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成α-蒎烯-马来酸酐加成物的新工艺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
作者 罗常泉 段文贵 +1 位作者 岑波 班丽娜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5-19,共5页
在DLB催化下,α-蒎烯经异构同时和马来酸酐发生D ie ls-A lder反应合成1-异丙基-4-甲基二环[2.2.2]-5-辛烯-2,3-二酸酐(TM A)。首次运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合成TM A的主要影响因素,TM A的收率达88.2%,纯度达92.7%,并明显缩短了反应时间。... 在DLB催化下,α-蒎烯经异构同时和马来酸酐发生D ie ls-A lder反应合成1-异丙基-4-甲基二环[2.2.2]-5-辛烯-2,3-二酸酐(TM A)。首次运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合成TM A的主要影响因素,TM A的收率达88.2%,纯度达92.7%,并明显缩短了反应时间。利用IR、TLC、GC、GC-M S-DS等手段对TM A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蒎烯-马来酸酐加成物 合成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蒎烯-马来酸酐加成物同分异构体的研究─—分离与性能 被引量:9
2
作者 高南 潘鹏程 郁文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61-66,共6页
研究了α-蒎烯与马来酸酐反应所生成的加成物同分异构体的分离,获得了高纯度的α-萜品烯-马来酸酐和双戊烯-马来酸酐加成物,并对二者的溶解性、环酐活性、热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
关键词 α- 马来酸酐 同分异构体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蒎烯-马来酰胺基乙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被引量:2
3
作者 岑波 段文贵 +1 位作者 罗常泉 许雪棠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64,共4页
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用α-蒎烯-马来酸酐加成物与二乙醇胺反应合成α-蒎烯-马来酰胺基乙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较佳的工艺条件为n(α-蒎烯-马来酸酐)∶n(二乙醇胺)=1∶2.2,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4 h,收率达81%以上.用IR、TLC、MS1、H NM... 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用α-蒎烯-马来酸酐加成物与二乙醇胺反应合成α-蒎烯-马来酰胺基乙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较佳的工艺条件为n(α-蒎烯-马来酸酐)∶n(二乙醇胺)=1∶2.2,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4 h,收率达81%以上.用IR、TLC、MS1、H NMR等多种方法对产物进行分析和表征,并测得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03 mol/L,此时的表面张力σ为32.0 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 α-蒎烯-马来酸酐加成物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马来酸酐-丙烯酰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阻垢特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叶天旭 刘延卫 +1 位作者 李孟 李鸿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2067-2070,共4页
将马来酸酐(MAH)与苯酚于室温下混合得到一种电荷转移配合物(简称CTC),用此配合物与丙烯酰胺(AM)、丙烯酸甲酯(MA)按摩尔比1∶1∶1,采用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2 h,引发剂用量为0.3%较为缓和的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 将马来酸酐(MAH)与苯酚于室温下混合得到一种电荷转移配合物(简称CTC),用此配合物与丙烯酰胺(AM)、丙烯酸甲酯(MA)按摩尔比1∶1∶1,采用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2 h,引发剂用量为0.3%较为缓和的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马来酸酐-丙烯酰胺-丙烯酸甲酯三元共聚物(MAH/AM/MA)阻垢剂。结果表明,该阻垢剂对碳酸钙和磷酸钙均具有优异的阻垢性能,阻垢剂浓度为130 mg/L时,对碳酸钙的阻垢率达到100%;阻垢剂浓度为7 mg/L时,对磷酸钙的阻垢率可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酰胺-酸甲酯共聚 阻垢剂 电荷转移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大环磺酰胺肽模拟物的设计及其关键前体的合成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宝祥 Siegfried Blechert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045-2047,共3页
A route of synthesis of a novel macrocyclic sulfonamide peptidomimetics \%via\% ring closing metathesis(RCM) has been designed. Allyl glutaric anhydride has been synthesized from commercially available diethyl allylma... A route of synthesis of a novel macrocyclic sulfonamide peptidomimetics \%via\% ring closing metathesis(RCM) has been designed. Allyl glutaric anhydride has been synthesized from commercially available diethyl allylmanolate and \%tert\% butyl acrylate by the Michael reaction and hydrolysis followed by decarboxylation and dehydration. Then, allyl hydrogen 2\|allylglutarate, a precursor for RCM, has been prepared. The synthesis of N \|allyl\|2\|ethoxycarbonyl\|2\|aminoethylsulfonyl amide, another precursor, has been accomplished from cyst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酰胺肽模拟 MICHAEL加成 2-丙基戊二酸酐 2-丙基戊二酸单丙基酯 交换闭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