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α-酮戊二酸在3种溶剂及其丙酮酸混合溶液中的溶解度测定及关联
1
作者 李晓婷 陈葵 +3 位作者 何笑尘 武斌 纪利俊 吴艳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3,共10页
采用静态法测定了常压下α-酮戊二酸在水、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和丙酮酸中的溶解度,并研究了丙酮酸对α-酮戊二酸在水、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3种溶剂中溶解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α-酮戊二酸在水-丙酮酸、乙酸乙酯-丙酮酸、乙酸正丁... 采用静态法测定了常压下α-酮戊二酸在水、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和丙酮酸中的溶解度,并研究了丙酮酸对α-酮戊二酸在水、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3种溶剂中溶解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α-酮戊二酸在水-丙酮酸、乙酸乙酯-丙酮酸、乙酸正丁酯-丙酮酸3种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总体与温度呈正相关;在水-丙酮酸混合溶剂中,丙酮酸摩尔比(y1)增大会使α-酮戊二酸的溶解度减小;在乙酸乙酯-丙酮酸、乙酸正丁酯-丙酮酸混合体系中,丙酮酸摩尔比增加会使α-酮戊二酸的溶解度先减小后增大,两体系极小值分别位于乙酸乙酯-丙酮酸摩尔比y2=0.60和乙酸正丁酯-丙酮酸摩尔比y3=0.47附近。Apelblat方程、Yaws方程和(CNIBS)/Redlich-Kister方程对α-酮戊二酸在以上3种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关联良好;采用修正的van′t Hoff方程计算了α-酮戊二酸在水-丙酮酸、乙酸乙酯-丙酮酸、乙酸正丁酯-丙酮酸3种混合体系的溶解焓、溶解熵和吉布斯自由能。研究结果为建立α-酮戊二酸的生产工艺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酮戊二酸 溶解度 热力学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α-酮戊二酸对低氮下大豆氮同化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2
作者 宫逸 高杰 +5 位作者 王华美 梁昌志 李婉婷 温博文 于高波 张玉先 《大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5,共12页
为了探索能够增强大豆植株自身的氮同化作用的外源试剂,实现在减少氮肥施用量的同时不影响大豆生长及产量形成,从而保持土壤的可持续利用,以α-酮戊二酸为外源试剂,采用砂培的方式模拟低氮条件种植大豆,待其生长至V3期进行叶面喷施处理... 为了探索能够增强大豆植株自身的氮同化作用的外源试剂,实现在减少氮肥施用量的同时不影响大豆生长及产量形成,从而保持土壤的可持续利用,以α-酮戊二酸为外源试剂,采用砂培的方式模拟低氮条件种植大豆,待其生长至V3期进行叶面喷施处理,探究低氮条件下施用α-酮戊二酸对大豆生长发育、氮素同化能力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α-酮戊二酸处理有效地诱导了低氮下大豆植株的氮同化基因的表达,同时在低氮条件下进行α-酮戊二酸处理也可显著提高GS和GOGAT酶活性,增加植株体内氮同化产物,如铵态氮、硝态氮含量以及酰脲的含量。在低氮条件下,α-酮戊二酸处理显著增加了低氮水平下大豆植株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相比于未经过α-酮戊二酸处理的大豆植株分别提高了12.38%、9.52%和14.72%。因此,外源施用α-酮戊二酸可以促进低氮条件下大豆植株的氮代谢过程,提高低氮下大豆的产量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低氮 α-酮戊二酸 氮同化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酮戊二酸介导异柠檬酸脱氢酶3A发挥抑制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
3
作者 伍华燕 温艺红 +5 位作者 赵亨利 高原 周川孟 王娅 朱杰宁 单志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83,共9页
【目的】探究异柠檬酸脱氢酶3A(IDH3A)对心肌细胞肥大的调控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健康志愿者(n=10)与心力衰竭患者(n=10)心肌组织标本、假手术组与主动脉弓缩窄术(TAC)小鼠心肌... 【目的】探究异柠檬酸脱氢酶3A(IDH3A)对心肌细胞肥大的调控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健康志愿者(n=10)与心力衰竭患者(n=10)心肌组织标本、假手术组与主动脉弓缩窄术(TAC)小鼠心肌标本以及去氧肾上腺素(PE)诱导的乳大鼠心肌细胞(NRVCs)中IDH3A的表达水平。利用腺病毒介导在PE诱导的NRVCs中过表达IDH3A,检测其对NRVCs肥厚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并通过鬼笔环肽染色检测IDH3A对NRVCs面积的影响。利用序列突变方式构建消除IDH3A酶活性的突变体(IDH3A_D208A),通过检测其对NRVCs肥大表型、ATP和ROS水平影响来验证IDH3A是否依赖酶活性发挥调节心肌细胞肥大作用。