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4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u@α-Fe_(2)O_(3)纳米棒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林青 黎水平 +4 位作者 缪志鹏 丁忆 梁栋 王昭 张小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1,共6页
本工作通过水热法与磁控溅射法结合成功构建了表面均匀沉积纳米Au粒子的α-Fe_(2)O_(3)(Au@α-Fe_(2)O_(3))纳米棒,纳米Au粒子的负载量和形态分别由磁控溅射时间和热处理温度调控。在沉积5.1%的纳米Au粒子后,因纳米Au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本工作通过水热法与磁控溅射法结合成功构建了表面均匀沉积纳米Au粒子的α-Fe_(2)O_(3)(Au@α-Fe_(2)O_(3))纳米棒,纳米Au粒子的负载量和形态分别由磁控溅射时间和热处理温度调控。在沉积5.1%的纳米Au粒子后,因纳米Au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效应,Au@α-Fe_(2)O_(3)纳米棒在550 nm处出现了一个新的吸收峰,其带隙由2.20 eV变窄至1.95 eV。Au@α-Fe_(2)O_(3)纳米棒的荧光强度和电化学阻抗显著降低,光电流从0.27μA·cm^(-2)增大至0.45μA·cm^(-2)。纳米Au粒子既拓宽了Au@α-Fe_(2)O_(3)纳米棒的可见光吸收性能,又抑制了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与α-Fe_(2)O_(3)纳米棒相比,Au@α-Fe_(2)O_(3)纳米棒的光催化性能变得更加稳定,Au@α-Fe_(2)O_(3)纳米棒的光催化效率提高约一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α-fe_(2)o_(3) 纳米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_(2)O_(3)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及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荣智峥 魏午 +4 位作者 赵宇 毕舰镭 高阳 黄晖 聂祚仁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0-144,共15页
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作为轻质高性能结构材料,可实现轻量化节能减排,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船舶制造、国防及5G电子通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高能球磨粉末冶金法、超声辅助铸造法、搅拌摩擦法、增材制造法、... 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作为轻质高性能结构材料,可实现轻量化节能减排,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船舶制造、国防及5G电子通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高能球磨粉末冶金法、超声辅助铸造法、搅拌摩擦法、增材制造法、原位反应法等国内外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总结分析纳米Al_(2)O_(3)增强体、增强体与铝基体的界面微结构、增强体的尺寸和含量、铝基体的晶粒尺寸、增强体的分散性和微观构型设计对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概述了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中主要的强化机制。最后,展望了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未来在高增强体体积分数的大尺寸制备技术、非均质构型优化以及高强耐热结构功能一体化等方面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2o3 铝基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力学性能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3)C_(2)MXene纳米片上原位生长的Cd_(0.5)Zn_(0.5)S纳米棒实现高效可见光催化析氢
3
作者 李钦 张慧慧 +3 位作者 顾华军 崔园园 高瑞华 戴维林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80,共11页
