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CD4^(+)/CD8^(+)、D-二聚体水平与EB病毒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预后的关系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雨佳 李欣 +1 位作者 宋德利 王辰璐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8-563,共6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CD4^(+)/CD8^(+)、D-二聚体(D-D)水平与EB病毒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EBV-HLH患者90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另选取该院9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目的探究外周血CD4^(+)/CD8^(+)、D-二聚体(D-D)水平与EB病毒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EBV-HLH患者90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另选取该院9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CD4^(+)/CD8^(+)、D-D水平,分析EBV-HLH患者外周血CD4^(+)/CD8^(+)、D-D水平与EBV-DNA载量的相关性;比较外周血不同CD4^(+)/CD8^(+)、D-D水平EBV-HLH患者3个月内预后情况,评价外周血CD4^(+)/CD8^(+)、D-D水平对EBV-HLH死亡风险的影响,分析外周血CD4^(+)/CD8^(+)、D-D水平的交互关系。结果观察组外周血CD4^(+)/CD8^(+)低于对照组,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BV-HLH患者外周血CD4^(+)/CD8^(+)与EBV-DNA载量呈负相关(P<0.05),D-D水平与EBV-DNA载量呈正相关(P<0.05);外周血CD4^(+)/CD8^(+)高水平患者3个月内死亡率低于低水平患者,D-D高水平患者3个月内死亡率高于低水平患者(P<0.05);EBV-HLH患者外周血CD4^(+)/CD8^(+)低水平时,死亡风险是高水平的6.125倍;D-D高水平时,死亡风险是低水平的14.348倍,且CD4^(+)/CD8^(+)、D-D水平对该病患者死亡存在协同作用。结论EBV-HLH患者外周血CD4^(+)/CD8^(+)水平下降、D-D水平升高,且二者对该病患者死亡存在协同作用,检测其水平,有助于评估病情及预测预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感染 噬血细胞综合征 EB病毒-DNA CD4^(+)/CD8^(+)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O-4型木质素二聚体高温蒸汽气化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建行 刘亮 +2 位作者 田红 张航 陈斌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56-161,共6页
以β-O-4型木质素为研究对象,将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d,p)运用到Gaussian09中对该木质素二聚体高温蒸汽气化反应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显示,木质素二聚体高温蒸汽气化初反应中,R6和R7的反应焓变较小,分别为237.9kJ/mol和225.5k... 以β-O-4型木质素为研究对象,将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d,p)运用到Gaussian09中对该木质素二聚体高温蒸汽气化反应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显示,木质素二聚体高温蒸汽气化初反应中,R6和R7的反应焓变较小,分别为237.9kJ/mol和225.5kJ/mol,Cα-Cβ键和β-O-4键较易断开。对于次反应路径,R6-2a和R7-4a的焓变较小,分别为-602.3kJ/mol和-606.3kJ/mol,所以气化中优先发生R6-2a和R7-4a反应。气化反应生成物是苯酚、乙醇、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o-4木质素 密度泛函理论 高温蒸汽气化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O-4型木质素二聚体热解行为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武书彬 刘超 邓裕斌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2-29,36,共9页
为揭示热解过程中木质素中α-O-4连接键的解聚机理,运用密度泛函理论模拟了α-O-4型木质素二聚体模化物苯酚基甘油-α-苯基醚在773 K、101 k Pa条件下的热解行为.通过对各步反应热力学焓变的计算,明确了二聚体的初次裂解是Cα—O键和Cα... 为揭示热解过程中木质素中α-O-4连接键的解聚机理,运用密度泛函理论模拟了α-O-4型木质素二聚体模化物苯酚基甘油-α-苯基醚在773 K、101 k Pa条件下的热解行为.通过对各步反应热力学焓变的计算,明确了二聚体的初次裂解是Cα—O键和Cα—Cβ键的断裂.根据热力学可能性,将二聚体的后续裂解设计成不同的路径,热解的最终产物有小分子化合物(甲醇、乙醇、乙二醇和环氧乙烷)、苯酚及其对位取代物(对甲基苯酚、对乙基苯酚和对羟基苯甲醇)、苯及其取代物(苯甲醇),酚类产物中较优先的是对甲基苯酚、对乙基苯酚,其次是苯酚.此外,还将α-O-4型二聚体的热解行为与β-O-4型二聚体进行了比较,发现其不同均源于两者结构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热解 密度泛函理论 α-o-4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O-4型木质素二聚体热解历程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蒋晓燕 陆强 +2 位作者 董晓晨 胡斌 董长青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6,共7页
