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myloliquefaciens T12高产β-甘露聚糖酶发酵优化及降解产物益生元活性研究
1
作者 李传峥 白龙 +2 位作者 高畅 崔岱宗 赵敏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5期23-30,共8页
试验旨在提高枯草芽孢杆菌B. amyloliquefaciens T12甘露聚糖酶产酶量,验证水解产物的益生元活性。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8组培养变量对产酶活性影响,从影响β-甘露聚糖酶酶活力的单因素条件中筛选出3个主要因素... 试验旨在提高枯草芽孢杆菌B. amyloliquefaciens T12甘露聚糖酶产酶量,验证水解产物的益生元活性。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8组培养变量对产酶活性影响,从影响β-甘露聚糖酶酶活力的单因素条件中筛选出3个主要因素,最陡爬坡试验确定主要因素中心点,最后采用Box-Behnken法设计并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通过Desgin Expert结果分析与后续试验验证。结果显示,最优发酵条件为魔芋粉浓度10.4g/L、酵母提取物6.37 g/L、装液量100 mL、接种量2%(体积分数)、发酵周期12~16 h、初始pH值6.5,其余条件不变。通过优化工艺发酵产酶,酶活力达到15 264.92 U/mL。对β-甘露聚糖酶水解产物甘露寡糖进行益生元活性分析,发现甘露寡糖对乳酸菌、干酪乳杆菌的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且益生菌培养液具有抑制病原菌繁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枯草芽孢杆菌 发酵优化 益生元活性 甘露寡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TJ-101发酵制备β-甘露聚糖酶的过程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尤生萍 韩健 +2 位作者 齐崴 苏荣欣 何志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5-198,202,共5页
对地衣芽孢杆菌TJ-101在6.6L自控发酵罐中发酵制备β-甘露聚糖酶的全过程进行了时程分析。通过解析发酵过程中操作参数曲线与在线检测曲线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得出:搅拌速率、通气量和发酵时间三个关键因素对产酶具有重要影响。进一步通... 对地衣芽孢杆菌TJ-101在6.6L自控发酵罐中发酵制备β-甘露聚糖酶的全过程进行了时程分析。通过解析发酵过程中操作参数曲线与在线检测曲线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得出:搅拌速率、通气量和发酵时间三个关键因素对产酶具有重要影响。进一步通过中心复合设计(CCD)和响应面分析(RSM),优化确定了最优核心工艺参数:搅拌速率646.5r/min,通气量5.0L/min,发酵时间45.28h。在此条件下,β-甘露聚糖酶最高酶活达到440.52U/m L,比优化前提高4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β-甘露聚糖酶 响应面 发酵 优化 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表达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对毕赤酵母产β-甘露聚糖酶发酵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晓龙 肖静 +3 位作者 王瑞明 汪俊卿 王兴吉 王正祥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3-199,共7页
为了改善高密度发酵生产β-甘露聚糖酶过程中的溶氧限制,提高β-甘露聚糖酶产量,将VHb和β-甘露聚糖酶基因置于AOX1启动子调控之下,进行VHb和β-甘露聚糖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共表达。经密码子优化合成VHb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 PICZαA,... 为了改善高密度发酵生产β-甘露聚糖酶过程中的溶氧限制,提高β-甘露聚糖酶产量,将VHb和β-甘露聚糖酶基因置于AOX1启动子调控之下,进行VHb和β-甘露聚糖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共表达。经密码子优化合成VHb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 PICZαA,整合到β-甘露聚糖酶工程菌中,通过G418和Zeocin抗性筛选共表达VHb基因的重组酵母工程菌。在30 L发酵罐水平上分析共表达VHb菌株(VHb+)与初始菌株(VHb-)对β-甘露聚糖酶表达的差异。结果显示,限氧条件下,VHb+菌株的β-甘露聚糖酶的表达量比对照菌株VH b-高90%,且透明颤菌血红蛋白提高了甲醇耐受性,缩短发酵周期约4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 β-甘露聚糖酶 毕赤酵母 高密度发酵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氮源对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产β-甘露聚糖酶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龚劲松 李恒 +5 位作者 刘恒霞 陆震鸣 蒋敏 罗春勤 许正宏 史劲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4-39,共6页
