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4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化反应合成β’-Sialon材料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曹林洪 蒋明学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33-335,共3页
研究了以硅粉、铝粉和氧化铝粉为原料氮化反应制备不同Z值 β’ Sialon材料的氮化工艺制度 :以 10℃·min- 1的升温速度升到 6 0 0℃ ,再以小于 2℃·min- 1的升温速度升到 70 0℃ ,保温 2 .5h ;以 10℃·min- 1的升温速度... 研究了以硅粉、铝粉和氧化铝粉为原料氮化反应制备不同Z值 β’ Sialon材料的氮化工艺制度 :以 10℃·min- 1的升温速度升到 6 0 0℃ ,再以小于 2℃·min- 1的升温速度升到 70 0℃ ,保温 2 .5h ;以 10℃·min- 1的升温速度升到 12 0 0℃ ,再以 2℃·min- 1的升温速度升到 135 0℃ ,保温 6h。炉内气氛为流动氮气 ,流速小于 0 .2m3 ·h- 1。所有试样的氮化率都在 80 %以上 ,说明该工艺制度是合适的。物相分析表明 :氮化最终产物以 β’ Sialon为主 ,高Z值试样残余较多的α Al2 O3 ,并伴生少量15R相 ;烧结后试样的 β’ Sialon呈棱柱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反应 合成工艺 β’-sialon材料 金属硅粉 氧化铝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纤维增强PHBV和PBAT可降解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魏风军 杨雪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9,共12页
目的植物纤维在增强可降解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探讨植物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在提升聚3-羟基丁酸-3-羟基戊酸共聚酯(PHBV)和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2种可降解复合材料综合性能中的优势与潜力。方法综述不同种类植物纤维增... 目的植物纤维在增强可降解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探讨植物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在提升聚3-羟基丁酸-3-羟基戊酸共聚酯(PHBV)和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2种可降解复合材料综合性能中的优势与潜力。方法综述不同种类植物纤维增强PHBV和PBAT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对各种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其应用性能和前景进行总结与展望。结果植物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在PHBV和PBAT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和潜力,通过合理的纤维选择和表面改性技术,可制备出综合性能优异的可降解复合材料,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结论未来,植物纤维增强PHBV和PBAT可降解复合材料的研究应针对抗菌抗氧化、水气阻隔、阻燃抑燃等领域展开系列研究,制备集高强度、耐水性和功能性于一体的可降解复合材料,以推动植物纤维增强可降解复合材料在更多领域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纤维 增强改性 可降解材料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早强修补材料基准水泥配合比优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祖仲 毛浩天 +3 位作者 王亮 吴志宽 文硕 刘卫东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2-810,共9页
针对在役水泥混凝土构造物的早期病害问题,开展早强修补材料组成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别采用硫铝酸盐水泥(SAC)、铁铝酸盐水泥(FAC)与普通硅酸盐水泥(OPC)与进行复配,分析OPC对复配水泥凝结时间及抗压强度的影响,以优化早强... 针对在役水泥混凝土构造物的早期病害问题,开展早强修补材料组成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别采用硫铝酸盐水泥(SAC)、铁铝酸盐水泥(FAC)与普通硅酸盐水泥(OPC)与进行复配,分析OPC对复配水泥凝结时间及抗压强度的影响,以优化早强修补材料基准水泥配合比,并采用水化热、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及热重分析(TG-DTG)测试研究最优配合比下水泥的水化行为及其水化产物的微观形貌、物相组成及热特性。结果表明:与SAC复配时,SAC与OPC的最优质量配合比为3∶2;与FAC复配时,FAC与OPC的最优质量配合比为4∶1。在最优配合比下,OPC的掺入均缩短了复配水泥体系放热速率峰值出现的时间,降低了总放热量。SEM、XRD及TG-DTG分析均说明了加入OPC后,在硅酸盐水化产物氢氧化钙(CH)及OPC中石膏(CS)的协同作用下,硫铝酸钙水化产物铝胶(AH_(3))与CH、CS反应,生成钙矾石(AFt),铁铝酸盐水泥中铁铝酸四钙(C_(4)AF)与CH、CS反应,生成水化铁铝酸钙固溶体(C_(3)(A,F)·3CS·H_(32)),均推进了复配水泥的水化进程。研究成果为混凝土早强修补水泥基材料试验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水泥 修补材料 水化机理 微观结构 配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导电材料制备及应用”专栏导言 被引量:1
4
作者 许福军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91,共1页
