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管扩散法检测牛乳中β-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吴瑕 邵辉 +1 位作者 王鑫 张兰威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1-35,I0001,共6页
试管扩散法是以微生物受阻法为基本原理,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作为指示菌,在培养基中加入指示剂,根据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在牛乳中生长产酸使指示剂变色现象,确定牛乳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量,比较试管扩散法和TTC法检测牛乳中6种β-内酰... 试管扩散法是以微生物受阻法为基本原理,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作为指示菌,在培养基中加入指示剂,根据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在牛乳中生长产酸使指示剂变色现象,确定牛乳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量,比较试管扩散法和TTC法检测牛乳中6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得到的检测限和检测时间等指标。结果表明,试管扩散法比TTC法更适合国内牛乳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管扩散法 β-酰胺类抗生素残留 检测 牛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根碱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
2
作者 康艳华 钟翌芃 +2 位作者 马强 梁书坤 钟友刚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57,共8页
为了解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对临床常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及血根碱(SAN)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耐药S.aureus的协同抑菌作用,本试验从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样本中分离得到57株S.aureus,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8... 为了解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对临床常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及血根碱(SAN)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耐药S.aureus的协同抑菌作用,本试验从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样本中分离得到57株S.aureus,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8种临床常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其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微量肉汤棋盘稀释法检测SAN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联合抑菌指数(FICI),通过体外时间-杀菌曲线检测SAN协同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S.aureus的杀伤作用。结果显示,S.aureus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为59.65%,其中对氨苄西林(40.35%)、青霉素(35.09%)和阿莫西林(35.09%)严重耐药;SAN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和头孢氨苄均有协同作用,可降低β-内酰胺类抗生素MIC 2~64倍;时间-杀菌曲线显示,SAN可以增强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和头孢氨苄对耐药S.aureus的杀伤作用。结果表明,SAN能够抑制耐药细菌的生长,恢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S.aureus的抗菌活性,为S.aureus导致的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血根碱 β-酰胺类抗生素 奶牛乳房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β-内酰胺抗生素中残留乙酸的含量 被引量:2
3
作者 冯艳春 裴文莉 +6 位作者 王晨 朱俐 田冶 崇小萌 宋暤昀 姚尚辰 宁保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8-393,共6页
目的建立测定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原料中乙酸残留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多因素组内设计方法,确定色谱流动相的组成、比例和pH值。参考ICH Q2,从专属性、检出限和定量限、线性、准确度、精密度和耐用性等6个方面对方法进行验证。用所建立... 目的建立测定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原料中乙酸残留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多因素组内设计方法,确定色谱流动相的组成、比例和pH值。参考ICH Q2,从专属性、检出限和定量限、线性、准确度、精密度和耐用性等6个方面对方法进行验证。用所建立的方法对19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原料进行了测定。结果采用C_(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02 mol/L磷酸二氢钾,梯度洗脱;柱温25℃;检测波长220 nm。供试品、溶剂和流动相对乙酸测定没有明显干扰;乙酸的最低检出限约为0.029μg,最低定量限约0.12μg;从定量限到限度2倍浓度范围内,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拟合直线方程为y=388866.7186x-177.5720,r2=0.9999;低中高浓度加样回收率平均分别为93%,96%和99%;方法的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分别为2.37%和2.11%;在3根不同C_(18)色谱柱上的耐用性良好。19种β-内酰胺抗生素原料中有3种筛查出残留乙酸。结论所建方法可以实现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原料中残留乙酸的准确定量,为该类原料的生产过程控制和标准物质研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酰胺类抗生素 原料 乙酸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17
