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酸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脂滴、β-酪蛋白合成的影响
1
作者 马晓聪 杨慧琳 +3 位作者 毛永尽 赵锋 曲波 崔英俊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1,共5页
文章以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试验模型,探究叶酸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脂滴、β-酪蛋白合成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叶酸纯化处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别采用CCK-8法和Edu法检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筛选出叶酸最佳使用浓度。采用尼罗红法... 文章以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试验模型,探究叶酸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脂滴、β-酪蛋白合成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叶酸纯化处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别采用CCK-8法和Edu法检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筛选出叶酸最佳使用浓度。采用尼罗红法和组织细胞甘油三酯含量酶法检测不同处理组胞内胞外甘油三酯含量,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处理组β-酪蛋白(CSN2)及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2.50μg/mL叶酸是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的最优浓度;叶酸可显著增加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胞内胞外甘油三酯含量,显著提高CSN2蛋白表达,p-Akt、Akt、p-mTOR、mTOR、SREBP1、CyclinD1等蛋白表达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腺上皮细胞 叶酸 泌乳 脂滴 β-酪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1/A2β-酪蛋白基因型的鉴定及其消化性能的比较
2
作者 李师行 徐洪涛 +6 位作者 李笑 孙美玲 杨鑫焱 项鹏宇 杨智浩 满朝新 姜毓君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0-167,共8页
A1β-酪蛋白和A2β-酪蛋白由于一级结构上的差异,消化后产生的物质也不相同。为了更全面地探究其对人体可能产生的生物活性影响,通过分析和监测该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进一步实现对A1/A2β-酪蛋白生物功能的探索。在本研究中,... A1β-酪蛋白和A2β-酪蛋白由于一级结构上的差异,消化后产生的物质也不相同。为了更全面地探究其对人体可能产生的生物活性影响,通过分析和监测该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进一步实现对A1/A2β-酪蛋白生物功能的探索。在本研究中,对采自某一牧场不同奶牛的牛奶进行等位基因特异性PCR鉴别,并借助阴离子交换色谱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牛奶分离出的β-酪蛋白进行纯化和鉴定,最后构建静态体外消化模型比较β-酪蛋白在消化性能上的差异。结果显示,分离纯化的A1和A2β-酪蛋白的浓度分别为0.62 mg/mL和0.66 mg/mL,纯度分别为95.28%和96.60%。两种β-酪蛋白的最终消化率均在90%左右,差异不显著。A2β-酪蛋白自肠消化阶段开始直至消化结束表现出了更高的水解度,为25.34%。随着胃肠消化时间的增加,两种β-酪蛋白的粒径不断减小,电位绝对值不断增大,并且A2β-酪蛋白在粒径和电位上的变化程度大于A1β-酪蛋白。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A1和A2β-酪蛋白在静态体外消化过程中的理化特性差异,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A2β-酪蛋白可能具有比A1β-酪蛋白更好的消化性能,为进一步拓宽A2β-酪蛋白在乳制品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1 β-酪蛋白 A2 β-酪蛋白 等位基因特异性PCR 体外模拟消化 消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温瞬时灭菌牛乳酪蛋白与β-乳球蛋白形成老化凝胶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张太 刘伊索 +2 位作者 曹佳媛 陈志伟 易华西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5-91,共7页
