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淀粉样蛋白25-35片段诱导PC12细胞凋亡 被引量:4
1
作者 罗蔓 谢瑞满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8-621,共4页
目的 探讨 β -淀粉样蛋白 2 5 - 35片段 (Aβ2 5-3 5)对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机制。方法 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代谢率检测 ,光镜吖啶橙荧光染色术 ,透射电镜以及流式细胞仪技术研究Aβ2 5-3 5损伤PC12细胞的途径。结果 用... 目的 探讨 β -淀粉样蛋白 2 5 - 35片段 (Aβ2 5-3 5)对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机制。方法 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代谢率检测 ,光镜吖啶橙荧光染色术 ,透射电镜以及流式细胞仪技术研究Aβ2 5-3 5损伤PC12细胞的途径。结果 用Aβ2 5-3 5处理PC12细胞 2 4h ,Aβ2 5-3 5剂量依赖性地引起PC12细胞的MTT代谢率减少 ,荧光染色及电镜观察发现经Aβ2 5-3 5处理的PC12细胞表现出凋亡细胞的特征 ,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 ,对照组 2 0 μmol/L及 5 0 μmol/L的Aβ2 5-3 5组PC12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 0 .0 8%± 0 .0 1% ,14 .8%± 1.13% ,2 5 .9%± 2 .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I2 25-35 β-淀粉蛋白 PC12 M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磷酸鞘氨醇受体2通过AKT/mTOR通路调节线粒体功能参与Aβ_(25-35)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损伤 被引量:1
2
作者 肖志强 杨柳 +3 位作者 黄睿 黄斌 李晓佳 王晓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53-1461,共9页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认知功能下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1-磷酸鞘氨醇受体2(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2,S1PR2)参与多种细胞过程,被证实在神经系统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究S1PR2对A...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认知功能下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1-磷酸鞘氨醇受体2(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2,S1PR2)参与多种细胞过程,被证实在神经系统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究S1PR2对Aβ_(25-35)诱导的AD细胞模型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研究通过Aβ_(25-35)诱导SH-SY5Y细胞构建细胞损伤模型,并且构建靶向S1PR2的干扰序列用于干预细胞中S1PR2的表达。Western印迹及RT-PCR检测S1PR2蛋白及基因表达,发现Aβ_(25-35)诱导的细胞模型中S1PR2蛋白及基因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S1PR2干预后模型组内S1PR2蛋白及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01)。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S1PR2干预后显著增加Aβ_(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的增殖活性,减少细胞凋亡(P<0.01)。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APP、Tau、p-Tau和PSD95的表达,结果显示,S1PR2干预后显著降低模型组细胞内APP、Tau和p-Tau的表达,增加突触蛋白PSD95的表达,可显著改善Aβ_(25-35)诱导的细胞损伤(P<0.001)。另外,试剂盒检测细胞中ATP的产生,流式细胞术检测ROS含量及线粒体膜电位以分析细胞的线粒体功能,结果显示,Aβ_(25-35)诱导SH-SY5Y细胞显著降低了细胞中ATP的产生,增加了ROS含量,减少了线粒体膜电位(P<0.001)。S1PR2干预后显著增加Aβ_(25-35)诱导的细胞模型中ATP的产生,降低ROS含量,增加线粒体膜电位(P<0.001)。最后,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AKT/mTOR通路蛋白质表达,结果显示,Aβ_(25-35)诱导SH-SY5Y细胞促进了p-AKT/AKT及p-mTOR/mTOR的表达,S1PR2干预后显著抑制AKT/mTOR通路的激活(P<0.001)。总而言之,S1PR2可能通过促进AKT/mTOR通路调节线粒体功能参与Aβ_(25-35)诱导的细胞损伤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磷酸鞘氨醇受体2 β淀粉蛋白_(25-35) 线 AKT/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年六堡茶对Aβ_(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聂晴 庞月兰 +4 位作者 吴焕 丁树洽 钟可渝 刘仲华 蔡淑娴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5-1013,共9页