为提高枯草芽孢杆菌产甘露聚糖酶的能力,对Bacillus subtilis YH12产β-甘露聚糖酶的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重点考察了碳氮源对发酵产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魔芋精粉和甘露寡糖作为碳源时能对菌株发酵产酶起到良好的诱导... 为提高枯草芽孢杆菌产甘露聚糖酶的能力,对Bacillus subtilis YH12产β-甘露聚糖酶的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重点考察了碳氮源对发酵产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魔芋精粉和甘露寡糖作为碳源时能对菌株发酵产酶起到良好的诱导作用,魔芋甘露寡糖的诱导效果要优于魔芋精粉,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选择魔芋精粉作为碳源和诱导底物;以胰蛋白胨作为发酵氮源时产酶效果最佳。研究同时发现,产酶的最佳碳氮比为2:1;Na^+、K^+和Mg^(2+)对酶活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发酵条件的考察结果显示,选择初始pH和培养温度分别为7.5和30℃时产酶效果最好。产酶发酵过程及SDS-PAGE分析表明,发酵33 h时产酶量达到最高。在此条件下B.subtilis YH12发酵产酶高峰期β-甘露聚糖酶活力达到280 U/mL,相比初始水平提高约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β-甘露聚糖酶 诱导 发酵条件 碳氮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β-甘露聚糖酶分批发酵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朝辉 陈云 +2 位作者 齐崴 王康 何志敏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6-70,共5页
以魔芋粉为碳源,研究了10 L自控发酵罐中枯草芽孢杆菌TJ-200603分批发酵产中性β-甘露聚糖酶的过程动力学。实验数据表明,菌体生长呈现典型S型曲线,而酶的合成与菌体生长同步进行,属于生长耦联型。基于这些过程曲线的变化规律,构建了β... 以魔芋粉为碳源,研究了10 L自控发酵罐中枯草芽孢杆菌TJ-200603分批发酵产中性β-甘露聚糖酶的过程动力学。实验数据表明,菌体生长呈现典型S型曲线,而酶的合成与菌体生长同步进行,属于生长耦联型。基于这些过程曲线的变化规律,构建了β-甘露聚糖酶分批发酵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并经非线性拟合和优化,获得了最佳的模型参数值,最终确定了能够较好表征实际发酵过程中菌体细胞生长、产物β-甘露聚糖酶合成以及基质总糖消耗的3个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枯草芽孢杆菌 发酵动力学 非线性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酸性β-甘露聚糖酶的发酵工艺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剑芳 王斌林 邬敏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9-22,共4页
从数十株实验室保藏和土壤分离的黑曲霉菌株中 ,通过筛选和物理化学诱变 ,获得了 1株黑曲霉酸性 β 甘露聚糖酶高产菌株 AspergillusnigerL 76 1。经正交试验选出的最佳产酶培养基为 :魔芋粉 4 0 % ,豆饼粉 2 5 % ,玉米浆 1 5 % ,CaCl... 从数十株实验室保藏和土壤分离的黑曲霉菌株中 ,通过筛选和物理化学诱变 ,获得了 1株黑曲霉酸性 β 甘露聚糖酶高产菌株 AspergillusnigerL 76 1。经正交试验选出的最佳产酶培养基为 :魔芋粉 4 0 % ,豆饼粉 2 5 % ,玉米浆 1 5 % ,CaCl2 1 0 % ,KH2 PO4 0 1% ,Na2 HPO40 1% ,MgSO4 ·7H2 O 0 1% ,pH6 0。优化的发酵条件为 :装液量 30mL/2 5 0mL三角瓶 ,摇床转速2 2 5r/min ,发酵温度和时间分别为 ( 31± 1)℃和 84h。在上述条件下 ,L 76 1的 β 甘露聚糖酶发酵酶活力达 32 0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黑曲霉 菌株选育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β-甘露聚糖酶固态发酵工艺与粗酶性质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剑芳 张静娟 +1 位作者 邬敏辰 夏文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3-147,共5页
用宇佐美曲霉菌株(AspergillususamiiYL-01-78)进行固态发酵生产酸性β-甘露聚糖酶,其曲盘发酵的最优工艺为:培养基最初料水比为1:1.4,起始pH自然,接种量10%(相对于干物料),通过中间补水和翻曲,31℃培养72h,最高酶活可达3183IU/g干曲。... 用宇佐美曲霉菌株(AspergillususamiiYL-01-78)进行固态发酵生产酸性β-甘露聚糖酶,其曲盘发酵的最优工艺为:培养基最初料水比为1:1.4,起始pH自然,接种量10%(相对于干物料),通过中间补水和翻曲,31℃培养72h,最高酶活可达3183IU/g干曲。