为了解木质素的热解机理,利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31++G(d,p)基组水平上对含有C_α位羰基的β-O-4型木质素二聚体模型化合物(3-羟基-1-(4-羟基苯基)-2-苯氧基-1-丙酮)的热解过程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C_α位上的羰基... 为了解木质素的热解机理,利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31++G(d,p)基组水平上对含有C_α位羰基的β-O-4型木质素二聚体模型化合物(3-羟基-1-(4-羟基苯基)-2-苯氧基-1-丙酮)的热解过程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C_α位上的羰基取代基可大大降低C_β—O的键解离能,提高C_α—C_β的键解离能,使得C_β—O的键解离能比C_α—C_β低91.5 k J/mol,因此该二聚体主要通过C_β—O键均裂的方式发生热解反应,其主要酚类热解产物是苯酚和4-羟基苯甲醛,次要产物是4-羟基苯乙酮,生成4-羟基苯甲醛的动力学最优路径是R7-a,其反应能垒为236.6 k 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β-o-4 热解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O-4型木质素二聚体模型化合物热解机理及产物选择性理论 被引量:4
5
作者 樊荻 解新安 +4 位作者 李璐 李雁 黎巍 魏星 孙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436-4444,共9页
木质素作为含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可再生资源,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平台化合物具有重大的经济以及环境意义。本文针对具有β-O-4典型连接方式的木质素二聚体模型化合物[2-甲氧基(2′-甲基-2′-苯基乙基)苯醚],利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B3L... 木质素作为含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可再生资源,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平台化合物具有重大的经济以及环境意义。本文针对具有β-O-4典型连接方式的木质素二聚体模型化合物[2-甲氧基(2′-甲基-2′-苯基乙基)苯醚],利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B3LYP,在6-31G(d,p)基组水平上对其热解反应机理以及产物形成选择性进行理论研究,分析了二聚体中各化学键的解离能及Mulliken布居数,设计并计算了8条后续可能反应路径的标准热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该木质素二聚体模型化合物的初次热裂解路径主要为C_β—O键均裂的反应;热解的主要产物是酚类化合物如苯、苯酚、邻苯二酚以及烃类化合物如烯烃等;其中路径1是热力学支持的最优路径,其能垒为44.73k 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β-o-4 密度泛函理论 热解机理 产物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O-4型木质素二聚体裂解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罗海银 田红 +1 位作者 唐世斌 熊家佳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1-276,共6页
以α-O-4型木质素二聚体为研究对象,以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d,p)为基础,对该木质素二聚体的裂解反应过程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提出了5种可能的热解反应途径,对各种反应的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结构进行了能量梯度... 以α-O-4型木质素二聚体为研究对象,以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d,p)为基础,对该木质素二聚体的裂解反应过程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提出了5种可能的热解反应途径,对各种反应的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结构进行了能量梯度全优化.计算了各热解反应途径的标准动力学参数,分析了主要热解产物的形成演化机理.结果表明:在木质素二聚体的初反应中,R4和R5的反应焓变较小,分别为1.65×10^5、1.36×10^5J/mol,因此C_a-O和C_4-O键也较易断裂.通过计算次反应路径的势垒,发现R4-3和R5-3反应的势垒较小,因此在该裂解过程中会优先选择R4-3和R5-3路径.该反应路径最后得到的产物有苯、苯酚、邻苯二酚、对甲基苯甲醚、甲烷,与实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o-4型木质素 密度泛函理论 裂解机理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4-巯基吡啶及其二聚体的结构与振动光谱 被引量:6
