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γ增量型SGPC-PID的再热汽温串级控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金营 张秋生 +1 位作者 吕剑虹 王富强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96-1200,共5页
近年来受供电格局影响常态化的火电机组频繁深度调峰导致再热汽温波动频率高且幅度大,这不仅降低了机组效率而且影响了机组安全运行。提出了新型的γ增量型SGPC-PID串级控制方案,解决了再热汽温波动幅度大、动态响应时间长等问题。文章... 近年来受供电格局影响常态化的火电机组频繁深度调峰导致再热汽温波动频率高且幅度大,这不仅降低了机组效率而且影响了机组安全运行。提出了新型的γ增量型SGPC-PID串级控制方案,解决了再热汽温波动幅度大、动态响应时间长等问题。文章为解决再热汽温的问题首先选取了GPC,进一步为解决传统GPC矩阵求逆且参数整定复杂的问题引入了阶梯策略与γ因子。基于γ增量型SGPC-PID串级控制方案,充分发挥了PID的抗干扰性与γ增量型SGPC对惯性、迟延适应能力强等优点。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对再热汽温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及良好的抗扰动性能,可提高系统的动、静态性能指标,且计算简单、参数调节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预测控制算法 γ增量型sgpc-pid串级控制 再热汽温 系统扰动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标准X型四旋翼飞行器的建模与PD串级控制
2
作者 赵雅蓉 鲜浩 +2 位作者 牛兴龙 林都 李大威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3-180,共8页
针对具有外形不固定和良好飞行姿态的非标准X型四旋翼飞行器,建立了飞行器的结构模型和数值模型,提出了部分模型数据的测量方法,验证了数据的准确性,设计了一种连续多变量PD串级控制器;从参数测量出发,通过实验测量数据的支撑,利用最小... 针对具有外形不固定和良好飞行姿态的非标准X型四旋翼飞行器,建立了飞行器的结构模型和数值模型,提出了部分模型数据的测量方法,验证了数据的准确性,设计了一种连续多变量PD串级控制器;从参数测量出发,通过实验测量数据的支撑,利用最小二乘法,在曲线拟合工具中进行仿真验证;从模型控制出发,采用内外环控制策略,先对飞行器姿态和高度进行控制,外环控制器对内环控制器提供指令,控制飞行器的水平位置,结果表明:飞行器在到达期望高度后,姿态角发生偏转,滚转角和俯仰角的偏转对水平位置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标准X四旋翼飞行器 结构模和数值模 数据测量 P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PID算法在串级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3
作者 唐贤伦 仇国庆 +1 位作者 李银国 曹长修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1-63,共3页
串级控制系统具备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快速性、适应性和控制质量,因此在复杂的过程控制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和主副回路设计进行了详述,设计了双容无自衡串级液位控制系统,并将基于MATLAB的增量式PID算法应用在... 串级控制系统具备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快速性、适应性和控制质量,因此在复杂的过程控制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和主副回路设计进行了详述,设计了双容无自衡串级液位控制系统,并将基于MATLAB的增量式PID算法应用在控制系统中.结合基于计算机控制的PID参数整定方法实现串级控制,控制结果表明系统具有优良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量式PID 控制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型PWM变流器在串级调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冯阳 王奔 +1 位作者 王亚芳 马明智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16-122,共7页
采用电流型PWM整流技术的串级调速系统,省去了电压型斩波串级调速系统中的直流Boost斩波环节,简化了系统的拓扑结构,同时也能够实现系统功率因数的提高和变压器网侧谐波含量的减少。考虑到电流型PWM逆变器在dq坐标系下是一个非线性耦合... 采用电流型PWM整流技术的串级调速系统,省去了电压型斩波串级调速系统中的直流Boost斩波环节,简化了系统的拓扑结构,同时也能够实现系统功率因数的提高和变压器网侧谐波含量的减少。考虑到电流型PWM逆变器在dq坐标系下是一个非线性耦合系统,不利于控制器的设计,采用精确线性化方法对原系统进行线性化并解耦,构造其伪线性系统模型,运用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该伪线性系统的闭环控制器。同时,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下,建立了基于此控制策略的模型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实现电动机转速的快速、有效调节,同时可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谐波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速 电流逆变器 精确线性化 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串级控制的四轮转向车辆稳定车道线保持 被引量:1
