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α-亚硝基-β-萘酚钴渣制备氧化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云派 柳中梅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研究了以混合二甲苯为溶剂,亚硫酸钠为还原剂,从α-亚硝基-β-萘酚钴渣中溶解并沉淀亚硫酸钴,再用盐酸浸出得到氯化钴溶液。试验结果表明:每15.12g钴渣需混合二甲苯200mL,亚硫酸钠3.27g,蒸馏水40mL,还原回流时间2h,浸出剂为1.0mol/L盐酸... 研究了以混合二甲苯为溶剂,亚硫酸钠为还原剂,从α-亚硝基-β-萘酚钴渣中溶解并沉淀亚硫酸钴,再用盐酸浸出得到氯化钴溶液。试验结果表明:每15.12g钴渣需混合二甲苯200mL,亚硫酸钠3.27g,蒸馏水40mL,还原回流时间2h,浸出剂为1.0mol/L盐酸25mL,浸出时间约1h;最佳条件下,钴的单次浸出率为87.48%;氯化钴溶液经H2O2氧化除铁、P204萃取除杂得到纯度较高的钴溶液,用草酸铵沉淀并煅烧后制得氧化钴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亚硝基-β-萘酚钴渣 硫酸钠 盐酸 沉淀 浸出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亚硝基-β-萘酚的合成及其在硫酸锌溶液中除钴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吴玉席 李小平 李义兵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2年第3期71-75,共5页
以β-萘酚,亚硝酸钠为原料系统研究了α-亚硝基-β-萘酚在冰乙酸溶液中的合成工艺。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pH值、物料比例对合成α-亚硝基-β-萘酚产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其合成产率可达95.15%。进行了α-... 以β-萘酚,亚硝酸钠为原料系统研究了α-亚硝基-β-萘酚在冰乙酸溶液中的合成工艺。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pH值、物料比例对合成α-亚硝基-β-萘酚产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其合成产率可达95.15%。进行了α-亚硝基-β-萘酚沉淀分离硫酸锌溶液(中浸上清)中钴的条件和优化试验,对药剂的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范围等因素进行了考察,确定了α-亚硝基-β-萘酚沉钴的最佳反应条件。采用该工艺可将硫酸锌溶液中的钴含量降至0.2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硝基-萘酚 硝酸钠 硫酸锌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萘酚钴盐渣的综合利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蒋伟 王海北 +3 位作者 刘三平 蒋训雄 汪胜东 范艳青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7-89,共3页
研究内蒙某锌厂β-萘酚除钴渣综合回收钴。结果表明,β-萘酚钴盐不适合焙烧-还原浸出工艺。采用"焙烧-硫酸化焙烧-浸出"可彻底地将钴从β-萘酚盐中浸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氧化焙烧温度500-600℃、时间1h,硫酸化焙烧温度600-620℃、时间1... 研究内蒙某锌厂β-萘酚除钴渣综合回收钴。结果表明,β-萘酚钴盐不适合焙烧-还原浸出工艺。采用"焙烧-硫酸化焙烧-浸出"可彻底地将钴从β-萘酚盐中浸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氧化焙烧温度500-600℃、时间1h,硫酸化焙烧温度600-620℃、时间1h、硫酸用量0.7-0.8mL/g、浸出时间1h。最佳条件下,钴的浸出率高达99.5%以上。浸出液铁的脱除率大于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技术 β-萘酚 硫酸化焙烧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与1-亚硝基-2-萘酚反应的研究
4
作者 邹洪 朱若华 +1 位作者 谷学新 袁倬斌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8-471,共4页
本文用荧光、分子吸收光谱和电化学等方法研究了在含 Na NO2 的 HNO3溶液中酪氨酸与 1 -亚硝基 - 2 -萘酚的反应 ,该反应最后生成具有荧光性质的酚噻嗪类化合物。于 - 0 .5 3V( vs. SCE)处被还原的反应中间物酚噻嗪类化合物的氧化物可... 本文用荧光、分子吸收光谱和电化学等方法研究了在含 Na NO2 的 HNO3溶液中酪氨酸与 1 -亚硝基 - 2 -萘酚的反应 ,该反应最后生成具有荧光性质的酚噻嗪类化合物。于 - 0 .5 3V( vs. SCE)处被还原的反应中间物酚噻嗪类化合物的氧化物可被光还原为酚噻嗪类化合物 ,其分解过程的反应为二级反应 ;反应速度常数为 5× 1 0 - 4L· mol- 1· min- 1。酚噻嗪类化合物的生成过程为一级反应 ,反应速度常数为 0 .0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 1-硝基-2-萘酚 荧光法 分子吸收光谱法 电化学法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配合物的研究(Ⅲ)——稀土离子与HPMBP及α-亚硝基-β-萘酚三元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5