4
作者 黄晓蓉 于竞竞 +2 位作者 郑晶 杨方 汤敏英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4-47,共4页
将微生物方法与仪器分析方法相结合,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作为指示菌,通过“阻抗分析仪”的自动检测、分析,根据DT时间的产生,判断牛奶中抗生素的残留情况。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快捷,灵敏度高、结果易判断,全部检测过程可在2~3h内... 将微生物方法与仪器分析方法相结合,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作为指示菌,通过“阻抗分析仪”的自动检测、分析,根据DT时间的产生,判断牛奶中抗生素的残留情况。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快捷,灵敏度高、结果易判断,全部检测过程可在2~3h内完成。本方法检测牛奶中青霉素G的检测限可达3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β-酰胺类抗生素残留 检测方法 “电阻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白国涛 储晓刚 +2 位作者 潘国卿 凌云 张峰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85-489,共5页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杀菌活性强、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在动物饲养过程中应用非常普遍。随着其在临床上应用研究和毒理学研究的深入,由其残留问题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已引起各国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及国际组织的广泛关注。本文对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杀菌活性强、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在动物饲养过程中应用非常普遍。随着其在临床上应用研究和毒理学研究的深入,由其残留问题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已引起各国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及国际组织的广泛关注。本文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做了全面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酰胺类抗生素 残留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受体分析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程古月 彭娟 +5 位作者 王玉莲 董小冰 彭大鹏 郝海红 黄玲利 袁宗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4-362,共9页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广泛用于动物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然而可食性动物产品中的抗生素残留会增加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危害人体健康,还会影响乳制品生产,导致经济上遭受巨大损失,因此开发快速可靠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对...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广泛用于动物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然而可食性动物产品中的抗生素残留会增加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危害人体健康,还会影响乳制品生产,导致经济上遭受巨大损失,因此开发快速可靠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对于食品安全控制非常必要。受体分析方法因其可以对一类药物进行多残留检测,具有专一性较强、灵敏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成为目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筛选方法研究的热点。本文将概述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受体及其制备方法,根据标记和检测手段的不同对受体分析法进行分类,包括放射免疫受体分析法、酶标记受体分析法、胶体金标记受体分析法、酶比色法和结合生物传感器的受体分析法,并介绍每类方法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酰胺类抗生素 残留 筛选方法 受体 标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法检测牛乳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延华 王伟军 +2 位作者 张兰威 马微 陈丽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3-64,I0001,I0002,共4页
对牛乳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三种微生物检测法进行比较,确定三种方法对牛乳中常见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限、检测时间、检测成本、操作难易程度等关键参数,同时指出国标TTC法在检测限方面,AOAC认证的BSDA法在操作难易程度方... 对牛乳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三种微生物检测法进行比较,确定三种方法对牛乳中常见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限、检测时间、检测成本、操作难易程度等关键参数,同时指出国标TTC法在检测限方面,AOAC认证的BSDA法在操作难易程度方面的缺陷,建议采用经济省时、简便易行、检测限较低的试管扩散法作为BSDA法及ITC法的补充,应用于牛乳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酰胺类抗生素 牛乳 微生物法 检测 方法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牛羊肉中7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残留量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强 何生虎 +3 位作者 陈娟 余永涛 雷元元 罗瑞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68,共5页
