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性白土催化合成α-甲基苯乙烯线形低聚物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健秀 王文涛 王建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3-65,共3页
以活性白土为催化剂,以α-甲基苯乙烯为原料合成了α-甲基苯乙烯的低聚物。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为原料的1.25%(质量百分数);反应温度为0℃;反应时间为40min~60min时,产品的单程... 以活性白土为催化剂,以α-甲基苯乙烯为原料合成了α-甲基苯乙烯的低聚物。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为原料的1.25%(质量百分数);反应温度为0℃;反应时间为40min~60min时,产品的单程收率为58.50%,总收率为89.82%,所得产品软化点140℃,数均分子量为1104,重均分子量2458,分散系数2.225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甲基苯乙烯 α-甲基苯乙烯低聚物 聚合 活性白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甲基苯乙烯系列低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文涛 李健秀 王建刚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63-1065,共3页
以叶甲基苯乙烯(α-Ms)为原料,以阳离子交换树脂、活性白土等为催化剂分别合成了α-MS环二聚体,线性2-3聚体,5-8聚体,2.4-二苯基4-甲基.戊烯-(1)等化合物。以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5%,140℃,反... 以叶甲基苯乙烯(α-Ms)为原料,以阳离子交换树脂、活性白土等为催化剂分别合成了α-MS环二聚体,线性2-3聚体,5-8聚体,2.4-二苯基4-甲基.戊烯-(1)等化合物。以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5%,140℃,反应时间4h,得α-MS环二聚体,收率87.2%,并以MS、IR、NMR测试技术表征了化合物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甲基苯乙烯 α-甲基苯乙烯环二聚体 甲基苯乙烯线性聚体 α-甲基苯乙烯低聚体 苯基甲基-戊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α-甲基苯乙烯微球固化过程中的密度匹配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素芬 苏琳 +4 位作者 刘一杨 李波 漆小波 张占文 刘梅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61-1565,共5页
在采用乳液微封装技术制备聚-α-甲基苯乙烯(PAMS)空心微球的双重乳液固化过程中,为研究油包水(W1/O)复合液滴与外水相(W2)之间的密度匹配度对最终PAMS空心微球球形度的影响,理论研究了不同初始外径和油层厚度的复合液滴在不同固化时刻... 在采用乳液微封装技术制备聚-α-甲基苯乙烯(PAMS)空心微球的双重乳液固化过程中,为研究油包水(W1/O)复合液滴与外水相(W2)之间的密度匹配度对最终PAMS空心微球球形度的影响,理论研究了不同初始外径和油层厚度的复合液滴在不同固化时刻的平均密度;实验测量了W1/O复合液滴在固化过程中的油相质量分数及复合液滴的平均密度。研究结果表明:双重液滴固化过程的关键阶段为油相质量分数从20%增加至60%的过程。在双重乳液固化的关键阶段,当复合液滴与外水相的密度不匹配度由0.004 95g/cm3降低至0.000 02g/cm3时,微球球形偏离度值低于10μm的PAMS微球粒子分数从14.3%提高至93.3%;调节外水相的组分来降低双重乳液与外水相在固化关键阶段的密度不匹配度,可显著提高最终PAMS微球的球形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封装 双重乳液 密度匹配 -α-甲基苯乙烯 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级单分散聚-α-甲基苯乙烯空心微球制备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素芬 刘一杨 +5 位作者 魏胜 苏琳 李波 漆小波 张占文 黄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647-2650,共4页
采用汇聚式双重乳液发生器通过乳液微封装技术制备得到了毫米级单分散的聚-α-甲基苯乙烯空心微球。初步研究了各相流速对乳液形成过程、乳液直径及其分散度的影响。基于获得的单分散双重乳液,采用旋转蒸发方式固化得到了分散度小于3%... 采用汇聚式双重乳液发生器通过乳液微封装技术制备得到了毫米级单分散的聚-α-甲基苯乙烯空心微球。初步研究了各相流速对乳液形成过程、乳液直径及其分散度的影响。基于获得的单分散双重乳液,采用旋转蒸发方式固化得到了分散度小于3%、直径800~1200μm的聚-α-甲基苯乙烯空心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甲基苯乙烯 空心微球 乳粒发生器 单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α-甲基苯乙烯空心微球制备过程中的缺损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陈素芬 李波 +2 位作者 刘一杨 张占文 漆小波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9-92,共4页
基于二次乳化技术产生W1/O/W2双重乳液,采用乳液微封装技术制备聚-α-甲基苯乙烯(PAMS)空心微球,研究了部分工艺参数对PAMS微球缺损形态和比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薄壁微球的低强度导致了微球表面缺损。当微球壁厚一定时,有3个因素影... 基于二次乳化技术产生W1/O/W2双重乳液,采用乳液微封装技术制备聚-α-甲基苯乙烯(PAMS)空心微球,研究了部分工艺参数对PAMS微球缺损形态和比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薄壁微球的低强度导致了微球表面缺损。当微球壁厚一定时,有3个因素影响缺损微球比例:W2相中聚乙烯醇质量分数、CaCl2质量分数和O/W2的相比,当它们分别为1.0%,1.5%,0.01时,薄壁(≤2μm)微球的缺损比例低于40%,球壳内也无气泡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甲基苯乙烯 空心微球 缺损 乳液微封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四元共聚物的制备及对ABS的改性 被引量:6
