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clusion behavior of oxybutynin with 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
1
作者 张盼良 潘春跃 +1 位作者 唐课文 李洪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1897-1901,共5页
Inclusion behavior of oxybutynin (OBN) with 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 (HP-β-CD) was investigated by ultraviolet absorption spectrum and fluorescence spectrum. A reliable determination of the complex stoichiom... Inclusion behavior of oxybutynin (OBN) with 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 (HP-β-CD) was investigated by ultraviolet absorption spectrum and fluorescence spectrum. A reliable determination of the complex stoichiometry was provided by the continuous variation technique. Alcohol was added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the inclusion behavior. Thermodynamic constants AG, AH and AS for inclusion interaction of OBN and HP-β-CD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host-guest complex with molar ratio of 1:1 is formed, and inclusion stability constant between OBN and HP-β-CD is 54.9 L/mol determined by ultraviolet spectrum and 11.1 L/mol determined by fluorescence spectrum. OBN has weak binding ability with HP-β-CD in aqueous solution (stability constant 〈102 L/mol) and addition of alcohol leads to a decrease of stability constant,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hydrophobic force contributes to the inclusion process. AG, AH and AS are all less than zero,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inclusion process is a spontaneous and exothermic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BUTYNIN β-cyclodextrin derivatives inclusion interaction ultraviolet spectrum fluorescence spectr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国某萤石矿石的可选性研究
2
作者 王利珍 姜楚灵 +3 位作者 朱家祥 沈力微 王祥 王伟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108,共6页
为了了解蒙古国三大萤石矿CH、BB、NU矿石的可选性,通过化学多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显微镜鉴定和MLA等方法对这些矿山的代表性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CH、BB和NU矿样CaF_(2)品位分别为46.73%、48.49%和81.89%... 为了了解蒙古国三大萤石矿CH、BB、NU矿石的可选性,通过化学多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显微镜鉴定和MLA等方法对这些矿山的代表性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CH、BB和NU矿样CaF_(2)品位分别为46.73%、48.49%和81.89%,萤石多呈致密团块状产出,粒度一般1.0~2.0 mm,团块中偶或包裹或浸染微细粒石英等脉石矿物,预计适当磨矿可获得有效解离。(2)碎磨至-3 mm的CH、BB和NU矿样中萤石全部回收对应的精矿CaF_(2)品位预计值分别为72.09%、54.70%和89.00%,产率预计值分别为64.82%、88.65%和92.01%,BB和NU矿样在该细度下预选抛尾意义不大;碎磨至-0.15 mm的CH、BB和NU矿样中萤石全部回收对应的精矿CaF_(2)品位预计值分别较-3 mm情况下提高10.20、21.86和8.20个百分点,产率预计值显著下降至50.18%、63.33%和84.25%,抛尾提质效果显著,适当抛出贫连生体能显著提高精矿CaF_(2)品位。(3)CH、BB和NU矿样在磨矿细度为-0.15 mm的情况下,采用1粗4精、精选1尾矿直接抛尾、精选2及后续精选尾矿合并返回流程处理,均可获得CaF_(2)品位97%以上的萤石精矿,探索试验指标与预测指标接近,精矿品质均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YB/T 5217—2019)之酸级萤石一级品质量标准,表明矿样具有较好的可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 工艺矿物学 嵌布特征 单体解离度 连生体 浮选抛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志靖—安塞地区延长组10段油气成藏过程分析
