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ncRNA GUSBP11通过miR-339-5p/MDM2轴调节胃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1
作者 黄星华 吕微风 +2 位作者 林蔚 陈家钖 何娴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6-483,共8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葡萄糖醛酸酶β假基因11(GUSBP11)调节miR-339-5p/小鼠双分钟同源物2(MDM2)轴对胃癌细胞AGS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2023年12月至2024年6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中医院手术治疗的25例胃癌患者...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葡萄糖醛酸酶β假基因11(GUSBP11)调节miR-339-5p/小鼠双分钟同源物2(MDM2)轴对胃癌细胞AGS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2023年12月至2024年6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中医院手术治疗的25例胃癌患者的癌旁组织及癌组织。常规培养胃癌细胞AGS和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用转染试剂将对照质粒和敲减质粒转染AGS细胞,分为Ctrl组、sh-NC、sh-GUSBP11、sh-GUSBP11+anti-NC、sh-GUSBP11+anti-miR-339-5p。qPCR法检测胃癌组织及各组细胞中GUSBP11、miR-339-5p和MDM2 mRNA的表达;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GUSBP11或MDM2与miR-339-5p间的靶向关系;EdU法检、Transwell小室实验、划痕愈合实验和WB法分别检测各组AGS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和细胞中CDK1、MMP-2、MMP-9蛋白的表达;AGS细胞移植瘤实验检测敲减GUSBP11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胃癌组织和细胞中GUSBP11、MDM2 mRNA均呈高表达(均P<0.05),miR-339-5p呈低表达(P<0.05)。GUSBP11与miR-339-5p和MDM2与miR-339-5p间存在靶向关系。在AGS细胞中敲减GUSBP11可明显抑制MDM2蛋白、促进miR-339-5p的表达而抑制miR-339-5p则可促进MDM2蛋白表达。敲减GUSBP11可抑制AGS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而抑制miR-339-5p则可逆转此作用。敲减GUSBP11可明显抑制CDK1、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而抑制miR-339-5p则可逆转此作用。敲减GUSBP11可明显抑制AGS细胞移植瘤的生长。结论:GUSBP11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呈高表达,敲减GUSBP11表达可能通过调控miR-339-5p/MDM2轴抑制胃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长链非编码RNA葡萄糖β假基因11 miR-339-5p 小鼠双分钟同源物2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内β-葡糖醛酸酶定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弘 张文竹 +1 位作者 杨波 宦大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2-563,共2页
目的:研究人体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内β-葡糖醛酸酶(β-Glu)超微结构水平的定位。方法:采用抗β-Glu抗体,胶体金探针及免疫电镜技术与方法。结果:标记β-Glu的金颗粒定位于内质网和溶酶体内。结论:为今后研究乳腺各种疾病和肿瘤β-Glu活性... 目的:研究人体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内β-葡糖醛酸酶(β-Glu)超微结构水平的定位。方法:采用抗β-Glu抗体,胶体金探针及免疫电镜技术与方法。结果:标记β-Glu的金颗粒定位于内质网和溶酶体内。结论:为今后研究乳腺各种疾病和肿瘤β-Glu活性的变化,建立了一个正常的形态学研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糖 胶体金 免疫电镜 内质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葡萄糖醛酸苷酶基因转染的人肾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邵晨 秦卫军 +5 位作者 温伟红 张磊 王禾 秦荣良 袁建林 邵国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 :建立高表达 β 葡萄糖醛酸苷酶 (以下简称 βG)基因的肾癌细胞模型 ,并观察转染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1 βG ,并利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将其转入人肾癌细胞株GRC 1中。