超高温瞬时灭菌(ultra-high temperature,UHT)乳是目前液态奶的主要产品,具有保质期长等优点。但是UHT处理会促使牛乳酪蛋白与乳清蛋白结合,导致UHT乳在贮藏中产生老化凝胶,目前尚不清楚酪蛋白与乳清蛋白的结合机制。该研究以不同加热... 超高温瞬时灭菌(ultra-high temperature,UHT)乳是目前液态奶的主要产品,具有保质期长等优点。但是UHT处理会促使牛乳酪蛋白与乳清蛋白结合,导致UHT乳在贮藏中产生老化凝胶,目前尚不清楚酪蛋白与乳清蛋白的结合机制。该研究以不同加热温度和时间制备的UHT乳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际实验和计算机模拟,探究了UHT条件下酪蛋白与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β-Lg)的相互作用及老化凝胶的形成机理。扫描电镜结果表明,UHT乳老化凝胶呈现粗糙多孔的形貌。SDS-PAGE结果表明,老化凝胶主要含有牛乳酪蛋白和β-Lg。HPLC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进一步证实了酪蛋白和β-Lg发生了结合。微量热泳动结果发现,β-Lg与酪蛋白单体通过非共价作用自发结合。通过对酪蛋白单体建模与β-Lg进行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酪蛋白与β-Lg的相互作用主要受静电力和范德华力驱动,其中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对稳定复合体具有关键作用。该研究为优化UHT乳热加工工艺和延长产品货架期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处理 酪蛋白 β-乳球蛋白 老化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中A1和A2 β-酪蛋白的结构、功能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4
作者 贤歌 刘慧敏 +1 位作者 王加启 郑楠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440-5451,共12页
酪蛋白是牛奶中主要的蛋白质,β-酪蛋白是酪蛋白中的一种,A1β-酪蛋白和A2β-酪蛋白是β-酪蛋白表现出的两种不同的基因型。由于氨基酸序列67号位置上的差异导致二者的结构不同,从而引起生理功能上的差异,其功能差异与人类健康存在一定... 酪蛋白是牛奶中主要的蛋白质,β-酪蛋白是酪蛋白中的一种,A1β-酪蛋白和A2β-酪蛋白是β-酪蛋白表现出的两种不同的基因型。由于氨基酸序列67号位置上的差异导致二者的结构不同,从而引起生理功能上的差异,其功能差异与人类健康存在一定的关联。本文介绍了牛奶中A1和A2β-酪蛋白在结构上的差异以及在胶束组装、伴侣活性和制品凝胶的差异,综述了目前研究发现的二者与人类健康的一些联系,主要体现在胃肠道症状、Ⅰ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精神疾病上,并总结现有对A1β-酪蛋白和A2β-酪蛋白的检测方法,旨在加强对牛奶中A1β-酪蛋白和A2β-酪蛋白的认识,为后续研究二者在营养学上的其他表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1β-酪蛋白 A2β-酪蛋白 结构差异 β-酪啡肽-7 人类健康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蛋白对5-甲基四氢叶酸消化和吸收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唐祯玥 崔蔚然 +2 位作者 张雨松 白红雨 邵美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1-19,共9页
本研究以5-甲基四氢叶酸和酪蛋白为研究对象,在体外消化模型中以粒径、Zeta电位、生物可及性和微观结构为测定指标,探究不同条件下酪蛋白对5-甲基四氢叶酸消化特性的影响;同时利用大鼠药代动力学方法研究不同剂量酪蛋白对5-甲基四氢叶... 本研究以5-甲基四氢叶酸和酪蛋白为研究对象,在体外消化模型中以粒径、Zeta电位、生物可及性和微观结构为测定指标,探究不同条件下酪蛋白对5-甲基四氢叶酸消化特性的影响;同时利用大鼠药代动力学方法研究不同剂量酪蛋白对5-甲基四氢叶酸吸收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体外消化过程中,酪蛋白浓度为3%、酪蛋白经均质处理、肠道p H为6、消化时间为5 h时,酪蛋白对5-甲基四氢叶酸的粒径、Zeta电位及生物可及性影响最显著(P<0.05)。与5-甲基四氢叶酸对照组相比,粒径减小至436.00~1465.33 nm,电位绝对值增大至18.58~30.64 mV,生物可及性提升至55.96%~87.06%。微观结构表明,酪蛋白可以与5-甲基四氢叶酸结合,减少5-甲基四氢叶酸在胃肠道降解,保证其更有效地运输至肠道。在体内吸收过程中,低、中、高剂量组酪蛋白均显著提高5-甲基四氢叶酸的生物利用度(P<0.05),为43.18%,50.21%,60.24%。综上,酪蛋白对5-甲基四氢叶酸的消化和吸收有促进作用。该研究可为5-甲基四氢叶酸在乳制品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甲基四氢叶酸 酪蛋白 体外消化 体内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乳β-酪蛋白基因分型及A1β-酪蛋白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6
作者 唐运萍 孙蕊仙 +2 位作者 李会民 宋艳秋 隋世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68-376,共9页
长期以来,牛奶为人们提供优质蛋白质和钙等微量元素。β-酪蛋白作为牛乳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分型,其中最常见的是A1型和A2型,且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而受到广泛关注。BCM-7是A1β-酪蛋白消化产生的一种生物活性肽,具有阿片样... 长期以来,牛奶为人们提供优质蛋白质和钙等微量元素。β-酪蛋白作为牛乳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分型,其中最常见的是A1型和A2型,且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而受到广泛关注。BCM-7是A1β-酪蛋白消化产生的一种生物活性肽,具有阿片样性质,推测其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I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密切相关,而也有少数文献报道,A1β-酪蛋白对机体是有益的。因此,该文从β-酪蛋白的基因分型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等方面进行阐述,为阐明A1和A2型β-酪蛋白牛奶对人体健康的具体影响以及各自发挥作用的机理奠定基础,并为A1和A2型β-酪蛋白牛奶的消费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酪蛋白 BCM-7 基因分型 人体健康 牛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型β-酪蛋白的营养优势及其生物活性综述
