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乳杆菌ST-Ⅲ的β-果糖苷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臣 周方方 +2 位作者 任婧 刘振民 陈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5-159,共5页
为了了解植物乳杆菌利用低聚果糖的机理,以一株具有良好的利用低聚果糖能力的植物乳杆菌ST-Ⅲ基因组为模板,成功地扩增出β-果糖苷酶基因(sacA),基因片段长度为1506bp,编码501个氨基酸。将扩增出的目的片段克隆到pet28(a)(+)载体上,在... 为了了解植物乳杆菌利用低聚果糖的机理,以一株具有良好的利用低聚果糖能力的植物乳杆菌ST-Ⅲ基因组为模板,成功地扩增出β-果糖苷酶基因(sacA),基因片段长度为1506bp,编码501个氨基酸。将扩增出的目的片段克隆到pet28(a)(+)载体上,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并优化了表达条件。IPTG浓度0.1mmol/L,诱导温度为16℃,诱导12h是该酶的最佳表达条件,比酶活为3.4U/mg;亲和层析纯化后,比酶活达到107.0U/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β-果糖苷酶 低聚果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果糖苷酶抑制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怀烨 周碧瑶 苏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7-145,共9页
在高等植物中,β-果糖苷酶抑制子(Cell wall/vacuolar inhibitor ofβ-fructosidase,C/VIF)是一类在质外体(细胞壁)或液泡中存在的小分子蛋白家族(14-23 kD),主要在翻译后水平抑制酸性蔗糖转化酶的水解活性。其调控机制可通过微调质外... 在高等植物中,β-果糖苷酶抑制子(Cell wall/vacuolar inhibitor ofβ-fructosidase,C/VIF)是一类在质外体(细胞壁)或液泡中存在的小分子蛋白家族(14-23 kD),主要在翻译后水平抑制酸性蔗糖转化酶的水解活性。其调控机制可通过微调质外体蔗糖代谢稳态或细胞渗透压,影响植物种子和果实的发育和成熟过程,并参与植物对非生物胁迫抗逆适应性的调节;同时,也是植物应对病原菌侵染产生糖免疫过程和防御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发现,β-果糖苷酶抑制子编码的基因表达和活性受激素(ABA、Auxin和CK等)和环境因子(冷、旱、和伤胁迫等)调节。综述了β-果糖苷酶抑制子的分子结构和生化特点,器官和组织中分布的时空表达特征,以及在植物中的生理功能和调控机制等最新报道和研究进展。因β-果糖苷酶抑制子在木本植物中的生理活性和作用机理有待探索,可为后续填补这些研究空白提供依据和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果糖苷酶抑制子 糖代谢 -源组织 糖基化 非生物胁迫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优化节杆菌产β-呋喃果糖苷酶发酵培养基 被引量:9
3
作者 代志凯 唐嘉婕 +1 位作者 阮征 印遇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218-222,共5页
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节杆菌发酵产β-呋喃果糖苷酶培养基。采用6因素10水平混合均匀设计表,综合考察蔗糖、牛肉膏、酵母膏、(NH4)2HPO4、KH2PO4、MgSO4.7H2O6种培养基成分对节杆菌发酵产β-呋喃果糖苷酶转移糖基酶活力的影响。通过二次... 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节杆菌发酵产β-呋喃果糖苷酶培养基。采用6因素10水平混合均匀设计表,综合考察蔗糖、牛肉膏、酵母膏、(NH4)2HPO4、KH2PO4、MgSO4.7H2O6种培养基成分对节杆菌发酵产β-呋喃果糖苷酶转移糖基酶活力的影响。通过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得出最终培养基组成为:蔗糖5g/L、牛肉膏30g/L、酵母膏2g/L、(NH4)2HPO410g/L、KH2PO40.5g/L、MgSO4.7H2O0.2g/L,在此条件下回归方程的酶活力理论值为382.93U/ml,验证实验中酶活力为365.85U/ml,验证值与预测值之间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呋喃果糖苷酶 低聚乳果糖 均匀设计 培养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呋喃果糖苷酶法合成低聚乳果糖工艺优化 被引量:7
4
作者 廖春龙 印遇龙 +1 位作者 阮征 文红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2-106,共5页
目的:确定β-呋喃果糖苷酶合成低聚乳果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蔗糖和乳糖为底物,利用β-呋喃果糖苷酶粗酶液合成低聚乳果糖,通过单因素和Box-Behnken试验,对酶法合成工艺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酶法合成低聚乳果糖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 目的:确定β-呋喃果糖苷酶合成低聚乳果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蔗糖和乳糖为底物,利用β-呋喃果糖苷酶粗酶液合成低聚乳果糖,通过单因素和Box-Behnken试验,对酶法合成工艺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酶法合成低聚乳果糖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22.77h、pH7.0、反应温度35.0℃、底物质量浓度20.0g/100mL、底物与酶的体积比1:1,低聚乳果糖含量为22.70%。结论:Box-Behnken结合响应面优化果糖苷酶法合成低聚乳果糖工艺,模型可靠,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乳果糖 β-呋喃果糖苷酶 BOX-BEHNKEN试验设计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龄家蚕中肠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转录表达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杨伟克 唐芬芬 +2 位作者 刘增虎 钟健 董占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1-725,共5页