6
作者 李远 李文振 +4 位作者 钱正华 张来胜 董亮 王论 唐颂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共6页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四元共聚物。保持马来酸酐单体质量分数为5%,N-苯基马来酰亚胺单体质量分数为30%,改变α-甲基苯乙烯和苯乙烯的投料比合成系列四元共...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四元共聚物。保持马来酸酐单体质量分数为5%,N-苯基马来酰亚胺单体质量分数为30%,改变α-甲基苯乙烯和苯乙烯的投料比合成系列四元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凝胶渗透色谱对四元共聚物的化学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四元共聚物对ABS树脂耐热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α-甲基苯乙烯和苯乙烯的投料比为1∶1,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50×10~4左右的四元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最高达到253.3℃,5%热分解温度可达到351℃。该共聚物可使ABS共混物T_g升高到124.7℃,且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苯基马来酰亚胺 苯乙烯 α-甲基苯乙烯 马来酸酐 ABS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的2-甲基茚、1-甲基萘、1,4-二氢萘和4-甲基苯乙烯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奕奕 徐建芬 +3 位作者 阮东德 唐访良 杜圣军 顾红波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1-65,共5页
将地表水中的2-甲基茚、1-甲基萘、1,4-二氢萘和4-甲基苯乙烯同时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进样体积为20 mL时,方法检出限为0.42~0.46μg/L,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4.2%... 将地表水中的2-甲基茚、1-甲基萘、1,4-二氢萘和4-甲基苯乙烯同时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进样体积为20 mL时,方法检出限为0.42~0.46μg/L,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4.2%,加标回收率为80.0%~118.0%,均符合有关分析要求.该方法灵敏度高、分离效果良好,在实际样品测定特别是突发性环境污染应急事故监测中有较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甲基苯乙烯 2-甲基 1 4-二氢萘 1-甲基 自动吹扫捕集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地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固体酸催化剂Nafion/SiO_2的催化作用Ⅲ.α-甲基苯乙烯的二聚反应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海 徐柏庆 +1 位作者 王建武 邱显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7-430,共4页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 ,通过原位溶胶 -凝胶技术 ,将全氟磺酸树脂NafionNR5 0 (简称NR5 0 )颗粒分散组装到多孔性SiO2 中 ,制得中孔孔道、NR5 0纳米颗粒分布均匀的固体酸催化剂Nafion/SiO2 ,增加NR5 0的有效比表面积和酸性中心的暴露量 ,...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 ,通过原位溶胶 -凝胶技术 ,将全氟磺酸树脂NafionNR5 0 (简称NR5 0 )颗粒分散组装到多孔性SiO2 中 ,制得中孔孔道、NR5 0纳米颗粒分布均匀的固体酸催化剂Nafion/SiO2 ,增加NR5 0的有效比表面积和酸性中心的暴露量 ,提高其酸性中心的可接近程度。在非极性溶剂异丙苯中 ,催化剂Nafion/SiO2 对α -甲基苯乙烯的二聚反应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其单位酸性中心的催化活性比NR5 0高 2~ 3个数量级 ;α -甲基苯乙烯的二聚反应为一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催化剂Nafion/SiO2 催化作用 α-甲基苯乙烯 二聚反应 全氟磺酸树脂 溶胶-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ω-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交联聚苯乙烯共混物的制备、硫化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0
9
作者 董建 刘宗林 +1 位作者 韩念凤 侯志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2-135,共4页
