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α-熊果苷对酪氨酸酶二酚酶激活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秦良 刘有停 +1 位作者 陈毅明 张鹏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98-1801,共4页
采用酶动力学方法,以L-多巴为底物,通过酪氨酸酶二酚酶催化反应体系,研究α-熊果苷对二酚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α-熊果苷对酪氨酸酶的二酚酶催化反应产生激活效应,反应过程没有迟滞时间;由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得知,在一定... 采用酶动力学方法,以L-多巴为底物,通过酪氨酸酶二酚酶催化反应体系,研究α-熊果苷对二酚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α-熊果苷对酪氨酸酶的二酚酶催化反应产生激活效应,反应过程没有迟滞时间;由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得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催化反应系统中α-熊果苷浓度的增大,动力学参数Km逐渐减小,而最大反应速率Vmax逐渐增大,表明α-熊果苷对酪氨酸酶二酚酶的激活作用为竞争及非竞争混合型;并且从酶的构象变化及减少酶的自杀性失活的角度,阐述了α-熊果苷对酪氨酸酶二酚酶的激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酶 α-熊果苷 二酚酶激活 酶构象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全细胞催化高效合成α-熊果苷 被引量:6
2
作者 周祺 吕雪芹 +4 位作者 柴雪莹 刘延峰 李江华 堵国成 刘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1-7,共7页
α-熊果苷是一种糖苷类化合物,有较好的抗炎、修复和美白作用。通过生物转化法合成α-熊果苷具有高效、绿色环保的特点。该文以枯草芽孢杆菌为宿主,以对苯二酚(hydroquinone,HQ)和蔗糖为底物,异源表达来源于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 α-熊果苷是一种糖苷类化合物,有较好的抗炎、修复和美白作用。通过生物转化法合成α-熊果苷具有高效、绿色环保的特点。该文以枯草芽孢杆菌为宿主,以对苯二酚(hydroquinone,HQ)和蔗糖为底物,异源表达来源于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的蔗糖磷酸化酶(SmSP^(I336L))作为生物催化剂,全细胞催化高效合成α-熊果苷。首先,通过对蛋白表达能力的比较确定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WB800是合适的宿主菌株,并对SmSP^(I336L)进行启动子优化及多拷贝整合表达,获得全细胞催化合成α-熊果苷的重组B.subtilis,α-熊果苷的产量为54.05 g/L,底物HQ的摩尔转化率为43.7%;然后,通过优化SmSP^(I336L)的核糖体结合位点(ribosome binding site,RBS)序列显著提高了α-熊果苷的产量和底物HQ的摩尔转化率,分别达到99.14 g/L和80.15%;最后,对全细胞催化的条件进行优化,扩大催化体系至20 mL并将催化时间从22 h延长至34 h,进一步提高了α-熊果苷的产量且产量稳定,最终优化后的α-熊果苷产量最高达到了119.44 g/L,底物HQ的摩尔转化率为96.56%。该研究成果对α-熊果苷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熊果苷 蔗糖磷酸化酶 核糖体结合位点 序列优化 枯草芽孢杆菌 全细胞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生产α-熊果苷的反应条件优化及分子改造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文蕾 宿玲恰 +1 位作者 陶秀梅 吴敬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9-53,共5页
选择4种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GTase)分别为来源于Paenibacillus macerans的α-CGTase,Bacillus circulans 251的β-CGTase,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NO_2和Anaerobranca gottschalkii的α/β-CGTase,研究不同种类的CGTase生产α-... 选择4种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GTase)分别为来源于Paenibacillus macerans的α-CGTase,Bacillus circulans 251的β-CGTase,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NO_2和Anaerobranca gottschalkii的α/β-CGTase,研究不同种类的CGTase生产α-熊果苷的情况。以麦芽糊精为供体,对苯二酚(Hydroquinone HQ)为受体,通过CGTase和淀粉葡萄糖苷酶的两步酶法反应催化合成α-熊果苷。分别优化不同类型的酶合成α-熊果苷的条件,发现Anaerobranca gottschalkii来源的CGTase在如下最优条件下获得的HQ摩尔转化率最高,为25%:以葡萄糖当量(DE)值为9%~13%的50 g/L麦芽糊精作为供体,8 g/L HQ为受体,缓冲液pH 6.0,在40℃下反应24 h,沸水浴灭活后,加入糖化酶处理,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产物。为了进一步提高CGTase对底物的转化率,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对A.gottschalkii CGTase进行分子改造,得到1个突变体Y299A,在最优的反应条件下突变体的HQ转化率可达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 α-熊果苷 酶催化 定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糖磷酸化酶的半理性设计及生产α-熊果苷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沈洋 吕雪芹 +3 位作者 林璐 李江华 堵国成 刘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9,共9页
