结核病检测时,先以变态反应检疫牛群,再结合γ-干扰素ELISA检测进行综合判断,更有利于牛结核病的检测与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病 γ-干扰素elisa 皮内变态反应 流行病学调查 阳性率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猪α-干扰素的浓度 被引量:6
5
作者 蒋佳颖 王一成 +3 位作者 杨孝朴 袁秀芳 李军星 徐丽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0-745,共6页
为了能够准确测定猪血清中猪α-干扰素(Po IFN-α)含量及猪α-干扰素制品的浓度,本研究以制备并经过亲和层析提纯的兔抗猪α-干扰素Ig G多克隆抗体为包被抗体,以制备的鼠抗猪α-干扰素单克隆纯化抗体作为二抗,建立了测定猪α-干扰素... 为了能够准确测定猪血清中猪α-干扰素(Po IFN-α)含量及猪α-干扰素制品的浓度,本研究以制备并经过亲和层析提纯的兔抗猪α-干扰素Ig G多克隆抗体为包被抗体,以制备的鼠抗猪α-干扰素单克隆纯化抗体作为二抗,建立了测定猪α-干扰素浓度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DAS-ELISA)。通过条件优化,最佳兔抗猪α-干扰素Ig G多克隆纯化抗体包被浓度为12.5μg·m L^-1,最佳鼠抗猪α-干扰素单克隆纯化抗体作用浓度为6.25μg·m L^-1,利用本实验室制备的已知浓度猪α-干扰素标准蛋白建立标准曲线,确定该方法检测猪α-干扰素浓度范围为0.0781-2.50μg·m L^-1。与Lowry法、冻干称量法测定猪α-干扰素浓度相比较,3种方法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但所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能够检测血清中猪α-干扰素浓度,且方法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α-干扰素 双抗体夹心elisa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γ-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超 林祥梅 +2 位作者 梅琳 李全芬 韩雪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2-76,共5页
建立牛结核病的γ-干扰素(BovIFN-γ)免疫学检测方法。本研究利用rBovIFN-γ抗原免疫Balb/c小鼠,经5次免疫后,通过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及间接ELISA筛选制备抗BovIFN-γ的单克隆抗体,在McAb及多克隆抗体的基础上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并进... 建立牛结核病的γ-干扰素(BovIFN-γ)免疫学检测方法。本研究利用rBovIFN-γ抗原免疫Balb/c小鼠,经5次免疫后,通过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及间接ELISA筛选制备抗BovIFN-γ的单克隆抗体,在McAb及多克隆抗体的基础上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并进一步优化ELISA反应条件。结果表明,获得一株能稳定分泌抗BovIFN-γ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A12E9,分泌单克隆抗体腹水效价为1∶107,属于IgG1亚类,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所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BovIFN-γ最低检测限为40 ng/mL,与其他蛋白不发生交叉反应,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该方法为建立牛结核病的γ-干扰素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 单克隆抗体 双抗体夹心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γ-干扰素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7
作者 白宇 童铁钢 +4 位作者 张维军 徐树兰 王群 刘光亮 吴东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4-466,共3页
目的:建立检测马γ-干扰素的双抗体夹心ELISA,为马传染病的免疫学研究提供新方法。方法:将识别不同表位的抗马γ-干扰素的2株单克隆抗体(mAb,A5和SB10)纯化后,利用生物素标记试剂盒对其中1株纯化的mAb(SB10)进行标记,通过对重组马IFN-... 目的:建立检测马γ-干扰素的双抗体夹心ELISA,为马传染病的免疫学研究提供新方法。方法:将识别不同表位的抗马γ-干扰素的2株单克隆抗体(mAb,A5和SB10)纯化后,利用生物素标记试剂盒对其中1株纯化的mAb(SB10)进行标记,通过对重组马IFN-γ进行ELISA检测来建立马γ-干扰素双抗体夹心ELISA。结果:经过方阵滴定实验确定捕获抗体的最佳浓度为1mg/L,检测抗体的工作效价为1∶1000。利用建立的方法对不同稀释度的重组马γ-干扰素和丝裂原刺激的马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上清进行检测。结论:此方法检测敏感度达到1μg/L,特异性良好,为马的细胞免疫学研究提供了方法,并为建立马γ-干扰素ELISPOT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 夹心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心ELISA检测牛γ-干扰素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钱琨 赵巍 +2 位作者 黄大卢 邵红霞 秦爱建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62,共6页
