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O-,3,6-二-O-,3,4,6-三-O-没食子酰-D-葡萄糖的合成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强 石碧 +2 位作者 姚开 罗怡 吕远平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10-113,共4页
从没食子酸衍生物和葡萄糖出发 ,采用了基团选择性保护、酯化、钯碳催化脱苄基和控制酸水解等步骤 ,合成了三种没食子单宁化合物 (6 -O - ,3,6 -二 -O - ,3,4 ,6 -三 -O -没食子酰 -D -葡萄糖 )以及三种基于呋喃葡萄糖环的没食子单宁结... 从没食子酸衍生物和葡萄糖出发 ,采用了基团选择性保护、酯化、钯碳催化脱苄基和控制酸水解等步骤 ,合成了三种没食子单宁化合物 (6 -O - ,3,6 -二 -O - ,3,4 ,6 -三 -O -没食子酰 -D -葡萄糖 )以及三种基于呋喃葡萄糖环的没食子单宁结构类似物 [6 -O - ,3,6 -二 -O - ,3,4 ,6 -三 -O -没食子酰 - (1,2 -O -异丙叉基 ) -α-D -呋喃葡萄糖。基于薄层色谱、核磁氢谱和元素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 合成 生理活性 6-O- 3 6-二-O- 3 4 6-三-O--d-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没食子酰葡萄糖靶向补体分子C1qa修复糖尿病小鼠主动脉内皮损伤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张安坤 李自成 +1 位作者 陈佳妮 何冬旭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66-74,共9页
糖尿病常伴随血管内皮损伤,显著加速血管病理进程,但其分子机制尚未阐明。已有报道证实,特殊的补体分子在血管损伤中扮演重要角色。该实验室既往研究发现,补体分子C1qa(Component 1,q Subcomponent,A chain)在糖尿病小鼠主动脉内皮层高... 糖尿病常伴随血管内皮损伤,显著加速血管病理进程,但其分子机制尚未阐明。已有报道证实,特殊的补体分子在血管损伤中扮演重要角色。该实验室既往研究发现,补体分子C1qa(Component 1,q Subcomponent,A chain)在糖尿病小鼠主动脉内皮层高表达,并且表达量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发展而增多。因此,该研究利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并研究了C1qa分子的食源性抑制剂,即五没食子酰葡萄糖(1,2,3,4,6-O-pentagalloylglucose,PGG)对糖尿病血管内皮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外源C1qa刺激会显著增加血管内皮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同时降低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相似地,糖尿病模型中,血管内皮C1qa的高含量伴随着ROS的过量合成,主动脉血管段的内皮依赖性舒张显著降低。而PGG灌胃3周后,糖尿病小鼠血糖下降至15.36 mmol/L,主动脉内皮C1qa表达量显著降低,ROS生成量减少了52.41%,血管内皮舒张率由47.06%升到68.41%。同时,NADPH氧化酶(NOX_(2)/NOX_(4))通路表达下调,提示ROS生成的关键通路被抑制,血管内皮氧化应激损伤显著减轻。因此,活性分子PGG靶向抑制C1qa,有利于修复糖尿病小鼠主动脉内皮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C1qa 主动脉内皮损伤 活性氧 NADPH 内皮依赖性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O-没食子酰-D-葡萄糖的合成(英文)
3
作者 何强 石碧 +2 位作者 姚开 罗怡 吕远平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1年第6期63-66,共4页
在概括了没食子单宁类化合物生理活性的基础上 ,作为没食子单宁人工合成的探索 ,从没食子酸和D -葡萄糖出发 ,合成了 3-O -没食子酰 -D -葡萄糖。其中没食子酸的酚羟基通过苄基化得以保护 ,随后在 10 %Pd -C的催化作用下除去苄基 ,葡萄... 在概括了没食子单宁类化合物生理活性的基础上 ,作为没食子单宁人工合成的探索 ,从没食子酸和D -葡萄糖出发 ,合成了 3-O -没食子酰 -D -葡萄糖。其中没食子酸的酚羟基通过苄基化得以保护 ,随后在 10 %Pd -C的催化作用下除去苄基 ,葡萄糖中的四个羟基 (1,2 ,4 ,6 - )通过异丙叉化得以隐蔽 ,而在酸催化水解作用下被还原。基于薄层色谱和核磁氢谱及碳谱的分析 ,确定了中间体化合物 3-O -没食子酰 - (1,2 :5 ,6 -二 -O -异丙叉 )-α-D -呋喃葡萄糖与 3-O -没食子酰 -D -葡萄糖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 合成 生理活性 3-O--d-葡萄糖 酸催化水解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酯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曹宇凡 黄伟 +1 位作者 陈取明 蔡为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04-111,共8页