7
作者 程建波 徐蔚青 +2 位作者 赵冰 张刚 宫宝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54-857,共4页
利用B3LYP/6-311++G(d,p)方法对4-巯基吡啶及其二聚体的结构和振动光谱进行了计算,对形成二聚体后在结构和光谱上的变化及作用力做了初步分析,并对光谱做了指认。结果显示,4-巯基吡啶(4MPY)的稳定结构为Cs对称性,其二聚体是由SH基团中H... 利用B3LYP/6-311++G(d,p)方法对4-巯基吡啶及其二聚体的结构和振动光谱进行了计算,对形成二聚体后在结构和光谱上的变化及作用力做了初步分析,并对光谱做了指认。结果显示,4-巯基吡啶(4MPY)的稳定结构为Cs对称性,其二聚体是由SH基团中H原子与另一个环上的N原子靠分子间氢键形成的;相对于单体来说,二聚体形成后在结构与光谱上均有一定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巯基吡啶 振动光谱 DFT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土金属离子Ca^(2+)和Mg^(2+)催化木质素二聚体热解过程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蒋晓燕 李一鸣 +3 位作者 汤溧 杜晓娇 代兰花 胡斌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59-966,共8页
本研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碱土金属离子(Ca^(2+)、Mg^(2+))作用下的β-O-4型木质素二聚体模型化合物(2-[2-(4-甲氧基苯基)乙氧基]-苯甲醚,mc)的热解反应路径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Ca^(2+)和Mg^(2+)会与木质素二聚体模型化... 本研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碱土金属离子(Ca^(2+)、Mg^(2+))作用下的β-O-4型木质素二聚体模型化合物(2-[2-(4-甲氧基苯基)乙氧基]-苯甲醚,mc)的热解反应路径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Ca^(2+)和Mg^(2+)会与木质素二聚体模型化合物mc的Cβ位氧原子及甲氧基上的氧原子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从而影响C_(α)−C_(β)和Cβ−O的键长和热解反应能垒。在热解过程中,Ca^(2+)和Mg^(2+)会促进协同断裂反应的发生,从而促进产物1-甲氧基-4-乙烯基苯、2-甲氧基苯酚和邻苯二酚的生成;抑制C_(α)−C_(β)键和Cβ−O键的均裂反应,从而抑制产物1-乙基-4-甲氧基苯、2-羟基苯甲醛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土金属离子 木质素 β-o-4连接 热解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类研究(ⅩⅩⅪ)带连接臂的乳糖衍生物及二聚体的合成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庆 蔡孟深 +1 位作者 李中军 周柔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0-73,共4页
八乙酰乳糖与一缩二乙二醇或二缩三乙二醇在 BF3.Et2 O催化下反应生成相应的 β-糖苷 ,后者在同样的催化剂存在下再与八乙酰乳糖反应生成对称的 β-构型二聚体 .糖苷与二聚体在甲醇钠 /甲醇溶液中脱去乙酰基生成目标化合物用于抗癌转移... 八乙酰乳糖与一缩二乙二醇或二缩三乙二醇在 BF3.Et2 O催化下反应生成相应的 β-糖苷 ,后者在同样的催化剂存在下再与八乙酰乳糖反应生成对称的 β-构型二聚体 .糖苷与二聚体在甲醇钠 /甲醇溶液中脱去乙酰基生成目标化合物用于抗癌转移活性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 连接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二聚体模型化合物热解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金保 武书彬 +3 位作者 雷鸣 程皓 梁嘉晋 童红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34-1343,共10页
β-O-4连接是木质素主体结构单元之间的主要联结方式。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B3LYP,在6-31G(d,p)基组水平上,对β-O-4型木质素二聚体模型化合物(1-愈创木基-2-(2-甲氧基苯氧基)-1,3丙二醇)的热解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三种热解反应... β-O-4连接是木质素主体结构单元之间的主要联结方式。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B3LYP,在6-31G(d,p)基组水平上,对β-O-4型木质素二聚体模型化合物(1-愈创木基-2-(2-甲氧基苯氧基)-1,3丙二醇)的热解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三种热解反应途径:Cβ-O键均裂的后续反应、Cα-Cβ键均裂的后续反应以及协同反应。对各种反应的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结构进行了能量梯度全优化,计算了各热解反应途径的标准动力学参数。