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6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元移植与鼠颞叶癫痫海马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的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丽丽 王桂松 +4 位作者 梅广海 徐纪文 田鑫 江基尧 罗其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8-531,共4页
目的探讨脂肪干细胞(ADSCs)转化神经元移植前后大鼠颞叶癫痫海马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的变化及海马形态学改变。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移植组(n=15):海马内注射海人酸(KA)后,依据大鼠左侧海马CA3区坐标,立体定向将ADSCs转化... 目的探讨脂肪干细胞(ADSCs)转化神经元移植前后大鼠颞叶癫痫海马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的变化及海马形态学改变。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移植组(n=15):海马内注射海人酸(KA)后,依据大鼠左侧海马CA3区坐标,立体定向将ADSCs转化神经元注入海马;移植对照组(n=15):海马内注射KA后,靶点内移植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对照组(n=10):海马内注射生理盐水后,不进行任何移植。比较手术前后大鼠海马GABA能神经元的变化以及海马形态学的改变。结果ADSCs转化神经元移植后,GABA能神经元较移植前显著增加(P<0.01)。移植对照组海马区神经元水肿数量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增多,细胞内胞质贫乏,细胞器数量减少,细胞核边界不规整;而移植组神经元水肿减轻,其余结构变化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异不大;且术后8周较2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的差异更小。结论ADSCs转化神经元移植对颞叶癫痫大鼠的神经元修复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移植 颞叶癫痫 海马 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源性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为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任红苗 王宜南 +1 位作者 陈继川 张世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67-1070,共4页
目的探讨诱导脂肪源性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分化为GABA能神经元的体外培养方法,为细胞移植修复神经系统损伤提供种子细胞。方法贴壁培养C57BL/6小鼠(附睾脂肪垫)脂肪来源的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流... 目的探讨诱导脂肪源性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分化为GABA能神经元的体外培养方法,为细胞移植修复神经系统损伤提供种子细胞。方法贴壁培养C57BL/6小鼠(附睾脂肪垫)脂肪来源的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流式细胞仪进行表型鉴定(CD45、CD90、CD105)及标志物纤连蛋白(fibronectin)鉴定后,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2%B27的Neuro-basal培养基中诱导成NSCs。用免疫荧光细胞染色法进行NSC特异性标记物Nestin、增殖能力BrdU检测,再次添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骨形成蛋白2后,维甲酸(RA)诱导分化为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并进行其标志物GABA的检测。结果分离纯化的ADSCs CD90、CD105表达强阳性,CD45表达阴性;诱导后的干细胞球经Nestin及BrdU鉴定为NSCs,且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后的神经元GABA抗体染色呈阳性。结论在特定神经营养因子作用下,ADSCs在体外诱导生成的NSCs可被诱导分化为GABA能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来源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 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离子通道相互作用蛋白1与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在戊四唑致癫痫大鼠海马部位的改变
3
作者 罗爱华 廖卫平 +2 位作者 苏涛 孙卫文 张灼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9期842-844,F0003,共4页
目的研究钾离子通道相互作用蛋白1(KChIP1)在癫痫发生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与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的关系。方法成年大鼠制作急性戊四唑癫痫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大鼠脑中KChIP1免疫阳性神经元与GABA... 目的研究钾离子通道相互作用蛋白1(KChIP1)在癫痫发生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与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的关系。方法成年大鼠制作急性戊四唑癫痫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大鼠脑中KChIP1免疫阳性神经元与GABA能阳性神经元在海马部位的表达及改变。结果急性戊四唑癫痫大鼠海马部KChIP1阳性神经元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GABA能阳性神经元、KChIP1/GABA双标阳性神经元数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KChIP1和GABA能阳性神经元在海马部位的共存率约为63.9%。