建立了牛羊肉中7种β-内酰胺类药物(青霉素G、青霉素V、苯唑西林、氯唑西林、萘夫西林、头孢喹肟、头孢氨苄)残留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样品经水和乙腈提取后,用正己烷去除脂肪,再用C18固相萃取柱净化,浓缩... 建立了牛羊肉中7种β-内酰胺类药物(青霉素G、青霉素V、苯唑西林、氯唑西林、萘夫西林、头孢喹肟、头孢氨苄)残留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样品经水和乙腈提取后,用正己烷去除脂肪,再用C18固相萃取柱净化,浓缩定容后,供超高效液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色谱条件:Waters BEH C18色谱柱(50mm×2.1mm,1.7μm);流动相1mL/L甲酸水和乙腈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40℃;进样量为10μL;流速为0.3 mL/min。质谱条件: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5μg/L^500μg/L的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内7种β-内酰胺类药物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样品中7种β-内酰胺类药物的检出限(LOD)均为1ng/g,定量下限(LOQ)均为2ng/g;7种β-内酰胺类药物的平均回收率为80%~108%,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本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出生鲜牛羊肉中7种β内酰胺类药物,为检测牛羊肉中β内酰胺类药物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酰胺类抗生素 牛羊肉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残留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食品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现状 被引量:8
9
作者 胡佳丽 刘小雷 于东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6-231,共6页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常用于畜牧业预防及控制动物感染性疾病。由于使用方法不当或不遵守休药期规定等原因,造成动物源食品中该类抗生素残留超标,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因此需严格控制其在动物源食品中的残留。作者就目前常用的β-内酰...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常用于畜牧业预防及控制动物感染性疾病。由于使用方法不当或不遵守休药期规定等原因,造成动物源食品中该类抗生素残留超标,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因此需严格控制其在动物源食品中的残留。作者就目前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包括微生物检测法、理化检测法及免疫分析法等作一简单介绍,分析各种方法的利弊,以期为动物源食品中药物残留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源食品 &beta -酰胺类抗生素 残留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管扩散法与国标TTC法检测牛乳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延华 王伟军 +2 位作者 张兰威 陈丽安 马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52-254,共3页
以PCA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Bsc953为指示菌,溴甲酚紫为颜色指示剂,对6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不同浓度乳样进行检测,确定了试管扩散法检测指标,并与国标TTC法进行比较,指出试管扩散法经济省时、简便易行,在检测限、检测时间、检测操... 以PCA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Bsc953为指示菌,溴甲酚紫为颜色指示剂,对6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不同浓度乳样进行检测,确定了试管扩散法检测指标,并与国标TTC法进行比较,指出试管扩散法经济省时、简便易行,在检测限、检测时间、检测操作方便程度上较国标TTC法具有很强的优越性,可作为国标TTC法的补充,应用于国内牛乳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 β-酰胺类抗生素 检测方法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标TTC法与AOAC纸片法检测乳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延华 张兰威 王伟君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59,共3页
对乳中抗生素残留的两种微生物检测法进行了比较,确定2种标准方法对6种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检测限,同时指出国标TTC法在检测灵敏度方面的缺陷。建议乳中抗生素残留检测过程中,采用特异性与灵敏度高、经济简便、检测限达到MRLS规定的... 对乳中抗生素残留的两种微生物检测法进行了比较,确定2种标准方法对6种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检测限,同时指出国标TTC法在检测灵敏度方面的缺陷。建议乳中抗生素残留检测过程中,采用特异性与灵敏度高、经济简便、检测限达到MRLS规定的AOAC纸片法作为国标TTC检测法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标准法 β-酰胺类抗生素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免疫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智勇 刘大程 程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6年第10期61-64,共4页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广谱抗菌药物,具有杀菌活性强、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在兽医临床上应用广泛,其在畜产品中残留也日趋严重。作者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人工抗原合成、抗体制备以及近年来报道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免疫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β-酰胺类抗生素 残留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快速同时测定牛奶中53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其代谢产物的残留 被引量:23
13
