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叶皂苷钠对SAMP8小鼠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陈冲 孙晓丽 +1 位作者 梁月光 孙善斌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3-1005,共3页
目的研究七叶皂苷钠对SAMP8小鼠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5只SAMP8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七叶皂苷钠组(30 mg/kg)、安慰剂组(生理盐水),每组15只,另以SAMR1小鼠作为对照组。给药30 d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 目的研究七叶皂苷钠对SAMP8小鼠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5只SAMP8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七叶皂苷钠组(30 mg/kg)、安慰剂组(生理盐水),每组15只,另以SAMR1小鼠作为对照组。给药30 d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TUNEL染色检测背侧缝核(DRN)区域神经元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NLRP3、Caspase-1、ASC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七叶皂苷钠组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DRN区域神经元凋亡细胞数减少(P<0.05);海马组织NLRP3、cleaved-Caspase-1、ASC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改善了SAMP8小鼠的认知功能,其作用可能与减少神经元凋亡和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 阿尔茨海默病 SAMP8小鼠 认知功能 NLRP3炎性小体 神经元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秀丽线虫模型探究七叶皂苷和右美沙芬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保护作用
2
作者 张一平 李璐迪 +2 位作者 朱安 肖武生 王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4-771,共8页
目的:探究七叶皂苷(escin,ESC)和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DEX)是否具有延缓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作用。方法:使用秀丽隐杆线虫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转基因构建的AD模型,采用固体暴露方式,给予不同... 目的:探究七叶皂苷(escin,ESC)和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DEX)是否具有延缓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作用。方法:使用秀丽隐杆线虫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转基因构建的AD模型,采用固体暴露方式,给予不同浓度的ESC和DEX处理,以美金刚(memantine,MEM)50μmol/L作为阳性对照组,检测线虫的寿命变化、运动能力和认知功能变化、Aβ蛋白表达量,以及活性氧含量。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氧化应激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高剂量处理(1000μmol/L ESC或DEX)对野生型N2线虫活动无明显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0μmol/L ESC组和60μmo/L DEX组显著延长AD模型线虫的生存时间。在AD发病中期,ESC和DEX可减少AD模型线虫的身体弯曲频率的降低,且DEX能明显改善AD模型线虫的头部摆动频率降低。早期的认知功能测试的趋化指数ESC组和DEX组及阳性对照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这与其体内Aβ蛋白的含量降低相关。ESC组和DEX组的活性氧含量相较于空白对照组有所减少;且基因表达结果显示,ESC可通过上调抗氧化应激基因skn1的表达来减轻AD模型线虫体内的氧化损伤。结论:ESC和DEX能改善AD模型线虫运动能力和认知功能的降低,延缓AD相关症状的加重。ESC可能通过激活SKN-1/Nrf2通路,降低AD模型线虫的氧化应激进而延缓AD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七叶 右美沙芬 秀丽隐杆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皂苷钠对SAMP8小鼠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3
作者 周慧慧 宋佳 《特产研究》 2025年第4期57-62,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七叶皂苷钠对SAMP8小鼠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试验将24只SPF级SAMP8快速衰老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模型组、SA组及多奈哌齐组,每组8只;另外8只同月龄SAMR1小鼠设为正常对照组。采用Morris水迷... 本研究旨在探讨七叶皂苷钠对SAMP8小鼠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试验将24只SPF级SAMP8快速衰老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模型组、SA组及多奈哌齐组,每组8只;另外8只同月龄SAMR1小鼠设为正常对照组。采用Morris水迷宫试验及Y迷宫试验评估认知功能;伊文思蓝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刚果红染色;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中A 42、TNF-、IL-1、MDA、SOD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ZO-1、MMP-9、Claudin-5、Occludin蛋白表达。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第2、3、4、5 d SA组、多奈哌齐组逃避潜伏期下降、跨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升高、EB显著下降,小鼠海马CA1区A斑块状沉积,A 42、TNF-、IL-1、MDA水平下降,SOD水平升高,Claudin-5、Occludin和ZO-1蛋白表达上调,MMP-9蛋白表达下降(P<0.05)。七叶皂苷钠通过抑制MMP-9,减少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流失,促进A转运清除速度,减轻炎症及氧化应激,维持血脑屏障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 SAMP8小鼠 认知功能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配方施肥提高林下七叶一枝花产量和重楼皂苷含量 被引量:4