在能源短缺和环保优先的背景下,光催化制氢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有效提高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对于设计具有优异析氢活性的光催化剂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一步原位水热法构建了由Cd_(0.5)Zn_(0.5)S纳米棒和Ti_(3)C_(2)... 在能源短缺和环保优先的背景下,光催化制氢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有效提高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对于设计具有优异析氢活性的光催化剂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一步原位水热法构建了由Cd_(0.5)Zn_(0.5)S纳米棒和Ti_(3)C_(2)MXene纳米片组成的二元异质结光催化剂。当Ti_(3)C_(2)MXene的含量为0.5 wt%(质量分数)时,光催化产氢的最大速率为15.56 mmol·g^(-1)·h^(-1),是纯Cd_(0.5)Zn_(0.5)S的2.56倍。经过5次催化循环后,光催化活性没有显著下降。该材料在350 nm紫外光下展现出最高的AQE为18.4%。此外,基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位光照XPS、飞秒瞬态吸收光谱、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和光催化活性实验,我们提出了MXene/Cd_(0.5)Zn_(0.5)S复合材料的电荷转移和光催化制氢机理。我们的研究表明,引入不含贵金属的MXene材料可以有效地帮助光生电子的转移。这项工作展示了MXene材料在构建高效低成本的制氢光催化剂方面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_(1-x)ZnxS纳米 光催化 析氢 Ti_(3)C_(2)-MXene纳米 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Fe_2O_3纳米棒的制备及其丙酮气敏性能 被引量:7
4
作者 顾怡红 张元祥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7-182,共6页
在合成原料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利用水热合成的方式制备得到了α-Fe_2O_3纳米棒,有效提高了水热合成纳米粉末的产量,利用超声处理的方式将团聚的α-Fe_2O_3纳米棒进行了有效分离。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场发射扫描电... 在合成原料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利用水热合成的方式制备得到了α-Fe_2O_3纳米棒,有效提高了水热合成纳米粉末的产量,利用超声处理的方式将团聚的α-Fe_2O_3纳米棒进行了有效分离。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对样品进行了物相分析和形貌观察。测试这种纳米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对丙酮的气敏性能,通过这种方法制备得到的气敏材料对丙酮具有良好的响应特性,具有工作温度低、检测极限低、选择性和稳定性良好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传感器 α-fe2o3纳米棒 水热合成 丙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用α-Fe2O3-Ag复合纳米棒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储锂性能 被引量:4
5
作者 吴平 杜宁 +2 位作者 张辉 杨德仁 陆天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68-673,共6页
采用FeOOH纳米棒为前驱体,通过层层自组装法及随后的热处理过程制备出α-Fe2O3-Ag复合纳米棒.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样品的形貌、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g纳米颗粒均... 采用FeOOH纳米棒为前驱体,通过层层自组装法及随后的热处理过程制备出α-Fe2O3-Ag复合纳米棒.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样品的形貌、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g纳米颗粒均匀地分布在α-Fe2O3纳米棒的表面.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α-Fe2O3-Ag复合纳米棒表现出了较好的循环性能和较高的比容量.180个循环后,其比容量高达549.8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α-fe2o3-Ag复合纳米 层层自组装法 储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棒状γ-Fe_2O_3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8
6
作者 姜国华 姜继森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66-1070,共5页
在聚乙二醇(PEG-400)存在的条件下,在溶液中FeCl3与NaOH反应所得的沉淀物经抽滤后,在空气中60℃干燥6h后再在不同温度下热处理.所得的各样品用XRD、Mossbauer谱、TEM及FTIR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沉淀经60℃干燥6h后得到结晶较差的... 在聚乙二醇(PEG-400)存在的条件下,在溶液中FeCl3与NaOH反应所得的沉淀物经抽滤后,在空气中60℃干燥6h后再在不同温度下热处理.所得的各样品用XRD、Mossbauer谱、TEM及FTIR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沉淀经60℃干燥6h后得到结晶较差的γ-Fe2O3粉体(含少量结晶较好的α-FeOOH).经300℃热处理1h后得长径比约为5的棒形γ-Fe2O3纳米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fe2o3 PEG-400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长的α-Fe_(2)O_(3)/ZnO异质纳米棒阵列对乙醇气体的高选择性检测 被引量:2
