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的含量
1
作者 孙播东 廖欢 +10 位作者 王庆红 孙真峥 栾庆祥 黄鑫 王璇 古海 周艺林 郭萍 陈颖 赵贵 章厉劼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50-155,共6页
本研究旨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饲料中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的含量,饲料中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经水分散,用乙醇和二氯甲烷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或稀释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本方法配合饲料、浓... 本研究旨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饲料中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的含量,饲料中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经水分散,用乙醇和二氯甲烷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或稀释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本方法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检出限为0.15 mg/kg,定量限为0.5 mg/kg;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检出限为1.5 mg/kg,定量限为5 mg/kg。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在0.5~8000 mg/kg添加浓度时,批内平均回收率为80.4%~109.8%,批内RSD为0.1%~8.8%,批间平均回收率为82.2%~108.9%,批间RSD为0.2%~9.8%,线性、耐用性等各项技术指标均能满足要求,方法重复性好,定量准确,样品前处理方法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 饲料 高效液相色谱 着色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斑蝥黄和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含量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章厉劼 钱莘莘 +3 位作者 孙真峥 王庆红 廖欢 赵贵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8-82,共5页
为有效快速测定饲料中斑蝥黄和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含量,饲料经甲醇、正己烷和乙酸乙酯混合液萃取后,在氮气保护下浓缩,用甲基叔丁基醚-乙腈溶液复溶,注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斑蝥黄浓度为1.25~10.0μg/mL,β... 为有效快速测定饲料中斑蝥黄和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含量,饲料经甲醇、正己烷和乙酸乙酯混合液萃取后,在氮气保护下浓缩,用甲基叔丁基醚-乙腈溶液复溶,注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斑蝥黄浓度为1.25~10.0μg/mL,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为2.50~20.0μg/mL线性关系良好;斑蝥黄和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的检测限为0.06 mg/kg,定量限为0.20 mg/kg。斑蝥黄5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72.8%~82.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1%~1.06%;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5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72.0%~82.8%,RSD为0.46%~1.41%。说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度好,适用于测定饲料中斑蝥黄和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斑蝥黄 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 含量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阿朴-8'-胡萝卜酸乙酯的合成 被引量:1
3
作者 皮士卿 江红英 +1 位作者 翟德伟 王康林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40-1344,共5页