4
作者 苏海兰 郑梅霞 +2 位作者 陈宏 朱雁鸣 朱育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6,共9页
【目的】研究氮、磷、钾不同组合用量对林下栽培七叶一枝花产量及重楼皂苷含量的影响,为七叶一枝花人工栽培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3414”试验设计,利用福建南平杉竹混交林下4年生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chin... 【目的】研究氮、磷、钾不同组合用量对林下栽培七叶一枝花产量及重楼皂苷含量的影响,为七叶一枝花人工栽培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3414”试验设计,利用福建南平杉竹混交林下4年生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chinensis (Franch.) Hara)进行田间试验,将氮、磷、钾肥当地适宜水平定为“2”,分别为N 270 kg/hm^(2)、P_(2)O_(5) 375 kg/hm^(2)、K_(2)O 300 kg/hm^(2),不足“1”和过量“3”水平分别为适宜水平的0.5、1.5倍。在七叶一枝花收获时期,测定其植株形态、根茎产量、4种重楼皂苷含量等指标,并计算生产效益。【结果】氮、磷、钾肥用量均显著影响七叶一枝花的植株形态、根茎产量和重楼皂苷含量,对七叶一枝花根茎产量的提升率分别为59.75%、27.54%、63.15%,以钾肥的贡献率最高,其次为氮肥,磷肥较低。N1水平下,增加磷、钾水平显著降低七叶一枝花的株高、茎粗和叶长,N3水平七叶一枝花的株高、叶长均达到最高,但茎粗低于N1和N2水平,表明适宜氮肥用量对七叶一枝花的生长至关重要。七叶一枝花的根茎产量和总重楼皂苷含量还受肥料交互效应的影响。当N、P_(2)O_(5)、K_(2)O用量分别为270、375、450 kg/hm^(2) (N_(2)P_(2)K_3)和270、375、300 kg/hm^(2)(N_(2)P_(2)K_(2))时,根茎产量达到最高,分别为2804、2648 kg/hm^(2)。N_(2)P_(2)K_3的总重楼皂苷含量也最大,达到1.6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施氮磷钾肥净增收效益在N_(2)P_(2)K_3处理下最高,N_(2)P_(2)K_(2)处理次之。【结论】适量的氮、磷肥配合较高的钾肥可显著提升七叶一枝花根茎产量和总重楼皂苷含量,提高七叶一枝花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供试地区,推荐N、P_(2)O_(5)、K_(2)O用量分别为270、375、45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一枝花 “3414”设计 植株形态 根茎产量 重楼 经济效益 氮磷钾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七叶皂苷(β-aescin)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及炎症反应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保健 毛旭 朱建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00-604,共5页
目的研究β七叶皂苷(β-aescin)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LPS-AL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C57BL/6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β-aescin处理组、LPS-ALI模型组、β-aescin预处理的LPS-ALI组,每组15只。LPS-ALI模型组小鼠采用水... 目的研究β七叶皂苷(β-aescin)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LPS-AL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C57BL/6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β-aescin处理组、LPS-ALI模型组、β-aescin预处理的LPS-ALI组,每组15只。LPS-ALI模型组小鼠采用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按10 mg/kg剂量经口咽插管匀速将LPS注入肺中;β-aescin预处理的LPS-ALI组于LPS注射前0. 5 h按1 mg/kg剂量腹腔注射β-aescin;正常对照组、β-aescin处理组经腹腔注射等量PBS或β-aescin。各组动物在模型制备后0. 5、2、4、6、8 h,取1 m L腹主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测定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 3 d后多聚甲醛灌注,取材行冰冻切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 3 d后取1/3肺脏进行测定干/湿质量比(D/W),1/3肺脏采用商品化试剂盒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及丙二醛(MDA)水平;其余肺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IL-6的mRNA水平。结果β-aescin可显著减轻LPS诱导的肺组织病变;增加Pa O2而降低Pa CO2;增加肺组织D/W比例;降低脂质过氧化相关指标MPO及MDA的水平,并下调TNF-α、IL-1β及IL-6的mRNA水平。结论β-aescin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及炎症反应显著减轻LPS-ALI后肺组织病变,并改善肺脏换气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ALI) β七叶(β-aescin) 脂质过氧化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七叶一枝花重楼皂苷含量与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罗晓锋 乔锋 +2 位作者 周建金 苏海兰 周先治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3-200,共8页
