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2篇文章
< 1 2 1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酸脱氢酶与白蛋白比值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曹干 邓毅凡 +1 位作者 何胜虎 张晶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78-1883,1890,共7页
背景部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虽已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接受了规范的二级预防用药,仍会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乳酸脱氢酶(LDH)与白蛋白(ALB)比值(LAR)作为预后标志物,在肿瘤及脓毒血症患者的预... 背景部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虽已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接受了规范的二级预防用药,仍会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乳酸脱氢酶(LDH)与白蛋白(ALB)比值(LAR)作为预后标志物,在肿瘤及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预测中具有良好效能,但LAR与STEMI相关的研究尚少,且对急性STEMI行PCI术后患者发生MACEs的预测价值有待研究。目的探讨LAR与STEMI行急诊PCI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苏北人民医院诊断为STEMI并行急诊PCI术的患者37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基线资料和入院时首次空腹的生化检验数据,通过电话、门诊、问卷调查、再入院等方式对入组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期限为1年,随访终点事件为出现MACEs。随访结束后依据是否发生MACEs将患者分为MACEs组(n=76)和非MACEs组(n=294)。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探讨患者发生MACEs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LAR预测患者发生MACEs的价值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患者随访过程中累积生存率的差异,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MACEs组和非MACEs组基线资料比较结果显示,MACEs组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低密度脂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LDH、LAR、Gensini评分高于非MACEs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非MACEs组(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ST升高(HR=1.001,95%CI=1.000~1.002,P=0.007)、Gensini评分升高(HR=1.014,95%CI=1.006~1.022,P<0.001)、LAR升高(HR=1.067,95%CI=1.045~1.090,P<0.001)为患者发生MACEs的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LAR预测急性STEMI患者行PCI术后发生MACEs的AUC为0.804(95%CI=0.747~0.861,P=0.001),最佳截断值为22.58。将研究人群以ROC曲线计算所取得的最佳截断值为界,分为高LAR组和低LAR组,绘制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低LAR组累积生存率高于高LAR组(P=0.01)。结论LAR水平与急性STEMI行PCI术后患者发生MACEs具有相关性,LAR值越高,其发生MACEs的风险越高,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乳酸/白蛋白比值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调控低氧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何雨昕 薛华 +1 位作者 郭子旭 曹学锋 《生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89,共6页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HPH)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各型高原病的关键病理生理变化,最终可致右心室衰竭,甚至死亡。其发病环节主要包括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和肺血管重塑。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HPH)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各型高原病的关键病理生理变化,最终可致右心室衰竭,甚至死亡。其发病环节主要包括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和肺血管重塑。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 PASMCs)是构成肺动脉壁的主要细胞,其增殖肥大是HPH结构重塑的重要病理特征。因此,探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状态是肺血管结构重塑的核心研究领域。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6PD)通路己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信号通路之一,抑制G6PD干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重塑可以逆转HPH。为了更清晰理解HPH发病机制与G6PD通路之间的关系,本文围绕G6PD调控低氧诱导的PASMCs代谢转变与增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HPH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葡萄糖-6-磷酸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代谢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泛菌DJL-B醇脱氢酶的重组表达与固定化研究