为建立检测牛γ-干扰素(Bo IFN-γ)的双夹心ELISA方法,将前期获得的针对Bo IFN-γ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捕捉抗体进行夹心ELISA检测天然Bo IFN-γ,结果表明单克隆抗体Bo IFN-γ-6E5、Bo IFN-γ-3E1、Bo IFN-γ-3C2三株能捕捉到天然的牛γ干... 为建立检测牛γ-干扰素(Bo IFN-γ)的双夹心ELISA方法,将前期获得的针对Bo IFN-γ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捕捉抗体进行夹心ELISA检测天然Bo IFN-γ,结果表明单克隆抗体Bo IFN-γ-6E5、Bo IFN-γ-3E1、Bo IFN-γ-3C2三株能捕捉到天然的牛γ干扰素。经过条件摸索和优化,最终建立了以3E1/HRP-6E5为最佳组合的检测Bo IFN-γ的夹心ELISA方法。用建立的双夹心ELISA检测方法和进口试剂盒同时对66份血样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双夹心ELISA方法和进口试剂盒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95.45%,说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对牛结核病γ-干扰素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 双夹心elisa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ELISA方法检测牛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 被引量:1
9
作者 黄世品 吴志鹏 梁勇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年第10期30-31,共2页
为了验证ELISA方法检测牛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的可行性,应用建立的ELISA方法检测30份牛全血,结果为阴性和阳性对照均成立,30份全血的牛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均为阴性,结果表明应用ELISA方法检测牛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诊断牛结核分... 为了验证ELISA方法检测牛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的可行性,应用建立的ELISA方法检测30份牛全血,结果为阴性和阳性对照均成立,30份全血的牛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均为阴性,结果表明应用ELISA方法检测牛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诊断牛结核分枝杆菌可行,可以适用于牛结核分枝杆菌的大规模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elisa γ-干扰素 血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在牛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亚文 王晓亮 +3 位作者 张玉玲 王玉梅 李志红 张学军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6年第9期78-80,共3页
[目的 ]了解宁夏贺兰县奶牛结核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宁夏地区牛结核病净化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采用皮内变态反应和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对宁夏贺兰县2个规模化奶牛场开展牛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共检测奶牛2 230头。[结果 ]在... [目的 ]了解宁夏贺兰县奶牛结核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宁夏地区牛结核病净化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采用皮内变态反应和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对宁夏贺兰县2个规模化奶牛场开展牛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共检测奶牛2 230头。[结果 ]在2个规模化奶牛场累计检测出皮内变态反应阳性奶牛79头,皮内变态反应和γ-干扰素ELISA双阳性奶牛72头,双阳性率为3.23%(72/2 230)。[结论 ]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准确度较高;在对牛群进行结核病检测时,先以皮内变态反应方法筛测,再结合γ-干扰素ELISA检测结果确诊,更有利于牛结核病的检测与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病 γ-干扰素elisa 皮内变态反应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通针法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干扰素-γ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孙赫楠 朱曼迪 张威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1152-1155,共4页
目的:探讨温通针法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干扰素-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VD患者13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温通组、丹红组及联合组,每组33例。对... 