利用酶抑制动力学、多光谱、分子对接分析了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酯(theaflavin-3,3’-digallate,TFDG)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机制,结果表明抑制是可逆的,并呈现竞争型和非竞争型混合抑制;TFDG与α-葡萄糖苷酶形成复合物猝灭其固有荧... 利用酶抑制动力学、多光谱、分子对接分析了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酯(theaflavin-3,3’-digallate,TFDG)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机制,结果表明抑制是可逆的,并呈现竞争型和非竞争型混合抑制;TFDG与α-葡萄糖苷酶形成复合物猝灭其固有荧光;热力学参数表明结合是自发吸热、熵增的,且疏水相互作用是主要驱动力;结合增强了酪氨酸残基附近的疏水性和色氨酸残基周围的极性,降低了α-螺旋、β-折叠和β-转折的含量。分子对接显示TFDG结合在酶活性位点附近,并与附近氨基酸残基Phe450、Trp406之间存在两种疏水相互作用,且与Asp203、Phe450、Gln603形成3个氢键。本研究揭示了TFDG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分子机理,为治疗糖尿病提供一种可行的候选功能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黄素-3 3′-双酸酯 Α-葡萄糖苷酶 抑制机制 多光谱 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对卵巢癌HO-8910细胞凋亡调控基因表达与胱天蛋白酶凋亡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石大禹 金小宝 +2 位作者 梅寒芳 刘漫宇 朱家勇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4-539,共6页
目的探讨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PGG)诱导卵巢癌HO-8910细胞凋亡的作用及诱导胱天蛋白酶凋亡途径的机制。方法 PGG 10,20,40和80μmol·L-1处理HO-8910细胞48,72和96 h后,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HO-8910细胞核形态... 目的探讨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PGG)诱导卵巢癌HO-8910细胞凋亡的作用及诱导胱天蛋白酶凋亡途径的机制。方法 PGG 10,20,40和80μmol·L-1处理HO-8910细胞48,72和96 h后,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HO-8910细胞核形态改变,AnnexinⅤ-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内胱天蛋白酶酶原及活性形式;RT-PCR检测凋亡调控基因Bax、Bcl-2、Bcl-XL、凋亡抑制因子1(CIAP-1)、CIAP-2、存活蛋白、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NIAP)、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和细胞周期蛋白D1 mRNA表达。结果 PGG 10~80μmol·L-1分别作用48,72和96 h,随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r分别为0.93,0.95和0.86(P<0.05)。PGG 40μmol·L-1使HO-8910细胞的细胞核染色质固缩,出现凋亡形态学改变,早期凋亡率从正常对照组的(0.6±0.1)%分别增加到(3.4±1.1)%,(9.8±3.7)%和(19±4.5)%,对晚期凋亡率影响不明显。PGG 20~80μmol·L-1使HO-8910细胞内胱天蛋白酶3,胱天蛋白酶7和胱天蛋白酶9及其底物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的剪切水平增加,PGG20~80μmol·L-1均抑制死亡受体FAS的蛋白表达水平并使胱天蛋白酶8总剪切水平降低。PGG 20~80μmol·L-1抑制HO-8910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Bcl-2,Bcl-XL和NIAP mRNA的表达,上调CIAP-1 mRNA的表达,对基因Bax,CIAP-2和XIAP mRNA表达影响不明显;PGG 20μmol·L-1抑制存活蛋白基因mRNA的表达,但是增加处理浓度却上调存活蛋白基因mRNA的表达。结论 PGG可能通过抑制凋亡抑制基因Bcl-2和Bcl-XL的表达从而诱导HO-8910细胞内胱天蛋白酶9依赖的内源性凋亡途径,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卵巢癌HO-8910细胞 细胞凋亡 BCL-2家族 凋亡抑制因 胱天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法从白芍中分离纯化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 被引量:4
6
作者 宋学英 殷志爽 +1 位作者 赵逸松 王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3-306,344,共5页