结论KChIP1在癫痫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KChIP1与GABA能神经元虽有密切的共存关系,但在功能上并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钾离子通道相互作用蛋白1(KChIP1) 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 戊四唑 海马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对小鼠大脑皮层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赵士弟 黄丽 关宿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58-760,共3页
目的:探讨脑缺血诱导小鼠大脑皮层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电生理特性的变化。方法:取生后15~17d的FVB-Tg(GADGFP)4570Swn/J小鼠大脑做冠状切片(400μm),采用IR-DIC显微镜选择大脑皮层GA-BA能神经元,运用Axoclamp-2B放大器全细胞记... 目的:探讨脑缺血诱导小鼠大脑皮层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电生理特性的变化。方法:取生后15~17d的FVB-Tg(GADGFP)4570Swn/J小鼠大脑做冠状切片(400μm),采用IR-DIC显微镜选择大脑皮层GA-BA能神经元,运用Axoclamp-2B放大器全细胞记录模式记录大脑皮层GABA能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阈电位(Vts)和绝对不应期(ARP),分析群集发放的动作电位间距(ISI)和动作电位峰时程标准差(SDST)。结果:与缺血前相比,缺血后大脑皮层GABA能神经元产生群集动作电位的ISI和SDST降低(P<0.01),Vts和ARP延长(P<0.01)。结论:缺血改变导致GABA能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不应期和阈电位升高,使大脑皮层GABA能神经元兴奋性降低,动作电位的编码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脑缺血 大脑皮层 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 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对睡眠-觉醒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冯首花 王艳秋 庄慧魁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347-351,共5页
调节睡眠-觉醒的解剖结构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下丘脑、中脑、脑桥和延髓等。这些结构中的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既可以通过远距离投射至与睡眠-觉醒相关的区域调节睡眠-觉醒状态,又可以受局部相关因子的调控而发挥作用。位... 调节睡眠-觉醒的解剖结构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下丘脑、中脑、脑桥和延髓等。这些结构中的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既可以通过远距离投射至与睡眠-觉醒相关的区域调节睡眠-觉醒状态,又可以受局部相关因子的调控而发挥作用。位于同一结构中的GABA能神经元可调节不同的睡眠阶段,如下丘脑中的GABA能神经元既可促进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又可促进快速眼动睡眠(REM)。而位于不同结构中的GABA能神经元对觉醒和(或)睡眠分期的调节存在相似的作用,如下丘脑和脑干中的GABA能神经元对NREM睡眠均有促进的作用。本文就不同大脑结构的GABA能神经元对NREM、REM及觉醒调节作用的研究现状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 非快速眼动睡眠 快速眼动睡眠 觉醒 调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耳蜗毁损后大鼠下丘核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的分布及调控 被引量:2
6
作者 廖华 吴展元 +1 位作者 华清泉 肖伯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55-357,共3页
目的研究单侧耳蜗毁损后大鼠下丘核(inferiorcolliculus,IC)内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GABA)能神经元数量及分布的变化与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aciddecarboxylase,GAD65)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通过计算机... 目的研究单侧耳蜗毁损后大鼠下丘核(inferiorcolliculus,IC)内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GABA)能神经元数量及分布的变化与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aciddecarboxylase,GAD65)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通过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分别检测大鼠单侧耳蜗毁损后3、7、30天双侧下丘核内GABA能神经元的数量及GAD65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大鼠下丘核内GABA能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下丘中央核,单侧耳蜗毁损后3天手术对侧下丘中央核GABA能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术后7天进一步下降,至术后30天,下丘中央核中GABA能神经元数量回升,但仍显著低于手术同侧及正常对照组。术后3天手术同侧及对侧下丘中央核GAD65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分别下降23%(P<0.05)和41%(P<0.01)。