【目的】探明5龄家蚕中肠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表达及其酶活性变化规律,为解析家蚕回避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DNJ)毒害作用的适应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5龄家蚕中肠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Bm Suc1和Bm Suc2的表达... 【目的】探明5龄家蚕中肠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表达及其酶活性变化规律,为解析家蚕回避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DNJ)毒害作用的适应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5龄家蚕中肠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Bm Suc1和Bm Suc2的表达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同时测定β-呋喃果糖苷酶活性。【结果】Bm Suc1基因在5龄家蚕中肠的不同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其中在5龄起蚕和盛食期的相对表达量较高;而Bm Suc2基因在整个5龄期的相对表达量均非常低。从5龄起蚕到熟蚕,β-呋喃果糖苷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以第5 d(盛食期)的酶活性最高,达158.82U/mg。【结论】Bm Suc1基因表达水平及β-呋喃果糖苷酶活性变化规律与5龄家蚕吸收利用桑叶蔗糖营养的生理进程基本一致,提示Bm Suc1基因作为一种蔗糖水解酶基因在家蚕中肠组织消化吸收桑叶蔗糖营养物质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β-呋喃果糖苷酶 BmSuc1基因 BmSuc2基因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产β-呋喃果糖苷酶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马歌丽 张学军 靳丽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24,共3页
对来源于黑曲霉的β-D-呋喃果糖苷酶的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β-D-呋喃果糖苷酶的最适pH值为5.0,最适温度为50℃。在40℃~60℃、pH值5.0~7.0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金属离子对β-呋喃果糖苷酶活性有影响。Mn2+和Ca2+能明显增强... 对来源于黑曲霉的β-D-呋喃果糖苷酶的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β-D-呋喃果糖苷酶的最适pH值为5.0,最适温度为50℃。在40℃~60℃、pH值5.0~7.0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金属离子对β-呋喃果糖苷酶活性有影响。Mn2+和Ca2+能明显增强酶活,而Cu2+和Ag+能抑制酶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β-呋喃果糖苷酶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β-呋喃果糖苷酶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初探 被引量:4
7
作者 赵秀红 李长彪 +3 位作者 刘长江 张春红 刘欣 孟宪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0-92,共3页
以蔗糖为碳源,对几种日本曲霉、米曲霉、黑曲霉菌株产β-呋喃果糖苷酶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其中日本曲霉1产酶能力最强。研究了其β-呋喃果糖苷酶的产生条件:以蔗糖为碳源,酵母膏为氮源时,菌种产酶最高。该菌种产酶在温度30℃,转速200r/min... 以蔗糖为碳源,对几种日本曲霉、米曲霉、黑曲霉菌株产β-呋喃果糖苷酶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其中日本曲霉1产酶能力最强。研究了其β-呋喃果糖苷酶的产生条件:以蔗糖为碳源,酵母膏为氮源时,菌种产酶最高。该菌种产酶在温度30℃,转速200r/min,pH6.0,培养时间为96h时,β-呋喃果糖苷酶酶活达到最高值,Ut为3.10U/mL,Uh为0.86U/mL,Ut/Uh为3.60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呋喃果糖苷酶 日本曲霉1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呋喃果糖苷酶产生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初探 被引量:3
8
作者 于国萍 徐红华 张英华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22-325,共4页
