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异淀粉酶基因ISA1及其启动子的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钱峰 张桂云 +3 位作者 于恒秀 辛世文 顾铭洪 刘巧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8,共7页
利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研究了水稻异淀粉酶基因ISA1在各组织及不同发育阶段籽粒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该基因只在发育籽粒中表达。同时,克隆了ISA1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1.1kb和2.1kb两个不同长度的启动子片段,并分别与GUS报告基因融合,... 利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研究了水稻异淀粉酶基因ISA1在各组织及不同发育阶段籽粒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该基因只在发育籽粒中表达。同时,克隆了ISA1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1.1kb和2.1kb两个不同长度的启动子片段,并分别与GUS报告基因融合,经农杆菌介导转入水稻中。对转基因水稻植株中GUS活性的定性与定量结果表明,2.1kb的ISA1启动子具有很好的胚乳表达特异性,与内源基因定量表达分析的结果一致;而1.1kb的ISA1启动子则不具备该表达特性,它在胚乳、茎、茎节及谷壳中都有很高的表达。这可能是因为2.1kb启动子中含有抑制目的基因在茎等组织或器官中表达的顺式作用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淀粉酶1 基因表达 启动子分析 实时定量聚合链式反应 β-葡萄糖苷酸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SS软件在黑曲霉产异淀粉酶培养基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敏 杨红 +1 位作者 母荣飞 吴茜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13-217,共5页
在固态发酵条件下,研究了碳源、氮源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淀粉酶系的影响,探索糖化酶、酸性α-淀粉酶及异淀粉酶的分泌规律;采用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产酶培养基,其方差分析和S-N-K法分析结果表明:黑曲霉产异淀粉酶的优化培养基分... 在固态发酵条件下,研究了碳源、氮源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淀粉酶系的影响,探索糖化酶、酸性α-淀粉酶及异淀粉酶的分泌规律;采用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产酶培养基,其方差分析和S-N-K法分析结果表明:黑曲霉产异淀粉酶的优化培养基分别为麸皮7.5g,葡萄糖0.06g,支链淀粉0.24g,酵母粉0.5g,营养盐8m L;在此基础上,缩短了异淀粉酶最高酶活形成时间,同时糖化酶、酸性α-淀粉酶最高酶活分别降低了36.7%和166%,这为异淀粉酶分离纯化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RGILLUS NIGER 淀粉酶 酸性Α-淀粉酶 糖化 固态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酶法测定稻米支链淀粉精细结构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慧颖 欧阳林娟 +7 位作者 彭小松 朱昌兰 陈小荣 傅军如 边建民 胡丽芳 贺浩华 贺晓鹏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5-121,共7页
支链淀粉是淀粉粒各级结构形成和稻米理化特性的主要决定因素。本研究对利用酶法测定稻米支链淀粉精细结构的酶解最适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和优化,结果表明,测定β-淀粉酶水解率时,对于0.1 g的支链淀粉,β-淀粉酶的最适用量为500 U,反应... 支链淀粉是淀粉粒各级结构形成和稻米理化特性的主要决定因素。本研究对利用酶法测定稻米支链淀粉精细结构的酶解最适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和优化,结果表明,测定β-淀粉酶水解率时,对于0.1 g的支链淀粉,β-淀粉酶的最适用量为500 U,反应时间为48 h,反应温度为37℃;测定平均链长时,对于22 mg的支链淀粉,普鲁兰酶的最适用量为4 U,反应时间为24 h,反应温度为37℃;测定A∶B值时,对于1 m L质量浓度为1 mg/m L的β-极限糊精溶液,异淀粉酶的最佳用量为100 U,普鲁兰酶的用量为1 U,二者最适反应时间均为24 h。在条件优化的基础上,利用酶法对8个稻米品种支链淀粉的精细结构进行了测定,8个品种中β-淀粉酶水解率、平均链长、平均外链长、平均内链长、A∶B值的变幅分别为51.22%~62.86%、18.31~20.83、11.38~14.82、4.57~5.93、1.05~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支链淀粉结构 β-淀粉酶异淀粉酶普鲁兰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纤维酶膜反应器制取麦芽低聚糖过程中酶反应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昊 李志达 +2 位作者 郭养浩 魏建敏 吴红京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71-75,共5页