本文建立高速逆流色谱(HSCCC)方法,从白芍粗提物中分离纯化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分别采用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积比0.5∶5∶1∶5及0.5∶5∶0.5∶5混合溶剂作为两相溶剂体系,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转速为800 rpm,流速为2.0 mL/... 本文建立高速逆流色谱(HSCCC)方法,从白芍粗提物中分离纯化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分别采用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积比0.5∶5∶1∶5及0.5∶5∶0.5∶5混合溶剂作为两相溶剂体系,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转速为800 rpm,流速为2.0 mL/min,用HPLC检测及ESI-MS进行验证。经过两次HSCCC分离纯化,得到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纯度为9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白芍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中特异成分1,2,6三没食子酰葡萄糖含量变化影响因素及其与没食子酸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强 李森洪 +3 位作者 叶伟胜 项建 潜卫东 韦康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8-254,共7页
天然水解单宁类物质1,2,6三没食子酰葡萄糖(1,2,6-TGGP)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本试验探讨了缙云黄茶的制作原料中黄1号、中黄2号在不同栽培方式和加工工艺下1,2,6三没食子酰葡萄糖及没食子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品种、基肥处理、覆... 天然水解单宁类物质1,2,6三没食子酰葡萄糖(1,2,6-TGGP)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本试验探讨了缙云黄茶的制作原料中黄1号、中黄2号在不同栽培方式和加工工艺下1,2,6三没食子酰葡萄糖及没食子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品种、基肥处理、覆膜处理、采摘轮次及加工工艺对1,2,6三没食子酰葡萄糖含量都有显著影响。中黄1号和中黄2号的1,2,6三没食子酰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茶树品种白叶1号及白鸡冠。基肥处理,多施有机肥有利于提高1,2,6三没食子酰葡萄糖含量,而微生物肥则作用较差。催芽肥对1,2,6三没食子酰葡萄糖含量影响不明显。采摘前覆膜可以显著提高1,2,6三没食子酰葡萄糖含量。同时1,2,6三没食子酰葡萄糖含量随采摘轮次下降。绿茶工艺(扁形茶、炒青)有利于保持高1,2,6三没食子酰葡萄糖含量,而红茶工艺导致1,2,6三没食子酰葡萄糖向没食子酸的转化,制作高1,2,6三没食子酰葡萄糖茶宜采用绿茶工艺,而制作高没食子酸茶可采用红茶工艺。1,2,6三没食子酰葡萄糖与没食子酸含量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本试验结果为缙云黄茶特异成分产品的开发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1 2 6三葡萄糖 黄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的信号网络节点作为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的药效靶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石大禹 金小宝 朱家勇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7-412,共6页
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PGG)是一种来自于多种药用植物的天然多酚化合物。使用体外细胞或体内动物模型的研究表明,PGG具有抗癌、抗糖尿病以及细胞保护的药物效应。对PGG生物学活性分子机制的研究逐渐发现其在细胞中具有各种药效靶位,而这... 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PGG)是一种来自于多种药用植物的天然多酚化合物。使用体外细胞或体内动物模型的研究表明,PGG具有抗癌、抗糖尿病以及细胞保护的药物效应。对PGG生物学活性分子机制的研究逐渐发现其在细胞中具有各种药效靶位,而这些靶位是细胞信号转导网络中的关键节点,PGG的多靶位性与其药效多样性是相对应的。本文综述了PGG作用于细胞信号转导网络中各个节点从而实现其药学效应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没食子酰葡萄糖锗的合成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瑜琛 张亮亮 +2 位作者 汪咏梅 徐曼 胡新宇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1-65,共5页
以单宁酸为原料,通过甲醇醋酸溶液降解、乙酸乙酯萃取、葡聚糖凝胶色谱柱纯化,制得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PGG),得率为18%,经HPLC分析纯度为99.90%。采用FT-IR、~1H-NMR、^(13)C-NMR及ESI-MS等分析手段对PGG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 以单宁酸为原料,通过甲醇醋酸溶液降解、乙酸乙酯萃取、葡聚糖凝胶色谱柱纯化,制得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PGG),得率为18%,经HPLC分析纯度为99.90%。