术后7天,双侧下丘GAD65水平均出现回升,但手术对侧仍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手术后30天,下丘核内GAD65表达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耳蜗去传入损伤后,下丘核内GABA能神经元的数量变化与GAD65的水平有关,提示脑干听觉中枢可能通过GABA合成的减少而产生去抑制,从而发生功能重组。但GAD65主要参与对短时程GABA需求变化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可塑性 γ-氨基丁酸 谷氨酸脱羧酶 下丘 耳蜗毁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在丙泊酚缓解抑郁模型大鼠电休克后脑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舒婷 任力 闵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9-165,共7页
目的探讨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能神经元在丙泊酚缓解抑郁大鼠电休克(electroconvulsive shock,ECS)后学习记忆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法建模成功的36... 目的探讨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能神经元在丙泊酚缓解抑郁大鼠电休克(electroconvulsive shock,ECS)后学习记忆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法建模成功的36只抑郁症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丙泊酚+电休克组、电休克组和抑郁组,另设同批次未建模的12只健康大鼠为对照组。丙泊酚+电休克组用丙泊酚联合电休克治疗,电休克组行电休克治疗,抑郁组与对照组行伪电休克处理。治疗完毕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ELISA法检测海马GABA浓度;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blot检测海马GABAARα5的蛋白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提示,电休克组逃避潜伏期最长,空间探索时间最短(P<0.05);电休克组和丙泊酚+电休克组比抑郁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空间探索时间缩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空间探索时间延长(P<0.05)。蛋白表达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组GABA含量下降,GABAARα5表达水平降低(P<0.05),电休克组和丙泊酚+电休克组GABA含量和GABAARα5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电休克组相比,丙泊酚+电休克组GABA含量下降,GABAARα5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丙泊酚在电休克过程中具有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GABA能神经系统相关递质和受体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休克 丙泊酚 认知功能 γ-氨基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转运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田恬 孙强 +1 位作者 袁鹏 朱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6-530,共5页
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在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ABA从突触前元件释放后,由γ-氨基丁酸转运体(GATs)再摄取从突触间隙中被移除。随着研究的深入,GATs在癫痫、阿尔茨海默病、帕金... 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在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ABA从突触前元件释放后,由γ-氨基丁酸转运体(GATs)再摄取从突触间隙中被移除。随着研究的深入,GATs在癫痫、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脑卒中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意义陆续被揭示,其各类抑制药在动物模型中表现出一定的治疗效果。本文就GATs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递质 γ-氨基丁酸 GABA血浆膜转运蛋白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能系统紊乱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9
作者 胡小义 伍海鹏 +1 位作者 杨建军 纪木火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88,共6页
γ-氨基丁酸能系统紊乱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主要涉及大脑中的兴奋与抑制信号失衡。兴奋与抑制信号的平衡是神经系统维持内稳态的基础,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可能会导致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展,如癫痫、围术期神经认... γ-氨基丁酸能系统紊乱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主要涉及大脑中的兴奋与抑制信号失衡。兴奋与抑制信号的平衡是神经系统维持内稳态的基础,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可能会导致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展,如癫痫、围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深入理解兴奋与抑制信号平衡对于预防和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γ-氨基丁酸能系统紊乱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 兴奋/抑制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γ-氨基丁酸富化需求的稻谷品种筛选