用mRNA打点杂交和Westernblot,鉴... 目的 :建立高表达 β 葡萄糖醛酸苷酶 (以下简称 βG)基因的肾癌细胞模型 ,并观察转染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1 βG ,并利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将其转入人肾癌细胞株GRC 1中。用mRNA打点杂交和Westernblot,鉴定其转录与表达水平 ,并通过光镜、电镜及细胞增殖周期检测等方法 ,观察转染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结果 :在mRNA与蛋白水平证实 ,转染细胞内有 βG基因的高表达。透射电镜观察 ,转染细胞中的溶酶体、内质网丰富 ,细胞微绒毛及突起增多 ,但转染前后肾癌细胞GRC 1的周期及生长情况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应用脂质体介导法 ,将βG基因导入人肾癌GRC 1细胞后 ,获得生物学特性稳定 βG基因高表达的肾癌细胞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β-葡萄糖 基因转染 超微结构 生物学特性 脂质体介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肠黏膜上皮细胞内β-葡糖醛酸酶免疫电镜定位研究
4
作者 宦大为 张文竹 +3 位作者 杨波 刘树立 方长青 张弘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4-745,共2页
采用低温包埋、紫外线照射、抗β-葡糖醛酸酶抗体、胶体金探针及免疫电镜技术与方法,标记β-葡糖醛酸酶(β-Glu)的金颗粒定位于人体回肠黏膜上皮细胞内的内质网和溶酶体内。为研究回肠各种疾病和肿瘤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及定量的变化,... 采用低温包埋、紫外线照射、抗β-葡糖醛酸酶抗体、胶体金探针及免疫电镜技术与方法,标记β-葡糖醛酸酶(β-Glu)的金颗粒定位于人体回肠黏膜上皮细胞内的内质网和溶酶体内。为研究回肠各种疾病和肿瘤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及定量的变化,建立了正常的形态学研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糖 免疫电镜 内质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葡萄糖醛酸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薛业敏 毛忠贵 +2 位作者 刘海丽 唐蕾 邵蔚蓝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75-79,共5页
 α 葡萄糖醛酸酶是木聚糖类半纤维素完全降解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酶,它在构建彻底降解半纤维素的基因工程菌和半纤维素酶制品的应用开发方面的生物技术潜力正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木聚糖的结构着重介绍α 葡萄糖醛酸酶的...  α 葡萄糖醛酸酶是木聚糖类半纤维素完全降解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酶,它在构建彻底降解半纤维素的基因工程菌和半纤维素酶制品的应用开发方面的生物技术潜力正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木聚糖的结构着重介绍α 葡萄糖醛酸酶的作用机理、酶活分析、酶纯化和基因克隆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葡萄糖 研究进展 木聚糖 基因重组技术 降解 半纤维素 结构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葡萄糖醛酸苷酶基因转染人胆管癌细胞的生物学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戴辉 仇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S024-S026,共3页
目的 建立高表达β-葡萄糖醛酸苷酶(以下简称βG)基因的胆管癌模型,并观察转染βG基因的胆管癌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基因表达产物的定位。方法 构建真核表达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DOR-βG。利用阳离子脂质体将其转入人胆管癌细胞... 目的 建立高表达β-葡萄糖醛酸苷酶(以下简称βG)基因的胆管癌模型,并观察转染βG基因的胆管癌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基因表达产物的定位。方法 构建真核表达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DOR-βG。利用阳离子脂质体将其转入人胆管癌细胞株,经免疫组化染色和免疫电镜等检测其表达,并用民镜观察转染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经G418筛选后的阳性细胞克隆,为高表达βG的胆管癌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电镜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萄糖 胆管癌 基因转染 脂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US报告系统在植物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和优化 被引量:7
