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糊精接枝聚硅氧烷气相色谱固定相的手性拆分性能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月琴 傅若农 +1 位作者 张汉邦 凌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33,共3页
用环糊精接枝聚硅氧烷(二环[2,6_二_O_戊基_3_O_己烯基(_5)]五环[2,6_二_O_戊基_3_O_甲基_β_CD聚硅氧烷)作气相色谱固定相成功地拆分具有两个手性中心的物质———2,6_二乙酰氧基庚烷 ;
关键词 固定相 环糊精 聚硅氧烷 气相色谱 手性拆分 2 6-二乙酰氧基庚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氯三嗪-β-环糊精接枝棉织物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邓一泉 刘夺奎 +1 位作者 汪季娟 顾振亚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47-50,共4页
采用一氯三嗪-β-环糊精对棉织物进行接枝处理,使得β-环糊精永久地固着在织物上,制备出芳香除臭型织物.文中对影响一氯三嗪-β-环糊精接枝棉织物的因素进行了探讨,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接枝后织物的耐洗牢度进行了测... 采用一氯三嗪-β-环糊精对棉织物进行接枝处理,使得β-环糊精永久地固着在织物上,制备出芳香除臭型织物.文中对影响一氯三嗪-β-环糊精接枝棉织物的因素进行了探讨,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接枝后织物的耐洗牢度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后整理方法具有较高的接枝率和较好的耐洗牢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氯三嗪-β-环糊精 棉织物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接枝棉织物包合药物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朱平 原新 +1 位作者 张林 张建波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4-68,共5页
在碱性条件下使用环氧氯丙烷将β-环糊精接枝到棉织物上。利用β-环糊精的包合性制备了包合药物(丁香酚)的功能性棉织物,测定了其药物包合量并考察包合药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能和释放性能。结果表明,每克织物上的药物包合量为18.5μg... 在碱性条件下使用环氧氯丙烷将β-环糊精接枝到棉织物上。利用β-环糊精的包合性制备了包合药物(丁香酚)的功能性棉织物,测定了其药物包合量并考察包合药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能和释放性能。结果表明,每克织物上的药物包合量为18.5μg。在处于人体体温时,经β-环糊精整理的棉织物上丁香酚的释放达到理想状态。在30℃的水溶液中,当放置时间超过150 min,经β-环糊精整理的棉织物上包合丁香酚的释放基本达到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棉织物 包合 丁香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β-环糊精接枝棉织物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晶 赵曙辉 +2 位作者 王倩倩 侯书雅 李兰 《印染助剂》 CAS 2008年第11期41-44,共4页
采用半干法制备了柠檬酸-β-环糊精(CA-β-CD)的衍生物,探讨了制备过程中各因素对柠檬酸-β-环糊精衍生物中羧基含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n[次亚磷酸钠(SHP)]∶n(柠檬酸)∶n(β-环糊精)=1∶2∶1,反应前固液比为1∶0.6,100℃下反应... 采用半干法制备了柠檬酸-β-环糊精(CA-β-CD)的衍生物,探讨了制备过程中各因素对柠檬酸-β-环糊精衍生物中羧基含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n[次亚磷酸钠(SHP)]∶n(柠檬酸)∶n(β-环糊精)=1∶2∶1,反应前固液比为1∶0.6,100℃下反应1h.将柠檬酸-β-环糊精衍生物和柠檬酸/β-环糊精混合体系整理棉织物的效果进行比较,发现经柠檬酸-β-环糊精整理后织物的增重率、白度和断裂强力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柠檬酸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的β-环糊精接枝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夺奎 顾振亚 +1 位作者 邱嘉欣 李辉 《印染》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5-7,14,共4页