分别从福建省不同地理区域采挖7年生七叶一枝花的根茎49份,采用HPLC测定重楼皂苷I、Ⅱ、Ⅶ含量,并对重楼皂苷含量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9份福建七叶一枝花重楼皂苷总含量在0.179%~1.820%,有32份供试材料达到药典要求;总含量中... 分别从福建省不同地理区域采挖7年生七叶一枝花的根茎49份,采用HPLC测定重楼皂苷I、Ⅱ、Ⅶ含量,并对重楼皂苷含量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9份福建七叶一枝花重楼皂苷总含量在0.179%~1.820%,有32份供试材料达到药典要求;总含量中重楼皂苷Ⅶ占据绝对优势,达94.75%,重楼皂苷Ⅰ和重楼Ⅱ仅占比5.25%;地域来源、生长年龄和海拔对七叶一枝花重楼皂苷含量影响显著,采挖月份、经度和纬度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一枝花 重楼 生态因子 生长年龄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皂苷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习隽丽 周超 +1 位作者 李子银 石磊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954-1958,1965,共6页
目的:探究七叶皂苷对氧化三甲胺(TMAO)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株增殖及迁移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系,分为对照组、TMAO组、观察组3组,并分别进行处理。对照组不做处理,TMAO组仅使用100μmol/L TMAO诱导,... 目的:探究七叶皂苷对氧化三甲胺(TMAO)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株增殖及迁移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系,分为对照组、TMAO组、观察组3组,并分别进行处理。对照组不做处理,TMAO组仅使用100μmol/L TMAO诱导,观察组使用同剂量TMAO诱导后再进行10μmol/L七叶皂苷治疗处理。随后使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划痕愈合实验及细胞迁移侵袭试验技术(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行为,并使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SRC、pBTK、pTRIO蛋白表达情况。结果:TMAO诱导可增强HCT116增殖及迁移侵袭能力,并显著上调SRC-BTK-TRIO通路相关基因的mRNA水平,而七叶皂苷干预能抑制癌细胞增殖(P<0.01)并降低其迁移(P<0.001)、侵袭(P<0.01)能力,同时下调SRC(P<0.05)、BTK(P<0.01)、TRIO(P<0.05)蛋白的表达。结论:七叶皂苷可通过下调SRC-BTK-TRIO通路显著抑制HCT116细胞增殖及迁移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 结直肠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SRC BTK TR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0
8
作者 邓元央 黄海能 +4 位作者 韦桂源 黄华东 罗起胜 符黄德 李传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484-2486,共3页
目的探讨β-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营养神经及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β-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营养神经及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β-七叶皂苷钠进行降颅内压(IC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ICP及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变化情况,并于治疗后3、6个月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治疗组治疗后ICP及GC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GO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七叶皂苷钠与甘露醇联合应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起到理想效果,两药合用不仅能够明显降低颅内压,而且对早期GCS及远期GOS都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七叶 甘露醇 颅脑损伤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七叶皂苷钠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及脑内精氨酸加压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陈旭 郑惠民 +3 位作者 由振东 孙学军 王成海 路长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142-1144,共3页
