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淀粉样蛋白1-42寡聚体对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欣 王俊力 +4 位作者 孙亦轩 张忠文 梅俊华 陈国华 邵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86-992,共7页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1-42寡聚体(amyloidβ-protein 1-42 oligomer,oAβ)对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制备oAβ,采用不同浓度(0、0.5、1、5、10、20μmol/L)的oAβ孵育BV2小胶质细胞24 h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1-42寡聚体(amyloidβ-protein 1-42 oligomer,oAβ)对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制备oAβ,采用不同浓度(0、0.5、1、5、10、20μmol/L)的oAβ孵育BV2小胶质细胞24 h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CCK-8法检测BV2小胶质细胞活力;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4和IL-10的分泌水平。随后将BV2小胶质细胞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拮抗剂组,模型组选取浓度为5μmol/L的oAβ处理BV2小胶质细胞,拮抗剂组在模型组基础上加10μmol/L Toll样受体1(Toll-like receptor 1,TLR1)/TLR2拮抗剂CU-CPT22作用于细胞,应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3组细胞TLR1、TLR2、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的mRNA和蛋白表达,用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6、IL-4和IL-10的分泌水平。结果:BV2小胶质细胞的活力随着oAβ浓度的增加而降低,TNF-α和IL-6分泌水平随oAβ浓度的增加而升高,IL-4和IL-10分泌水平随oAβ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且与0μmol/L oA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LR1、TLR2和MyD88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TNF-α和IL-6分泌水平显著升高(P<0.01),IL-4和IL-10分泌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拮抗剂组TLR1、TLR2及MyD88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TNF-α和IL-6分泌水平显著降低(P<0.01),IL-4和IL-10分泌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不同浓度的oAβ刺激BV2小胶质细胞后均出现了炎症反应,且oAβ呈浓度依赖性的升高了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水平,降低了抗炎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表达水平;oAβ可能通过TLR1/2-MyD88信号通路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活化,进而上调其促炎介质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蛋白1-42寡聚体 小胶质细胞 TLR1/2-MyD88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比色探针的分光光度法测定β-淀粉蛋白寡聚体的含量
2
作者 周信光 于妍妍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65-1371,共7页
基于制备的包载葡萄糖信号分子的聚乙烯亚胺(PEI)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PEI-MSN)以及mAPOE多肽标记的金纳米粒子(mAPOE-AuNPs),通过将竞争置换反应与比色分析技术联合,构建了一种能够对β-淀粉蛋白寡聚体(Aβo)高效检出的新型简... 基于制备的包载葡萄糖信号分子的聚乙烯亚胺(PEI)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PEI-MSN)以及mAPOE多肽标记的金纳米粒子(mAPOE-AuNPs),通过将竞争置换反应与比色分析技术联合,构建了一种能够对β-淀粉蛋白寡聚体(Aβo)高效检出的新型简单比色探针(PEI-MSN/mAPOE-AuNPs)。将负电荷的mAPOE-AuNPs静电吸附在正电荷PEI-MSN表面,然后将葡萄糖包载进入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SN)孔隙并封堵。当Aβo存在此体系时,由于Aβo与mAPOE多肽之间的特异性作用力大于mAPOE-AuNPs与PEI-MSN之间的静电作用,导致mAPOE-AuNPs与PEI-MSN分离,PEI-MSN内包载的葡萄糖分子从MSN的孔隙中释放出来,然后利用二硫化钼纳米片(MoS2NSs)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对释放出来的葡萄糖进行比色分析,从而间接实现对Aβo的光学检测。Aβo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1.0~20 nmol·L^(-1),检出限为0.4 nmol·L^(-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8.0%~110%,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9%~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色探针 竞争置换 分光光度法 葡萄糖 β-淀粉蛋白寡聚体(aβ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对叉头蛋白O3a和突触后致密蛋白95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牛波 王欣怡 +1 位作者 徐江平 汪海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76-685,共10页
