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_2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胞浆游离CA^(2+)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杨蕙 伍卫 +2 位作者 方昶 邓春玉 张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346-2349,共4页
目的:观察Β2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胞浆游离CA2+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复制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心肌梗死后2、4、8周组,正常对照组作假手术。分离大鼠心肌细胞,每组大鼠制备20份样品,再随... 目的:观察Β2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胞浆游离CA2+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复制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心肌梗死后2、4、8周组,正常对照组作假手术。分离大鼠心肌细胞,每组大鼠制备20份样品,再随机分为4小组,分别给予Β2受体拮抗剂ICI118,551、Β1受体拮抗剂阿替洛尔、非选择性Β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后,用FURA-2荧光技术测定心肌细胞[C2+]I。结果:心肌梗死后4、8周,ICI118, 551组心肌细胞[CA2+]I增幅显著低于异丙肾上腺素组(24.5%±5.7% VS 57.8%±13.2%,P<0.01;12.2%±7.9% VS 44.6%±11.3%, P<0.01);正常对照组和心肌梗死后2周,上述两组心肌细胞[CA2+]I增幅无显著差异(P> 0.05)。正常对照组和心肌梗死后2周,阿替洛尔组心肌细胞[CA2+]I增幅显著低于异丙肾上腺素组(P<0.05);正常对照组及心肌梗死后2、4、8周,普萘洛尔组心肌细胞[CA2+]I增幅均显著低于异丙肾上腺素组(P<0.05)。结论:Β2 受体拮抗剂对于有效抑制心肌梗死后交感神经激动引起的心肌细胞内钙超载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肾上腺素β2 肾上腺素能β受体拈抗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对外伤性脑损伤大鼠的脑保护作用
2
作者 杜立武 吴晶 +3 位作者 袁红梅 谭远辉 胡益民 杨建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外伤性脑损伤后促炎细胞因子释放增多,并引起脑损伤。文中观察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简称β2受体)阻断剂ICI 118551对外伤性脑损伤大鼠促炎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并研究其是否具有脑保护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均分为3组(n=6)... 目的外伤性脑损伤后促炎细胞因子释放增多,并引起脑损伤。文中观察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简称β2受体)阻断剂ICI 118551对外伤性脑损伤大鼠促炎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并研究其是否具有脑保护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均分为3组(n=6):假手术组(S组)、外伤性脑损伤组(T组)及ICI 118551治疗组(I组)。T组和I组分别静脉注射等容等渗盐水或ICI 118551 20 mg/kg,20 min后建立外伤性脑损伤模型。6 h后抽血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especificenolase,NSE)水平。结果与S组相比,T组及I组TNF-α、IL-6和NSE水平升高(P<0.05);与T组相比,I组TNF-α、IL-6和NSE水平降低(P<0.05)。结论β2受体阻断剂ICI 118551具有脑保护作用,这可能与抑制外伤性脑损伤后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 肾上腺素能受体 阻断 外伤性脑损伤 炎症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2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对雌激素刺激大鼠成骨细胞分化与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程庆华 余利鹏 +1 位作者 刘锋 胡安全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0-503,519,共5页
目的:研究β2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对雌激素刺激大鼠成骨细胞分化与增殖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β2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ICI118551)加入含雌激素(17β-E2)培养的第2代大鼠成骨细胞中,分别于培养3、6、9、12天时,使用PNPP法和放免方法检... 目的:研究β2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对雌激素刺激大鼠成骨细胞分化与增殖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β2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ICI118551)加入含雌激素(17β-E2)培养的第2代大鼠成骨细胞中,分别于培养3、6、9、12天时,使用PNPP法和放免方法检测成骨细胞培养基中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骨钙素含量,并用MTT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率。结果:ICI118551可提高雌激素刺激成骨细胞培养上清中碱性磷酸酶浓度促进细胞增殖,尤其当其浓度为10-5及10-6mol/L时,但对成骨细胞培养上清中骨钙素水平的影响不显著。结论:β2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能够显著促进雌激素刺激大鼠成骨细胞的释放和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肾上腺素受体阻滞 雌激素 成骨细胞 分化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_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震波碎石后辅助排石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惠君 刘可 +1 位作者 纪志刚 李汉忠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6-508,共3页