3
作者 吴悠 陈一博 +2 位作者 胥中义 席明利 罗顺社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4,60,I0003,I0004,共15页
鄂尔多斯盆地志靖—安塞地区延长组油气资源丰富,深层延长组10段(长10段)油气勘探取得突破,但油气成藏过程复杂。根据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显微荧光观察、显微荧光光谱分析、显微测温分析及油包裹体最小捕获压力恢复结果等,结合单井... 鄂尔多斯盆地志靖—安塞地区延长组油气资源丰富,深层延长组10段(长10段)油气勘探取得突破,但油气成藏过程复杂。根据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显微荧光观察、显微荧光光谱分析、显微测温分析及油包裹体最小捕获压力恢复结果等,结合单井埋藏史—热演化史、生排烃过程和油气运移特征,明确志靖—安塞地区长10段油气充注期次及成藏时间,恢复不同期次油气充注时的古温压条件,分析研究区油气成藏过程。结果表明:志靖—安塞地区长10段发育三期油气充注,分别为151.8~139.0、129.5~123.8和120.0~100.1 Ma,成藏时间主要处于白垩世中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志靖—安塞地区长9段烃源岩开始生排烃,地层发育弱超压,油气自上而下运移至长10段,形成第一期油充注;早白垩世中期,长7、长9段烃源岩进入生排烃高峰,地层发育超压—强超压,在异常高压的驱动下,油气通过叠置砂体和裂缝持续自上而下向长10段充注;在研究区东、西部异常压力差和构造高差的控制下,油气自西向东于构造高部位及有利砂体区聚集成藏。该结果对志靖—安塞地区延长组拓展深层油气勘探领域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油气充注 成藏过程 长10段 延长组 志靖—安塞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包容文化的适老性衣柜创新设计研究
4
作者 舒泉发 熊婷婷 齐瑞文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6-383,共8页
目的为了改善当前衣柜难以满足老年人实际需求的普遍现状,强化老年用户的无障碍操作体验,提出基于包容文化的适老性衣柜的创新设计,提升家居收纳产品的包容性。方法首先,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收集当今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基于KJ法筛选出代... 目的为了改善当前衣柜难以满足老年人实际需求的普遍现状,强化老年用户的无障碍操作体验,提出基于包容文化的适老性衣柜的创新设计,提升家居收纳产品的包容性。方法首先,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收集当今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基于KJ法筛选出代表性需求并进行分类。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适老需求层次系统,并计算各级老年用户需求的标准化权重。结果获得适老性衣柜设计策略并规划实践案例。结论本研究所提出的包容文化能够有效地满足当前老年用户使用衣柜产生的实际需求,提高产品对老年用户群体的包容性,为适老性收纳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文化 KJ法 层次分析法 适老性衣柜 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岩成岩成矿作用熔体包裹体研究进展综述
5
作者 白杨 宋文磊 +3 位作者 杨金昆 许丹妮 宋来阳 徐扬 《矿床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9-412,共24页
幔源碳酸岩能够提供地幔长期演化和地球深部碳循环的信息,同时蕴藏着丰富的稀土、铌、磷和氟等战略性关键金属和非金属资源。由于碳酸岩粘度很低且极富挥发分,在侵位过程中通常伴随着强烈的结晶分异作用和岩浆期后热液蚀变,岩浆过程的... 幔源碳酸岩能够提供地幔长期演化和地球深部碳循环的信息,同时蕴藏着丰富的稀土、铌、磷和氟等战略性关键金属和非金属资源。由于碳酸岩粘度很低且极富挥发分,在侵位过程中通常伴随着强烈的结晶分异作用和岩浆期后热液蚀变,岩浆过程的完整信息很难被保存下来。熔体包裹体是破解碳酸岩初始岩浆组成及其演化的有效手段。文章简述了碳酸岩的基本特征和熔体包裹体的研究方法,重点综述了熔体包裹体在碳酸岩成岩成矿作用中的研究进展。包裹体研究表明,碳酸岩可以由富CO_(2)碱性硅酸岩熔体的分离结晶和碳酸盐-硅酸盐熔体液态不混溶作用形成;其初始熔体富碱,侵位过程中发生碱丢失,形成地表常见的贫碱碳酸岩。碳酸盐-(硅酸盐)-多相盐类熔体的不混溶作用是形成碳酸岩岩性多样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钙、碱及CO_(2)等挥发分的含量影响上述不混溶作用的进行和区间的大小。REE等元素在两相或多相不混溶过程中优先进入到碳酸盐或磷酸盐熔体,影响碳酸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潜力。熔体包裹体在探究碳酸岩熔体组成并反演岩浆演化和成矿过程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值得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岩 熔体包裹体 分离结晶 液态不混溶 岩浆成因演化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包容视域下技术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系统重塑与行动路向