采用柠檬酸 (CA)作为交联剂 ,将 β 环糊精 (β CD)接枝到棉织物上 ,研究CA和 β CD浓度、焙烘条件(温度 ,时间 )以及催化剂的种类和浓度等对 β CD接枝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β CD的加入对织物增重率的提高作用很大。该课题通过对... 采用柠檬酸 (CA)作为交联剂 ,将 β 环糊精 (β CD)接枝到棉织物上 ,研究CA和 β CD浓度、焙烘条件(温度 ,时间 )以及催化剂的种类和浓度等对 β CD接枝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β CD的加入对织物增重率的提高作用很大。该课题通过对织物的增重率和吸香释香能力等进行了测定 ,对接枝到织物上的 β CD作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皱整理 β-环糊精 柠檬酸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β-环糊精的壳聚糖在棉织物整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春梅 何瑾馨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8-92,共5页
为赋予棉织物多种特殊功能,合成了接枝β-环糊精的壳聚糖,将其添加到以柠檬酸为交联剂,次亚磷酸钠为催化剂的棉织物抗皱整理中。结果表明,添加接枝β-环糊精的壳聚糖比单独添加壳聚糖和壳聚糖与β-环糊精混合物的整理效果好。通过正交... 为赋予棉织物多种特殊功能,合成了接枝β-环糊精的壳聚糖,将其添加到以柠檬酸为交联剂,次亚磷酸钠为催化剂的棉织物抗皱整理中。结果表明,添加接枝β-环糊精的壳聚糖比单独添加壳聚糖和壳聚糖与β-环糊精混合物的整理效果好。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柠檬酸80 g/L,次亚磷酸钠50 g/L,接枝β-环糊精的壳聚糖3 g/L,焙烘温度180℃,焙烘时间3 min。整理后棉织物折皱回复角提高了105°,吸香性能提高到2.5倍多,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且白度和断裂强力下降程度略有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壳聚糖 防皱整理 抗菌整理 芳香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接枝纤维素纤维的制备与机理 被引量:9
7
作者 夏友谊 万军民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28,共4页
以环氧基为交联桥,制备了β-环糊精接枝纤维素纤维,获得了接枝最佳工艺参数,同时进行了结构分析,并探讨了接枝机理。结果表明,以环氧基为交联桥可制备β-环糊精接枝纤维素纤维,环氧化反应最佳工艺参数为1 g纤维素纤维所需环氧氯丙烷7 mL... 以环氧基为交联桥,制备了β-环糊精接枝纤维素纤维,获得了接枝最佳工艺参数,同时进行了结构分析,并探讨了接枝机理。结果表明,以环氧基为交联桥可制备β-环糊精接枝纤维素纤维,环氧化反应最佳工艺参数为1 g纤维素纤维所需环氧氯丙烷7 mL,40%NaOH 6 mL,反应时间2.5 h,温度40℃;纤维素分子并未因接枝环糊精发生根本性破坏,有利于β-环糊精在纺织工业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纤维索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聚乳酸接枝共聚物自组装胶束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8
作者 潘彤 易兵 谌其亭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40,共4页
在水中制备了β-环糊精/聚乳酸接枝共聚物(β-CD-g-PLA)胶束,以芘为探针,采用稳态荧光法研究了胶束的形成及临界胶束浓度(CMC)),利用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胶束的粒径分布和形态.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接枝共聚物在水中... 在水中制备了β-环糊精/聚乳酸接枝共聚物(β-CD-g-PLA)胶束,以芘为探针,采用稳态荧光法研究了胶束的形成及临界胶束浓度(CMC)),利用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胶束的粒径分布和形态.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接枝共聚物在水中能够形成球形的稳定胶束,CMC值和胶束粒径随着共聚物中疏水性聚乳酸(PLA)链段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聚乳酸 共聚物 临界胶束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糊精-薄荷醇对棉织物的接枝芳香抗菌整理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瑞萍 贾维妮 +2 位作者 尤克非 章忠秀 潘小烽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5-58,4,共4页