通过建立β-淀粉样蛋白_(25-35)(Aβ_(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以绿茶(GT)为对照,探讨了陈年六堡茶(ALPT)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Aβ_(25-35)会导致PC12细胞的活性下降,诱发线粒体功能障碍、诱导有毒集聚物... 通过建立β-淀粉样蛋白_(25-35)(Aβ_(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以绿茶(GT)为对照,探讨了陈年六堡茶(ALPT)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Aβ_(25-35)会导致PC12细胞的活性下降,诱发线粒体功能障碍、诱导有毒集聚物及其通路的形成。ALPT干预显著提高了PC12细胞的存活率及其线粒体膜电位,并显著抑制了有毒集聚物积累及其通路的形成。转录组分析显示,ALPT处理组的基因表达整体趋势与Aβ_(25-35)组相反,上调基因与线粒体自噬、糖酵解、甘油磷脂代谢相关;下调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周期调控、核糖体功能、泛素介导的蛋白质水解及细胞衰老过程。总体而言,GT与ALPT均具有显著抑制Aβ_(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作用,在转录组水平上影响作用差别较大,这可能与ALPT活性成分具有更好的生物利用度有关。研究结果可为陈年六堡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蛋白_(25-35) PC12 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25-35)对AD大鼠海马Beclin-1表达及学习记忆的影响
4
作者 郭燕君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2期303-304,306,共3页
研究β淀粉样蛋白(25-35)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海马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的表达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通过行为学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以及海马Beclin-1表达的变化。行为学检测表... 研究β淀粉样蛋白(25-35)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海马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的表达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通过行为学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以及海马Beclin-1表达的变化。行为学检测表明:模型组的学习记忆功能明显低于正常组,模型组Beclin-1表达明显降低(P<0.01)。海马CA1区注射β淀粉样蛋白(25-35)大鼠学习记忆力下降,Beclin-1表达下调,提示Beclin-1蛋白的表达降低很可能是β淀粉样蛋白(25-35)致神经元可塑性降低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蛋白(25-35) BECLI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5/cdk5可能参与人参皂苷Rb1减轻Aβ_(25-35)诱导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被引量:13
5
作者 黄天文 陈晓春 +5 位作者 张静 朱元贵 曾育琦 沈杰 宋锦秋 陈丽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8-693,共6页
目的探讨在Aβ25-35诱导的皮层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中,人参皂苷Rb1对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yc lin-de-pendent k inase 5,CDK 5)的激动亚基p35/p25的影响。方法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胎鼠皮层神经元CDK 5的两... 目的探讨在Aβ25-35诱导的皮层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中,人参皂苷Rb1对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yc lin-de-pendent k inase 5,CDK 5)的激动亚基p35/p25的影响。方法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胎鼠皮层神经元CDK 5的两个亚基cdk5和p35/p25的蛋白水平,以及CDK 5的磷酸化底物tau蛋白在Ser199/202、Thr205、Ser396和Ser404位点的磷酸化水平。结果凝聚态Aβ25-35(20μmol.L-1)作用于皮层神经元12 h,可使皮层神经元中p25的数量增多,以及tau蛋白在Ser199/202、Thr205、Ser396和Ser404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增高,但对cdk 5亚基表达水平影响并不明显。Rb1和calpain特异性抑制剂calpeptin可减少皮层神经元p25的生成,同时人参皂苷Rb 1和CDK 5特异性抑制剂roscovitine可减轻凝聚态Aβ25-35诱导的皮层神经元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水平。结论p25/cdk 5可能参与人参皂苷Rb1减轻Aβ25-35诱导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 1 β淀粉蛋白25-35 TAU蛋白 CDK 5 p35/p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总内酯对β-淀粉样肽25-35片段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唐玉 杨东旭 +2 位作者 郜文 刘进学 胡小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32-1433,共2页
关键词 淀粉25-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枝莲黄酮对复合Aβ_(25-35)引起线粒体膜Bcl-2、Bax、Bcl-xL及Bak异常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赵泓翔 郭可 +2 位作者 崔亚迪 吴晓光 商亚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62-2266,共5页