目的探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震波碎石(ESWL)后辅助排石中的效果。方法8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ESWL后应用消炎痛25 mg,3次/d,排石颗粒5 g,3次/d,未应用输尿管平滑肌松弛剂;治疗组... 目的探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震波碎石(ESWL)后辅助排石中的效果。方法8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ESWL后应用消炎痛25 mg,3次/d,排石颗粒5 g,3次/d,未应用输尿管平滑肌松弛剂;治疗组ESWL后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予以口服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0.4 mg,1次/d。观察结石排出情况、是否再次发生肾绞痛而需要镇痛药治疗和药物的副作用。每例患者观察时间不超过2周。结果对照组排石率为45.0%,治疗组排石率为7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两组再次发生肾绞痛而需要镇痛药治疗的患者分别为对照组20.0%和治疗组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除2例发生头晕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而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坦索罗辛能提高输尿管下段结石ESWL后的排石率,减少再发生肾绞痛的几率,且安全有效,可作为输尿管下段结石ESWL后的辅助排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体外震波碎石 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通道阻断剂对α_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引起的Ca^(2+)内流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阮红梅 关永源 +1 位作者 贺华 丘钦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氯通道阻断剂在α1A、α1B、α1D肾上腺素受体(AR)亚型触发的Ca2+内流中的作用。方法采用Fura-2荧光探针双波长测定胞浆游离Ca2+浓度([Ca2+]i)。结果在3种亚型的细胞上,肾上腺素(Adr)... 目的探讨氯通道阻断剂在α1A、α1B、α1D肾上腺素受体(AR)亚型触发的Ca2+内流中的作用。方法采用Fura-2荧光探针双波长测定胞浆游离Ca2+浓度([Ca2+]i)。结果在3种亚型的细胞上,肾上腺素(Adr)触发的Ca2+内流均不受nifedipine影响; SK&F96365可部分抑制α1A、α1B-AR介导的Ca2+内流,而对a1D-CHO细胞无影响。在BB-CHO细胞上,niflumic acid(NFA)和furosemide呈浓度依赖性抑制Ca2+内流;当Ca2+内流被SK&F96365最大限度抑制后,NFA和furosemide可进一步抑制Cd2+内流。α1A-AR介导的Ca2+内流可被furosemide抑制,抑制率达 14% 15%。 NFA可抑制a1D-AR引起的Ca2+内流,抑制率为39%±9%。结论氯通道参与α1A、α1B及α1D-AR引起的经非电压依赖性Ca2+通道介导的Ca2+内流,其间存有异同。NFA敏感Ca2+内流及furosemide敏感的Ca2+内流与SK&F96365敏感的Ca2+内流存在非同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通道阻断 α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 钙^2+内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对心肌梗死后心肌局部α1受体密度及电生理稳定性的影响
6
作者 张静敏 伍卫 +2 位作者 方昶 张燕 王景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2-555,共4页
【目的】观察β受体(β-AR)阻滞剂(美托洛尔)及α1受体(α1-AR)阻滞剂(哌唑嗪)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肌α1-AR密度变化及心室有效不应期离散度(VERP-D)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各6只:正常对照组、安... 【目的】观察β受体(β-AR)阻滞剂(美托洛尔)及α1受体(α1-AR)阻滞剂(哌唑嗪)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肌α1-AR密度变化及心室有效不应期离散度(VERP-D)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各6只:正常对照组、安慰剂组、美托洛尔组、哌唑嗪组。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自术后第1天起,各组分别予相应药物口服,疗程7d。疗程结束后再次开胸,用S1S2负向扫描法测定VERP-D,然后取心室肌组织,检测心室正常区、缺血区α1-AR、以及β-AR密度。【结果】①心肌梗死后安慰剂组心室肌缺血区和正常区的α1-AR及β-AR均上调(P<0.01);②美托洛尔组上述区域α1-AR及β-AR仍上调(P<0.01),但在正常区α1-AR上调幅度大于安慰剂组(P<0.01),β-AR上调幅度则缩小(P<0.05);③哌唑嗪组上述区域α1-AR下调(P<0.01),β-AR虽上调,但与安慰剂组比较上调幅度无明显变化(P>0.05);④心肌梗死后心室肌组织VERP-D增大(P<0.01),口服美托洛尔或哌唑嗪均可使VERP-D增大的幅度缩小(P<0.01),但两者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后心室肌组织α1-AR活性增强;缺血状态下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会使心肌α1-AR功能进一步亢进,参与心肌梗死后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 心肌梗死 心肌 α1受体密度 电生理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严重门脉高压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经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治疗后其腹水的发生
7
作者 华瑞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530-530,共1页