β-呋喃果糖苷酶是一种具有转移活力的水解酶 ,该酶能以蔗糖和乳糖为底物 ,合成乳果糖。这是一种功能性低聚糖 ,对人体健康有益。实验研究了不同菌株产β-呋喃果糖苷酶活力的能力 ,确定节杆菌 A为最佳产酶菌株 ,对酶的生成具有诱导作用... β-呋喃果糖苷酶是一种具有转移活力的水解酶 ,该酶能以蔗糖和乳糖为底物 ,合成乳果糖。这是一种功能性低聚糖 ,对人体健康有益。实验研究了不同菌株产β-呋喃果糖苷酶活力的能力 ,确定节杆菌 A为最佳产酶菌株 ,对酶的生成具有诱导作用的碳源是蔗糖 ,培养时间为 4 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呋喃果糖苷酶 菌株筛选 产酶条件 果糖 节杆菌 水解酶 功能性低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杆菌β-呋喃果糖苷酶的纯化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童群义 朱桂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21-124,共4页
采用硫酸铵盐析、透析脱盐、Sepharose6B凝胶色谱等分离纯化技术,从节杆菌培养液分离纯化了β-呋喃果糖苷酶,纯化倍数为18.29,回收率为44.81%,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有一条明显的蛋白质谱带。相对分子量为55800左右,该酶的最适pH为... 采用硫酸铵盐析、透析脱盐、Sepharose6B凝胶色谱等分离纯化技术,从节杆菌培养液分离纯化了β-呋喃果糖苷酶,纯化倍数为18.29,回收率为44.81%,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有一条明显的蛋白质谱带。相对分子量为55800左右,该酶的最适pH为6.5,最适温度为30℃,在pH6.0~8.0之间和45℃以下稳定,Ag+和Cu2+对该酶有较强烈的抑制作用,EDTA和镁离子对酶活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杆菌 β-呋喃果糖苷酶 纯化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呋喃果糖苷酶合成低聚乳果糖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桂兰 童群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88-190,共3页
以蔗糖和乳糖为底物,利用节杆菌β-呋喃果糖苷酶合成低聚乳果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获得酶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反应体系的pH为6.5,反应温度37℃,酶用量1500U/g蔗糖,酶反应时间12h,反应体系的固形物含量为40%,蔗糖和乳糖的比例为1... 以蔗糖和乳糖为底物,利用节杆菌β-呋喃果糖苷酶合成低聚乳果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获得酶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反应体系的pH为6.5,反应温度37℃,酶用量1500U/g蔗糖,酶反应时间12h,反应体系的固形物含量为40%,蔗糖和乳糖的比例为1∶1,该条件下低聚乳果糖的最大转化率为160.83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乳果糖 β-呋喃果糖苷酶 合成 节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杆菌β-呋喃果糖苷酶的纯化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童群义 朱桂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9-71,共3页
采用硫酸铵盐析、透析脱盐、Sepharose 6B凝胶色谱等分离纯化技术,从节杆菌培养液分离纯化了β-呋喃果糖苷酶,纯化倍数为18.29,回收率为44.81%,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有一条明显的蛋白质谱带。相对分子量为55800左右,该酶的最适pH... 采用硫酸铵盐析、透析脱盐、Sepharose 6B凝胶色谱等分离纯化技术,从节杆菌培养液分离纯化了β-呋喃果糖苷酶,纯化倍数为18.29,回收率为44.81%,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有一条明显的蛋白质谱带。相对分子量为55800左右,该酶的最适pH为6.5,最适温度为30℃,在pH 6.0~8.0之间和45℃以下稳定,Ag+和Cu2+对该酶有较强烈的抑制作用,EDTA和镁离子对酶活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杆菌 β-呋喃果糖苷酶 纯化和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条件对节杆菌产β-呋喃果糖苷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于国萍 陶菲 于金魁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99-302,共4页
研究了温度、 p H、接种量及装液量对节杆菌 ( AS)产β-呋喃果糖苷酶活力的影响 ,得出适宜的培养条件是 :培养温度为 32℃、体系的 p H为 6.5左右、接种量为 2 %、装液量为 12 0 m L。
关键词 培养条件 节杆菌 β-呋喃果糖苷酶 低聚乳果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壳聚糖微球固定化β-呋喃果糖苷酶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牡丹 曾令军 +1 位作者 姚甲玉 刘红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0-182,共3页
