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核病γ干扰素释放试验刺激抗原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高妍 万珈旭 +3 位作者 樊昌林 陈祥 徐正中 焦新安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8-94,共7页
结核分支杆菌复合群引起的人和动物结核病,对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早期诊断对于结核病的防控至关重要。在结核病众多诊断方法中,免疫学诊断方法中γ干扰素释放试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γ干扰素释放试验刺激抗原以结... 结核分支杆菌复合群引起的人和动物结核病,对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早期诊断对于结核病的防控至关重要。在结核病众多诊断方法中,免疫学诊断方法中γ干扰素释放试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γ干扰素释放试验刺激抗原以结核菌素(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为主,然而PPD抗原成分复杂,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有待提高,因此寻找可以代替PPD的特异性刺激抗原成为了研究热点。论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报道用于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刺激抗原,重点概述了刺激抗原的免疫特性、刺激效果以及各类刺激抗原的优势、局限性和应用前景,以期为人和动物结核病的诊断及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免疫学诊断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刺激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脊柱结核辅助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袁凯 吴雪琼 +2 位作者 张强 郑玉荣 陈建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314-2316,共3页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释放试验(T-SPOT.TB)在脊柱结核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应用T-SPOT.TB试剂盒检测脊柱结核感染组34例患者和非脊柱结核疾病组31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观察斑点形成细胞的数量。所有患...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释放试验(T-SPOT.TB)在脊柱结核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应用T-SPOT.TB试剂盒检测脊柱结核感染组34例患者和非脊柱结核疾病组31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观察斑点形成细胞的数量。所有患者同时接受PPD皮肤试验、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测,以临床明确诊断为标准,比较分析评价不同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脊柱结核组中,T-SPOT.TB试验的阳性率85.3%,PPD试验的阳性率61.8%,血清抗结核抗体的阳性率58.8%;非脊柱结核疾病组中,T-SPOT.TB试验的阳性率22.6%,PPD试验的阳性率41.9%,血清抗结核抗体的阳性率29.0%。脊柱结核组中SFC的数目显著高于非脊柱结核疾病组。结论:T-SPOT.TB试验在脊柱结核的诊断中有着较高的灵敏度,可能成为脊柱结核感染早期诊断的一项重要的筛查工具,并辅助脊柱结核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T-SPOT TB试剂盒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24
3
作者 杨新婷 杨扬 +4 位作者 杜凤娇 卜建玲 梁清涛 李琦 陈效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1007-1012,共6页
目的探讨菌量负荷、疾病活动性、影像学累及范围、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等因素对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肺结核患者106例(包括44例菌阳肺结核患者、47例菌阴肺结核患者和15例陈旧性肺结核患者)和健康对照组35名,所有患... 目的探讨菌量负荷、疾病活动性、影像学累及范围、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等因素对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肺结核患者106例(包括44例菌阳肺结核患者、47例菌阴肺结核患者和15例陈旧性肺结核患者)和健康对照组35名,所有患者(健康对照者)抽取外周血并以肝素抗凝分别与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抗原分泌抗原靶-6(ESAT-6)、ESAT-6/培养滤过蛋白-10(CFP-10)融合抗原、PPD共同孵育,并用ELISA的方法检测血浆中IFN-γ的含量,各组间差异的比较应用Mann-Whitney 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量的中位数在菌阳组和菌阴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SAT-6(114.7 pg/ml vs 82 pg/ml,Z=-0.500,P>0.05),ESAT-6/CFP-10(3488 pg/ml vs 2350 pg/ml,Z=-0.949,P>0.05),PPD(4514 pg/ml vs4326 pg/ml,Z=-0.822,P>0.05)];ESAT-6和ESAT-6/CFP-10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量的中位数在菌阴组和陈旧性肺结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SAT-6(82 pg/ml vs 137 pg/ml,Z=-0.781,P>0.05),ESAT-6/CFP-10(2350 pg/ml vs 1784 pg/ml,Z=-1.685,P>0.05)],ESAT-6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量的中位数在菌阳组和陈旧性肺结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4.7 pg/ml vs 137 pg/ml,Z=-0.757,P>0.05),但ESAT-6/CFP-10融合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量的中位数在菌阳组和陈旧性肺结核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88 pg/ml vs 1784 pg/ml,Z=-0.242,P<0.05);ESAT-6、ESAT-6/CFP-10融合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量的中位数在肺部病变累及少和肺部病变累及多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SAT-6(117 pg/ml vs 42 pg/ml,Z=-2.341,P<0.05),ESAT-6/CFP-10(3055pg/ml vs 1562.5 pg/ml,Z=-2.850,P<0.05)];ESAT-6、ESAT-6/CFP-10融合抗原、PPD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量的中位数在外周血淋巴细胞≥1.0×109/L和<1.0×109/L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SAT-6(97.5 pg/ml vs 48 pg/ml,Z=-2.745,P<0.05),ESAT-6/CFP-10(3082 pg/ml vs 1190 pg/ml,Z=-2.911,P<0.05),PPD(4322 pg/ml vs 3200 pg/ml,Z=-2.216,P<0.05)]。结论基于RD1区的抗原刺激后外周血分泌IFN-γ的量不受菌量负荷的影响,但可能受到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和病变累及范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N 诊断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酶联免疫试管法和结核菌素皮试试验对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结核患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洪 徐明芝 +8 位作者 陈汝满 安娜 白亚飞 黄杏 王春莉 贺纪清 蔡莉 曾欣 韩丽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6期4464-4470,共7页