Western blot和鬼笔环肽染色检测外源给予α-酮戊二酸(AKG)对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结果】IDH3A在心衰患者心肌、TAC手术小鼠心肌、PE诱导的NRVCs中表达均显著下调(分别为P=0.0052、P=0.0266、P=0.0413和P=0.0066)。过表达IDH3A可显著抑制PE诱导的NRVCs中肥厚相关基因表达和细胞表面积增大(分别为P<0.0001、P=0.0001和P=0.0002)。ATP和ROS水平检测结果表明过表达IDH3A能够抑制PE诱导的NRVCs中ATP和ROS水平的增加(分别为P=0.0012和P<0.0001),而无酶活性的IDH3A突变体则不具备该作用。外源给予AKG可以,而无酶活性的IDH3A突变体无法抑制PE诱导的NRVCs肥大。【结论】IDH3A通过生成AKG发挥抑制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为以IDH3A为靶点的心肌肥厚治疗研究提供科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厚 异柠檬酸脱氢酶3A α-酮戊二酸 心肌细胞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及其前体物α-酮戊二酸的生物学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4
作者 廖洁 李涛 +1 位作者 甘尚权 马健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95-3605,共11页
作为条件性必需氨基酸,谷氨酰胺及其前体物α-酮戊二酸在能量供应、抗氧化、免疫调节和肠道健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谷氨酰胺和α-酮戊二酸可通过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维持肠道功能、增强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缓解各种生理应激,提高动... 作为条件性必需氨基酸,谷氨酰胺及其前体物α-酮戊二酸在能量供应、抗氧化、免疫调节和肠道健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谷氨酰胺和α-酮戊二酸可通过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维持肠道功能、增强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缓解各种生理应激,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本文系统阐述了谷氨酰胺和α-酮戊二酸的代谢机理和生物学功能,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重点归纳了其在猪、家禽及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α-酮戊二酸 生物学功能 肠道健康 动物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α-酮戊二酸对逆境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及氮代谢的影响
5
作者 赵立尚 马红珍 宋全昊 《种业导刊》 2025年第4期67-72,共6页
为明确外源α-酮戊二酸对逆境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及氮代谢的影响,采用室内水培法,以驻麦305为供试品种,以正常生长的小麦幼苗为对照1(CK1),外源施5 mmol/Lα-酮戊二酸正常生长的小麦幼苗为对照2(CK2),研究外源施5 mmol/Lα-酮戊二酸对... 为明确外源α-酮戊二酸对逆境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及氮代谢的影响,采用室内水培法,以驻麦305为供试品种,以正常生长的小麦幼苗为对照1(CK1),外源施5 mmol/Lα-酮戊二酸正常生长的小麦幼苗为对照2(CK2),研究外源施5 mmol/Lα-酮戊二酸对正常条件、低氮、干旱、低氮+干旱胁迫4个处理下小麦幼苗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全氮含量、硝态氮含量、铵态氮含量及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NADH-GDH)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1、CK2相比,无外源α-酮戊二酸低氮胁迫下,小麦幼苗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全氮含量、硝态氮含量、铵态氮含量及NR、GS、NADH-GDH活性均降低,外源施α-酮戊二酸后均提高;无外源α-酮戊二酸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全氮含量及NR活性均降低,硝态氮含量、铵态氮含量及GS、NADH-GDH活性均提高,外源施α-酮戊二酸后均提高;无外源α-酮戊二酸低氮+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全氮含量、硝态氮含量、铵态氮含量及NR、GS活性均显著降低,NADH-GDH活性提高,外源施α-酮戊二酸后均显著提高。综上,外源施5 mmol/Lα-酮戊二酸有利于缓解低氮、干旱、低氮+干旱胁迫对小麦幼苗生长及氮代谢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α-酮戊二酸 低氮 干旱 生长 氮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和α-酮戊二酸对鳜生长、脱氨及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儒 张冬 +4 位作者 吴璐瑶 胡兵 陈加成 李颜 刘立维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392,共9页