目的:探讨温通针法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干扰素-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VD患者13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温通组、丹红组及联合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温通组给予温通针法治疗,丹红组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联合组给予温通针法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4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治疗6周)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变化,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8、干扰素-γ水平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HDS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8、干扰素-γ水平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温通组、丹红组及联合组HD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联合组为最高,温通组、丹红组为其次,温通组、丹红组及联合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8、干扰素-γ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且均以丹红组为最高,丹红组次之,温通组为最低。相关性分析显示,温通组HDS评分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8、干扰素-γ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丹红组HDS评分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8、干扰素-γ水平呈负相关(P<0.05),丹红组HDS评分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8、干扰素-γ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温通针法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VD具有较好的效果,降低血清白细胞介素-18、干扰素-γ水平可能是其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干扰素-Γ 温通针 丹红注射液 血管性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在小剂量美法仑治愈肿瘤过程中对荷瘤小鼠外周血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传刚 舒晓宏 +3 位作者 韩丹 李墨林 Michael Notter 秦志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16-1019,共4页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在小剂量美法仑治愈肿瘤过程中对荷瘤小鼠外周血血小板(PLT)计数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单一剂量美法仑治愈荷瘤野生型C57BL/6小鼠模型,取遗传背景相同、基因型不同的IFN-γ+/-和IFN-γ-/-C57BL/6小鼠各6...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在小剂量美法仑治愈肿瘤过程中对荷瘤小鼠外周血血小板(PLT)计数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单一剂量美法仑治愈荷瘤野生型C57BL/6小鼠模型,取遗传背景相同、基因型不同的IFN-γ+/-和IFN-γ-/-C57BL/6小鼠各6只,观察7.5 mg/kg美法仑治疗后两组荷瘤小鼠肿瘤结节直径的变化,并且分别在美法仑用药前第3天、用药后6 h、用药后第4、7、11、15、28天内眦静脉取血,肝素抗凝后进行血常规检测,观察两组荷瘤小鼠外周血PLT计数的动态变化并进行比较,了解美法仑治疗后荷瘤小鼠化疗的疗效及其外周血PLT计数的变化与体内IFN-γ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美法仑用药前两组荷瘤小鼠肿瘤结节的直径和外周血PLT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5 mg/kg美法仑用药后第1天,两组荷瘤小鼠肿瘤结节缩小均不明显;用药后第4天,荷瘤IFN-γ-/-小鼠肿瘤生长轻度受抑后进行性增大,并在用药后2周内所有小鼠肿瘤复发、死亡,而对照组IFN-γ+/-小鼠肿瘤的肿瘤结节进行性缩小、肿瘤消退并治愈。7.5 mg/kg美法仑用药后6 h,荷瘤IFN-γ+/-小鼠外周血PLT计数较前明显升高,达(1935±378)×109/L(P<0.01),而荷瘤IFN-γ-/-小鼠外周血PLT计数较前无明显升高,为(1183±186)×109/L(P>0.0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美法仑用药1 d以后,荷瘤IFN-γ+/-小鼠外周血PLT计数较前逐渐下降,用药后第11天降至(1158±270)×109/L,恢复至化疗前水平(P>0.05);而荷瘤IFN-γ-/-小鼠外周血PLT计数一直维持在正常水平;两组荷瘤小鼠外周血PLT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美法仑治疗荷瘤C57BL/6小鼠过程中,IFN-γ免疫功能正常的荷瘤IFN-γ+/-小鼠在用药后6 h出现外周血血小板计数的"一过性"增高,小鼠肿瘤治愈;而IFN-γ免疫功能缺陷的荷瘤IFN-γ-/-小鼠在用药后6 h不出现外周血PLT计数的增加,小鼠肿瘤复发死亡。提示在小剂量美法仑治愈肿瘤过程中荷瘤小鼠外周血PLT计数的升高与其体内IFN-γ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C57BL/6小鼠 γ-干扰素 外周血血小板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结核病皮内变态反应和γ-干扰素法检测对比实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建华 刘琴 +4 位作者 周亚平 张泉鹏 张利坤 施开平 李春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第4期128-129,共2页