3
作者 田红 庞立 +4 位作者 杨文韬 陈晓 王婧涵 夏菠 蒋立文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6-184,共9页
为了提高重组醇脱氢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的表达水平,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诱导温度、诱导时间以及IPTG浓度对酶表达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海藻酸钠包埋法研究了重组醇脱氢酶的固定化,以提升其对香叶醇转化的应用... 为了提高重组醇脱氢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的表达水平,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诱导温度、诱导时间以及IPTG浓度对酶表达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海藻酸钠包埋法研究了重组醇脱氢酶的固定化,以提升其对香叶醇转化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重组醇脱氢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的最适表达条件为:诱导温度28℃,诱导时间20 h,IPTG浓度0.1 mmol/L。固定化的条件为:固定化温度20℃、海藻酸钠浓度3.5%、加酶量500μL。同时固定化酶表现出良好的机械稳定性,经重复使用5次后,相对酶活性仍保持在60%左右,显示出较好的重复使用性。研究结果为工业上利用固定化酶催化法制备香叶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表达 固定化 香叶醛 生物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超声影像组学预测高级别脑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
4
作者 马惠钰 张巍 +4 位作者 侯超 程令刚 张文恺 杨粒芝 何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9-572,共4页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影像组学预测高级别脑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高级别胶质瘤(WHOⅢ、Ⅳ级),均接受开颅胶质瘤切除术,术中以超声辅助定位肿瘤,后经病理证实诊断。按7∶3比例划分训练集(n=66,24例IDH...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影像组学预测高级别脑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高级别胶质瘤(WHOⅢ、Ⅳ级),均接受开颅胶质瘤切除术,术中以超声辅助定位肿瘤,后经病理证实诊断。按7∶3比例划分训练集(n=66,24例IDH1突变型及42例IDH1野生型)与验证集(n=29,11例IDH1突变型及18例IDH1野生型)。于术中超声图像中提取并筛选肿瘤最佳影像组学特征,以随机森林算法建立预测高级别胶质瘤IDH1突变的影像组学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预测效能,并采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其临床价值。结果基于术中超声图像共提取851个影像组学特征,最终筛选出5个最佳影像组学特征,以之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预测高级别胶质瘤IDH1突变的AUC分别为0.902及0.7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7)。DCA图显示影像组学模型的临床净获益较高。结论术中超声影像组学能有效预测高级别脑胶质瘤IDH1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超声检查 异柠檬酸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磷酸脱氢酶表达对大肠杆菌琥珀酸发酵的影响
5
作者 刘利 陈炜琪 +3 位作者 邹诗瑶 王金华 高娃 王永泽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0-215,共6页