目的 :观察 β-七叶皂苷钠治疗前后大鼠脑出血各脑区与垂体精氨酸加压素 ( AVP)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于大鼠尾壳核注射胶原酶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 ,以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 ,放射免疫法测定 AVP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及对... 目的 :观察 β-七叶皂苷钠治疗前后大鼠脑出血各脑区与垂体精氨酸加压素 ( AVP)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于大鼠尾壳核注射胶原酶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 ,以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 ,放射免疫法测定 AVP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及对照组相比 ,脑出血组大鼠在各脑区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升高的同时 ,AVP含量也显著升高 ,而且下丘脑与垂体的 AVP含量也显著升高 ;β-七叶皂苷钠治疗后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显著降低 ,顶叶皮质、下丘脑及垂体 AVP含量也显著降低。各项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P<0 .0 1)。结论 :内源性 AVP可能参与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病理过程 ,β-七叶皂苷钠抗脑水肿的药理作用机制中可能有 AVP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升压素 脑出血 脑水肿 七叶 大鼠 Β-七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七叶皂苷钠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38
10
作者 郭维 徐波 +2 位作者 杨秀伟 刘倩 崔景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1-352,共2页
关键词 Β-七叶 SRB法 人鼻咽癌细胞株 肉瘤S180 肝癌H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个产地七叶一枝花中皂苷类成分的评价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铁柱 文飞燕 +4 位作者 张涛 杨玉霞 方清茂 张浩 薛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345-2350,共6页
目的对21个产地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chinensis(Franch.)Hara中的皂苷类成分进行评价。方法 HPLC法测定偏诺皂苷{偏诺皂苷-3-O-β-D-glu(1→3)[α-L-rha(1→2)]-β-D-glu(PGGR)、重楼皂苷Ⅵ、Ⅶ、H}和薯蓣皂苷(纤细薯... 目的对21个产地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chinensis(Franch.)Hara中的皂苷类成分进行评价。方法 HPLC法测定偏诺皂苷{偏诺皂苷-3-O-β-D-glu(1→3)[α-L-rha(1→2)]-β-D-glu(PGGR)、重楼皂苷Ⅵ、Ⅶ、H}和薯蓣皂苷(纤细薯蓣皂苷、重楼皂苷Ⅰ、Ⅱ、Ⅴ)的含有量,SPSS 22.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偏诺皂苷为七叶一枝花皂苷的主要种类。PGGR、重楼皂苷Ⅰ、Ⅴ、Ⅶ、H为该药材主要有效成分;7个产地的综合得分大于0,依次为巴中>青川>盐津>通江>南川>崇州>洪雅。21批样品分为4类,与聚类分析结果相似。结论四川巴中、青川、崇州、洪雅、通江,云南盐津,重庆南川适宜栽培七叶一枝花,可保证皂苷类成分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一枝花 产地 HPLC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树种子皂苷含量及其组分的产地变异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费学谦 丁明 +1 位作者 周志春 江志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7-230,共4页
Total contents and components of escin were studied in seeds of Aesculus chinensis, A. chinensis var. chekiangensis and A. wilsonii collected from 8 origins. Results showed that total escin content ranged from 71.43 m... Total contents and components of escin were studied in seeds of Aesculus chinensis, A. chinensis var. chekiangensis and A. wilsonii collected from 8 origins. Results showed that total escin content ranged from 71.43 mg·g to 112.69 mg·g ,with the highest in origin of Mabian, Sichuan Province and the lowest in origin of Kangxian, Gansu Province. It was suggested that escin content was correlated with geological zone to a certain extent. A.wilsonii was richer than that of Aesculus chinensis in escin content.The proportion of 4 types of escin varied dramatically among different origins. Component A in Mabian and Cangwang origin from Sichuan Province, Kangxian origin from Gansu Province, Mianxian origin from Shanxi Province and Xixia origin from Henan Province reached 35%~41% of total escin that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components, while components D was below 15% that was only 1/3 of component A. Sum of Component A and C was nearly equal in Enshi, Hubei Province and Sangzhi, Hunan Province origins, which accounted for 58% of the total content. Lin’an origins from Zhejiang Province only got (17.17%) of component A while holding much higher proportion of component D. Statistical analysis also approved that the proportion of escin was correlated to geological z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 七叶 含量 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树皂苷-Ia的人肠内细菌生物转化产物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42
