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3×Tg-AD小鼠的行为学和病理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田升
叶田园
程肖蕊
-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创新研究院
-
出处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64-65,共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05078)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1QH157)。
-
文摘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模型是利用与家族性相关的APP或PS1基因的人类突变产生的。尽管大部分AD小鼠出现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神经元丢失以及认知障碍,但是在大脑皮层中并没有出现神经元纤维缠结(NFT)和细胞内Aβ沉积。3×Tg-AD小鼠是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分别把两种突变基因APPSwe和tauP301L注射入单转纯合子小鼠PS1M146V的胚胎干细胞,培育出的小鼠AD模型。与同月龄的对照小鼠相比,3×Tg-AD小鼠3月龄便可在皮层神经元中发现Aβ,6月龄时可观察到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减弱、海马CA1区出现Aβ斑块,并开始伴有突触可塑性损伤,11月龄时出现明显的神经元丢失和细胞内Aβ斑块增加的情况,在12月龄时大脑细胞外出现明显的NFT。该模型脑内逐渐出现细胞内沉积、细胞外沉积形成的Aβ斑块和高度磷酸化的微管相关蛋白及随后由它形成的NFT,更符合临床AD患者的病理表现,相较于其他AD动物模型,在研究AD发病机制与开发治疗药物方面具有更大优势。
-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3×Tg-AD小鼠
认知
学习和记忆
β-淀粉样蛋白沉积
神经元纤维缠结
-
分类号
R749.16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332
[医药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