对酶学性质初步研究显示: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70℃和3.5,低于60℃、pH5.0~8.0酶稳定,Ca2+、EDTA对酶有激活作用,Mn2+、Pb2+、Sn2+、Fe3+、Cu2+、Al3+、Fe2+对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宇佐美曲霉 固态发酵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甘露聚糖酶对蛋雏鸡生长性能及发酵粪中氨气和硫化氢释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海英 郭云 +1 位作者 刘武军 薛正芬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23-26,共4页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1日龄海兰褐蛋用雏鸡500羽,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β-甘露聚糖酶对蛋雏鸡生长性能及发酵粪中氨气和硫化氢释放量的影响。日粮中添加的β-甘露聚糖酶水平分别...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1日龄海兰褐蛋用雏鸡500羽,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β-甘露聚糖酶对蛋雏鸡生长性能及发酵粪中氨气和硫化氢释放量的影响。日粮中添加的β-甘露聚糖酶水平分别为0,0.01%,0.015%,0.02%,0.025%,试验期为7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7周龄日粮中添加0.02%的β-甘露聚糖酶可显著提高蛋雏鸡的体重、胫长、平均日增重(P<0.05),可显著降低发酵粪中NH3和H2S的产生量(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蛋雏鸡 生长性能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甘露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和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一平 龙健儿 +2 位作者 廖连华 张运强 杨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4-28,共5页
从土壤中分离到9株产β-甘露聚糖酶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 ),Bacillus sp. M250ml三角瓶摇瓶培养试验,产酶最适条件为32~34℃、0.35% Na_2CO_3、发酵60h 酶活力为100~140u·ml^(-1)。100L罐发酵,在30~32℃、1:0.75vvm通气量、... 从土壤中分离到9株产β-甘露聚糖酶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 ),Bacillus sp. M250ml三角瓶摇瓶培养试验,产酶最适条件为32~34℃、0.35% Na_2CO_3、发酵60h 酶活力为100~140u·ml^(-1)。100L罐发酵,在30~32℃、1:0.75vvm通气量、200r·min^(-1)条件下,发酵液酶活力高达330u·ml^(-1)。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50℃和6.0。在低于50℃,pH5.0~7.0酶稳定。Fe^(3+)、Al^(3+)、EDTA、Hg^(2+)对酶有抑制作用,Mn^(2+)、Ba^(2+)对酶有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芽孢杆菌 筛选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枯草芽孢杆菌TT68产β-甘露聚糖酶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荦 唐艳斌 +1 位作者 江正强 周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19,共5页
研究了嗜热枯草芽孢杆菌TT68的发酵条件的优化。经碳源、氮源、碳氮比、氨基酸和添加维生素5个单因素发酵条件的优化,得到枯草芽孢杆菌TT68发酵产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摇瓶发酵培养条件:4g/L魔芋精粉为碳源,0.7g/L豆粕粉为氮源,碳氮比为6... 研究了嗜热枯草芽孢杆菌TT68的发酵条件的优化。经碳源、氮源、碳氮比、氨基酸和添加维生素5个单因素发酵条件的优化,得到枯草芽孢杆菌TT68发酵产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摇瓶发酵培养条件:4g/L魔芋精粉为碳源,0.7g/L豆粕粉为氮源,碳氮比为6∶1,2g/LL-缬氨酸和0.75mg/L盐酸吡哆辛。在上述条件下培养6d,胞外β-甘露聚糖酶活性最高,可达7500U/mL。采用5L发酵罐进行放大培养,48h酶活即达到最高,可达9870U/mL。该嗜热枯草芽孢杆菌能利用廉价的碳源和氮源高产甘露聚糖酶,且发酵周期短,在工业化生产甘露聚糖酶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枯草芽孢杆菌 β-甘露聚糖酶 发酵 魔芋精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产β-甘露聚糖酶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晓龙 肖静 王瑞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3期5978-5983,共6页
