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细菌假交替单胞菌DL-6来源β-N-乙酰己糖胺酶异源表达及酶学表征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向歌 赵子琪 +3 位作者 吴家葳 于爽 迟乃玉 王晓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8-76,共9页
从海洋细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DL-6中克隆β-N-乙酰己糖胺酶基因(PsHex),扩增至pET-28a(+),并成功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异源表达,经镍-次氮基三乙酸亲和层析纯化得到纯蛋白。结果表明:PsHex编码876个氨基酸,分子质量... 从海洋细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DL-6中克隆β-N-乙酰己糖胺酶基因(PsHex),扩增至pET-28a(+),并成功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异源表达,经镍-次氮基三乙酸亲和层析纯化得到纯蛋白。结果表明:PsHex编码876个氨基酸,分子质量约99.46 kDa,理论等电点5.65,序列对比分析表明,Ps Hex属于糖苷水解酶GH20家族;Ps Hex蛋白最适温度30℃,最适pH 8.5,比活力11.30 U/mg,且在20℃、pH 7.5时稳定性最高;重组蛋白可降解琼脂、葡聚糖、可溶性淀粉、卡拉胶等多种底物;Na^(+)、Mg^(2+)、Fe^(3+)、K^(+)、Ca^(2+)、二硫苏糖醇、吐温-80、乙二胺四乙酸、β-巯基乙醇对酶有激活作用;Ps Hex以对硝基苯基-β-D-乙酰氨基葡萄糖苷为底物的米氏常数(K_(m))为2.523 mol/L、转化效率(K_(cat))为79.035 min^(-1)、最大反应速率(v_(max))为2.081 U/mg、K_(cat)/K_(m)=31.326。该研究为酶法降解几丁质产生N-乙酰葡萄糖胺的生产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n-乙酰己糖胺酶 假交替单胞菌 表达与纯化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砂叶螨β-N-乙酰己糖胺酶基因TecHEX3的克隆及在蜕皮发育中的作用
2
作者 刘铭 格茸楚姆 卜春亚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4-642,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明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几丁质降解通路中的关键酶β-N-乙酰己糖胺酶基因(TecHEX3)在螨蜕皮发育中的功能,为开发新型安全的防治害螨生物农药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克隆朱砂叶螨TecHEX3,并进行生物...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明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几丁质降解通路中的关键酶β-N-乙酰己糖胺酶基因(TecHEX3)在螨蜕皮发育中的功能,为开发新型安全的防治害螨生物农药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克隆朱砂叶螨TecHEX3,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RT-qPCR检测TecHEX3在朱砂叶螨不同发育阶段(卵、幼螨、若螨和成螨)以及饲喂蜕皮激素20-羟基蜕皮酮(20-hydroxyecdysone,20E)的若螨中的表达量。通过饲喂法进行朱砂叶螨雌成螨和若螨TecHEX3的RNAi,分析沉默效率,统计并观察朱砂叶螨若螨的死亡率和致死表型。【结果】成功克隆了朱砂叶螨TecHEX3(GenBank登录号:OR413561),其编码蛋白具有典型的20糖苷水解酶家族结构特征;系统发育树表明TecHEX3与二斑叶螨T.urticae TuHEX3的亲缘性最高且均属于β-N-乙酰己糖胺酶Ⅳ型。TecHEX3在朱砂叶螨不同发育阶段都有表达,在成螨期表达量最高;饲喂500 ng/μL的20E对TecHEX3的表达有最好的诱导效果。RNAi结果表明饲喂ds TecHEX3时朱砂叶螨若螨TecHEX3表达量较对照组(饲喂ds EGFP)显著下调81%;沉默TecHEX3导致朱砂叶螨蜕皮困难或蜕皮后形态异常,致死率达40.58%。【结论】TecHEX3参与朱砂叶螨几丁质降解过程,并在朱砂叶螨的蜕皮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砂叶螨 β-n-乙酰己糖胺酶 20-羟基蜕皮酮 差异表达基因 RAN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RNA干扰研究亚洲玉米螟乙酰己糖胺酶的潜在靶标性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凤翊 杨青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5-152,共8页
溶酶体β-N-乙酰己糖胺酶(EC 3.2.1.52)催化水解糖复合物,释放单分子乙酰己糖胺,在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OfHEX2基因(GenBank登陆号为EF469203)是已从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5龄幼虫体内获得的基因,其... 溶酶体β-N-乙酰己糖胺酶(EC 3.2.1.52)催化水解糖复合物,释放单分子乙酰己糖胺,在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OfHEX2基因(GenBank登陆号为EF469203)是已从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5龄幼虫体内获得的基因,其编码产物是β-N-乙酰己糖胺酶OfHex2。为考察OfHex2能否成为农药设计的分子靶标,研究了RNA干扰沉默OfHEX2基因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探索了小分子抑制剂2-乙酰氨基-1,2-二脱氧野尻霉素(2-acetamido-1,2-dideoxynojirimycin,2-ADN)和咪唑对OfHex2的体外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向5龄第1天的亚洲玉米螟幼虫注射dsOfHEX2,能够显著干扰OfHEX2基因在幼虫期的正常表达,但不能干扰其在蛹期的表达;RNA干扰导致OfHEX2基因在亚洲玉米螟5龄第3天幼虫中的表达水平仅为对照组的7.1%,并导致预蛹的腹部无法正常收缩,蛹和成虫的附件发育畸形,其中15%畸形蛹因发育不正常而死亡。研究结果表明,OfHex2在昆虫发育中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其功能缺失具有致畸和间接致死效果,因此可能成为新型农药设计的潜在靶标。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小分子2-ADN是OfHex2的竞争性抑制剂,酶活力抑制常数Ki值为0.94±0.035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n-乙酰己糖胺酶 农药靶标 RNA干扰 亚洲玉米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酶协同降解胶体几丁质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昊 刘嘉荔 +2 位作者 杨静文 胡雪芹 张洪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4-80,共7页
建立一种几丁质酶(chitinase,ChiA)和β-N-乙酰基己糖胺酶HJ5N协同催化体系,可实现一步反应降解胶体几丁质制备N-乙酰氨基葡萄糖(N-acetylglucosamine,GlcNAc),探讨不同因素对双酶协同催化体系的影响和双酶协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双酶... 建立一种几丁质酶(chitinase,ChiA)和β-N-乙酰基己糖胺酶HJ5N协同催化体系,可实现一步反应降解胶体几丁质制备N-乙酰氨基葡萄糖(N-acetylglucosamine,GlcNAc),探讨不同因素对双酶协同催化体系的影响和双酶协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双酶协同催化体系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0℃,最适反应pH值为6,ChiA与HJ5N添加比(加酶量(U)计)为2∶1。在最优反应条件下以90 g/L虾壳几丁质(胶体几丁质30.3 g/L)为底物时,GlcNAc产量为17.55 mg/mL,收率达到58%。ChiA与HJ5N的协同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HJ5N可保证中间产物几丁二糖(GlcNAc)_(2)快速被转化为GlcNAc,有效解除(GlcNAc)_(2)对ChiA的抑制作用,从而实现双酶协同高效催化降解胶体几丁质制备GlcNAc。这为酶法降解胶体几丁质制备GlcNAc的工业应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质酶 β-n-乙酰基己糖胺酶 N-乙酰氨基葡萄 双酶协同催化 胶体几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