以磁性壳聚糖微球为载体,采用戊二醛交联法固定化β-呋喃果糖苷酶,并对固定化酶的理化性质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β-呋喃果糖苷酶与游离酶相比,具有较强的耐碱性,在温度低于70℃范围内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固定化酶在4℃下保存15d... 以磁性壳聚糖微球为载体,采用戊二醛交联法固定化β-呋喃果糖苷酶,并对固定化酶的理化性质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β-呋喃果糖苷酶与游离酶相比,具有较强的耐碱性,在温度低于70℃范围内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固定化酶在4℃下保存15d后,剩余酶活力为80%左右,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连续10次操作使用后保持50%的酶活,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固定化酶回收率为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壳聚糖微球 β-呋喃果糖苷酶 固定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曲霉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克隆及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立梅 齐斌 周惠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2-66,共5页
通过反转录PCR法成功地扩增出日本曲霉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基因片断长度为1 917bp,编码638个氨基酸。将所得片断定向克隆到pYX212载体上,并转化至酿酒酵母中,通过酵母菌落PCR检验后,确定该基因在酿酒酵母中获得表达,转化子平均酶活为26... 通过反转录PCR法成功地扩增出日本曲霉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基因片断长度为1 917bp,编码638个氨基酸。将所得片断定向克隆到pYX212载体上,并转化至酿酒酵母中,通过酵母菌落PCR检验后,确定该基因在酿酒酵母中获得表达,转化子平均酶活为26.4 U/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曲霉 β-呋喃果糖苷酶 CDNA克隆 酿酒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杆菌10137产β-呋喃果糖苷酶条件及酶学性质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桂兰 童群义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8-81,共4页
研究表明,节杆菌10137产β 呋喃果糖苷酶的最佳条件为:温度为30℃,pH值7 5,接种体积分数为2%,装液体积为40mL.该条件下β 呋喃果糖苷酶的转移酶活为177.78U/mL,酶作用最适pH值为6.5,最适温度为30℃,在pH值为6.0~8.0和45℃以下稳定.Ag+... 研究表明,节杆菌10137产β 呋喃果糖苷酶的最佳条件为:温度为30℃,pH值7 5,接种体积分数为2%,装液体积为40mL.该条件下β 呋喃果糖苷酶的转移酶活为177.78U/mL,酶作用最适pH值为6.5,最适温度为30℃,在pH值为6.0~8.0和45℃以下稳定.Ag+和Cu2+对该酶有较强烈的抑制作用,EDTA和Mg2+对酶活也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杆菌 β-呋喃果糖苷酶 培养条件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杆菌产β-呋喃果糖苷酶的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国萍 张秀玲 徐红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9-62,共4页
本文研究了节杆菌产β-呋喃果糖苷酶几方面的性质。该酶表现总活力的最适温度是35℃,最适pH为6.5;表现转移活力的适宜温度为42℃,最适pH为7.0。该酶以蔗糖与乳糖混合物为底物表现出最高的转移活力。
关键词 节杆菌 β-呋喃果糖苷酶 性质 低聚乳果糖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BmSuc1表达特征及其对激素的响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伟克 唐芬芬 +1 位作者 刘增虎 董占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91-1997,共7页
【目的】探究BmSuc1基因在家蚕不同组织及不同时期的表达特征及经昆虫激素处理后的表达变化规律,明确昆虫激素对BmSuc1基因的调控作用,为深入解析BmSuc1基因的功能及其表达调控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mSuc... 【目的】探究BmSuc1基因在家蚕不同组织及不同时期的表达特征及经昆虫激素处理后的表达变化规律,明确昆虫激素对BmSuc1基因的调控作用,为深入解析BmSuc1基因的功能及其表达调控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mSuc1基因在家蚕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和不同组织及外源激素处理后的表达特征,并通过双链RNA(dsRNA)干扰试验检测家蚕20-羟基蜕皮素(20E)受体基因(USP)干扰效果及BmSuc1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BmSuc1基因在家蚕中肠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是丝腺、表皮和血淋巴,在其他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很低或几乎不表达;BmSuc1基因呈脉冲型的表达模式,在家蚕每个龄期的将眠时、五龄后期(上簇前)及预蛹时的相对表达量较高。