10
作者 吴其飞 张子阳 +2 位作者 米行琼 刘淑一 徐斌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2,共10页
为筛选高γ-氨基丁酸(GABA)稻谷品种,对产自我国的16个稻谷品种进行加温加湿处理,以富化稻谷的GABA含量。通过测定谷氨酸(Glu)含量、谷氨酸脱羧酶(GAD)活性、发芽率、吸水速率等参数,筛选出适宜GABA富化的稻谷品种。结果表明,加温加湿... 为筛选高γ-氨基丁酸(GABA)稻谷品种,对产自我国的16个稻谷品种进行加温加湿处理,以富化稻谷的GABA含量。通过测定谷氨酸(Glu)含量、谷氨酸脱羧酶(GAD)活性、发芽率、吸水速率等参数,筛选出适宜GABA富化的稻谷品种。结果表明,加温加湿法对稻谷GABA富化效果有明显的地域品种差异,多数粳稻的GABA含量在富化后高于籼稻,其中江苏粳稻GABA增量最高;南粳3908与南粳46富化后的GABA含量及增量均处于较高水平;富化后GAD活性可作为筛选高GABA含量稻谷品种的指标;发芽率和吸水速率(<8 h)可用于辅助预测稻谷GABA的富化效果。综上,将GAD活性作为参考指标,结合稻谷浸泡发芽的发芽率和吸水速率等参数能够较好地筛选出适宜GABA富化的稻谷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温加湿法 γ-氨基丁酸 谷氨酸脱羧酶 稻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对干旱胁迫下金花菜种子萌发及其试管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11
作者 柯维忠 曾芷仪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8期57-65,共9页
以上海金花菜为试验材料,使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并在PEG-6000阈值的基础上,分析在MS培养基中添加浓度为0%、0.1%、0.2%、0.4%、0.8%、1.6%的GABA后金花菜种子萌发及其试管苗生长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和基因表达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以上海金花菜为试验材料,使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并在PEG-6000阈值的基础上,分析在MS培养基中添加浓度为0%、0.1%、0.2%、0.4%、0.8%、1.6%的GABA后金花菜种子萌发及其试管苗生长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和基因表达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5%PEG-6000干旱胁迫下,金花菜种子无菌萌发苗和试管苗的CAT活性、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均显著增加,有利于促进WRKY转录因子、蛋白TIFY 8、转录因子MYB13、NAC转录因子47、ABC转运A家族成员7、晚期胚胎发生丰富蛋白2和乙烯反应转录因子ERF110等基因的表达;在5%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0.2%和0.4%GABA有利于提高金花菜种子无菌萌发苗及其试管苗的CAT活性、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脯氨酸含量,以及降低其MDA含量,也有利于促进金花菜种子无菌萌发苗及其试管苗WRKY转录因子、蛋白TIFY 8、转录因子MYB13、NAC转录因子47、ABC转运A家族成员7、晚期胚胎发生丰富蛋白2和乙烯反应转录因子ERF110等基因的表达;在5%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下,添加不同浓度的GABA,金花菜种子萌发苗和试管苗的生长指标与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和基因表达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综上,外施0.2%和0.4%GABA能有效提高干旱胁迫下金花菜种子和试管苗抗旱性,可将其应用于提高金花菜抗旱性的实际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菜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 γ-氨基丁酸 种子萌发 试管苗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胞质非特异性二肽酶对γ-氨基丁酸的催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一维 崔文璟 +1 位作者 周哲敏 刘中美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144,共6页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等领域,目前主要利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作为宿主菌,由酶催化方法生产。在全细胞转化过程中,GABA会进入三羧酸循环进行降解,导致转化率低下;通过敲基因阻碍此途径...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等领域,目前主要利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作为宿主菌,由酶催化方法生产。在全细胞转化过程中,GABA会进入三羧酸循环进行降解,导致转化率低下;通过敲基因阻碍此途径又会严重影响宿主菌的生长。该研究揭示了一条新的GABA的消耗途径:GABA在胞质非特异性二肽酶(cytosolic nonspecific dipeptidase,pepD)的作用下缩合形成二肽。该文构建了2个工程菌株:敲除E.coli BL21(DE3)基因组上的pepD基因,构建了ΔpepD菌株;在E.coli BL21(DE3)中过表达了pepD基因,构建了OE pepD菌株。以GABA和谷氨酸钠(monosodium glutamate,MSG)为底物,进行全细胞转化反应。结果表明,该酶不能催化MSG发生反应,但是能催化GABA发生反应。通过研究2个菌株消耗GABA的历程,发现OE pepD的GABA消耗量比ΔpepD菌株高出17.5%,消耗量在2 h之后都不再增加。利用LC-MS鉴定纯酶催化反应的产物,证实产物是GABA形成的二肽。该研究构建的菌株可以在不影响大肠杆菌生长的情况下有效提高GABA的产量,为GABA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胞质非特异性二肽酶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γ-氨基丁酸喷施对燕麦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臣杰 李舒琦 +2 位作者 邓飞 刘静文 任健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9-497,共9页