采用聚砜中空纤维酶膜反应器,以α-淀粉酶和异淀粉酶双酶协同作用酶解木薯淀粉制取麦芽低聚糖,在酶膜反应系统的连续操作过程中,对酶反应的稳定性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分别建立了在酶反应过程中的不同底物浓度和不同温度情况下,产物... 采用聚砜中空纤维酶膜反应器,以α-淀粉酶和异淀粉酶双酶协同作用酶解木薯淀粉制取麦芽低聚糖,在酶膜反应系统的连续操作过程中,对酶反应的稳定性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分别建立了在酶反应过程中的不同底物浓度和不同温度情况下,产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异淀粉酶活力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低聚糖 Α-淀粉酶 淀粉酶 中空纤维膜反应器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脱支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红梅 潘仁瑞 +2 位作者 吴茜茜 张敏 蔡敬民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3期41-44,共4页
回顾了微生物来源的脱支酶的研究历史,重点介绍普鲁兰酶、异普鲁兰酶、异淀粉酶和新普鲁兰酶的特点和区别,以及其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进行概述和展望。
关键词 微生物脱支 普鲁 普鲁 淀粉酶 普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右旋糖酐合成与降解的两步法制备低聚异麦芽糖 被引量:5
6
作者 易子玲 吴敬 +1 位作者 陈晟 王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35-140,146,共7页
低聚异麦芽糖(isomalto-oligosacchrides,IMOs)是一类由α-1,6糖苷键连接的寡聚糖,主要成分是异麦芽糖、异麦芽三糖(isomaltotriose,IG3)和潘糖等,因其具有可提高免疫力、预防龋齿等益生性能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研究表明IMOs中可促进双... 低聚异麦芽糖(isomalto-oligosacchrides,IMOs)是一类由α-1,6糖苷键连接的寡聚糖,主要成分是异麦芽糖、异麦芽三糖(isomaltotriose,IG3)和潘糖等,因其具有可提高免疫力、预防龋齿等益生性能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研究表明IMOs中可促进双歧杆菌的增殖主要归因于IG3。由于传统制备工艺产率低且产品中益生成分含量低,高效生产IMOs仍存在瓶颈。该研究提出使用来源于Lactobacillus fermentum的4,6-α-葡萄糖基转移酶(4,6-α-glycosyltransferases,LfGT)合成右旋糖酐,再使用来源于Brevibacterium fuscum的异麦芽三糖右旋糖酐酶(isomaltotrio-dextranase,BfIMTD)降解右旋糖酐的两步法制备IMOs的工艺,由此提高IMOs产率和IG3比例。在37℃,pH 6.0,反应时长为24 h的条件下,使用LfGT与普鲁兰酶和异普鲁兰酶复配可将200 g/L DE2麦芽糊精转化为产物占比为66.3%的右旋糖酐,其α-1,6糖苷键比率可达99.3%;在40℃,pH 7.5,反应10 h的条件下,BfIMTD水解右旋糖酐(终质量浓度100 g/L)可产出98.3 g/L的IG3,两步法IG3最终产率为65.2%。此两步法工艺为制备IMOs提供新思路,为IMOs链长可控性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麦芽糖 麦芽三糖 右旋糖酐 麦芽三糖右旋糖酐 4 6-α-葡萄糖基转移 普鲁 普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浓度液糖化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义 彭辉 +3 位作者 白挨玺 陶进 许宏贤 佟毅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17期6-9,15,共5页
超高浓度液糖化是淀粉制糖工业的发展方向。与现行普遍的28%~35%DS相比,42%以上的超高浓度液糖化可以简化玉米湿磨后的稀释工艺、果糖工业和发酵行业糖液浓缩工艺、减少葡萄糖母液量、减少固定投资,降低能耗,简化工序等。在超高浓度液... 超高浓度液糖化是淀粉制糖工业的发展方向。与现行普遍的28%~35%DS相比,42%以上的超高浓度液糖化可以简化玉米湿磨后的稀释工艺、果糖工业和发酵行业糖液浓缩工艺、减少葡萄糖母液量、减少固定投资,降低能耗,简化工序等。在超高浓度液化中通过调整淀粉酶L型和S型比例,使得42%的超高浓度糖化醪液黏度大幅降低50%,泵送醪液可行;调整糖化酶和普鲁兰酶比例,使得糖化DX值依然维持96%以上,糖化得率不因超高醪液浓度而降低,从而使得超高浓度液糖化具备了工业界盼望已久的可实际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浓度液糖化 L型S型淀粉酶活比例 糖化普鲁比例 失活agd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