作者 张秀尧 蔡欣欣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93-701,共9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快速测定牛奶中53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其代谢产物残留的检测方法。牛奶样品经等量乙腈沉淀去蛋白、超滤后,以0.1%(v/v,下同)甲酸水溶液和0.1%甲酸乙腈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ACQUITY BEH...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快速测定牛奶中53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其代谢产物残留的检测方法。牛奶样品经等量乙腈沉淀去蛋白、超滤后,以0.1%(v/v,下同)甲酸水溶液和0.1%甲酸乙腈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ACQUITY BEH C18色谱柱上实现分离,一次进样分析仅需10 min,正离子电喷雾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基体工作曲线内标法定量。线性范围从方法的定量限至200μg/kg,相关系数均优于0.991 1,平均加标回收率在71%-12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7%-19%(n=6)。方法简单、快速,每人每天可处理50多份样品,检出限能够满足我国和欧盟对兽药残留的最高限量要求,适合于牛奶样品中53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其代谢产物的快速筛查和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 β-酰胺类抗生素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青霉噻唑酸 阿莫西林哌嗪-2′ 5′-二酮 氨苄西林哌嗪-2′ 5′-二酮 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试管法检测牛乳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伟军 李延华 +1 位作者 张兰威 马微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2-84,共3页
采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试管法对牛乳中6种最为常见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进行检测,指出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试管法为半定量检测法,对牛乳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具有较好的灵敏性。牛乳中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的检测限为6μ... 采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试管法对牛乳中6种最为常见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进行检测,指出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试管法为半定量检测法,对牛乳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具有较好的灵敏性。牛乳中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的检测限为6μg/kg,头孢氨苄的检测限为150μg/kg,苯唑青霉素的检测限为15μg/kg、头孢匹林的检测限为30μg/kg。在检测时间、操作难易程度上较BSDA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可应用于牛乳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 β-酰胺类抗生素 抗生素残留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乳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延华 王伟君 张兰威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60,共3页
对乳中抗生素残留的2种微生物检测法进行了比较,确定2种方法对6种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检测限,同时指出了国标TTC法对6种广谱抗生素均不能检出欧盟法典规定的MRL残留浓度,而AOAO纸片法对其检测限均在MRL浓度范围内,且符合欧盟药典确... 对乳中抗生素残留的2种微生物检测法进行了比较,确定2种方法对6种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检测限,同时指出了国标TTC法对6种广谱抗生素均不能检出欧盟法典规定的MRL残留浓度,而AOAO纸片法对其检测限均在MRL浓度范围内,且符合欧盟药典确定的最大残留量限制。建议乳中抗生素残留检测过程中,采用特异性与灵敏度高、经济简便、检测限达到MRLs规定的AOAO纸片法作为国标TTC检测法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礅生物标准法 β-酰胺类抗生素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链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散仁 董鹏 +2 位作者 朝博 红英 杨洺扬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4期77-81,共5页
猪链球菌病是生猪养殖中比较常见且危害较大的动物疫病,该病的病原是球菌科链球菌属的多种链球菌,其中猪链球菌2型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一直是治疗猪链球菌病的首选药物,但受长期选用的影响,猪源链球菌对β-内酰... 猪链球菌病是生猪养殖中比较常见且危害较大的动物疫病,该病的病原是球菌科链球菌属的多种链球菌,其中猪链球菌2型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一直是治疗猪链球菌病的首选药物,但受长期选用的影响,猪源链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强,给猪链球菌病的临床治疗带来威胁。文章对猪链球菌病的流行性及病原特点、猪源链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和耐药现状进行概述,以期为指导临床用药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源链球菌 β-酰胺类抗生素 耐药性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孕妇尿液中3种残留的氯霉素类抗生素
17
