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颊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家兔镇痛效应及脑脊液八肽胆囊收缩素和β-内啡肽的影响 被引量:28
1
作者 任超展 杜小正 方晓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37-39,共3页
目的观察颊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家兔的镇痛效应,并探讨其中枢作用机制。方法 48只青紫蓝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体针组和颊针组,将后2组又随机分为针后即时(0 h)和针后1 h亚组,每组8只。采用卵蛋白诱导造成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体针... 目的观察颊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家兔的镇痛效应,并探讨其中枢作用机制。方法 48只青紫蓝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体针组和颊针组,将后2组又随机分为针后即时(0 h)和针后1 h亚组,每组8只。采用卵蛋白诱导造成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体针组针刺双侧"膝眼"和"足三里"1次,颊针组针刺双侧颊针"膝"1次。针刺后比较正常组、模型组、体针组和颊针组家兔关节局部痛阈及脑脊液中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和β-内啡肽(β-EP)的含量。以K+导入法引起家兔腿收缩的最小电流强度作为痛阈;用放射免疫法测定β-EP、CCK-8的含量。结果模型组痛阈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体针组和颊针组痛阈均明显升高(P<0.01);颊针组0 h痛阈明显高于体针组0 h痛阈(P<0.01),颊针组1 h痛阈与体针组1 h痛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针刺后2组β-EP含量均升高,颊针组0 hβ-EP含量明显高于体针组0 hβ-EP含量(P<0.01),颊针组1 hβ-EP含量与体针组1 hβ-EP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针刺后2组CCK-8含量均向正常水平恢复,颊针组0 h CCK-8含量明显高于体针组0 h CCK-8含量(P<0.05),颊针组1 h CCK-8含量与体针针组1 h CCK-8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颊针即时镇痛效应优于体针,针刺促使脑脊液中β-EP含量升高和CCK-8含量向正常水平恢复,这可能是颊针镇痛中枢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颊针 针刺镇痛 胆囊收缩素 β-内啡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脑脊液β-内啡肽、GnRH水平变化对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孙永 姚凯华 +1 位作者 李志锋 刘永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ICH)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β-内啡肽、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水平变化及其对脑损伤程度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89例ICH患者为病例组,按照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将其分为轻型ICH组(SSS评分0~15分,n=41)、中型IC...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ICH)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β-内啡肽、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水平变化及其对脑损伤程度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89例ICH患者为病例组,按照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将其分为轻型ICH组(SSS评分0~15分,n=41)、中型ICH组(SSS评分16~30分,n=28)、重型ICH组(SSS评分31~45分,n=20例),按照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GOS评分4~5分,n=63)、预后不良组(GOS评分1~3分,n=26)。采用放射免疫法对患者入院后1、3、7、14、30 d血浆和脑脊液中β-内啡肽、GnRH水平进行检测。并于同期选取30例无神经系统疾病且行腰穿麻醉术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随着入院时间延长,轻型、中型、重型ICH患者血浆、脑脊液中β-内啡肽、GnRH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P均<0.05)。病例组入院后1、3、7、14 d血浆、脑脊液β-内啡肽、GnR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轻型、中型、重型ICH组间两两比较,P均<0.05。入院30 d时,中型、重型ICH组血浆、脑脊液β-内啡肽、GnRH水平高于轻型ICH组、对照组,重型ICH组血浆、脑脊液β-内啡肽、GnRH水平高于中型ICH组(P均<0.05)。预后良好组入院1、3、7、14、30 d血浆、脑脊液β-内啡肽、GnRH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均<0.05)。结论 ICH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β-内啡肽、GnRH水平升高,其水平升高可致脑损伤程度加重,预后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β-内啡肽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脑损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内啡肽及其受体对电针抗抑郁快速起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建兵 王欣君 +2 位作者 王玲玲 卢金花 陈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1-444,共4页
目的β-内啡肽及其受体对电针抗抑郁快速起效的作用。方法制作慢性应激性抑郁症大鼠模型,分别予以氟西汀和电针治疗7d,评价糖水消耗量、行为学表现和血清、下丘脑β-内啡肽以及下丘脑μ受体水平。结果造模结束后,各组糖水消耗量、行为... 目的β-内啡肽及其受体对电针抗抑郁快速起效的作用。方法制作慢性应激性抑郁症大鼠模型,分别予以氟西汀和电针治疗7d,评价糖水消耗量、行为学表现和血清、下丘脑β-内啡肽以及下丘脑μ受体水平。结果造模结束后,各组糖水消耗量、行为学表现均下降,治疗7d后,电针组糖水消耗量(79.5±35.9,P<0.01)、行为学水平活动得分(55.5±25.1,P<0.01)、血清β-内啡肽(18.2±1.1,P<0.01)以及下丘脑μ受体水平(0.270±0.028,P<0.01)上升,且高于模型组和氟西汀组(P<0.01)。结论电针相较氟西汀起效快速,这与β-内啡肽及其受体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电针 β-内啡肽 快速起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性脑病患者血浆β-内啡肽变化及纳络酮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4