【目的】为了研究β-淀粉样蛋白(Aβ)产生神经毒性的机制,本研究探讨了Aβ对凋亡相关核转录因子叉头蛋白O3a(FoxO3a)和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梯度浓度(5、10、20μmol/L)寡聚化的Aβ25-35处理PC12细... 【目的】为了研究β-淀粉样蛋白(Aβ)产生神经毒性的机制,本研究探讨了Aβ对凋亡相关核转录因子叉头蛋白O3a(FoxO3a)和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梯度浓度(5、10、20μmol/L)寡聚化的Aβ25-35处理PC12细胞和神经元24 h,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FoxO3a和PSD95的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PC12细胞中PSD95表达量的变化和FoxO3a在细胞内的定位。在Aβ25-35海马注射的大鼠和APP/PS1转基因鼠中,考察脑组织中PSD95和FoxO3a的变化。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体外环境和在体环境中,Aβ对FoxO3a和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0μmol/L的Aβ25-35处理组PSD95蛋白水平下调至(45.09±1.61)%(F=7.487,P=0.0540)。与之对应,20μmol/L的Aβ25-35上调FoxO3a的蛋白水平为对照组的(228.7±20.44)%(F=17.48,P=0.0210)。在原代培养的神经元中,获得了相似的结果。另外,免疫荧光的结果显示Aβ25-35可以促进FoxO3a进入细胞核。大鼠海马注射Aβ25-35后,水迷宫实验中目标区域的平均停留时间为(24.35±1.29)s(F=2.843,P=0.098),平均穿越次数为(2.53±0.49)次(F=3.459,P=0.0149),与对照组相比都显著降低。RT-PCR结果显示Aβ25-35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SD95的mRNA水平下降为对照组的(58.40±8.28)%(F=1.193,P=0.0101),同时FoxO3a的mRNA的表达量上调(140.90±7.45)%(F=2.378,P=0.0496)。在7月龄的APP/PS1转基因小鼠的大脑组织中,PSD95的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下调为野生型小鼠的(60.89±1.53)%(F=20.05,P=0.0088)和(59.63±13.55)%(F=8.496,P=0.0445),而FoxO3a的mRNA和蛋白水平则分别上调为对照组的(172.4±4.87)%(F=2.351,P=0.0004)和(235.00±39.03)%(F=2.754,P=0.0320)。20μmol/L的Aβ25-35处理PC12细胞不同时间后(5、10、20和40 min),FoxO3a和AKT的磷酸化水平随着时间增长而降低,APP/PS1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的AKT和FoxO3a的磷酸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也显著下降至(65.75±3.51)%(F=6.362,P=0.0236)和(46.62±9.64)%(F=8.562,P=0.0079)。【结论】Aβ在体外细胞模型和体内动物模型中都可以上调核转录因子FoxO3a的表达,下调PSD95的水平,可能的机制是通过去磷酸化AKT从而减少了PSD95的合成,同时降低了FoxO3a的磷酸化水平并增加FoxO3a的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蛋白 叉头框蛋白o3a 突触后致密蛋白95 蛋白激酶B 老年性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β42寡聚体对突触内外谷氨酸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秋旋 贺娅旎 +3 位作者 刘玉香 冯一 张珂珂 魏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5-1032,共8页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阿尔茨海默病关键发病分子β-淀粉样蛋白42寡聚体(Aβ42Os)作用下离子型谷氨酸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亚基(NR2A、NR2B和NR1)和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在突触内外的表达分布变化。方法:(1)用不同...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阿尔茨海默病关键发病分子β-淀粉样蛋白42寡聚体(Aβ42Os)作用下离子型谷氨酸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亚基(NR2A、NR2B和NR1)和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在突触内外的表达分布变化。方法:(1)用不同浓度的Aβ42Os处理乳小鼠原代神经元,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原代神经元中mGluR5和NMDAR的表达和分布情况。(2)在C57BL/6小鼠侧脑室立体定位注射不同浓度的Aβ42Os,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mGluR5和NMDAR在突触内外的蛋白水平,以及mGluR5下游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钙信号下游通路相关蛋白和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1)高浓度Aβ42Os处理原代小鼠神经元增加mGluR5表达(P<0.01),减少NR2A、NR2B和NR1表达(P<0.01);引起mGluR5膜表面聚集,而使NR2A、NR2B和NR1膜表面表达分布减少。(2)高浓度Aβ42Os引起小鼠海马组织中突触mGluR5表达增加(P<0.01),NR2A(P<0.05)和NR2B(P<0.01)表达减少,突触外NR2B表达增加(P<0.01);抑制PI3K表达及AKT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酸化,过度激活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IIα(CaMKIIα);引起突触后致密蛋白95、亲棘蛋白(spinophilin)、突触小泡蛋白(synaptophysin)和微管相关蛋白2表达减少(P<0.01)。结论:(1)高浓度Aβ42Os引起神经元突触mGluR5过度聚集,NR2A、NR2B和NR1表达减少,而突触外NR2B表达增加。(2)高浓度Aβ42Os抑制PI3K/AKT和ERK信号通路,过度激活CaMKIIα通路,损伤突触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蛋白42寡聚体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突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β-淀粉样蛋白由疱疹病毒迅速播种而保护脑免于感染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光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27-2227,共1页
