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2篇文章
< 1 2 1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ality monitoring and biases estimation of BOC navigation signals
1
作者 ZHAO Hongwei ZHANG Zichun +1 位作者 LUO Xianzhi WANG Qiup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9年第3期474-484,共11页
Many safety-critical applications that utilize 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demand highly accurate positioning information, as well as highly integrity and reliability. Due to GNSS signals are easily ... Many safety-critical applications that utilize 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demand highly accurate positioning information, as well as highly integrity and reliability. Due to GNSS signals are easily distorted by the interferences or disturbances, the signal quality monitoring (SQM) is necessary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dangerous signal distortions.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ed an SQM software for binary offset carrier (BOC) modulated navigation signals. Firstly, the models of BOC signal with ideal and distortion are presented respectively. Then the architecture of SQM software is proposed. Moreover, the effect of the white gaussian noise (WGN) and the front-end filter on the correlation peak of the receiver is analyzed. Finally, the biases induced by the signal distortion are evaluated. The experiments simul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ode phase shift and the normalized correlation value in the case of the signal digital distortion and the analog distor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SQM method can effectively monitor the signal distortion and accurately estimate the correlation peak deviation caused by the distor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NAL quality monitoring (SQM) binary OFFSET carrier (BOC) modulation biases estimation SIGNAL distortion correlation PEA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生产大数据平台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贵军 赵春江 +13 位作者 杨小冬 杨浩 胡海棠 龙慧灵 裘正军 李娴 江冲亚 孙亮 陈雷 周清波 郝星耀 郭威 王培 高美玲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5年第2期1-12,共12页
[目的/意义]农业大数据爆炸式发展,加速农业生产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新时代。作为新质生产力,大数据服务于粮食生产全过程综合智能化管理决策,面临粮食生产大数据资源治理机制不明、全链条化粮食生产决策核心算法体系缺乏且对外依存度高... [目的/意义]农业大数据爆炸式发展,加速农业生产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新时代。作为新质生产力,大数据服务于粮食生产全过程综合智能化管理决策,面临粮食生产大数据资源治理机制不明、全链条化粮食生产决策核心算法体系缺乏且对外依存度高、粮食生产全过程全要素的大数据平台缺乏等问题。[进展]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粮食生产大数据、农情监测与智能决策算法、大数据平台方面的相关进展和面临的挑战,面向产前规划、产中监测与决策、产后综合评价等粮食生产全程管理决策需求,构建由多源异构粮食生产大数据治理、粮食生产知识图谱、“数据获取-信息提取-知识构建-智能决策-农机作业”全链条标准化算法体系、数字孪生典型应用场景等环节组成的粮食生产大数据智能平台。