利用外源激素[20E和保幼激素(JH)]分别处理五龄第2 d发育良好的家蚕,发现经20E处理后12和18 h,BmSuc1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注射0.1%二甲基亚砜(DMSO)的对照组(Ρ<0.01,下同),但在测定时间范围内JH处理组的BmSuc1基因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Ρ>0.05)。以体外转录合成USP基因的dsRNA注射五龄第3 d家蚕,注射后24和36 h,USP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调,即dsRNA干扰成功。利用RNAi技术干扰USP基因能阻断20E信号转导,致使BmSuc1基因表达受抑制,其相对表达量在干扰USP基因后24和36 h显著下调(Ρ<0.05)。【结论】BmSuc1基因主要在家蚕蜕皮和变态时高表达,暗示其可能参与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添加外源20E可诱导Bm-Suc1基因转录,而阻断20E信号转导途径会抑制BmSuc1基因表达,即BmSuc1基因作为20E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下游靶基因,直接或间接受到20E信号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β-呋喃果糖苷酶 BmSuc1基因 20-羟基蜕皮素 保幼激素 表达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呋喃果糖苷酶在离子液体中的酶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歌丽 韩甜甜 +2 位作者 李全喜 魏涛 毛多斌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24,共7页
对β-呋喃果糖苷酶在离子液体中的酶学特性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与水相对比,β-呋喃果糖苷酶在疏水性离子液体[BMIM][PF61中的酶催化活性提高了89.3%,而在亲水性离子液体[BMIM][BF6]中的酶催化活性降低了45.2%。在50%(V/V)[... 对β-呋喃果糖苷酶在离子液体中的酶学特性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与水相对比,β-呋喃果糖苷酶在疏水性离子液体[BMIM][PF61中的酶催化活性提高了89.3%,而在亲水性离子液体[BMIM][BF6]中的酶催化活性降低了45.2%。在50%(V/V)[BMIM][PF6]中,β-呋喃果糖苷酶的最适作用条件是:蔗糖的浓度为60%,温度为40℃,pH值为5.2,酶在30~50℃及pH值4.5~6.5范围内稳定性较好。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疏水性离子液体[BMIM][PF6]的存在增强了β-呋喃果糖苷酶和底物的亲和能力,有利于提高β-呋喃果糖苷酶的转移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呋喃果糖苷酶 离子液体 酶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曲霉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9
作者 唐江涛 覃益民 +3 位作者 杨梅 姚评佳 魏远安 唐尹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08-211,共4页
β-呋喃果糖苷酶水解蔗糖和低聚果糖,酶法生产高纯度低聚果糖,必须抑制或消除β-呋喃果糖苷酶的水解活性。本研究以工业生产低聚果糖的米曲霉菌株GX0015为研究材料,采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EU130944... β-呋喃果糖苷酶水解蔗糖和低聚果糖,酶法生产高纯度低聚果糖,必须抑制或消除β-呋喃果糖苷酶的水解活性。本研究以工业生产低聚果糖的米曲霉菌株GX0015为研究材料,采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EU130944)。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进行分析得知:该酶为456个氨基酸组成的亲水性膜外蛋白;功能域分析结果显示:该酶从第52个至第456个氨基酸残基之间序列属于糖苷酶32家族特征序列,并具有糖苷酶32家族酶活性中心的(N/G)DP(C/N)G和RDP保守序列;米曲霉β-呋喃果糖苷酶在进化树上的位置处于酵母菌的转化酶和细菌的六磷酸蔗糖水解酶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呋喃果糖苷酶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β-呋喃果糖苷酶黑曲霉的固定化研究
20
作者 生庆海 程建军 骆承痒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41-43,共3页
对β-呋喃果糖苷酶的黑曲霉采用海藻酸钠包埋的方法,直接制成固定化菌丝生产FOS(Fructooligosacchavides)的试验,采用两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对破碎菌体与海藻酸钠溶液的混合最佳比例以及海藻酸钠溶液的最佳浓度进行研究,... 对β-呋喃果糖苷酶的黑曲霉采用海藻酸钠包埋的方法,直接制成固定化菌丝生产FOS(Fructooligosacchavides)的试验,采用两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对破碎菌体与海藻酸钠溶液的混合最佳比例以及海藻酸钠溶液的最佳浓度进行研究,并计算其半衰期。结果为:菌体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比例定为1:1,海藻酸钠溶液浓度定为2%,半衰期为273.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呋喃果糖苷酶 海藻酸钠 固定化 黑曲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