以表达β-甘露聚糖酶的毕赤酵母工程菌为研究对象,采用摇瓶发酵确定碳源、接种量、温度、p H基础条件,通过30 L发酵罐高密度发酵,探究菌体浓度、甲醇浓度、甲醇补料方式、溶氧量等条件对目的蛋白产量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工艺... 以表达β-甘露聚糖酶的毕赤酵母工程菌为研究对象,采用摇瓶发酵确定碳源、接种量、温度、p H基础条件,通过30 L发酵罐高密度发酵,探究菌体浓度、甲醇浓度、甲醇补料方式、溶氧量等条件对目的蛋白产量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产酶条件为接种量10%,初始葡萄糖质量浓度30 g/L,诱导温度28℃,p H 5.0,溶氧量10%~20%。在此发酵条件下,最终细胞干重135 g/L,目的蛋白表达量5.04 g/L,最高酶活力29 600 U/m L,较优化前提高24倍,已满足工业化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巴斯德毕赤酵母 高密度培养 发酵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酸性β-甘露聚糖酶曲盘发酵与粗酶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剑芳 邬敏辰 夏文水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共5页
用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 niger)LW—1进行固态发酵生产酸性β-甘露聚糖酶,其曲盘(大小φ20 cm×4 cm)发酵的最优工艺为:培养基最初料水比为1:1.8,起始pH自然,接种量10%(相对于干物料),曲盘中装料150g(以干料计),通过中间补水和翻... 用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 niger)LW—1进行固态发酵生产酸性β-甘露聚糖酶,其曲盘(大小φ20 cm×4 cm)发酵的最优工艺为:培养基最初料水比为1:1.8,起始pH自然,接种量10%(相对于干物料),曲盘中装料150g(以干料计),通过中间补水和翻曲,32℃培养72 h,最高酶活可达22 250 IU/g(干曲)。对粗酶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70℃和3.5,低于60℃、pH5.0~8.0酶稳定,Zn^(2+)、Ca^(2+)、ED- TA对酶有明显的激活作用;Mn^(2+)、Fe^(2+)、pb^(2+)、Sn^(2+)、Fe^(3+)、Cu^(2+)、Al^(3+)、Ag^+对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黑曲霉 固态发酵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QM-1产酸性β-甘露聚糖酶液体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占斌 张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37-539,共3页
[目的]为酸性β-甘露聚糖酶生产菌株的开发与应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青霉QM-1(Penicilliumsp.)液体发酵产酸性β-甘露聚糖酶条件进行研究。[结果]产酶最适培养基配方:麸皮+魔芋粉(2∶1)10.0 g/L,NaNO32.0 g/L... [目的]为酸性β-甘露聚糖酶生产菌株的开发与应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青霉QM-1(Penicilliumsp.)液体发酵产酸性β-甘露聚糖酶条件进行研究。[结果]产酶最适培养基配方:麸皮+魔芋粉(2∶1)10.0 g/L,NaNO32.0 g/L,KH2PO41.5 g/L,MgSO4.7H2O0.3 g/L,H2O1 000 ml。最适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6.0,装液量为50 ml/250 ml三角瓶,转速为175 r/min,在35℃下培养4 d,最高酶活力达86.3 IU。该菌所产粗酶液最适反应温度为60℃。[结论]麸皮和硝态氮能有效促进青霉QM-1产酸性β-甘露聚糖酶,且所产的β-甘露聚糖酶有一定的温度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 β-甘露聚糖酶 液体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青霉固体发酵产酸性β-甘露聚糖酶条件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44-1746,共3页
[目的]为产酸性β-甘露聚糖酶菌株的开发与应用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1株青霉QM-1为出发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其固体发酵产β-甘露聚糖酶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该株青霉产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0.5 g魔芋粉,20.... [目的]为产酸性β-甘露聚糖酶菌株的开发与应用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1株青霉QM-1为出发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其固体发酵产β-甘露聚糖酶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该株青霉产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0.5 g魔芋粉,20.0 g麸皮,1.5 g蛋白胨,0.3 gKH2PO4,0.03 gMgSO4.7H2O,初始pH值为5.5,反应pH值为5.8,含水量为60%。该株青霉产-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培养条件为:将在30 g基础培养基放在250 ml三角瓶中,接入菌种在35℃下培养3 d后,最高酶活力可达1 455.63 IU。