6
作者 王永香 于兴荣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4,共12页
数字技术推动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与时俱进。然而,算法扩张、平台悬浮、数字排斥、数字鸿沟侵蚀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公共理性与道德正义,催生了民主异化。数字包容从理念植入、技术供给、素养培育、空间革新、程序架构等维度对全过程人民... 数字技术推动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与时俱进。然而,算法扩张、平台悬浮、数字排斥、数字鸿沟侵蚀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公共理性与道德正义,催生了民主异化。数字包容从理念植入、技术供给、素养培育、空间革新、程序架构等维度对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了深刻重塑,指向民主核心价值的复归、民主参与网络的再建、民主参与能力的提升、民主治理结构的优化和民主权能的再造。当前亟需构建彰显数字包容特性的民主发展体系,通过凝聚价值合力、培塑数字基建、增进社会支持、突出传播蓄力、优化制度效能,打造集平等性与善治性于一体的民主治理格局,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民主治理积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包容 全过程人民民主 技术赋能 民主异化 民主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北地区泥盆系观雾山组天然气成藏条件及过程
7
作者 蒋小琼 宋晓波 +3 位作者 黄思钦 潘文蕾 吴小奇 曾华盛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四川盆地西北部双鱼石构造泥盆系观雾山组获工业气流,展示出观雾山组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但其成藏条件和成藏过程研究程度较低,基于岩石薄片观察、天然气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测温、地震资料等,开展了川西北地区观雾山组天然气成藏地质... 四川盆地西北部双鱼石构造泥盆系观雾山组获工业气流,展示出观雾山组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但其成藏条件和成藏过程研究程度较低,基于岩石薄片观察、天然气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测温、地震资料等,开展了川西北地区观雾山组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结合区域埋藏-热演化史恢复结果,恢复了观雾山组油气成藏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川西北地区观雾山组天然气成藏条件较好,具体表现为:①观雾山组滩相白云岩储层孔、洞发育;②天然气以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优质烃源岩供烃为主,为气藏的形成提供了充足油气来源;③烃源断裂为天然气垂向输导提供了有利通道,利于天然气富集成藏;④观雾山组天然气藏的形成经历早印支期古油藏—印支晚至早燕山期古油气藏—现今气藏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藏过程 成藏条件 观雾山组 泥盆系 川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统纳式:社会组织高质量党建新思路——基于“结构-功能-过程”分析框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冉 张瑞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65,共11页
任务导向的社会组织党建实践缺乏针对高质量的图景识别,一定程度导致对有形而非有效的关注。破解社会组织党建的理论与实践双重困局亟待回应“何为高质量党建的应然样态”。为此,跳出传统宏中观的分析定式,在“嵌入”与“统合”模式的... 任务导向的社会组织党建实践缺乏针对高质量的图景识别,一定程度导致对有形而非有效的关注。破解社会组织党建的理论与实践双重困局亟待回应“何为高质量党建的应然样态”。为此,跳出传统宏中观的分析定式,在“嵌入”与“统合”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统纳式”社会组织高质量党建新模式。同时,纳入“过程”维度以调和结构功能主义的静态逻辑,构建起“结构-功能-过程”的理论框架,继而从系统结构关系、功能维度呈现、动态周期过程三维度微观呈现了统纳式党建的应然图景。“统纳式”党建应体现结构上的系统性、关系上的柔性化、流程上的动态性,具体可通过“结构”维度的组织群域关系、“功能”维度的多维要素呈现以及“过程”维度的不同生命周期得以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高质量党建 “统纳式”党建 “结构-功能-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超深层走滑断裂带储层流体来源与油气成藏过程研究——以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薛一帆 文志刚 +5 位作者 黄亚浩 张银涛 乔占峰 张天付 李梦勤 王彭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9-559,共11页