7
作者 杨丹丹 王俊杰 梁卫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61-768,共8页
β-葡糖醛酸酶(GUS)报告系统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中被广泛使用的一种重要工具,在解析基因时空表达调控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报告基因GUS的生化特性及检测手段,从启动子元件鉴定、基因诱捕、无标记转基因技术等方面论... β-葡糖醛酸酶(GUS)报告系统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中被广泛使用的一种重要工具,在解析基因时空表达调控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报告基因GUS的生化特性及检测手段,从启动子元件鉴定、基因诱捕、无标记转基因技术等方面论述GUS的应用现状和优势,并针对内源GUS、GUS抑制因子等问题和改进优化手段进行了分析,为该技术在植物功能基因研究中进一步拓展提供新线索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糖报告基因(gus) 基因植物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肝素酶基因s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沉寂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晓艳 方红 +3 位作者 羊正纲 张妤 阮黎明 蒋筱凌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81-587,共7页
目的:构建针对人乙酰肝素酶(HPSE)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及其表达载体,转染细胞后观察其对HPSE基因的干扰作用。方法:设计HPSE靶向的发夹状siRNA,合成两条互补的寡核苷酸链,退火后连接入pRNATU6.1载体,转化扩增后进行序列测定。用脂质... 目的:构建针对人乙酰肝素酶(HPSE)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及其表达载体,转染细胞后观察其对HPSE基因的干扰作用。方法:设计HPSE靶向的发夹状siRNA,合成两条互补的寡核苷酸链,退火后连接入pRNATU6.1载体,转化扩增后进行序列测定。用脂质体包裹转染人恶性黑素瘤细胞A375,采用半定量PCR测定HPSE基因RN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HPSE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将针对HPSE基因的siRNA的双链寡核苷酸片段克隆到pRNATU6.1载体,经过阳性菌落PCR鉴定与测序,结果正确;转染A375细胞后,半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HPSE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针对HPSE基因的siRNA载体,转染细胞后可抑制HPSE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核苷 反义 葡糖糖苷 RNA 小分子干扰 RNA干扰 乙酰肝素 基因表达 黑色素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联用法分析灯盏花乙素在胃肠道的代谢物 被引量:30
9
作者 居文政 储继红 +1 位作者 谭仁祥 熊宁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92-295,共4页
目的:研究灯盏花乙素在胃肠道的代谢物。方法:分别用盐酸、β-葡糖醛酸苷酶水解灯盏花乙素,并用健康志愿者的肠内菌对灯盏花乙素进行转化,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联用法分析代谢物。结果:灯盏花乙素可被盐酸、β-葡糖醛酸苷酶水解为苷元... 目的:研究灯盏花乙素在胃肠道的代谢物。方法:分别用盐酸、β-葡糖醛酸苷酶水解灯盏花乙素,并用健康志愿者的肠内菌对灯盏花乙素进行转化,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联用法分析代谢物。结果:灯盏花乙素可被盐酸、β-葡糖醛酸苷酶水解为苷元,可被肠内菌群转化为苷元。健康受试者口服灯盏花乙素后,血浆中能检测到灯盏花乙素苷元。结论:健康受试者口服灯盏花乙素后,在吸收进入血液之前,胃肠道内灯盏花乙素与其苷元并存,而苷元更易于吸收,以总苷元为检测对象研究灯盏花乙素药代动力学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乙素 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联用 水解 β-葡糖 肠内菌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基质结合区在转基因烟草中提高报导基因的表达水平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旭刚 朱祯 +2 位作者 徐军望 徐鸿林 肖桂芳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9期9-13,共5页
