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lood glucose-lowering activity of protocatechuic acid is mediated by inhibiting a-glucosidase 被引量:1
1
作者 Huafang Ding Shouhe Huang +6 位作者 Chui Yiu Chook Erika Kwek Chi Yan Kaying Ma Jianhui Liu Hanyue Zhu Zhenyu Chen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CSCD 2024年第3期1212-1219,共8页
α-Glucosidase inhibitors are effective in controlling postprandial hyperglycemia,which play crucial roles in the management of type 2 diabetes.Protocatechuic acid(PCA)is one of phenolic acids existing not only in var... α-Glucosidase inhibitors are effective in controlling postprandial hyperglycemia,which play crucial roles in the management of type 2 diabetes.Protocatechuic acid(PCA)is one of phenolic acids existing not only in various plant foods but also as a major microbial metabolite of dietary anthocyanins in the large colon.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nhibitory mechanism of PCA on a-glucosidase in vitro and examined its effect on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levels in vivo.Results from in vitro experiments demonstrated that PCA was a mix-type inhibitor of a-glucosidase.Driven by hydrogen bonds and van der Waals interactions,PCA reversibly bound withα-glucosidase to form a stable a-glucosidase-PCA complex in a spontaneous manner.The computational simulation found that PCA could insert into the active cavity of a-glucosidase and establish hydrogen bonds with catalytic amino acid residues.PCA binding aroused the steric hindrance for substrates to enter active sites and caused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interacted catalytic amino acid residues.PCA also exhibited postprandial hypoglycemic capacity in diabetic mice.This study may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PCA as an active ingredient of functional foods in dietary management of diabe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ocatechuic acid α-glucosidase Postprandial hyperglycemia inhibition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难解吸煤可溶有机质对瓦斯吸附解吸特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梁运培 吕学伟 +1 位作者 罗永江 朱家锌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
新疆焦煤公司煤层瓦斯难解吸,导致抽采难度增大。而煤中可溶有机质对瓦斯的吸附解吸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其影响,使用四氢呋喃对煤中的可溶有机质进行抽提,采用低温氮吸附测试抽提前后煤的孔隙结构,利用煤岩高压瓦斯吸附装置进行抽提前... 新疆焦煤公司煤层瓦斯难解吸,导致抽采难度增大。而煤中可溶有机质对瓦斯的吸附解吸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其影响,使用四氢呋喃对煤中的可溶有机质进行抽提,采用低温氮吸附测试抽提前后煤的孔隙结构,利用煤岩高压瓦斯吸附装置进行抽提前后煤样的吸附解吸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四氢呋喃抽提后,发现所有煤样的平均孔径、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认为煤中的可溶有机质被溶解,形成了新的微孔,同时原孔隙被扩大;4^(#)煤、5^(#)煤和6^(#)煤的吸附常数a分别减小了2.73%、16.09%、14.57%,4^(#)煤和5^(#)煤吸附常数b分别增大了12.18%、2.58%,6^(#)煤的吸附常数b减小了8.59%,煤的吸附能力降低,解吸速度增大,可溶有机质促进了煤对瓦斯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有机质 孔隙结构 极限瓦斯吸附量 吸附速度 解吸速度 吸附抑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物抑制剂的合成及在超深水钻井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书杰 徐一龙 +3 位作者 张宇飞 储跃康 岳前升 赵庆美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7-563,共7页