在“智能可穿戴”与“柔性电子器件”深度融合的时代浪潮下,导电材料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技术革新。其中,兼具柔韧性与导电性的纤维材料更是呈现蓬勃发展趋势。这类材料的创新制备工艺、精密结构优化与突破性性能提升,不仅赋能传统... 在“智能可穿戴”与“柔性电子器件”深度融合的时代浪潮下,导电材料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技术革新。其中,兼具柔韧性与导电性的纤维材料更是呈现蓬勃发展趋势。这类材料的创新制备工艺、精密结构优化与突破性性能提升,不仅赋能传统纺织品智能升级,还为电子织物、智能服饰和人机交互设备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材料 智能可穿戴 创新制备工艺 导电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iles-Atherton磁滞模型的改进与非正弦激励下软磁材料复杂磁滞准确模拟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任 顾朝阳 +1 位作者 孙江东 唐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16-2026,I0034,共12页
原始J-A(Jiles-Atherton)模型及其现有改进模型均不能准确模拟软磁材料在非正弦激励下含偏置小磁滞回环的复杂磁滞回线,因此,提出一种通用改进J-A模型已成为国际电磁场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为此,该文首先分析J-A模型不能准确模拟不同... 原始J-A(Jiles-Atherton)模型及其现有改进模型均不能准确模拟软磁材料在非正弦激励下含偏置小磁滞回环的复杂磁滞回线,因此,提出一种通用改进J-A模型已成为国际电磁场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为此,该文首先分析J-A模型不能准确模拟不同类型磁滞回环的问题,得到其根本原因为J-A模型中的不可逆磁化分量变化率未进行矫正,由此引入2个比例因子,控制其不可逆磁化分量满足要求;其次,发现J-A模型的钉扎系数和磁畴内耦合平均场参数随磁滞回线磁密幅值大小而变化,进一步提出改进J-A模型;另外,提出该改进模型参数的更新方法,弥补了传统方法须预知磁滞回线下一转折点数据的缺陷,需要指出的是,所提改进J-A模型所有参数通过实测对称磁滞回线即可辨识;最后,利用所提改进J-A模型与现有2种改进J-A模型分别模拟软磁材料在不同磁密下的对称磁滞回线与含偏置小回环的复杂磁滞回线,并对比实测值,验证所提改进J-A模型具有更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磁材料 磁滞回线 Jiles-Atherton模型 非正弦激励 比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热增强型相变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钟金豹 范浩熙 +3 位作者 方桂花 王永鹏 孟祥一 张剑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29,共6页
首先对相变材料蓄能原理以及导热过程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对复合相变材料导热能力的增强方式进行概述,并介绍了近年来导热增强型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实验结果。进一步分析了导热增强型复合相变材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且对相变材料的发... 首先对相变材料蓄能原理以及导热过程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对复合相变材料导热能力的增强方式进行概述,并介绍了近年来导热增强型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实验结果。进一步分析了导热增强型复合相变材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且对相变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强化导热 制备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金属材料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孙瑞雪 王兆波 刘欣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0-173,共4页
为了满足新工科建设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了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特色实践教学新模式。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打造行走的“思政大课堂”,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综合考评和反馈机制的新思路... 为了满足新工科建设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了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特色实践教学新模式。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打造行走的“思政大课堂”,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综合考评和反馈机制的新思路。实践表明,依托教科产融合基地,大大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赛教融合助力了实践教学改革和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挖掘实践教学所在企业或所在地的思政资源,让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思政教育落在实处。建立了基于能力和素质目标的多元化实践教学考评体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金属材料工程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纤维素调控液态金属构建多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子江 张洁 +6 位作者 李威 徐婷 龙飞鸿 王滢 王朝辉 郭风军 司传领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2,共12页