[结论/展望]应重点关注宏观管理监测和微观农场全程智能化生产作业需求,聚焦粮食生产典型应用场景,充分融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及云边端等新技术,探索技术联通集成为本,智能化服务为魂的大数据平台研发路径,创建开放式作物与环境传感接入、核心算法成熟度分级与云原生封装、高效数据与决策服务响应等为核心特色的开放共生型粮食生产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算法-服务全链条智能化、决策信息与智能装备作业一体化、粮食生产大数据平台与应用体系标准化,形成保障粮食安全高效绿色生产的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大数据平台 农情监测 智能算法 决策支持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能质量监测数据的电压暂降敏感负荷识别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逸 张良羽 +2 位作者 陈锦涛 姚文旭 陈敏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4,共9页
为了解决现有方法无法适用于已投运负荷或需要已知敏感负荷类型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能质量监测数据的敏感负荷识别方法,以有功功率有效值监测数据为切入点,采用Hodrick-Prescott滤波、滑动均值分段进行电压暂降事件时段划分;利用电压... 为了解决现有方法无法适用于已投运负荷或需要已知敏感负荷类型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能质量监测数据的敏感负荷识别方法,以有功功率有效值监测数据为切入点,采用Hodrick-Prescott滤波、滑动均值分段进行电压暂降事件时段划分;利用电压暂降事件前、后的电能质量监测数据变化量构建待处理稳态数据集,通过动态聚类来有效划分各次电压暂降事件;对各暂降事件集进行边界拟合,得到多个拟合拐点,并与预设拐点行比较,完成对用户所含敏感负荷的类型识别。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算例和实际敏感用户电能质量监测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准确识别交流接触器、变频调速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个人计算机这4种典型敏感负荷,能有效利用稳态电能质量监测数据与电压暂降事件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具有成本低、可实施性强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负荷识别 电能质量监测数据 电压暂降 动态K-means聚类 VTC拐点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发射信号的激光粉末床熔融在线监测与内部质量智能判别方法
4
作者 张兴武 唐甲锋 +3 位作者 谭鲲鹏 赵志斌 陈雪峰 李应红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34-1144,共11页
激光粉末床熔融(laser powder bed fusion, LPBF)技术作为金属增材制造领域的前沿工艺,已被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然而多物理场强耦合效应易引发熔池动态失稳,导致制件内部孔隙缺陷频发,严重影响成形质量稳定性。传统监测... 激光粉末床熔融(laser powder bed fusion, LPBF)技术作为金属增材制造领域的前沿工艺,已被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然而多物理场强耦合效应易引发熔池动态失稳,导致制件内部孔隙缺陷频发,严重影响成形质量稳定性。传统监测手段受限于成本高、部署困难等瓶颈,难以满足工业化生产需求。为此,提出声发射-深度学习融合的在线监测与内部质量智能判别方法。研制了基于声发射传感器的LPBF过程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工艺过程全周期声发射信号监测揭示声发射信号特征与成形质量间的映射规律,构建了包含逾8万组样本的熔池声发射数据。针对熔池微弱波动特征提取难题,构建了基于自适应傅里叶神经算子(AFNO)的频域特征提取网络和Kolmogorov-Arnold网络(KAN)的高维特征映射分类器,通过多尺度时域特征融合机制解析熔池动态特性,并借助高维流形精确映射高维特征,实现了声发射信号中微弱波动特征的增强表征和高精度质量判别。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监测系统可有效捕获熔池的动态行为,所提方法质量判别精度达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粉末床熔融 过程监测 声发射 质量判别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电网非同步监测数据场景谐波责任划分
5
作者 陈仕龙 吴涛 +2 位作者 郭成 毕贵红 钱永亮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5,共11页
针对传统谐波责任划分方法需采用专门同步设备监测数据,且需基于等值电路模型划分谐波责任,工程应用较为复杂等不足,采用现有谐波监测装置非同步测量数据,提出一种综合考虑了数据非同步性、场景划分和数据相关性的谐波责任划分方法。首... 针对传统谐波责任划分方法需采用专门同步设备监测数据,且需基于等值电路模型划分谐波责任,工程应用较为复杂等不足,采用现有谐波监测装置非同步测量数据,提出一种综合考虑了数据非同步性、场景划分和数据相关性的谐波责任划分方法。首先,对原始非同步监测数据集采用分段聚合近似算法进行降噪预处理,利用形状动态时间规整算法(shape dynamic time warping,ShapeDTW)实现数据匹配对齐;然后,利用点排序识别聚类结构的聚类算法(ordering points to identify the clustering structure,OPTICS)划分场景以处理电力系统中因负荷投切和无功补偿装置切换等情况导致的谐波责任变化;最后,基于相关性分析构建场景谐波责任和总谐波责任指标,在指标构建的过程中引入了场景时长占比这一因素以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总谐波责任值。通过仿真验证和电网实例验证,该方法能基于现有非同步性监测数据实现各用户合理时间尺度动态谐波责任划分,可为工程上的快速谐波责任划分提供一定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谐波责任划分 非同步监测数据 场景划分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监控系统有功功率调节多目标优化策略