β-阿朴-8’-胡萝卜酸乙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饲料着色的类胡萝卜素添加剂,开发经济合理的合成工艺路线一直是工业上的迫切需求。今以制备维生素A中间体C5合成单元4-乙酰氧基-2-甲基-2-丁烯醛为起始原料,其中一分子经过氧化、酯化... β-阿朴-8’-胡萝卜酸乙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饲料着色的类胡萝卜素添加剂,开发经济合理的合成工艺路线一直是工业上的迫切需求。今以制备维生素A中间体C5合成单元4-乙酰氧基-2-甲基-2-丁烯醛为起始原料,其中一分子经过氧化、酯化、卤代、Michaelis-Arbuzov重排反应得到C5合成单元4-(二乙氧基磷酰基)-2-甲基-2-丁烯酸乙酯,与另一分子的C5合成单元4-乙酰氧基-2-甲基-2-丁烯醛缩合,并进一步氧化得到C10合成单元7-乙氧羰基-3,7-二甲基-2,4,6-庚三烯醛,最后与C20合成单元维生素A三苯基膦盐缩合,形成了C30单元的β-阿朴-8’-胡萝卜酸乙酯。七步反应总产率为43%。中间体及最终产物的结构均通过红外光谱,核磁氢谱,核磁碳谱和高分辨质谱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 β-阿朴-8'-胡萝卜酸乙酯 4-乙酰氧基-2-甲基-丁烯 7-乙氧羰基-3 7-二甲基-2 4 6-庚三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对产蛋后期固始鸡肉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赵鑫龙 付亚伟 +7 位作者 张怡辉 李东华 田亚东 徐春林 李孝法 康相涛 窦星海 蒋瑞瑞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49,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C_(32)H_(44)O_(2))对产蛋后期蛋鸡肉品质和肌肉中氨基酸、脂肪酸组成及血清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42周龄健康、体重相近的产蛋后期固始鸡60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对照组... 试验旨在研究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C_(32)H_(44)O_(2))对产蛋后期蛋鸡肉品质和肌肉中氨基酸、脂肪酸组成及血清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42周龄健康、体重相近的产蛋后期固始鸡60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25 mg/kg C_(32)H_(44)O_(2),试验期45 d。测定了产蛋后期固始鸡的屠体性状、肉质指标、氨基酸和脂肪酸成分及血清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屠体性状和肉质性状以及血清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的赖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18:0、C24:0和C22:6n3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22:3n6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的来说,产蛋后期日粮添加C32H44O2,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肌肉中氨基酸含量,降低脂肪酸含量,对优化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 固始鸡 产蛋后期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阿朴-■'-胡萝卜醛的合成研究
5
作者 徐平俊 李坤福 卓启疆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2年第3期77-84,共8页
本文研究了β-胡萝卜素在弱碱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氧化制备β-阿朴-δ'-胡萝卞醛。探讨了反应机理,提出了用苯作中间体的猝灭剂,保护醛基不被进一步氧化.研究了影响胡萝卜醛产率的因素,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产率甲文献报导的10%提高到41.5... 本文研究了β-胡萝卜素在弱碱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氧化制备β-阿朴-δ'-胡萝卞醛。探讨了反应机理,提出了用苯作中间体的猝灭剂,保护醛基不被进一步氧化.研究了影响胡萝卜醛产率的因素,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产率甲文献报导的10%提高到41.5%。用 IR,MS 鉴定了产物的结构,讨论了质谱中碎片离子的断裂机理,自动氧化实验表明:胡萝卜醛中双键比醛基更容易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胡萝卜 胡萝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朱基美 《广东饲料》 2012年第A01期84-86,共3页
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是含氧类胡萝卜素的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尤其是在放养的土鸡蛋及玉米中,在饲料工业上主要用于家禽产品的着色。本文重点就其特性、生物学功能以及在家禽上的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它在家禽... 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是含氧类胡萝卜素的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尤其是在放养的土鸡蛋及玉米中,在饲料工业上主要用于家禽产品的着色。本文重点就其特性、生物学功能以及在家禽上的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它在家禽蛋黄和组织中的沉积及其与万寿菊提取叶黄素的着色效率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 叶黄素 着色 家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及其制品中全反式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的C_(30-)HPLC内标法定量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丁靖 惠伯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48-354,共7页
