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刚石纳米柱增强色心荧光收集效率研究
1
作者 谭心 贺占清 +4 位作者 杨桥 王健 苍磊 杜岩龙 祁晖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5-264,共10页
金刚石纳米柱可以提高色心的光子发射效率,并对发射的光子有聚集作用。本文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分析了金刚石纳米柱直径、高度及色心位置等结构变化对纳米柱中色心Purcell因子、光子透射率和光子提取效率等参数的影响,探究了纳米柱结... 金刚石纳米柱可以提高色心的光子发射效率,并对发射的光子有聚集作用。本文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分析了金刚石纳米柱直径、高度及色心位置等结构变化对纳米柱中色心Purcell因子、光子透射率和光子提取效率等参数的影响,探究了纳米柱结构增强色心发光的机理,并以色心总荧光收集量为目标,寻找最优纳米柱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最优结构下色心总荧光收集量是块体金刚石的17倍,并可以用数值孔径NA=0.95的显微镜有效收集,其中纳米柱直径的尺寸误差对总荧光收集量的影响最大,但在±20 nm范围内也可达到13倍以上。本研究为金刚石色心发光增强结构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荧光增强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纳米 金刚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iO/GaN核壳纳米柱阵列异质结的高性能自供电紫外光电探测器
2
作者 唐鑫 柳志成 +1 位作者 江弘胜 李国强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3-448,共6页
针对紫外光电探测器在自供电模式下光探测性能差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iO/GaN核壳结构的纳米柱阵列异质结的自供电紫外光电探测器。采用分子束外延(MBE)法制备了分立、均匀的GaN纳米柱阵列,在此基础上通过简单的高温热氧化法合成了均匀... 针对紫外光电探测器在自供电模式下光探测性能差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iO/GaN核壳结构的纳米柱阵列异质结的自供电紫外光电探测器。采用分子束外延(MBE)法制备了分立、均匀的GaN纳米柱阵列,在此基础上通过简单的高温热氧化法合成了均匀的NiO薄层,形成了异质结核壳结构。得益于GaN纳米柱阵列异质结的结构优势,如高吸光特性和高载流子迁移率,制备的紫外光电探测器在没有任何电源的情况下,在365 nm波长紫外光照射下展现出高响应度(350 mA/W)、短响应(上升/下降)时间(36 ms/42 ms)、高电流开关比(2.1×10^(5))和高紫外-可见光抑制比(2.9×10^(4)),性能优于目前报道的薄膜型异质结紫外光电探测器,在下一代紫外光探测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GaN 紫外光电探测器 纳米阵列异质结 分子束外延(MBE) 高温热氧化法 自供电光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旋转功能梯度锥-柱连接壳行波模态频率分析
3
作者 庞磊 成龙 +2 位作者 刘文光 张宇航 吕志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6-174,共9页
为了深化增强型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工程领域的应用,该文旨在研究碳纳米管对旋转功能梯度锥-柱连接壳行波模态频率的影响。采用人工弹簧模拟边界和壳体间的连接条件,并考虑碳纳米管分布形式的变化,基于细观力学模型推导了系统的能量方程... 为了深化增强型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工程领域的应用,该文旨在研究碳纳米管对旋转功能梯度锥-柱连接壳行波模态频率的影响。采用人工弹簧模拟边界和壳体间的连接条件,并考虑碳纳米管分布形式的变化,基于细观力学模型推导了系统的能量方程。引入切比雪夫多项式构造位移函数,利用Rayleigh-Ritz法求解了锥-柱连接壳的模态频率方程。通过算例分析了陶瓷体积分数指数、边界条件和碳纳米管体积分数对旋转功能梯度锥-柱连接壳行波模态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陶瓷体积分数指数在0~5内,V型分布对结构行波模态频率的影响最为显著;随着旋转速度的增加,边界约束效果越强,壳结构越稳定;基体中碳纳米管体积分数越大,结构行波模态频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功能梯度锥-连接壳 纳米 行波模态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肋柱微通道换热器内纳米氧化铝流体流动传热特性研究
4
作者 吴旭辉 张平 黄逸宸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0-400,共11页