从豌豆基因组中分离了位于质体蓝素 (Plastocyanin)基因下游的核基质结合区(Matrixattachmentregion ,MAR)。为进一步研究此段MAR序列在转基因植物中对外源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将MAR序列构建在报导基因 β 葡糖醛酸酶 (β glucuronidas... 从豌豆基因组中分离了位于质体蓝素 (Plastocyanin)基因下游的核基质结合区(Matrixattachmentregion ,MAR)。为进一步研究此段MAR序列在转基因植物中对外源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将MAR序列构建在报导基因 β 葡糖醛酸酶 (β glucuronidase ,GUS)基因和植物选择标记新霉素磷酸转移酶 (Neomycinphosphotransferase ,NPT II)基因的两侧形成T DNA结构。采用叶盘法 ,经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GUS定量检测表明 ,MAR的存在使GUS基因的平均表达水平提高了 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基质结合区 基因植物 β-葡糖 外源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团为受体的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非洲菊基因转化体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叶华 陈善娜 +3 位作者 陈苇 李劲峰 李根泽 王敬乔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23-1026,共4页
以非洲菊叶柄基部的愈伤组织为起始材料,通过匀浆将其切割成小细胞团,再利用该小细胞团为外植体进行农杆菌介导的GUS基因转化。标记基因GUS的转化及转化愈伤组织的X-G luc染色证明了该方法可以高频率地(>80%)获得转化愈伤组织;通过... 以非洲菊叶柄基部的愈伤组织为起始材料,通过匀浆将其切割成小细胞团,再利用该小细胞团为外植体进行农杆菌介导的GUS基因转化。标记基因GUS的转化及转化愈伤组织的X-G luc染色证明了该方法可以高频率地(>80%)获得转化愈伤组织;通过对转化愈伤组织的再生培养,获得了8株X-G luc染色阳性植株;转化植株的PCR检测和Southern分子杂交检测进一步表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入非洲菊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菊 小细胞团 β-葡糖(gus) 基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肠道UGT1A基因的多态性表达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敏 李延青 +3 位作者 孙德峰 汪治敏 许晓群 袁孟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15-1320,共6页
目的:从mRNA水平及蛋白质水平分析结直肠粘膜UGT1A基因位点的多态性表达。方法:结直肠癌病例组40例,正常人肠道粘膜对照组20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结直肠癌组、正常人群肠道粘膜UGT1A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UGT1A蛋白的表达... 目的:从mRNA水平及蛋白质水平分析结直肠粘膜UGT1A基因位点的多态性表达。方法:结直肠癌病例组40例,正常人肠道粘膜对照组20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结直肠癌组、正常人群肠道粘膜UGT1A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UGT1A蛋白的表达。结果:(1)UGT1AmRNA量的差异表达:结直肠癌组织中UGT1AmRNA表达明显低于其周围正常粘膜,而后者低于正常人群肠粘膜组织的表达量,P<0.01。结直肠癌病例组、正常人群结直肠粘膜组织呈现个体差异表达。(2)结直肠粘膜组织UGT1A各同Ⅰ型的多态性表达:癌组织、癌周正常粘膜及在正常人群肠道粘膜中UGT1A各同Ⅰ型表达例数各不相同。UGT1A1、1A3、1A4、1A6、1A9mRNA表达水平在癌组织表达低于周围正常粘膜,P<0.01;而UGT1A8、1A10在癌组织中mRNA表达量高于周围正常粘膜,P<0.01。(3)UGT1A蛋白的差异表达:其灰度值比值在癌组织显著低于周围正常组织,后者又显著低于正常人肠粘膜,P<0.01。各组蛋白表达的深浅度亦各不相同。结论:(1)UGT1A基因位点的多态表达不仅存在于结直肠癌组织及周围的正常组织,亦存在于正常人群肠粘膜;(2)结直肠粘膜上皮UGT1A基因位点在转录水平及功能水平均存在着多态调节,不同个体对致癌物的易感性不同可能是这种差异表达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葡糖转移 基因 UGT1A 多态性(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MAR序列的植物表达载体pBI121-MARs的构建 被引量:3
13