6
作者 鲍海艳 黄运彪 +1 位作者 付亮 陈傲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24-731,共8页
水电机组参与功率调节出现的功率反调不利于调节品质和电网安全稳定,且自动发电控制(AGC)调节性能与功率反调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提出一种兼顾AGC调节性能和功率反调的多目标优化策略.首先进行水电机组功率控制系统反调特性分析,推导机... 水电机组参与功率调节出现的功率反调不利于调节品质和电网安全稳定,且自动发电控制(AGC)调节性能与功率反调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提出一种兼顾AGC调节性能和功率反调的多目标优化策略.首先进行水电机组功率控制系统反调特性分析,推导机组本地控制单元(LCU)指令输入到水轮机出力输出的开环传递函数,分析机组功率反调影响因素;然后建立水电机组监控系统功率控制模型,构建了协调水电机组功率反调与AGC调节性能的多目标函数,利用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调速器参数及监控系统参数优化,得出水电机组参与功率调节最优运行参数;最后仿真结果表明:皂市水电厂运用优化后参数,减负荷工况调节时间减小近10.0 s,超调量由6.39 MW降为0 MW,反调量降低最大幅度为2.64 MW;增负荷工况响应时间减小5.8 s,调节时间减小近24.0 s,反调量减小近1.30 MW;由此可见采用优化策略所得到的优解,可在保证AGC调节性能满足电网要求的前提下,明显降低功率反调,提高机组有功功率调节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参数优化 监控系统 功率反调 有功功率 调节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教融合的生产工艺实验——以汽车装配拧紧质量为例
7
作者 冯桑 魏佳鸣 +2 位作者 阮俊叠 李佳楷 陈兴彬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88,共5页
基于校企合作,由本科生在校内导师和行业专家的指导下,结合生产实际,面向汽车装配开展了拧紧设备的工艺实验研究。首先分析了生产车间中常见的拧紧异常,通过实验确定了二步拧紧策略的关键参数;在拧紧过程中增加了角度监控,以及时发现重... 基于校企合作,由本科生在校内导师和行业专家的指导下,结合生产实际,面向汽车装配开展了拧紧设备的工艺实验研究。首先分析了生产车间中常见的拧紧异常,通过实验确定了二步拧紧策略的关键参数;在拧紧过程中增加了角度监控,以及时发现重复拧紧、滑牙等异常状况。为进一步提高系统的防错能力,对拧紧设备进行了定期检定,针对异常状况制定维护或送检计划。本文的工作为促进产教融合、切实提升人才联合培养质量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拧紧质量 过程防错 角度监控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砀山酥梨种质资源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遥感分析
8
作者 徐天乐 郭含茹 +2 位作者 徐晓云 翁昌华 温超然 《福建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14-121,138,共9页
以砀山酥梨种质资源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研究2000—2020年砀山县砀山酥梨种质资源的景观格局变化。采用遥感技术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3期遥感影像解译获取砀山酥梨种质资源的空间分布图,并运用Fragstats 3.3软件对其景观格局... 以砀山酥梨种质资源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研究2000—2020年砀山县砀山酥梨种质资源的景观格局变化。采用遥感技术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3期遥感影像解译获取砀山酥梨种质资源的空间分布图,并运用Fragstats 3.3软件对其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20年期间,保护区生态系统以乔木园地和居住地为主,斑块数先降低后增加,景观分离度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等均减小,而斑块密度、总边界长度、边缘密度等指标增加,反映出优势斑块持续变大,景观区域趋于简单,对酥梨种质资源的保护效果显著。同时,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植被覆盖度等生态系统质量指标的变化也表明保护区的保护措施有效提升了砀山酥梨的主导优势地位。此外,人为影响综合指数分析显示,人类对梨园经营管理的影响程度较大,但未对保护区的整体生态功能造成显著负面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砀山酥梨种质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及其它自然保护区的景观格局研究和生态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砀山酥梨 景观格局 遥感监测 生态系统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样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数据的COD测定方法