陶瓷工业的节能降碳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余热回收是实现节能降碳的有效途径,为了提升陶瓷窑炉中烟气余热的回收效率,研究将纳米陶瓷氧化铝粉和水组成的Al_(2)O_(3)-水纳米陶瓷流体与肋柱结合来协同强化微通道换热... 陶瓷工业的节能降碳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余热回收是实现节能降碳的有效途径,为了提升陶瓷窑炉中烟气余热的回收效率,研究将纳米陶瓷氧化铝粉和水组成的Al_(2)O_(3)-水纳米陶瓷流体与肋柱结合来协同强化微通道换热器换热性能。采用了非正交多松弛(MRT)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研究了含肋柱的微通道内Al_(2)O_(3)-水纳米陶瓷流体的流动传热特性,并通过与前人相关工作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具体研究了在肋柱换热总面积不变的情况下,不同肋柱高度hi以及纳米颗粒体积分数φ对微通道流动传热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平直流道相比,肋柱的加入显著增强了微通道的换热性能。此外,随着φ增大,微通道换热性能增强。在肋柱换热总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随着hi的增大,微通道换热性能逐渐减弱,当hi为0.3125时热性能因数TPF最大,综合传热性能与压力损失的表现最好。虽然添加肋柱使得微通道传热性能得到提升,但综合压力损失与传热性能却小于平直表面。研究结果能对微通道换热器内的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换热器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纳米流体 流动传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C膜对金刚石纳米柱NV色心发光收集强度的影响
5
作者 李文斌 谭心 +2 位作者 潘超 贺占清 杨桥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3-801,共9页
金刚石氮空位(NV)色心发光收集强度的提高是实现单光子源技术的关键。本工作将锥状的类金刚石(DLC)梯度减反膜引入纳米柱色心单光子源中,旨在从色心的自发辐射速率与光子收集效率两方面提高NV色心的发光收集强度。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 金刚石氮空位(NV)色心发光收集强度的提高是实现单光子源技术的关键。本工作将锥状的类金刚石(DLC)梯度减反膜引入纳米柱色心单光子源中,旨在从色心的自发辐射速率与光子收集效率两方面提高NV色心的发光收集强度。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对带有DLC膜的金刚石纳米柱复合结构进行了光学仿真,探究了不同结构参数的DLC薄膜对金刚石纳米柱NV色心光子收集强度、出射效率及自发辐射速率的影响,并且通过优化得到了最大收集强度下的结构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引入DLC膜能够使金刚石纳米柱中NV色心获得更高的光子出射效率(≥1%),并且能够改变纳米柱内部电场分布,使色心自发辐射速率增加16.8%,最终使光子的总收集强度增加1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收集强度 时域有限差分 金刚石纳米NV色心 类金刚石梯度减反膜 自发辐射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嵌段共聚物在纳米柱壳内自组装行为的模拟
6
作者 高天 于彬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为探究AB双嵌段共聚物受限在柱状壳纳米孔中的自组装行为,基于Monte Carlo方法,采用模拟退火技术,分析了共聚物的体积分数、柱壳厚度以及共聚物与柱壳表面相互作用等因素对共聚物自组装形成纳米结构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对于体相为柱状... 为探究AB双嵌段共聚物受限在柱状壳纳米孔中的自组装行为,基于Monte Carlo方法,采用模拟退火技术,分析了共聚物的体积分数、柱壳厚度以及共聚物与柱壳表面相互作用等因素对共聚物自组装形成纳米结构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对于体相为柱状相的双嵌段共聚物,当柱壳表面吸引长嵌段时,短嵌段形成小球、柱状结构以及具有周期规律性的垂直层和螺旋结构,在一定范围的体积分数下还会形成孔层结构;表面吸引短嵌段时,短嵌段首先聚集在柱壳表面直至铺满,在柱壳内部形成球状相以及扭曲柱状、层叠圆环和螺旋结构的简并结构;中性表面下,短嵌段贯穿柱壳表面,形成一系列小球和短柱结构.对于体相为Gyroid相的双嵌段共聚物,在厚度和表面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垂直层、平行层、孔层、同心层、螺旋和连通网络结构等多种结构.对于体相为层状相的双嵌段共聚物,强选择性表面下形成一系列同心层结构.通过统计A嵌段沿柱壳径向方向平均密度的分布情况,分析同心层的厚度变化可知,随着柱壳厚度的增加,同心层的层数逐渐增加且中间层厚度大于两侧层厚度;中性表面下通常存在层叠圆环和螺旋简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嵌段共聚物 状壳 纳米 自组装 模拟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速和水流中断对纳米塑料与三氯生共迁移的影响
7
作者 马林婷 魏建兵 +2 位作者 张巍巍 孙子程 许佳瑶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42-1052,共11页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SNP)和三氯生(TCS)作为新兴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广泛存在,并可能通过相互作用影响彼此的迁移行为和环境归趋。然而,目前对于流体动力条件,特别是流速变化和水流中断对PSNP和TCS共迁移行为的影响机理尚不清晰。该研究...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SNP)和三氯生(TCS)作为新兴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广泛存在,并可能通过相互作用影响彼此的迁移行为和环境归趋。然而,目前对于流体动力条件,特别是流速变化和水流中断对PSNP和TCS共迁移行为的影响机理尚不清晰。该研究系统分析了流速和水流中断对PSNP与TCS在饱和多孔介质(石英砂)中共迁移行为的影响特征,并基于数学模型揭示其动力学机制。