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危及钻采作业的安全进行,研发性能优异的动力学抑制剂(KHI)与热力学抑制剂复配对抑制超深水条件水合物生成具有重要意义。选用4-丙烯酰吗啉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聚,合成不同单体配比动力学抑制剂ACN,采用单因素法优... 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危及钻采作业的安全进行,研发性能优异的动力学抑制剂(KHI)与热力学抑制剂复配对抑制超深水条件水合物生成具有重要意义。选用4-丙烯酰吗啉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聚,合成不同单体配比动力学抑制剂ACN,采用单因素法优化合成条件,采用红外、扫描电镜、凝胶渗透色谱仪等分析产品;采用甲烷水合物模拟测试法(MHS)、四氢呋喃抑制性能评价法(THF)评价抑制性能;优选最佳ACN产品及加量并与其它KHI产品对比,复配适用于超2000 m窄密度窗口钻井液抑制剂,并配制钻井液。研究发现以1%的AIBN为引发剂,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6 h为其最佳合成条件,确定2%ACN(4∶6)抑制效果最佳;确定该抑制剂复配方案为2%ACN+1%KHI-1+35%乙二醇+5%NaCl,该抑制剂密度1.078 g/cm^(3),THF法−25℃测其初始结晶时间为32 min;钻井液密度为1.150 g/cm^(3),高温高压滤失量小于17 mL,滚动回收率大于82%,满足该研究钻井液相关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超深水钻井液 抑制性能 4-丙烯酰吗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藻果冻的工艺优化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4
作者 黄晓舟 林真琪 +2 位作者 付世超 文愉熙 陈培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2期127-135,共9页
为开发一款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裸藻果冻,以质构(硬度、凝胶强度)和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获得最优工艺参数,并进行体外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测定和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裸藻果冻最佳制备工艺为复配胶魔芋... 为开发一款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裸藻果冻,以质构(硬度、凝胶强度)和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获得最优工艺参数,并进行体外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测定和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裸藻果冻最佳制备工艺为复配胶魔芋胶与卡拉胶质量比2∶4、复合胶添加量1.2%、纤细裸藻藻粉添加量2.0%、木糖醇添加量12.0%以及柠檬酸添加量0.20%;制作的裸藻果冻凝胶强度为(42.49±2.15)g,硬度为(221.43±8.60)g,感官评分为90.16;经胃肠道消化后的裸藻果冻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率为(57.36±5.63)%,显著高于不添加纤细裸藻藻粉制备的果冻(p<0.01)。裸藻果冻含有赖氨酸、组氨酸等17种氨基酸,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分别为(0.858±0.028)%和(0.609 3±0.018 0)%。因此,该裸藻果冻在具有良好风味和营养的同时可辅助降血糖,是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健康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细裸藻 果冻 工艺优化 糖尿病 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心理能力老化的中介变量 被引量:25
5
作者 申继亮 王大华 +1 位作者 彭华茂 唐丹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02-809,共8页
从整合思路 ,针对认知老化的四个中介变量建立基本心理能力老化的结构方程模型。样本来自北京三个社区的 2 1 7位 6 0~ 85岁的老人。采用计算机化的任务测查五项基本心理能力和加工资源的各项指标。结果表明 :(1 )感觉功能、加工速度... 从整合思路 ,针对认知老化的四个中介变量建立基本心理能力老化的结构方程模型。样本来自北京三个社区的 2 1 7位 6 0~ 85岁的老人。采用计算机化的任务测查五项基本心理能力和加工资源的各项指标。结果表明 :(1 )感觉功能、加工速度和加工容量是基本心理能力老化的重要中介变量 ;(2 )基本心理能力老化的中介作用表现出层次性。感觉功能是最基础的一层中介作用 ,它通过加工速度和加工容量间接调节基本心理能力的老化 ;加工速度对基本心理能力老化的作用受感觉功能的影响 ,同时也通过加工容量对基本心理能力的老化起作用 ;加工容量在基本心理能力老化的中介模型中直接与基本心理能力产生联系 ,但是其 6 1 %的变异来自感觉功能和加工速度 ;(3)负启动测验与颜色词启动测验不能共同表达加工抑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老化 感觉功能 加工速度 加工容量 加工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拉哈塘油田硬脆性泥页岩井壁失稳机理及对策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锋报 邵海波 +2 位作者 周志世 张欢庆 陈永衡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8-41,100,共4页