琥珀酸在食品中有广泛的用途,但琥珀酸发酵往往受制于还原力不平衡的问题。相比于其他常用于平衡还原力的酶,亚磷酸脱氢酶催化产物为磷酸盐,对后续琥珀酸的分离纯化影响较小。文章克隆了来源于施氏假单胞菌的亚磷酸脱氢酶(编码基因为ptx... 琥珀酸在食品中有广泛的用途,但琥珀酸发酵往往受制于还原力不平衡的问题。相比于其他常用于平衡还原力的酶,亚磷酸脱氢酶催化产物为磷酸盐,对后续琥珀酸的分离纯化影响较小。文章克隆了来源于施氏假单胞菌的亚磷酸脱氢酶(编码基因为ptx D),比较ptx D在载体和基因组上表达对琥珀酸发酵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亚磷酸盐添加量对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tx D表达条件下,亚磷酸盐在5~15 mmol/L范围内添加并未表现出对细胞生长的抑制性,且在10 mmol/L时展现出较高的糖耗速率和琥珀酸得率。基因组上表达ptx D的工程菌WS105(WS100,icl R::pJ23119-ptx d)能积累79.38 g/L琥珀酸,较载体上表达ptx D的工程菌WS104(WS100/puc19-pJ23119-ptx d)提升了4.87%,较出发菌株WS100提升了13.81%。WS105副产物乙酸含量显著下降,浓度为2.76 g/L,较WS100、WS104分别降低了42.38%、29.41%,表明亚磷酸脱氢酶的表达能有效促进琥珀酸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 亚磷酸 还原力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肠膜明串珠菌HL64中关键D-乳酸脱氢酶的鉴定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6
作者 李鹏 刘兰 +1 位作者 王通 黄筱萍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65-172,共8页
假肠膜明串珠菌HL64合成高光学纯度D-乳酸,然而,关键D-乳酸脱氢酶尚不明晰。本文旨在通过全基因组测序,鉴定关键D-乳酸脱氢酶及其酶学性质,为进一步改造假肠膜明串珠菌HL64合成D-乳酸提供理论依据。半定量PCR初步确定关键D-乳酸脱氢酶,... 假肠膜明串珠菌HL64合成高光学纯度D-乳酸,然而,关键D-乳酸脱氢酶尚不明晰。本文旨在通过全基因组测序,鉴定关键D-乳酸脱氢酶及其酶学性质,为进一步改造假肠膜明串珠菌HL64合成D-乳酸提供理论依据。半定量PCR初步确定关键D-乳酸脱氢酶,克隆该基因,进行体外表达与纯化,深入研究相关酶学性质。结果表明LDH2(OYT93_08575)编码关键D-乳酸脱氢酶,其最适pH和反应温度分别是pH8和30℃。LDH2对丙酮酸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的K_(m)值分别为0.578 mmol/L及0.275 mmol/L,对丙酮酸的K_(cat)及K_(cat)/K_(m)值分别为45.04 s^(-1)及7.88×10^(4) L/(mol·s),表明LDH2对丙酮酸具有较高催化效率。除了将丙酮酸作为底物以外,LDH2对草酰乙酸及苯丙酮酸也具备一定的催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肠膜明串珠菌 全基因组测序 D-乳酸 D-乳酸 学性质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酮戊二酸介导异柠檬酸脱氢酶3A发挥抑制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
7
作者 伍华燕 温艺红 +5 位作者 赵亨利 高原 周川孟 王娅 朱杰宁 单志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83,共9页
【目的】探究异柠檬酸脱氢酶3A(IDH3A)对心肌细胞肥大的调控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健康志愿者(n=10)与心力衰竭患者(n=10)心肌组织标本、假手术组与主动脉弓缩窄术(TAC)小鼠心肌... 【目的】探究异柠檬酸脱氢酶3A(IDH3A)对心肌细胞肥大的调控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健康志愿者(n=10)与心力衰竭患者(n=10)心肌组织标本、假手术组与主动脉弓缩窄术(TAC)小鼠心肌标本以及去氧肾上腺素(PE)诱导的乳大鼠心肌细胞(NRVCs)中IDH3A的表达水平。利用腺病毒介导在PE诱导的NRVCs中过表达IDH3A,检测其对NRVCs肥厚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并通过鬼笔环肽染色检测IDH3A对NRVCs面积的影响。利用序列突变方式构建消除IDH3A酶活性的突变体(IDH3A_D208A),通过检测其对NRVCs肥大表型、ATP和ROS水平影响来验证IDH3A是否依赖酶活性发挥调节心肌细胞肥大作用。Western blot和鬼笔环肽染色检测外源给予α-酮戊二酸(AKG)对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结果】IDH3A在心衰患者心肌、TAC手术小鼠心肌、PE诱导的NRVCs中表达均显著下调(分别为P=0.0052、P=0.0266、P=0.0413和P=0.0066)。过表达IDH3A可显著抑制PE诱导的NRVCs中肥厚相关基因表达和细胞表面积增大(分别为P<0.0001、P=0.0001和P=0.0002)。ATP和ROS水平检测结果表明过表达IDH3A能够抑制PE诱导的NRVCs中ATP和ROS水平的增加(分别为P=0.0012和P<0.0001),而无酶活性的IDH3A突变体则不具备该作用。外源给予AKG可以,而无酶活性的IDH3A突变体无法抑制PE诱导的NRVCs肥大。【结论】IDH3A通过生成AKG发挥抑制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为以IDH3A为靶点的心肌肥厚治疗研究提供科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厚 异柠檬酸3A Α-酮戊二酸 心肌细胞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致婴儿死亡1例
8
作者 郑大 莫玉叶 +4 位作者 王宁 黎秋辰 张艺凰露 唐双柏 黄二文 《法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88,共4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女婴,132日龄,于某年6月5日以“出生3个月23天不能抬头”为代主诉就诊于某市妇幼保健院康复科,初步诊断为发育迟缓、遗传代谢性疾病待排,入院给予对症治疗。6月13日患儿出现发热并伴有呻吟、呼吸稍促等症状,经儿科会...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女婴,132日龄,于某年6月5日以“出生3个月23天不能抬头”为代主诉就诊于某市妇幼保健院康复科,初步诊断为发育迟缓、遗传代谢性疾病待排,入院给予对症治疗。6月13日患儿出现发热并伴有呻吟、呼吸稍促等症状,经儿科会诊后于6月14日09:30转入儿科,10:20患儿突发神志不清,经抢救无效宣布临床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极长链酰基辅A缺乏症 婴儿 全基因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棒杆菌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的定向进化改造研究