分析了各种主要热解产物的形成演化机理以及热解过程中温度对热解机理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Cβ-O键的均裂反应和协同反应路径(1)和(3)是木质素二聚体热解过程中主要的反应路径,而Cα-Cβ键的均裂反应和协同反应路径(2)和(5)是主要的竞争反应路径;热解的主要产物是酚类化合物如愈创木酚、1-愈创木基-3-羟基丙酮、3-愈创木基-3-羟基丙醛、愈创木基甲醛和乙烯等。在热解低温阶段协同反应是热解过程中的主要反应形式,而在高温阶段自由基均裂反应是热解过程的主要反应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β-o-4连接二聚体 热解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标记的PEG_4/2PEG_4修饰的环状RGD二聚体体内外性质的对比 被引量:3
11
作者 靳存敬 史继云 +5 位作者 刘妍 靳晓娜 黄金铭 赵慧云 李方 王凡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87-292,共6页
采用2种方法修饰RGD环肽二聚体,在2个RGD模序之间引入2个PEG4分子,以及在RGD二聚体与双功能螯合剂HYNIC之间引入1个PEG4分子,比较在不同部位引入PEG4分子对99Tcm标记的RGD环肽二聚体体内外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2个RGD模序之间引... 采用2种方法修饰RGD环肽二聚体,在2个RGD模序之间引入2个PEG4分子,以及在RGD二聚体与双功能螯合剂HYNIC之间引入1个PEG4分子,比较在不同部位引入PEG4分子对99Tcm标记的RGD环肽二聚体体内外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2个RGD模序之间引入2个PEG4分子能显著提高RGD环肽二聚体与整合素αvβ3的亲和力;PEG4的引入能够增强标记物的水溶性9。9Tcm-HYNIC-2PEG4-RGD dimer具有更好的体内外性质,作为一种潜在的肿瘤显像剂,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D环肽 整合素ΑVΒ3 PEG4 99Tcm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基团链长度对季铵盐二聚表面活性剂C_(12)-s-C_(12)·2Br在水溶液中胶团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郑欧 赵剑曦 游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352-1355,共4页
用电导法、稳态荧光法和粘度法研究了二聚表面活性剂 C1 2 -s-C1 2 · 2 Br分子中的连接基团链长度(s=2 ,3 ,4,6)对其在水溶液中聚集行为的影响 .实验发现 ,C1 2 -s-C1 2 · 2 Br的胶团生成能力远比其单体C1 2 TABr强得多 ,前者... 用电导法、稳态荧光法和粘度法研究了二聚表面活性剂 C1 2 -s-C1 2 · 2 Br分子中的连接基团链长度(s=2 ,3 ,4,6)对其在水溶液中聚集行为的影响 .实验发现 ,C1 2 -s-C1 2 · 2 Br的胶团生成能力远比其单体C1 2 TABr强得多 ,前者 cmc值较后者降低一个数量级 .胶团聚集数 N随表面活性剂浓度 c的增大而增大 ,其中当 s=2时的 N值在 c=7.7mmol/L后开始急剧增大 .计算结果表明 ,此时胶团形状发生了明显变化 ,形成了椭球形的胶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基团 链长度 季铵盐 表面活性剂 胶团化行为 胶团形成 胶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纳米粒子二聚体的合成及SERS光谱研究
13
作者 金琦 张晨杰 +3 位作者 徐敏敏 袁亚仙 姚建林 顾仁敖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85-286,共2页
热点的构建及研究是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拓展至定量研究的基础。该研究基于Glaser偶联反应及原位聚合原理,以4-乙炔基苯胺为连接分子,通过调节连接分子与纳米粒子的比例,构建了功能型Au纳米粒子二聚体结构,获得了该结构形成过程中... 热点的构建及研究是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拓展至定量研究的基础。该研究基于Glaser偶联反应及原位聚合原理,以4-乙炔基苯胺为连接分子,通过调节连接分子与纳米粒子的比例,构建了功能型Au纳米粒子二聚体结构,获得了该结构形成过程中的光谱信息。该法是较为理想制备二聚体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点 SERS 4-乙炔基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科倍半萜二聚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薛贵民 薛金凤 杜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189-2201,2162,共14页