燕麦(Avena sativa L.)作为一种世界性的重要饲草,其生长受到水分胁迫的影响和激素代谢调节。本研究利用PEG-6000模拟了中度干旱(15%)和重度干旱(25%),在不同干旱胁迫下于燕麦幼苗期喷施0.5和1 mmol·L^(-1)γ-氨基丁酸(γ-aminobut... 燕麦(Avena sativa L.)作为一种世界性的重要饲草,其生长受到水分胁迫的影响和激素代谢调节。本研究利用PEG-6000模拟了中度干旱(15%)和重度干旱(25%),在不同干旱胁迫下于燕麦幼苗期喷施0.5和1 mmol·L^(-1)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探究外源GABA对干旱胁迫下燕麦幼苗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干旱程度的加剧,燕麦幼苗的株高、叶长、叶宽、根长和地上生物量呈降低趋势,特别是重度干旱胁迫下显著降低(P<0.05),叶面喷施GABA后,燕麦的叶长、叶宽、根长和地上生物量则得到了显著提高(P<0.05);(2)干旱胁迫导致燕麦幼苗叶绿素含量、PSⅡ实际光能转换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Photochemical quenching coefficient,qP)和PSⅡ电子传递速率(Electron transport rate,ETR)的降低和天线热耗散百分率(Antenna thermal dissipation percentage,Hd)的升高,相反,叶面喷施GABA后,尤其是重度干旱胁迫下,叶绿素总量,Fv'/Fm',qP,ETR,Hd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1 mmol·L^(-1)的影响最为明显;(3)相关性分析表明,地上部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 per plant,ABP)与Fm',Fv'/Fm'呈显著正相关(P<0.05),根冠比(Root-shoot ratio,R-SR)却与之相反,两者均与Hd呈显著负相关(P<0.05)。因而,燕麦在遭受干旱的情况下,可以喷施GABA可以缓解干旱对燕麦幼苗光合和生长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干旱胁迫 燕麦 幼苗生长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和油菜素内酯处理对涩味‘无核白’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14
作者 何雅文 周晓明 +4 位作者 张雯 吴久赟 伍新宇 钟海霞 张付春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98-1109,共12页
旨在研究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和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对‘无核白’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涩味‘无核白’葡萄为试验材料,在花后89 d分别采用100μmol·L^(-1)、400μmol·L^(-1)、1000μmol·... 旨在研究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和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对‘无核白’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涩味‘无核白’葡萄为试验材料,在花后89 d分别采用100μmol·L^(-1)、400μmol·L^(-1)、1000μmol·L^(-1)的GABA或0.4 mg·L^(-1)、1.2 mg·L^(-1)、2.0 mg·L^(-1)的Br对果实进行处理,以清水为对照,采集样本测定果实的质地结构、果实色泽、糖酸含量及酚类物质含量。结果表明GABA对果实质地和糖酸含量有提升作用,果皮中酚类物质含量随GABA浓度增加而增加,其中400μmol·L^(-1)处理果实单宁含量上升幅度最大。Br可增加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浓度为1.2 mg·L^(-1)时效果最佳,0.4 mg·L^(-1) Br处理果皮中类黄酮含量明显增加。类黄酮和可溶性单宁含量与葡萄糖、酒石酸分别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综合果实内外品质评价,400μmol·L^(-1) GABA处理的果实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γ-氨基丁酸 油菜素内酯 果实品质 酚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采后处理对贮藏期间贵妃杧果实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陈叶珍 弓德强 +5 位作者 胡美姣 李敏 高兆银 孙进华 杨毅 潘永贵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2,共7页
为寻找杧果采后保鲜新方法,探讨γ-氨基丁酸(GABA)采后处理对杧果果实品质的影响,以“贵妃杧”果实为试材,以清水为对照,测定比较2.0 mmol/L GABA采后处理对果实在相对湿度85%~95%、(25±1)℃常温贮藏下果皮色泽、果实硬度,维生素C... 为寻找杧果采后保鲜新方法,探讨γ-氨基丁酸(GABA)采后处理对杧果果实品质的影响,以“贵妃杧”果实为试材,以清水为对照,测定比较2.0 mmol/L GABA采后处理对果实在相对湿度85%~95%、(25±1)℃常温贮藏下果皮色泽、果实硬度,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淀粉、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以及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GABA处理延缓果皮L值和b值增大,促进贮藏前期a值增大;延缓贮藏前期果实硬度和淀粉含量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并提高中后期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同时,GABA处理延缓果实维生素C、柠檬酸、莽草酸及总酸含量降低,并提高贮藏中后期苹果酸和奎宁酸含量;降低贮藏期间果实自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说明GABA采后处理能有效保持供试杧果果实采后常温贮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 γ-氨基丁酸(GABA) 采后处理 贮藏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γ-氨基丁酸的乳粉制再制奶酪工艺优化及其降血压活性分析