9
作者 郑培超 阮伟 +8 位作者 陈述斌 李海娟 侯艳 李成林 何浩楠 杨琴 王金梅 李彪 郭连波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3-352,共10页
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浓度的精准预测在水质监测和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限于样本量有限以及传统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模型超参数调优计算复杂,紫外-可见(Ultraviolet-Visible,UV-V... 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浓度的精准预测在水质监测和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限于样本量有限以及传统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模型超参数调优计算复杂,紫外-可见(Ultraviolet-Visible,UV-Vis)吸收光谱在COD预测中的精度受到限制。为此,构建了适用于小样本条件的光谱数据优化策略。首先,通过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KPCA)提取光谱数据关键特征,提升数据处理效率;随后,利用基于梯度惩罚的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Wasserstei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with Gradient Penalty,WGANGP)对关键特征进行数据增强,以缓解样本稀缺并提升模型对非线性关系的建模能力;最后采用牛顿-拉夫逊优化(Newton-Raphson-Based Optimizer,NRBO)实现SVR超参数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长江和嘉陵江水体COD预测中优于传统SVR,R^(2)从0.884 2提升至0.962 48,均方根误差(RMSE)降低36.34%,平均绝对误差(MAE)减少49.54%。该策略为光谱数据建模与水质污染监测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与工程 化学需氧量预测 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牛顿-拉夫逊优化算法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航飞行员着陆操作品质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10
作者 卢飞 魏星宇 陈昊南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8-571,共14页
在现有的航班品质监控标准体系中,缺乏对高品质飞行操作的明确界定。为了全面评估航空器着陆姿态品质并量化姿态超限风险,研究构建了综合评价体系,并整合了可视化百分位数法与时间序列相似度理论,涵盖过程指标、结果指标和难度系数指标... 在现有的航班品质监控标准体系中,缺乏对高品质飞行操作的明确界定。为了全面评估航空器着陆姿态品质并量化姿态超限风险,研究构建了综合评价体系,并整合了可视化百分位数法与时间序列相似度理论,涵盖过程指标、结果指标和难度系数指标3个维度。基于航班数据建立了常模,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所有样本成绩近似正态分布,表明该体系能有效区分不同民航飞行员着陆操作品质。此外,应用该体系对超限航班进行分析,发现所有超限航班成绩位于常模后0~4%,临界超限航班成绩位于后0~15%,且各权重均通过了敏感性分析,表明了该体系在识别高风险航班和量化超限风险水平方面的有效性,为飞行员技术评估和航空公司飞行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着陆姿态评价体系 常模参照 可视化百分位数 动态时间规整 飞行品质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监测数据质量的风险管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越 高欣 +4 位作者 李曌 张翔 郑彪 田爽 孙冰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基于风险管理方法,从质量管理体系和监测过程两个角度,梳理识别影响淡水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监测数据质量的风险事件。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对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度评级,建立风险矩阵开展风险综合评价,并制定防控对策。结果共识别出2... 基于风险管理方法,从质量管理体系和监测过程两个角度,梳理识别影响淡水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监测数据质量的风险事件。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对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度评级,建立风险矩阵开展风险综合评价,并制定防控对策。结果共识别出24个风险事件,5个高风险事件,主要与专业技能有关;18个中风险事件,主要与标准规范执行力度和工作经验有关;1个低风险事件,与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有关。从风险分布上看,高、中风险事件集中在样品采集过程,其次为样品鉴定过程。对此,提出应重点提升监测人员专业技能,全面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开展样品采集和样品鉴定质控检查,持续改进风险管理方法,形成识别与防控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数据质量 风险识别 风险防控 水生态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精量铺膜穴播机作业质量监测系统设计与试验