采用FT-IR、~1H-NMR、^(13)C-NMR及ESI-MS等分析手段对PGG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PGG与锗离子在溶液中进行络合反应,反应液经冷冻沉淀、离心、冷冻干燥得到PGG-Ge络合物,采用FT-IR对络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CCK8法研究了PGG-Ge络合物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胰腺癌细胞Bx PC3、人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人胃癌细胞SGC7901及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PGG-Ge络合物对6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强。当浓度达到160μg/m L时,对6种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均达到了80%左右。而相同浓度下对照品顺铂对受试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只有4.30%~18.54%。PGG-Ge络合物对各肿瘤细胞增殖的IC_(50)值均小于90μg/m L,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1 2 3 4 6-O-五葡萄糖 锗络合物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湖菱壳中五没食子酰葡萄糖提取工艺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牧原 李军 +3 位作者 黄佳 吴霁蓂 蒋琦 高广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3-179,共7页
为明确菱壳中五没食子酰葡萄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以提取率为评价指标研究提取工艺,并采用CCK8法对最优单因素和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的提取物进行了抗SK-BR-3肿瘤细胞增殖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提取... 为明确菱壳中五没食子酰葡萄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以提取率为评价指标研究提取工艺,并采用CCK8法对最优单因素和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的提取物进行了抗SK-BR-3肿瘤细胞增殖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温度>乙醇浓度>超声时间,乙醇浓度和提取温度的交互作用最强,对提取率的影响最为显著;最佳的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g∶20mL,乙醇浓度67%,提取温度80℃,超声时间10min,预测提取率为0.6742%,实际提取率为0.6755%,结果相符。各部分提取物对SK-BR-3乳腺癌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呈现一定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在浓度为100μg/mL时,各部分提取物对受试细胞具有极显著的抑制增殖作用(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南湖菱壳 葡萄糖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汤丽华 管勤昊 +2 位作者 张亮亮 徐曼 闫林林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59,共7页
采用沉淀聚合法,以Fe_(3)O_(4)纳米颗粒为载体,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PGG)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制备了PGG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和磁性非印迹聚合物(NIPS,不加PGG),表征了其形貌和结构,并考察了其对PGG的吸附性... 采用沉淀聚合法,以Fe_(3)O_(4)纳米颗粒为载体,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PGG)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制备了PGG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和磁性非印迹聚合物(NIPS,不加PGG),表征了其形貌和结构,并考察了其对PGG的吸附性能。SEM、TEM、FT-IR和XRD分析结果表明:MIPS是以Fe_(3)O_(4)为核心的外层包有SiO_(2),表面密布孔穴的球形纳米颗粒。磁学性质分析发现:MIPS具有良好的顺磁性,在外加磁场下能够实现分离。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MIPS对PGG的吸附能力明显强于NIPS,MIPS对PGG的吸附过程比较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最大吸附量为67.02 mg/g,MIPS对PGG的吸附过程非常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在MIPS的重复利用性能实验中,其吸附第5次的吸附量为53.16 mg/g,仍能达到第1次使用时的吸附量的83.78%,表明MIPS的重复使用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迹聚合物 1 2 3 4 6-五葡萄糖 多酚 Fe_(3)O_(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湖菱壳中没食子酰葡萄糖的纯化工艺及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逯鑫 吕涛 +5 位作者 占扎君 吴霁蓂 姚祥坦 袁烨 李军 高广春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1560-1567,共8页