针对哈拉哈塘油田三叠系和志留系硬脆性泥页岩井壁失稳问题,分别从地层力学和地层物理化学2方面进行失稳机理及对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油田地层3大主应力分布规律为σZ>σH>σh,三叠系比志留系容易发生力学失稳;三叠系硬脆性泥... 针对哈拉哈塘油田三叠系和志留系硬脆性泥页岩井壁失稳问题,分别从地层力学和地层物理化学2方面进行失稳机理及对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油田地层3大主应力分布规律为σZ>σH>σh,三叠系比志留系容易发生力学失稳;三叠系硬脆性泥页岩阳离子交换容量、蒙脱石率、胶体率和膨胀率分别为25.4 mmol/100 g、36.3%、76.4%和23.2%,表面水化能力较强,易发生物理化学失稳;志留系硬脆性泥页岩阳离子交换容量、蒙脱石率、胶体率和膨胀率都较低,分别为8 mmol/100 g、11.4%、25.1%和9.7%,水化膨胀能力较弱,但由于地层裂缝发育,易发生裂缝性失稳。通过提高钻井液在三叠系的密度、抑制性和在志留系的封堵性,在现场Ⅰ井和Ⅱ井试验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壁失稳 硬脆性泥页岩 抑制性 封堵性 哈拉哈塘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水基钻井液研究进展 被引量:116
7
作者 王建华 鄢捷年 丁彤伟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75,共5页
高性能水基钻井液(HPWBM)是为了满足环保需要而研制的一类可以替代油基钻井液(OBM)的新型钻井液体系,该项技术在国外引起了高度重视。介绍了国外高性能水基钻井液的室内研究和工艺技术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包括其性能特点、井壁稳定机理... 高性能水基钻井液(HPWBM)是为了满足环保需要而研制的一类可以替代油基钻井液(OBM)的新型钻井液体系,该项技术在国外引起了高度重视。介绍了国外高性能水基钻井液的室内研究和工艺技术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包括其性能特点、井壁稳定机理、组成及处理剂作用、抑制性评价方法和现场应用效果。高性能水基钻井液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复杂井的钻井作业。现场应用效果表明,高性能水基钻井液提高了机械钻速,实现了低的稀释率和较高的固相清除效率,摩擦系数与油基钻井液基本相当,最大程度地减少了钻头泥包和聚结现象,大大节省了钻井和完井时间,提高了页岩地层的井壁稳定性,保护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钻井液 抑制性 井眼稳定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防塌钻井液技术在TK1108井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杨海 马文英 +2 位作者 王善举 孙举 李国保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2-83,86,共3页
在开发塔河油田盐下油气藏钻井中,针对石炭系和三叠系泥页岩坍塌掉块的问题,提出了以无机盐和有机聚合物相结合提高钻井液的抑制性,以封堵型防塌剂和聚合铝协同作用封堵微裂缝,阻止压力传递的技术思路,研发出了强抑制、强包被、强封堵... 在开发塔河油田盐下油气藏钻井中,针对石炭系和三叠系泥页岩坍塌掉块的问题,提出了以无机盐和有机聚合物相结合提高钻井液的抑制性,以封堵型防塌剂和聚合铝协同作用封堵微裂缝,阻止压力传递的技术思路,研发出了强抑制、强包被、强封堵的多元防塌钻井液体系。该体系能很好地抑制泥页岩造浆和硬脆性地层的剥落掉块,有效地防止在砂岩井段形成厚泥饼,减少缩径和压差卡钻的可能,能很好地减少对水敏、盐敏和碱敏性储层的伤害,油气层保护效果好,能很好地解决胶结力差地层的稳定性问题。该体系在TK1108井进行了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膏层 多元防塌 抑制性 封堵TKll08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封堵性对徐闻区块涠三段井壁失稳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许春田 马成云 +2 位作者 徐同台 汤燕丹 肖伟伟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56,62,共6页
在徐闻区块钻井过程中,钻遇涠洲组时发生了井塌等井下复杂事故,但通过对测井数据和地层3个压力剖面数据分析,发现钻井使用的钻井液密度均高于地层坍塌压力当量密度,且涠三段地层层理裂隙比较发育。利用给出的坍塌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简... 在徐闻区块钻井过程中,钻遇涠洲组时发生了井塌等井下复杂事故,但通过对测井数据和地层3个压力剖面数据分析,发现钻井使用的钻井液密度均高于地层坍塌压力当量密度,且涠三段地层层理裂隙比较发育。利用给出的坍塌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简化计算式,计算了钻井液浸泡后岩心坍塌压力的变化,其结果表明,随着钻井液浸泡时间的增加,岩石强度下降,进而造成地层坍塌压力大幅度增加,岩心浸泡5 d坍塌压力增加了12.15%。对涠三段地层井壁失稳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层位井壁失稳机理为:钻井液封堵性不足以阻止钻井液滤液侵入地层,造成地层强度下降和近井壁孔隙压力升高,进而导致地层坍塌压力升高,诱发井壁坍塌。采用有机盐、包被剂和胺基抑制剂改善了钻井液抑制性,采用ZHFD、QS-4和NFA-25作为封堵剂,形成了强封堵强抑制的有机盐胺基钻井液,延长了井壁坍塌周期,有效解决了涠三段井壁失稳的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眼稳定 坍塌压力当量密度 强封堵强抑制钻井液 抑制性 封堵 徐闻区块 涠三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G钻井液在滨26X1井的应用 被引量:23