目的:探讨半枝莲黄酮(SBF)对大鼠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结合三氯化铝(Al Cl3)及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rh TGF-β1)(复合Aβ25-35)引起的皮层细胞线粒体膜凋亡相关蛋白异常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手术当天脑室注射1... 目的:探讨半枝莲黄酮(SBF)对大鼠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结合三氯化铝(Al Cl3)及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rh TGF-β1)(复合Aβ25-35)引起的皮层细胞线粒体膜凋亡相关蛋白异常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手术当天脑室注射10 ng rh TGF-β1,手术第2天开始脑室分别于上午注射Aβ25-35(4μg/d,连续注射14 d)、下午注射1%Al Cl3(3μL/d,连续注射5 d)建立神经损伤模型。术后第49天模型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3个剂量SBF组。药物组大鼠分别连续灌胃SBF(35、70和140 mg/kg)36 d,每日1次。大鼠末次给药60 min后断头处死,蛋白印迹法测定各组大鼠皮层细胞线粒体膜Bcl-2、Bax、Bcl-x L和Bak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大鼠脑室注射复合Aβ25-35可使大鼠皮层细胞线粒体膜Bcl-2和Bcl-x L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使Bax和Ba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然而,35、70和140 mg/kg SBF灌胃36 d,可以不同程度地逆转复合Aβ25-35所致上述改变。结论:脑室注射Aβ25-35联合Al Cl3和rh TGF-β1可引起线粒体膜凋亡因子Bcl-2、Bax、Bcl-x L和Bak异常改变,SBF能够逆转上述凋亡因子异常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蛋白25-35 重组人类转化生长因子-β1 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对Aβ_(25-35)诱导的PC12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崔玉环 张朝东 魏玉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52-455,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NBP)对β淀粉样肽25-35(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对数生长期的PC12细胞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不同浓度(0.1,1.0,10,100μmol/L)NBP组。将不同浓度的NBP作用到经Aβ25-35诱导的... 目的探讨丁苯酞(NBP)对β淀粉样肽25-35(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对数生长期的PC12细胞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不同浓度(0.1,1.0,10,100μmol/L)NBP组。将不同浓度的NBP作用到经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上,MTT法分析细胞存活率,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分光光度法检测丙二醛(MAD)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观察细胞氧化应激。结果 MTT显示NBP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未经NBP预处理组(P<0.05),并且中剂量存活率最高;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线粒体数量和形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而NBP组线粒体数量多,结构比较完整;SOD活性NBP组较模型组细胞明显增加,而MDA活性降低。结论 NBP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线粒体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和NBP抑制MDA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激活SOD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25-35 PC-1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母皂苷对Aβ_(25-35)引起小脑颗粒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卓 金英 +1 位作者 隋海娟 闫恩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观察知母皂苷对淀粉样β蛋白25-35(Aβ25-35)激活小鼠巨噬细胞引起小脑颗粒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小鼠小脑颗粒细胞与腹腔巨噬细胞联合培养及腹腔巨噬细胞单独培养,损伤组加入Aβ25-35(20μmol/L),保护组同时加... 目的观察知母皂苷对淀粉样β蛋白25-35(Aβ25-35)激活小鼠巨噬细胞引起小脑颗粒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小鼠小脑颗粒细胞与腹腔巨噬细胞联合培养及腹腔巨噬细胞单独培养,损伤组加入Aβ25-35(20μmol/L),保护组同时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知母皂苷(10、30、100μmol/L)。联合培养的细胞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和测定乳酸脱氢酶(LDH)。单独培养的巨噬细胞用ELISA法和Griess法分别测定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一氧化氮(NO)。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磷酸化p38MAPK表达水平。结果知母皂苷组可使MAP-2表达阳性的小脑颗粒细胞数目较Aβ25-35组明显增加,LDH漏出量减少;巨噬细胞培养液中IL-1β和NO生成量减少以及巨噬细胞磷酸化p38MAPK表达水平明显降低。SB203580也能抑制Aβ25-35引起的IL-1β和NO生成量增加。