木质纤维素调控液态金属作为新兴的功能材料,在各种应用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木质纤维素中丰富的羟基、羧基等极性基团与液态金属表面形成强化学键,可显著提升界面润湿性和黏附性,同时优化微观结构定向调控能力,为柔性传感、光热转换等... 木质纤维素调控液态金属作为新兴的功能材料,在各种应用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木质纤维素中丰富的羟基、羧基等极性基团与液态金属表面形成强化学键,可显著提升界面润湿性和黏附性,同时优化微观结构定向调控能力,为柔性传感、光热转换等功能化应用领域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本文系统综述了木质纤维素调控液态金属制备功能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液态金属的结构特点,纤维素、木质素等不同木质纤维素组分调控液态金属的功能化策略;探讨了复合材料在柔性电子领域作为柔性传感基底的潜力,及其通过光热响应特性实现能量转换在太阳能界面蒸发等领域的应用,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液态金属 复合材料 储能 光热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功能材料MFC对镉污染稻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曾微 王强 +3 位作者 江湘婷 万灿 张立志 黎洁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2,共11页
以磁性纳米Fe 3O 4和磷酸盐为主要原料,制备出超顺磁性纳米功能材料[magnetic nano-Fe 3O 4@Ca(H 2PO 4)2 functionalized materials,MFC],利用MFC对镉污染稻田进行大田原位磁选修复后进行水稻栽培试验,研究MFC磁选修复镉污染稻田对水... 以磁性纳米Fe 3O 4和磷酸盐为主要原料,制备出超顺磁性纳米功能材料[magnetic nano-Fe 3O 4@Ca(H 2PO 4)2 functionalized materials,MFC],利用MFC对镉污染稻田进行大田原位磁选修复后进行水稻栽培试验,研究MFC磁选修复镉污染稻田对水稻不同生育期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MFC修复镉污染稻田,可有效降低土壤总镉和有效镉含量,投加0.5%和1.0%MFC,土壤总镉分别降低22.14%和24.08%,有效镉分别降低2.29%和12.21%;施加MFC的处理组,3个时期的土壤Shannon指数与Chao1指数均高于该时期对照组,表明提高了水稻生长期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与对照组相比,抽穗期处理组土壤的Ascomycota丰度占比提升,成熟期处理组土壤的Rozellomycota丰度占比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提高了水稻拔节期和成熟期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同时,提高了水稻生长期土壤脲酶、脱氢酶活性,其中,成熟期Y-0.5%处理组的土壤脲酶活性提升达到55.40%,抽穗期和成熟期Y-0.5%处理组的土壤脱氢酶活性分别提高了44.40%和3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土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性纳米功能材料 土壤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煤基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10
作者 刘永 苗茂谦 +2 位作者 邓蜀平 蒋云峰 时培祥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7,共10页
煤基新材料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煤基合成新材料和煤基碳材料两大类,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的众多领域。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品种齐全,具备发展煤基新材料的良好基础;煤基新材料作为山西省工业经济新... 煤基新材料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煤基合成新材料和煤基碳材料两大类,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的众多领域。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品种齐全,具备发展煤基新材料的良好基础;煤基新材料作为山西省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有助于实现资源性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全面介绍了山西省煤基新材料产业现状:煤基合成新材料产业规模不大,并且大部分处于产业链前端;煤基碳材料领域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是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技术发源地。剖析了山西省煤基新材料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关键基础原料缺少、产业链条短、产品档次偏低,产业布局比较松散、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突出、人才队伍相对薄弱、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深入研究了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做强做优煤基合成新材料产业,包括煤制油高端油品产业链、聚酯类可降解塑料产业链、尼龙产业链和煤制烯烃产业链;创新升级发展煤基碳材料产业,包括针状焦产业链、碳纤维产业链、传统煤基碳材料产业链、新型负极材料产业链、煤层气制人造金刚石产业链。