目的: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的阈值≥10 mm Hg,可导致肝硬化从代偿期进入失代偿期。然而,即便经过治疗使HVPG达到这一水平以下,是否就能够阻止腹水发生尚不清楚。这一研究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合并严重门静脉高压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目的: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的阈值≥10 mm Hg,可导致肝硬化从代偿期进入失代偿期。然而,即便经过治疗使HVPG达到这一水平以下,是否就能够阻止腹水发生尚不清楚。这一研究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合并严重门静脉高压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其目的是评估HVPG的变化与腹水发生的关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 肝硬化患者 失代偿期 腹水 治疗 门脉高压 肝静脉压力梯度 β受体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非心脏手术围术期的应用研究进展及指南变迁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梦林 徐伟仙 +1 位作者 徐媛 祖凌云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4期313-316,共4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医疗技术发展,行非心脏手术的患者数量逐年递增。手术应激可激活交感神经、诱发氧的供需失衡进而引起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心肌损伤,甚至诱发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因此,心血管事件是外科手术患者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的...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医疗技术发展,行非心脏手术的患者数量逐年递增。手术应激可激活交感神经、诱发氧的供需失衡进而引起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心肌损伤,甚至诱发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因此,心血管事件是外科手术患者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及心肌耗氧量,常作为一种预防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方法应用于临床。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β受体阻滞剂在非心脏手术围术期的使用存在一定风险。本文将从β受体阻滞剂在非心脏手术围术期的应用研究进展及指南变迁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 非心脏手术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_2受体阻滞剂对胰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4
9
作者 徐军 穆维靖 +3 位作者 沙焕臣 王铮 张东 马清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9-554,共6页
目的研究β2受体阻滞剂对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β2受体特异性阻滞剂ICI118,551、广谱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和β1受体特异性阻滞剂美托洛尔干预胰腺癌细胞MIA PaCa-2和BxPC-3后,通过MTT分析、流式细胞... 目的研究β2受体阻滞剂对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β2受体特异性阻滞剂ICI118,551、广谱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和β1受体特异性阻滞剂美托洛尔干预胰腺癌细胞MIA PaCa-2和BxPC-3后,通过MTT分析、流式细胞术,细胞侵袭实验,Western blot和EMSA等技术阐明β2受体阻滞剂对胰腺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和AP-1的活性及其下游相关分子VEGF、MMP-2、MMP-9和COX-2的表达。结果在优势浓度(100μmol/L)下:普萘洛尔、ICI118,551诱导胰腺癌细胞周期G1/S期阻滞和抑制增殖、侵袭效应强于美托洛尔(P<0.05);三种阻滞剂均可下调NF-κB和AP-1的活性,并降低其相关下游分子VEGF、MMP-2、MMP-9和COX-2的表达(P<0.05),普萘洛尔、ICI118,551对上述分子抑制率强于美托洛尔,对BxPC-3的抑制强于MIA PaCa-2细胞。结论β2受体阻滞剂通过下调核转录因子及其相关下游分子的表达而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受体阻滞 胰腺癌细胞 侵袭 K-RAS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_2受体阻滞剂诱导胰腺癌细胞G1/S期阻滞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张东 沙焕臣 +2 位作者 雷建军 王铮 马清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研究β_2受体阻滞剂ICI118,551诱导胰腺癌细胞G1/S期阻滞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应用β_2受体阻滞剂ICI118,551和β_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干预胰腺癌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技术检测β_2受体阻滞剂对细胞周期调... 目的研究β_2受体阻滞剂ICI118,551诱导胰腺癌细胞G1/S期阻滞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应用β_2受体阻滞剂ICI118,551和β_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干预胰腺癌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技术检测β_2受体阻滞剂对细胞周期调节蛋白Cyclin D1和Cyclin E表达的影响,EMSA技术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的活性,构建裸鼠肾包膜下移植瘤模型检测肿瘤增殖情况。结果 ICI118,551可显著诱导胰腺癌细胞G1/S期阻滞,并显著优于美托洛尔组(P<0.05);ICI118,551干预组抑制Cyclin D1和Cyclin E的表达,并可抑制NF-κB的活性;裸鼠肾包膜下移植瘤实验显示ICI118,551可显著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结论β_2受体阻滞剂ICI118,551可有效诱导胰腺癌细胞G1/S期阻滞,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受体阻滞ICI118 551 G1/S期阻滞 CYCLIND1 CYCL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总黄酮对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4
