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乙基己基胺基)甲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浸渍树脂对钪的选择性吸附及应用
1
作者 杨剑峰 李艳玲 +2 位作者 韩经露 李松松 廖伍平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6,共12页
将(2-乙基己基胺基)甲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HEHAMP,H_(2)L_(2))浸渍到大孔树脂Pre-XAD-16上制得了浸渍树脂(SIRs-HEHAMP),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SIRs-HEHAMP对钪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反应时间、溶液酸度、硫酸氢根离子浓度、树脂用量以及温... 将(2-乙基己基胺基)甲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HEHAMP,H_(2)L_(2))浸渍到大孔树脂Pre-XAD-16上制得了浸渍树脂(SIRs-HEHAMP),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SIRs-HEHAMP对钪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反应时间、溶液酸度、硫酸氢根离子浓度、树脂用量以及温度等因素对钪吸附的影响,发现SIRs-HEHAMP浸渍树脂对Sc^(3+)的吸附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在高酸度范围下,SIRs-HEHAMP浸渍树脂对Sc^(3+)的吸附率随着酸度的增大而略有降低,而在p H值范围内对Sc^(3+)的吸附率几乎没有影响;在吸附过程中硫酸氢根没有参与配位;温度对Sc^(3+)的吸附几乎没有影响;SIRs-HEHAMP吸附Sc^(3+)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测定了浸渍树脂对钪的饱和负载量(以Sc_(2)O_(3)计)为36.29 mg/g,并对SIRs-HEHAMP浸渍树脂、HEHAMP萃取剂以及支撑基质Pre-XAD-16进行了红外光谱与TG-DSC表征,结果表明,HEHAMP成功浸渍到支撑基质Pre-XAD-16上。将SIRs-HEHAMP浸渍树脂用于从模拟赤泥浸出液中吸附和分离钪。Sc^(3+)的吸附率为51.71%,TiO^(2+)吸附率为42.50%,几乎不吸附Al^(3+),Fe^(3+)和稀土离子吸附率均在20%以下,Sc/Ti分离系数为1.45;加入质量分数为6%的H_(2)O_(2)时,SIRs-HEHAMP浸渍树脂对Sc^(3+)吸附率提升到63.17%,TiO^(2+)和Fe^(3+)的吸附率下降,其余金属离子基本不吸附,Sc/Ti分离系数提高至6.94,表明该浸渍树脂可以应用于从赤泥浸出液中分离回收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乙基己基胺基)甲基膦-2-乙基己基 浸渍树脂 吸附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脂肪醇单酯钠盐的制备及其表面活性 被引量:1
2
作者 闫哲 强西怀 +3 位作者 张辉 方银军 高慧 卢俊杰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7-100,共4页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和高级脂肪醇为原料制备了一系列SMA脂肪醇单酯钠盐。并用核磁共振仪和凝胶渗透色谱仪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酯化前后酸值的变化,研究了酯化物钠盐的水溶性及其表面活性。结果表明,脂肪醇的转化率均...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和高级脂肪醇为原料制备了一系列SMA脂肪醇单酯钠盐。并用核磁共振仪和凝胶渗透色谱仪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酯化前后酸值的变化,研究了酯化物钠盐的水溶性及其表面活性。结果表明,脂肪醇的转化率均在85%以上,其中SMA-g-C12钠盐的水溶性较好;25℃时,SMA-g-C12钠盐的表面活性最好,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94 g.L-1,γcmc为25.04 mN.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酐共聚物脂肪醇 制备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单酯-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复鞣加脂剂的制备及其性能
3
作者 邹祥龙 吴骅钧 叶其巧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27-1330,共4页
以长链脂肪醇马来酸单酯(FME)和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MAO)为亲油单体、甲基丙烯酸(MAA)为亲水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活泼单体滴加法制备了FME-MAO-MAA三元两亲结构共聚物——PMMF复鞣加脂剂。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PMMF的结构... 以长链脂肪醇马来酸单酯(FME)和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MAO)为亲油单体、甲基丙烯酸(MAA)为亲水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活泼单体滴加法制备了FME-MAO-MAA三元两亲结构共聚物——PMMF复鞣加脂剂。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PMMF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影响PMMF制备的各因素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在较佳条件(n(FME):n(MAO)=3:2、n(亲油单体):n(MAA)=1:1.5、w(过硫酸钱)=5%(基于单体总质量)、n(十二醇):n(十六醇)=1:1、反应温度85℃、活泼单体滴加时间1 5 h)下合成的PMMF复鞣加脂剂具有较好的加脂性能和防水性能。在较佳条件下合成的PMMF的质量分数为1%的水乳液在400 nm处(25℃)的透光率为54.4%,用PMMF复鞣加脂剂处理绵羊兰湿革(削匀厚度1.0 mm)动态防水的次数为1 960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鞣加脂剂 马来 甲基丙烯十八烷基 甲基丙烯 马来-甲基丙烯-甲基丙烯三元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性L-酒石酸酯/羟丙基-β-环糊精分离体系分离反式第一菊酸对映体