作者 齐玉兰 彭高聪 +2 位作者 李小静 吴园生 杨汝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8年第8期844-846,共3页
自从1959年Iensen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HPMBP)推荐为一种新型β-二酮类萃取剂以来,用它作为酸性螯合配体而合成的稀土三元配合物为数不少,但所涉及的中性配体多为膦氧单齿配体和以氮为配位原子的联吡啶及二氮杂菲类双... 自从1959年Iensen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HPMBP)推荐为一种新型β-二酮类萃取剂以来,用它作为酸性螯合配体而合成的稀土三元配合物为数不少,但所涉及的中性配体多为膦氧单齿配体和以氮为配位原子的联吡啶及二氮杂菲类双齿配体。α-亚硝基-β-萘酚(NN)作为酸性配体已被广泛地用于过渡元素的溶剂萃取,但用它作为中性配体的稀土三元配合物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了14种稀土离子与HPMBP及NN的二元固态配合物的合成并对其红外光谱、质子核磁共振谱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 α-硝基-萘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亚硝基-β-萘酚活化浮选氧化锌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孟维 莫红兵 +3 位作者 周伟 许峰 徐伟箭 欧恩才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7-111,共5页
采用α-亚硝基-β-萘酚为活化剂和十八胺为捕收剂对氧化锌矿石浮选,并考察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活化剂、捕收剂、分散剂的类型和用量是影响锌的品位和回收率的主要因素,α-亚硝基-β-萘酚是氧化锌矿石浮选的有效活化剂.用木质素磺酸钙... 采用α-亚硝基-β-萘酚为活化剂和十八胺为捕收剂对氧化锌矿石浮选,并考察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活化剂、捕收剂、分散剂的类型和用量是影响锌的品位和回收率的主要因素,α-亚硝基-β-萘酚是氧化锌矿石浮选的有效活化剂.用木质素磺酸钙作为分散剂,经α-亚硝基-β-萘酚活化后,在pH=9.5时,锌的品位从初始等级的22.30%达到了38.26%,回收率达到87.90%.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矿物表面α-亚硝基-β-萘酚和Zn2+配位通过ZnO键形成六元环,从而增强矿物表面的疏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硝基-萘酚 十八胺 活化剂 氧化锌矿石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亚硝基-2-萘酚浊点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水样中痕量铁的测定 被引量:4
7
作者 边瑞香 丁亚平 李丽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28-1131,共4页
采用以1-亚硝基-2-萘酚为螯合剂、Triton X-114为表面活性剂的新型浊点萃取体系富集水中的痕量铁,并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铁进行测定。详细探讨了溶液pH值、表面活性剂浓度、络合剂浓度、平衡温度、平衡时间等对浊点萃取及测定灵敏度... 采用以1-亚硝基-2-萘酚为螯合剂、Triton X-114为表面活性剂的新型浊点萃取体系富集水中的痕量铁,并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铁进行测定。详细探讨了溶液pH值、表面活性剂浓度、络合剂浓度、平衡温度、平衡时间等对浊点萃取及测定灵敏度的影响,优化了实验条件。在最佳条件下测得铁的检出限(S/N=3)为0.42μg.L-1,富集倍数为32,校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6。应用该法测定海水、湖水及自来水中的痕量铁,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量铁 1-硝基-2-萘酚 浊点萃取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锌电解液中的α-亚硝基-β-萘酚、β-萘酚
8
作者 万有岳 李琼莉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2年第3期68-70,84,共4页
