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牛结核病γ-干扰素体外释放检测随时间.变化规律 |
张春起
张丹
刘修权
郭又春
熊衡
伊秀春
郭远方
全炎铭
贾泽颖
龙颖弘
张恒涛
陈华林
|
《中国奶牛》
|
2023 |
4
|
|
2
|
PHA体外诱导草鱼白细胞产生γ-干扰素的研究 |
邵健忠
项黎新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6
|
|
3
|
重组鸡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体外活性评价方法研究 |
杨晓璐
闫若潜
李勤楠
赵雪丽
谢彩华
刘梅芬
张书阳
|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4
|
7-羟乙基白杨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放评价 |
王小娟
杨宝乐
马川
何蕾
景临林
黄琼
马慧萍
|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5
|
大黄酚与甲基化-β-环糊精的超分子包合和体外释放特性研究 |
吴振
李红
陈岗
师萱
谭红军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6
|
右旋糖苷-阿司匹林高分子挂接药物的体外释放 |
高文霞
姚日生
张霄翔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7
|
扑热息痛多腔体贮库式植入剂的制备及体外释放性能检测 |
李维凤
王小鹏
牛晓峰
刘燕玲
范特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8
|
IBV可体外诱导γ-干扰素的产生 |
吕玲
|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9
|
两种规格5-ISMN-SRC体外释放度与体内吸收的相关性 |
荣征星
陈钧
黄霞
蒋新国
姜昌斌
陈红专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0
|
萘普生-聚-(3-羟丙基)-天冬氨酸-氨基乙酸复合物的合成及体外释放的研究 |
楼伟建
汤谷平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11
|
WPI和WPI-EGCG构建姜黄素纳米乳液的体外消化差异 |
李艳新
陈立莹
李雁
解新安
李璐
|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羟基喜树碱/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凝胶骨架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 |
宋文霞
索绪斌
邓妍芳
黄旖旎
张涵
|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13
|
Kalman滤波-分光光度法评价栀子缓释片的体外释放 |
黎丹奇
杜守颖
陆洋
郭懿望
马诗瑜
李鹏跃
|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4
|
聚乳酸-羟基乙酸载利福喷丁微球的体外释放机制研究 |
王昌绚
胡运玖
李明
罗聪
瞿向阳
谢丽娜
邬均
蒋电明
|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15
|
线性-树枝状共聚物载药微球的制备、表征及体外释放 |
杨李影
郭睿
戎宗明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6
|
γ干扰素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IDO表达及其免疫调节作用 |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7
|
艾塞那肽缓释微球的制备和体外释放的研究 |
宣吉明
高静
黄景彬
林亚玲
鲁莹
钟延强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18
|
硝苯地平缓释微丸片的制备与体外释放度考察 |
张怡
袁中文
关世侠
李庆国
周祥萍
|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9
|
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敏检测技术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胸水中的临床应用 |
王静
赵建军
李运霞
谭平
徐珊珊
|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20
|
淀粉支载氧氟沙星前药的合成及其体外释放研究 |
鲍光明
梅天笑
袁厚群
黄爱平
王小莺
钱晶晶
肖雪菲
李丽金
陈宇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