4
作者 易健民 陈立根 +1 位作者 潘春跃 唐课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27-1031,共5页
以疏水性L-酒石酸酯和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为手性选择剂,建立反式第一菊酸对映体(trans-CA)的萃取分离方法,研究了反式第一菊酸对映体在含有酒石酸酯的1,2二氯乙烷溶液及含有环糊精的甲醇水溶液两相中的萃取分配行为;考察了L-酒... 以疏水性L-酒石酸酯和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为手性选择剂,建立反式第一菊酸对映体(trans-CA)的萃取分离方法,研究了反式第一菊酸对映体在含有酒石酸酯的1,2二氯乙烷溶液及含有环糊精的甲醇水溶液两相中的萃取分配行为;考察了L-酒石酸酯浓度、羟丙基-β-环糊精的浓度、L-酒石酸酯烷基链长度、水相pH值和溶解反式第一菊酸的甲醇水溶液浓度等因素对萃取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L-酒石酸酯与S对映体形成的复合物稳定性比R对映体形成的复合物要好;随着L-酒石酸酯浓度的增大,分配系数K和分离因子α均增大;羟丙基-β-环糊精的浓度增大,K和α先增大而后减小,在其浓度为3 mmol/L时达最大值;L-酒石酸酯烷基链长度对K和α有较大影响;pH值增大,K和α均降低;甲醇水溶液中甲醇体积分数增大,K和α均减小,当甲醇体积分数为10%时,得到最大K和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拆分 酒石 羟丙基-β-环糊精 反式第一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单酰胺-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共聚物复鞣加脂剂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汪际焱 兰云军 邹祥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89-892,共4页
以N-单马来酸十八烷基酰胺(NSA-18)和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MAO)为亲油单体、丙烯酸(AA)为亲水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活泼单体滴加法制备了两亲结构共聚物(PNMA)复鞣加脂剂。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 以N-单马来酸十八烷基酰胺(NSA-18)和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MAO)为亲油单体、丙烯酸(AA)为亲水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活泼单体滴加法制备了两亲结构共聚物(PNMA)复鞣加脂剂。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对PNM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影响PNMA制备的各项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n(NSA-18)∶n(MAO)=3∶2、n(亲油单体)∶n(亲水单体)=1∶3.5、w(APS)=4.5%(基于单体总质量)、反应温度为88℃、活泼单体滴加时间为2 h时,合成的PNMA复鞣加脂剂具有较好的填充性能和一定的柔软、防水性能,质量分数为1%的水乳液的透光率为42.7%(400 nm,25℃),复鞣加脂后革样增厚率为29.6%,静态吸水率为4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鞣加脂剂 马来十八烷基酰胺 甲基丙烯十八烷基 丙烯 两亲结构共聚物 皮革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黄原酸酯引发的RAFT聚合用于β-环糊精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孙艳 刘和文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2-288,共7页
碱性条件下β-环糊精(β-CyD)与二硫化碳反应生成黄原酸盐,随后与α-溴丁酸甲酯反应制得β-环糊精黄原酸酯,并以此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的链转移剂,制备了3种不同接枝链长的共聚物β-环糊精-聚(N,N-二甲基丙烯酰胺)(β-CyD-P... 碱性条件下β-环糊精(β-CyD)与二硫化碳反应生成黄原酸盐,随后与α-溴丁酸甲酯反应制得β-环糊精黄原酸酯,并以此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的链转移剂,制备了3种不同接枝链长的共聚物β-环糊精-聚(N,N-二甲基丙烯酰胺)(β-CyD-PDMA)。用核磁共振对β-环糊精黄原酸酯及其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考察了β-CyD-PDMA水溶液的黏度、表面张力随接枝链长的变化。通过圆二色谱研究了分子结构的不对称性。使用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动态光散射(DLS)研究了β-CyD-PDMA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结果表明:β-环糊精上3个6位羟基参与了黄原酸化反应,生成的共聚物为不对称的皇冠状结构;β-CyD-PDMA分子量分布较窄,表现出很好的可控活性聚合特征;接枝共聚物可以进行类胶束聚集,而含有较长PDMA链的共聚物在低浓度下自组装形成直径为280 nm的胶束结构,在高浓度下形成6 nm的新聚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黄原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6-巯基-6-去氧)-β-环糊精修饰金电极对L-半胱氨酸的快速灵敏检测 被引量:2