7
作者 隋丽丽 黄微微 +8 位作者 王平 徐英明 程晓丽 霍丽华 姜惠烨 赵冰 张文治 王政军 刘亚红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57-865,共9页
采用两步溶液法在陶瓷管上原位生长了ZnO纳米棒阵列,然后以ZnO纳米棒为载体,通过水热法在其表面负载α-Fe_(2)O_(3)纳米粒子,生成异质α-Fe_(2)O_(3)/ZnO复合纳米材料。α-Fe_(2)O_(3)/ZnO纳米棒直径30~80 nm,长1μm左右,交叉排列形成... 采用两步溶液法在陶瓷管上原位生长了ZnO纳米棒阵列,然后以ZnO纳米棒为载体,通过水热法在其表面负载α-Fe_(2)O_(3)纳米粒子,生成异质α-Fe_(2)O_(3)/ZnO复合纳米材料。α-Fe_(2)O_(3)/ZnO纳米棒直径30~80 nm,长1μm左右,交叉排列形成纳米棒阵列,α-Fe_(2)O_(3)纳米粒子粒径约10 nm,均匀分布在ZnO纳米棒表面。将纯ZnO和α-Fe_(2)O_(3)/ZnO纳米棒阵列制成气敏元件,测试并对比了2种气敏元件的气敏性能,揭示其气敏机理。结果表明:α-Fe_(2)O_(3)纳米粒子的复合显著提高了ZnO纳米棒阵列对乙醇气体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在工作温度370℃时,对100μL/L乙醇气体的响应值为85.4,是同条件下ZnO器件对乙醇响应值(9.4)的9.1倍,响应时间7 s,最低检出限为0.01μL/L。相关研究可以应用于痕量乙醇的快速、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生长法 α-fe_(2)o_(3) ZNo 纳米阵列 异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FeOOH和α-Fe_(2)O3纳米棒的制备及其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丽娟 黄惠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8-32,共5页
以FeSO_(4)·7H_(2)O和CH_(3)COONa·3H_(2)O为原料,采用水热方法制备α-FeOOH纳米棒,将所得α-FeOOH纳米棒于250℃烧结2 h制备α-Fe_(2)O3纳米棒,采用差热-热重分析法研究了制备的α-FeOOH和α-Fe_(2)O3纳米棒对高氯酸铵热分... 以FeSO_(4)·7H_(2)O和CH_(3)COONa·3H_(2)O为原料,采用水热方法制备α-FeOOH纳米棒,将所得α-FeOOH纳米棒于250℃烧结2 h制备α-Fe_(2)O3纳米棒,采用差热-热重分析法研究了制备的α-FeOOH和α-Fe_(2)O3纳米棒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100℃水热反应6 h可制备得到平均直径为18 nm的纯相α-FeOOH纳米棒,再于250℃烧结2 h后获得平均直径为16 nm的纯六方相α-Fe_(2)O3纳米棒;α-Fe_(2)O3和α-FeOOH纳米棒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效果显著,添加质量分数2%的α-Fe_(2)O3纳米棒和α-FeOOH纳米棒可使高氯酸铵的结束分解温度分别降低40,54℃,高温分解峰值温度分别降低51.1,61.6℃;当α-Fe_(2)O3纳米棒添加质量分数达到10%时,高氯酸铵的高温分解峰值温度降低约9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fe_(2)o_(3)纳米 α-feooH纳米 高氯酸铵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NO_3熔盐中α-Fe_2O_3纳米棒的制备研究
9
作者 赵鹤云 李跃华 +2 位作者 朱文杰 柳清菊 吴兴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05期133-134,共2页
采用微乳液技术制备了α-Fe2O3纳米棒前驱物,在KNO3熔盐中焙烧成功合成了α-Fe2O3纳米棒一维纳米材料。用TEM、XRD和XPS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α-Fe2O3纳米棒直径约为80nm,尺寸分布比较均匀,长度为1-5μm。简单讨论了影响α-Fe2O... 采用微乳液技术制备了α-Fe2O3纳米棒前驱物,在KNO3熔盐中焙烧成功合成了α-Fe2O3纳米棒一维纳米材料。用TEM、XRD和XPS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α-Fe2O3纳米棒直径约为80nm,尺寸分布比较均匀,长度为1-5μm。简单讨论了影响α-Fe2O3纳米棒在KNO3熔盐中形成的因素和α-Fe2O3纳米棒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fe2o3 纳米 熔盐 一维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步法合成一维多孔α-Fe_2O_3纳米粒子
10
作者 王敬平 夏天 +1 位作者 吴春丽 乔英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86-88,共3页