作者 刘锦堂 王培珍 +1 位作者 高峰 薛桂芹 《临床荟萃》 CAS 2000年第16期747-748,共2页
关键词 肝性脑病 血浆 β-内啡肽 纳洛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痹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血浆β-内啡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吕翠岩 李秋明 +1 位作者 毛颖秋 刘铜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49-52,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糖痹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血浆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影响,探讨其镇痛及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和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发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甲钴胺组及糖痹康高、中、低...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糖痹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血浆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影响,探讨其镇痛及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和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发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甲钴胺组及糖痹康高、中、低剂量组,另设10只大鼠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量蒸馏水,各治疗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每4周检测体质量、空腹血糖,16周后取大鼠一侧坐骨神经,光镜观察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病理变化,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浆β-EP变化。结果治疗16周后,糖尿病大鼠体质量、血糖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甲钴胺组及糖痹康各剂量组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病理组织学损伤程度。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β-EP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糖痹康中、高剂量组显著增加β-EP表达(P<0.01)。结论糖痹康能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上调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血浆β-EP水平,对坐骨神经的形态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痹康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坐骨神经 β-内啡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血穴注阳陵泉对偏头痛模型大鼠血浆5-羟色胺、β-内啡肽和P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佃会 马祖彬 +2 位作者 韩晶 张永臣 耿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5期768-769,共2页
目的观察自血穴位注射对偏头痛模型大鼠血浆5-羟色胺(5-肿)、β-内啡肽(β-EP)和P物质(SP)的影响,进一步揭示自血穴注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自血穴注3组。按照经典硝酸甘油造模方法,观察自... 目的观察自血穴位注射对偏头痛模型大鼠血浆5-羟色胺(5-肿)、β-内啡肽(β-EP)和P物质(SP)的影响,进一步揭示自血穴注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自血穴注3组。按照经典硝酸甘油造模方法,观察自血穴注对偏头痛模型大鼠血浆中5-HT、β-EP和SP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自血穴注组5-HT、β-EP含量显著降低,SP有所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自血穴注组的5-HT、β-EP有明显提高,SP有所降低(P<0.01);结论自血穴注可明显提高5-HT、β-EP含量,降低SP含量,对偏头痛发挥明显的止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自血穴位注射 阳陵泉 5-羟色胺 β-内啡肽 P物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经宁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血清前列腺素和β-内啡肽的影响 被引量:26
7
作者 王芬 李大剑 +5 位作者 周军 刘春丽 程红 徐云霞 李赟 沈玉莲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0-23,共4页
目的观察痛经宁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前列腺素、β-内啡肽的影响。方法将70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服用自拟痛经宁汤剂,对照组服用痛经宝颗粒。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 目的观察痛经宁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前列腺素、β-内啡肽的影响。方法将70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服用自拟痛经宁汤剂,对照组服用痛经宝颗粒。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血清前列腺素F2α(prostaglandin F2α,PGF2α)、β-内啡肽(β-endophin,β-E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分别脱落4例和5例。治疗组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治疗前两组PGE2、PGF2α、β-E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3种指标的血清水平均有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仅PGF2α和β-EP的血清水平发生显著变化(P<0.05)。结论痛经宁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对前列腺素、β-内啡肽有调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痛经宁 气滞血瘀型 前列腺素 β-内啡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塞患者血浆β-内啡肽及血清MDA、SOD的变化 被引量:10