结论 知母皂苷通过抑制Aβ25-35激活巨噬细胞p38MAPK通路,使IL-1β和NO表达水平降低,从而对小脑颗粒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β蛋白25-35 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白介素-1β 微管相关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Aβ_(25-35)诱导的PC12细胞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商华 任宪辉 +1 位作者 杨红欣 徐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8-172,182,共6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_(25-35))诱导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以Aβ_(25-35)作用于PC12细胞,分别采用MTT法和LDH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和LDH释放率;实验随...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_(25-35))诱导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以Aβ_(25-35)作用于PC12细胞,分别采用MTT法和LDH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和LDH释放率;实验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姜黄素10μmol/L组和姜黄素20μmol/L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及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凋亡情况,采用比色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胱天蛋白酶(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的活性和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可显著升高Aβ_(25-35)诱导的PC12细胞存活率,降低LDH释放率和凋亡率(P<0.01);同时可显著降低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的活性和表达(P<0.05或P<0.01)。结论:姜黄素可显著抑制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的表达,从而抑制Aβ_(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蛋白25-35 胱天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在NGF和TNF-α对Aβ_(25~35)海马神经细胞毒的保护作用中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邓钰蕾 徐玮 +1 位作者 汤荟冬 陈生弟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6期346-350,共5页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诱导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transcriptionfactor,NF-κB)在此过程中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体外SD大鼠海马原代细...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诱导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transcriptionfactor,NF-κB)在此过程中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体外SD大鼠海马原代细胞培养,采用TUNEL和AnnexinV染色法观察Aβ25-35诱导的细胞凋亡;采用MTT法观察细胞存活率,以及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NF-κBp65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经Aβ25~3510mg/L孵育48h后,TUNEL染色显示神经细胞核多呈绿色荧光着色,提示细胞凋亡,而对照组未见荧光着色;AnnexinV染色海马神经细胞膜亦多呈绿色荧光着色,但细胞核未着色,对照组则无荧光着色。MTT检测显示,NGF组和TNF-α组神经细胞存活率均较Aβ组明显增加(P<0.05);经NF-κB抑制剂SN50预处理后,NGF组和TNF-α组神经细胞存活率与Aβ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WesternBlot法检测显示,NGF组和TNF-α组的海马神经细胞NF-κBp65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当NGF和TNF-α的浓度为10μg/L时,均对Aβ25~35的海马神经细胞毒具有保护作用。经NGF和TNF-α处理后,NF-κB活性增加;当给予18mol/LSN50抑制NF-κB活性后,NGF和TNF-α对海马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减弱(P>0.05)。结论体外原代海马神经细胞培养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β-淀粉蛋白25-35 核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原酸对Aβ_(25-35)诱导的大脑皮层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静 赵宏 +2 位作者 秦书俭 姚素艳 郑德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6-320,共5页
目的:研究绿原酸(CHA)对淀粉样β蛋白25-35(Aβ25-35)激活巨噬细胞导致大脑皮层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生后0~3 d左右的Sprague-Dawley(SD)大鼠乳鼠,取出大脑皮层细胞然后做体外培养。培养8 d后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共... 目的:研究绿原酸(CHA)对淀粉样β蛋白25-35(Aβ25-35)激活巨噬细胞导致大脑皮层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生后0~3 d左右的Sprague-Dawley(SD)大鼠乳鼠,取出大脑皮层细胞然后做体外培养。培养8 d后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同培养2 d,再加入10μmol/L Aβ25-35制作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实验分为单独培养组、共同培养组、单独培养Aβ组、共同培养Aβ组和共同培养CHA组分别作用0.5、1、2、4、6 h后检测各组的结果。细胞损伤程度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和记数判定。