11
作者 许兰芝 陈维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11-313,共3页
淫羊藿总黄酮(TFE,0,13g·L-1)抑制兔离体右心房肌的肌力和心率,此作用无M受体激动效应和钙拮抗作用,能使异丙肾上腺素(ISO,10-7mol·L-1)对心房肌的正性频率作用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TFE... 淫羊藿总黄酮(TFE,0,13g·L-1)抑制兔离体右心房肌的肌力和心率,此作用无M受体激动效应和钙拮抗作用,能使异丙肾上腺素(ISO,10-7mol·L-1)对心房肌的正性频率作用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TFE不影响ISO(10-7mol·L-1)对豚鼠气管条的负性肌力作用和去甲肾上腺素(NE,10-6mol·L-1)对兔主动脉条的正性肌力作用。TFE(iv,100mg·kg-1)明显降低麻醉猫和大鼠血压,减弱ISO(10μg·kg-1)所致的大鼠心率加快的作用,但对ISO和肾上腺素(Adr)的降压作用无影响,也不增敏Adr的升压作用。实验结果证实TFE选择性阻断离体及整体动物心肌β1受体,对气管β2受体和血管平滑肌α受体无阻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黄酮 肾上腺素 受体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RB2 Gln27Glu基因多态性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β受体阻滞剂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大浩 钟诗龙 +6 位作者 陈纪言 余细勇 郑志伟 刘远辉 何鹏程 温剑艺 谭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29-932,936,共5页
目的:探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ADRB2)Gln27Glu基因多态性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β受体阻滞剂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广东省人民医院PCI术后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84例,采用TaqMan基因分型技术检测ADRB2 Gln27Glu基... 目的:探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ADRB2)Gln27Glu基因多态性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β受体阻滞剂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广东省人民医院PCI术后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84例,采用TaqMan基因分型技术检测ADRB2 Gln27Glu基因型,分析Gln27Glu基因多态性对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影响。结果: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各基因型患者间的一般临床特征没有显著差异(P>0.05);各基因型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种类的构成无显著差异(2=9.196,P>0.05);Cox单因素分析显示,左主干病变、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发生MACE的相关因素,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661(95%CI:1.122~6.307)、2.431(95%CI:1.127~5.242)和2.980(95%CI:1.128~7.871),均P<0.05。ADRB2 Gln27Glu基因多态性对MACE没有显著影响,相对危险度为1.408(95%CI:0.650~3.053),P>0.05。结论:ADRB2 Gln27Glu基因多态性与PCI术后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肾上腺素 β2 基因多态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β受体阻滞 肾上腺素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癫痫患者交感神经-β肾上腺素能受体测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白婧 李亚军 +4 位作者 张蓓 王敏娟 郭长江 石少亭 折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13-315,共3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患者发作间期交感神经β肾上腺素能系统的特征及美托洛尔对其的影响。方法对33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采用放射性配基(3H-DHA)结合分析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βmax);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外周血淋巴...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患者发作间期交感神经β肾上腺素能系统的特征及美托洛尔对其的影响。方法对33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采用放射性配基(3H-DHA)结合分析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βmax);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内环核苷酸(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含量;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NE)含量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对难治性癫痫患者用美托洛尔治疗8周后再次测定上述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癫痫患者中病史<5年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cAMP、血浆NE浓度含量比较分别为:(271±96)fmol/107cell、(1.87±0.21)pmol/mg pro、(1.82±0.18)pmol/L(P<0.05);病史>5年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cAMP、血浆NE浓度含量比较分别为:(208±96)fmol/107cell、(1.73±0.19)pmol/mg pro、(1.93±0.15)pmol/L(P<0.01)。