以富满油田北部走滑断裂带深部储层孔洞缝充填脉体为研究对象,基于脉体的岩相学特征、微区稀土元素和Sr(锶)同位素、油包裹体荧光光谱、显微热力学和碳酸盐岩U-Pb同位素定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富满油田北部走滑断裂带发育2期方解石脉体... 以富满油田北部走滑断裂带深部储层孔洞缝充填脉体为研究对象,基于脉体的岩相学特征、微区稀土元素和Sr(锶)同位素、油包裹体荧光光谱、显微热力学和碳酸盐岩U-Pb同位素定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富满油田北部走滑断裂带发育2期方解石脉体,脉体来源于中下奥陶统海源地层水,未见氧化性流体侵入,表明深层—超深层油气晚期具有良好的封闭性。通过包裹体测温投点埋藏史结合碳酸盐岩低U-Pb同位素定年技术,厘定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北部走滑断裂带深层奥陶系存在3期油气充注过程,分别对应于距今(459±7.2)Ma(加里东中期)、(348±18)Ma(海西早期)和268Ma(海西晚期),富满油田北部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成藏关键期为海西早期,且油气充注与断裂活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富满油田 油气成藏 流体包裹体 U-PB同位素定年 流体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其教育应用的基本争议和对策 被引量:58
10
作者 苗逢春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5,共12页
本文是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与研究应用指南》的系列解读第二篇,着重讨论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其教育应用引发的基本争议。“基于工作过程”技术缺陷,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引发加速数据贫穷、技术不透明导致服务辖区内治理缺... 本文是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与研究应用指南》的系列解读第二篇,着重讨论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其教育应用引发的基本争议。“基于工作过程”技术缺陷,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引发加速数据贫穷、技术不透明导致服务辖区内治理缺失、未经许可搜集训练用数据、模型架构不可解释、基础模型不理解真实世界、生成的信息污染互联网、强势价值观投射、助长违法性深伪等多重争议。生成式人工智能会对平等、包容、学习主体能动性、价值观及语言文化多样性、知识建构的多元性等教育核心价值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冲击,而这些核心价值应被秉承为考证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适用性的逻辑基点。决策者和实践者应遵循“优先管制、确保包容、引导应用”的逻辑路径,强化全系统监管法规和执法能力,确保教育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安全可信、自主可控、本地适用,进而通过能力建设和实践指导等措施引导合理的教育应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内容加工 训练数据集来源 公平、包容及语言文化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准关联度与信息熵权法优选桂枝配方颗粒中挥发性成分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雅茜 李卓远 +6 位作者 陶琳 陈娜娜 柯益鑫 沈雯 谢薇 张雯 李俊松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2-588,共7页
目的结合基准关联度与信息熵权法,采用正交试验对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与桂枝配方颗粒中挥发性成分的包合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选择β-CD与桂枝芳香水的投料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以包... 目的结合基准关联度与信息熵权法,采用正交试验对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与桂枝配方颗粒中挥发性成分的包合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选择β-CD与桂枝芳香水的投料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以包合物中桂皮醛的包合率、载药量及基准关联度为评价指标,采用信息熵权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进行综合评价和优化正交试验包合工艺。通过薄层色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包合物进行表征。