p38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有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活化的蛋白激酶2(MAPKAPK-2)和热休克转录因子(HSP27)三种蛋白磷酸化的表达水平由Western blot检测。通过免疫荧光观察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结果 CHA显著抑制Aβ25-35处理所致的颗粒细胞密度的减少并且改善细胞的形态。Aβ25-35可以使p38MAPK的磷酸水平明显增加,在2h的时候磷酸化水平达到最高峰,4h后就逐渐下降,而使MAPKAPK-2和HSP27的磷酸化水平降低,2h降低最明显。结论 CHA通过抑制Aβ25-35诱导巨噬细胞释放炎症因子激活的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从而可以起到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 淀粉β蛋白25-35 p38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活化的蛋白激酶2 热休克蛋白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对Aβ25-35诱导PC12细胞的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长生 杨植媛 +2 位作者 吴红彦 李海龙 吴亚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阿魏酸对β-淀粉样蛋白25-35(βamyloid peptide25-35,Aβ25-35)诱导的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细胞的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讨当归防治AD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以不同浓度阿魏酸对抗干... 目的:观察阿魏酸对β-淀粉样蛋白25-35(βamyloid peptide25-35,Aβ25-35)诱导的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细胞的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讨当归防治AD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以不同浓度阿魏酸对抗干预,以MTT比色法观测阿魏酸对AD模型细胞增殖的保护作用,以比色法检测阿魏酸对AD模型细胞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用RT-PCR法检测Apbb1,乙酰胆碱酯酶(Ache)基因的表达。结果:阿魏酸对损伤的PC12细胞的存活率有提高作用,阿魏酸在2 mmol/L时可明显降低模型细胞培养液中MDA、LDH含量,提高SOD活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魏酸可下调Apbb1和Ache的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魏酸对Aβ25-35损伤的PC12细胞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相关,与下调Apbb1、Ache的mRNA表达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蛋白25-35(25-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心开窍方对Aβ25-35所致大鼠原代神经元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席东泽 徐冬梅 +2 位作者 胡海燕 陈翔 张晓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9期2148-2150,I0003,共4页
目的:了解清心开窍方对Aβ25-35所致大鼠原代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备17d胎龄大鼠胚胎皮层神经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清心开窍方低、中、高剂量组(6.25、12.5、25 mg·mL-1)。支持培养7 d,除正常组、模... 目的:了解清心开窍方对Aβ25-35所致大鼠原代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备17d胎龄大鼠胚胎皮层神经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清心开窍方低、中、高剂量组(6.25、12.5、25 mg·mL-1)。支持培养7 d,除正常组、模型组外,用不同剂量清心开窍方预处理24 h后,连同模型组和终浓度10 umol·L-1的Aβ25-35共同培养,造成神经细胞损伤模型。作用24 h后,以MTT值、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作为细胞的损伤指标,以线粒体膜电位改变作为凋亡早期指标。结果:清心开窍方可以明显减少LDH漏出,增加MTT值,使低线粒体膜电位细胞的比例减少,抑制细胞凋亡,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清心开窍方对Aβ25-35损伤的大鼠原代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心开窍方干预Aβ25-35诱导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蛋白(25-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槲皮苷对Aβ25-35导致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传痴 周旭美 高健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年第1期73-78,136,共7页