12
作者 白圣贺 苑严伟 +3 位作者 牛康 周利明 赵博 于永良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58,共10页
为实时监测棉花精量铺膜播种作业过程,提高棉花精量铺膜穴播机智能化水平,以白色光源色标传感器和高清网络相机作为主要监测元件,基于Vision Assistant视觉助手,设计了棉花精量铺膜穴播机作业质量监测系统。该系统由播种监测模块、铺膜... 为实时监测棉花精量铺膜播种作业过程,提高棉花精量铺膜穴播机智能化水平,以白色光源色标传感器和高清网络相机作为主要监测元件,基于Vision Assistant视觉助手,设计了棉花精量铺膜穴播机作业质量监测系统。该系统由播种监测模块、铺膜监测模块及可视化模块构成,其中播种监测模块包括播种状态监测传感器、接近开关传感器等;铺膜监测模块主要由高清网络相机构成;可视化模块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工控机等。利用Labview软件图形化编程,搭载多功能工控机,通过功能选择控件运行指定功能程序,实现播种质量(播量、漏播量)、铺膜质量(采光面宽度、采光面覆土宽度、采光面破损面积)及作业工况实时监测。作业质量监测系统台架试验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播量监测准确率达92%以上,采光面宽度监测准确率达94%以上,采光面破损面积监测准确率达81%以上,采光面覆土宽度监测准确率达90%,满足棉花精量铺膜穴播机作业质量监测系统实际要求,可为棉花铺膜播种作业质量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精量铺膜穴播机 作业质量 播种质量监测 铺膜质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监测质量保证平台基础构建初探
13
作者 杨有坤 保莉 +4 位作者 王瑞俊 廉冰 宋沁楠 李鹏翔 马旭媛 《辐射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7-213,共7页
通过对国内外辐射监测及其质量保证现状的调研,针对我国辐射监测领域质量保证工作存在的不足,拟定了辐射监测质量保证平台建设的技术架构,并针对其中的基础架构开展了深入的研究。提出构建“一个中心、四足鼎立”的框架结构,以此作为质... 通过对国内外辐射监测及其质量保证现状的调研,针对我国辐射监测领域质量保证工作存在的不足,拟定了辐射监测质量保证平台建设的技术架构,并针对其中的基础架构开展了深入的研究。提出构建“一个中心、四足鼎立”的框架结构,以此作为质量保证平台的基础架构,通过技术创新与优化强化中心点与外部接口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平台基础架构的有效运转,为建立质量保证平台后续的迭代与升级夯实坚实的基础,以期有效地开展辐射监测领域质量保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监测 质量保证 能力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手术过程中细菌菌落浓度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14
作者 郭梓菲 史文丽 +4 位作者 刘利华 庞静 王姣姣 李巧巧 张丽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38-1645,共8页
目的:分析烧伤手术过程中细菌菌落浓度动态变化情况,探讨细菌菌落浓度的影响因素。方法:从2024年2月—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3间洁净度Ⅲ级的手术室中抽取206台次烧伤创面修复手术进行动态空气质量监测,分析细菌菌落浓度动态变化... 目的:分析烧伤手术过程中细菌菌落浓度动态变化情况,探讨细菌菌落浓度的影响因素。方法:从2024年2月—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3间洁净度Ⅲ级的手术室中抽取206台次烧伤创面修复手术进行动态空气质量监测,分析细菌菌落浓度动态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206台次手术的手术过程中空气质量总体合格率为81.1%(167/206)。手术开始静态时、手术切皮时、手术进行30 min、手术进行60 min细菌菌落浓度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口缝合时与手术开始静态时、手术进行60 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过程中细菌菌落浓度的影响因素为手术过程中室内总人数、手术过程中开门频次、每日手术台次、手术时长(P<0.05)。结论:烧伤手术过程中细菌菌落浓度呈现动态变化趋势,手术过程中室内总人数、手术过程中开门频次、每日手术台次、手术时长是手术过程中细菌菌落浓度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手术室 动态监测 细菌 空气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松作业质量监测系统设计与试验
15
