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冬季南海海水二甲基硫化物的分布、光化学氧化和海-气通量研究 |
李尧
杨桂朋
于娟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海洋中β-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降解过程的研究进展 |
刘月
杨桂朋
刘春颖
高彩霞
刘欢欢
|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3
|
不同氮磷比及铁浓度对球形棕囊藻二甲基硫和二甲巯基丙酸内盐生产的影响 |
朱蓉
杨桂朋
于娟
张洪海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4
|
秋季东海二甲基硫和二甲巯基丙酸内盐浓度分布及降解速率研究 |
杨桂朋
刘龙
张洪海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5
|
不同氮磷比和铁浓度对两种海洋微藻生产二甲基硫和二甲巯基丙酸内盐的实验研究 |
朱蓉
张洪海
张婧
杨桂朋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6
|
旋链角毛藻和小普林藻对二甲基硫和二甲巯基丙酸的释放研究 |
高原
朱蓉
杨桂朋
张洪海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7
|
围隔藻类水华演替过程中二甲基硫化物的含量动态 |
李猛
袁东星
汤坤贤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8
|
海洋生物对二甲基硫生产的控制作用研究 |
杨桂朋
厉丞烜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9
|
秋、冬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生源二甲基硫化物的时空分布及其对海水酸化和营养盐添加的响应 |
李聪颖
高旭旭
马乾耀
杨桂朋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0
|
不同氮营养盐对赫氏颗石藻和三角褐指藻中DMSP含量的影响 |
李凌霄
孙婧
宋若晗
崔正国
曲克明
王庆奎
周明莹
崔鸿武
胡清静
|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海水中痕量DMS和DMSP分析方法的研究 |
杨桂朋
康志强
景伟文
陆小兰
高先池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5
|
|
12
|
海洋中DMSP的研究进展 |
杨桂朋
景伟文
陆小兰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8
|
|
13
|
海洋浮游生态系统中DMSP的来源及在食物链中的传递和转化研究进展 |
于娟
来敬广
田继远
许瑞
王雪丹
熊婕
杨桂朋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4
|
东南极夏季中山站邻近固定冰DMS、DMSP分布初探 |
张麋鸣
陈立奇
肖钲霖
|
《极地研究》
CAS
CSCD
|
2016 |
2
|
|
15
|
海洋细菌对DMSP的降解及其在极地低温海域的研究进展 |
曾胤新
|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6
|
不同氮磷比对球形棕囊藻释放含硫化合物及DMSP降解途径的影响 |
涂俊杰
高配配
刘春颖
李培峰
杨桂朋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17
|
西太平洋雅浦海沟区海水中CH_4和DMSP的垂直变化特征 |
张梦洁
孙承君
杨桂朋
丁海兵
|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8
|
夏季东海生源硫的分布、通量及其对非海盐硫酸盐的贡献 |
孙婧
张洪海
张升辉
高楠
杨桂朋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19
|
环境因子对浒苔生长及生源硫释放的影响 |
谭婷婷
刘春颖
刘涛
许高宾
张磊
邓雪
陆小兰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20
|
枯水季和丰水季长江口海域生源硫的浓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
徐锋
刘龙
刘欣伟
张洪海
杨桂朋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