本研究用双变态反应和γ-干扰素体外释放实验对昆明市某奶牛合作社75头奶牛开展结核病检疫对比实验,单皮试反应(SCT)的检出率为19.0%、双皮试反应(CCT)的检出率13.3%、γ-干扰素实验法(IGRA)的检出率为25.3%。75头牛中SCT、IGRA共同阳性... 本研究用双变态反应和γ-干扰素体外释放实验对昆明市某奶牛合作社75头奶牛开展结核病检疫对比实验,单皮试反应(SCT)的检出率为19.0%、双皮试反应(CCT)的检出率13.3%、γ-干扰素实验法(IGRA)的检出率为25.3%。75头牛中SCT、IGRA共同阳性为7头,阳性符合率为36.8%(7/19),阴性符合率91.0%(51/56)。CCT、IGRA两种方法的符合率,75头牛中共同阳性为7头,阳性符合率为36.8%(7/19),阴性符合率94.6%(53/56)。鉴于单纯皮内变态反应诊断的局限性,应进行双侧变态反应,结合γ-干扰素实验法进行检疫。由于γ-干扰素实验法的价格贵,操作要求高,在操作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并进行重复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结核病 皮内变态反应 γ-干扰素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结核γ-干扰素夹心ELISA检测试剂盒的研制与评价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昕 徐正中 +7 位作者 单法 夏爱鸿 孟闯 沈也驰 陈义平 南文龙 陈祥 焦新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60-1065,共6页
目的研制一种牛结核γ-干扰素夹心ELISA检测试剂盒,并在奶牛结核病检疫中进行初步应用和评价。方法建立牛结核γ-干扰素夹心ELISA检测方法,基于此法试制3批试剂盒,并对试剂盒的灵敏度、可重复性和保存期进行评价,其后进行初步应用,对96... 目的研制一种牛结核γ-干扰素夹心ELISA检测试剂盒,并在奶牛结核病检疫中进行初步应用和评价。方法建立牛结核γ-干扰素夹心ELISA检测方法,基于此法试制3批试剂盒,并对试剂盒的灵敏度、可重复性和保存期进行评价,其后进行初步应用,对961头奶牛采用单纯颈部皮试变态反应、商品化BOVIGAMTM试剂盒与试制的牛结核γ-干扰素夹心ELISA检测试剂盒进行同步检测。结果该试剂盒对质控样品的最低检出量达到8.21ng/mL,而且检测重复性良好,试剂盒保存期达12个月以上。在进行临床试验时,试制的试剂盒与单纯颈部皮试变态反应相比,阳性一致率为70.59%,阴性一致率为99.20%,总一致率为98.44%;与BOVIGAMTM试剂盒相比,阳性一致率为91.30%,阴性一致率为99.78%,总一致率为99.58%。其灵敏度为85.00%,特异性为100.00%。结论成功建立牛结核γ-干扰素夹心ELISA检测方法,并研制出相应试剂盒,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病 γ-干扰素 夹心elisa 试剂盒 敏感性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结核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在检疫工作中的应用
15
作者 周培校 李静 +4 位作者 张鲁安 李杰 曹瑞 张喜悦 李岩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4年第1期67-71,共5页
为评价牛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检测牛结核的效果及国产试剂盒的检测效果,本试验首先将国产试剂盒与Prionics试剂盒对42份相对阳性的样品和105份相对阴性的样品进行对比研究。然后对5个规模化牛场的3000头奶牛首先进行国产单纯结核菌... 为评价牛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检测牛结核的效果及国产试剂盒的检测效果,本试验首先将国产试剂盒与Prionics试剂盒对42份相对阳性的样品和105份相对阴性的样品进行对比研究。然后对5个规模化牛场的3000头奶牛首先进行国产单纯结核菌素颈部皮内变态反应试验,3天后选取皮内变态反应阳性和可疑及部分阴性牛共418头,进行牛γ—干扰素试验。结果国产试剂盒对阳性和阴性样品的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2%和100%,与Priobics试剂盒的符合率为99.3%。表明国产试剂盒与进口试剂盒的检测能力一致,牛γ—干扰素检测方法准确可靠。5个牛场的3000头奶牛单纯结核菌素颈部皮内变态反应试验阳性为138头,可疑105头。γ—干扰素试验对418头奶牛的检测,其中阳性74头,与颈部皮内变态反应(可疑牛暂时视为阴性)的符合率为6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 γ- 干扰素 elisa 检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Hu-IFN-α基因草鱼F_1代人α-干扰素表达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红权 章怀云 +3 位作者 张学文 肖调义 苏建明 唐湘北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0-62,共3页
为探明人α-干扰素在转Hu-IFN-α基因草鱼F1代中的表达水平,以转Hu-IFN-α基因草鱼F1群体为材料,随机抽取332尾鱼分离其血清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人α-干扰素基因在转基因草鱼F1代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转人α-干扰素基因草... 为探明人α-干扰素在转Hu-IFN-α基因草鱼F1代中的表达水平,以转Hu-IFN-α基因草鱼F1群体为材料,随机抽取332尾鱼分离其血清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人α-干扰素基因在转基因草鱼F1代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转人α-干扰素基因草鱼F1代表达率为52.1%,表达水平偏低,其表达水平受外界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α-干扰素基因 转基因草鱼 酶联免疫吸附(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竞争ELISA法检测牛乳中β-乳球蛋白含量的准确性评价 被引量:16
17
作者 袁水林 熊鼎 +2 位作者 陈红兵 高金燕 李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00-104,共5页