由于在无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难以通过简单的溶液方法来获得一维α-Fe2O3,故本实验通过简单的两步法合成了一维α-Fe2O3粒子,即先制备易水热合成的一维α-FeOOH,然后在310℃分解制备一维α-Fe2O3粒子。TG/DTA分析显示,α-FeOOH在300℃可... 由于在无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难以通过简单的溶液方法来获得一维α-Fe2O3,故本实验通过简单的两步法合成了一维α-Fe2O3粒子,即先制备易水热合成的一维α-FeOOH,然后在310℃分解制备一维α-Fe2O3粒子。TG/DTA分析显示,α-FeOOH在300℃可分解为α-Fe2O3,低的分解温度有利于保持粒子的形貌。XRD和电子显微镜分析证实,一维α-FeOOH的低温分解合成了一维多孔的α-Fe2O3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feooH分解脱水α-fe2o3纳米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F模板法合成多孔中空α-Fe_2O_3纳米棒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11
作者 高平义 贾潇 潘海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397-398,共2页
多孔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近年来已得到广泛的关注。而MOFs材料可以作为自牺牲模板,通过煅烧后可以合成多孔金属氧化物。本文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法,合成出了棒状的的MIL-88A材料,而后在空气中煅... 多孔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近年来已得到广泛的关注。而MOFs材料可以作为自牺牲模板,通过煅烧后可以合成多孔金属氧化物。本文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法,合成出了棒状的的MIL-88A材料,而后在空气中煅烧,得到了多孔中空α-Fe2O3纳米棒。对得到的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分析仪(BET)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形貌及其比表面积和孔径进行了表征。从实验结果可见,煅烧后的产物为纯相的α-Fe2O3,且基本保持了原有的棒状结构,此外该材料还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27.48m2·g-1)。进一步研究α-Fe2O3纳米棒对罗丹明B的降解实验,从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其具有较好的可见光降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S 多孔结构 α-fe2o3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法制备α-Fe_2O_3纳米粒子 被引量:43
12
作者 邱春喜 姜继森 +1 位作者 赵振杰 杨燮龙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957-960,共4页
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纳米α-Fe2O3粒子。采用XRD、TEM、Mossbauer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此方法合成的粒子为α-Fe2O3.其粒子呈花生型,粒子直径为20~40nm左右.
关键词 固相合成 纳米粒子 α-fe2o3 α-三氧化二铁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聚苯胺与磁性γ-Fe_2O_3纳米复合物的电磁性能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杨青林 翟锦 +4 位作者 宋延林 万梅香 江雷 徐文国 李前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290-2292,共3页
Nanocomposites of PAn-DBSA/γ-Fe 2O 3 with electrical and ferromagnetic behavior(σ= 2.18×10 -3-5.00×10 -5 S/cm, M s=3.7-16.6 m 2·A/kg, H c=8 805.2-9 133.1 A/m) were prepared by a chemical modification-... Nanocomposites of PAn-DBSA/γ-Fe 2O 3 with electrical and ferromagnetic behavior(σ= 2.18×10 -3-5.00×10 -5 S/cm, M s=3.7-16.6 m 2·A/kg, H c=8 805.2-9 133.1 A/m) were prepared by a chemical modification-redoping method in a neutral medium.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EM, XRD, UV-Vis, four-probe method, and magnetomete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lectrical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nanocomposites strongly depend on γ-Fe 2O 3 content. With the increase of γ-Fe 2O 3 content,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s decreased and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is increa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聚苯胺 Γ-fe2o3 纳米复合物 电磁性能 三氧化二铁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α-Fe_2O_3-TiO_2改性海藻酸钠/壳聚糖双极膜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日耀 陈震 +2 位作者 陈晓 郑曦 孙婷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90-1795,共6页