9
作者 黄新燕 孙慕娇 +7 位作者 杜穆花 潘越 张心语 张瑶函 徐宁 刘君 鞠建松 魏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6,共8页
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3-phosphoglycerate dehydrogenase,PGDH)是L-丝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限速酶,是影响L-丝氨酸高效合成的关键。该研究以来源于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的PGDH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酶学性质进行测试分... 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3-phosphoglycerate dehydrogenase,PGDH)是L-丝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限速酶,是影响L-丝氨酸高效合成的关键。该研究以来源于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的PGDH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酶学性质进行测试分析发现,Cg-PGDH的酶活性仅为1.98 U/mg,而且热稳定性较差,严重制约了L-丝氨酸的高效生物合成。针对这一关键问题,该研究采用定向进化和高通量筛选的方法对Cg-PGDH进行改造,提高酶的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通过多轮筛选,最终获得了5个催化活性显著提升的突变体,P85Q、D365Y、A389T、A183V、I231V。其中,突变体P85Q的酶活性提升了1.55倍,并显著提高了酶的温度稳定性,最适催化温度达到60℃。随后该研究对P85Q、D365Y、A389T、A183V、I231V等5个突变体的突变位点进行组合突变,获得了温度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的突变体P85Q-D365Y。通过对Cg-PGDH突变位点的三维结构解析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实验发现,尽管突变体P85Q与D365Y的突变位点不位于Cg-PGDH催化活性中心,但是可通过蛋白结构形变增强Cg-PGDH活性中心130~140区间loop的稳定性,从而增加了酶的底物亲和性和催化活性。相关研究成果为进一步解析PGDH催化机制,提高PGDH催化活性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棒杆菌 3-磷酸甘油酸 定向进化 高通量筛选 温度稳定性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调控二氢乳清酸脱氢酶介导的铁死亡增加胰腺癌细胞顺铂敏感性
10
作者 郑艳霞 吕思懿 +1 位作者 李婷婷 丁玉松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9-205,共17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通过抑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ihydroorotatede hydrogenase,DHODH)增加胰腺癌细胞对顺铂(cisplatin,DDP)敏感性的效应,并从铁死亡角度分析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不同剂量的DDP处理人胰腺癌细胞...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通过抑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ihydroorotatede hydrogenase,DHODH)增加胰腺癌细胞对顺铂(cisplatin,DDP)敏感性的效应,并从铁死亡角度分析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不同剂量的DDP处理人胰腺癌细胞系PANC1(0、10、20、30、40、50、60、70、80μmol/L)和人原位胰腺腺癌细胞系BxPC-3(0、2、4、6、8、10、12、14μmol/L),诱导细胞铁死亡。使用布喹那(brequinar,BQR)和RSV对细胞进行干预,探讨其对DDP诱导的胰腺癌细胞铁死亡的影响。通过测定细胞活力、细胞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 xCT和DHODH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DDP及BQR/RSV联合干预对细胞内铁死亡相关分子的影响。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评估脂质过氧化程度,并且通过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水平,进一步了解氧化应激的变化。通过JC-1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探讨细胞内线粒体功能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增殖标志物Ki-67的水平,评估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DDP处理诱导胰腺癌细胞发生铁死亡(P<0.05)。BQR和RSV单独使用或联合DDP作用均能够显著降低胰腺癌细胞中GPX4、xCT和DHODH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同时降低MMP和Ki-67水平(P<0.05)。相反,BQR/RSV处理提高了细胞内ROS和MDA水平,与DDP联用的效果更为显著(P<0.05)。