提出推动山西煤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建议;认为,应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政策扶持体系,深化产学研融合、以创新带动产业链发展,发挥区域协同优势、打造高端产业集群,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打造绿色制造体系,完善相关标准体系、拓展产品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新材料 化工新材料 碳基新材料 高质量发展路径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化锡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倩 李常林 +4 位作者 王硕然 黄娜 王文培 马红周 翁雅青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535,共11页
随着化石能源的消耗和人们对清洁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开发新型储能材料刻不容缓。钠离子电池因钠资源丰富,在大规模储能方面成为继锂离子电池之后最具前景的二次电池。电池的负极材料对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二硫化锡... 随着化石能源的消耗和人们对清洁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开发新型储能材料刻不容缓。钠离子电池因钠资源丰富,在大规模储能方面成为继锂离子电池之后最具前景的二次电池。电池的负极材料对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二硫化锡作为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具有高理论比容量、易于调控的形貌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等特点,引发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对二硫化锡的结构以及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钠化机理进行了总结,概括了提高其电化学性能的一些方法,最后对二硫化锡负极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二硫化锡 钠化机理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镍/树脂多孔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和比强度
12
作者 刘培生 程瑜扬 +2 位作者 程伟 陈斌 李翔宇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3-158,共6页
对泡沫镍(平均孔径约为2.7 mm,孔隙率为93.1%)孔棱进行环氧树脂覆层复合,获得孔棱呈复层结构的泡沫镍/树脂多孔复合材料。对所得复合样品进行压缩性能实验,重点分析复合体的机械强度。结果表明:复合样品的压缩强度和比强度均显著高于原... 对泡沫镍(平均孔径约为2.7 mm,孔隙率为93.1%)孔棱进行环氧树脂覆层复合,获得孔棱呈复层结构的泡沫镍/树脂多孔复合材料。对所得复合样品进行压缩性能实验,重点分析复合体的机械强度。结果表明:复合样品的压缩强度和比强度均显著高于原泡沫镍。当泡沫镍(体密度ρr约0.6 g·cm^(-3))施加覆层制成泡沫镍/树脂复合样品(体密度约0.72~0.82 g·cm^(-3))后,其压缩强度从0.75 MPa提高到2.24~2.68 MPa,其对应比强度从1.23 MPa·cm^(3)·g^(-1)提高到3.09~3.27 MPa·cm^(3)·g^(-1)。复合样品的压缩强度与孔隙率符合基于八面体模型理论得出的对应数理关系。根据对应力学模型可知,复合样品整体失效由孔棱芯部优先破坏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材料 泡沫金属 多孔复合材料 泡沫金属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压缩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槽分布的SF-2A材料水润滑艉轴承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杰 胡文静 +2 位作者 孙锋 申帅 董冠华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7,共8页
水槽分布对水润滑艉轴承的摩擦学性能有重要的影响,但新型国产SF-2A材料水润滑艉轴承尚缺乏理论分析和试验考核验证。为了解决该材料在舰船艉轴承的推广应用问题,以U形水槽为研究对象,在艉轴承施加偏载条件下,应用有限元方法建立5种不... 水槽分布对水润滑艉轴承的摩擦学性能有重要的影响,但新型国产SF-2A材料水润滑艉轴承尚缺乏理论分析和试验考核验证。为了解决该材料在舰船艉轴承的推广应用问题,以U形水槽为研究对象,在艉轴承施加偏载条件下,应用有限元方法建立5种不同水槽分布的水润滑艉轴承模型,开展轴承强度和温度仿真计算,并在此基础上选择2种不同水槽分布的水润滑艉轴承进行摩擦学性能(包括摩擦因数、磨损量、冷却性能)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国产SF-A材料润滑艉轴承的水槽设计须综合考虑轴承的强度和温度两因素的影响;当轴承底部两相邻水槽夹角为30°时,其摩擦学性能好于夹角为60°时;国产SF-A材料水润滑艉轴承的结构强度和摩擦学性能满足实际船舶应用要求,相应的理论分析和试验数据可为该轴承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润滑艉轴承 水槽分布 摩擦学性能 偏载 板条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甲烷中温SOFCs阴极材料SrCo_(0.8)Fe_(0.125)Zr_(0.075)O_(3-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4