探讨异槲皮苷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导致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首先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异槲皮苷与AMPK的结合情况。采用Aβ25-35(20μmol/L)损伤PC12细胞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采用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通过... 探讨异槲皮苷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导致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首先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异槲皮苷与AMPK的结合情况。采用Aβ25-35(20μmol/L)损伤PC12细胞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采用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通过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活性氧(ROS)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抗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过氧化物增殖体受体辅激活子-1α(PGC-1α)、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和异柠檬酸脱氢酶(IDH2)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异槲皮苷与AMPK的结合力为-9.48 kJ/mol,提示AMPK可能为异槲皮苷的潜在作用靶点。异槲皮苷(1、10和100μmol/L)能够浓度依赖性的显著抑制Aβ25-35导致的PC12细胞死亡,减少ROS和MDA含量,升高SOD和GSH-Px活力。异槲皮苷抑制Aβ25-35导致的细胞氧化损伤并上调p-AMPK、PGC-1α、Sirt3和IDH2的蛋白表达。以上结果表明异槲皮苷可能通过调控AMPK/Sirt3信号通路发挥抗Aβ25-35导致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蛋白25-35 PC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叶远志皂苷在Aβ23-35诱导SH-SY5Y 细胞氧化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琳 金桂芳 +2 位作者 余河汉 李巧 杨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37-1542,共6页
为研究细叶远志皂苷(tenuifolin,TEN)在Aβ25-35诱导SH-SY5Y细胞氧化损伤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建立Aβ25-35诱导的细胞损伤模型,细叶远志皂苷以及自噬抑制剂3-MA进行干预,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试剂盒检测细胞氧化应激水平,RT-... 为研究细叶远志皂苷(tenuifolin,TEN)在Aβ25-35诱导SH-SY5Y细胞氧化损伤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建立Aβ25-35诱导的细胞损伤模型,细叶远志皂苷以及自噬抑制剂3-MA进行干预,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试剂盒检测细胞氧化应激水平,RT-qPCR和Westernblot检测细叶远志皂苷以及自噬抑制剂干预前后Beclin-1、LC3、mTOR、AMPK和ULK1mRNA及蛋白水平变化。结果发现,TEN改善Aβ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形态损伤和细胞活力下降;降低ROS和MDA浓度,并提高SOD、GSH-Px及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增加AMPK和ULK1的表达,减少mTOR的表达及增加Beclin-1和LC3-Ⅱ/Ⅰ的表达水平。而加入3-MA会拮抗TEN的作用。总之,TEN可能通过调控AMPK/mTOR/ULK1通路,增加Beclin-1及LC3-Ⅱ/Ⅰ蛋白水平激活自噬,进而改善Aβ25-35诱导的细胞形态损伤和细胞活力下降,提高细胞抗氧化应激能力,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蛋白25-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莲草对老年痴呆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及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王爱梅 未小明 +2 位作者 李弋 陈亚奇 张东献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观察旱莲草对D-半乳糖联合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致老年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及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药物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 目的:观察旱莲草对D-半乳糖联合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致老年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及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药物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1只。采用皮下注射D-半乳糖联合双侧海马注射Aβ25-35构建痴呆模型大鼠,同时每天给予低剂量(8 g/kg)或高剂量(24 g/kg)的旱莲草水提物灌胃治疗8周。用药结束后,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采用高频刺激(HFS)Schaffer侧支,在同侧海马CA1区诱导长时程增强(LTP)的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变化。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EL)明显延长(P<0.01)、平台所在象限的距离百分比明显减低(P<0.01);药物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的EL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缩短(P<0.05),平台所在象限的距离百分比明显增多(P<0.01);药物高剂量组的EL较低剂量组缩短(P<0.05),平台所在象限的距离百分比增多(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海马CA1区LTP幅度显著降低(P<0.01);药物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PS幅度差异不明显(P>0.05);而药物高剂量组PS幅度明显高于模型组和低剂量组,能减轻D-半乳糖联合Aβ25-35对海马CA1区LTP的抑制作用,改善突触功能的可塑性(P<0.01)。结论:旱莲草对老年痴呆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与提高大鼠海马CA1区的LTP,明显改善突触的可塑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蛋白25-35 D-半乳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17肽对Aβ导致神经元毒性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蓉 张景艳 +2 位作者 姬志娟 徐艳玲 盛树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02-205,共4页