[结论]当反应pH值为5.2~6.0时,-β甘露聚糖酶能维持较高的活性,这表明该菌所产β-甘露聚糖酶为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 β-甘露聚糖酶 固体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孢杆菌M-21产β-甘露聚糖酶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芳 牟海津 江晓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14,共5页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产β-甘露聚糖酶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M-21,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优化实验,确定了其最佳发酵产酶条件。菌株的产酶最适培养基组成包括(g/L)碳源:瓜尔豆胶4,复合氮源:豆粉20、(NH4)2HPO45,其他无机盐组分:K2HPO4.3...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产β-甘露聚糖酶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M-21,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优化实验,确定了其最佳发酵产酶条件。菌株的产酶最适培养基组成包括(g/L)碳源:瓜尔豆胶4,复合氮源:豆粉20、(NH4)2HPO45,其他无机盐组分:K2HPO4.3 H2O1、MgSO4.7 H2O 0.5、NaCl 0.5、CaCl20.1、FeSO4.7 H2O0.001。产酶最适培养条件:培养基初始pH8.0,接种量4%,装液量50 mL/250 mL三角瓶,32℃180 r/min振荡培养36 h。此条件下酶活力最高可达1 487 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β-甘露聚糖酶 菌种筛选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β-甘露聚糖酶的固态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朱吉力 李剑芳 邬敏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39-143,共5页
在对黑曲霉WM20-11产酸性β-甘露聚糖酶的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Plackett-Burman试验选取主要影响因素,并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黑曲霉WM20-11产酸性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为:水11.7 mL,麸皮9... 在对黑曲霉WM20-11产酸性β-甘露聚糖酶的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Plackett-Burman试验选取主要影响因素,并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黑曲霉WM20-11产酸性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为:水11.7 mL,麸皮9.0 g,豆饼粉1.0 g,魔芋粉0.98 g,玉米浆0.375 mL,(NH4)2SO4 12.5 g/kg,CaCl2 1.0 g/kg,MgSO4 1.0 g/kg,KH2PO4 2.5 g/kg(相对于固体料),自然pH;28 ℃固体静置培养96 h,期间翻曲2~3次.在此条件下,菌株产酶活性可达1 337 IU/g干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黑曲霉 固态发酵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甘露聚糖酶固态发酵的产业化生产技术 被引量:7
17
作者 邬敏辰 徐春梅 李剑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4-67,共4页
在黑曲霉LW-1-9菌株三角瓶固态发酵试验的基础上,经曲盘(Φ20.0 cm×5.0 cm)固态发酵试验,放大到30 m3固态发酵罐(Φ4.5 m×2.0 m)的产业化生产规模。固态发酵基料(其中:麸皮700-800 kg,豆饼粉或菜籽饼粉200-300 kg)总量... 在黑曲霉LW-1-9菌株三角瓶固态发酵试验的基础上,经曲盘(Φ20.0 cm×5.0 cm)固态发酵试验,放大到30 m3固态发酵罐(Φ4.5 m×2.0 m)的产业化生产规模。固态发酵基料(其中:麸皮700-800 kg,豆饼粉或菜籽饼粉200-300 kg)总量为1 000 kg/批次,料水质量比1∶1.8-2.0,自然pH,并添加魔芋粉3%-5%,玉米浆3%-5%,(NH4)2SO41%-1.5%,CaCl20.05%-0.1%,MgSO40.05%-0.1%,KH2PO40.3%-0.5%(质量分数,相对于基料);经灭菌、接种后,于32-36℃间断通风培养72-84 h,期间分别于第20-24小时和第36-40小时各翻曲1次,并同时补加无菌水180-200 kg。在上述发酵工艺条件下,LW-1-9菌株产业化生产β-甘露聚糖酶,活性可达每克干曲26 725-29 218 I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黑曲霉LW-1-9 固态发酵 产业化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酪乳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发酵条件优化及在果汁澄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烁 季海蕊 +1 位作者 曹慧莹 赵丹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4-149,共6页