作者 武冬梅 陈创夫 +1 位作者 史芳芳 祝建波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429-432,共4页
将MAR(Matrix Attachment Region)构建到外源基因表达框的两侧,可以促进外源基因的表达,减少转基因沉默。实验利用PCR方法从普通烟草基因组中分离到一段MAR序列,将其正向重复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β-葡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G... 将MAR(Matrix Attachment Region)构建到外源基因表达框的两侧,可以促进外源基因的表达,减少转基因沉默。实验利用PCR方法从普通烟草基因组中分离到一段MAR序列,将其正向重复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β-葡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GUS)基因表达框的两侧,形成一个新的植物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序列 植物表达载体 β-葡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GT2B15基因D85Y多态性和前列腺癌关系的Meta分析
14
作者 朱景振 董宗明 +3 位作者 李龙坤 刘骞 孙碧韶 宋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686-2691,共6页
目的评价UGT2B15基因D85Y(D85 to Y85)多态性和前列腺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BM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章,使用优势比(ORs)和95%的可信区间(95%CI)进行相关性评价。采用Begg检验和Egger检验对各项研究的发表... 目的评价UGT2B15基因D85Y(D85 to Y85)多态性和前列腺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BM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章,使用优势比(ORs)和95%的可信区间(95%CI)进行相关性评价。采用Begg检验和Egger检验对各项研究的发表偏倚进行分析。结果 Meta分析中共纳入6篇文章(病例组817例,对照组1 000例),检测显示UGT2B15基因D85Y多态性和前列腺癌具有显著的相关性(Additive模型:OR=0.72,95%CI=0.58-0.89;Dominant模型:OR=0.53,95%CI=0.35-0.81;Recessive模型:OR=0.77,95%CI=0.61-0.98;YY vs DD基因型:OR=0.53,95%CI=0.32-0.88;YD vs DD基因型:OR=0.55,95%CI=0.35-0.86)。结论 UGT2B15基因Y85可能是前列腺癌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糖转移2家族B15基因 UGT2B15 前列腺癌 单核苷多态.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基因在幼桑植株的表达
15
作者 町井博明 陈智毅 《广东蚕丝通讯》 1990年第3期60-60,共1页
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进展,人们正努力通过基因导入育出带有新性状的作物,已有好几个性状转化的作物在实施隔离栽培试验。但在桑等木本作物方面,除一部分树种外,外源基因导入尚未成功,基因导入技术迫在眉睫。因此,为开发桑树性状转化技术... 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进展,人们正努力通过基因导入育出带有新性状的作物,已有好几个性状转化的作物在实施隔离栽培试验。但在桑等木本作物方面,除一部分树种外,外源基因导入尚未成功,基因导入技术迫在眉睫。因此,为开发桑树性状转化技术,用园叶片法,试验向桑树导入外源基因,证实了这个外源基因在桑植株中表达了。外源基因用具有来自大肠杆菌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与β-葡糖醛酸苷酶(GUS)基因的双标记载体—PBI1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基因 葡糖 基因导入 标记载体 新性状 转化技术 工程技术 尚未成功 卡那霉素抗性 转化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豌豆核基质结合区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旭刚 吴茜 +1 位作者 朱祯 肖桂芳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4-8,共5页