作者 朱平 吕磊 +2 位作者 丁悦 陶万茹 鲍蕾蕾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238,共6页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孕妇尿液中3种残留的氯霉素类抗生素,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尿液利用Oasis HLB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净化和富集,液相分离采用SHISEIDO MG-C_(18)(100 mm×3.0 mm,3.0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1%甲...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孕妇尿液中3种残留的氯霉素类抗生素,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尿液利用Oasis HLB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净化和富集,液相分离采用SHISEIDO MG-C_(18)(100 mm×3.0 mm,3.0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1%甲酸),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检测[M-H]-:氯霉素m/z 320.8、氟苯尼考m/z 355.8、甲砜霉素m/z 353.8、甲苯磺丁脲(内标)m/z 268.9。结果尿液中3种残留的氯霉素类抗生素在5~500 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均r>0.999);批内和批间的精密度及准确度良好(RSD<8.9%,∣相对误差(RE)∣<9.3%);提取回收率为71.4%~108.5%,稳定性良好(∣RE∣<11.8%);几乎没有残留;稀释不影响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共检测了18份不同孕期(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孕妇的尿样,大部分样品能检测到氯霉素(但浓度低于最低定量限5 ng/mL),其中少量样品能测出氟苯尼考,完全没有检测到甲砜霉素残留。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适用于尿液中3种氯霉素类抗生素的测定,可为氯霉素类抗生素的残留与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提供方法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法 氯霉素类抗生素 孕妇 尿液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的使用与水牛鲜乳中菌落总数及β-内酰胺酶残留关系的研究
18
作者 李治培 廖梦瑶 +3 位作者 李伟风 潘何剑 梁宇辰 潘玉红 《畜禽业》 2024年第10期33-36,共4页
为探究抗生素的使用与奶水牛鲜乳中菌落总数及β-内酰胺酶残留的关系,对某奶水牛规模场开展为期2个月的水牛生鲜乳监测工作。试验采用正常奶水牛生鲜奶样作为对照组,注射抗生素奶水牛的生鲜奶样作为试验组,采用平板计数法检测菌落总数... 为探究抗生素的使用与奶水牛鲜乳中菌落总数及β-内酰胺酶残留的关系,对某奶水牛规模场开展为期2个月的水牛生鲜乳监测工作。试验采用正常奶水牛生鲜奶样作为对照组,注射抗生素奶水牛的生鲜奶样作为试验组,采用平板计数法检测菌落总数、快速检测试剂条检测β-内酰胺酶。试验结果显示使用抗生素的奶水牛生鲜乳易检测出菌落总数超标及β-内酰胺酶阳性,同时奶水牛自身会产生内源性β-内酰胺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鲜乳 菌落总数 β-酰胺 内源性 抗生素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食品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多残留免疫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谢会玲 陈伟 +1 位作者 彭池方 胥传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90-494,共5页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指化学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的一类抗生素,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由于其使用方法不当或不遵守休药期规定等原因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本文介绍了动物源食品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现有残留检测方法,以...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指化学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的一类抗生素,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由于其使用方法不当或不遵守休药期规定等原因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本文介绍了动物源食品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现有残留检测方法,以及实现多残留快速检测的实验思路,包括目标抗体的获得和检测技术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酰胺类抗生素 头孢菌素 残留检测 目标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河蟹肝胰腺组织中林可酰胺类抗生素残留 被引量:3
20
作者 邱稀木 朱晓华 +2 位作者 边文冀 王淑芳 孟勇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31-1237,共7页
【目的】基于固相萃取技术(SPE),建立一种可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河蟹样品中林可酰胺类抗生素药物的检测方法。【方法】以固相萃取柱为样品净化材料,考察其对河蟹肝胰腺样品的净化效果,优化色谱条件和质谱参数,并对方法进行... 【目的】基于固相萃取技术(SPE),建立一种可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河蟹样品中林可酰胺类抗生素药物的检测方法。【方法】以固相萃取柱为样品净化材料,考察其对河蟹肝胰腺样品的净化效果,优化色谱条件和质谱参数,并对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在河蟹肝胰腺基质中,OASIS HLB SPE柱对3种药物的回收率最高。以InfinityLab poroshell 120 SB-C_(18)(100 mm×2.7 mm,2.7μm)柱为固定相,0.1%甲酸水(A相)和甲醇(B相)为流动相,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对3种林可酰胺类药物进行检测和定量。3种目标药物为50μg·L^(-1),方法线性良好,3种药物检出限为0.22-0.35μg·kg^(-1),定量限为0.72-1.16μg·kg^(-1),相关系数(R^(2))大于0.99。在添加量为5、10和50μg·kg^(-1)质量浓度的空白样品加标回收率试验中,3种林可酰胺类药物的绝对回收率为80.5%-99%,相对标准偏差为2.5%-5.2%。【结论】本LC-MS/MS方法提供了一种简便快捷的解决方案,以固相萃取技术为切入点,测定河蟹样品中3种林可酰胺类抗生素的残留,具有稳定可靠,重现性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 抗生素残留 固相萃取技术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林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