转染DHODH腺病毒后,显著逆转了DDP+RSV联合处理对胰腺癌细胞增殖抑制的作用。结论:在胰腺癌组织中DHODH表达上调。DHODH抑制能够促进胰腺癌细胞铁死亡,增强顺铂敏感性。RSV可能作为一种DHODH的抑制剂促进DDP诱导的胰腺癌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铁死亡 顺铂 乳清酸 白藜芦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GC-MS/MS同时测定蔬菜中9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化合物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军 罗先勇 +4 位作者 曹巧凤 李吉龙 张博 岑建斌 李姗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0-296,共7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同时测定蔬菜中9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SDHIs)化合物。样品以10 mL乙腈提取后,盐析分层,上清液使用30 mg N-丙基乙二胺(PSA)和30 mg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C18)固相萃取剂进行净化,氮气浓缩后使用...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同时测定蔬菜中9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SDHIs)化合物。样品以10 mL乙腈提取后,盐析分层,上清液使用30 mg N-丙基乙二胺(PSA)和30 mg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C18)固相萃取剂进行净化,氮气浓缩后使用乙酸乙酯复溶。9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化合物通过气相色谱分离,电子轰击源离子化,多反应监测(MRM)模式采集离子对。结果表明,9种SDHIs均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4,方法检出限(LODs)为1.00~6.00μg/kg,定量限(LOQs)为3.00~20.0μg/kg。9种SDHIs的不同水平加标实验结果为回收率在80.4%~98.2%,精密度实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3.0%~7.9%。该方法高效快速,操作简便,检测成本低,且回收率高、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日常蔬菜中9种SDHIs批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蔬菜 琥珀酸抑制剂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糖诱导重组大肠杆菌高效表达3-甾酮-Δ^(1)-脱氢酶的研究
12
作者 胡青 吕德强 +2 位作者 王烨 宋士奎 苏正定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1,共7页
【目的】探索乳糖代替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3-甾酮-Δ^(1)-脱氢酶(KstD)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BL21(DE3)中高效表达的可行性。【方法】首先通过IPTG诱导获得大量高活性可溶性重组蛋白SZD-KstD,在摇瓶培养... 【目的】探索乳糖代替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3-甾酮-Δ^(1)-脱氢酶(KstD)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BL21(DE3)中高效表达的可行性。【方法】首先通过IPTG诱导获得大量高活性可溶性重组蛋白SZD-KstD,在摇瓶培养条件下对乳糖诱导表达参数进行了系统优化,随后在15 L发酵罐中开展了高密度发酵试验。重点考察了添加时间、乳糖诱导方式、诱导时间以及碳、氮源的补料工艺等关键工艺参数对重组蛋白SZD-KstD表达的影响。【结果】在终浓度为0.2 mmol/L的乳糖诱导下获得最大量的重组蛋白SZDKstD和菌体量,由于乳糖同时可作为碳源被利用,采用3次分批添加乳糖的效果优于一次性添加。在乳糖诱导体系中重组蛋白SZD-KstD表达量可达39.58%,与常规IPTG诱导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乳糖作为廉价、高效的诱导剂可以代替高价格的IPTG用于KstD的规模化发酵,为生物酶法制备甾体药物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同时也为其他重组蛋白的生产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大肠杆菌 3-甾酮-Δ^(1)- 乳糖诱导 高密度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理性设计提高短链醇脱氢酶在(S)-1-(4-氟苯基)乙醇合成中的应用
13
作者 谢静雯 孟仪方 +2 位作者 叶文杰 王华磊 魏东芝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15-2523,共9页