目的:建立C30-HPLC内标法对番茄及其制品中全反式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进行同步定量检测方法。方法:色谱条件:固定相:YMCCarotenoidcolumnC30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A:乙腈:甲醇(3:1,V/V);流动相B:甲基叔丁基醚(MTBE);... 目的:建立C30-HPLC内标法对番茄及其制品中全反式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进行同步定量检测方法。方法:色谱条件:固定相:YMCCarotenoidcolumnC30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A:乙腈:甲醇(3:1,V/V);流动相B:甲基叔丁基醚(MTBE);流动相A与B中分别添加体积分数0.05%的三乙胺;洗脱条件:B在0~10min内保持30%,在10~20min内,B由30%线性增至90%,20~30min内B维持在90%;流速:1mL/min;色谱图检测波长470nm和450nm;进样量:20μL;柱温:室温。内标物为全反式-8'-阿朴-8'-β-胡萝卜素醛。结果:此方法的最小定量限为0.01μg/mL。在0.3~0.6μg范围内,内标物对全反式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36和1.22,重复性RSD分别为小于0.50%和0.70%,加样回收率均在99.00%以上。结论:应用本方法可对番茄及其制品中的全反式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β-胡萝卜 8'-阿朴-8'-β-胡萝卜 内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对饥饿大鼠脑肠肝和心肌的MDA与SOD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杨贺庆 唐合春 王立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827-1828,共2页
关键词 β-胡萝卜 维生素E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5,7-四甲基-8-丙酰肼-二氟化硼-二吡咯甲烷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白酒中的脂肪醛 被引量:2
9
作者 熊绪杰 叶发兵 黄春保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1-406,共6页
以合成的1,3,5,7-四甲基-8-丙酰肼-二氟化硼-二吡咯甲烷(BODIPY-丙酰肼)作为柱前荧光衍生试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法检测甲醛、乙醛、丙醛、丁醛、戊醛、己醛、庚醛、辛醛、壬醛、癸醛、十一醛、十二醛等12种脂肪醛。通过对衍生... 以合成的1,3,5,7-四甲基-8-丙酰肼-二氟化硼-二吡咯甲烷(BODIPY-丙酰肼)作为柱前荧光衍生试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法检测甲醛、乙醛、丙醛、丁醛、戊醛、己醛、庚醛、辛醛、壬醛、癸醛、十一醛、十二醛等12种脂肪醛。通过对衍生条件和分离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测定脂肪醛的HPLC/FD新方法。衍生反应以H3PO4作催化剂,在60℃时试剂与脂肪醛30 min内反应完全,生成稳定的衍生产物。采用C18柱分离衍生产物,以含20%四氢呋喃的乙腈和pH 6.5的HCOOH-NH3.H2O的缓冲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λex/λem=490 nm/510 nm下荧光检测,各脂肪醛衍生物在20 min内得到较好的分离(甲、乙醛衍生峰重叠)。测定脂肪醛的线性范围均为0.01~2.00μmol.L-1,检出限为0.23~0.78 nmol.L-1。该方法用于白酒中脂肪醛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5%~105%,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试剂 1 3 5 7-四甲基-8-丙酰肼-二氟化硼-二吡咯甲烷 脂肪 高效液相色谱 白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羟基喹啉-7-醛缩氨基硫脲衍生物的微波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时蕾 刘艳春 +1 位作者 王振平 张贵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41-1146,共6页
以8-羟基喹啉-7-醛和一系列芳基及烷基取代氨基硫脲为原料,合成了15种8-羟基喹啉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缩合反应在绿色溶剂水中进行,微波辐射下15-30 min内反应完全,操作简单,收率高。化合物结构经1H NMR、IR和高分辨质谱确证。部分化合... 以8-羟基喹啉-7-醛和一系列芳基及烷基取代氨基硫脲为原料,合成了15种8-羟基喹啉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缩合反应在绿色溶剂水中进行,微波辐射下15-30 min内反应完全,操作简单,收率高。化合物结构经1H NMR、IR和高分辨质谱确证。部分化合物经抗肿瘤活性初步测试结果表明,多数化合物对细胞周期分裂蛋白25B(CDC25B)抑制率达到90%以上,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7-缩氨基硫脲 微波辐射 绿色合成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8-三甲基锡烷基-6-辛烯醛分子内环化反应立体选择性的理论研究
11
作者 徐开来 谢代前 鄢国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031-2034,共4页