为探究谷氨酸(Glu)和α-酮戊二酸(AKG)对鳜(Siniperca chuatsi)摄食和氨排泄的影响,实验以鳜[初始体重(26.28±0.99)g]为研究材料,将Glu和AKG分别添加到鳜的基础日粮中(添加量2%),进行了60d的养殖实验,前40d等量投喂,后20d饱食投喂... 为探究谷氨酸(Glu)和α-酮戊二酸(AKG)对鳜(Siniperca chuatsi)摄食和氨排泄的影响,实验以鳜[初始体重(26.28±0.99)g]为研究材料,将Glu和AKG分别添加到鳜的基础日粮中(添加量2%),进行了60d的养殖实验,前40d等量投喂,后20d饱食投喂。通过设置对照组、Glu组和AKG组,比较了3种不同饲料饲喂下鳜的摄食与氨排泄差异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等量饲喂期间添加Glu、AKG显著提高鳜生长和降低饵料系数,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鳜的体外氨排泄量。在饱食投喂阶段,Glu、AKG组的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肝糖原、肌糖原含量降低。两个投喂阶段结果都表明,饲料中添加谷氨酸和α-酮戊二酸能显著促进鳜脑中npy表达并抑制pomc表达,显著提高蛋白质效率比和特定生长率,增加鱼体体重,促进鱼体生长且降低饲料系数。同时,肝脏中gdh表达及肌肉ampd表达均提高,脱氨代谢供能水平升高,最终导致其氨排泄量升高。此外,饲料中添加Glu和AKG可促进肝脏pepck、g6pase、pk和gk基因表达量增加,糖代谢增强,减少蛋白质的分解供能。综上所述,在饲料中添加谷氨酸和α-酮戊二酸均能促进鳜的摄食并降低氨的排泄。研究结果将应用于鳜的低氨排放养殖,并推进谷氨酸和α-酮戊二酸在鳜饲料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α-酮戊二酸 摄食 氨排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酮戊二酸对湖羊精子质量与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7
作者 王赫川 崔卫国 +4 位作者 张涵 李天峰 尹国安 郭庆 李井春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5-61,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东北地区秋季饲喂α-酮戊二酸对湖羊精子质量与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况良好且体重相近的湖羊32只,随机平均分为4组,分别按只补饲0、5、10、20 g/dα-酮戊二酸。试验于8—10月在黑龙江伊春市开展,平均气温10.3℃。预试... 试验旨在研究东北地区秋季饲喂α-酮戊二酸对湖羊精子质量与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况良好且体重相近的湖羊32只,随机平均分为4组,分别按只补饲0、5、10、20 g/dα-酮戊二酸。试验于8—10月在黑龙江伊春市开展,平均气温10.3℃。预试期7 d,正试期56 d。分别于试验第28、42、56天采集湖羊颈静脉血,评估血浆睾酮、褪黑素、白细胞介素(2、4、6、10)、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肿瘤坏死因子-α、丙二醛水平、总抗氧化能力及抗氧化酶活性。采集湖羊精液检测精子活率、精子质膜完整率及精子畸形率。结果表明:α-酮戊二酸对湖羊精子畸形率、血浆睾酮、白细胞介素(2、6、10)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每只湖羊补饲20 g/dα-酮戊二酸显著提高了精子活率、精子质膜完整率、血浆褪黑素水平、总抗氧化能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同时显著降低了血浆丙二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白细胞介素-4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P<0.05)。说明东北地区秋季每只湖羊补饲20 g/dα-酮戊二酸能够改善精子质量、血浆生殖激素水平、抗氧化能力与免疫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酮戊二酸 湖羊 精子质量 抗氧化 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用性骨质疏松治疗回顾及α-酮戊二酸对废用性骨质疏松治疗展望
8
作者 周江 黄晨 +3 位作者 徐伟 李想 陈紫豪 廖冬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73-1677,共5页
废用性骨质疏松症是指由于局部卸载或全身废用而导致的骨量丢失。骨骼在缺失负荷及机械应力刺激下,破骨效应大于成骨效应,从而出现骨量丢失致骨质疏松。α-酮戊二酸不仅是骨骼肌的一种代谢产物,同时也是细胞信号分子,其具有促进成骨作用... 废用性骨质疏松症是指由于局部卸载或全身废用而导致的骨量丢失。骨骼在缺失负荷及机械应力刺激下,破骨效应大于成骨效应,从而出现骨量丢失致骨质疏松。α-酮戊二酸不仅是骨骼肌的一种代谢产物,同时也是细胞信号分子,其具有促进成骨作用,并抑制破骨作用。且α-酮戊二酸有促进骨骼肌生长的作用,能更好使肢体恢复负荷及机械刺激。通过之前学者研究并总结得出α-酮戊二酸在治疗废用性骨质疏松上有较好前景。该文旨在对废用性骨质疏松病因机制目前治疗方式及α-酮戊二酸在影响骨代谢机制进行论述,并展望α-酮戊二酸对废用性骨质疏松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酮戊二酸 废用性骨质疏松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酮戊二酸对LPS慢性应激仔猪小肠黏膜形态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9