(S)-1-(4-氟苯基)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手性药物中间体,被广泛用于阿尔兹海默症治疗等多种药物的合成当中。目前,利用生物不对称还原法合成该手性醇时普遍存在制备效率低下的问题。为建立(S)-1-(4-氟苯基)乙醇酶法高效合成工艺,本研究对实... (S)-1-(4-氟苯基)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手性药物中间体,被广泛用于阿尔兹海默症治疗等多种药物的合成当中。目前,利用生物不对称还原法合成该手性醇时普遍存在制备效率低下的问题。为建立(S)-1-(4-氟苯基)乙醇酶法高效合成工艺,本研究对实验室包含323种醇脱氢酶的酶库进行筛选,得到了具备高立体选择性(e.e.=99.9%)和相对活性的短链醇脱氢酶Dp ADH,随后通过半理性设计经过多轮迭代突变成功获得了催化效率提高30.8倍的优良变体M3(N164C/S195W/F157A)。为进一步提高生物催化效率,构建了醇脱氢酶突变体M3与葡萄糖脱氢酶Bs GDH的共表达菌株,在100g/L底物投料下可于7h内实现99.6%的转化率。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M3变体增加了与底物间有利的π-π相互作用并稳定了底物结合构象。本研究为(S)-1-(4-氟苯基)乙醇的制备提供了经济高效的合成途径,并为醇脱氢酶Dp ADH的分子改造和机制解析提供了指导,提高了该酶的工业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4-氟苯基)乙醇 半理性设计 不对称还原 共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雷伯杆菌烯还原酶与葡萄糖脱氢酶共表达及其在二氢香芹酮合成中的应用
14
作者 李泽浩 王婉莹 +6 位作者 王子轩 张佳月 张婷 王果果 王婧玥 段至柔 张璐璐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5-32,共8页
天然萜类化合物二氢香芹酮在医药、食品、化妆品、以及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可由香芹酮经烯还原酶催化制备,但反应过程中所需的辅酶NAD(P)H价格昂贵,是进行大规模生产的限制性因素。该研究克隆表达了来自枯草芽孢杆菌的葡萄糖脱氢... 天然萜类化合物二氢香芹酮在医药、食品、化妆品、以及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可由香芹酮经烯还原酶催化制备,但反应过程中所需的辅酶NAD(P)H价格昂贵,是进行大规模生产的限制性因素。该研究克隆表达了来自枯草芽孢杆菌的葡萄糖脱氢酶(glucose dehydrogenase,GDH),并基于前期获得的克雷伯杆菌烯还原酶KlebER1A303N,通过共表达和融合表达策略构建了KlebER1A303N和GDH在大肠杆菌中的共表达体系,比较和分析了在不同策略下目的蛋白表达的差异及其催化合成二氢香芹酮的差异。结果表明,共表达和融合表达均能成功表达出所需的目的蛋白,并且催化香芹酮生成二氢香芹酮,但融合表达的效果优于共表达,在反应3 h后,转化率达50%。此外,在融合表达中,基因的排列顺序对工程菌催化合成二氢香芹酮也有一定的影响。该研究为建立高效、低成本的二氢香芹酮工业化生产方法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还原 葡萄糖 共表达 香芹酮 NAD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肉桂醇脱氢酶AsCAD功能鉴定及表达分析
15
作者 向春繁 李勒松 +4 位作者 王娟 梁艳丽 杨生超 栗孟飞 赵艳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5-308,共14页
【目的】探究当归中木质素合成关键肉桂醇脱氢酶的催化活性及表达特性,为解决当归抽薹后根部木质化问题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理论基础。【方法】以非木质化根(UBP)和木质化根(BP)为实验材料,基于转录组数据挖掘候选肉桂醇脱氢酶基因;克隆A... 【目的】探究当归中木质素合成关键肉桂醇脱氢酶的催化活性及表达特性,为解决当归抽薹后根部木质化问题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理论基础。【方法】以非木质化根(UBP)和木质化根(BP)为实验材料,基于转录组数据挖掘候选肉桂醇脱氢酶基因;克隆AsCADs基因的全长CDS,构建pET-28a-AsCADs原核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E.coli)BL21(DE3),并诱导重组蛋白表达及体外酶活测定;生物信息学分析具有活性的CAD蛋白序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木质化和非木质化根部进行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结果】共鉴定出30个AsCADs基因,其中挖掘并克隆到3个肉桂醇脱氢酶基因AsCAD1、AsCAD4和AsCAD24,均包含2个Zn^(2+)结合位点和1个NAD(H)辅酶结合位点。体外酶活测定发现AsCAD1能催化松柏醛和咖啡醛还原为相应的醇,AsCAD4和AsCAD24能催化对羟基肉桂醛、松柏醛、咖啡醛和芥子醛还原为相应的醇。AsCAD1、AsCAD4和AsCAD24开放阅读框为1083 bp,编码360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p I)为6.1和5.52,AsCAD1为疏水性蛋白,AsCAD4和AsCAD24为亲水性蛋白,均不含跨膜结构和信号肽,亚细胞定位均定位在细胞质中。RT-q PCR结果显示AsCAD1在非木质化根(UBP)中的表达量高,而AsCAD4和AsCAD24在木质化根(BP)中的表达量高。【结论】成功克隆了AsCAD1、AsCAD4和AsCAD24基因,原核表达后蛋白均具有催化活性,其相对表达水平在木质化与非木质化根中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木质化 肉桂醇 原核表达 体外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宋瑞 李素贞 +3 位作者 付继珍 王富芸 刘瑾 李莉 《农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4,共14页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succinate dehydrogenase inhibitors,SDHIs)杀菌剂是第三大类杀菌剂,因其具有广谱杀菌特性广泛用于防治各类植物的真菌性病害。目前,市场化的SDHIs类杀菌剂中有8种具有手性特征,本文以其为研究对象,从分离分析方...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succinate dehydrogenase inhibitors,SDHIs)杀菌剂是第三大类杀菌剂,因其具有广谱杀菌特性广泛用于防治各类植物的真菌性病害。目前,市场化的SDHIs类杀菌剂中有8种具有手性特征,本文以其为研究对象,从分离分析方法、生物活性、环境行为、生态毒性四方面对其对映体选择性进行阐述,以期为后续手性SDHIs类高效绿色单体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为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抑制剂 对映体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果中9种琥珀酸脱氢酶杀菌剂