结果优选的最佳包合工艺为β-CD与芳香水的投料比3∶100(g·mL^(-1)),包合温度50℃,包合时间1 h。经验证,桂皮醛包合率为80.48%,载药量为8.63%,基准关联度为0.91。薄层、紫外、红外等表征实验表明芳香水中挥发性成分成功进入β-CD空腔,包合物制备成功。结论优选的包合工艺稳定可行,可为桂枝配方颗粒的制剂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配方颗粒 芳香水 Β-环糊精 信息熵权法 基准关联度 正交试验 包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惠规范视角下包容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回报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瞿皎姣 曾颢 曹霞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2-1322,共11页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互惠视角,通过对179家企业共1 095名员工的3阶段问卷调查,探讨了包容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回报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正向影响员工的互惠规范感知;互惠规范感知在包容...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互惠视角,通过对179家企业共1 095名员工的3阶段问卷调查,探讨了包容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回报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正向影响员工的互惠规范感知;互惠规范感知在包容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员工的突破式创新投入、包容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助人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平衡型领导削弱了包容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通过互惠规范感知激发突破式创新投入和助人行为的中介作用,当平衡型领导水平较高时,该中介效应会减弱,说明平衡型领导与包容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存在替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互惠规范感知 突破式创新投入 助人行为 平衡型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冶炼工艺生产H13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特征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邸英南 马党参 +2 位作者 周健 迟宏宵 谷金波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9-75,共7页
采用真空感应+真空自耗(VIM+VAR)、电弧炉+炉外精炼+真空脱气+保护气氛电渣重熔(EAF+LF+VD+PESR)、EAF+LF+VD以及EAF+LF+VD+电渣重熔(ESR)等4种工艺冶炼H13热作模具钢,并进行高温扩散、轧制、奥氏体化和回火处理,研究了不同冶炼工艺生产... 采用真空感应+真空自耗(VIM+VAR)、电弧炉+炉外精炼+真空脱气+保护气氛电渣重熔(EAF+LF+VD+PESR)、EAF+LF+VD以及EAF+LF+VD+电渣重熔(ESR)等4种工艺冶炼H13热作模具钢,并进行高温扩散、轧制、奥氏体化和回火处理,研究了不同冶炼工艺生产H13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特征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冶炼工艺生产的试验钢回火组织均为回火马氏体+未溶碳化物+析出碳化物;VIM+VAR工艺生产的试验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最少且尺寸较小,该钢的洁净度较高,力学性能最佳;EAF+LF+VD工艺生产的试验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最高且尺寸大,其碳化物质点易发生破碎,该钢的塑性最低。细小且数量少的非金属夹杂物在拉伸过程中不易作为裂纹源加速材料断裂,因此较高的洁净度可以提高H13钢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炼工艺 非金属夹杂物 热作模具钢 冲击韧性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体包裹体揭示山东昌乐玄武岩源区不均一及其意义
14
作者 莫霏 张银慧 +3 位作者 洪路兵 刘希军 张乐 贺鹏丽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0-885,共16页