作者 吕秀清 孙海珍 +2 位作者 路敏 何婧 陈绘丽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93-1100,共8页
SrCo_(0.8)Fe_(0.2)O_(3-δ)不仅具有较高的氧还原催化活性,还具有优异的离子电子导电性,但SrCo_(0.8)Fe_(0.2)O_(3-δ)结构不稳定、易和CO_(2)反应限制了其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SOFCs)中的应用。本工作通过Zr... SrCo_(0.8)Fe_(0.2)O_(3-δ)不仅具有较高的氧还原催化活性,还具有优异的离子电子导电性,但SrCo_(0.8)Fe_(0.2)O_(3-δ)结构不稳定、易和CO_(2)反应限制了其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SOFCs)中的应用。本工作通过Zr掺杂来提高SrCo_(0.8)Fe_(0.2)O_(3-δ)的结构稳定性和抗CO_(2)性能,合成了SrCo_(0.8)Fe_(0.125)Zr_(0.075)O_(3-δ)阴极材料,对其结构、热膨胀行为、电导率和抗CO_(2)性能进行了研究。在200–850℃温度范围内,SrCo_(0.8)Fe_(0.125)Zr_(0.075)O_(3-δ)在空气中的最大电导率为321 S/cm、与电解质Ba Zr_(0.1)Ce_(0.7)Y_(0.1)Yb_(0.1)O_(3-δ)(BZCYYb)具有良好的化学兼容性。采用阳极支撑型电池Ni-BZCYYb|BZCYYb|BZCYYb-SrCo_(0.8)Fe_(0.125)Zr_(0.075)O_(3-δ),考察了直接以CH4为燃料,SrCo_(0.8)Fe_(0.125)Zr_(0.075)O_(3-δ)作为SOFCs阴极的可行性。在700℃、电池最大功率密度为526 m W/cm^(2)。在650℃、电流密度350 m A/cm^(2)、以97%CH_(4)-3%H_(2)O为燃料的条件下,电池运行50 h电压没有明显下降,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结果表明,Zr掺杂稳定了SrCo_(0.8)Fe_(0.2)O_(3-δ)的结构、提高了抗CO_(2)性能,SrCo_(0.8)Fe_(0.125)Zr_(0.075)O_(3-δ)可以作为直接CH_(4)为燃料的SOFCs的阴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CS 甲烷燃料 阴极材料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电流下Ce掺杂AgCuO触头材料转移行为研究
15
作者 王海涛 王彦岭 +3 位作者 李书舸 王景芹 李文华 赵伟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4-586,共13页
材料转移是电弧侵蚀中的一个必然过程,研究材料转移机制对于优化电极的材料选择和设计,开发更耐用、更稳定的电极材料有重要意义,该文以Ce掺杂的AgCuO触头为研究对象,分析材料转移方向在不同电流下变化的机理。通过溶胶-凝胶法和粉末冶... 材料转移是电弧侵蚀中的一个必然过程,研究材料转移机制对于优化电极的材料选择和设计,开发更耐用、更稳定的电极材料有重要意义,该文以Ce掺杂的AgCuO触头为研究对象,分析材料转移方向在不同电流下变化的机理。通过溶胶-凝胶法和粉末冶金法制备触头试样,借助JF04D电接触测试系统,在18 V电压下设置10、15、20和25 A四个电流等级,对触头进行20000次电弧侵蚀实验。首先对比了15 A电流条件下添加Ce后材料的性能提升情况,然后重点关注AgCuOCeO_(2)触头在不同电流下的燃弧能量与燃弧时间,测定侵蚀实验后阴阳极的质量变化,采用三维表面轮廓仪和扫描电镜表征阳极和阴极的表面侵蚀形貌,并对不同电流下的材料转移机制进行深入讨论分析。结果表明,Ce元素提升了触头性能,电流大小影响电极间金属离子和气体离子的浓度,引发金属相或气体相电弧的产生,导致材料转移方向在电流增大时发生改变。为选用和开发性能优良的AgCuO触头材料,进而提升AgCuO触头可靠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CuO触头材料 电弧侵蚀 材料转移 表面形貌 燃弧能量 燃弧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改性硼、铝含能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16
作者 颜丽娟 荀亚静 +1 位作者 马坤茹 孙运兰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90,共14页
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difluoride,PVDF)在显著增强硼粉与铝粉点火燃烧性能方面展现了巨大的潜力。基于国内外近年来在PVDF改性硼、铝含能材料方面的广泛研究,归纳提炼了10种主流的制备技术,包括溶剂挥发法、静电纺丝技术、静电... 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difluoride,PVDF)在显著增强硼粉与铝粉点火燃烧性能方面展现了巨大的潜力。基于国内外近年来在PVDF改性硼、铝含能材料方面的广泛研究,归纳提炼了10种主流的制备技术,包括溶剂挥发法、静电纺丝技术、静电喷雾技术、静电喷雾沉积、微乳液法、3D打印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法、非溶剂致相分离法、液相法以及液滴微流控技术,分别阐述了它们的制备原理、应用场景及优缺点,指出了PVDF改性含能材料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1)安全改进;2)绿色技术;3)纳米材料优化;4)多尺度设计;5)创新的涂层方法;6)深入了解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改性 含能材料 聚偏氟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掺杂多孔碳正极材料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
17
作者 曹翔宇 张嘉盈 +3 位作者 丰赟 申林坤 张秀玲 闫娟枝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9-520,共12页