倍半萜二聚体是菊科植物中存在的一类结构复杂的天然化学成分,近些年来其日渐成为天然药物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论文根据倍半萜二聚体连接的方式不同,把其分为环化,酯键,碳-碳单键等聚合方式形成的倍半萜二聚体。药理研究表明,该类化... 倍半萜二聚体是菊科植物中存在的一类结构复杂的天然化学成分,近些年来其日渐成为天然药物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论文根据倍半萜二聚体连接的方式不同,把其分为环化,酯键,碳-碳单键等聚合方式形成的倍半萜二聚体。药理研究表明,该类化学成分在抗炎,抗肿瘤,神经保护等方面具有显著活性。通对2011~2018年143个倍半萜二聚体化学结构和药理活性综述,为该类成分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科 倍半萜 连接方式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炔封端的BTDA系列酰亚胺预聚体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饶先花 党国栋 +4 位作者 周宏伟 邓勇强 路迎宾 陈春海 吴忠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75-1778,共4页
合成了具有苯侧基的二胺单体1,4-双(4′-氨基苯氧基)-2-(苯基)苯(p-TPEQ),并与3,3′,4,4′-苯酮四羧酸二酐(BTDA)进行缩聚反应,分别以4-苯乙炔苯酐(PEPA)和4-苯乙炔-1,8-萘二甲酸酐(PENA)作为封端剂,合成了两个系列的苯乙炔封端的酰亚... 合成了具有苯侧基的二胺单体1,4-双(4′-氨基苯氧基)-2-(苯基)苯(p-TPEQ),并与3,3′,4,4′-苯酮四羧酸二酐(BTDA)进行缩聚反应,分别以4-苯乙炔苯酐(PEPA)和4-苯乙炔-1,8-萘二甲酸酐(PENA)作为封端剂,合成了两个系列的苯乙炔封端的酰亚胺预聚体.DSC测试结果表明,此类预聚体具有比PETI-5更宽的加工窗口;利用所合成的预聚体制成了具有较高热分解温度热固性交联PI薄膜.结果表明,PI预聚体加工性能良好,其交联后具有优异的力学和热学性能;同时PEPA封端的预聚体树脂具有比PENA封端的树脂更为优异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亚胺 苯乙炔 3 3’ 4 4’-苯酮四羧酸 1 4-双(4’-氨基苯氧基)-2-(苯基)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交联侧基苯乙炔封端酰亚胺预聚体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明 白哲革 +2 位作者 周宏伟 陈春海 党国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17-2120,共4页
合成了含有苯乙炔基的二胺单体3,5-二氨基-4'-苯乙炔苯甲酮(DPEB),并与3,3',4,4'-联苯四酸二酐(s-BPDA)和1,4-双(4'-氨基苯氧基)-2-(苯基)苯(p-TPEQ)进行了缩聚反应,以4-苯乙炔苯酐作为封端剂,合成了交联侧基苯乙炔封... 合成了含有苯乙炔基的二胺单体3,5-二氨基-4'-苯乙炔苯甲酮(DPEB),并与3,3',4,4'-联苯四酸二酐(s-BPDA)和1,4-双(4'-氨基苯氧基)-2-(苯基)苯(p-TPEQ)进行了缩聚反应,以4-苯乙炔苯酐作为封端剂,合成了交联侧基苯乙炔封端酰亚胺预聚体(n=4).DSC测试结果表明,引入交联侧基后预聚体依然保持着较宽的加工窗口.利用所合成的预聚体在370℃热压1 h制备了热固性薄膜.DMA测试结果表明,引入交联侧基的预聚体树脂具有更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并且其储存模量在玻璃化转变后有很好的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亚胺 苯乙炔 交联侧基 3 5-氨基-4'-苯乙炔苯甲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As(001)-(2×4)重构下的表面形貌 被引量:4
17
作者 罗子江 周勋 +2 位作者 王继红 郭祥 丁召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6-431,共6页
采用反射高能电子衍射仪与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对GaAs(001)-(2×4)表面重构下的表面形貌进行深入研究,获得GaAs(001)薄膜处于不同(2×4)表面重构时的表面形貌。研究发现当GaAs(001)表面处于β2(2×4)时,经过精确控制薄膜的... 采用反射高能电子衍射仪与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对GaAs(001)-(2×4)表面重构下的表面形貌进行深入研究,获得GaAs(001)薄膜处于不同(2×4)表面重构时的表面形貌。研究发现当GaAs(001)表面处于β2(2×4)时,经过精确控制薄膜的生长、退火以及淬火工艺,GaAs(001)表面能够获得由单一重构组成且原子级平坦的表面形貌;研究结果证实β2(2×4)的表面重构原胞中存在三对As Dimers,其中两对位于重构原胞顶层,一对处于重构原胞次层,这与球棍模型理论下获得的β2(2×4)重构原胞高度吻合;研究发现γ(2×4)表面重构实际上是β2(2×4)重构与C(4×4)重构混合后的重构形式,γ(2×4)重构表面是由大量单层岛和单层坑混合后的无序平坦表面;α(2×4)存在的温度区间很窄,它是GaAs表面从富As状态到富Ga状态转变的过渡重构形式,实验中将很难获得单一α(2×4)重构相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As薄膜 (2×4)表面重构 表面形貌 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imer和HE4联合检测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光泉 黄可 +1 位作者 胡凯 贾雪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52-1854,共3页