7
作者 彭与煜 王煜 +3 位作者 于鑫垚 曾巨澜 肖忠良 曹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8-276,共9页
将单(6-巯基-6-去氧)-β-环糊精(HS-β-CD)通过金硫键自组装在金电极(GE)表面,构建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超分子识别L-半胱氨酸(L-Cys)的电位型电化学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膜表面的电化学行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 将单(6-巯基-6-去氧)-β-环糊精(HS-β-CD)通过金硫键自组装在金电极(GE)表面,构建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超分子识别L-半胱氨酸(L-Cys)的电位型电化学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膜表面的电化学行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了电极表面的膜组装效果,其作用机制是固定在金电极表面的HS-β-CD空穴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吸附结合带负电的L-Cys,使电极表面的膜电位发生改变,导致对L-Cys的超分子选择性识别作用,从而实现对L-Cys的定量分析。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电极在pH=6. 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对L-Cys有良好的电位响应性能,线性范围为1. 0×10^-7~1. 0×10^-4mol/L,斜率为(-65. 29±1. 0) mV/pc(25℃),检测下限达到6. 0×10^-8mol/L;电极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和重现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将该电极用于实际猪血清和猪尿液样品中L-Cys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5. 0%~104. 7%,表明该新型电极在生命科学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半胱氨 (6-巯基-6-去氧)-β-环糊精 自组装膜 超分子识别 电位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热稳定剂马来酸单十二酯钙/锌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朋 蒋剑春 +4 位作者 蒋平平 徐俊明 陈洁 李静 夏海虹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5-110,共6页
在无需催化剂的条件下用马来酸酐与十二醇反应制得了马来酸单十二酯中间体,经过皂化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制备了聚氯乙烯(PVC)用热稳定剂马来酸单十二酯钙/锌,利用紫外吸收光谱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中间体和最终产物进行了验证;通过热老... 在无需催化剂的条件下用马来酸酐与十二醇反应制得了马来酸单十二酯中间体,经过皂化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制备了聚氯乙烯(PVC)用热稳定剂马来酸单十二酯钙/锌,利用紫外吸收光谱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中间体和最终产物进行了验证;通过热老化烘箱法、刚果红法、电导率法对添加马来酸单十二酯钙/锌复配体系的PVC热稳定性能进行了系统评价,并在热稳定性能和力学性能方面与添加传统硬脂酸钙/锌的PVC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马来酸单十二酯钙/锌复配后表现出良好的协同热稳定作用,能够有效地抑制PVC试样的初期着色和降解,使PVC的热稳定时间大幅增加,延长了PVC开始释放HCl的时间;马来酸单十二酯钙/锌的最佳复配质量比为3∶1。与添加硬脂酸钙/锌复配体系的PVC相比,相同条件下添加马来酸单十二酯钙/锌复配体系的PVC热稳定性能更优,且拉伸性能相差不大,表明制备的马来酸单十二酯钙/锌可以取代传统硬脂酸钙/锌应用于PVC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十二钙/锌 PVC 热稳定剂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单聚乙二醇单甲醚酯的合成工艺 被引量:7
9
作者 马保国 潘伟 +2 位作者 温小栋 谭洪波 徐立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8-69,共2页
在自制催化剂、溶剂甲苯存在下,由马来酸酐与聚乙二醇单甲醚(400)通过直接酯化法合成马来酸单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当马来酸酐与聚乙二醇单甲醚摩尔比为(1.05—1.1)∶1时,控制温度100—105℃,反应7 h,合成的马来酸单聚乙二醇单甲醚酯的产... 在自制催化剂、溶剂甲苯存在下,由马来酸酐与聚乙二醇单甲醚(400)通过直接酯化法合成马来酸单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当马来酸酐与聚乙二醇单甲醚摩尔比为(1.05—1.1)∶1时,控制温度100—105℃,反应7 h,合成的马来酸单聚乙二醇单甲醚酯的产率可以达到98%。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发现所合成的酯的官能团分布和进口日本酯(NKesterM-90)非常接近,证明所合成的马来酸单聚乙二醇单甲醚酯满足预定的制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 聚乙二醇甲醚 马来聚乙二醇甲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催化合成桐酸甲酯-马来酸酐加合物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尽花 杜勋军 +4 位作者 吴宇雄 叶翠层 孙汉洲 章怀云 谭晓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8-141,155,共5页