研究发现,PSNP与TCS之间存在相互促进作用。TCS的加入降低了PSNP在可逆点位和不可逆点位上的附着系数,同时提高了可逆点位的分离系数。同时,PSNP的存在使TCS穿透曲线的回收率提升2.6倍,并显著降低其在石英砂表面的线性吸附分配系数(减少76.2%)。流速提升显著促进了两者的迁移,PSNP的可逆分离系数提高,而TCS的线性吸附分配系数下降至原来的13.0%-18.0%。PSNP和TCS在石英砂表面的沉积量,随水流中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水流恢复后,流体动力和剪切力促使PSNP和TCS发生再悬浮,浓度逐渐恢复并趋于稳定。研究结果深化了对纳米塑料-污染物共迁移动力学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塑料 三氯生 实验 迁移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状结构阵列碳纳米管膜的超疏水性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李书宏 冯琳 +4 位作者 李欢军 翟锦 宋延林 江雷 朱道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40-342,共3页
The post structure aligned carbon nanotube(ACNT) film was prepared by CVD. it was a ultra-hydrophobic film with a higher contact angle(166°) and lower sliding angle(less than 3°). The post structure ACNT fil... The post structure aligned carbon nanotube(ACNT) film was prepared by CVD. it was a ultra-hydrophobic film with a higher contact angle(166°) and lower sliding angle(less than 3°). The post structure ACNT film showed discrete pillar composed of carbon nanotubes, these pillar formed microstructure in the film, which affected both the contact angle and the sliding ang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结构 超疏水性 阵列碳纳米管膜 浸润性 接触角 滚动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SnO_2金红相纳米柱晶体 被引量:10
9
作者 韦志仁 李军 +5 位作者 刘超 林琳 郑一博 葛世艳 张华伟 窦军红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7-109,共3页
本文采用水热法,以SnC l4.5H2O为前驱物,NaOH为矿化剂,在180℃,填充度为68%,通过加入不同量的NaOH,调节溶液pH值分别为2、4、11,合成了三种具有不同形态的金红相SnO2纳米晶体。其中在较高浓度的酸或强碱环境下合成了具有清晰结构,长100n... 本文采用水热法,以SnC l4.5H2O为前驱物,NaOH为矿化剂,在180℃,填充度为68%,通过加入不同量的NaOH,调节溶液pH值分别为2、4、11,合成了三种具有不同形态的金红相SnO2纳米晶体。其中在较高浓度的酸或强碱环境下合成了具有清晰结构,长100nm、直径10nm的SnO2纳米柱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锡 水热合成 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SnO_2金红相纳米柱和亚微米晶体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子生 张晓军 +3 位作者 王伟伟 李军 刘超 韦志仁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36-738,共3页
本文采用水热法,以SnCl4·5H2O为前驱物,在180℃,填充度为68%,反应时间8h,强酸环境条件下合成了SnO2纳米金红相晶体,直径约为5~10nm,长30~100nm。加入一定量的NaOH,调节溶液pH值为强碱性(pH=11),同样条件下也合成了S... 本文采用水热法,以SnCl4·5H2O为前驱物,在180℃,填充度为68%,反应时间8h,强酸环境条件下合成了SnO2纳米金红相晶体,直径约为5~10nm,长30~100nm。加入一定量的NaOH,调节溶液pH值为强碱性(pH=11),同样条件下也合成了SnO2金红相纳米柱晶体,长200nm、直径10~20nm.提高水热反应的温度为430℃,矿化剂为3mol/L NaOH,反应时间24h,合成了亚微米金红相SnO2晶体,最大线度为30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锡 水热合成 纳米 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滤过型净化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生姜中的涕灭威及其代谢物 被引量:20
11
作者 马立利 贾丽 +3 位作者 周欣燃 刘艳 范筱京 潘灿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5-639,共5页