用密度泛函方法在 B3 LYP/6-3 1 G*水平上研究了顺 -8-三甲基锡烷基 -6-辛烯醛分子内环化反应的机理 ,通过振动分析和内禀反应坐标对过渡态进行了确认 ,解析了三种反应途径 .结果表明 ,反应具有很强的立体选择性 ,虽然— OSn( CH3 ) 3 ... 用密度泛函方法在 B3 LYP/6-3 1 G*水平上研究了顺 -8-三甲基锡烷基 -6-辛烯醛分子内环化反应的机理 ,通过振动分析和内禀反应坐标对过渡态进行了确认 ,解析了三种反应途径 .结果表明 ,反应具有很强的立体选择性 ,虽然— OSn( CH3 ) 3 和— C2 H3 基团均处于环的平伏位 ,是最稳定的产物构型 ,但是主要产物是经过活化能最低 ,且具有两个六元环椅式构象的过渡态形成的 ,主要产物中— OSn( CH3 ) 3 基团处于环的直立位 .该结果与实验事实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三甲基锡烷基-6-辛烯 分子 环化反应 立体选择性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糠醛/8-羟基喹啉铝聚合物复合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研究
12
作者 苟于强 苏致兴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64,共4页
通过糠醛/8-羟基喹啉铝聚合物(PFQ)与纳米TiO_2的复合制得了光活性很高的催化剂,并通过FTIR,UV-Vis,ESR等手段对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糠醛/8-羟基喹啉铝聚合物与纳米TiO_2复合后,拓宽了纯纳米TiO_2的光谱响应范围,使光催化剂在... 通过糠醛/8-羟基喹啉铝聚合物(PFQ)与纳米TiO_2的复合制得了光活性很高的催化剂,并通过FTIR,UV-Vis,ESR等手段对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糠醛/8-羟基喹啉铝聚合物与纳米TiO_2复合后,拓宽了纯纳米TiO_2的光谱响应范围,使光催化剂在可见光范围都有很强的吸收。并用该催化剂对甲基橙进行了光降解反应,实验表明在自然光下,该催化剂十几分钟就能使甲基橙染料完全褪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铝 纳米TIO2 光催化剂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锰酸钾氧化嗅味物质β-环柠檬醛的动力学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可佳 高乃云 黎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61-1166,共6页
采用水处理常用氧化剂高锰酸钾对铜绿微囊藻产生的主要致嗅物质β-环柠檬醛(β-cyclocitral)进行氧化去除和动力学分析,并研究高锰酸钾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的破坏和β-环柠檬醛释出及其降解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高锰酸钾与β-环柠檬醛反... 采用水处理常用氧化剂高锰酸钾对铜绿微囊藻产生的主要致嗅物质β-环柠檬醛(β-cyclocitral)进行氧化去除和动力学分析,并研究高锰酸钾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的破坏和β-环柠檬醛释出及其降解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高锰酸钾与β-环柠檬醛反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在溶液pH=7和温度15℃时其速率常数为107.2 mol-1.L.s-1;溶液pH对反应影响不大;当pH=2~9时,动力学表观速率常数kobs为(0.078±0.016)min-1;高锰酸钾的加入造成藻细胞的破裂程度达到90%,使主要存在于胞内的β-环柠檬醛释出并降解;高锰酸钾能将铜绿微囊藻细胞内的β-胡萝卜素氧化成β-环柠檬醛,导致总β-环柠檬醛浓度在氧化过程中先升高后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柠檬 高锰酸钾 铜绿微囊藻 β-胡萝卜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铬合金和金合金烤瓷全冠修复对龈沟液中AST、ALP、TNF-α和IL-8、GP-x、MD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亚玲 曹直 占时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7期2069-2072,共4页
目的:探讨钴铬合金和金合金烤瓷全冠修复对龈沟液(GCF)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收治的80例单个上... 目的:探讨钴铬合金和金合金烤瓷全冠修复对龈沟液(GCF)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收治的80例单个上颌前牙烤瓷全冠修复的患者分为钴铬合金组和金合金组各40例,分别采用钴铬合金和金合金全冠修复。两组均于烤瓷熔附金属全冠(PFM)修复前和修复后6个月时检测牙龈指数(GI)、牙周袋探诊深度(PD)和GCF量,并检测GCF中AST、ALP、TNF-α、IL-8、GP-x及MDA水平。结果:两组修复前GCF量、GI及P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修复后GCF量、GI及PD均明显高于修复前,然而金合金组GCF量、GI及PD均明显低于钴铬合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修复前GCF中AST、ALP、TNF-α、IL-8、GP-x及MD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修复后GCF中AST、ALP、TNF-α、IL-8及MDA水平均明显高于修复前,然而金合金组GCF中AST、ALP、TNF-α、IL-8及MDA水平均明显低于钴铬合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修复后GCF中GP-x水平均明显低于修复前,然而金合金组GCF中GP-x水平明显高于钴铬合金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合金相比于钴铬合金能够明显降低龈沟液中AST、ALP、TNF-α、IL-8及MDA水平、提高龈沟液中GP-x水平,对牙龈的刺激性较轻,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铬合金 金合金 烤瓷熔附金属全冠 天冬氨酸转氨酶 