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射线衰减法与微量振荡天平法测定PM_(10)的比较 被引量:25
1
作者 张元茂 郑叶飞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2年第4期21-23,共3页
对现场监测环境空气中PM10 的两种测定方法—β射线衰减法和微量振荡天平法的测量作了对比实验。实验表明 ,两种测定方法的结果具有一致性、相关性和可比性 ,能用回归直线方程来描述两者之间的关系。β射线衰减法的测定结果平均高于微... 对现场监测环境空气中PM10 的两种测定方法—β射线衰减法和微量振荡天平法的测量作了对比实验。实验表明 ,两种测定方法的结果具有一致性、相关性和可比性 ,能用回归直线方程来描述两者之间的关系。β射线衰减法的测定结果平均高于微量振荡天平法 15 8% ,它们之间平均偏差为 7 5 %。微量振荡天平法在现场测定中受干扰物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较少 ,其测量准确性优于 β射线衰减法。两种监测仪的运行费用大致相同 ,维护量和故障率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射线衰减法 微量振荡天平 比较研究 PM10 环境空气 大气监测 监测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射线衰减法和重量法测定环境空气中PM_(10)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郑道敏 吴微燕 +1 位作者 王贤沛 陈义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用β射线衰减法和重量法同步测定了2005年乐清市环境空气中PM10日均浓度,实验覆盖了乐清市的各种气象条件和PM10的浓度变化范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监测条件下,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β射线衰减法... 用β射线衰减法和重量法同步测定了2005年乐清市环境空气中PM10日均浓度,实验覆盖了乐清市的各种气象条件和PM10的浓度变化范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监测条件下,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β射线衰减法测得的PM10比重量法高,年均值偏高23%;两种方法测得的PM10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994,能用回归直线来描述两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射线衰减法 重量 PM10 环境空气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膜形变对β射线衰减法颗粒物质量浓度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修正 被引量:5
3
作者 贺振怀 王杰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56,共5页
为解决固定污染源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过程中单一光散射法因仪器漂移和光学窗口易污染等而造成的频繁人工标定问题,实现光散射与β射线衰减联用法的颗粒物质量浓度连续在线监测系统的自动标定技术,通过研究负压作用下滤膜形变对β射线衰... 为解决固定污染源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过程中单一光散射法因仪器漂移和光学窗口易污染等而造成的频繁人工标定问题,实现光散射与β射线衰减联用法的颗粒物质量浓度连续在线监测系统的自动标定技术,通过研究负压作用下滤膜形变对β射线衰减法颗粒物质量浓度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在提出厚度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基础上完成了对原颗粒物质量浓度计算公式的修正。实验结果表明,与标准称重法相比,修正后的平均相对误差由原来的8%下降为3%,在相关性系数达到0. 988的同时,截距从4. 935 4降低为1. 012 7,进一步提高了β射线衰减法在低浓度环境下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滤膜形变 β射线衰减法 颗粒物质量浓度 自动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散射法与β射线衰减-光散射联用法颗粒物在线测量方法对比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永敏 高健 +3 位作者 徐仲均 宋英石 王淑兰 柴发合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3-443,共11页
为考察光散射法和β射线衰减-光散射联用法的适用性,以β射线衰减法颗粒物自动监测仪(BAM)为标准,于2016年2月4日—4月18日,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利用β射线衰减-光散射联用法颗粒物自动监测仪(MP-CPM)与光散射法传感器对ρ(PM_(10))和... 为考察光散射法和β射线衰减-光散射联用法的适用性,以β射线衰减法颗粒物自动监测仪(BAM)为标准,于2016年2月4日—4月18日,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利用β射线衰减-光散射联用法颗粒物自动监测仪(MP-CPM)与光散射法传感器对ρ(PM_(10))和ρ(PM_(2.5))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MP-CPM与BAM测量ρ(PM_(10))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92,平均相对偏差为0.04%;ρ(PM_(2.5))结果一致性较差,相关系数为0.69,MP-CPM测量ρ(PM_(2.5))整体较高于BAM,平均相对偏差为45.8%.(2)光散射法传感器与BAM测量ρ(PM_(2.5))结果一致性较好,相关系数为0.85,平均相对偏差为11.24%,但ρ(PM_(10))远低于BAM,平均相对偏差为-44.64%.在特殊污染情景下,光散射法将因受到较大影响而严重错估颗粒物浓度.烟花燃放期间,MP-CPM和光散射法传感器严重低估颗粒物浓度,与BAM测量颗粒物浓度的平均相对偏差均低于-50%;沙尘污染过程中,MP-CPM严重高估ρ(PM_(2.5)),与BAM测量ρ(PM_(2.5))结果平均相对偏差为79.27%,光散射法传感器严重低估ρ(PM_(10)),与BAM测量ρ(PM_(10))结果平均相对偏差为-59.35%.研究显示,不同原理的仪器,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应该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射线衰减法 光散射 β射线衰减-光散射联用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构型β射线颗粒物分析仪线性关系的有效性评价
5
作者 吴娟 徐可欣 +2 位作者 迟颖 周刚 王玮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617-5625,共9页
为评价导流锥式同时采样-测量β射线颗粒物分析仪的测量准确度,以分步采样-测量β射线颗粒物分析仪采样分析作为参比方法,使用2类构型的仪器对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_(10)和细颗粒物PM_(2.5)进行长期平行比对监测.本文依据EN 16450... 为评价导流锥式同时采样-测量β射线颗粒物分析仪的测量准确度,以分步采样-测量β射线颗粒物分析仪采样分析作为参比方法,使用2类构型的仪器对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_(10)和细颗粒物PM_(2.5)进行长期平行比对监测.本文依据EN 16450标准对比对数据线性关系进行有效性评价,建立了修正的线性方程,导出了方法间不确定度评价式,结果表明导流锥式同时采样-测量结构和分步采样-测量结构的β射线颗粒物分析仪之间存在有效的线性关系.通过仪器内置修正参数浓度斜率、浓度截距修正后,在较宽浓度跨度范围(0~250μg/m^(3))内和足够多的比对数据(n>100)条件下,两种不同结构的仪器监测PM_(10)和PM_(2.5)的比对斜率、截距和相关系数(参比方法作为X轴)均能满足EPA CFR 40part53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10) PM_(2.5) 参比方 β射线衰减法 线性度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