10
作者 黄达全 宋胜利 +3 位作者 王伟忠 梁波 王鲁坤 田增艳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38,共3页
2007年大港油田在歧口凹陷中浅层部署的一批探井,要求目的层井段采用欠平衡钻井技术,而且这些井均为定向井,对钻井液润滑性、携带能力、井壁稳定和油层保护效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研究了MEG钻井液,对含BST-Ⅱ处理剂的MEG钻井液配方... 2007年大港油田在歧口凹陷中浅层部署的一批探井,要求目的层井段采用欠平衡钻井技术,而且这些井均为定向井,对钻井液润滑性、携带能力、井壁稳定和油层保护效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研究了MEG钻井液,对含BST-Ⅱ处理剂的MEG钻井液配方进行了优选,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介绍了优选配方钻井液在滨26X1井的应用情况。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MEG钻井液具有较强的悬浮携砂能力和良好的抑制防塌能力;抗温达150℃,可以抗20%岩心粉的污染;在不添加其它润滑剂的情况下,其润滑性能满足定向钻井施工的需要;具有油基的半透膜特性,油层保护效果好,渗透率恢复值大于90%;荧光级别低,不影响探井录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G钻井液 抑制性 防止地层损害 润滑性 探井 定向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堡油田馆陶组玄武岩井壁稳定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朱宽亮 吴晓红 +3 位作者 宫丽 周岩 卢淑芹 苗艳伟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0年第2期26-29,共4页
南堡油田馆陶组底部玄武岩地层易发生坍塌掉块及井漏等复杂事故,长期以来制约着南堡油田优快钻井技术的发展。在岩石矿物组分与理化性能分析、水平主应力方向及岩石坍塌压力等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优选研究出了强封堵、强抑制的KCl成膜封... 南堡油田馆陶组底部玄武岩地层易发生坍塌掉块及井漏等复杂事故,长期以来制约着南堡油田优快钻井技术的发展。在岩石矿物组分与理化性能分析、水平主应力方向及岩石坍塌压力等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优选研究出了强封堵、强抑制的KCl成膜封堵低侵入钻井液。利用玄武岩坍塌压力预测分析的成果,确定了合理的钻井液密度,通过现场应用有效解决了南堡油田馆陶玄武岩井壁失稳问题,提高了地层承压能力,改善了井眼质量,减小了复杂事故发生,使南堡油田玄武岩地层井壁稳定技术得到突破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眼稳定 水基钻井液 抑制性 理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返回抑制的容量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5
12
作者 包燕 胡克松 肖小溪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4-209,共6页
返回抑制是指当注意返回到先前注意过的位置或客体时人们的反应变慢的一种抑制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越来越多的返回抑制研究开始关注最多能在多少个线索化位置上观测到返回抑制效应,即返回抑制的容量问题。文章着重从序列线索... 返回抑制是指当注意返回到先前注意过的位置或客体时人们的反应变慢的一种抑制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越来越多的返回抑制研究开始关注最多能在多少个线索化位置上观测到返回抑制效应,即返回抑制的容量问题。文章着重从序列线索化和同时线索化两方面介绍了当前返回抑制容量研究的主要成果,总结了该领域研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 返回抑制 线索化 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油气田奥陶系破碎性地层油基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13
13
作者 吴雄军 林永学 +2 位作者 宋碧涛 金军斌 董晓强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01-708,共8页
针对顺北多口超深井采用水基钻井液钻遇奥陶系地层时井壁失稳和井漏并存的技术难题,通过井壁失稳机理分析,设计合成了具有三头双尾结构的Gemini型高温乳化稳定剂和支化型流型调节剂,采用微胶囊化处理方法研制了一种可在156℃以上的温度... 针对顺北多口超深井采用水基钻井液钻遇奥陶系地层时井壁失稳和井漏并存的技术难题,通过井壁失稳机理分析,设计合成了具有三头双尾结构的Gemini型高温乳化稳定剂和支化型流型调节剂,采用微胶囊化处理方法研制了一种可在156℃以上的温度下激发后膨胀5.37倍以上的温度敏感型膨胀性堵漏材料,开发了一种抗高温强封堵低黏高切油基钻井液体系。室内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抗温不小于180℃,所形成的油包水乳化液滴尺寸为1.2~26.9μm,具有较宽的粒径分布,高温高压滤失量为2.4 mL;塑性黏度不大于40 mPa·s,动塑比为0.31~0.40 Pa/mPa·s,与传统油基钻井液相比,塑性黏度降低10%~15%,动切力提高15%~25%,表现出优异的低黏高切特性和微裂缝的匹配性封堵能力。该体系在顺北Y井进行了现场应用,破碎性地层平均井径扩大率仅为7.77%,钻井过程中除出现一次短暂的放空性漏失外,未见其他明显漏失,避免了奥陶系破碎性地层井壁失稳,减少了裂缝性储层段油基钻井液损耗,助力了亚洲陆上最深定向井纪录的创造和顺北油气资源的提速、提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地层 油基钻井液 乳化稳定性 封堵性 抑制性 井壁稳定 防漏堵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制油合成基钻井液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9