8
作者 马琳 张丽娥 +3 位作者 刘勇 焦帼范何娅 郑纯礼 张东芳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37-238,共2页
目的 探讨 β-内啡肽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 4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β-内啡肽 (β- EP)及血清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梗塞急性期 β- EP及 MDA、SOD含量均显著升高... 目的 探讨 β-内啡肽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 4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β-内啡肽 (β- EP)及血清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梗塞急性期 β- EP及 MDA、SOD含量均显著升高 (P <0 .0 1 ) ,病情越重 ,含量越高 ;而且血浆β- EP与 MD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 ,β- EP与 SOD含量 ,在轻型病人相关性不明显 ,在中型和重型病人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P <0 .0 5)。结论 内源性阿片肽和自由基在缺血性脑损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β-内啡肽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模型家兔血浆β-内啡肽浓度与眼压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孙红 袁志兰 +2 位作者 王育良 范莲 罗莎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5-617,共3页
目的探讨青光眼模型家兔血浆β-内啡肽浓度与眼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房内注射20 g.L-1甲基纤维素制作家兔青光眼模型,共6只。造模成功后4 h、8 h、24 h进行眼压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方法测定血浆β-内啡肽浓度。结果 6只家兔眼压值... 目的探讨青光眼模型家兔血浆β-内啡肽浓度与眼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房内注射20 g.L-1甲基纤维素制作家兔青光眼模型,共6只。造模成功后4 h、8 h、24 h进行眼压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方法测定血浆β-内啡肽浓度。结果 6只家兔眼压值造模前,造模后4 h、8 h、24 h分别为(7.61±1.68)mmHg(1 kPa=7.5 mmHg)、(18.83±8.01)mmHg、(12.72±5.30)mmHg、(10.22±5.01)mmHg。血浆β-内啡肽浓度造模前为(22.97±7.68)μg.L-1,造模后4 h、8 h、24 h分别为(49.20±21.94)μg.L-1、(39.30±8.56)μg.L-1、(32.18±11.92)μg.L-1。造模后4 h、8 h眼压值与血浆β-内啡肽浓度与造模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造模后24 h眼压值与血浆β-内啡肽浓度与造模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血浆β-内啡肽浓度与眼压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浆中β-内啡肽浓度的异常变化可能是青光眼眼压调控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啡肽 青光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气拈痛胶囊对雌性痛经大鼠血浆β-内啡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滕久祥 彭芝配 +2 位作者 党海珍 马薇 赵桐先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九气拈痛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阿司匹林、月月舒作对照,通过对催产素所致大鼠子宫剧烈收缩(模拟痛经症)的影响,以大鼠血浆β-内啡肽(β-EP)的变化为观测指标。结果:九气拈痛胶囊能明显抑制催产素诱发大鼠扭... 目的:探讨九气拈痛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阿司匹林、月月舒作对照,通过对催产素所致大鼠子宫剧烈收缩(模拟痛经症)的影响,以大鼠血浆β-内啡肽(β-EP)的变化为观测指标。结果:九气拈痛胶囊能明显抑制催产素诱发大鼠扭体反应次数(P<0.01),具有镇痛作用;模型组大鼠血浆β-EP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经九气拈痛胶囊治疗后,血浆β-EP水平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与正常组、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九气拈痛胶囊有改善大鼠血浆中β-EP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气拈痛胶囊 大鼠 痛经 β-内啡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针刺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淑萍 薛茜 +1 位作者 石武年 霍国敏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醒脑针刺法 脑梗死 β-内啡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洛酮对ARDS大鼠血浆β-内啡肽及肺组织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崔青松 金明根 +2 位作者 黄莉花 夏书香 安昌善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1-33,共3页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血浆β-内啡肽(β-EP)及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RDS组、纳洛酮组,采取股静脉注入油酸建立ARDS模型,纳洛酮组注入油酸后再注入纳洛酮注...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血浆β-内啡肽(β-EP)及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RDS组、纳洛酮组,采取股静脉注入油酸建立ARDS模型,纳洛酮组注入油酸后再注入纳洛酮注射液1.0 mg/kg,ARDS组注入油酸后再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仅注入生理盐水。