16
作者 刘碧琦 王佳悦 +5 位作者 解庆刚 满朝新 姜毓君 宁月辉 杨鑫焱 郭鸰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76-287,共12页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富含γ-氨基丁酸(GABA)的功能性再制奶酪,并评估其降血压活性。以全脂乳粉为原料制备新鲜奶酪,并对其进行再制工艺优化,包括稳定剂和乳化盐的用量、乳化温度及搅拌速度,分析上述因素对再制奶酪的质构、流变以及感官...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富含γ-氨基丁酸(GABA)的功能性再制奶酪,并评估其降血压活性。以全脂乳粉为原料制备新鲜奶酪,并对其进行再制工艺优化,包括稳定剂和乳化盐的用量、乳化温度及搅拌速度,分析上述因素对再制奶酪的质构、流变以及感官特性的影响。分析最佳工艺下再制奶酪的理化特性、GABA含量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率。结果表明,25℃下成熟7 d,GABA合成、Glu降解和乳酸菌生长均表现优异,奶酪GABA含量达到最高值3.60 mg/g。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佳配方组合:稳定剂用量为2.22%、乳化盐用量为1.72%、乳化温度为75℃、搅拌速度为4137 r/min。采用该配方制备的再制奶酪具有适中的营养成分,质地紧实且内聚力好,GABA含量为2.01 mg/g,ACE抑制率达到30.30%,展现了较强的降血压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奶酪 γ-氨基丁酸 配方优化 降血压 全脂乳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在卵巢颗粒细胞上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石胜琦 刘芮兵 +3 位作者 袁欢 张彧丽 褚瑰燕 蔡传江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GABA)是一种重要的小分子非蛋白质氨基酸,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促进动物生长、调节食欲、抗应激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样在调节卵巢颗粒细胞功能(granulosa cells,GCs)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GABA)是一种重要的小分子非蛋白质氨基酸,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促进动物生长、调节食欲、抗应激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样在调节卵巢颗粒细胞功能(granulosa cells,GCs)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颗粒细胞是雌性动物卵巢中主要的体细胞群,颗粒细胞中类固醇激素的合成、自身的增殖和凋亡等生理功能影响卵泡的生长发育及闭锁。研究发现,在卵巢颗粒细胞上存在着γ-氨基丁酸的亲和力结合位点,可以利用γ-氨基丁酸受体直接参与卵巢颗粒细胞合成雌激素和孕酮等。同时,γ-氨基丁酸与受体结合后也可以利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HPO)和腺苷酸环化酶-cAMP系统间接调控卵巢颗粒细胞。本综述旨在展现GABA研究历程和现有进展,讨论其对卵巢颗粒细胞的具体作用与可能的调控机制,并思索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γ-氨基丁酸对动物繁殖调控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卵巢颗粒细胞 γ-氨基丁酸受体 雌激素 繁殖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丙酮酸肌酸和包被γ-氨基丁酸对热应激山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18
作者 赵兴瑞 王鹏 +4 位作者 万梓波 易中华 何永 柯迪 宋小珍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692-4701,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丙酮酸肌酸(CrPyr)和包被γ-氨基丁酸(GABA)对热应激山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54只体况良好、体重[(22.61±0.47) kg]相近的4月龄努比亚黑山羊,随机分为3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丙酮酸肌酸(CrPyr)和包被γ-氨基丁酸(GABA)对热应激山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54只体况良好、体重[(22.61±0.47) kg]相近的4月龄努比亚黑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丙酮酸肌酸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400%的丙酮酸肌酸,γ-氨基丁酸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16%的包被γ-氨基丁酸。