作者 王蕾 刘坚 +5 位作者 侯永清 丁斌鹰 刘玉兰 朱惠玲 李永塘 吴信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6-52,共7页
为了探讨α-酮戊二酸(AKG)能否缓解LPS慢性应激导致的仔猪小肠黏膜损伤及其机理,本试验研究了AKG对LPS慢性应激仔猪的小肠黏膜形态、血浆D-木糖的含量、血浆和小肠黏膜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小肠黏膜mTOR及磷酸化的mTOR表达量的影响。18... 为了探讨α-酮戊二酸(AKG)能否缓解LPS慢性应激导致的仔猪小肠黏膜损伤及其机理,本试验研究了AKG对LPS慢性应激仔猪的小肠黏膜形态、血浆D-木糖的含量、血浆和小肠黏膜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小肠黏膜mTOR及磷酸化的mTOR表达量的影响。18头(24±1)日龄健康断奶仔猪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空白对照组、应激对照组、AKG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各组基础日粮一致,空白对照组和应激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1%淀粉,AKG组饲喂基础日粮+1%AKG。试验期为16 d。应激对照组和AKG组仔猪分别于第10、12、14和16天腹膜注射80μg.kg-1BW的LPS,空白对照组注射相应剂量的灭菌生理盐水。第16天注射LPS 2 h后,按0.1g.kg-1BW的剂量给仔猪灌服D-木糖溶液,注射LPS 3 h后,前腔静脉采血。第17天屠宰取小肠组织样,刮取肠黏膜及制作组织切片。结果表明:(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应激对照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空肠和回肠磷酸化mTOR/mTOR(P-mTOR/mTOR)显著降低(P<0.05),血浆DAO活性显著升高(P<0.05)。(2)与应激对照组相比,AKG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空肠黏膜DAO活性、血浆D-木糖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P-mTOR/mTOR显著升高(P<0.05)。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1%AKG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仔猪的小肠组织学形态和吸收功能,缓解LPS慢性应激导致的仔猪小肠黏膜损伤,这与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酮戊二酸 仔猪 小肠黏膜 MTOR信号通路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酮戊二酸对仔猪小肠组织学形态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胡泉舟 侯永清 +4 位作者 丁斌鹰 朱惠玲 刘玉兰 王猛 肖华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2-667,共6页
本研究通过试验探讨不同水平的α-酮戊二酸(AKG)对小肠组织学形态和功能的影响。试验1和试验2各选取32头仔猪,按体重随机分为4个处理,分别饲喂添加0、0.5%、1.0%和2.0%AKG的试验日粮;于试验第14天,测定血浆D-木糖浓度、二胺氧化酶(DAO)... 本研究通过试验探讨不同水平的α-酮戊二酸(AKG)对小肠组织学形态和功能的影响。试验1和试验2各选取32头仔猪,按体重随机分为4个处理,分别饲喂添加0、0.5%、1.0%和2.0%AKG的试验日粮;于试验第14天,测定血浆D-木糖浓度、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内毒素含量。试验3选用12头仔猪,按体重随机分为2个处理,分别为基础日粮组和添加1.0%AKG的试验日粮组;于试验第14天,观察小肠黏膜形态。试验结果表明:试验1和试验2中,D-木糖含量均随AKG水平的增高而上升(P<0.05),当AKG水平为1.0%时达到最高(二次,P<0.05);试验1中血浆中的DAO活性随着AKG水平增高而降低(P<0.01),当AKG水平为1.0%时最低(二次,P<0.05);试验3中1.0%AKG组各肠段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VH/CD)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由试验结果得出,日粮中添加AKG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仔猪的小肠组织学形态和吸收功能,以1.0%比例添加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α-酮戊二酸 D-木糖 二胺氧化酶 内毒素 小肠黏膜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酮戊二酸对脂多糖应激仔猪肠黏膜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刘坚 侯永清 +4 位作者 丁斌鹰 刘玉兰 朱惠玲 王蕾 李永塘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92-896,共5页