将豌豆基因组中分离的核基质结合区 (Matrixattachmentregions ,MARs)构建在植物表达载体的T DNA结构域中 ,使得报导基因 β 葡糖醛酸酶 (β glucuronidase ,GUS)基因位于两段MARs序列之间。将此载体与不包含MARs序列的植物表达载体经... 将豌豆基因组中分离的核基质结合区 (Matrixattachmentregions ,MARs)构建在植物表达载体的T DNA结构域中 ,使得报导基因 β 葡糖醛酸酶 (β glucuronidase ,GUS)基因位于两段MARs序列之间。将此载体与不包含MARs序列的植物表达载体经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GUS活性检测表明 ,MARs可以提高GUS基因的表达水平 ,和不包含MARs的转基因植株相比 ,MARs序列使GUS基因的平均表达水平提高 2倍。但在瞬时表达中 ,MARs对GUS基因的表达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基质结合区 β-葡糖 外源基因表达 瞬时表达 豌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热激启动子(HSP18.2)在水稻中的启动效率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文春描 徐正君 +6 位作者 蔡平钟 向跃武 张志雄 刘俊 王闵霞 蒲志刚 张志勇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3-326,共4页
从拟南芥中克隆热激蛋白基因HSP18.2的启动子区域,构建了由HSP18.2启动子引导的GUS融合基因,并经农杆菌介导导入籼稻愈伤组织中。对热激和常温条件下转基因籼稻愈伤组织中GUS活性的比较测定表明,HSP18.2启动子在热激条件下可驱动GUS报... 从拟南芥中克隆热激蛋白基因HSP18.2的启动子区域,构建了由HSP18.2启动子引导的GUS融合基因,并经农杆菌介导导入籼稻愈伤组织中。对热激和常温条件下转基因籼稻愈伤组织中GUS活性的比较测定表明,HSP18.2启动子在热激条件下可驱动GUS报告基因在转基因愈伤组织中高效表达,而常温条件下GUS活性在检测水平以下,证明HSP18.2启动子在籼稻中对基因的调控十分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基因条件表达 热激处理 β-葡萄糖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杜梨叶片瞬时转化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刚 宋平丽 +5 位作者 王翔 马青翠 张海霞 张玉星 许建锋 亓宝秀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06-2013,共8页
【目的】探寻一种由农杆菌介导的杜梨叶片瞬时转化的最佳方法。【方法】以杜梨组织培养的幼嫩叶片为材料,将含有GUS基因的pBI121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GV3101和EHA105,设计3因子3水平正交试验L9(33),采用不同农杆菌菌液浓度、不同真空... 【目的】探寻一种由农杆菌介导的杜梨叶片瞬时转化的最佳方法。【方法】以杜梨组织培养的幼嫩叶片为材料,将含有GUS基因的pBI121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GV3101和EHA105,设计3因子3水平正交试验L9(33),采用不同农杆菌菌液浓度、不同真空渗入时间,侵染叶片组织细胞,取不同时间共培养后的叶片观察GUS染色情况。【结果】GV3101和EHA105均能高效侵染转化杜梨叶片,使GUS蛋白表达,但其转化效率不同。农杆菌GV3101在菌液OD600为0.8,真空渗入20 min,共培养4 d后,杜梨叶片的转化效率即可达到100%,且叶片坏死率仅为13.09%;EHA105在OD600为0.8,真空渗入30 min,共培养6 d,或菌液OD600为1.0,真空渗入10 min,共培养2 d的条件下转化效率最高,均为83.33%,但是,叶片坏死率分别为27.78%和15.26%,然而在菌液OD600为1.0,真空侵染时间20 min,共培养4 d后,叶片转化效率为75.79%,但叶片坏死率大大降低,仅为5.00%。【结论】菌株GV3101和EHA105均能高效侵染转化杜梨叶片,最高转化效率分别为100%和83.33%,所以菌株GV3101转化效率高于EHA105。考虑到叶片坏死率,菌株GV3101瞬时转化杜梨叶片的最适条件为:菌液OD600为0.8,真空渗入时间20 min,共培养4 d,转化效率100%,叶片坏死率13.09%;菌株EHA105瞬时转化杜梨叶片的最适条件为:菌液OD600为1.0,真空渗入20 min,共培养4 d,转化效率75.79%,叶片坏死率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梨 组织培养 叶片 农杆菌 瞬时转化 β-葡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遗传工程化植物组织构成的生物传感器
19
作者 朱遐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2-12,共1页
夏威夷大学的研究者A.-J.Wang和G.A.Rechnitz的研究表明,用遗传转化产生的植物代谢途径可使植物组织用作生物传感器。 他们用赋予β-葡糖苷酸酶(GUS)活性的细菌基因转化马铃薯植株。然后将玻璃珠与地上转基因或非转基因马铃薯茎和叶柄... 夏威夷大学的研究者A.-J.Wang和G.A.Rechnitz的研究表明,用遗传转化产生的植物代谢途径可使植物组织用作生物传感器。 他们用赋予β-葡糖苷酸酶(GUS)活性的细菌基因转化马铃薯植株。然后将玻璃珠与地上转基因或非转基因马铃薯茎和叶柄组织的混合物封装于玻璃柱中,构成了原型组织反应器。当微克分子量的葡糖苷酸穿过反应器时,由存在于含GUS基因表达转基因组织的反应器中而不存在于对照反应器中的下游荧光检测器检测GUS活性。转墓因生物传感器的操作寿命在室温下为2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植物组织 工程化 基因马铃薯 反应器 β-葡糖 遗传转化 荧光检测器 gus基因 马铃薯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