建立了多壁碳纳米管滤过型净化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同时测定生姜中涕灭威及其代谢物的分析方法。生姜样品经乙腈提取后,用多壁碳纳米管滤过型净化柱进行2次反复抽提净化,净化液用氮气吹干,用乙腈-水(5∶95,v / ... 建立了多壁碳纳米管滤过型净化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同时测定生姜中涕灭威及其代谢物的分析方法。生姜样品经乙腈提取后,用多壁碳纳米管滤过型净化柱进行2次反复抽提净化,净化液用氮气吹干,用乙腈-水(5∶95,v / v)溶解,采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涕灭威、涕灭威砜及涕灭威亚砜在0.5~200μg / L 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其相关系数( r2)均大于0.99;在2、20、200μg / kg 添加水平下,回收率为71.4%~89.8%,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0.7%~13.2%;3种目标物的定量限为1.0~2.0μg / kg。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满足农药多残留检测技术的要求,适用于生姜中涕灭威及其代谢物残留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 滤过型净化 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 涕灭威 代谢物 生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列聚合物纳米柱膜的超疏水性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金美花 冯琳 +4 位作者 封心建 翟锦 江雷 白玉白 李铁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375-1377,MJ07,共4页
Wettability is a very important property governed by both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the geometrical structure of solid surfaces.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with water contact angle(CA) larger than 150°] have be... Wettability is a very important property governed by both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the geometrical structure of solid surfaces.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with water contact angle(CA) larger than 150°] have been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 due to their importance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describe a rather simple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separated alignments of polymer nanopole films, which has super-hydrophobic property with water a contact angle as high as 152.0°. Nanostructures that induce the large fraction of air on the surface cause this unique proper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聚合物 纳米 超疏水性表面 浸润性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模板覆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孔阳极氧化铝的单层纳米柱阵列PMMA膜的制备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皓 赵婷婷 +7 位作者 李津 邓嘉莹 康卫民 程博闻 景静 许艳 韦尚志 吴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115-11117,11122,共4页
以阳极氧化法制作的多孔阳极氧化铝(PAA)膜为模板,采用旋涂法在PAA膜上浇注不同浓度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制作出了表面具有纳米柱结构的PMMA膜。实验结果显示采用磷酸溶液制备的PAA膜的孔径在300 nm左右且排... 以阳极氧化法制作的多孔阳极氧化铝(PAA)膜为模板,采用旋涂法在PAA膜上浇注不同浓度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制作出了表面具有纳米柱结构的PMMA膜。实验结果显示采用磷酸溶液制备的PAA膜的孔径在300 nm左右且排列规整,采用质量分数为10%和20%的PMMA/DMF溶液制作的PMMA膜表面的纳米柱的粘连现象较严重,而采用质量分数为15%的PMMA/DMF溶液能够得到表面纳米柱间隔均匀的膜。具有表面纳米柱矩阵结构的高聚物的制作方法能够为仿壁虎脚材料和大比表面积材料的制作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阳极氧化铝 单层纳米矩阵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规整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堵剂在河南油田高压注水井简化管柱上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渊 陈旭 刘卫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1期92-94,98,共4页