中国东部新生代强、弱碱性玄武岩分别显示年轻HIMU-和EM-OIB的化学组成特征。然而,它们的成分差异,究竟是与源区组成有关,还是受控于熔融过程,至今仍有争议。为此,本研究分析了山东昌乐玄武岩的熔体包裹体的主量、微量元素和Pb同位素组... 中国东部新生代强、弱碱性玄武岩分别显示年轻HIMU-和EM-OIB的化学组成特征。然而,它们的成分差异,究竟是与源区组成有关,还是受控于熔融过程,至今仍有争议。为此,本研究分析了山东昌乐玄武岩的熔体包裹体的主量、微量元素和Pb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熔体包裹体的SiO_(2)、全碱以及微量元素配分模式均与弱碱性玄武岩相似,但它们的微量元素比值(Rb/Nb、Ba/La、Nb/La、Ba/Nb和Nd/Pb)和Pb同位素组成变化大,显示弱碱性玄武岩与强碱性玄武岩的混合特征。由于昌乐熔体包裹体主要经历了橄榄石结晶分异且无明显地壳混染,它们的成分变化反映了地幔源区成分的高度不均一,暗示强、弱碱性玄武岩可能起源于相似源区,两者的成分差异可能是选择性熔融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 新生代玄武岩 熔体包裹体 昌乐 选择性熔融 源区组成不均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大宁—吉县区块上古生界盒8段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藏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佳琦 赵靖舟 +1 位作者 李军 杨晓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1,142,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大宁—吉县区块相较于盆地内部,其构造活动强烈,地层抬升幅度大,有机质成熟度高,导致研究区与盆地内部天然气成藏存在差异。利用单偏光显微镜、激光拉曼光谱仪及冷热台等实验仪器,对研究区盒8段13块流体包裹体样品开...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大宁—吉县区块相较于盆地内部,其构造活动强烈,地层抬升幅度大,有机质成熟度高,导致研究区与盆地内部天然气成藏存在差异。利用单偏光显微镜、激光拉曼光谱仪及冷热台等实验仪器,对研究区盒8段13块流体包裹体样品开展了岩相学显微观察、测温测盐和古压力恢复,并结合地层埋藏史—热史厘定了大宁—吉县区块盒8段天然气成藏期次及成藏过程。结果表明,烃类包裹体类型有CH_(4)+CO_(2)包裹体、CH_(4)包裹体及含碳质沥青包裹体。前两类烃类包裹体对应的共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90~160℃,具有双峰分布特征,第3类包裹体形成时期温度较高,成岩作用阶段已达到晚期,几乎不发育与其伴生的盐水包裹体,通过计算得出含碳质沥青反射率介于2.79%~3.32%,处于高成熟阶段,为原油裂解形成。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天然气存在三期充注成藏过程:第Ⅰ期共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区间为90~120℃,天然气充注期距今175~155 Ma,古压力系数达到1.43,对应于早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早期;第Ⅱ期共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区间为130~160℃,天然气充注期距今145~110 Ma,为主成藏期,充注完成时古压力系数达1.57,对应于早白垩世;第Ш期为裂解期,烃类包裹体为含碳质沥青包裹体,形成时的地层温度高于200℃,其成因为原油在早白垩世末裂解形成,古压力系数增加到2.0,距今110~100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大宁—吉县 盒8段 流体包裹体 压力演化 成藏期次 成藏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e与5种环糊精主客体包合过程研究
16
作者 王伟 赵鸿双 +4 位作者 吴天元 李铮 陆勃帆 李慧 吴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考察人参皂苷Re与阿尔法环糊精、贝塔环糊精、伽马环糊精、羟丙基贝塔环糊精、羟丙基伽马环糊精的主客体包合过程。方法下载5种环糊精结构,采用双层ONIOM[B3LYP/6-31G(d):PM3]方法模拟包合过程,Materials studio软件进行分子动力学... 目的考察人参皂苷Re与阿尔法环糊精、贝塔环糊精、伽马环糊精、羟丙基贝塔环糊精、羟丙基伽马环糊精的主客体包合过程。方法下载5种环糊精结构,采用双层ONIOM[B3LYP/6-31G(d):PM3]方法模拟包合过程,Materials studio软件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MD),分析分子间作用力,饱和水溶液法测定人参皂苷Re溶解度。结果不同环糊精均可与人参皂苷Re自发反应生成包合物,最优构象均为从环糊精的大口端伸向小口端。人参皂苷Re能贯穿于贝塔环糊精、伽马环糊精空腔中,而其他3种环糊精只能将该成分部分包合,并且包合过程均为自发的吸热反应,包合能力依次为伽马环糊精>贝塔环糊精>羟丙基伽马环糊精>羟丙基贝塔环糊精>阿尔法环糊精。范德华力是主要驱动力,大于氢键与疏水作用力。人参皂苷Re在37℃下的溶解度高于25℃下,伽马环糊精对该成分溶解性最强,可增加至9.59~11.18倍。结论伽马环糊精是人参皂苷Re最理想的包合材料。本实验明确了主客体分子的包合分子机制,能为该类超分子药物的定量构效关系探讨提供理论依据与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E 环糊精 主客体包合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须家河组储层成岩演化 被引量:35
17
作者 张鼐 田作基 +3 位作者 吴胜华 毛光剑 脱奇 刘建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179-2184,共6页