测定各组血浆β-EP;处死大鼠,测算左肺湿/干重比值;取右肺中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NF-κB表达;取右肺上叶,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分析血浆β-EP与肺组织NF-κB阳性细胞表达率及左肺湿/干重比值的相关性。结果 ARDS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β-EP、左肺湿/干重比值、肺组织NF-κB阳性细胞表达率均升高(P均<0.01);纳洛酮组与ARDS组比较,血浆β-EP、左肺湿/干重比值、肺组织NF-κB阳性细胞表达率均下降(P均<0.01)。肺组织病理检查显示,ARDS组Ⅰ型肺泡上皮细胞及内皮细胞肿胀、坏死,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出现板层小体变性、破坏、排空现象,肺泡腔内可见炎症细胞;纳洛酮组肺泡、肺间质病变明显减轻;对照组无上述改变。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β-EP、肺组织NF-κB阳性细胞表达率与左肺湿/干重比值呈正相关(r分别为0.893、0.975,P均<0.01),血浆β-EP与肺组织NF-κB阳性细胞表达率呈正相关(r=0.958,P<0.01)。结论纳洛酮可抑制血浆β-EP升高,阻断肺组织NF-κB激活,减轻ARDS大鼠肺组织炎症反应,减轻肺间质、肺泡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核转录因子-ΚB β-内啡肽 油酸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血清β-内啡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国平 黄晓辉 朱洪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急性酒精中毒 葛根素注射液 β-内啡肽 中毒患者 血清 内源性阿片 放射免疫测定 阿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淑清和肝法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血清β-内啡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孟萍 梅芳 高晓静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21-24,共4页
目的观察自拟和肝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0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成药组和西药组。治疗组给予和肝止痛汤,成药组给予痛经宝颗粒,西药组则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3组患者... 目的观察自拟和肝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0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成药组和西药组。治疗组给予和肝止痛汤,成药组给予痛经宝颗粒,西药组则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时(治疗后3个月)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血清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水平。结果治疗后,3组临床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成药组和西药组(P<0.05)。治疗后和随访时,3组痛经积分均逐渐降低(P<0.05),治疗组随访时痛经积分均显著低于成药组和西药组(P<0.05)。3组治疗后血清β-E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随访时,成药组和西药组血清β-EP水平较治疗后显著下降(P<0.05),而治疗组血清β-EP水平较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05),且显著高于成药组和西药组(P<0.05)。结论和肝止痛汤对原发性痛经具有较好的疗效,其远期疗效优于痛经宝颗粒和布洛芬缓释胶囊,其治疗痛经的机制与升高血清β-EP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淑清 和肝法 痛经 气滞血瘀型 β-内啡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弓状核β-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诚 刘曾旭 +4 位作者 熊树明 李耀斌 龙飞 章克萍 石小玉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为探讨弓状核与高血压的关系提供形态学基础。材料和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7只雌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7只雌性正常血压大鼠(WKY)下丘脑弓状核β-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形态、数目的灰度值进行了观察... 目的:为探讨弓状核与高血压的关系提供形态学基础。材料和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7只雌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7只雌性正常血压大鼠(WKY)下丘脑弓状核β-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形态、数目的灰度值进行了观察。结果:SHR鼠下丘脑弓核核β-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较密集,以着色深的强阳性细胞为主;WKY鼠下丘脑弓状核β-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则较稀疏,以着色浅的弱阳性细胞为主。SHR鼠弓状核β-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灰度值低于WKY鼠(P<0.05),而阳性神经元数量高于WKY鼠(P<0.05)。结论:下丘脑弓状核β-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对高血压的形成和调控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 弓状核 下丘脑 β-内啡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针和毫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兔步态功能、β-内啡肽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封迎帅 刘百祥 +3 位作者 陈欲攀 阳大为 张子怡 李俊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7期24-27,62,共5页