试验研究日粮添加1%α-酮戊二酸(AKG)对多次脂多糖(LPS)刺激仔猪肠黏膜能量代谢的影响。选用24头体重(7.25±0.23)kg健康杜洛克×长白×大白断奶仔猪,随机分成3个组(对照组、LPS组、AKG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 试验研究日粮添加1%α-酮戊二酸(AKG)对多次脂多糖(LPS)刺激仔猪肠黏膜能量代谢的影响。选用24头体重(7.25±0.23)kg健康杜洛克×长白×大白断奶仔猪,随机分成3个组(对照组、LPS组、AKG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和LPS组饲喂基础日粮+1%淀粉,AKG组饲喂基础日粮+1%AKG,在试验第10天、第12天、第14天和第16天分别在LPS组和AKG组仔猪的腹膜注射80μg/kg LPS,对照组注射相应剂量的灭菌生理盐水。第17天仔猪麻醉后进行屠宰,刮取肠黏膜检测腺苷酸水平变化。试验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AKG可显著提高十二指肠黏膜二磷酸腺苷水平(P<0.05),并有效缓解LPS刺激导致的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的三磷酸腺苷和腺苷酸池水平的降低,提高空肠和回肠黏膜能荷水平。结果表明,仔猪日粮中添加1%AKG可以缓解LPS应激引起的肠黏膜能量代谢障碍,有利于肠黏膜屏障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酮戊二酸 断奶仔猪 脂多糖 肠黏膜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α-酮戊二酸对干旱胁迫下小麦籽粒灌浆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莹 王志强 +2 位作者 马超 林同保 孙景生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9-253,共5页
为建立冬小麦抗旱应变化学调控技术,以矮抗58为材料,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外源喷施不同浓度α-酮戊二酸对干旱胁迫下冬小麦籽粒灌浆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喷施不同浓度α-酮戊二酸对小麦产量均有提高,其中以5mmol.L-1α-酮戊二... 为建立冬小麦抗旱应变化学调控技术,以矮抗58为材料,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外源喷施不同浓度α-酮戊二酸对干旱胁迫下冬小麦籽粒灌浆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喷施不同浓度α-酮戊二酸对小麦产量均有提高,其中以5mmol.L-1α-酮戊二酸处理增产效果最显著,产量和千粒重与对照相比均达显著水平,干旱处理低于正常对照。进一步分析可知,外源喷施5mmol.L-1α-酮戊二酸能增强干旱胁迫下冬小麦干物质的积累,提高旗叶叶绿素含量并延缓其降解速度,有机物质的转运率得到提高,理论最大粒重、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有效灌浆持续期均表现为浓度5mmol.L-1处理时最大。说明外源喷施适宜浓度的α-酮戊二酸能显著改善干旱胁迫下冬小麦的物质生产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干旱 α-酮戊二酸 籽粒灌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蛋白源饲料中添加α-酮戊二酸对松浦镜鲤肌肉成分、血清氨基酸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魏玉强 徐奇友 +3 位作者 位莹莹 罗亮 赵志刚 吴学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4-100,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源饲料中添加α-酮戊二酸(α-ketoglutarate,AKG)对松浦镜鲤肌肉成分、血清氨基酸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饲料分为豆粕蛋白源、鱼粉与豆粕复合蛋白源两种,在不同蛋白源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AKG(0和1.5%)。选取400尾初...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源饲料中添加α-酮戊二酸(α-ketoglutarate,AKG)对松浦镜鲤肌肉成分、血清氨基酸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饲料分为豆粕蛋白源、鱼粉与豆粕复合蛋白源两种,在不同蛋白源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AKG(0和1.5%)。选取400尾初始体重为(217.93±0.78)g的松浦镜鲤,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试验为期10周。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AKG显著降低松浦镜鲤肌肉中水分和粗脂肪含量,显著增加粗蛋白质含量(P<0.05)。豆粕蛋白源显著降低肌肉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P<0.05)。蛋白源和AKG对肌肉粗灰分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对其他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AKG显著提高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降低尿酸(UA)和甘油三酯(TG)含量(P<0.05)。复合蛋白源显著增加白蛋白(ALB)含量(P<0.05),显著降低尿素氮(BUN)含量(P<0.05)。蛋白源和AKG对ALB和UA含量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AKG显著提高血清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EAA)、半必需氨基酸(HEAA)和非必需氨基酸(NEAA)含量(P<0.05)。