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艺参数对TiO_2改性α-Al_2O_3微滤膜油水分离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周健儿 胡学兵 +2 位作者 汪永清 张小珍 潘锦添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2-245,共4页
以硫酸钛和尿素为原料,采用均相沉淀法对α-Al2O3微滤膜进行二氧化钛改性,并考察了反应物浓度和涂覆次数对改性微滤膜油水分离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二氧化钛改性,微滤膜的渗透通量得到了有效地提高。特别是当硫酸钛物质的... 以硫酸钛和尿素为原料,采用均相沉淀法对α-Al2O3微滤膜进行二氧化钛改性,并考察了反应物浓度和涂覆次数对改性微滤膜油水分离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二氧化钛改性,微滤膜的渗透通量得到了有效地提高。特别是当硫酸钛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1,涂覆次数一次时,TiO2改性微滤膜比未改性膜的渗透通量提高约25.23%,并且渗透液达到排放标准所需要的时间较未改性膜缩短了4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2O3 微滤膜 二氧化钛改性 油水分离 渗透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Al_2O_3微滤膜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周健儿 胡学兵 +3 位作者 汪永清 梁健 张小珍 刘阳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0-165,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对α-Al2O3微滤膜进行纳米ZnO和TiO2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微滤膜的过滤效率与未改性膜相比得到了显著地提高。在死端过滤的条件下,改性膜水通量增幅为19.4~49.6%。同时,还对纳米ZnO改性α-Al2O3微滤膜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 采用共沉淀法,对α-Al2O3微滤膜进行纳米ZnO和TiO2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微滤膜的过滤效率与未改性膜相比得到了显著地提高。在死端过滤的条件下,改性膜水通量增幅为19.4~49.6%。同时,还对纳米ZnO改性α-Al2O3微滤膜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错流过滤的条件下,改性膜稳定的过滤通量为0.708m3·m-2·h-1·bar-1,与未改性膜稳定的过滤通量相比,膜过滤通量提高180.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2O3微滤膜 改性 过滤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ZnO改性在ZrO_2微滤膜油水分离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健儿 胡学兵 +2 位作者 包启富 汪永清 张小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7-120,共4页
采用均相沉淀法,对ZrO2微滤膜进行纳米ZnO改性,考察了未改性和ZnO改性微滤膜在油水分离过程中的渗透通量和油截留率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微滤膜具有良好的显微结构,同时在油水分离过程中,改性膜的渗透通量明显高于未改性膜,其中... 采用均相沉淀法,对ZrO2微滤膜进行纳米ZnO改性,考察了未改性和ZnO改性微滤膜在油水分离过程中的渗透通量和油截留率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微滤膜具有良好的显微结构,同时在油水分离过程中,改性膜的渗透通量明显高于未改性膜,其中ZnO一次改性微滤膜的渗透通量比未改性膜提高了26.2%.在进行了120 min的油水分离后,未改性膜渗透液中的油浓度仍未达标,而改性膜的渗透液已经达标,且其油截留率均高于未改性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nO改性 ZRO2 微滤膜 油水分离 渗透通量 油截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ZnO改性对Al_2O_3微滤膜孔径分布及渗透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汪永清 刘兵 +2 位作者 周健儿 张小珍 常启兵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84-788,共5页
以Zn(NO3)2和尿素为主要原料,采用均相沉淀法对A l2O3微滤膜进行了纳米ZnO修饰改性,研究了改性溶液中Zn(NO3)2浓度和改性次数对A l2O3微滤膜孔径分布、孔隙率和纯水渗透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Zn(NO3)2浓度增大和改性次数增加时,膜孔径... 以Zn(NO3)2和尿素为主要原料,采用均相沉淀法对A l2O3微滤膜进行了纳米ZnO修饰改性,研究了改性溶液中Zn(NO3)2浓度和改性次数对A l2O3微滤膜孔径分布、孔隙率和纯水渗透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Zn(NO3)2浓度增大和改性次数增加时,膜孔径和孔隙率明显减小,孔径分布变窄。当Zn(NO3)2浓度为0.3 mol/L并经2次改性后,可在A l2O3微滤膜孔表面形成致密的纳米ZnO改性涂层,改性膜平均孔径约为0.80μm且孔径分布最窄,在膜平均孔径减小25.2%的情况下,水通量可提高4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微滤膜 改性 均相沉淀法 孔径分布 渗透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相沉淀法涂覆ZnO工艺对微孔Al_2O_3分离膜改性作用的研究〔I〕──反应温度与涂覆次数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健儿 汪永清 +1 位作者 马光华 顾幸勇 《陶瓷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208-214,共6页
以硝酸锌、尿素为主要原料,采用均相沉淀法对微孔Al2 O3分离膜进行了ZnO的涂覆改性研究,着重考察了反应温度与涂覆次数对改性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ZnO改性膜光滑致密,晶粒为5~10mm,使改性后的微孔A... 以硝酸锌、尿素为主要原料,采用均相沉淀法对微孔Al2 O3分离膜进行了ZnO的涂覆改性研究,着重考察了反应温度与涂覆次数对改性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ZnO改性膜光滑致密,晶粒为5~10mm,使改性后的微孔Al2O3分离膜水通量提高了35%。文中还对改性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相沉淀法 改性 纳米 水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改性对不同孔径Al_2O_3微滤膜纯水渗透通量的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胡学兵 于云 +1 位作者 汪永清 周健儿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2-35,41,共5页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并将该氧化石墨烯用于不同孔径的Al_2O_3微滤膜改性,探讨了改性工艺对氧化石墨烯涂层显微结构以及对Al_2O_3微滤膜纯水渗透通量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在二次改性的条件下,氧化石墨烯涂层平整均一,且...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并将该氧化石墨烯用于不同孔径的Al_2O_3微滤膜改性,探讨了改性工艺对氧化石墨烯涂层显微结构以及对Al_2O_3微滤膜纯水渗透通量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在二次改性的条件下,氧化石墨烯涂层平整均一,且厚度约为5nm.氧化石墨烯二次改性的较小孔径(约175nm)的Al_2O_3微滤膜纯水渗透通量,相对于原膜.可提高35.7%;而改性的较大孔径(约370nm)的Al_2O_3微滤膜纯水渗透通量,其增幅没有较小孔径膜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Al2O3微滤膜 改性 纯水渗透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