河南油田江河区经多年注水开采,注水井分注朝着多级方向发展。多级分注合格率低,管理难度大,无效注水量难以有效控制。为此,利用无机纳米活性功能材料的特点,运用室内实验方法进行优选评价,研制开发了适用于高压注水井简化管柱的纳米堵... 河南油田江河区经多年注水开采,注水井分注朝着多级方向发展。多级分注合格率低,管理难度大,无效注水量难以有效控制。为此,利用无机纳米活性功能材料的特点,运用室内实验方法进行优选评价,研制开发了适用于高压注水井简化管柱的纳米堵剂。现场应用表明,纳米堵剂是解决高温高压低渗透油藏疑难注水井简化管柱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堵水剂 配方优选 简化管 低渗透油藏 河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柱状双羟基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对聚氯乙烯的阻燃抑烟作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郑秀婷 刘颖 +3 位作者 吴大鸣 孟庆云 段雪 王红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41,共2页
用NBS烟箱初步研究了LDHs对PVC的阻燃抑烟作用 ,分析了阻燃抑烟机理 ;同时还验证了LDHs对PVC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10 0份PVC只需填加 3~ 5份LDHs就可以使PVC/LDHs体系的抑烟效率达 5 0 %左右 ,且LDHs本身对PVC的力学性能有增强... 用NBS烟箱初步研究了LDHs对PVC的阻燃抑烟作用 ,分析了阻燃抑烟机理 ;同时还验证了LDHs对PVC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10 0份PVC只需填加 3~ 5份LDHs就可以使PVC/LDHs体系的抑烟效率达 5 0 %左右 ,且LDHs本身对PVC的力学性能有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双羟基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 聚氯乙烯 阻燃抑烟作用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柱高度对GaN基绿光LED光致发光谱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华茂 黄江柱 +1 位作者 胡晓龙 王洪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67-972,共6页
纳米柱结构是释放高In组分InGaN/GaN绿光LED量子阱层应变的有效方法。本文采用自组装的聚苯乙烯微球掩模、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干法刻蚀和KOH溶液的湿法腐蚀,在GaN基绿光LED外延片上制备了3种高度的纳米柱结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 纳米柱结构是释放高In组分InGaN/GaN绿光LED量子阱层应变的有效方法。本文采用自组装的聚苯乙烯微球掩模、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干法刻蚀和KOH溶液的湿法腐蚀,在GaN基绿光LED外延片上制备了3种高度的纳米柱结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柱结构的形貌,并测试了常温和10 K低温时的光致发光谱(PL)。结果表明:应变释放对压电场的影响显著,使得纳米柱结构样品的内量子效率(IQE)提高,PL谱峰值波长蓝移;应变在量子阱中的不均匀分布还使得PL谱半高全宽(FWHM)展宽。与普通平面结构相比,高度为747 nm的纳米柱结构可使得IQE提升917%,PL谱峰值波长蓝移18 nm、FWHM展宽7 nm。另外,纳米柱结构样品的有源区有效面积减小可使得PL谱FWHM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基LED 绿光LED 纳米结构 光致发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增强型毛细管酶柱用于葡萄糖液滴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冯锋 王柯敏 +5 位作者 谌其亭 向秋芬 陈泽忠 黄红梅 黄杉生 霍希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257-1259,共3页
An effective and fast method for assay of micro-amounts of glucose was set up. A new technique for preparation of enzyme columns based on enzyme immobilization by sol-gel was investigated. Glucose oxidase(GOD) and hor... An effective and fast method for assay of micro-amounts of glucose was set up. A new technique for preparation of enzyme columns based on enzyme immobilization by sol-gel was investigated. Glucose oxidase(GOD) and 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 mixed with SiO 2 nanoparticles and polyvinyl butyral(PVB) medium were immobilized on the surface of capillary tube, 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nanoparticles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immobilized enzyme. Based on GOD