桐油是我国重要的林产生物质资源,开发桐油下游产品,提高桐油经济附加值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桐油经酯交换合成了桐酸甲酯,采用树脂催化法在溶液中合成了桐酸甲酯-马来酸酐加合物(MEMAA),考察了不同催化树脂种类、树脂用量、反应时间、物... 桐油是我国重要的林产生物质资源,开发桐油下游产品,提高桐油经济附加值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桐油经酯交换合成了桐酸甲酯,采用树脂催化法在溶液中合成了桐酸甲酯-马来酸酐加合物(MEMAA),考察了不同催化树脂种类、树脂用量、反应时间、物料配比等因素对MEMAA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DT-851为桐酸甲酯与马来酸酐加成反应的适宜催化树脂,当桐酸甲酯用量为20 g时,桐酸甲酯与马来酸酐摩尔物料比为1∶1.3,催化树脂用量为4 g,反应介质甲苯用量为100 mL,回流反应10 h,所得MEMAA总收率为76.9%(以桐油计)。树脂催化溶液法合成MEMAA具有收率高、产物易分离纯化、反应条件温和、树脂可反复使用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油 -马来酐加合物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酸催化剂S_2O_8^(2-)/TiO_2-ZrO_2合成马来酸二辛酯 被引量:20
11
作者 华平 沙兆林 李建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07-809,共3页
The preparation of peroxodisulfated zirconia titania(PSZT) solid super acid has been investigated as function of molar ratio of Ti to Zr, impregnation time, calcina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in esterification of maleic... The preparation of peroxodisulfated zirconia titania(PSZT) solid super acid has been investigated as function of molar ratio of Ti to Zr, impregnation time, calcina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in esterification of maleic anhydride with n octanol. The highest yield of dioctyl maleate was 98 2% at 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2O8^2-/TiO2-ZrO2 固体催化剂 马来二辛 合成 二氧化钛 二氧化锆 马来 正辛醇 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及代谢产物邻苯二酸-单-2-乙基己酯对雄性幼鼠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俊杰 马洪 +4 位作者 李静 刘红 张伟同 周永正 赵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58-1763,共6页
目的了解环境内分泌干扰因子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已酯(DEHP)及代谢产物邻苯二酸-单-2-乙基己酯(MEHP)对雄性幼鼠生精细胞凋亡有否影响。方法生后2周龄的Wistar雄性幼鼠98只,随机分为14组,7只/组。随机选择1组行生理盐水(0.9%NS 0.2 ml.kg-.... 目的了解环境内分泌干扰因子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已酯(DEHP)及代谢产物邻苯二酸-单-2-乙基己酯(MEHP)对雄性幼鼠生精细胞凋亡有否影响。方法生后2周龄的Wistar雄性幼鼠98只,随机分为14组,7只/组。随机选择1组行生理盐水(0.9%NS 0.2 ml.kg-.1d-1)灌胃喂养3周,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再选1组行环磷酰胺(CTX 100 mg·kg-1·d-1)灌胃喂养1周,作为阳性对照组(PC组);余各组分别用DEHP、MEHP按低剂量(100 mg·kg-1·d-1)、中剂量(200 mg·kg-1·d-1)、高剂量(300 mg·kg-1·d-1)灌胃喂养1周;以及分别按低剂量(100 mg·kg-1·d-1)灌胃喂养1、2、3周分组,建立动物模型。观察不同时期、不同剂量下睾丸生精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并应用TUNEL法检查睾丸生精细胞凋亡情况,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以及睾酮T)水平。结果(1)睾丸生精细胞的变化:用药组生精细胞萎缩、发育落后、数量少,线粒体肿胀、空泡化等;在喂养1周的不同剂量组内,随剂量增加生精细胞损害加重,在低剂量不同喂养时间组内,随喂养时间的延长生精细胞损害亦加重;(2)睾丸组织中生精细胞凋亡:与NC组比较,用药组生精细胞凋亡显著增多(P<0.01);在喂养1周的不同剂量组内、以及低剂量不同喂养时间组内生精细胞凋亡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性激素水平:与NC组比较,用药组FSH、LH水平升高,T水平下降(P<0.05);在喂养1周的不同剂量组内、以及低剂量不同喂养时间组内性激素水平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HP及代谢产物MEHP对幼鼠生精细胞凋亡有明显影响,且呈时间-量效依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二乙基已 邻苯二--2-乙基己 生精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马来酸单酯共聚物乳液表面施胶剂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34