作者 许行行 刘伟埼 +5 位作者 陈硕 郑健林 李会 郑嘉成 杨丹彤 郑丁科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05-211,共7页
采用深度监测与路径记录相结合的方法监测深松作业深度,以便提高深松作业均匀性,确保作业质量。同时,基于深松深度与耕作阻力、土壤坚实度的关系,通过监测耕作阻力来反映耕作深度,以销轴式传感器为阻力监测核心部件,安装在深松犁与拖拉... 采用深度监测与路径记录相结合的方法监测深松作业深度,以便提高深松作业均匀性,确保作业质量。同时,基于深松深度与耕作阻力、土壤坚实度的关系,通过监测耕作阻力来反映耕作深度,以销轴式传感器为阻力监测核心部件,安装在深松犁与拖拉机三点悬挂处,设计了简便连接机构,实现了监测系统的简便使用。通过试验,获得了在确定的深松铲、前进速度等条件下的“深松阻力-深松深度-土壤坚实度”三者之间的关系:y=0.0024x 1-0.02278x 2+21.91,结合GPS模块的定位功能,利用AiM显示仪与RS3软件搭建了数据采集平台,开发了集深松深度与行走路径于一体的监测系统。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传感器的力反馈,系统能够准确监测深松深度,平均误差为3.41%,解决了人工测量存在误差的问题,同时简化了深松合格率的计算过程,降低了时间成本;通过GPS模块的路径记录,可以监测深松作业过程中重叠作业、漏松的情况,形成深松作业的三维地貌图,能够直观反映深松作业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 作业质量 监测系统 深松阻力 G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点发光标记材料的制备及在水样中亚硝酸盐专一检测中的应用
16
作者 王长莹 张大伟 +5 位作者 陈冠吉 张镇威 萧卫泓 王斌 陈奇丹 杨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7-153,共7页
以盐酸多巴胺和邻苯二胺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并经提纯分离后得到发射波长为535 nm的黄绿色碳点(λ_(ex)=440 nm),并将其作为污染物标记材料进行了应用探索.产物表征结果表明,该碳点尺寸约为3 nm,分散性良好,具有稳定的发光性能,适... 以盐酸多巴胺和邻苯二胺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并经提纯分离后得到发射波长为535 nm的黄绿色碳点(λ_(ex)=440 nm),并将其作为污染物标记材料进行了应用探索.产物表征结果表明,该碳点尺寸约为3 nm,分散性良好,具有稳定的发光性能,适用pH范围宽且抗盐性强.饮用水中亚硝酸盐超标可导致人类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有潜在的致癌性.应用该碳点对水样中常见污染物进行检测,筛选实验结果表明,该碳点作为标记材料对亚硝酸根具有高选择性专一响应,检出限为0.1166μg/mL(S/N=3,n=3),满足我国国家标准对生活饮用水中NO_(2)^(-)的限定标准(≤1μg/mL)的要求.在0~60μg/mL浓度范围内符合Stern-Volmer方程,其中在0~10μg/mL(y=0.02x+0.000876,R^(2)=0.9868)和12~60μg/mL范围内(y=0.011x+0.198,R^(2)=0.9937),均有良好的线性响应.此外,通过对3种不同水样进行了加标实验验证,回收率为90.8%~100.8%(RSD=0.03%~0.86%,n=3).该碳点发光标记材料合成方法快速简便、成本低,在微痕量亚硝酸盐污染物检测中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可作为水源地水质监测的重要补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水热法 碳点 亚硝酸根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平台的远程智能电视整机质量监控系统
17
作者 张超 陆向艳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78,共6页
当前智能电视制造商为了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往往采取全球化生产的模式。如何保证不同地区生产的智能电视的质量是制造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不同生产区域的智能电视进行远程整机质量检测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良好途径。基于现代云计算和... 当前智能电视制造商为了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往往采取全球化生产的模式。如何保证不同地区生产的智能电视的质量是制造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不同生产区域的智能电视进行远程整机质量检测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良好途径。基于现代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设计一个基于云平台的远程智能电视整机质量监控系统。该系统由智能电视现场监测系统、云端远程监控系统和用户远程监控端三大部分组成。智能电视现场监测系统通过树莓派实现对远程受控智能电视整机的日志、视频、音频、红外等运行数据进行实时采集、转换和上传至云端,以及接收其监测指令;云端远程监控系统接收树莓派上传的数据并进行展示、分析及存储,和向远程智能电视发出质量监测指令;用户远程监控端允许质检员通过计算机和手机登录云端对远程智能电视进行质量监测。文中给出了系统的架构、功能、硬件、软件和数据结构的设计,并在TCL自动化实验室进行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证明了系统设计的有效性。文章的设计为电视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平台 远程监测 智能电视 质量监控系统 树莓派 远程指令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空间卷积信息增强的低质车牌信息超分辨率重建