试验羊均饲养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丙酮酸肌酸组和γ-氨基丁酸组第31~60天的平均日增重和干物质采食量均极显著提高(P<0.01),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丙酮酸肌酸组和γ-氨基丁酸组瘤胃液pH显著降低(P<0.05),氨态氮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异丁酸、丁酸和异戊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γ-氨基丁酸组瘤胃液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丙酮酸肌酸组和γ-氨基丁酸组瘤胃微生物Shannon指数显著提高(P<0.05);瘤胃微生物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ota)相对丰度极显著提高(P<0.01),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丙酮酸肌酸组瘤胃微生物中理研菌科RC9肠道群(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0.400%丙酮酸肌酸或0.016%包被γ-氨基丁酸均能提高热应激条件下山羊的平均日增重和干物质采食量,提高瘤胃液中部分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改变瘤胃微生物区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山羊 丙酮酸肌酸 γ-氨基丁酸 生长性能 瘤胃发酵 瘤胃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钠协同低温冻融促进发芽芸豆富集γ-氨基丁酸的机理研究
19
作者 徐开媛 王默涵 +7 位作者 刘金洋 安宇 李思楠 王佳 张智慧 段盛林 王颖 张璐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0-196,共7页
该研究以发芽芸豆为原料进行谷氨酸钠(monosodium glutamate,MSG)协同低温冻融处理,对处理前后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和多胺氧化酶(polyamine oxidase,PAO)活性进行测定,并利用... 该研究以发芽芸豆为原料进行谷氨酸钠(monosodium glutamate,MSG)协同低温冻融处理,对处理前后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和多胺氧化酶(polyamine oxidase,PAO)活性进行测定,并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对MSG协同低温冻融促进发芽芸豆富集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SG协同低温冻融可以显著促进发芽芸豆GABA的富集,处理后GABA含量为仅发芽处理组的3.33倍。发芽芸豆在MSG协同低温冻融处理后GAD活性未发生显著变化、DAO活性和PAO活性显著降低。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发现,MSG协同低温冻融会引起发芽芸豆体内氨基酸、脂质和碳水化合物类代谢物质变化,并主要通过调节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途径、β-丙氨酸代谢途径、烟酸和烟酰胺代谢途、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途、丁酸代谢途径促进GABA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钠 低温冻融 发芽芸豆 γ-氨基丁酸富集 代谢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对大鼠皮质神经元γ-氨基丁酸A型受体介导电流及GABA能突触传递的抑制作用
20
作者 高文良 张红 +4 位作者 袁谊 郭蕊 刘兴阳 邓显华 孙灏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8,共8页
目的研究铅(Pb^(2+))对大鼠皮质神经元γ-氨基丁酸(GABA)A型受体介导电流(I_(GABA))及GABA能突触传递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①分离出生0 d的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培养7~14 d用膜片钳系统记录神经元GABA激活的I_(GABA),... 目的研究铅(Pb^(2+))对大鼠皮质神经元γ-氨基丁酸(GABA)A型受体介导电流(I_(GABA))及GABA能突触传递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①分离出生0 d的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培养7~14 d用膜片钳系统记录神经元GABA激活的I_(GABA),检测不同浓度Pb^(2+)(1,5,10,50和100μmol·L^(-1))(Y管给药,作用时间20 s)对GABA(100μmol·L^(-1))激活I_(GABA)的影响,并检测Pb^(2+)50μmol·L^(-1)(Y管给药,作用时间20 s)对不同浓度GABA(1,10,50,100,500和1000μmol·L^(-1))激活I_(GABA)的影响。②取15~19 d日龄雄性SD大鼠大脑制作厚度为350μm的脑片样本,记录自发抑制性突触后电流(sIPSC)、微小抑制性突触后电流(mIPSC)和注入电流诱导的动作电位(AP),检测Pb^(2+)10μmol·L^(-1)(灌流速度2 mL·min^(-1))处理前和处理5 min后sIPSC和mIPSC振幅和频率及AP频率。结果①在10,50和100μmol·L^(-1)浓度时,随浓度升高,Pb^(2+)抑制原代培养神经元I_(GABA)的作用增强,IC_(50)值为(68±20)μmol·L^(-1)。②Pb^(2+)50μmol·L^(-1)抑制GABA最大激活电流(P<0.01),升高GABA的EC50值,由无Pb^(2+)组的(20±6)μmol·L^(-1)增加到(87±39)μmol·L^(-1),表明Pb^(2+)可能以非竞争性机制抑制I_(GABA)。③脑片实验中,与处理前比较,Pb^(2+)10μmol·L^(-1)处理5 min后可逆地抑制神经元sIPSC的频率(P<0.01)而未影响其振幅,而mIPSC的频率和振幅均未受到影响。此外,Pb^(2+)10μmol·L^(-1)抑制AP的频率(P<0.01),降低神经元的整体兴奋性。结论Pb^(2+)对原代培养神经元I_(GABA)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b^(2+)可能通过抑制皮质神经元的AP抑制sIPSC的频率;提示Pb^(2+)对原代培养神经元I_(GABA)的抑制以及对脑片神经元sIPSC频率的抑制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反映了Pb^(2+)中毒机制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A型受体 神经元 自发抑制性突触后电流 微小抑制性突触后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