在壳聚糖(CS)阴离子交换膜中添加纳米复合半导体材料α-Fe2O3-TiO2,制备了PVA-SA/α-Fe2O3-TiO2-CS双极膜(PVA:聚乙烯醇;SA:海藻酸钠),并用扫描电镜、热重分析、电子万能试验机和接触角测定仪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纳米α... 在壳聚糖(CS)阴离子交换膜中添加纳米复合半导体材料α-Fe2O3-TiO2,制备了PVA-SA/α-Fe2O3-TiO2-CS双极膜(PVA:聚乙烯醇;SA:海藻酸钠),并用扫描电镜、热重分析、电子万能试验机和接触角测定仪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纳米α-Fe2O3-TiO2可提高双极膜的亲水性、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纳米α-Fe2O3-TiO2复合半导体材料较纳米α-Fe2O3或纳米TiO2单一半导体材料具有更强的光催化双极膜中间界面层水解离能力,在高压汞灯照射下能大大降低双极膜的膜阻抗和膜电阻压降(IR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膜 光催化 水解离 纳米α-fe2o3 纳米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ɑ-Fe_2O_3改性聚乙烯醇基蜂蜡复合涂膜材料工艺优化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璨 王佳媚 +4 位作者 龙门 刘瑶 刘桂超 顾凤兰 章建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3-250,共8页
为有效的提高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的成膜后阻湿性能,该研究采用乳化剂聚甘油酯和单甘酯复配乳化蜂蜡使其与PVA形成稳定的乳液。在PVA基膜材料中添加了蜂蜡及纳米α-Fe2O3,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响应曲面试验的因素水平,从而... 为有效的提高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的成膜后阻湿性能,该研究采用乳化剂聚甘油酯和单甘酯复配乳化蜂蜡使其与PVA形成稳定的乳液。在PVA基膜材料中添加了蜂蜡及纳米α-Fe2O3,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响应曲面试验的因素水平,从而使用响应面试验研究了两者之间对成膜透湿率的影响和交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蜂蜡添加量增加纳米α-Fe2O3添加量临界值降低且有效降低成膜透湿率,所以这2种材料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P<0.05)。回归优化的最优组蜂蜡添加量为0.739 g/100mL,纳米α-Fe2O3添加量为0.04 g/100mL时透湿率达到最低点,比对照组膜降低了73.76%(P<0.05)。优化的膜材料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在光催化条件下,能使大肠杆菌菌落总数下降1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 薄膜 纳米α-fe2o3 蜂蜡 PVA 透湿率 光催化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燃烧合成方法制备α-Fe_2O_3纳米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剑光 张明福 +1 位作者 韩杰才 赫晓东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0-42,共3页
将聚乙烯醇 (PVA)作为络合剂与硝酸铁反应 ,不调节反应体系的 p H值成功地制备出α- Fe2 O3纳米晶。络合物在 15 0℃反应后的产物灰烬经 X射线分析 ,含有部分α- Fe2 O3和γ- Fe2 O3,产物灰烬经 40 0℃煅烧 1.5 h后得到的是α- Fe2 O3和... 将聚乙烯醇 (PVA)作为络合剂与硝酸铁反应 ,不调节反应体系的 p H值成功地制备出α- Fe2 O3纳米晶。络合物在 15 0℃反应后的产物灰烬经 X射线分析 ,含有部分α- Fe2 O3和γ- Fe2 O3,产物灰烬经 40 0℃煅烧 1.5 h后得到的是α- Fe2 O3和γ- Fe2 O3的混合物 ,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的结果显示 ,此时有机组分已分解完全。在 45 0℃煅烧1.5 h,γ- Fe2 O3全部转变为α- Fe2 O3,经透射电镜观察晶粒尺寸在 2 5~ 35 nm之间 ,且为球形 ,在 5 0 0℃的温度下煅烧得到的产物晶粒比 45 0℃煅烧产物晶粒稍有长大 ,在 2 5~ 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fe2o3 纳米 燃烧合成 α-四氧化三铁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PbO_2纳米棒及Pb_3O_4纳米晶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2