为了研究南湖菱壳中没食子酰葡萄糖及其抗肿瘤活性,采用单因素实验法优化了菱壳多酚的纯化工艺,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CCK8法对纯化部位中没食子酰葡萄糖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和抗肿瘤活性评价。结果表明,菱壳多酚纯化宜采用AB-8大孔吸附树... 为了研究南湖菱壳中没食子酰葡萄糖及其抗肿瘤活性,采用单因素实验法优化了菱壳多酚的纯化工艺,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CCK8法对纯化部位中没食子酰葡萄糖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和抗肿瘤活性评价。结果表明,菱壳多酚纯化宜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上样液浓度0.5 mg·mL^(-1)、pH值2.5、流速0.5 mL·min^(-1),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50%、pH值4.0、流速0.5 mL·min^(-1),菱壳总多酚含量由纯化前的54.24%提高到71.69%,纯化效果较佳。最佳纯化条件获得的富集部位中以TGG和PGG为主成分的样品对受试肿瘤细胞株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样品Ⅱ对A375和PANC-1细胞株的IC50值分别为40.23和72.73μg·mL^(-1),样品Ⅲ对Hep3B、OVCAR-3和PANC-1细胞株的IC50值分别为47.14、44.92和106.30μg·mL^(-1)。本研究建立了菱壳中没食子酰葡萄糖的最佳纯化工艺条件,该工艺获得的产品具有更优的抗肿瘤作用。本研究有利于抗肿瘤创新药物和膳食补充剂的研发,也有利于提高菱角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湖菱壳 葡萄糖 纯化工艺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食子酸与葡萄糖的酯化反应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何强 石碧 +2 位作者 姚开 罗怡 吕远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50-553,共4页
As an exploration of synthesizing gallotannins,the natural products with versatile biological activities 3 o galloyl D glucose (7) was prepared from gallic acid (1) and D glucose (3).The phenol hydroxyl groups of gall... As an exploration of synthesizing gallotannins,the natural products with versatile biological activities 3 o galloyl D glucose (7) was prepared from gallic acid (1) and D glucose (3).The phenol hydroxyl groups of gallic acid were protected by benzylation which was cleaved subsequently by 10% palladised charcoal,and the four hydroxyl groups (1,2,4,6 ) of glucose shielded by isopropylation followed by acid hydrolysis.The structure was elucidated from the data of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 and NMR spectr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 合成 生理活性 葡萄糖 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9份茶树资源1,2,6-三没食子酰葡萄糖变异分析
14
作者 荀涵硕 王留彬 +2 位作者 张睿 王丽鸳 韦康 《茶叶通讯》 2023年第3期317-326,共10页
为探究1,2,6-TGGP(1,2,6-tri-O-galloyl-β-D-glucopyranose,1,2,6-三没食子酰葡萄糖)变异特性,以2019—2021年浙江杭州和嵊州两个地区的219份茶树资源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的1,2,6-TGGP含量。结果表明,这些茶树资源的1,... 为探究1,2,6-TGGP(1,2,6-tri-O-galloyl-β-D-glucopyranose,1,2,6-三没食子酰葡萄糖)变异特性,以2019—2021年浙江杭州和嵊州两个地区的219份茶树资源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的1,2,6-TGGP含量。结果表明,这些茶树资源的1,2,6-TGGP变化范围为0.34~53.63 mg/g,平均值为9.53 mg/g;其中高1,2,6-TGGP(1,2,6-TGGP≥30 mg/g)茶树资源13份,占比5.9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1,2,6-TGGP与EGCG和ECG呈极显著正相关,与EGC和EC呈极显著负相关。本研究可为选育高1,2,6-TGGP含量茶树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资源 1 2 6-三葡萄糖 变异分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食子酸与葡萄糖的酯化反应研究(Ⅱ)