以柠檬酸(CA)作为交联剂,将β-环糊精(β-CD)接枝到棉织物上。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β-CD接枝量与CA浓度、β-CD浓度、焙烘时间、焙烘温度、催化剂浓度有关,CA、β-CD和催化剂浓度越大,焙烘条件越剧烈,β-CD接枝在棉织物上的量越多;β-... 以柠檬酸(CA)作为交联剂,将β-环糊精(β-CD)接枝到棉织物上。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β-CD接枝量与CA浓度、β-CD浓度、焙烘时间、焙烘温度、催化剂浓度有关,CA、β-CD和催化剂浓度越大,焙烘条件越剧烈,β-CD接枝在棉织物上的量越多;β-环糊精接枝的棉织物通过薄荷醇熏香,放置10天,薄荷醇含量剩余27.04%,且具有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薄荷醇 芳香抗菌整理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氯三嗪-β-环糊精接枝真丝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良晨 田冲 +1 位作者 赵曙辉 王自霖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20,共3页
一氯三嗪-β-环糊精(MCT-β-CD)为一种环保性反应型芳香整理剂.目前,其在棉织物上的应用已较成熟,但在真丝织物上的应用却鲜有报道.采用MCT-β-CD接枝真丝,经单因素试验得出MCT-β-CD接枝真丝的优化工艺:MCT-β-CD 80 g/L,pH值8.5,NaCl ... 一氯三嗪-β-环糊精(MCT-β-CD)为一种环保性反应型芳香整理剂.目前,其在棉织物上的应用已较成熟,但在真丝织物上的应用却鲜有报道.采用MCT-β-CD接枝真丝,经单因素试验得出MCT-β-CD接枝真丝的优化工艺:MCT-β-CD 80 g/L,pH值8.5,NaCl 60 g/L,80℃加盐后处理20 min.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明MCT-β-CD已成功接枝到了真丝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氯三嗪-β-环糊精 真丝 芳香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预聚体与棉织物的接枝工艺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春梅 何瑾馨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2-97,共6页
为了增加棉织物的功能性,用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在碱性介质中合成了水溶性的β-环糊精预聚体(β-CDP)。以柠檬酸(CA)为交联剂,次亚磷酸钠(SHP)为催化剂,采用轧烘焙工艺将β-CDP接枝到棉织物上。研究CA、β-CDP及SHP的浓度、焙烘温度和... 为了增加棉织物的功能性,用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在碱性介质中合成了水溶性的β-环糊精预聚体(β-CDP)。以柠檬酸(CA)为交联剂,次亚磷酸钠(SHP)为催化剂,采用轧烘焙工艺将β-CDP接枝到棉织物上。研究CA、β-CDP及SHP的浓度、焙烘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织物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接枝工艺:β-CDP质量浓度为30 g/L,CA质量浓度为50 g/L,SHP质量浓度为30 g/L,焙烘温度为180℃,焙烘时间为2.5 min。结果表明,采用β-CDP比直接用β-CD的整理效果好,接枝后织物的吸香和缓释性能明显提高,白度、强力和折皱回复角略有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预聚体 包合 缓释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丝织物用柠檬酸接枝β-环糊精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春梅 何瑾馨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8-20,共3页
采用柠檬酸(CA)作为交联剂,次磷酸钠(SHP)为催化剂,将β-环糊精(β-CD)接枝到真丝织物上。探讨了β-CD质量浓度、CA质量浓度、SHP质量浓度、焙烘温度及焙烘时间对增重率和织物上香兰素含量的影响。确定的最佳整理工艺为:β-CD 80 g/L,CA... 采用柠檬酸(CA)作为交联剂,次磷酸钠(SHP)为催化剂,将β-环糊精(β-CD)接枝到真丝织物上。探讨了β-CD质量浓度、CA质量浓度、SHP质量浓度、焙烘温度及焙烘时间对增重率和织物上香兰素含量的影响。确定的最佳整理工艺为:β-CD 80 g/L,CA 80 g/L、SHP 40 g/L、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2 min。结果表明:加入β-CD后,整理织物的增重率和吸香性能明显提高,折皱回复角、白度和强力略有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柠檬酸 真丝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接枝棉织物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岳海莹 王振贵 王芳 《印染助剂》 CAS 2021年第2期47-50,共4页