以二乙烯苯(DVB)为交联剂,在过氧化苯甲酰(BPO)的引发下,苯乙烯(St)可在α,ω-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中就地进行自由基聚合,当体系中DVB的量控制在DVB/St≤2.0%(质量)范围内即可获得稳定的、具有流动性的α,ω-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 以二乙烯苯(DVB)为交联剂,在过氧化苯甲酰(BPO)的引发下,苯乙烯(St)可在α,ω-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中就地进行自由基聚合,当体系中DVB的量控制在DVB/St≤2.0%(质量)范围内即可获得稳定的、具有流动性的α,ω-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交联聚苯乙烯(CLPS)共混物。向共混物中加入过量的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可使其在室温下硫化成弹性体材料。其力学性能明显优于PDMS/PS共混物的硫化材料。并且随着MTES量的增加,材料的拉伸强度增强而断裂伸长率逐渐降低。此外,在PDMS/CLPS共混物的TEM研究中发现了特殊的微观相分离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 ω-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交联聚苯乙烯 共混 微观相分离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二酮钛配合物/MAO催化p-甲基苯乙烯间规聚合及与苯乙烯的间规共聚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敏 沈晓莉 +3 位作者 姬荣琴 李海青 丁会利 闫卫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3-105,109,共4页
三(二苯甲酰甲烷)苯氧基钛酸酯[(dbm)3Ti(OPh)]在MAO作用下,催化p-甲基苯乙烯间规聚合。讨论了催化剂浓度、铝钛比和聚合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在催化剂浓度为350μmol/L、铝钛比为500时,聚合活性最大为7.5×105g/molTi.h。聚合物有两... 三(二苯甲酰甲烷)苯氧基钛酸酯[(dbm)3Ti(OPh)]在MAO作用下,催化p-甲基苯乙烯间规聚合。讨论了催化剂浓度、铝钛比和聚合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在催化剂浓度为350μmol/L、铝钛比为500时,聚合活性最大为7.5×105g/molTi.h。聚合物有两个熔点183℃、203℃,分别对应晶型和晶型,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8℃左右。同时考察了在此催化体系下p-甲基苯乙烯与苯乙烯间规共聚的情况,苯乙烯和p-甲基苯乙烯的竞聚率分别为0.287、1.8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规聚合反应 共聚合 -甲基苯乙烯 苯乙烯 β-二酮钛配合物 竞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皂乳液聚合制备高浓度单分散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胶体粒子 被引量:4
11
作者 罗时忠 张凤美 +2 位作者 唐叶仓 尤丽莎 孙益民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11-414,共4页
 通过添加聚乙烯醇和丙酮,找到了一种无皂乳液聚合制备高浓度单分散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胶体粒子的新途径,粒子半径达纳米数量级,体系的固含量大于50%。研究了聚乙烯醇和丙酮对反应过程、胶乳粒子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烯醇和...  通过添加聚乙烯醇和丙酮,找到了一种无皂乳液聚合制备高浓度单分散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胶体粒子的新途径,粒子半径达纳米数量级,体系的固含量大于50%。研究了聚乙烯醇和丙酮对反应过程、胶乳粒子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烯醇和丙酮对高浓度无皂纳米胶乳粒子的形成与稳定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无皂乳液聚合 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 胶体粒子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臭氧处理聚-α-甲基苯乙烯微球表面化学镀镍 被引量:3
12
作者 匙芳廷 李波 +2 位作者 刘一杨 陈素芬 江波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3-376,共4页
通过对微球表面进行紫外臭氧的处理,改善了镍层在微球表面的沉积性,经紫外臭氧处理的聚-α-甲基苯乙烯微球通过红外图谱和红外图像表征,用扫描电镜测量处理前后的镀镍微球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经过紫外臭氧联合处理后,微球表面被氧化,同... 通过对微球表面进行紫外臭氧的处理,改善了镍层在微球表面的沉积性,经紫外臭氧处理的聚-α-甲基苯乙烯微球通过红外图谱和红外图像表征,用扫描电镜测量处理前后的镀镍微球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经过紫外臭氧联合处理后,微球表面被氧化,同时接入了氨基,且处理过的微球镀镍后的结合力和表面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从而得出用紫外臭氧表面改性的方法可以提高塑料微球和金属壳的结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镍 -α-甲基苯乙烯 紫外臭氧处理 红外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α-甲基苯乙烯热降解产物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占文 李波 +2 位作者 唐永建 陈素芬 刘一杨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21-1324,共4页
降解芯轴技术是制备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靶丸的重要技术之一。采用热分析技术研究了聚-α-甲基苯乙烯(PAMS)热降解温度,采用裂解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PAMS的热降解产物。研究表明:PAMS降解温度范围为260-320℃,在此温度下PAMS降解... 降解芯轴技术是制备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靶丸的重要技术之一。采用热分析技术研究了聚-α-甲基苯乙烯(PAMS)热降解温度,采用裂解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PAMS的热降解产物。研究表明:PAMS降解温度范围为260-320℃,在此温度下PAMS降解产物主要是α-甲基苯乙烯单体,另外还有微量四氢呋喃溶剂残留及廿甲基苯乙烯二聚体。因主链上季碳原子的存在,PAMS的热降解过程以端基裂解的解聚反应为主,单体产率超过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 降解芯轴技术 ICF靶 -α-甲基苯乙烯 降解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甲基苯乙烯环二聚体的研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健秀 王建刚 +1 位作者 王文涛 邱俊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4-77,共4页