为丰富甘露聚糖酶在乳酸菌中的菌株来源,扩大甘露聚糖酶在食品级领域的应用。通过形态观察、API 50 CHL试剂条检测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对产β-甘露聚糖酶的乳酸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鉴定出一株产β-甘露聚糖酶的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 为丰富甘露聚糖酶在乳酸菌中的菌株来源,扩大甘露聚糖酶在食品级领域的应用。通过形态观察、API 50 CHL试剂条检测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对产β-甘露聚糖酶的乳酸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鉴定出一株产β-甘露聚糖酶的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3MP-5-3。采用响应面法获得最优培养基组分为角豆胶5.7 g/L、酵母提取物5.2 g/L、葡萄糖8.0 g/L、蛋白胨10.0 g/L、牛肉膏10.0 g/L、柠檬酸铵3.0 g/L、1 mL吐温80和初始pH值6.1。优化后菌株产甘露聚糖酶酶活从(64.55±0.20)U/mL增加到(75.83±0.31)U/mL,是优化前的1.17倍。β-甘露聚糖酶能提高苹果、橙子、桃子、柿子和蓝靛果5种果汁出汁率和澄清度。其中酶处理组的柿子汁(44.53%)和苹果汁澄清度(73.60%)显著高于离心组(36.86%和64.41%)(P<0.05),分别提高了17.2%和14.3%。该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3MP-5-3粗甘露聚糖酶在果汁澄清具有经济、简便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β-甘露聚糖酶 响应面法 发酵条件优化 果汁澄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甘露聚糖酶高产基因工程菌株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殷莹莹 谢达平 +1 位作者 戴晓阳 刘正初 《湖南农业科学》 2009年第4期5-7,10,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对1株基因工程菌株的种子培养基与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通过在3因素(碳源、生长素、无机盐)3水平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种子培养基成分为:0.5%牛肉膏,0.5%葡萄糖,0.5%蛋白胨,0.35%NaCl,0.1%KH2PO4,0.05%MgSO4;发酵培养基的成... 采用正交试验对1株基因工程菌株的种子培养基与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通过在3因素(碳源、生长素、无机盐)3水平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种子培养基成分为:0.5%牛肉膏,0.5%葡萄糖,0.5%蛋白胨,0.35%NaCl,0.1%KH2PO4,0.05%MgSO4;发酵培养基的成分为:0.5%牛肉膏,0.3%魔芋精粉,0.5%蛋白胨,0.35%NaCl,0.1%KH2PO4,0.05%MgSO4;产酶高峰时段为10~12 h之间,最适的发酵温度为35℃,最高酶活可达775 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发酵条件 优化 基因工程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碱性β-甘露聚糖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汪梦昀 缪礼鸿 +2 位作者 励飞 刘蒲临 廖卫芳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3-33,共11页
研究旨在高产β-甘露聚糖酶饲用益生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用透明圈法筛选得到一株产β-甘露聚糖酶活力较高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WMYB-2,通过单因素实验、Box-Behnken实验及响应面分析对该菌的产酶培养基及培养... 研究旨在高产β-甘露聚糖酶饲用益生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用透明圈法筛选得到一株产β-甘露聚糖酶活力较高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WMYB-2,通过单因素实验、Box-Behnken实验及响应面分析对该菌的产酶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产酶的最佳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为:魔芋微粉10.0 g/l,大豆蛋白胨10.0 g/l、CaCl_2 0.6 g/l、K_2HPO_4 0.8 g/l、MgSO_4·7H_2O 1.0 g/l,pH三角瓶,37℃、220 r/min发酵36 h,酶活力达355.75 U/ml,是初始酶活力的3.5倍。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值分别为55℃和5.5。在45~55℃内酶活力稳定,55℃保温30 min和3 h后其相对酶活力保留92%和57%;在pH值5.0~10.0内酶活力稳定,在pH值9.0和10.0的环境下处理2 h其相对酶活力保留95%和81%。Li^+和K^+对该酶具有一定的激活作用。该酶具有良好的耐碱特性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碱β-甘露聚糖酶 筛选 鉴定 发酵条件优化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