7
作者 黄彦斌 王锟 +2 位作者 代啸萍 杨志红 潘道泉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8期94-96,共3页
β-酪蛋白基因型可分为A1型和A2型两种主要类型。与A1型相比,A2型β-酪蛋白消化时不会产生对肠道有刺激作用的生物活性肽段,消化吸收性更好,具有一定的营养优势。这也使得A2型β-酪蛋白奶产品表现出相对更好的抗氧化稳定性、降低Ⅰ型糖... β-酪蛋白基因型可分为A1型和A2型两种主要类型。与A1型相比,A2型β-酪蛋白消化时不会产生对肠道有刺激作用的生物活性肽段,消化吸收性更好,具有一定的营养优势。这也使得A2型β-酪蛋白奶产品表现出相对更好的抗氧化稳定性、降低Ⅰ型糖尿病发病风险、改善炎症反应等优良品质。凭借营养优势和独特品质特征,A2型β-酪蛋白有助于推动乳品工业朝高质量、多元化、功能化方向发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优质乳品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型β-酪蛋白 营养优势 乳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纤维添加量对搅拌型A2β-酪蛋白酸奶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张居典 秦平 +3 位作者 邵景海 王帅 王青云 王占东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9期118-121,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柑橘纤维添加量对搅拌型A2β-酪蛋白酸奶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酸奶酸度、粘度、持水力、脱水收缩敏感性和稳定性指数为指标,研究不同柑橘纤维添加量(0‰、0.3‰、0.5‰、0.7‰、0.9‰)对搅拌型A2β-酪蛋白酸奶的影响。结果... 目的:研究不同柑橘纤维添加量对搅拌型A2β-酪蛋白酸奶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酸奶酸度、粘度、持水力、脱水收缩敏感性和稳定性指数为指标,研究不同柑橘纤维添加量(0‰、0.3‰、0.5‰、0.7‰、0.9‰)对搅拌型A2β-酪蛋白酸奶的影响。结果:随着柑橘纤维添加量的增加,酸奶的酸度、粘度、持水力、脱水收缩敏感性和稳定性指数均发生变化,当柑橘纤维添加量为0.5‰时,产品酸度适中,粘度、持水力、脱水收缩敏感性较好,产品组织结构更稳定。结论:使用柑橘纤维作为稳定体系的原料,工厂产业化生产搅拌型A2β-酪蛋白酸奶时,柑橘纤维添加量至少应为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β-酪蛋白 柑橘纤维 稳定性 酸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乳中αs-、β-酪蛋白组分的分离 被引量:20
9
作者 张艳 胡志和 赖宜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31-36,共6页
以新鲜脱脂牛乳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添加钙盐进行选择性沉淀分离αs-、β-酪蛋白组分,并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测定分离效果。从CaCl2溶液终浓度、冷却温度和反复溶解﹑沉淀次数三个方面对αs-、β-酪蛋白的... 以新鲜脱脂牛乳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添加钙盐进行选择性沉淀分离αs-、β-酪蛋白组分,并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测定分离效果。从CaCl2溶液终浓度、冷却温度和反复溶解﹑沉淀次数三个方面对αs-、β-酪蛋白的分离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aCl2溶液终浓度0.065mol/L,冷却温度2℃,经3次反复溶解﹑沉淀,分离得到的αs-酪蛋白组分纯度较高,可达83.33%,β-酪蛋白组分纯度为109.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 αs-酪蛋白 β-酪蛋白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液相色谱-质谱多反应监测方法测定食物中主要的牛奶过敏原α-酪蛋白 被引量:12
10
作者 冯小燕 张津 +2 位作者 吕美玲 高明霞 张祥民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0-513,共4页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串联的多反应监测技术检测食物中的牛奶过敏原成分α-酪蛋白,检出限达到了0.5mg/L,与目前已报道的检出限水平相当。该过敏原成分在0.5~25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说明本方法对于食品中牛奶过敏原成分的检测具有极...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串联的多反应监测技术检测食物中的牛奶过敏原成分α-酪蛋白,检出限达到了0.5mg/L,与目前已报道的检出限水平相当。该过敏原成分在0.5~25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说明本方法对于食品中牛奶过敏原成分的检测具有极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反应监测 液相色谱-质谱 牛奶过敏原 α-酪蛋白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β-酪蛋白和大豆β-伴球蛋白双抗制备及夹心ELISA快速定性检测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7