选择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 ,合成了塑料加工助剂α -甲基苯乙烯环二聚体 ,并考察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确定了最适宜的工艺条件 ,产物收率为 86.79% ,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40次 ;用IR、NMR、MS验证了产物的结构 ;进行了在硬质PVC中的应用... 选择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 ,合成了塑料加工助剂α -甲基苯乙烯环二聚体 ,并考察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确定了最适宜的工艺条件 ,产物收率为 86.79% ,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40次 ;用IR、NMR、MS验证了产物的结构 ;进行了在硬质PVC中的应用试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甲基苯乙烯环二聚体 研制 离子交换树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α-甲基苯乙烯合成龙葵醇系列香料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廷翘 刘丽琴 郭雪飞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4-36,共3页
研究从α 甲基苯乙烯用低浓度过氧乙酸环氧化制得环氧化物 ,异构化得龙葵醛 ,产率5 8 6 %。将龙葵醛用硼氢化钠还原制得龙葵醇 ,总产率 47 6 % ;由环氧化物催化加氢制得龙葵醇 ,总产率 39 5 % ;α 甲基苯乙烯经氯代、酯化、皂化得 β ... 研究从α 甲基苯乙烯用低浓度过氧乙酸环氧化制得环氧化物 ,异构化得龙葵醛 ,产率5 8 6 %。将龙葵醛用硼氢化钠还原制得龙葵醇 ,总产率 47 6 % ;由环氧化物催化加氢制得龙葵醇 ,总产率 39 5 % ;α 甲基苯乙烯经氯代、酯化、皂化得 β 亚甲基苯乙醇 ,再催化加氢亦可制得龙葵醇 ,总产率 39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甲基苯乙烯 龙葵醇 龙葵醛 β-甲基苯乙 香料 合成香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基引发剂对聚α-甲基苯乙烯热降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霜 黄亚文 +3 位作者 李芳 陈素芬 张占文 杨军校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1-66,共6页
降解芯轴技术是制备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靶丸的重要技术之一。利用热分析技术研究了3种不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过氧化二叔丁基(DTBP)、过氧化苯甲酰(BPO))对聚α-甲基苯乙烯(PAMS)热降解温度的影响,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降解芯轴技术是制备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靶丸的重要技术之一。利用热分析技术研究了3种不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过氧化二叔丁基(DTBP)、过氧化苯甲酰(BPO))对聚α-甲基苯乙烯(PAMS)热降解温度的影响,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PAMS降解产物。研究表明,加入DTBP后,能较大降低PAMS的热降解温度,且不改变PAMS主要降解产物,其完全降解温度为339.8℃,相对未添加引发剂的PAMS,降低近50℃;此外,DTBP加入只起催化降解作用,其添加量的大小对PAMS热降解影响不大,但为降低制靶工艺不确定性,添加DTBP的含量应越小越好。而加入AIBN和BPO的PAMS完全降解温度分别为364.5℃和374.3℃,对提高PAMS的热降解性能没有较大改善,且加入AIBN后会有大分子降解产物出现,直接影响芯轴微球的降解性能及目标靶丸的球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甲基苯乙烯 降解芯轴技术 引发剂 降解温度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甲基苯乙烯改性ACS树脂的形态和流变学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俊刚 安全福 +2 位作者 郑晓晨 齐亚菲 杨丽庭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4期343-346,共4页
用乳液聚合的方法由丙烯请(AN)、苯乙烯(St)和α-甲基苯乙烯(α-MSt)合成了三元共聚物(PASMS),用扭辫分析仪(TB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共聚物与氯化聚乙烯(CPE)的相容性,结果说明,含有α-MSt的共聚物与CPE有... 用乳液聚合的方法由丙烯请(AN)、苯乙烯(St)和α-甲基苯乙烯(α-MSt)合成了三元共聚物(PASMS),用扭辫分析仪(TB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共聚物与氯化聚乙烯(CPE)的相容性,结果说明,含有α-MSt的共聚物与CPE有较好的相容性,并且有良好的流变行为。熔体的表现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下降,呈现假塑性流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学 形态学 α-甲基苯乙烯 ACS树脂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甲基苯乙烯对ABS树脂耐热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玉玲 巨安奇 +3 位作者 曹春雷 葛彦侠 张芳芳 张明耀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23,共5页