通过对川西须家河组储层砂岩中成岩矿物内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和组分的分析,结合碳氧同位素、镜质体反射率、粘土矿 X-射线衍射等特征,论证了须家河组储层砂岩成岩作用过程。本文认为须家河组随着成岩流体温度的变化以及盐度和有... 通过对川西须家河组储层砂岩中成岩矿物内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和组分的分析,结合碳氧同位素、镜质体反射率、粘土矿 X-射线衍射等特征,论证了须家河组储层砂岩成岩作用过程。本文认为须家河组随着成岩流体温度的变化以及盐度和有机组分增加,相继发生了早期碳酸盐沉淀(局限于个别夹层),石英一期加大边生成、绿泥石薄膜生成、长石岩屑溶解、石英二期加大边生成、以及含铁碳酸盐的沉淀。由于喜山期区域性构造运动,川西须家河组发生断裂活动,深部流体进入,部分裂缝中沉积了石英和方解石等。喜山期产生的裂缝对须家河组砂岩储层油气的运移起决定性作用,形成了现今次生孔—裂缝型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家河组 包裹体 拉曼 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高温合金中夹杂物特性及与不同成型工艺的关系 被引量:14
18
作者 国为民 吴剑涛 +2 位作者 张风戈 周波 赵明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87-91,共5页
全面研究了FGH95粉末高温合金原始粉末和粉末处理过程中夹杂物的性质(成分、分类和形貌),分析了其数量和来源,研究了夹杂物在不同成型工艺下的变形特征,讨论了解决夹杂物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夹杂物 FGH95粉末高温合金 处理过程 成型工艺 形貌 变形特征 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碱性玄武岩有关刚玉巨晶的多阶段成因──包裹体的证据 被引量:11
19
作者 丘志力 陈敬德 +1 位作者 陈炳辉 朱敏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7-111,共5页
分析山东昌乐与碱性玄武岩有关的刚玉巨晶不同部位的常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包裹体组成 .刚玉巨晶的主体以大量流体—熔体包裹体、锆石、铌 (钽 )铁矿包裹体为主 ,而巨晶中的“晶核”部位则以大量的熔体包裹体为主 ,反映研究区的刚玉巨晶... 分析山东昌乐与碱性玄武岩有关的刚玉巨晶不同部位的常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包裹体组成 .刚玉巨晶的主体以大量流体—熔体包裹体、锆石、铌 (钽 )铁矿包裹体为主 ,而巨晶中的“晶核”部位则以大量的熔体包裹体为主 ,反映研究区的刚玉巨晶是在不同的阶段形成的 .刚玉“晶核”以及“铜皮刚玉”形成于熔体相为主的体系中 ,而主体刚玉则形成于熔体—流体过渡的急剧变化的不均一的地球化学环境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玉巨晶 包裹体 形成 山东昌乐 碱性玄武岩 常量元素 稀土元素 多阶段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羊拉铜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过程 被引量:18
20
作者 陈思尧 顾雪祥 +3 位作者 程文斌 郑硌 韩思宇 彭义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2-91,共10页
云南羊拉铜矿床位于金沙江构造带中部,是中—晚三叠世金沙江洋盆向西俯冲闭合-碰撞造山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大型铜矿床。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顺层产出,但明显受层间破碎带和滑脱带控制。从流体包裹体研究入手,讨论了该矿床成矿流体的特征... 云南羊拉铜矿床位于金沙江构造带中部,是中—晚三叠世金沙江洋盆向西俯冲闭合-碰撞造山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大型铜矿床。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顺层产出,但明显受层间破碎带和滑脱带控制。从流体包裹体研究入手,讨论了该矿床成矿流体的特征、演化以及流体不混溶(沸腾)作用与成矿的关系。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干夕卡岩阶段(Ⅰ)、湿夕卡岩-磁铁矿阶段(Ⅱ)、石英-硫化物阶段(Ⅲ)以及方解石-硫化物阶段(Ⅳ)中发育多种类型的包裹体,主要为气液水两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纯液相水包裹体次之,少见纯气相有机质包裹体。其中,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发育于Ⅰ阶段石榴石、Ⅱ阶段绿帘石,尤其是Ⅲ阶段石英中。Ⅰ、Ⅱ阶段成矿流体具有高温、高盐度特征,均一温度分别为413~593℃和336~498℃,盐度分别为19.1%~49.7%NaCleq和15.7%~53.3%NaCleq;Ⅲ阶段成矿流体均一温度为148~398℃,并具有低盐度(2.1%~9.6%NaCleq)与高盐度(35.5%~65.3%NaCleq)共存的特征;Ⅳ阶段成矿流体具有低温(132~179℃)、低盐度(3.4%~10.4%NaCleq)特征。根据流体包裹体的微观特征并结合矿区的宏观地质特征,认为流体不混溶(沸腾)是导致本矿区金属沉淀成矿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流体不混溶 成矿过程 羊拉铜矿床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