试验结果说明,饲料中添加AKG能够提高松浦镜鲤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促进松浦镜鲤对饲料蛋白的吸收利用,提高鱼体蛋白质代谢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浦镜鲤 α-酮戊二酸 肌肉成分 血清氨基酸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蛋白质水平饲料中添加α-酮戊二酸对松浦镜鲤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位莹莹 徐奇友 +3 位作者 李晋南 王常安 罗亮 赵志刚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958-2965,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饲料中添加α-酮戊二酸(α-ketoglutarate,AKG)对松浦镜鲤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设4个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8%、31%、34%和37%;每个蛋白质水平下设3个AKG浓度,分别为0(对照)、0.75%和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饲料中添加α-酮戊二酸(α-ketoglutarate,AKG)对松浦镜鲤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设4个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8%、31%、34%和37%;每个蛋白质水平下设3个AKG浓度,分别为0(对照)、0.75%和1.50%。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61.28±3.40)g的松浦镜鲤720尾,随机分成1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各个蛋白质水平下,饲料中添加AKG均有提高松浦镜鲤增重率、蛋白质效率和降低饲料系数的趋势,除34%蛋白质水平下松浦镜鲤增重率显著提高(P<0.05)外,其余差异不显著(P>0.05)。各个蛋白质水平下,饲料中添加AKG对松浦镜鲤肝体指数、脏体指数和肥满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28%蛋白质水平下,1.50%AKG组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0.75%AKG组差异不显著(P>0.05)。31%蛋白质水平下,1.50%AKG组血清白蛋白(ALB)含量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0.75%和1.50%AKG组血清尿酸(UA)和TG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4%蛋白质水平下,0.75%AKG组血清总蛋白(TP)和T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7%蛋白质水平下,1.50%AKG组血清ALT活性和U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0.75%和1.50%AKG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个蛋白质水平下,饲料中添加AKG对血清球蛋白(GLB)、总胆固醇(TCHO)、肌酐(CREA)含量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蛋白质水平和AKG浓度的交互作用除对鱼体粗灰分、血清UA和TG含量存在显著影响(P<0.05)外,对其他体成分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适量的AKG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松浦镜鲤的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降低饲料系数,促进鱼体蛋白质和脂肪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酮戊二酸 松浦镜鲤 生长性能 体成分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法合成α-酮戊二酸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福周 董解荣 +1 位作者 陈宁 张成林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共6页
α-酮戊二酸是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代谢产物,参与氨基酸、维生素和有机酸的合成及能量代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研究从α-酮戊二酸及其衍生物的应用、生物合成途径及代谢调控、生物法合成策略等方面综述了生物法合成α-酮戊二酸及其衍... α-酮戊二酸是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代谢产物,参与氨基酸、维生素和有机酸的合成及能量代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研究从α-酮戊二酸及其衍生物的应用、生物合成途径及代谢调控、生物法合成策略等方面综述了生物法合成α-酮戊二酸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生物法合成α-酮戊二酸及其衍生物以及生产菌株的代谢工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酮戊二酸 α-酮戊二酸衍生物 代谢工程 代谢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添加α-酮戊二酸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组织器官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5