碱性磷酸酶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8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丙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胡萝卜素裂解酶催化不同底物生成非香气物质的条件及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明明 樊明涛 +1 位作者 何鸿举 马汉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07-214,共8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研究类胡萝卜素裂解酶催化不同底物生成的非香气物质随酶解时间、p H、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非香气物质生成量会随着酶解时间的增加、p H的降低和温度的升高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另外发现β-胡萝卜素在不同反应...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研究类胡萝卜素裂解酶催化不同底物生成的非香气物质随酶解时间、p H、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非香气物质生成量会随着酶解时间的增加、p H的降低和温度的升高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另外发现β-胡萝卜素在不同反应p H下可生成不同的裂解产物。利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得到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β-胡萝卜素、玉米黄质、β-阿朴-8'-胡萝卜醛、角黄质和虾青素的酶解条件分别为p H4.5、温度30℃、时间15 min,p H4.5、温度30℃、时间13 min,p H4.5、温度33℃、时间45 min,p H4.0、温度30℃、时间41 min,p H4.5、温度50℃、时间7 min。按上述条件进行酶解反应,得到产物β1、z1和z2、a1、c1和c2、x1和x2的生成量分别为定义条件下的1.74、1.80、1.39、1.66和1.75倍。该方法有效提高了非香气物质的生成量,并节约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胡萝卜 β-阿朴-8’-胡萝卜醛 叶黄素类 胡萝卜素裂解酶 酶解因素 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法与LC-MS-MS相结合研究灯盏乙素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5
16
作者 储继红 张军 +3 位作者 李长印 邹冲 刘芳 居文政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目的:建立β-葡萄糖醛酸苷酶解法与LC-MS-MS法相结合测定人体血浆中灯盏乙素的苷元,研究健康男性单剂量口服灯盏花素分散片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血浆样品经β-葡萄糖醛酸苷酶水解,甲醇蛋白沉淀,色谱柱为Agilent ZOR BAX SB C18(2.1 mm&... 目的:建立β-葡萄糖醛酸苷酶解法与LC-MS-MS法相结合测定人体血浆中灯盏乙素的苷元,研究健康男性单剂量口服灯盏花素分散片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血浆样品经β-葡萄糖醛酸苷酶水解,甲醇蛋白沉淀,色谱柱为Agilent ZOR BAX SB C18(2.1 mm×150 mm,5μm),运用乙腈-甲醇-水洗脱,多反应监测(MRM)灯盏乙素苷元([M - H]-,m/ z 285.0/136.8)和内标槲皮素([ M - H]-, m/ z 301.1/120.8)。12名健康男性单剂量口服灯盏花素分散片120 mg 后,采用该方法测定血浆中灯盏乙素苷元,使用DAS 1.0软件处理数据,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灯盏乙素苷元在4.01~513.38μg·L-1范围内线性良好,日内日间精密度小于7.22%,提取回收率大于84.23%。12名健康男性单剂量口服灯盏花素分散片120 mg 后,以灯盏乙素苷元为检测对象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Cmax (μg·L^-1):159.97±58.14; AUC(0-19)(μg·L^-1·h):1151.37±279.80;AUC(0- ∞)(μg· L^-1·h):1194.13±264.51;Tmax (h):6.33±1.67;T1/2(h):2.83±0.60。结论建立的酶解与LC-MS-MS 相结合分析方法准确灵敏,适用于灯盏乙素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乙素 灯盏乙素苷元 8-葡萄糖酸苷酶 酶解 LC-MS-MS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儿茶醛对血瘀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趋化游走能力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克奇 李尚珠 +7 位作者 周宇 李卓 黄平平 徐宗佩 高秀梅 孙静美 史红 张伯礼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64-1066,共3页