13
作者 杨秀伟 赵静 +1 位作者 崔景荣 郭维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 :探讨人肠内细菌和短乳杆菌粗酶转化七叶树皂苷 Ia ,阐明转化产物结构 ,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人肠内细菌和短乳杆菌粗酶分别与七叶树皂苷 Ia共温孵方法 ,通过色谱技术分离、纯化转化产物 ,应用波谱技术确定转化产物结构... 目的 :探讨人肠内细菌和短乳杆菌粗酶转化七叶树皂苷 Ia ,阐明转化产物结构 ,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人肠内细菌和短乳杆菌粗酶分别与七叶树皂苷 Ia共温孵方法 ,通过色谱技术分离、纯化转化产物 ,应用波谱技术确定转化产物结构。结果 :七叶树皂苷 Ia可由人肠内细菌和短乳杆菌粗酶转化产生异七叶树皂苷Ia、去酰基七叶树皂苷I、2 1 β O 巴豆酰基原七叶树皂苷元和原七叶树皂苷元。去酰基七叶树皂苷I对小鼠肉瘤S 1 80、肝癌和肺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结论 :七叶树皂苷 Ia是“前药” ,人肠内细菌和短乳杆菌粗酶能够转化七叶树皂苷 Ia;转化产物去酰基七叶树皂苷I有抗肿瘤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Ia 肠内细菌 生物转化 抗肿瘤药 短乳杆菌粗酶 色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皂苷钠抗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7
14
作者 谢晓利 刘云会 薛一雪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10mg.kg-1.d-1)抗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Wistar大鼠右侧基底核注入50μl自体全血的方法建立模型,并在模型建立后6,24,48或72h处死大鼠。应用干湿重法、酶学方法、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10mg.kg-1.d-1)抗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Wistar大鼠右侧基底核注入50μl自体全血的方法建立模型,并在模型建立后6,24,48或72h处死大鼠。应用干湿重法、酶学方法、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Na+,K+含量,神经胶质原纤维蛋白(GFAP)阳性细胞和紧密连接相关蛋白occludin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出血同侧脑组织含水量,Na+含量和GFAP阳性细胞均明显增加(P<0.05),K+含量和occludin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治疗组出血同侧脑组织含水量,Na+含量和GFAP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5),K+含量和occludin的表达则明显增加(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可减轻和(或)延缓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发生,进而改善脑出血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水肿 OCCLUDIN 七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皂苷钠、强的松治疗Bell麻痹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狄晴 曹辉 +4 位作者 刘浩 江惟惟 陈道文 张颖冬 李作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探讨七叶皂苷钠治疗Bell麻痹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 ,收集首次诊断Bell麻痹的急性期患者 85例 ,随机分为七叶皂苷钠组 (七叶皂苷钠加基础治疗 ) 30例、强的松组 (强的松加基础治疗 ) 2 8例、基础治疗组 2 7例 ,基础治... 目的 探讨七叶皂苷钠治疗Bell麻痹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 ,收集首次诊断Bell麻痹的急性期患者 85例 ,随机分为七叶皂苷钠组 (七叶皂苷钠加基础治疗 ) 30例、强的松组 (强的松加基础治疗 ) 2 8例、基础治疗组 2 7例 ,基础治疗包括多种维生素、针灸、理疗等 ,均在发病 3天内给予相应的治疗。采用House Brach mann(H B)面神经麻痹评定标准 ,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 1个月时评定面神经麻痹等级。结果 治疗前 3组患者性别、年龄、面瘫部位、发病至开始治疗时间、首次治疗时H B面瘫等级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 ,具有可比性。治疗后 1个月时三组患者H B面瘫等级经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 ,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4 8)。 3组间两两比较显示七叶皂苷钠组、强的松组面瘫恢复均优于基础治疗组 ,有统计学意义 (P值分别为 0 0 4 5、0 0 14 ) ;而七叶皂苷钠组与强的松组面瘫恢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 6 16 )。结论 七叶皂苷钠可替代皮质类固醇治疗Bell麻痹 ,同时避免皮质类固醇的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ll麻痹 七叶 强的松 药物治疗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赖氨酸与七叶皂苷钠对脑出血大鼠脑内TNF-α,IL-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红琴 王建龙 +2 位作者 高震 冯其海 曹利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88-690,I0015,I0016,共5页