14
作者 罗健生 莫成孝 +6 位作者 刘自明 李自立 孙强 耿铁 雷克 陈玉生 陈勇进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09年第2期7-11,共5页
新型气制油合成基钻井液是一种以水滴为分散相,气制油为连续相并添加高效乳化剂、润湿剂、亲油胶体等配制而成的乳化钻井液。该钻井液基液黏度低,无多环芳烃,生物降解能力强,能满足环境保护要求。所配成的钻井液塑性黏度小、抑制性好、... 新型气制油合成基钻井液是一种以水滴为分散相,气制油为连续相并添加高效乳化剂、润湿剂、亲油胶体等配制而成的乳化钻井液。该钻井液基液黏度低,无多环芳烃,生物降解能力强,能满足环境保护要求。所配成的钻井液塑性黏度小、抑制性好、润滑性强,高温高压滤失量低,形成的泥饼质量好且完井时易被清除,岩心的渗透率恢复值高,储层保护效果好。该钻井液在渤海及印尼油田的应用效果好,在渤海油田的平均机械钻速较常规油基钻井液提高了30%,而在印尼油田的机械钻速则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制油合成基钻井液 抑制性 润滑性 乳化剂 环境保护 滤饼清除 防止地层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氯盐环保型强抑制水基钻井液体系 被引量:11
15
作者 罗健生 蒋官澄 +3 位作者 王国帅 董腾飞 贺垠博 李斌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94-599,共6页
为减少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过程中钻井液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与生态系统的破坏,实现“绿色”钻井,并尽可能提高钻井液性能,笔者采用研制的包被剂、仿生固壁剂等与优选的处理剂进行复合,研发出了一套无氯盐环保型强抑制水基钻井液体系。室内... 为减少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过程中钻井液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与生态系统的破坏,实现“绿色”钻井,并尽可能提高钻井液性能,笔者采用研制的包被剂、仿生固壁剂等与优选的处理剂进行复合,研发出了一套无氯盐环保型强抑制水基钻井液体系。室内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在热稳定性、抗污染能力、抑制性能等方面表现优异,在120℃下连续热滚72 h后钻井液性能稳定,可抗土粉污染达10%,抗钙侵0.8%,抗盐侵30%,页岩岩屑滚动回收率高达98.5%,抑制性评价结果优于PHPA/KCl体系。该体系能够满足常规环保评价指标,同时避免了使用氯盐,减轻对土壤结构、植物生长和地下水产生的负面影响。半数有效浓度EC50小于106 mg/L,易生物降解比值BOD5/CODCr为0.633,重金属含量远低于标准值,因此,无生物毒性,可降解,可排放。实验数据和评价结果均表明,该体系是一种既能满足钻井工程需求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新型水基钻井液体系,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钻井液 无氯盐 抑制性 生物毒性 水基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钻井液在吐哈温西区块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汪军英 李益寿 +2 位作者 李云志 李浩 许尾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42,共4页
根据吐哈温西区块地层情况,在现有钻井液基础上引入阳离子处理剂,将传统聚合物钻井液、聚磺钻井液改良为新型阳离子钻井液。室内对阳离子钻井液进行了性能评价和配方优选,确定出了阳离子钻井液最佳配方。现场应用表明,阳离子钻井液性能... 根据吐哈温西区块地层情况,在现有钻井液基础上引入阳离子处理剂,将传统聚合物钻井液、聚磺钻井液改良为新型阳离子钻井液。室内对阳离子钻井液进行了性能评价和配方优选,确定出了阳离子钻井液最佳配方。现场应用表明,阳离子钻井液性能稳定,抑制能力强,具有优良的流变性,较强的携带钻屑、防泥包作用,提高了钻井速度;该配方防塌效果好,井壁稳定,井径规则,并与常规处理剂配伍性好,维护处理容易,满足了温西区块钻井施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钻井液 抑制性 井眼稳定 钻井液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SC技术评价深水钻井液气体水合物抑制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清顺 林卫红 +2 位作者 李健 徐绍诚 莫成孝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9期91-94,共4页