11
作者 肖海龙 赵凯 +2 位作者 林赛君 王红青 潘建红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2-226,共5页
采用牛奶β-酪蛋白和大豆β-伴球蛋白分别免疫BALB/c小鼠,4次免疫后,通过脾脏细胞杂交瘤技术及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筛选制备单克隆抗体,同时分别制备兔抗β-酪蛋白和β-伴球蛋白多克隆抗体;... 采用牛奶β-酪蛋白和大豆β-伴球蛋白分别免疫BALB/c小鼠,4次免疫后,通过脾脏细胞杂交瘤技术及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筛选制备单克隆抗体,同时分别制备兔抗β-酪蛋白和β-伴球蛋白多克隆抗体;通过棋盘滴定法,初步确定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的最佳工作浓度,建立双抗夹心ELISA用于乳品掺假以及牛奶、大豆过敏原成分的快速定性检测.结果表明:通过免疫和杂交瘤技术分别获得了抗β-酪蛋白和β-伴球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纯化后2种抗体的效价均达到1∶1×107,通过免疫兔制备的2种多克隆抗体经纯化后效价在1∶2×105左右;所建立的双抗夹心ELISA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5ng/mL,与其他物种的蛋白不发生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这为建立乳品掺假及过敏原成分快速检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酪蛋白 β-伴球蛋白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类食物中β-酪蛋白的结构及营养功能 被引量:21
12
作者 周鹏 张玉梅 +3 位作者 刘彪 石羽杰 李婧 汪之顼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年第4期52-56,共5页
综述了人类母乳(以下简称母乳)和牛乳蛋白质中乳清蛋白与酪蛋白比例、相应蛋白质种类、含量及其营养特点,并重点叙述了酪蛋白的亚型及结构,母乳中含量最多的酪蛋白组分β-酪蛋白的消化特性、营养价值和促进钙铁等矿物质吸收、免疫调节... 综述了人类母乳(以下简称母乳)和牛乳蛋白质中乳清蛋白与酪蛋白比例、相应蛋白质种类、含量及其营养特点,并重点叙述了酪蛋白的亚型及结构,母乳中含量最多的酪蛋白组分β-酪蛋白的消化特性、营养价值和促进钙铁等矿物质吸收、免疫调节和肠道健康促进等生物学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由于牛乳蛋白质在组分含量和比例与母乳的差异,乳基婴幼儿配方粉中蛋白质的调整,既要考虑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还需要进一步精细调整蛋白质亚组分的含量和比例,是当前乃至今后婴幼儿配方食品配方创新和工艺技术研发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 母乳 牛乳 酪蛋白 β-酪蛋白 婴幼儿配方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色谱-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分离鉴定中国人乳中的β-酪蛋白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宇 任皓威 +3 位作者 刘彪 刘宁 李萌 王东茂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9-434,共6页
以新鲜中国人乳为研究对象,在酸性条件下加氯化钙分离酪蛋白,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测定分离效果。从pH值、离心力和CaCl2浓度等3个方面对分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pH=4.3,离心力为10 400 g,CaCl2溶液... 以新鲜中国人乳为研究对象,在酸性条件下加氯化钙分离酪蛋白,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测定分离效果。从pH值、离心力和CaCl2浓度等3个方面对分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pH=4.3,离心力为10 400 g,CaCl2溶液浓度为60 mmol/L时,分离得到的酪蛋白组分纯度最高。对所得酪蛋白沉淀进行DEAE阴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得到3个洗脱液。对其中第3个峰进行Western-Blot法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TOF MS)鉴定,证明该峰能与人β-酪蛋白抗体特异性结合,确认其为人乳β-酪蛋白;将质谱结果在Mascot数据库中进行数据检索,序列覆盖率为50%,进一步确定其为人乳β-酪蛋白。综上所述,我们建立了能够得到符合蛋白质组学研究要求的人乳β-酪蛋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交换色谱 质谱 β-酪蛋白 纯化 中国人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β-酪蛋白单体二级结构及胶束微观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微 王辰元 +2 位作者 张婉舒 李萌 刘宁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6,20,共4页