通过观察β 淀粉样肽 (Aβ)前体蛋白 (APP1 7)中 3 1 9 3 3 5肽段 (APP1 7肽 )对Aβ引起神经毒性作用的影响 ,进一步证实APP1 7肽的神经营养作用。用固相法合成APP1 7肽、Aβ2 5 3 5,高效液相纯化 ,以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Y5Y为细胞模型 ,... 通过观察β 淀粉样肽 (Aβ)前体蛋白 (APP1 7)中 3 1 9 3 3 5肽段 (APP1 7肽 )对Aβ引起神经毒性作用的影响 ,进一步证实APP1 7肽的神经营养作用。用固相法合成APP1 7肽、Aβ2 5 3 5,高效液相纯化 ,以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Y5Y为细胞模型 ,分为正常对照组、Aβ2 5 3 51 0 μmol/L损伤组和Aβ2 5 3 51 0 μmol/L加APP1 7肽 1 0 μmol/L保护组。以细胞计数、噻唑蓝 (MTT)代谢率、LDH漏出率、细胞轴突长度、胞体面积、NT 3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Ca2 + )浓度为观察指标。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Aβ2 5 3 5损伤组轴突长度和胞体面积均缩小 ,细胞计数减少 ,MTT代谢率降低 ,LDH漏出率升高 ,细胞内Ca2 + 浓度升高 ,而加入APP1 7肽保护后 ,可使上述指标恢复或接近正常。提示 :APP1 7肽具有神经营养和神经保护作用 ,可减轻Aβ引起的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17 25-35 β-淀粉 前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碱对Alzheimer病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严家川 周华东 +2 位作者 蒋晓江 邓娟 王延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2174-2175,共2页
目的探讨烟碱对Alzheimer病(AD)的预防治疗作用。方法将Aβ25-35注射于大鼠海马部位,建立AD动物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结果在定位航行实验中,烟碱AD组的潜伏期随训练天数的增加而逐渐缩短,AD组则无明... 目的探讨烟碱对Alzheimer病(AD)的预防治疗作用。方法将Aβ25-35注射于大鼠海马部位,建立AD动物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结果在定位航行实验中,烟碱AD组的潜伏期随训练天数的增加而逐渐缩短,AD组则无明显的变化。在空间探索实验中,烟碱AD组在平台象限游泳时间百分比和游泳距离百分均较AD组增加,差异显著(P<0.01)。结论烟碱对Aβ25-35所致学习记忆障碍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烟碱促使神经递质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 β-淀粉蛋白25-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枝莲黄酮抑制复合Aβ所致大鼠皮层细胞NFT沉积及其调节机制 被引量:6
20
作者 郭可 缪红 +2 位作者 王树松 程建军 商亚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47-2156,共10页
目的:探讨半枝莲黄酮(SBF)对复合Aβ,即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联合三氯化铝(AlCl_3)和重组人类转化生长因子-β1(RHTGF-β1)所致大鼠脑内神经元纤维缠结(NFT)沉积,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及糖原合成激酶(GSK)3β和蛋白磷酸酶(PP)2A... 目的:探讨半枝莲黄酮(SBF)对复合Aβ,即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联合三氯化铝(AlCl_3)和重组人类转化生长因子-β1(RHTGF-β1)所致大鼠脑内神经元纤维缠结(NFT)沉积,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及糖原合成激酶(GSK)3β和蛋白磷酸酶(PP)2A的调节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脑室注射复合Aβ建立拟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记忆障碍模型,Morris水迷宫进行记忆障碍模型筛选,模型成功大鼠灌胃35、70和140 mg/kg的SBF和140 mg/kg的阳性对照药银杏叶黄酮(GLF),持续37 d。硝酸银法测定大鼠大脑皮层的NFT,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皮层中总tau蛋白、Ser199和Ser214位点磷酸化的tau蛋白水平以及相关GSK3β和PP2A蛋白的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海马、皮层中GSK3β和PP2A的mRNA水平。结果:大鼠脑室注射复合Aβ可以引起大鼠脑内NFT生成增加、Ser199和Ser214位点磷酸化tau蛋白、GSK3β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皆明显增加,PP2A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3种剂量的SBF灌胃37 d不同程度地逆转复合Aβ所致大鼠脑内上述异常改变。GLF也表现出与SBF相似的结果。结论:SBF能够抑制复合Aβ所致大鼠脑内NFT沉积,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GSK3β活性、增加PP2A活性从而降低tau蛋白磷酸化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蛋白2535 重组人类转化因子-β1 TAU蛋白 糖原合成激酶3β 蛋白磷酸酶2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