17
作者 庄京 邓兆祥 +1 位作者 梁家和 李亚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223-1226,共4页
利用 Na Cl O在碱性溶液中与 Pb(Ac) 2 进行氧化反应直接合成出直径为 1 0~ 2 0 nm、长度为 40 0 nm、长径比达 2 0以上的纯相 β-Pb O2 纳米棒 .对所得 β-Pb O2 在 42 0℃下进行热解 ,得到晶粒尺寸为 2 0 nm左右的 Pb3O4 .对液相氧... 利用 Na Cl O在碱性溶液中与 Pb(Ac) 2 进行氧化反应直接合成出直径为 1 0~ 2 0 nm、长度为 40 0 nm、长径比达 2 0以上的纯相 β-Pb O2 纳米棒 .对所得 β-Pb O2 在 42 0℃下进行热解 ,得到晶粒尺寸为 2 0 nm左右的 Pb3O4 .对液相氧化反应的温度、时间、氧化剂浓度、p H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研究 ,获得了最佳合成反应条件 .所得产物利用粉末 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进行了表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表征 纳米 纳米 β-Pbo2 Pb3o4 β-二氧化铅 四氧化三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络合物型溶胶 - 凝胶过程研制纳米晶γ-Fe_2O_3磁粉 被引量:20
18
作者 刘静波 王智民 +3 位作者 谷林夫 刘宝珠 毛桂洁 刘遵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4-147,156,共5页
本文与传统的柠檬酸盐方法不同,首次直接以柠檬酸铁为起始物质,经由络合物型溶胶凝胶过程非醇盐法制得超细的铁棕磁粉。使用DTA、XRD、FTIR、SEM、BET以及磁天平等测试手段,表征了试样的特性,证明产物为纳米晶... 本文与传统的柠檬酸盐方法不同,首次直接以柠檬酸铁为起始物质,经由络合物型溶胶凝胶过程非醇盐法制得超细的铁棕磁粉。使用DTA、XRD、FTIR、SEM、BET以及磁天平等测试手段,表征了试样的特性,证明产物为纳米晶γFe2O3,具有良好的磁性,XRD给出了原始晶粒的精确尺寸30.4nm,并与BET所测平均团粒尺寸147nm加以比较。讨论了络合物型溶胶凝胶过程的最适宜工艺条件和某些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物型 溶胶-凝胶过程 纳米 Γ-fe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Fe_2O_3纳米粉末的光谱吸收特性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泽敏 刘勇 +1 位作者 戢明 曾晓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4-286,291,共4页
利用专门的纳米粉末制备装置,以直径为Φ0.5mm的纯铁丝为原料,采用波长为1064nm的Nd∶YAG脉冲激光器在流动的N2/O2混合反应气体中制备得到了-γFe2O3纳米粉末,采用X射线和光电子能谱仪(XPS)对纳米粉末的结构和表面成分进行了表征。利用... 利用专门的纳米粉末制备装置,以直径为Φ0.5mm的纯铁丝为原料,采用波长为1064nm的Nd∶YAG脉冲激光器在流动的N2/O2混合反应气体中制备得到了-γFe2O3纳米粉末,采用X射线和光电子能谱仪(XPS)对纳米粉末的结构和表面成分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度计和傅立叶近红外光谱仪,分别测试了平均粒径为20nm的-γFe2O3纳米粉末在紫外/可见光和红外光谱段的吸收性能,同时对光谱吸收机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的γ-Fe2O3相比,纳米级的-γFe2O3粉末在红外、紫外/可见光波段都有较强的吸收,对应的吸收率都是随着纳米粉末含量的增加而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fe2o3纳米 紫外/可见光光谱 红外光谱 吸收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反应制备纳米TiO_2-Fe_2O_3复合材料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1
20
作者 丁士文 李梅 +1 位作者 王利勇 丁宇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2,共5页
以TiCl4,FeCl3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采用微波加热,均相沉淀法合成了一系列纳米TiO2-Fe2O3复合材料.XRD分析证明反应前驱体为非晶态,500℃以上转变为锐钛矿结构.TEM形貌观察,粒子基本为球形,平均粒径为20nm.EDS分析证明产品中Ti∶Fe的分... 以TiCl4,FeCl3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采用微波加热,均相沉淀法合成了一系列纳米TiO2-Fe2O3复合材料.XRD分析证明反应前驱体为非晶态,500℃以上转变为锐钛矿结构.TEM形貌观察,粒子基本为球形,平均粒径为20nm.EDS分析证明产品中Ti∶Fe的分析测定值与实际的投料值基本一致,并且掺杂均匀性好.光吸收及光催化实验发现Fe的摩尔分数为5%时,光催化效果最好,在日光照射180min后,此TiO2-Fe2O3复合材料对藏蓝染料溶液降解率接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fe2o3 微波合成 均相沉淀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