目的和方法 :观察献血员和血瘀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跨越聚碳酸酯 (PC)膜及跨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单层趋化游走能力的差异、游走过程中产生IL - 8活性水平的变化及原儿茶醛 (PCA)对上述过程的影响。结果 :血瘀证患者... 目的和方法 :观察献血员和血瘀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跨越聚碳酸酯 (PC)膜及跨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单层趋化游走能力的差异、游走过程中产生IL - 8活性水平的变化及原儿茶醛 (PCA)对上述过程的影响。结果 :血瘀证患者组的趋化游走的PBMNC数目明显多于献血员组 ;PCA明显地抑制该 2组PBMNC的趋化游走。血瘀证患者PBMNC在游走过程中产生的IL - 8活性明显高于献血员 ;PCA抑制该 2组患者的PBMNC产生的IL - 8活性。结论 :血瘀证组PBMNC的趋化游走活性明显增强 ,并产生更高的IL - 8活性。PCA抑制PBMNC趋化游走和在趋化游走过程中产生的IL - 8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白细胞 细胞运动 白细胞介素-8 原儿茶 血瘀证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舌橐吾叶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彩芳 潘成学 +2 位作者 程茜 张振中 赵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73-1174,共2页
目的:研究离舌橐吾叶的化学成分。方法:离舌橐吾叶甲醇提取物用溶剂划分部位,用柱色谱分离化合物,理化和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与结论:从离舌橐吾叶中分离出3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β-谷甾醇、8β-羟基艾里莫酚烷-7(11)-烯-12,8α(1... 目的:研究离舌橐吾叶的化学成分。方法:离舌橐吾叶甲醇提取物用溶剂划分部位,用柱色谱分离化合物,理化和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与结论:从离舌橐吾叶中分离出3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β-谷甾醇、8β-羟基艾里莫酚烷-7(11)-烯-12,8α(14β,6α)-二内酯、β-胡萝卜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舌橐吾叶 8β-羟基艾里莫酚烷-7(11)--12 8 α(14β 6 α)-二内酯 β-谷甾醇 β-胡萝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肿瘤患者机体氧化应激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张焱 马双余 孙晓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93-796,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胃肠道肿瘤患者血浆中活性氧类物质、抗氧化酶防御系统以及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和DNA氧化损伤生物学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嘌呤(8-OHdG)的水平,分析胃肠道肿瘤患者机体氧化应激状态。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胃肠道肿... 目的通过检测胃肠道肿瘤患者血浆中活性氧类物质、抗氧化酶防御系统以及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和DNA氧化损伤生物学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嘌呤(8-OHdG)的水平,分析胃肠道肿瘤患者机体氧化应激状态。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胃肠道肿瘤患者(胃癌41例,肠癌62例)以及40例正常人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MDA、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酶(CA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8-OHdG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胃癌、肠癌组血清中O2-活力、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T-AOC、SOD、GSH-PX、CAT明显降低(P<0.05);胃癌、肠癌组血清中8-OHdG明显升高(P<0.05);胃、肠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体内活性氧成分增高;抗氧化酶降低;氧化损伤产物增加,过高的氧化应激水平参与胃肠道肿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胃肠道肿瘤 R0s 抗氧化酶 氧自由基 丙二 8-羟基脱氧鸟嘌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补血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应鹏 刘宇 +1 位作者 杨云裳 苏策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B11期400-401,共2页
采用硅胶柱对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L.)Hill.)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北美圣草素(eriodictyol,1),柚皮素(narigenin,2),槲皮素(quercetin,3),β-谷甾醇(β-... 采用硅胶柱对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L.)Hill.)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北美圣草素(eriodictyol,1),柚皮素(narigenin,2),槲皮素(quercetin,3),β-谷甾醇(β-sitosterol,4),6,8-二羟基色原酮(6,8-dihydroxy—chromone,5),胡萝卜苷(daucosterol,6)。化合物4—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补血草 β-谷甾醇 6 8-二羟基色原酮 胡萝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