13
作者 靳光秀 沈一丁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7,共3页
根据高分子分子设计原理,以苯乙烯、马来酸单丁酯、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料,在乙酸乙酯中进行共聚,经过蒸除溶剂、中和后制备出苯乙烯马来酸单酯共聚物乳液表面施胶剂。通过应用实验表明,该表面施胶剂不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与淀粉、PVA复配,... 根据高分子分子设计原理,以苯乙烯、马来酸单丁酯、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料,在乙酸乙酯中进行共聚,经过蒸除溶剂、中和后制备出苯乙烯马来酸单酯共聚物乳液表面施胶剂。通过应用实验表明,该表面施胶剂不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与淀粉、PVA复配,均有明显的表面施胶效果。文中对该产品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 共聚物乳液 表面施胶剂 合成 作用机理 使用 造纸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酯化法合成马来酸单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曾小君 姚莉 +2 位作者 吴瑞祥 刘琰 夏方刚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9-90,94,共3页
以马来酸酐(MAH)和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为原料,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采用熔融酯化法合成了马来酸单聚乙二醇单甲醚酯(MPEGMA)。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温度对MPEG与催化剂混合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考察了单体摩尔比、催化剂用量以及反应时... 以马来酸酐(MAH)和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为原料,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采用熔融酯化法合成了马来酸单聚乙二醇单甲醚酯(MPEGMA)。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温度对MPEG与催化剂混合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考察了单体摩尔比、催化剂用量以及反应时间等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表征了酯化产物的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当n(MAH∶)n(MPEG)=1.2∶1,催化剂用量为聚乙二醇单甲醚和马来酸酐(MAH)总质量的1%,控制反应温度在110℃,反应时间为6h时酯化率可达到83.7%,酯化产物双键结构的红外特征峰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聚乙二醇甲醚 熔融化法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单酯稀土作为PVC热稳定剂的应用实验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建平 宋霞 +1 位作者 方廉 杨锦宗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7-69,共3页
研究了无毒马来酸单酯稀土稳定剂RETM -4 9的应用性能 ,通过比较实验说明RETM -4 9对PVC的热稳定性和抗冲击、拉伸性能均好于硬脂酸稀土。
关键词 马来稀土 PVC 热稳定剂 应用实验 聚氯乙烯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单酯聚合物复鞣加脂剂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16
作者 邹祥龙 兰云军 周建飞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09-812,共4页
以长链脂肪醇马来酸单酯为亲油单体,丙烯酸为亲水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活泼单体滴加方式制备了马来酸单酯聚合物复鞣加脂剂。通过质谱和热重-差热分析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脂肪醇种类,丙烯酸单体滴加速度,单酯与丙烯酸... 以长链脂肪醇马来酸单酯为亲油单体,丙烯酸为亲水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活泼单体滴加方式制备了马来酸单酯聚合物复鞣加脂剂。通过质谱和热重-差热分析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脂肪醇种类,丙烯酸单体滴加速度,单酯与丙烯酸摩尔比和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脂肪醇为十六醇,n(丙烯酸)/n(单酯)=2.0,过硫酸铵占单体总质量的5%,聚合温度80℃,丙烯酸滴加时间2h时,所得产品具有较好的柔软、填充和防水性能,处理革的增厚率在30%左右,静态吸水率在6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复鞣加 马来 性能 皮革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超强酸SO_4^(2-)/TiO_2-SiO_2催化合成马来酸二辛酯 被引量:7