column and HRP column, a liquid droplet sensor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glucose solution. The effect of separated columns and mixed columns on the response of glucose sensor was investigated. The sensor showed a linear response in a range of 2-400 ng/mL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0.3 ng/mL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nsor including effect of flow-rate, pH and temperature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增强型毛细管酶 葡萄糖 液滴生物传感器 聚乙烯醇缩丁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式生长ZnS纳米柱状薄膜及其透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卢丽芳 徐征 +5 位作者 张福俊 赵谡玲 宋丹丹 厉军明 王永生 徐叙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04-507,共4页
采用倾斜式生长的方法,在本底真空为3×10-4Pa,生长率为0.2 nm.s-1的条件下,通过改变衬底的法线方向与入射粒子流的夹角α,在ITO导电玻璃衬底上制备了ZnS纳米薄膜。在α=80°和85°时,样品的X射线衍射谱证实了不同倾斜角时... 采用倾斜式生长的方法,在本底真空为3×10-4Pa,生长率为0.2 nm.s-1的条件下,通过改变衬底的法线方向与入射粒子流的夹角α,在ITO导电玻璃衬底上制备了ZnS纳米薄膜。在α=80°和85°时,样品的X射线衍射谱证实了不同倾斜角时所制备薄膜中均有纳米ZnS晶体形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显示,所形成的薄膜均呈现出了柱状结构,并且倾斜角为85°时所得到的纳米柱直径大于80°时所得结果;在α=0°时,相应测量结果表明,虽然在不同衬底上也形成了纳米ZnS晶体薄膜,但并未见柱状结构,而是形成了一层均匀且致密的薄膜。对两种薄膜结构的生长动力学过程作了分析。ITO衬底上薄膜的透射光谱表明ZnS柱状薄膜能够提高可见光的透过率,因此对柱状ZnS纳米薄膜的研究将有利于提高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式生长 状ZnS纳米薄膜 透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细菌纤维素柱层析分离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周新 牛成 +3 位作者 王桂振 张军峰 冯玉红 李开绵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11期920-921,926,共3页
以海南特有的椰子水为原料,通过木醋杆菌合成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简称BC)。通过膜分离将大分子凝胶和菌种以及破碎细胞除去,采用等电点法和Sevage法除蛋白、乙醚除脂肪、离子交换树脂除盐、DEAE-32柱进行柱层析得到中性纳... 以海南特有的椰子水为原料,通过木醋杆菌合成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简称BC)。通过膜分离将大分子凝胶和菌种以及破碎细胞除去,采用等电点法和Sevage法除蛋白、乙醚除脂肪、离子交换树脂除盐、DEAE-32柱进行柱层析得到中性纳米细菌纤维素,经过Sephadex-G100柱层析精制得到重均分子量(Mw)为9598,分子量分布指数约为1.1的纳米细菌纤维素。用透射电镜测试了其形貌,证明其颗粒近似球形,直径约2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细菌纤维素 层析 DEAE-32 Sephadex-G1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铝柱撑锂皂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英光 皮丕辉 +2 位作者 郑大峰 杨卓如 王炼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0-42,59,共4页
以合成锂皂石(Laponite)为原料,采用微波插层反应制备了铈铝柱撑锂皂石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测定比表面积、FTIR、XRD、TEM、SEM等分析手段,对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铈铝能以氧化物的形式柱入锂皂石的结构中,使复合材料... 以合成锂皂石(Laponite)为原料,采用微波插层反应制备了铈铝柱撑锂皂石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测定比表面积、FTIR、XRD、TEM、SEM等分析手段,对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铈铝能以氧化物的形式柱入锂皂石的结构中,使复合材料形成结晶度更强的层状微晶结构;随着铈铝柱化剂/锂皂石的质量比(Xm)从0.00增加至0.10,锂皂石(Xm=0.00)的比表面积从189.3m2.g-1增大至298.1 m2.g-1,片层结构的层间距d001值由1.3771nm扩大至1.3923nm;随着质量比Xm的增加,片层结构的层面更丰富、片层结晶度也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铝 合成锂皂石 化剂 纳米复合材料 微波插层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