5
作者 房泽平 段建民 杨晨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56,共8页
针对四轮前后轮转向车辆的稳定车道线保持,提出集成直接横摆力矩和车道线保持的串级控制策略.主控制器实现车道线保持控制;副控制器实现车辆稳定性控制.主控制器的前轮转角作为副控制器的参考输入,计算期望滑移角和期望横摆率.后轮转角... 针对四轮前后轮转向车辆的稳定车道线保持,提出集成直接横摆力矩和车道线保持的串级控制策略.主控制器实现车道线保持控制;副控制器实现车辆稳定性控制.主控制器的前轮转角作为副控制器的参考输入,计算期望滑移角和期望横摆率.后轮转角和横摆力矩作为副控制器控制输入,基于LQ算法计算补偿后轮转角和横摆力矩,实际滑移角和实际横摆率跟踪期望滑移角和期望横摆率.在副控制器车辆稳定性控制基础上,主控制器实现准确地车道线保持控制,保证车辆在车道内安全行驶.实验结果表明,实现准确车道线保持,并保证车辆的稳定性和操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稳定车道线保持 控制 四轮转向 预测控制 线性二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的Boost型DC/DC变换器非线性控制方案 被引量:38
6
作者 刘锦波 明文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55-61,共7页
针对Boost型DC/DC变换器以电容电压作为输出时存在非线性和不稳定的零动态,从而导致系统带宽较窄、动态响应缓慢等问题,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提出一种新的非线性控制方案。这一控制方案采用以非线性控制的电感电流作为内环、具有PI... 针对Boost型DC/DC变换器以电容电压作为输出时存在非线性和不稳定的零动态,从而导致系统带宽较窄、动态响应缓慢等问题,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提出一种新的非线性控制方案。这一控制方案采用以非线性控制的电感电流作为内环、具有PI控制的电容电压作为外环的串级结构。该方案既可以很好地解决以电容电压作为输出进行直接控制时所存在的不稳定零动态问题,又克服了单纯采用电感电流作为输出间接控制电容电压时易受电源波动和负载变化影响的不足。对自制的样机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I控制方案相比,该方案可以明显改善Boost型DC/DC变换器的诸如输出电压调节范围、稳态静差、动态调整时间等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stDC/DC变换器 非线性控制策略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零动态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型无人直升机协调转弯的控制和实现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军 韩波 +1 位作者 李辰 李平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1期296-300,共5页
针对微小型无人直升机( MUH)协调转弯的问题,提出了控制策略和实施方案。首先在MUH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MUH的状态方程,灰箱辨识得到其参数;然后分析了协调转弯的工作原理,并以无人直升机的军标ADS-33E-PRF作为参考,利用Matlab si... 针对微小型无人直升机( MUH)协调转弯的问题,提出了控制策略和实施方案。首先在MUH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MUH的状态方程,灰箱辨识得到其参数;然后分析了协调转弯的工作原理,并以无人直升机的军标ADS-33E-PRF作为参考,利用Matlab sisotool工具箱设计了协调转弯控制器,反复调整参数使其满足军标的level1标准;最后基于该对象和设计的控制器,在3~6m/s的风速下,进行了实物飞行实验。实际飞行结果表明:协调转弯控制姿态稳定,速度误差在±0.5 m/s以内,高度保持相对稳定,误差在±1.2 m以内,水平曲线近似一个圆,XY位置误差在8%以内。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协调转弯控制器可靠,工程上能实现,具备良好的鲁棒性和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无人直升机 协调转弯 PID控制 ADS-33E-PRF 飞行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自主水下航行器的运动控制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昊广 齐向东 +1 位作者 郑佳奇 虞嫣然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8-52,共5页
针对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研制的ZY-1型自主水下航行器,本实验室承担了其动力推进装置设计与优化任务。本文首先综合水动力特性和新型后置推进器的设计,分析此新型AUV后置X型推进器的推力模型,对AUV在水平面与垂直面的运动方式和相应的控... 针对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研制的ZY-1型自主水下航行器,本实验室承担了其动力推进装置设计与优化任务。本文首先综合水动力特性和新型后置推进器的设计,分析此新型AUV后置X型推进器的推力模型,对AUV在水平面与垂直面的运动方式和相应的控制算法进行阐述,并设计了PID控制器。接下来在搭建的实验平台上对PID控制参数进行整定。最终在拖曳水池试验中验证了所述方法的合理性,并且在后期的湖试中得到了满意的试航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V 运动控制 X推进器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坦系统的VSC-HVDC控制 被引量:13