目的:检测D-二聚体(D-dimer)和人附睾蛋白(human epididymis protein,HE4)联合检查在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应用,并比较多种小分子诊断标志物在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3例以异常阴道流血或排液为主要症状的患者经病理检验后,... 目的:检测D-二聚体(D-dimer)和人附睾蛋白(human epididymis protein,HE4)联合检查在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应用,并比较多种小分子诊断标志物在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3例以异常阴道流血或排液为主要症状的患者经病理检验后,实验组为15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对照组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和无器质性病变患者148例。测定患者的糖链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ncer antigen 199,CA199)、糖链抗原153(cancer antigen 153,CA153)、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HE4水平,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检测各分子诊断标志物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HE4的应用价值最高,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5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3.55%、86.49%。HE4和D-dimer两者联合检测时,其AUC明显增大0.79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42%、72.30%。结论:HE4在子宫内膜癌诊断的小分子标志物中应用价值更高,HE4和D-dimer联合检测可以有效提高子宫内膜癌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HE4 子宫内膜癌 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2H_5N_4^+-C_6H_3N_3O_7^-氢键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自然 陶果 谢炳云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3,共7页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4-氨基-1,2,4-三唑阳离子(AT)和2,4,6-三硝基苯酚阴离子(PA)形成的氢键二聚体进行理论计算研究.计算得到4种稳定结构的氢键复合物及最稳定异构体D1的振动频率、电子吸收光谱与热力学性...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4-氨基-1,2,4-三唑阳离子(AT)和2,4,6-三硝基苯酚阴离子(PA)形成的氢键二聚体进行理论计算研究.计算得到4种稳定结构的氢键复合物及最稳定异构体D1的振动频率、电子吸收光谱与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氢键复合物中存在较强的N—H…O与C—H…O红移氢键.经过基组重叠误差和零点振动能校正后,D1的氢键相互作用能为-30.71kJ/mol.热力学计算显示,在298.15K和标准状态下,D1气态氢键复合物分子的形成过程是放热、熵减小的非自发过程,但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D1分子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分别为98.7,474.4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H5N4 C6H3N3O7 氢键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辐射诱导植物细胞DNA损伤的彗星检测 被引量:7
20
作者 蒋磊 王静 +2 位作者 王艳 李韶山 江月玲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100-105,共6页
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检测)已广泛应用于动物细胞DNA损伤检测.该文报道了单细胞凝胶电泳应用于UV-B诱导植物细胞DNA损伤的检测.通过对动物细胞的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方法的改进,获得了在植物细胞中应用的最佳条件.以植物细胞原生质体为材... 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检测)已广泛应用于动物细胞DNA损伤检测.该文报道了单细胞凝胶电泳应用于UV-B诱导植物细胞DNA损伤的检测.通过对动物细胞的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方法的改进,获得了在植物细胞中应用的最佳条件.以植物细胞原生质体为材料,并结合T4 Endonu lease V的运用,显著提高了UV-B诱导植物细胞DNA损伤提高彗星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植物细胞DNA损伤的彗星图像经CASP软件处理并量化,结果表明:UV-A和UV-B均能诱导发生DNA单链断裂;UV-A在一定的剂量下诱导少量嘧啶二聚体的形成,而UV-B则强烈诱导嘧啶二聚体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彗星检测 DNA损伤 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 UV—B辐射 T4核酸内切酶 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