16
作者 余亲平 陈雁群 +4 位作者 谢金蝉 梁凤珍 简洁霞 黄晓亮 黄冠庆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14,共5页
选择1日龄健康肉仔鸡(AA鸡)120只,随机分成A、B、C、D、E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A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为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对照组,饲喂添加0.7%Gln的日粮,C、D和E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0.4... 选择1日龄健康肉仔鸡(AA鸡)120只,随机分成A、B、C、D、E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A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为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对照组,饲喂添加0.7%Gln的日粮,C、D和E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0.4%、0.7%和1.0%α-酮戊二酸(α-ketoglutarate,AKG)的日粮,研究α-酮戊二酸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组织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添加0.7%AKG可显著提高2周龄时体重及1-2周龄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增加2周龄时十二指肠长度(P〈0.05),显著降低2周龄时法氏囊重量;添加0.4%和0.7%AKG显著提高6周龄法氏囊重量和指数(P〈0.05),显著降低6周龄时肝脏重量(P〈0.05)。因此,日粮添加AKG对肉仔鸡的体重、平均日增重、早期十二指肠的发育、后期法氏囊的发育有促进作用,最佳添加量为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酮戊二酸 肉仔鸡 生长性能 组织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酮戊二酸对脂多糖应激断奶仔猪生长抑制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坚 侯永清 +4 位作者 丁斌鹰 刘玉兰 朱惠玲 王蕾 李永塘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9-524,共6页
试验用大肠杆菌脂多糖(LPS)多次刺激断奶仔猪建立应激模型,研究α-酮戊二酸(AKG)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血浆激素水平的影响,探讨AKG能否缓解仔猪应激反应。选用24头健康断奶仔猪(杜洛克×长白×大白,体重(7.25±0.23)kg),... 试验用大肠杆菌脂多糖(LPS)多次刺激断奶仔猪建立应激模型,研究α-酮戊二酸(AKG)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血浆激素水平的影响,探讨AKG能否缓解仔猪应激反应。选用24头健康断奶仔猪(杜洛克×长白×大白,体重(7.25±0.23)kg),随机分成3个组(空白对照组、应激对照组和AKG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2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1%淀粉,AKG组饲喂基础日粮+1%AKG,在试验第10天、第12天、第14天和第16天分别在应激对照组和AKG组仔猪的腹膜注射80 μg/kg LPS。试验结果显示:(1)试验第1~9天,未注射LPS时,AKG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空白对照组和应激对照组提高30.0%(P<0.05)和31.1%(P<0.05),料重比降低12.4%(P<0.05)和12.8%(P<0.05);试验第10~16天(注射LPS),应激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平均日增重降低28.8%(P<0.05),料重比升高16.8%(P<0.05),但AKG组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试验第10天,首次LPS刺激后,应激对照组的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水平降低22.7%(P<0.05),而AKG组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第16天,多次LPS刺激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应激对照组的IGF-Ⅰ和胰岛素(INS)水平分别降低21.2%(P<0.05)和25.7%(P<0.05),而AKG组无显著变化(P>0.05)。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AKG能显著缓解LPS应激对杜×长×大断奶仔猪生长的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酮戊二酸 脂多糖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血浆激素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脯氨酸和α-酮戊二酸对杂交水稻结实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勇 宋国清 +3 位作者 薛小桥 居超明 廖贡献 张光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5-50,共6页