以人乳β-酪蛋白为研究对象,使用圆二色光谱研究单体的二级结构后,借助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共聚焦电子显微镜技术对β-酪蛋白胶束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圆二色光谱结果表明,单体内部含有α螺旋1.33%,β-折叠17.3%,β-转角31.07%,无规则... 以人乳β-酪蛋白为研究对象,使用圆二色光谱研究单体的二级结构后,借助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共聚焦电子显微镜技术对β-酪蛋白胶束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圆二色光谱结果表明,单体内部含有α螺旋1.33%,β-折叠17.3%,β-转角31.07%,无规则卷曲50.23%,二级结构相对较少,单体的内部构象疏松开放。共聚焦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胶束与胶束之间容易进一步缔合,形成直径大小不均的胶束团,透射电镜结果表明,人乳β-酪蛋白胶束最小直径约为20 nm,胶束内部呈现出疏松有孔的柔性结构,这种结构与β-酪蛋白胶束具有释放和保留某些免疫活性物质的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β-酪蛋白 单体 二级结构 胶束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乳腺上皮细胞β-酪蛋白的检测及核型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治国 卜登攀 王加启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2期8-11,共4页
本试验用Western-blotting检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培养液中的β-酪蛋白,鉴定该细胞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通过分析染色体数目及核型以鉴定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是否发生转化。结果显示:培养液中含有β-酪蛋白,说明该乳腺上皮细胞生理... 本试验用Western-blotting检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培养液中的β-酪蛋白,鉴定该细胞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通过分析染色体数目及核型以鉴定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是否发生转化。结果显示:培养液中含有β-酪蛋白,说明该乳腺上皮细胞生理状况良好;染色体数目正常,染色体数目为60,核型与哺乳动物染色体图谱一致,说明该细胞系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未发生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酪蛋白 牛乳腺上皮细胞 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微滤技术制备富含β-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新型功能性乳蛋白配料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珺珂 刘大松 +2 位作者 赖瑞业 余韵 周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91,共7页
以市售的巴氏杀菌脱脂乳为原料,探究膜孔径、温度、洗滤液和洗滤次数等条件对β-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分离效果和膜通量的影响,最终制备了富含β-酪蛋白与乳清蛋白的新型功能性乳蛋白配料。研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对蛋白... 以市售的巴氏杀菌脱脂乳为原料,探究膜孔径、温度、洗滤液和洗滤次数等条件对β-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分离效果和膜通量的影响,最终制备了富含β-酪蛋白与乳清蛋白的新型功能性乳蛋白配料。研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对蛋白做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在4℃条件下,使用30 nm孔径的陶瓷膜,以水作为洗滤液,可使得β-酪蛋白的分离效果最佳;在最优条件下,脱脂乳经微滤浓缩3倍后,再在相同条件下补水洗滤4次,将膜过滤各阶段所得的透过液混合,可得到β-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产率分别为51.7%和99.7%,复合蛋白中β-酪蛋白和乳清蛋白所占比例分别为51.1%和40.0%,而αs-酪蛋白的含量得以大大降低,该功能性复合蛋白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蛋白配料用于配方乳粉等婴幼儿食品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脂乳 微滤 β-酪蛋白 乳清蛋白 婴幼儿配方乳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争ELISA法对牛乳β-酪蛋白的检测 被引量:3
17
作者 宋宏新 潘洁 +1 位作者 柏红梅 薛海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50-452,共3页
通过确定包被抗体最佳稀释度(anti-β-CN IgY1:160)、封闭液及封闭时间(含1%明胶的PBST,封闭1h)、酶标抗原(1:20)和待测脱脂牛乳样品稀释液(1:80)抗体作用时间(60min)、底物最佳反应时间(20min)、温度(37℃)等对竞争ELISA效果有重要影... 通过确定包被抗体最佳稀释度(anti-β-CN IgY1:160)、封闭液及封闭时间(含1%明胶的PBST,封闭1h)、酶标抗原(1:20)和待测脱脂牛乳样品稀释液(1:80)抗体作用时间(60min)、底物最佳反应时间(20min)、温度(37℃)等对竞争ELISA效果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建立检测牛乳β-酪蛋白的竞争ELISA法。经敏感性实验和重复性实验证明本实验建立的竞争ELISA法最低检出量为5.1μg/mL,变异系数(CV)小于5%,可以开发应用于牛乳及其制品的蛋白质品质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ELISA β-酪蛋白 鸡卵黄抗体(I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乳αS1-酪蛋白与大豆蛋白交叉过敏原的识别鉴定 被引量:5