β -淀粉样肽(amyloid-β peptide,Aβ)的纤丝化(fibrilization)和沉积为β-淀粉样蛋白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理学标志。Eimer等曾报道,Aβ是一种先天免疫蛋白,可对抗真菌和细菌感染。纤丝化途径介导了Aβ的抗微生物活性。因此,感染可... β -淀粉样肽(amyloid-β peptide,Aβ)的纤丝化(fibrilization)和沉积为β-淀粉样蛋白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理学标志。Eimer等曾报道,Aβ是一种先天免疫蛋白,可对抗真菌和细菌感染。纤丝化途径介导了Aβ的抗微生物活性。因此,感染可以播种并显著加速β-淀粉样蛋白沉积。他们新近的研究发现,在5XFAD小鼠和3D培养的人神经细胞感染模型中,Aβ寡聚体与疱疹病毒表面的糖蛋白结合,加速β-淀粉样蛋白沉积并导致保护性病毒诱获(viral entrapment)活性以抵抗亲神经性1型单纯疱疹病毒和人疱疹病毒6A、6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蛋白 人疱疹病毒 阿尔茨海默病 细菌感染 播种 淀粉蛋白沉积 寡聚体 1型单纯疱疹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N对BV2细胞内吞Aβ寡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姜新 相荣才 +3 位作者 白丽娟 张贺敏 陈晓虹 马恩龙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1-508,共8页
目的探讨前炎介质肽聚糖(peptidoglycan,PGN)对BV2细胞内吞β淀粉样蛋白1-42(amyloid proteinβ,Aβ1-42)寡聚体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细胞株传代法培养BV2细胞,分别替代小胶质细胞;按Klein WL(2002)方法制备Aβ1-42寡聚体;采用免疫... 目的探讨前炎介质肽聚糖(peptidoglycan,PGN)对BV2细胞内吞β淀粉样蛋白1-42(amyloid proteinβ,Aβ1-42)寡聚体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细胞株传代法培养BV2细胞,分别替代小胶质细胞;按Klein WL(2002)方法制备Aβ1-42寡聚体;采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BV2细胞内吞Aβ的量;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BV2细胞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p38MAPK蛋白表达情况;PCR方法检测各组BV2细胞鼠同系物甲酰肽受体(mouse homologue formyl peptide receptor 2,mFPR2)mRNA。结果 PGN激活BV2细胞内吞Aβ1-42寡聚体增多,可被mFPR2拮抗剂抑制;PGN可引起BV2细胞表达mFPR2 mRNA增多,且存在浓度、时间相关性,可被SB202190-p38MAPK抑制剂抑制,且随着SB202190浓度增加,抑制程度增加,各组浓度与0μmol/L相比,抑制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μmol/L组P<0.05,10、20、30μmol/L组均P<0.01;PGN作用BV2细胞后各时间点p38MAPK的磷酸化激活程度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GN可激活BV2细胞内吞Aβ增多,此过程可被mFPR2拮抗剂阻断,推测BV2细胞内吞Aβ可能与mFPR2表达有关;PGN可引起BV2细胞的表达mFPR2 mRNA增多,可能参与激活BV2细胞内吞Aβ的作用;PGN可引起BV2细胞p38MAPK表达量增多,且其抑制剂抑制mFPR2 mRNA表达,可能为激活BV2细胞内吞Aβ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聚糖 小胶质细胞 淀粉样β1-42蛋白寡聚体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甲酰肽受体/鼠同系物甲酰肽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Aβ42形成不溶性聚集物的一种真菌化合物
7
作者 邹永东 梁泽秋 +3 位作者 董瑶 陈国栋 刘国宝 郑易之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32,共8页
β-类淀粉蛋白42(amyloid-β42,Aβ42)聚集形成的可溶性寡聚体具有神经细胞毒性,是引起阿尔茨海默症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浊度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electrophoresis,SDS-PAGE)和原子力显微... β-类淀粉蛋白42(amyloid-β42,Aβ42)聚集形成的可溶性寡聚体具有神经细胞毒性,是引起阿尔茨海默症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浊度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electrophoresis,SDS-PAGE)和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技术,分析在真菌化合物demethoxyviridin存在情况下,Aβ42聚集过程中荧光强度、浊度、寡聚体和聚集物的比例及颗粒表观形态等动态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化合物demethoxyviridin可明显促进Aβ42小分子寡聚体形成高分子量寡聚体后,形成不溶性大分子聚集物沉淀,减少可溶性Aβ42寡聚体比例.探讨了硫磺素T荧光法、浊度法、SDS-PAGE法和AFM法在研究Aβ42聚集及活性化合物影响Aβ42聚集中的互补性,认为综合应用4种方法有助于揭示活性化合物影响Aβ42寡聚体沉淀形成的分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药物学 阿尔茨海默症 β-淀粉蛋白 Aβ42寡聚体 Aβ42聚集 Aβ42大分子聚集沉淀 真菌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PS能降解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中的Aβ并改善其认知功能障碍
8
作者 黄翠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0-810,共1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一个病理特征就是脑中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单体转变成有毒的寡聚体和斑块。鉴于Aβ异常生成通常先于临床症状的发展,发现可降解已生成Aβ聚集体的试剂将有利于AD的治疗。
关键词 寡聚体 羟乙基哌嗪 转基因小鼠 APP/PS1 EPPS β-淀粉蛋白 hydroxyethyl 阿尔茨海默病 AMYLoID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