17
作者 岑建斌 罗先勇 +5 位作者 李吉龙 刘军 陈龙 张博 李储林 李姗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9-306,共8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HPLC-MS/MS)对多种水果中的9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残留量进行测定。水果样品经乙腈提取后,使用HLB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正离子模式(ESI^(+))、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采集数据,基质匹配外...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HPLC-MS/MS)对多种水果中的9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残留量进行测定。水果样品经乙腈提取后,使用HLB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正离子模式(ESI^(+))、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采集数据,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本实验对色谱条件、质谱条件、提取溶剂的种类和用量、提取次数及净化条件进行了优化。9种目标化合物的基质曲线在1.5~50μg·L^(-1)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方法检出限为0.10~0.90μg·kg^(-1),定量限为0.30~3.0μg·kg^(-1)。在8种水果基质中,对于低、中、高3个添加水平,各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为73.4%~108%,相对标准偏差(n=6)为1.4%~4.9%。该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操作性强,可满足水果中9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残留量的日常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水果 琥珀酸抑制剂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戊二酸脱氢酶L调控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代谢重编程缓解肾纤维化
18
作者 杨应现 黄英辉 赵景宏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45-1154,共10页
目的探究氧戊二酸脱氢酶L(oxoglutarate dehydrogenase-L,OGDHL)在肾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只雄性野生型C57BL/6J小鼠(8周龄,体质量约25 g)分为对照组与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 目的探究氧戊二酸脱氢酶L(oxoglutarate dehydrogenase-L,OGDHL)在肾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只雄性野生型C57BL/6J小鼠(8周龄,体质量约25 g)分为对照组与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组(n=6),通过UUO建立小鼠肾纤维化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Masson染色检测模型的纤维化程度;培养人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系-2(human kidney-2 proximal tubule cell line,HK-2),分为对照质粒空载体组(Vector组)、过表达OGDHL组(OGDHL OE组)、TGF-β1+对照质粒空载体组(TGF-β1+Vector组)、TGF-β1+过表达OGDHL组(TGF-β1+OGDHL OE组)4组,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通过RT-q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染色检测OGDHL及线粒体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并通过试剂盒检测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水平,通过安捷伦Seahorse细胞代谢分析仪检测氧耗率(oxygen consumption rate,OCR)、细胞外酸化率(extracellular acidification rate,ECAR)等线粒体代谢相关指标。结果UUO术后肾脏肾皮质明显变薄、肾积水显著。HE染色显示肾小管萎缩、管腔扩大;免疫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Masson染色显示纤维化明显。肾纤维化时,肾脏OGDHL的表达在mRNA水平下降82.9%(P<0.001),在蛋白水平下降81.9%(P<0.001)。线粒体ATP生成减少(0.970±0.151)μmol/L(P<0.01),线粒体结构损伤,最大呼吸能力降低(25.260±1.920)pmol/min(P<0.001),脂肪酸氧化相关基因下降50.2%(P<0.05),糖酵解增强,ECAR上升,糖酵解相关基因上升为对照组的2.5倍(P<0.05)。OGDHL过表达后线粒体形态学损伤显著改善,ATP生成增加(0.980±0.090)μmol/L(P<0.001),能量代谢障碍显著缓解,肾纤维化明显减轻(P<0.05)。