目的:观察盐酸赖氨酸和七叶皂苷钠联用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及脑内TNF-α,IL-6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成四组,七叶皂苷钠组、联合治疗组、模型组和正常组。七叶皂苷钠组于给予七叶皂苷钠针,联合治疗组... 目的:观察盐酸赖氨酸和七叶皂苷钠联用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及脑内TNF-α,IL-6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成四组,七叶皂苷钠组、联合治疗组、模型组和正常组。七叶皂苷钠组于给予七叶皂苷钠针,联合治疗组给予供试液,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干湿称重法测定各组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血肿周围脑组织TNF-α,IL-6的表达。结果:七叶皂苷钠组、联合治疗组的脑组织含水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但七叶皂苷钠组与联合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模型组血肿周围脑组织内可见TNF-α、IL-6显著表达,七叶皂苷钠组和联合治疗组的表达明显减少,联合治疗组脑内TNF-α、IL-6的表达显著低于七叶皂苷钠组(P<0.01)。结论:盐酸赖氨酸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能显著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脑内血肿周围TNF-α,IL-6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盐酸赖氨酸 七叶 TNF-Α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皂苷钠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保护作用机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艳蕾 吴丽 +3 位作者 李筠璐 秦丽娟 李树民 孙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0-64,I0002,共6页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SA)对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阐明其对肠I/R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方法建立大鼠肠I/R损伤模型。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只分离出SMA,不行夹闭)、I/R组(...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SA)对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阐明其对肠I/R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方法建立大鼠肠I/R损伤模型。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只分离出SMA,不行夹闭)、I/R组(分离出SMA,在其根部用无创伤血管夹夹闭阻断该动脉血运1h后松夹,实现再灌注)和SA组(手术过程同I/R组)。分别于夹闭前、松夹前、松夹后30min 3个时间点对各组每只大鼠给予如下处理,对照组和I/R组大鼠尾静脉推注生理盐水5 mL·kg-1;SA组大鼠尾静脉推注SA 0.9mg·Kg-1。再灌注后1h测定各组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血浆和小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小肠组织中p38MAPK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R组大鼠血浆MPO、DAO活性及MDA、TNF-α、IL-6水平升高,小肠组织MPO活性及MDA水平升高,DAO活性降低(P<0.01);与I/R组比较,SA组大鼠血浆MPO、DAO的活性以及MDA、TNF-α和IL-6水平降低,小肠组织MPO活性及MDA水平降低,DAO活性升高(P<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对照组比较,I/R组和SA组大鼠小肠组织p38MAPK和Bax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与I/R组比较,SA组大鼠小肠组织p38MAPK和Bax的蛋白表达下降(P<0.01)。相关分析显示,大鼠小肠组织MPO、MDA、Bax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血浆TNF-α、IL-6水平与肠组织细胞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797、0.702、0.712、0.695和0.715,P<0.01)。结论:SA可能通过抑制氧自由基、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以及中性粒细胞的活化,下调肠组织p38MAPK的表达,从而抑制肠组织细胞凋亡,减轻肠I/R时的肠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 小肠 缺血再灌注 P38MAPK 细胞凋亡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一枝花中4种重楼皂苷同时测定与聚类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叶菲菲 徐海波 +1 位作者 汪春霞 梁晓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413-2418,共6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ith.var chinensis(Franch.)Hara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Ⅶ的含有量,并进行聚类分析。