美托洛尔治疗8周后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cAMP含量上调,血浆NE浓度明显降低。结论交感神经β肾上腺素能系统参与了癫痫发作致心脏损害的病理生理过程,美托洛尔干预处理能改善心肌细胞的信息传导,有助于损伤的心肌细胞生物学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交感神经 肾上腺素能受体 Β受体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_1肾上腺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易感性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温改艳 陆瑶 +4 位作者 邢晓为 李莹 黄芸 戴海将 袁洪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2期225-230,共6页
β_1肾上腺素受体(β_1adrenergic receptor,β_1-AR)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研究表明β_1-AR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发生、发展及临床药物疗效密切相关。β_1-AR基因多态性通过影响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GsAC-c AMP-P... β_1肾上腺素受体(β_1adrenergic receptor,β_1-AR)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研究表明β_1-AR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发生、发展及临床药物疗效密切相关。β_1-AR基因多态性通过影响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GsAC-c AMP-PKA)信号通路参与血压调控。同时,β_1-AR基因多态性是影响β-AR阻滞剂个体疗效差异的重要遗传因素。β_1-AR基因多态性的研究不仅揭示了调控高血压信号通路的新机制,而且为高血压临床个体化用药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肾上腺素受体 基因多态性 高血压 Β-受体阻滞 个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肾上腺素能受体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宋莉 戴小斌 +6 位作者 贾琦 周银银 李晓曼 吴媛媛 陈文星 王爱云 陆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9-313,共5页
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drenergic receptors,β-ARs)广泛分布于机体各组织器官中,在调节心脏功能、血管扩张、能量代谢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β-ARs在乳腺癌细胞中异常高表达,可通过影响乳腺癌的生长代谢、侵袭转移、血管生成... 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drenergic receptors,β-ARs)广泛分布于机体各组织器官中,在调节心脏功能、血管扩张、能量代谢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β-ARs在乳腺癌细胞中异常高表达,可通过影响乳腺癌的生长代谢、侵袭转移、血管生成等过程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临床研究证实,阻断β-ARs信号传导可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故β-ARs或可成为治疗乳腺癌的潜在靶点。本文对β-ARs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及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肾上腺素能受体 乳腺癌 儿茶酚胺 应激 肿瘤发展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肾上腺素受体在心血管系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关开行 王文景 +1 位作者 姜允奇 李子健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年第5期399-403,共5页
β肾上腺素受体(β-adrenergic receptor,β-AR)是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的典型成员,主要在调节心血管系统活动中发挥作用,是心脏表达最丰富的受体。β-AR信号系统的异常是众多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 β肾上腺素受体(β-adrenergic receptor,β-AR)是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的典型成员,主要在调节心血管系统活动中发挥作用,是心脏表达最丰富的受体。β-AR信号系统的异常是众多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心血管系统中,对β-AR及β受体阻滞剂的研究一直是重中之重,其指导着人们不断优化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肾上腺素受体 Β受体阻滞 信号转导 Β-ARRES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肾上腺素受体与乳腺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蔡文娟 李雨航 +2 位作者 万幸 莫家颖 王宏梅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期77-80,共4页