15
作者 何强 石碧 +1 位作者 姚开 吕远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5-667,共3页
Three gallotannins,6-O-galloyl-D-glucose,3,6-di-O-galloyl-D-glucose and 3,4,6-tri-O-galloyl-D-glucose,were synthesized from gallic acid and D-glucose by a series of reactions which consisted of selective deprotecting,... Three gallotannins,6-O-galloyl-D-glucose,3,6-di-O-galloyl-D-glucose and 3,4,6-tri-O-galloyl-D-glucose,were synthesized from gallic acid and D-glucose by a series of reactions which consisted of selective deprotecting,esterifying partially protected glucose with tri-O-benzylgalloyl chlorides and acid hydrolysis.The intermediates were 6-O-galloyl-(1,2-O-isopropylidene)-α-D-glucofuranose,3,6-di-O-galloyl-(1,2-O-isopropylidene)-α-D-glucofuranose and 3,5,6-tri-O-galloyl-(1,2-O-isopropylidene)-α-D-glucofuranose.The data of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and NMR assignments were presented for the gallotannins and intermedi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化反应 单宁 葡萄糖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没食子酰吡喃葡糖作用于gp41抑制HIV与靶细胞的融合 被引量:7
16
作者 孙魏 王洪涛 +4 位作者 夏承来 吴曙光 姜世勃 姜志宏 刘叔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27-1131,共5页
目的检测来源于蛇菰科植物日本蛇菰中的单体化合物三没食子酰吡喃葡萄糖(TGGP)抑制HIV与靶细胞融合的活性,并探讨其作用靶点。方法用萃取和柱层析方法分离提纯TGGP,用酶联免疫测定法、天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子排阻高效液相色谱法... 目的检测来源于蛇菰科植物日本蛇菰中的单体化合物三没食子酰吡喃葡萄糖(TGGP)抑制HIV与靶细胞融合的活性,并探讨其作用靶点。方法用萃取和柱层析方法分离提纯TGGP,用酶联免疫测定法、天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子排阻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抑制HIVgp41六螺旋束结构形成的作用,用细胞-细胞融合方法检测TGGP抑制HIV进入靶细胞的活性。结果酶联免疫测定法表明TGGP能有效地抑制gp41六螺旋束结构的形成,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37±0.19)μg·ml-1。进一步用生物物理方法直观地确证了TGGP抑制gp41六螺旋束结构形成的作用。在生物学活性方面,50μg·ml-1的TGGP能有效地抑制HIV包膜糖蛋白介导的细胞-细胞融合。结论HIV进入靶细胞的过程由跨膜糖蛋白亚基gp41介导。三没食子酰吡喃葡糖(TGGP)能作用于gp41,抑制HIV与靶细胞的融合。该化合物可望作为阴道外用杀微生物剂,预防HIV的性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菰科植物日本蛇菰 1 2 6-三-O--β-d-吡喃葡萄糖 HIV GP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蹄草中2″-O-没食子酰基金丝桃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姚晓慧 段喜华 +2 位作者 段明慧 张东阳 付玉杰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7-500,共4页
以东北野生鹿蹄草为原料,利用超声辅助提取技术进行提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对提取条件进行了考察,根据CCD(Central Composite Design)实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以鹿蹄草中主要黄酮2″-O-没食子酰基金丝桃苷(2″-O-... 以东北野生鹿蹄草为原料,利用超声辅助提取技术进行提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对提取条件进行了考察,根据CCD(Central Composite Design)实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以鹿蹄草中主要黄酮2″-O-没食子酰基金丝桃苷(2″-O-galloylhyperin)为指标,对提取过程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45min,超声功率40 kHz,提取次数3次,提取温度60℃,液固比33∶1,乙醇浓度50%。在最佳提取条件下,2″-O-没食子酰基金丝桃苷的提取率可达5.024 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蹄草 2"-O-基金丝桃苷 超声辅助提取 中心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食子酰基金丝桃甙的抗氧化性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边晓丽 潘青 董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2-454,共3页