9
作者 何大清 蔡旭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33-239,共7页
简述平坦系统和基于平坦系统的控制策略的概念;建立电压源变流器型直流输电(VSC-HVDC)的状态方程,证明VSC-HVDC可以作为平坦系统。将变流器输出电流作为平坦输出向量,利用平坦系统控制理论建立VSC-HVDC的双环控制系统;控制外环根据控制... 简述平坦系统和基于平坦系统的控制策略的概念;建立电压源变流器型直流输电(VSC-HVDC)的状态方程,证明VSC-HVDC可以作为平坦系统。将变流器输出电流作为平坦输出向量,利用平坦系统控制理论建立VSC-HVDC的双环控制系统;控制外环根据控制目标产生电流的参考轨迹;控制内环利用前馈和反馈控制输出电流,即用平坦输出和输入之间的函数关系产生输出电流的前馈分量,用比例积分控制产生消除误差的反馈分量。用仿真软件建立VSC-HVDC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功率阶跃变化和电网接地故障时系统的响应情况,并和传统的串级控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平坦系统控制使系统的波动更小。最后得出结论:基于平坦系统的控制策略可以显著提高VSC-HVDC系统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变流器高压直流输电 控制 平坦系统 前馈 反馈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直流输电的动态电流限幅控制 被引量:13
10
作者 何大清 蔡旭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5-139,共5页
研究了对电压源变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voltage source converter-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的电压和电流的限幅控制。通过建立VSC-HVDC的离散化状态方程,分析电压、电流的稳态限幅控制和电流的动态限幅控制的关系,设... 研究了对电压源变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voltage source converter-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的电压和电流的限幅控制。通过建立VSC-HVDC的离散化状态方程,分析电压、电流的稳态限幅控制和电流的动态限幅控制的关系,设计了电流可工作范围的预测方法。建立了VSC-HVDC的串级控制系统,用外环控制功率目标,内环控制电流,在两环间加入动态限幅环节。对VSC-HVDC系统的启动状态和接收电网发生接地故障进行仿真,仿真显示动态电流限幅措施可以大大减小系统的波动和恢复时间,说明动态电流限幅对提高控制系统动态响应速度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变流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控制 离散化 最小差拍 动态限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压力无关型变风量末端测控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春旺 田沛哲 +1 位作者 吴义民 陈福祥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7年第5期99-101,共3页
变风量末端测控装置是变风量空调系统中的关键装置,研究压力无关型变风量(VAV)末端装置及其测控系统的结构、动态特性和控制策略,设计控制程序的流程和相关程序模块,并利用基于BACnet协议的楼宇自控平台软件对控制算法进行编制开发。在... 变风量末端测控装置是变风量空调系统中的关键装置,研究压力无关型变风量(VAV)末端装置及其测控系统的结构、动态特性和控制策略,设计控制程序的流程和相关程序模块,并利用基于BACnet协议的楼宇自控平台软件对控制算法进行编制开发。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软件测试,达到了预期效果,为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的相关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无关变风量末端 动态特性 控制 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跟踪最优控制的简化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毕成龙 姜宏滨 卞洪林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42,共3页
在光电实时跟踪系统中要求响应的时间短、跟踪误差小 ,采用速度环和位置环的串级控制是一种有效的设计方法。本文应用一种现代最优控制理论对光电系统位置环进行优化设计。根据最优跟随器的线性二次型(LQ)性能指标得出最优调节器和前置... 在光电实时跟踪系统中要求响应的时间短、跟踪误差小 ,采用速度环和位置环的串级控制是一种有效的设计方法。本文应用一种现代最优控制理论对光电系统位置环进行优化设计。根据最优跟随器的线性二次型(LQ)性能指标得出最优调节器和前置滤波器 ,结合实际目标的机动性和系统的限制对滤波器进行必要的简化。MAT LAB仿真的结果表明 ,此方法设计的系统过渡时间短、跟踪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线性二次 控制 最优控制 位置环 光电跟踪系统 目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