研究建立了以β-乳球蛋白标准品为包被抗原、自制抗体为一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IgG:HRP为二抗、邻苯二胺为底物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法(indirect competitive enzyme-linked immu nosorbent,ELISA)。同时以反相高效液相色... 研究建立了以β-乳球蛋白标准品为包被抗原、自制抗体为一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IgG:HRP为二抗、邻苯二胺为底物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法(indirect competitive enzyme-linked immu nosorbent,ELISA)。同时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相同样品中β-乳球蛋白含量,采用t检验方法来评价间接竞争ELISA的方法定量检测β-乳球蛋白的准确性。t检验方法结果显示:在显著水平α=0.05下,该间接竞争ELISA法检测β-乳球蛋白的测量值较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过敏 Β-乳球蛋白 间接竞争elisa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水通道蛋白-2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法的建立 被引量:13
18
作者 卢武生 许顶立 +2 位作者 殷晓燕 任昊 孟素荣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86-489,共4页
目的建立较为稳定的定量检测尿液水通道蛋白-2(AQP2)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方法人工合成AQP2蛋白C-末端的CELHSPQSLPRGSKA多肽片段,并与KLH联接,制备兔抗AQP2多肽片段的多克隆抗体,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部分抗AQP2抗体IgG。建... 目的建立较为稳定的定量检测尿液水通道蛋白-2(AQP2)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方法人工合成AQP2蛋白C-末端的CELHSPQSLPRGSKA多肽片段,并与KLH联接,制备兔抗AQP2多肽片段的多克隆抗体,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部分抗AQP2抗体IgG。建立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尿液AQP2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双抗体夹心ELISA法成功建立,灵敏度为15.625 pmol/ml,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4.65%和14.05%;用该法定量检测左冠状动脉结扎术后不同梗死面积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的尿AQP2浓度,其结果与Western blotting半定量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双抗体夹心ELISA法可以较好地定量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的尿AQP2蛋白浓度且较Western blotting更加简便易行,便于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 水通道蛋白-2 双抗体夹心elisa 测定 水孔蛋白类 充血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地区应用γ-干扰素试验法检测牛结核病的临床应用
19
作者 盛瑜 范峰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年第2期70-70,74,共2页
通过对无锡地区2011-2013年所有规模场奶牛应用γ-干扰素试验进行结核病监测,从而淘汰监测结核阳性牛最终达到牛场结核净化。2011年检出淘汰阳性牛45头,2012年检出淘汰21头,2013检出淘汰6头。结果显示阳性牛检出率逐年下降明显,γ-干扰... 通过对无锡地区2011-2013年所有规模场奶牛应用γ-干扰素试验进行结核病监测,从而淘汰监测结核阳性牛最终达到牛场结核净化。2011年检出淘汰阳性牛45头,2012年检出淘汰21头,2013检出淘汰6头。结果显示阳性牛检出率逐年下降明显,γ-干扰素试验法有更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净化牛群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锡地区 应用 γ-干扰素试验 检测 牛结核病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和α-干扰素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海兵 马崔 +3 位作者 侯静 殷青云 胡号应 郭扬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24-326,共3页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 6)和α 干扰素 (α IFN)水平及抗精神病药对其影响。方法  6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应用适量的氟哌啶醇、氯氮平和利培酮治疗 1 2周。在治疗前后评定PANSS和TESS量表 ,并采用酶...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 6)和α 干扰素 (α IFN)水平及抗精神病药对其影响。方法  6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应用适量的氟哌啶醇、氯氮平和利培酮治疗 1 2周。在治疗前后评定PANSS和TESS量表 ,并采用酶联免疫试验 (ELISA)检测血清IL 6和α INF含量。结果 首发精神分裂症血清IL 6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5) ,男女之间无差异 ;血清IL 6与病程 ,PANSS总分均呈正相关 (r=0 62 7,0 592 ,P <0 0 5) ,而与首发年龄 ,阴性症状分、阳性症状分 ,一般病理分 ,TESS总分无相关 (P >0 0 5) ;血清IL 6水平在 3种药物治疗后都显著降低 (P <0 0 5) ,但仍高于正常人群 (P <0 0 5) ,各药间两两比较亦未见显著性差异 (P >0 0 5)。患者治疗前后血清α IFN明显低于正常组 ,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 (P >0 0 5)。结论 精神分裂症发生中IL 6产生增加并反映早期病情严重程度 ,α IFN产生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 白细胞介素-6 Α-干扰素 酶联免疫试验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