α-熊果苷是一种高价值糖苷,在化妆品和制药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酶法是生产α-熊果苷的主要手段,但由于缺乏高催化效率的酶而限制了α-熊果苷的生产。为了提高来自Streptococcus mutans UA159的蔗糖磷酸化酶(SmSP)的生物转化效率,... α-熊果苷是一种高价值糖苷,在化妆品和制药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酶法是生产α-熊果苷的主要手段,但由于缺乏高催化效率的酶而限制了α-熊果苷的生产。为了提高来自Streptococcus mutans UA159的蔗糖磷酸化酶(SmSP)的生物转化效率,进而提高α-熊果苷的产量,筛选了4种在Bacillus subtilis WB600中表达SmSP的载体,其中重组质粒pP43NMK-P43-gtfA在全细胞转化20 h后获得了最高的α-熊果苷产量(40.2 g/L)。其次,对SmSP催化活性中心周围的loop A进行了定点饱和突变,以提高酶和受体之间的亲和力,得到了突变体SmSP^I336L,其α-熊果苷产量和底物对苯二酚(hydroquinone,HQ)摩尔转化率分别为71.7 g/L和72.4%,产量相比对照提高了78.4%。最后,对重组菌株B.subtilis WB600/pP43NMK-P43-SmSP^I336L全细胞转化合成α-熊果苷反应条件进行优化,α-熊果苷的产量达到了110.3 g/L,HQ摩尔转化率为88.7%,产量相比对照提高了2.74倍。高催化效率重组菌株的构建,以及对突变体动力学的分析,对生物转化合成α-熊果苷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磷酸化酶 α-熊果苷 定点饱和突变 全细胞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糖磷酸化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催化合成α-熊果苷条件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显玲 宋连萍 +3 位作者 周燕妮 王海芳 谭夏云 苏龙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7-124,共8页
以来宾甘蔗地土壤为菌源,分离筛选出一株能高产蔗糖磷酸化酶的菌株SLLSM2,经过16S rDNA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以其为出发菌株对其产酶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之后对此酶催化合成α-熊果苷条件进行优... 以来宾甘蔗地土壤为菌源,分离筛选出一株能高产蔗糖磷酸化酶的菌株SLLSM2,经过16S rDNA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以其为出发菌株对其产酶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之后对此酶催化合成α-熊果苷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产酶条件为蔗糖含量7.5%,蛋白胨含量9.0%,接种量10%,pH 6.0,发酵96 h。在此优化条件下蔗糖磷酸化酶酶活由原来的23.12 U/mL提高到了120.07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5.19倍。此酶催化合成α-熊果苷的最优条件为:酶添加量150 U,氢醌浓度4%,反应温度45℃,pH6.0,在最优条件下,α-熊果苷合成摩尔转化率达44.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磷酸化酶 贝莱斯芽孢杆菌 发酵条件 α-熊果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熊果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孙雷 姚德立 +1 位作者 姚德坤 吴海龙 《中国林副特产》 2016年第3期87-90,共4页
通过研究α-熊果苷的衍生物的来源极其制备方法、α-熊果苷的美白作用机制、化妆品处方中的作用原理,较为全面的综述了α-熊果苷开发情况和研究进展。其中包括α-熊果苷的皮肤美白作用,工业化生产α-熊果苷所采用的方法。最后,α-熊果... 通过研究α-熊果苷的衍生物的来源极其制备方法、α-熊果苷的美白作用机制、化妆品处方中的作用原理,较为全面的综述了α-熊果苷开发情况和研究进展。其中包括α-熊果苷的皮肤美白作用,工业化生产α-熊果苷所采用的方法。最后,α-熊果苷作为目前较好的、高效的、安全的美白剂,具有广阔市场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熊果苷 制备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全细胞催化产α-熊果苷的研究
7
作者 吴涵 毛银 +1 位作者 周胜虎 邓禹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5年第4期131-138,共8页
α-熊果苷是二十一世纪理想的皮肤美白祛斑活性剂。当前,α-熊果苷的合成主要依赖酶催化或微生物发酵,由于产品价格昂贵,市场供不应求。因此,进一步提高α-熊果苷的产量有望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该研究通过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肠... α-熊果苷是二十一世纪理想的皮肤美白祛斑活性剂。当前,α-熊果苷的合成主要依赖酶催化或微生物发酵,由于产品价格昂贵,市场供不应求。因此,进一步提高α-熊果苷的产量有望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该研究通过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肠膜明串珠菌的蔗糖磷酸化酶(sucrose phosphorylase,SPase),实现了全细胞催化产α-熊果苷的目标。随后,系统地分析了诱导温度、培养基类型、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beta-D-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浓度、诱导OD 600、接种量及诱导后培养时间对SPase的酶活性和表达水平的影响。在最佳产酶条件下全细胞催化显著提高了α-熊果苷的产量,总产量达到158.8 g/L,转化率为86.8%。为进一步提高全细胞催化次数,建立了固定化细胞技术并优化了催化过程参数,最终在14次循环催化后累计产量达到323.9 g/L,为α-熊果苷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熊果苷 蔗糖磷酸化酶 大肠杆菌 固定化细胞技术 对苯二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α-、β-熊果苷及烟酰胺 被引量:31
8
作者 程鹏 陈梅兰 朱岩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9-92,共4页
建立了美白类化妆品中熊果苷的两种光学异构体α-熊果苷和β-熊果苷及烟酰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用氯化钠水溶液-氯仿(2∶1,v/v)进行萃取。固定相为依利特ODS-BP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10∶90,v/v),柱温... 建立了美白类化妆品中熊果苷的两种光学异构体α-熊果苷和β-熊果苷及烟酰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用氯化钠水溶液-氯仿(2∶1,v/v)进行萃取。固定相为依利特ODS-BP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10∶90,v/v),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为0.5mL/min,进样量为20μL。在上述条件下α-熊果苷、β-熊果苷和烟酰胺的质量浓度依次在0.07~50,0.06~50,0.05~50mg/L时与色谱峰面积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对标准偏差(n=7)分别为1.65%、1.73%和1.33%。将该方法用于化妆品的检测,回收率为91.7%~109.6%。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化妆品美白成分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α-熊果苷 β-熊果苷 烟酰胺 化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