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锌电解液中的α-亚硝基-β-萘酚、β-萘酚。此法采用无水乙醇沉淀试样中的大部分硫酸锌,使用日本岛津液相色谱柱,以甲醇:水(磷酸二氢钾KH_2PO_4(0.05mol/L))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 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锌电解液中的α-亚硝基-β-萘酚、β-萘酚。此法采用无水乙醇沉淀试样中的大部分硫酸锌,使用日本岛津液相色谱柱,以甲醇:水(磷酸二氢钾KH_2PO_4(0.05mol/L))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研究表明:含量在0.2 mg/L以上检测值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都为0.9998。本方法对α-亚硝基-β-萘酚和β-萘酚的检出限为0.2mg/L,α-亚硝基-β-萘酚的回收率为99.30%,β-萘酚的回收率为99.07%。该方法能够快速进行锌电解液中α-亚硝基-β-萘酚、β-萘酚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硝基-萘酚 β-萘酚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冶炼净化渣中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 被引量:3
9
作者 甄勇 永红 肖志鹏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2年第3期49-52,共4页
某锌冶炼厂浸出液采用锑盐净化除杂,产生的净化渣含锌35%~37%,含铜12%~14%,含镉5%~7%,含钴0.9%~1.1%。本文介绍了β-萘酚除钴工艺的锑盐净化渣综合回收工艺,该工艺增加除铁工序,减少了β-萘酚与铁的副反应,降低了β-萘酚除钴成本,... 某锌冶炼厂浸出液采用锑盐净化除杂,产生的净化渣含锌35%~37%,含铜12%~14%,含镉5%~7%,含钴0.9%~1.1%。本文介绍了β-萘酚除钴工艺的锑盐净化渣综合回收工艺,该工艺增加除铁工序,减少了β-萘酚与铁的副反应,降低了β-萘酚除钴成本,为解决β-萘酚除钴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化 回收 β-萘酚 除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缺血修饰性白蛋白测定法在诊断早期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志晓 王前 +1 位作者 郑磊 包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78-1380,共3页
目的评价改良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MA)测定方法对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研究84例胸痛病人,其中确诊急性心肌梗死病人43例,胸痛对照组41例,所有病人均在发病6h内抽血,用改良钴-白蛋白结合法测定缺血修饰性白蛋白,结果用吸光度大小表... 目的评价改良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MA)测定方法对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研究84例胸痛病人,其中确诊急性心肌梗死病人43例,胸痛对照组41例,所有病人均在发病6h内抽血,用改良钴-白蛋白结合法测定缺血修饰性白蛋白,结果用吸光度大小表示;利用ROC曲线来评价IMA诊断AMI的阀值。结果AMI组IMA吸光度值为(1.195±0.320),胸痛组IMA吸光度为(0.855±0.068),两组差异显著(P<0.001)。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947,当阀值为0.906时,其诊断敏感度为93.0%,诊断特异度82.9%。结论利用改良方法测定IMA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修饰性白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1-硝基-2-萘酚 白蛋白-结合实验 二硫苏糖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态FeNiCr合金中铁的胶束光度法测定
11
作者 夏畅斌 何湘柱 +1 位作者 王红军 黄念东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43,46,共3页
在pH1.0的HCl-KCl和Tween80胶束介质中,研究了1-亚硝基-2-萘酚(NN)与Fe(Ⅲ)的显色反应。建立了胶束光度法测定微量Fe(Ⅲ)的新方法。结果表明,Fe(Ⅲ)-NN(pH1.0)的吸收峰在445nm;摩尔吸光系数为1.68×104L·mol-1·cm-1;检出... 在pH1.0的HCl-KCl和Tween80胶束介质中,研究了1-亚硝基-2-萘酚(NN)与Fe(Ⅲ)的显色反应。建立了胶束光度法测定微量Fe(Ⅲ)的新方法。结果表明,Fe(Ⅲ)-NN(pH1.0)的吸收峰在445nm;摩尔吸光系数为1.68×104L·mol-1·cm-1;检出限为0.025mg·L-1;有色溶液的吸光度与Fe(Ⅲ)量在0.5-2.5m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加标回收率为97.8%-104.3%(n=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胶束 1-硝基-2-萘酚 TWEEN 80 非晶态FeNiCr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