方法该植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ith.var chinensis(Franch.)Hara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Ⅶ的含有量,并进行聚类分析。方法该植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25℃;进样量20μL。考察样品农艺性状(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叶长宽比)。DPS7.05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7个产地(浙江、云南、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18批样品的农艺性状与重楼皂苷含有量有所差异,其中浙江、云南、广西产者含有量较高,江西、湖北产者较低。重楼总皂苷含有量与茎粗和叶长宽比呈显著正相关,与叶宽呈负相关,与经纬度相关性较低。各种质可划分为4个类群,其中类群Ⅰ农艺性状良好,重楼总皂苷含有量较高。结论以重楼总皂苷含有量为目标筛选七叶一枝花时,应优先考虑浙江泰顺、磐安、庆元、湖南永顺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一枝花 重楼 农艺性状 聚类分析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皂苷钠对大鼠实验性高原肺水肿的干预作用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海乐 周其全 +2 位作者 贺斌峰 王关嵩 胡昌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91-1294,共4页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对大鼠实验性高原肺水肿的干预作用。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实验性高原肺水肿模型组(HAPE组,n=16)和七叶皂苷钠治疗组(SA组,n=16)。实验性高原肺水肿模型的建立方法:以20m/min速度运动,每运动2h即将...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对大鼠实验性高原肺水肿的干预作用。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实验性高原肺水肿模型组(HAPE组,n=16)和七叶皂苷钠治疗组(SA组,n=16)。实验性高原肺水肿模型的建立方法:以20m/min速度运动,每运动2h即将大鼠于低氧低压舱(模拟6000m海拔)放置6h,每天反复3次,共持续2d。模型制作结束后,对照组和HAPE组经尾静脉推注0.5ml/kg生理盐水,SA组推注5mg/kg七叶皂苷钠,再将HAPE组和SA组大鼠分别置于低氧低压舱内6h和12h(低氧暴露共42h和48h)后处死,观察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肺组织病理学、肺湿/干重(W/D)比值及血清和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病理切片示HAPE组肺间质和肺泡水肿,肺泡腔内有浆液性渗出物及大量炎症细胞、红细胞渗出;与HAPE组相比,SA组肺泡腔内炎症细胞渗出减轻。与对照组相比,HAPE组各时间点PaO2、PaCO2显著降低(P<0.01或P<0.05),SA组PaO2和PaCO2(除外48h时点PaCO2)亦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与HAPE组相比,SA组PaO2和PaCO2(除外42h时点PaCO2)均显著增加(P<0.01或P<0.05)。与对照组相比,SA组和HAPE组各时间点pH值、W/D值及血清和肺组织TNF-α值均显著上升(P<0.01或P<0.05),而SA组的上述检测指标(除42h时点pH值)均低于HAPE组(P<0.01或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可抑制TNF-α,降低W/D,提高PaO2和PaCO2,从而改善实验性大鼠高原肺水肿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 肺水肿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皂苷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炎症反应的作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崔丽 郑惠民 +3 位作者 陶沂 王晔 张仁琴 倪灿荣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0-332,共3页
目的 :观测七叶皂苷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局部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 :线栓法阻塞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 ,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 ,经视交叉的冠状脑组织块行TTC染色测梗死面积 ,并进行髓过氧化物酶 (myeloperoxidase,MPO)、细胞间黏附分... 目的 :观测七叶皂苷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局部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 :线栓法阻塞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 ,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 ,经视交叉的冠状脑组织块行TTC染色测梗死面积 ,并进行髓过氧化物酶 (myeloperoxidase,MPO)、细胞间黏附分子 1(inter 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1,ICAM 1)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 :再灌注即刻腹腔内注射七叶皂苷钠的治疗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减轻 (P <0 .0 5 ) ,梗死面积明显缩小 (P <0 .0 5 ) ,MPO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 (P <0 .0 5 ) ,ICAM 1免疫阳性血管数无显著变化 (P >0 .0 5 )。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髓过氧化物酶 细胞间黏附分子 七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