18
作者 丛艳君 吕晓哲 +2 位作者 李晔 刘迪 李邻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70-75,共6页
为识别牛乳αS1-酪蛋白和大豆蛋白的交叉过敏原,鉴定其致敏特性,揭示交叉过敏机理,首先以牛乳过敏患者血清、αS1-酪蛋白小鼠单克隆抗体为探针,通过免疫印迹方法识别大豆蛋白交叉过敏原,然后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比对了交叉过敏原与αS1-... 为识别牛乳αS1-酪蛋白和大豆蛋白的交叉过敏原,鉴定其致敏特性,揭示交叉过敏机理,首先以牛乳过敏患者血清、αS1-酪蛋白小鼠单克隆抗体为探针,通过免疫印迹方法识别大豆蛋白交叉过敏原,然后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比对了交叉过敏原与αS1-酪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进而通过体外消化实验和加热实验探究交叉过敏原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牛乳αS1-酪蛋白和大豆蛋白的交叉过敏原为β-伴大豆球蛋白α亚基(Gly m Bd 60K),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结果表明Gly m Bd 60K在2 min消化完全,并且加热对过敏原的交叉反应性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S1-酪蛋白 大豆蛋白 交叉过敏原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酚氧化酶交联β-酪蛋白的抗原性变化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程伟 高金燕 +2 位作者 李欣 刘法辉 陈红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19-221,224,共4页
利用多酚氧化酶催化牛乳β-酪蛋白交联,并通过ELISA方法检测交联前后β-酪蛋白抗原性的变化。SDS-PAGE结果显示,多酚氧化酶可以有效地催化β-酪蛋白交联。同时,间接竞争ELISA检测的β-酪蛋白交联后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由2.63μg/mL变为... 利用多酚氧化酶催化牛乳β-酪蛋白交联,并通过ELISA方法检测交联前后β-酪蛋白抗原性的变化。SDS-PAGE结果显示,多酚氧化酶可以有效地催化β-酪蛋白交联。同时,间接竞争ELISA检测的β-酪蛋白交联后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由2.63μg/mL变为4.07μg/mL,表明交联后β-酪蛋白抗原性明显降低。本研究工作为通过多酚氧化酶交联制备低致敏性乳制品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氧化酶 酶交联 β-酪蛋白 牛奶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中主要过敏原α(s1)-酪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范安妮 佘之蕴 +2 位作者 梁宇斌 张娟 周臣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4740-4744,共5页
目的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预测牛奶中主要过敏原α_(s1)-酪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方法从Genbank搜索α_(s1)-酪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采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对该序列进行分析预测,包括信号肽、疏水性、跨膜区、活性位点、B细胞表位、... 目的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预测牛奶中主要过敏原α_(s1)-酪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方法从Genbank搜索α_(s1)-酪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采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对该序列进行分析预测,包括信号肽、疏水性、跨膜区、活性位点、B细胞表位、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结果α_(s1)-酪蛋白的1~16位是信号肽,无跨膜区,有3个糖基化位点、5个酪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3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IEDB数据库预测α_(s1)-酪蛋白的抗原区分别为氨基酸的16~29、45~50、52~54、56~70、74~75、77~86、94~104、142~152、173~179和185~210,同时预测构建了α_(s1)-酪蛋白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结论预测得到的α_(s1)-酪蛋白结构和功能信息,可为牛奶过敏原酪蛋白的致敏机制研究及检测方法建立提供信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原 α(s1)-酪蛋白 生物信息学 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