18
作者 张睿 惠永科 +1 位作者 张延军 潘理虎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1-307,共7页
现有交通监控终端采集到的车辆影像通常存在远景低分辨率现象,并伴随有强噪、模糊、过曝、欠曝等一些不确定性像素影响因素,导致车牌信息智能识别的精度难以保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多维空间卷积信息增强的低质车牌信息超分辨率重建... 现有交通监控终端采集到的车辆影像通常存在远景低分辨率现象,并伴随有强噪、模糊、过曝、欠曝等一些不确定性像素影响因素,导致车牌信息智能识别的精度难以保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多维空间卷积信息增强的低质车牌信息超分辨率重建(LL-SR)网络。首先,利用卷积挖掘空间与通道特征点的相关性,聚合浅层特征;其次,从不同感受野和不同维度挖掘特征图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恢复车牌信息的高频细节;最后,对得到的不同尺度特征进行跨通道像素级融合和矫正,以减少无用特征在上下文的传播,实现低质车牌信息的超分辨率重建。在太原车牌(LT)和美国车牌(LU)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网络的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性(SSIM)分别为26.6824 dB和0.8203及22.3567 dB和0.7813,相较于NGramSwin(N-Gram in Swin transformers)和CARN(CAscading Residual Network)分别提升了0.2109 dB和1.7361 dB、0.0057和0.0330及0.4728 dB和1.4192 dB、0.0196和0.0399;且重建后的车牌信息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质车牌信息 高质量重建 卷积计算 交通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SO-ELM的坑湖水质预测与评价
19
作者 石秀峰 王进 +3 位作者 揣新 王绍平 罗长海 岳正波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50,共6页
采矿行业产生的尾矿水具有较高的金属离子和硫酸盐质量浓度,同时具有酸化的风险,对尾矿水水质的预测和评价有利于保障尾矿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文章将线性原始数据通过滑动窗口处理转化为模型的输入矩阵,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ar... 采矿行业产生的尾矿水具有较高的金属离子和硫酸盐质量浓度,同时具有酸化的风险,对尾矿水水质的预测和评价有利于保障尾矿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文章将线性原始数据通过滑动窗口处理转化为模型的输入矩阵,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对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PSO-ELM的水质预测模型,以安徽马鞍山某矿区坑湖为对象,使用不同网络模型对水质参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改进后的PSO-ELM模型较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传统ELM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决定系数达到82%,均方误差仅为0.04,并且具有更快的计算和收敛速度。将训练集数据与预测数据相结合,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评价水质稳定性,结果表明pH值和主要无机盐离子质量浓度较为稳定,无明显变化趋势,满足生态和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监测 滑动窗口 粒子群优化算法(PSO) 极限学习机(ELM)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化的病案管理质量控制指标监测策略与实践
20
作者 张敏敏 毛淋淇 +1 位作者 高卫益 金瑞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82,共3页
为解决病案内涵质控指标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人工质控耗时耗力、人工智能技术难以准确评估的两难问题,案例医院借助信息技术制定了适宜的监测策略。针对病历书写时效性指标,可采取从电子病历系统直采数据的方式进行自动全量监测;9项非书写... 为解决病案内涵质控指标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人工质控耗时耗力、人工智能技术难以准确评估的两难问题,案例医院借助信息技术制定了适宜的监测策略。针对病历书写时效性指标,可采取从电子病历系统直采数据的方式进行自动全量监测;9项非书写时效性指标,可通过与常规病案督查扣分项智能联动的方法自动判定结果。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指标监测效率和数据采集质量,为病案质量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案管理质量控制指标 信息技术 数据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