精神和情绪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常,在急性或慢性应激状态下,由交感神经系统介导的正常生理应激机制导致神经递质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多。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大量研究证实交感神经系统主要通过β-肾上腺素能受... 精神和情绪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常,在急性或慢性应激状态下,由交感神经系统介导的正常生理应激机制导致神经递质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多。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大量研究证实交感神经系统主要通过β-肾上腺素能受体途径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对肿瘤的进展和转移产生影响。乳腺癌患者多伴有焦虑预后不良而引起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从而可能促进乳腺癌的进展和转移。本文就β-肾上腺素受体及其在其它恶性肿瘤中相关研究,着重探讨β-肾上腺素受体在乳腺癌中表达情况和使用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作以下综述,为进一步探究β-肾上腺素受体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肾上腺素受体 乳腺癌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 乳腺癌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β1肾上腺素受体可提高实验性脓毒性休克大鼠的心脏和血管功能 被引量:7
18
作者 唐翔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2-82,共1页
为了探讨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esmolol)在腹膜炎诱导的脓毒症大鼠中对心脏和血管功能的影响以及涉及这一过程的炎症通路,Kimmoun等选用雄性Wistar大鼠行盲肠结扎穿孔术,术后4 h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艾司洛尔组、去甲肾上腺... 为了探讨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esmolol)在腹膜炎诱导的脓毒症大鼠中对心脏和血管功能的影响以及涉及这一过程的炎症通路,Kimmoun等选用雄性Wistar大鼠行盲肠结扎穿孔术,术后4 h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艾司洛尔组、去甲肾上腺素(术后18 h给药)组和艾司洛尔(术后4 h给药)+去甲肾上腺素(术后18 h给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艾司洛尔 血管功能 脓毒性休克 肾上腺素受体 去甲肾上腺素 脓毒症 盲肠结扎穿孔术 受体阻滞 离体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放射自显影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饶益平 李绍白 +3 位作者 董彦 孟书聪 吕证宝 刘鼎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S1期96-97,共2页
肝脏含有几十种受体,其中肾上腺素能受体与肝脏的代谢、再生、微循环等一系列生理过程及肝硬化、纤维化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也广泛用于肝脏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一定效果,但对肝脏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了解还局... 肝脏含有几十种受体,其中肾上腺素能受体与肝脏的代谢、再生、微循环等一系列生理过程及肝硬化、纤维化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也广泛用于肝脏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一定效果,但对肝脏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了解还局限在用受体放射分析法测定受体的总数目,而对肝脏受体的分布状况,各种结构上受体的变化情况了解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能受体 受体放射分析法 受体阻滞 放射自显影 总数目 肝细胞 汇管区 断头处死 急性肝损伤 育享宾
全文增补中
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应用中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17
20
作者 施仲伟 冯颖青 +35 位作者 王增武 姜一农 刘蔚 陈晓平 程文立 王浩 范利 王鸿懿 严晓伟 卢永昕 陈源源 谢良地 卢新政 牟建军 李南方 林金秀 初少莉 郭艺芳 李勇 张宇清 孙英贤 陶军 杨新春 李建平 高平进 祝之明 赵洛沙 吴海英 张丽 孙宁玲 刘力生 吴兆苏 王继光 黄峻 霍勇 赵连友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4期29-39,共11页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以下简称β受体阻滞剂)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广泛用于防治心血管疾病,在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肌病等的治疗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2]。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高血压的五大类药物之一,疗效肯定...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以下简称β受体阻滞剂)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广泛用于防治心血管疾病,在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肌病等的治疗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2]。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高血压的五大类药物之一,疗效肯定。但自2005年起,因受到某些荟萃分析[3]和英国修改高血压指南[4]的影响,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价值受到质疑,使临床医生对其在无合并症高血压患者中的长期使用产生了顾虑。近年来,国内外几部重要的高血压指南陆续更新,一些新的循证证据和荟萃分析比较了各类降压药物的降压疗效及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基于此,本共识专家组经反复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并撰写《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应用中的专家共识》,旨在推动β受体阻滞剂在我国高血压患者中的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受体阻滞 高血压指南 专家组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 高血压患者 心脑血管事件 荟萃分析 降压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