在杂交早稻汕优R_3-2减数分裂期施用外源脯氨酸和α-酮戊二酸,能提高稻穗的花粉活力,增加花药中游离脯氨酸和蛋白质含量,降低穗部二次技梗空秕率。叶面喷施80和120mg/kg两种浓度下的结实率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
关键词 脯氨酸 α-酮戊二酸 花药 结实率 杂交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酮戊二酸对脂多糖应激仔猪血浆胰岛素、氨基酸含量及腓肠肌mTOR信号传导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蕾 侯永清 +5 位作者 丁斌鹰 刘坚 李永塘 吴信 刘玉兰 朱惠玲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24-1729,共6页
本试验研究了α-酮戊二酸(α-ketoglutarate,AKG)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应激仔猪血浆胰岛素、氨基酸浓度及腓肠肌mTOR、p70S6K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的影响。选用18头健康的(24±1)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成3个处理(对照组、LPS... 本试验研究了α-酮戊二酸(α-ketoglutarate,AKG)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应激仔猪血浆胰岛素、氨基酸浓度及腓肠肌mTOR、p70S6K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的影响。选用18头健康的(24±1)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成3个处理(对照组、LPS组、AKG-LPS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各组基础饲粮一致,对照组和LPS组饲喂基础饲粮,AKG-LPS组饲喂基础饲粮+1%AKG。试验期为16 d,于第10、12、14和16天清晨,LPS组和AKG-LPS组仔猪分别腹膜注射80μg/kg的LPS。第16天注射LPS 3 h后,前腔静脉采血。第17天屠宰取腓肠肌待测。LPS应激可提高仔猪血浆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浓度(P<0.10),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及腓肠肌P-mTOR/T-mTOR和P-p70S6K/T-p70S6K的值(P<0.05);饲粮中添加1%AKG可缓解应激仔猪血浆Glu浓度升高(P<0.05)、胰岛素水平(P<0.10)及腓肠肌P-mTOR/T-mTOR和P-p70S6K/T-p70S6K的值降低(P<0.05)。由此可见,1%AKG可缓解LPS应激造成的血浆胰岛素降低和Glu浓度的升高,显著改善LPS应激导致的腓肠肌mTOR和p70S6K磷酸化水平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酮戊二酸 LPS应激 仔猪 腓肠肌 胰岛素 氨基酸 mTOR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酮戊二酸改性壳聚糖对低浓度U(Ⅵ)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劲松 邹晓亮 +3 位作者 贾亮 皮艾南 谢磊 单德才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5-262,共8页
通过α-酮戊二酸与壳聚糖反应生成Schiff碱,再用NaBH4还原制备出α-酮戊二酸改性壳聚糖。采用FT-IR、XRD和SEM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其对水溶液中U(Ⅵ)的吸附行为,考察溶液初始pH值、吸附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其吸附水溶液中U(Ⅵ)效果的... 通过α-酮戊二酸与壳聚糖反应生成Schiff碱,再用NaBH4还原制备出α-酮戊二酸改性壳聚糖。采用FT-IR、XRD和SEM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其对水溶液中U(Ⅵ)的吸附行为,考察溶液初始pH值、吸附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其吸附水溶液中U(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5℃、pH=4.0、吸附时间为45min的条件下,对U(Ⅵ)浓度为5mg/L的水溶液中铀的去除率在99%以上,U(Ⅵ)的剩余浓度已达到国家排放标准(0.05mg/L)。吸附U(Ⅵ)的α-酮戊二酸改性壳聚糖可用8%的NaOH溶液进行解吸再生,解吸再生后的吸附剂对U(Ⅵ)的吸附效果未明显下降。SEM表明,α-酮戊二酸改性壳聚糖表面粗糙,呈现凹凸不平的多孔结构。FT-IR分析显示,α-酮戊二酸改性壳聚糖表面的—COOH是U(Ⅵ)的主要结合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酮戊二酸改性壳聚糖 吸附 解吸 再生 U(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