在海洋深水钻探过程中,低温高压条件易促成气体水合物的形成,对钻井作业带来很大的危害,必须加以预防。预防气体水合物危害的通常方法是在深水钻井液中加入水合物抑制剂增强其水合物抑制能力,这就需要对深水钻井液的抑制性有一个合理的... 在海洋深水钻探过程中,低温高压条件易促成气体水合物的形成,对钻井作业带来很大的危害,必须加以预防。预防气体水合物危害的通常方法是在深水钻井液中加入水合物抑制剂增强其水合物抑制能力,这就需要对深水钻井液的抑制性有一个合理的评价。用传统评价水合物抑制剂的PVT技术来评价钻井液存在一定的不足。介绍了一种评价深水钻井液气体水合物抑制性的新方法———DSC技术,并阐述了其技术原理,同时评价了室内开发的适合于深水钻井的水基钻井液体系的水合物抑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C 水合物 抑制性 深水 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物钻井液降滤失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7
18
作者 马喜平 侯代勇 +4 位作者 代磊阳 肖继斌 袁辉 张茗 李晶莹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42,99-100,共4页
以丙烯酰胺(AM)、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AMPS)、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原料,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一种四元共聚物水基钻井液降滤失剂。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单体配比为AM/AMPS/AA/DMC=55∶30∶10... 以丙烯酰胺(AM)、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AMPS)、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原料,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一种四元共聚物水基钻井液降滤失剂。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单体配比为AM/AMPS/AA/DMC=55∶30∶10∶5(质量比),引发剂加量各为0.3%(单体浓度为1),单体总浓度为20%(质量分数),反应温度为50℃,溶液p H值为7,反应时间为4 h。对聚合物进行了红外表征,合成产品与设计结构一致。钻井液性能评价结果显示:淡水基浆中聚合物加量为0.7%时,常温中压滤失量为6.0 m L,经过180℃老化后,API滤失量为8.2 m L,高温高压滤失量为11.6 m L;聚合物加量为1.0%时的页岩相对回收率达到99.4%。说明AM/AMPS/AA/DMC聚合物降滤失能力强,且热稳定性和抑制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滤失剂 AM/AMPS/AA/DMC共聚物 抑制性 正交试验 两性离子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友好型聚合物钻井液抑制剂的室内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覃勇 黄平 万伟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40,103,共4页
随着人们环保理念的增强和新环境保护法的颁布,研发各种新型低毒无害的环境友好型钻井液处理剂替代传统的钻井液处理剂势在必行。川渝地区目前使用较好的KCl-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其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氯离子,氯离子能够与环境中的有机物结... 随着人们环保理念的增强和新环境保护法的颁布,研发各种新型低毒无害的环境友好型钻井液处理剂替代传统的钻井液处理剂势在必行。川渝地区目前使用较好的KCl-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其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氯离子,氯离子能够与环境中的有机物结合生成具有三致效应的氯代化合物,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笔者在室内研发出一种能够取代KCl的聚胺抑制剂,该抑制剂主要是通过胺基特有的吸附而达到抑制泥页岩水化分散的作用。聚胺抑制剂本身具有很好的抑制能力,并能够较好被环境接受,在取代KCl后,还能进一步提高钻井液的抑制能力,很大程度地降低聚合物钻井液中的氯离子,不仅能够改善聚合物钻井液各项性能,还能使其具有很好的环境保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友好型钻井液 聚胺抑制剂 抑制能力 毛细管吸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低压低渗透油气藏的可循环泡沫防塌钻井液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富华 梁国昌 郭保雨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09年第1期6-8,共3页
分析了低压低渗透油气藏储层损害与保护的特殊性及泡沫钻井液的防塌机理,优选出了适用于该类油气藏的强抑制性可循环泡沫防塌钻井完井液,并对该体系进行了性能评价和现场施工工艺探索。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钻井完井液具有较低的... 分析了低压低渗透油气藏储层损害与保护的特殊性及泡沫钻井液的防塌机理,优选出了适用于该类油气藏的强抑制性可循环泡沫防塌钻井完井液,并对该体系进行了性能评价和现场施工工艺探索。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钻井完井液具有较低的密度在0.60-0.95g/cm63之间可调,能满足低压地层钻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抑制性,与油基钻井液接近,能有效地预防钻井液对低压低渗透储层的损害;流变性和滤失性好、抗原油污染和抗温稳定性强(120℃),能适应井深3000m以内的直井、斜井和水平井钻井施工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钻井液 抑制性 防止地层损害 低压低渗透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