以丁烷四羧酸(BTCA)为交联剂,次亚磷酸钠为催化剂制备β-环糊精接枝棉织物。以接枝率为指标优化接枝工艺,测定接枝棉织物的吸氨性能,并研究接枝对染色棉织物颜色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β-环糊精接枝棉织物的优化工艺为:β-环糊精40 g/L,... 以丁烷四羧酸(BTCA)为交联剂,次亚磷酸钠为催化剂制备β-环糊精接枝棉织物。以接枝率为指标优化接枝工艺,测定接枝棉织物的吸氨性能,并研究接枝对染色棉织物颜色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β-环糊精接枝棉织物的优化工艺为:β-环糊精40 g/L,BTCA 50 g/L,次亚磷酸钠20 g/L,170℃焙烘4 min;β-环糊精接枝后棉织物的吸氨量达49.77μg/g,远高于未接枝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的K/S值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消臭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氯三嗪-β-环糊精与棉织物的接枝工艺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文博 曹机良 +1 位作者 赵振河 张鹏 《染整技术》 CAS 2012年第8期37-39,共3页
一氯三嗪-β-环糊精(MCT-β-CD)是一种纺织品新型染整助剂,用它整理的织物可以把β-环糊精牢固地固着到织物纤维上,并保留环糊精对客体分子的包络能力。对影响一氯三嗪-β-环糊精接枝棉织物的因素进行了探讨,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 一氯三嗪-β-环糊精(MCT-β-CD)是一种纺织品新型染整助剂,用它整理的织物可以把β-环糊精牢固地固着到织物纤维上,并保留环糊精对客体分子的包络能力。对影响一氯三嗪-β-环糊精接枝棉织物的因素进行了探讨,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用最佳工艺制得的棉织物增重率为5.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氯三嗪-β-环糊精 反应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二醛-β-环糊精接枝棉织物的制备(一)
15
作者 董宁 隋淑英 +2 位作者 张林 董朝红 吴书伟 《染整技术》 CAS 2011年第3期34-35,共2页
本文针对β-环糊精化学法接枝棉织物的工艺条件及β-环糊精浓度、戊二醛浓度、焙烘温度对接枝棉织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测试了β-环糊精接枝棉织物的增重率、接枝率、白度、拉伸强力和折皱恢复性等。得出了β-环糊精接枝棉织... 本文针对β-环糊精化学法接枝棉织物的工艺条件及β-环糊精浓度、戊二醛浓度、焙烘温度对接枝棉织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测试了β-环糊精接枝棉织物的增重率、接枝率、白度、拉伸强力和折皱恢复性等。得出了β-环糊精接枝棉织物的优化工艺为:β-CD60g/L,戊二醛90g/L,六水氯化镁20g/L,160℃焙烘4min。测试结果表明,接枝棉织物的增重率、接枝率和折皱回复角均增加,可赋予棉织物较好的免烫性能,但白度和断裂强力下降,物理机械性能基本满足服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棉织物 戊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二醛-β-环糊精接枝棉织物的制备(二)
16
作者 董宁 隋淑英 +2 位作者 张林 董朝红 吴书伟 《染整技术》 CAS 2011年第4期42-45,共4页
本文针对β-环糊精化学法接枝棉织物的工艺条件及β-环糊精浓度、戊二醛浓度、焙烘温度对接枝棉织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测试了β-环糊精接枝棉织物的增重率、接枝率、白度、拉伸强力和折皱恢复性等。得出了β-环糊精接枝棉织... 本文针对β-环糊精化学法接枝棉织物的工艺条件及β-环糊精浓度、戊二醛浓度、焙烘温度对接枝棉织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测试了β-环糊精接枝棉织物的增重率、接枝率、白度、拉伸强力和折皱恢复性等。得出了β-环糊精接枝棉织物的优化工艺为:β-CD 60g/L,戊二醛90g/L,六水氯化镁20g/L,160℃焙烘4min。测试结果表明,接枝棉织物的增重率、接枝率和折皱回复角均增加,可赋予棉织物较好的免烫性能,但白度和断裂强力下降,物理机械性能基本满足服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棉织物 戊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丙基-β-环糊精与棉织物的接枝整理
17
作者 蔡红芹 王春梅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4-48,共5页