结论OGDHL调控线粒体代谢重编程从而缓解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纤维化,提示OGDHL可能成为肾纤维化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纤维化 氧戊二酸L 线粒体代谢重编程 肾小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还原用甲酸脱氢酶分子改造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陆峰 黄玉红 +1 位作者 林燕娜 马富强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4,共11页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能源转型和温室气体减排的迫切需求,CO_(2)的高效绿色转化成为能源、环境科学以及化学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CO_(2)的捕集和利用被视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甲酸脱氢酶(FDH)...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能源转型和温室气体减排的迫切需求,CO_(2)的高效绿色转化成为能源、环境科学以及化学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CO_(2)的捕集和利用被视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甲酸脱氢酶(FDH)作为将CO_(2)还原为甲酸盐的重要生物催化剂,在绿色化学和生物能源转化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其催化活性、热稳定性和辅酶特异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来,随着蛋白质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改造FDH性能的策略,使得FDH的应用前景得到极大提升。例如通过定向突变、结构优化等酶工程手段提高酶的底物亲和力,增强酶的刚性和构象稳定性以及改变辅酶结合位点,拓宽其在绿色转化过程中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近年来FDH催化CO_(2)还原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总结,着重分析FDH在催化效率、热稳定性、辅酶特异性等方面的改进措施,探讨分子改造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策略,并总结这些策略的规律,以期为未来FDH的分子改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其在CO_(2)还原反应中的应用发展。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基因编辑等技术的发展,未来FDH的分子改造将更加高效和精确,这些新兴技术有望在较短的时间内筛选出具有优异性能的FDH突变体,为其在解决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方面提供可行的绿色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还原 甲酸 分子改造 催化效率 热稳定性 辅因子特异性 甲酸盐 NAD+/NAD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甾酮-9α-羟基化酶的C-1,2位脱氢和C-9位羟基化双重特性的研究
20
作者 吕德强 马倩倩 +4 位作者 胡青 董新林 何建新 苏正定 宋士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2,共9页
【目的】验证来自新金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neoaurum)NRRL B-3805的3-甾酮-9α-羟基化酶(KSH)是否具有C-9位羟基化和C-1,2位脱氢功能。【方法】将ksh基因中的加氧酶组分kshA395和还原酶组分kshB122分别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 【目的】验证来自新金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neoaurum)NRRL B-3805的3-甾酮-9α-羟基化酶(KSH)是否具有C-9位羟基化和C-1,2位脱氢功能。【方法】将ksh基因中的加氧酶组分kshA395和还原酶组分kshB122分别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BL21(DE3)中进行异源表达,以4-雄烯-3,17-二酮(4-AD)为底物,分别用KshA395、KshB122以及两者等比例混合对其进行酶催化反应。通过对反应体系优化构建pET28a-kshBkshA等融合质粒,对KSH的双组分酶进行共表达,并以4-AD为底物进行酶催化反应。【结果】KshA395和KshB122均对4-AD表现出脱氢功能,产物为1,4-雄二烯-3,17-二酮(ADD),未出现羟基化作用;等比例混合的KSH双组分酶在催化4-AD过程中,前期表现出强烈的C-9位羟基化作用,后期羟基化功能关闭,转为C-1,2位脱氢功能。KSH的双组分融合蛋白,包括KshB122-MBP-KshA395、MBP-KshB122-MBP-KshA395、MBPKshB122-KshA395,在催化4-AD前期表现出C-9位羟基化作用,后期转变为C-1,2位脱氢作用;而KshB122-KshA395仅表现出C-1,2位脱氢作用,未表现出羟基化作用。【结论】在甾醇降解途径中,KSH可以同时承担羟基化及脱氢功能,且先在C-9位羟基化,随后在C-1,2位脱氢,导致甾醇母核B环打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甾酮-9α-羟基化 C-1 2位 C-9位羟基化 4-雄烯-3 17-二酮 3-羟基-9 10-断裂雄甾-1 3 5(10)-三烯-9 17-二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