目的 通过对没食子酰基金丝桃甙 (Gq)清除氧自由基作用的测定 ,探讨Gq的抗氧化性并对其抗氧化机理与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 分别采用黄嘌呤 黄嘌呤氧化酶体系及Fenton反应体系 ,测定Gq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SAFR)和羟基自由基 ... 目的 通过对没食子酰基金丝桃甙 (Gq)清除氧自由基作用的测定 ,探讨Gq的抗氧化性并对其抗氧化机理与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 分别采用黄嘌呤 黄嘌呤氧化酶体系及Fenton反应体系 ,测定Gq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SAFR)和羟基自由基 (HFR)的清除作用 ,得出清除率与浓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求出IC50 值 ,以表示其抗氧化能力。对比分析Gq及天然抗氧剂槲皮素和芦丁的化学结构 ,探讨抗氧化机理与结构之间的构效关系。 结果 Gq对氧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活性 ,清除SAFR和HFR的IC50 值分别为 4 0 .8μmol·L-1和 33.5 μmol·L-1,远小于阳性对照物槲皮素 (分别为 114 .0 μmol·L-1和 10 0 .8μmol·L-1)及芦丁 (15 2 .0 μmol·L-1和 91.4 μmol·L-1)。结论 Gq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性 ,其抗氧化活性与其分子结构中多元酚结构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金丝桃甙 鹿蹄草 抗氧化性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叶中的新没食子酰黄酮甙和没食子丹宁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延泽 吴养洁 +4 位作者 袁珂 冀春茹 王玲 吉田隆志 奥田拓男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2-18,共7页
从花叶(Loropetalum chinense Oliv.)的70%Me_2CO提取物中经Toyopearl HW-40凝胶反复柱层析,得到3种没食子酰黄酮甙(LC-3,LC-13和LC-16),3种没食子丹宁(LC-20,LC-21和LC-22)和一种黄酮甙元(LC-14)。经化学和波谱分析,确定它们分别为黄... 从花叶(Loropetalum chinense Oliv.)的70%Me_2CO提取物中经Toyopearl HW-40凝胶反复柱层析,得到3种没食子酰黄酮甙(LC-3,LC-13和LC-16),3种没食子丹宁(LC-20,LC-21和LC-22)和一种黄酮甙元(LC-14)。经化学和波谱分析,确定它们分别为黄芪甙-2’’-0-没食子酸酯(astragalin-2’’-0-gallate,LC-3,1)、黄芪甙-6’’-0-没食子酸酯(astragalin-6’’-0-gallate,LC-13,2)、黄芪甙-2’’,6’’-二-0-没食子酸酯(astragalin-2’’,6’’-di-0-gallate,LC-16,3)、八没食子酰葡萄糖(octagalloyl-glucose,8GG,LC-20)、六没食子酰葡萄糖(hexagalloyl-glucose,6GG,LC-21)、七没食子酰葡萄糖(heptagalloyl-glucose,7GG,LC-22)和木犀草素(luteolin,LC-14)。其中LC-16为一同时具有可水解丹宁和黄酮甙双重性质的新化合物,命名为花丁素(Loropetalin D,3)。上述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花叶 黄酮甙 丹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乙酰没食子酰氯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尹志峰 郝婷 +2 位作者 李云峰 杨晓婧 王良友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6期1099-1100,共2页
以没食子酸与乙酸酐反应,生成三乙酰没食子酸(TAGA),再与SOCl2反应,制备目的产物三乙酰没食子酰氯(TAGC)。结果表明,TAGA合成最佳原料摩尔比为1∶4∶4,产率基本在87%左右,TAGC合成最佳原料摩尔比为1∶3,产率基本在95%左右。实验方法稳... 以没食子酸与乙酸酐反应,生成三乙酰没食子酸(TAGA),再与SOCl2反应,制备目的产物三乙酰没食子酰氯(TAGC)。结果表明,TAGA合成最佳原料摩尔比为1∶4∶4,产率基本在87%左右,TAGC合成最佳原料摩尔比为1∶3,产率基本在95%左右。实验方法稳定可行,且操作简单,污染小,可用于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乙 氯化亚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