为赋予棉织物多种特殊功能,以柠檬酸(CA)为交联剂,次亚磷酸钠为催化剂,采用轧-烘-焙工艺将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整理到棉织物上.研究了HP-β-CD用量、CA用量、催化剂用量、焙烘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织物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 为赋予棉织物多种特殊功能,以柠檬酸(CA)为交联剂,次亚磷酸钠为催化剂,采用轧-烘-焙工艺将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整理到棉织物上.研究了HP-β-CD用量、CA用量、催化剂用量、焙烘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织物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接枝整理工艺:HP-β-CD用量为70 g/L,CA用量为60 g/L,次亚磷酸钠用量为15 g/L,焙烘温度175℃,焙烘时间3 min.整理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提高了86°,对香精和甲苯的吸附性能明显提高.HP-β-CD的整理效果比β-CD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β-环糊精 柠檬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羟丙基-β-环糊精接枝整理工艺研究
18
作者 蔡红芹 王春梅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14年第3期41-44,48,共5页
以无甲醛树脂Arkofix NZF为交联剂,MgCl2·6H2O为催化剂,采用轧-烘-焙工艺,用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整理棉织物。研究了HP-β-CD的质量浓度、树脂质量浓度、MgCl2·6H2O质量浓度、pH值、焙烘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织物性能的... 以无甲醛树脂Arkofix NZF为交联剂,MgCl2·6H2O为催化剂,采用轧-烘-焙工艺,用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整理棉织物。研究了HP-β-CD的质量浓度、树脂质量浓度、MgCl2·6H2O质量浓度、pH值、焙烘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织物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接枝工艺为:HP-β-CD质量浓度50g/L,树脂质量浓度60g/L,MgCl2·6H2O质量浓度10g/L,pH值5.5,焙烘温度170℃,焙烘时间3min。结果表明,经HP-β-CD整理的织物折皱回复角和接枝率比经β-CD整理后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β-环糊精 工艺 防皱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接枝真丝包合荆芥天然驱蚊剂制备防蚊织物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晓芳 陶尧定 +3 位作者 吴岚 张亚萍 李晓莉 余志成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17,共5页
为了制备安全环保、长效防蚊真丝织物,选用将β-环糊精接枝至真丝织物上,然后包合天然荆芥精油乳液的方法。优化的接枝工艺为:β-环糊精80 g/L,交联剂BTCA 90 g/L,催化剂SHP 40 g/L,二浸二轧,轧余率100%,在85℃条件下预烘3 min后,再在17... 为了制备安全环保、长效防蚊真丝织物,选用将β-环糊精接枝至真丝织物上,然后包合天然荆芥精油乳液的方法。优化的接枝工艺为:β-环糊精80 g/L,交联剂BTCA 90 g/L,催化剂SHP 40 g/L,二浸二轧,轧余率100%,在85℃条件下预烘3 min后,再在170℃条件下焙烘3 min。制备的防蚊真丝双绉、真丝乔其对蚊子的驱避率分别为87.65%、81.96%。经20次水洗后,对蚊子的驱避率分别仍可达到60.03%、57.10%。制备的天然环保防蚊真丝织物具有良好的防蚊效果和耐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荆芥 防蚊 真丝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的β-环糊精接枝消臭整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韦苏娟 王丽君 +2 位作者 王洛豪 张瑞萍 何勇 《印染》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7-41,共5页
以BTCA为交联剂,采用浸轧法将β-环糊精(β-CD)对棉织物进行接枝整理,以棉织物上β-CD锚固量评价接枝效果,并对β-CD接枝棉织物进行了吸氨消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以BTCA为交联剂的β-CD对棉织物的优化接枝整理工艺为:β-CD 80 g/L、BTC... 以BTCA为交联剂,采用浸轧法将β-环糊精(β-CD)对棉织物进行接枝整理,以棉织物上β-CD锚固量评价接枝效果,并对β-CD接枝棉织物进行了吸氨消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以BTCA为交联剂的β-CD对棉织物的优化接枝整理工艺为:β-CD 80 g/L、BTCA 30 g/L、SHP 50 g/L、焙烘温度180℃、焙烘时间3 min。织物上β-CD的接枝率为84.80 mg/g。β-CD接枝棉织物的吸氨量最高可达732.73μg/g。染色织物经β-CD接枝处理,K/S值下降,色相和染色牢度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整理 β-环糊精 消臭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