17
作者 华平 沙兆林 李建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6-269,共4页
用H2 SO4浸渍钛硅复合氧化物 ,制得固体超强酸SO2 -4/TiO2 -SiO2 ,考察了催化剂对马来酸酐与正辛醇的酯化反应的催化作用及其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并与硫酸、对甲苯磺酸的催化效果比较。结果表明 :对于给定反应 ,当n(Ti)∶n(Si)... 用H2 SO4浸渍钛硅复合氧化物 ,制得固体超强酸SO2 -4/TiO2 -SiO2 ,考察了催化剂对马来酸酐与正辛醇的酯化反应的催化作用及其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并与硫酸、对甲苯磺酸的催化效果比较。结果表明 :对于给定反应 ,当n(Ti)∶n(Si)为 15∶1、用浓度 0 .6mol/L的硫酸浸渍 8h、在 5 5 0℃下焙烧 3h时制得的催化剂SO2 -4/TiO2 -SiO2 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 ;用以催化马来酸酐和正辛醇的酯化反应 ,可得无色透明的酯化产物 ,3h内酯化率达 99.1% ;较SO2 -4/TiO2 催化剂的酯化率提高了约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超强 SO4^2-/TiO2-SiO2 催化合成 马来二辛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对甲苯磺酰基-α-氨基膦酸及其单酯的合成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戴庆 陈茹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1992-1994,共3页
用31PNMR谱跟踪反应的方法,研究了对甲苯磺酷胺与取代苯甲醛及三氯化磷(或烷氧基二氯化磷)在乙酸氯为溶剂的条件下的类Mannch反应的机理,找到了合成标题化合物的简单方法.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其中某些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烟草花叶... 用31PNMR谱跟踪反应的方法,研究了对甲苯磺酷胺与取代苯甲醛及三氯化磷(或烷氧基二氯化磷)在乙酸氯为溶剂的条件下的类Mannch反应的机理,找到了合成标题化合物的简单方法.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其中某些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氨基膦 对甲苯磺酰基 烟草花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单十八酯在PSt-Fe_3O_4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李瑞雪 马年方 +3 位作者 曾建 康佩姿 梁磊 安玉兴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4-398,共5页
通过马来酸酐和正十八醇的单酯化反应合成了马来酸单十八酯,将其用作可聚合表面活性剂修饰于Fe3O4纳米粒子表面。利用超声波将表面修饰过的Fe3O4纳米粒子直接分散在苯乙烯中形成可聚合磁流体,通过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了PSt-Fe3O4... 通过马来酸酐和正十八醇的单酯化反应合成了马来酸单十八酯,将其用作可聚合表面活性剂修饰于Fe3O4纳米粒子表面。利用超声波将表面修饰过的Fe3O4纳米粒子直接分散在苯乙烯中形成可聚合磁流体,通过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了PSt-Fe3O4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利用FT-IR、XRD和TEM分别研究了Fe3O4纳米粒子用马来酸单十八酯表面修饰前后官能团变化、结晶形态以及在不同介质中的形貌和分散状况。结果表明,经马来酸单十八酯表面修饰后的Fe3O4纳米粒子保持了其原有的立方晶型,粒径在8-12 nm,在苯乙烯和聚苯乙烯基质中分散均匀。TGA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分析结果表明,和相似聚合条件下制得的聚苯乙烯相比,制备的PSt-Fe3O4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常温下表现为超顺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十八 FE3O4纳米粒子 聚苯乙烯 磁性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功能侧链的聚马来酸单酯类聚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英英 高芒来 +1 位作者 李铁津 汤心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8期1134-1135,共2页
利用聚合物直接制备LB膜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为了采用於不同挂膜方法制备均匀的功能LB膜,要求聚合物除了是双亲性的、带有特定的功能基团之外,还应具有适当的分子量,为此,一般都采用含功能基的单体与亲水性单体共聚的方法来制备,但这... 利用聚合物直接制备LB膜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为了采用於不同挂膜方法制备均匀的功能LB膜,要求聚合物除了是双亲性的、带有特定的功能基团之外,还应具有适当的分子量,为此,一般都采用含功能基的单体与亲水性单体共聚的方法来制备,但这常给合成带来较多的困难,本方首次提出一条简单的合成功能性聚合物LB膜材料的路线:(1)合成聚马来酸酐(PMAN)母体聚合物;(2)合成带有功能基及柔性烃链(或不带柔性链)的醇;(3)合成聚马来酸单酯(PMA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 LB膜 聚合物 双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