目的比较浮针与毫针对实验性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兔步态功能、β-内啡肽(β-EP)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新西兰家兔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浮针组和毫针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浮针组和毫针组采用自制的LIDH造模器制备... 目的比较浮针与毫针对实验性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兔步态功能、β-内啡肽(β-EP)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新西兰家兔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浮针组和毫针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浮针组和毫针组采用自制的LIDH造模器制备家兔LIDH模型。造模后1 d,浮针组给予浮针治疗,隔日1次,共治疗5次;毫针组行毫针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10次。干预结束后1 d,比较造模前、造模后及治疗后家兔步态功能;提取血清及髓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β-EP、前列腺素E_(2)(PGE_(2)),髓核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除空白组外,其他三组造模后家兔步态评分低于造模前(P<0.01)。治疗后,浮针组、毫针组家兔步态评分高于造模后(P<0.01)。浮针组治疗前后步态评分差值显著高于空白组、模型组和毫针组(P<0.01)。浮针组、毫针组血清β-EP水平高于模型组,血清PGE_(2)、髓核TNF-α、IL-6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且浮针组的变化幅度均大于毫针组。结论浮针、毫针治疗LIDH家兔均有效,浮针疗效优于毫针,且浮针治疗的频率少于毫针,其机制可能是浮针配合导引功能活动,进一步诱导β-EP的释放,从而加速减轻炎症反应,减轻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 毫针 腰椎间盘突出症 β-内啡肽 前列腺素E_(2)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期间前脑β-内啡肽神经元的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建伟 周济远 +3 位作者 吴靖芳 任君旭 郑慧娥 杨天祝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8-499,共2页
关键词 大鼠 实验性胃溃疡 前脑 β-内啡肽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窒息新生儿β-内啡肽和细胞因子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柯江维 段荣 江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24-25,共2页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0例窒息新生儿(实验组)和30例新生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对照组)血清白介素2(IL-2)、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0例窒息新生儿(实验组)和30例新生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对照组)血清白介素2(IL-2)、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患儿血浆β-内啡肤(β-EP)水平。结果提示窒息缺氧导致新生儿细胞因子紊乱,β-EP可能在细胞因子紊乱的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 应激 细胞因子 β-内啡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洛因对大鼠胰岛β-内啡肽免疫反应细胞表达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韩晶 梁文妹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4-577,共4页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对大鼠胰岛β-内啡肽(β-endorphine immunoreactive,β-EP-IR)免疫反应(IR)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及β-EP-IR细胞与胰高血糖素(Glu)-IR细胞的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单染法、邻片单染双标法、图像分析及形...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对大鼠胰岛β-内啡肽(β-endorphine immunoreactive,β-EP-IR)免疫反应(IR)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及β-EP-IR细胞与胰高血糖素(Glu)-IR细胞的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单染法、邻片单染双标法、图像分析及形态计量法,研究海洛因依赖大鼠胰岛β-EP-IR细胞形态学及功能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和盐水对照组比较,海洛因依赖期间胰岛β-EP-IR细胞免疫染色减弱;平均灰度和面数密度(NA)增加非常显著。胰岛中多数β-EP-IR细胞与Glu-IR细胞位置相同,定位于A细胞。结论:机体通过减少胰岛β- EP分泌,参与了海洛因依赖过程,同时促进了机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 胰岛 β-内啡肽免疫反应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鼩腺垂体β-内啡肽细胞的免疫细胞化学与免疫电镜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裕群 彭宁 +4 位作者 郭煌 张沧人 杨文光 陈培礼 张唯嘉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12,共4页
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电镜方法,研究了树腺垂体β-内啡肽的细胞,结果表明:β-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的细胞散在分布于垂体前叶,而中间叶则全部细胞都有β-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物质,电镜观察到β-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定位于分泌颗粒内的... 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电镜方法,研究了树腺垂体β-内啡肽的细胞,结果表明:β-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的细胞散在分布于垂体前叶,而中间叶则全部细胞都有β-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物质,电镜观察到β-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定位于分泌颗粒内的小颗粒上和粗面内质网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垂体 β-内啡肽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