利用水热反应制备了葡萄糖缩聚物包覆铁氰化钴晶体的复合前驱体,经过碳化、酸刻蚀和硫负载,最终获得一种双金属(Co、Fe)及氮掺杂的多孔碳/硫复合材料(e-CF@NPC/S,其中CF表示CoFe合金,NPC表示氮掺杂的多孔碳)。进而通过改变形成核壳的原... 利用水热反应制备了葡萄糖缩聚物包覆铁氰化钴晶体的复合前驱体,经过碳化、酸刻蚀和硫负载,最终获得一种双金属(Co、Fe)及氮掺杂的多孔碳/硫复合材料(e-CF@NPC/S,其中CF表示CoFe合金,NPC表示氮掺杂的多孔碳)。进而通过改变形成核壳的原料比例获得系列样品,研究其作为锂硫电池正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该材料的核壳结构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应对电池反应过程中的活性物质负载及体积变化,碳外壳的空间位阻同时起到了抑制穿梭效应的积极作用和阻碍离子扩散的负面作用,而合金纳米粒子提供吸附和催化作用的效果取决于其表面活性位点的数量。在多种作用的协同下,e-CF@NPC-3/S表现出优异的综合电化学性能,在0.2C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后能保持996.9 mAh·g^(-1)的可逆比容量和92.35%的容量保持率。在1C的高电流密度下循环300次后,e-CF@NPC-3/S仍具有684.5 mAh·g^(-1)的可逆比容量(循环衰减率为0.0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掺杂 锂硫电池 正极材料 复合材料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臂式薄膜型声学超材料隔声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可 熊潞锦 伍守豪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9-311,共13页
薄膜型声学超材料因其构造轻巧且具有良好的隔声效果而备受关注。受十字型摆臂式薄膜型声学超材料结构启发,该文通过改变摆臂结构和质量块分布,提出了4种不同的摆臂式结构:十字型摆臂末端外加四质量块、十字型摆臂式外加八质量块、米字... 薄膜型声学超材料因其构造轻巧且具有良好的隔声效果而备受关注。受十字型摆臂式薄膜型声学超材料结构启发,该文通过改变摆臂结构和质量块分布,提出了4种不同的摆臂式结构:十字型摆臂末端外加四质量块、十字型摆臂式外加八质量块、米字型摆臂式外加四质量块以及米字型摆臂式外加八质量块。为比较不同结构的隔声性能,分析了薄膜声学超材料低频隔声机理,结合传声损失的计算公式,对不同结构进行了传声损失仿真分析。通过仿真模型得到的传声损失曲线发现,米字型摆臂外加八质量块的隔声性能在4种新模型中最佳。该文对比不同结构的模态图进行模态分析,分析了5种结构的多态反共振模式,得到米字型摆臂外加八质量块的模态最为丰富。通过合理设计结构和材料参数,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反谐振模式,并将隔声量曲线带宽调整到所需的频率范围内。通过隔声实验验证了仿真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型声学超材料 摆臂式结构 隔声性能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质材料的视觉传达设计探索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春苗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28-I0028,共1页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迅猛发展,视觉传达设计的形式和媒介逐渐丰富,纸质材料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被边缘化。纸质材料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载体,触感、质感十分独特,且可变性较强,在品牌传播、艺术创作和环境设计等领域加以应用,能够为使用者提...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迅猛发展,视觉传达设计的形式和媒介逐渐丰富,纸质材料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被边缘化。纸质材料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载体,触感、质感十分独特,且可变性较强,在品牌传播、艺术创作和环境设计等领域加以应用,能够为使用者提供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 纸质材料 质感 品牌传播 触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配分布模数对复合胶凝材料浆体流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正武 袁乐琅 任强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52,共9页
基于紧密堆积级配模型,研究了级配分布模数对复合胶凝材料浆体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inger-Funk模型级配分布模数对不同复合胶凝材料的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具有不同的影响规律;浆体流变性能与湿堆积密实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水膜厚... 基于紧密堆积级配模型,研究了级配分布模数对复合胶凝材料浆体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inger-Funk模型级配分布模数对不同复合胶凝材料的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具有不同的影响规律;浆体流变性能与湿堆积密实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水膜厚度是级配分布模数影响浆体流变性能的关键因素;随着水膜厚度的增加,复合胶凝材料浆体的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呈幂指数型下降趋势,这一影响可通过简化YODEL模型和Ahmadah模型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胶凝材料 Dinger-Funk模型 流变性能 湿堆积密实度 水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