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α-甲基苯乙烯(α-MSt)/苯乙烯(St)/丙烯腈(AN)(α-MSAN)共聚物,用ABS 接枝共聚物与α-MSAN 熔融共混制备了耐热 ABS。研究了α-MSAN 组成对 ABS 耐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固定 AN 的含量,调整α-MSt/... 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α-甲基苯乙烯(α-MSt)/苯乙烯(St)/丙烯腈(AN)(α-MSAN)共聚物,用ABS 接枝共聚物与α-MSAN 熔融共混制备了耐热 ABS。研究了α-MSAN 组成对 ABS 耐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固定 AN 的含量,调整α-MSt/St 配比,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发现,α-MSAN 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随着α-MSt 含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α-MSt 含量每增加10%,共聚物的 T_g 均提高约1~2℃;动态力学分析发现,ABS 树脂的 T_g 随着α-MSt 含量的增加向高温方向移动,当α-MSt/St 配比为100/0时 T_g 高达129.5℃。固定α-MSt/St 的配比为50/50,调整 AN 含量,结果发现,当 AN 含量为25%(质量分数,下同)时,ABS 树脂的 T_g 可达121℃,且力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α-甲基苯乙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耐热性 玻璃化转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聚苯乙烯-氯甲基苯乙烯材料的合成及其对蒽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静荣 吕浩永 +2 位作者 刘惠玲 刘王玮 张慧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4-470,共7页
采用4-氯甲基苯乙烯(VBC)为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DVB),以磁性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修饰硅胶微球为核,在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下,以甲苯和聚乙二醇2000的混合溶液(质量比1∶2)为联合致孔剂,原位聚合制备了磁性... 采用4-氯甲基苯乙烯(VBC)为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DVB),以磁性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修饰硅胶微球为核,在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下,以甲苯和聚乙二醇2000的混合溶液(质量比1∶2)为联合致孔剂,原位聚合制备了磁性聚苯乙烯-氯甲基苯乙烯材料(Fe3O4@Si O2@DVBVBC)。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氮气物理吸附对该材料的结构和组成特性进行了表征。以蒽为考察对象,对制备材料的吸附性能进行了考察,发现单体和交联剂的质量比对材料的吸附能力影响较大。当单体和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4时,对蒽的吸附性能最佳。材料的孔结构会影响吸附平衡时间。制备的材料对蒽能够在3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且吸附率达95%。该材料对多环芳烃化合物的吸附主要依靠疏水作用。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材料对蒽的吸附性能对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具有较好的拟合程度。采用2 mL乙腈涡旋15 min可将99%的蒽洗脱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聚苯乙烯-甲基苯乙烯材料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丙烯腈)共混体系相分离的特征动态流变响应 被引量:9
20
作者 杜淼 王利群 +2 位作者 杨碧波 宋栩冰 郑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61-964,共4页
采用动态流变学方法,结合小角激光光散射(SALLS)测定,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丙烯腈)(SAN)共混体系的动态流变行为与相分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低频区域,时温叠加失效与共混物体系发生相分离有关,时温... 采用动态流变学方法,结合小角激光光散射(SALLS)测定,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丙烯腈)(SAN)共混体系的动态流变行为与相分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低频区域,时温叠加失效与共混物体系发生相分离有关,时温叠加失效温度Tb 与用SALLS测定的浊点温度Tc一致,用低频区域动态储能模量G’与频率 的关系[1gG’~lg( αT)] 偏离线性粘弹模型或时温叠加失效温度表征PMMA/SAN共混体系的相分离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丙烯腈)共混物 动态流变响应 动态流为行为 时温叠加 相分离 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