目的探讨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酶联免疫试管法(QFT)和结核菌素皮试试验(TST)对结核高流行地区(海南地区)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结核[包括隐性结核(LTBI)和结核病]患者的诊断、预后判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2015年在海南省人民医院... 目的探讨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酶联免疫试管法(QFT)和结核菌素皮试试验(TST)对结核高流行地区(海南地区)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结核[包括隐性结核(LTBI)和结核病]患者的诊断、预后判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2015年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时间>3个月的患者19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QFT和TST,评估其对MHD合并结核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QFT阳性和TST阳性的影响因素。观察患者3年的预后情况,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最终156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男109例、女47例,平均年龄(54.4±16.6)岁,平均透析龄(1.9±0.4)年。MHD患者QFT阳性率为34.6%(54/156),TST阳性率为67.9%(106/156),TST与QFT结果无一致性(Kappa值=0.053,P=0.4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性别[OR=0.345,95%CI(0.144,0.828),P=0.017]、有无卡介苗接种瘢痕[OR=0.345,95%CI(0.144,0.828),P=0.017]是QFT阳性的影响因素;性别[OR=2.836,95%CI(1.120,7.177),P=0.028]、淋巴细胞分数[OR=3.573,95%CI(1.410,12.295),P=0.043]是TST阳性的影响因素。37例LTBI患者中11例转为肺结核(29.7%)。本组患者3年结核患病率为42 948.7/10万。MHD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9.7%、77.6%、69.9%,粗死亡率(CDR)为301.3/1 000人。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QFT阳性、C反应蛋白升高是生存的不利因素;抗结核治疗、前清蛋白升高是生存的有利因素(P<0.05)。结论在海南地区,男性MHD患者QFT阳性率较高;TST与QFT对MHD合并结核的诊断无一致性。QFT阳性、C反应蛋白升高是生存的不利因素,抗结核治疗、前清蛋白升高是生存的有利因素。在结核高流行地区MHD患者合并LTBI、结核病的诊断依然需要结合流行病学、病史、结核易感因素、肺部影像学,排除其他感染,行试验性抗结核治疗,需大力推进组织病理、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诊断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结核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结核菌素皮试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与γ干扰素释放试验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效能比较 被引量:12
5
作者 黎惠如 谢智恩 +4 位作者 任会丽 刘曾维 梁瑞云 周辉林 方伟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47-1251,共5页
目的 比较多层螺旋CT(MSCT)与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辅助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效能。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2019年8月于广州市胸科医院就诊的临床症状疑似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75例,经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 目的 比较多层螺旋CT(MSCT)与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辅助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效能。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2019年8月于广州市胸科医院就诊的临床症状疑似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75例,经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显微支气管检查及痰结核菌涂片检查排除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其他肺部疾病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MSCT及IGRAs检测,比较MSCT、IGRAs与两者联合检测活动性肺结核的敏感度、准确度及特异度。结果 研究组中,MSCT正确诊断32例(80.0%),误诊8例(20.0%);IGRAs正确诊断36例(90.0%),漏诊/误诊4例(10.0%)。对照组中,MSCT正确诊断31例(88.6%),误诊4例(11.4%);IGRAs正确诊断34例(97.1%),误诊1例(2.9%)。MSCT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敏感度、准确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0.0%、84.0%、88.6%,IGRAs分别为90.0%、93.3%、97.1%,两者联合检测分别为97.5%、98.7%、100.0%。结论 IGRAs辅助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效能优于MSCT,两者联合可以互为补充,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多层螺旋CT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肺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6
作者 林玲 刘厚明 +8 位作者 邓群益 张洁云 张明霞 朱秀云 张国良 邓国防 岳建荣 陈心春 谢虹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77-481,共5页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s,IGRAs)在鉴别诊断肺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肺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s,IGRAs)在鉴别诊断肺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肺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334例收住于肺科住院部感染了分枝杆菌的肺病患者.采用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对334例分枝杆菌感染的肺病患者痰培养分离的分枝杆菌进行菌种鉴定;采用IGRAs测定患者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IFN-γ)应答;采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DNA.结果 在334例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中,240例的菌株为结核分枝杆菌,94例为NTM; 240例肺结核患者中痰结核分枝杆菌DNA PCR检测阳性率为74.58%(179/240),IGRAs检测阳性率为77.08%(185/240);94例NTM肺病患者中,结核分枝杆菌DNA PCR检测阳性率为10.64%(10/94),IGRAs检测阳性率为20.21%(19/94).结核分枝杆菌DNA PCR和IGRAs检测鉴别诊断肺结核和NTM肺病的敏感度分别为74.58%(179/240)、77.08%(185/240),特异度分别为89.36%(84/94)、79.79%(75/94);两种方法联合检测肺结核的敏感度为%.75%(225/240)、特异度为77.66%(73/94).结论 IGRAs对于鉴别肺结核和NTM肺病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联合应用结核分枝杆菌DNA PCR和IGRAs可以显著增加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对于早期抗结核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诊断 分枝杆菌感染 非结核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释放试验诊断儿童潜伏结核菌感染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时春虎 康振 +2 位作者 杨克虎 田金徽 乔秀强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4期263-270,共8页
目的以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为参考试验,评价QuantiFERON-TB Gold test(QFT)和T-SPOT.TB两种IFN-γ释放试验诊断儿童潜伏结核菌感染的准确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 目的以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为参考试验,评价QuantiFERON-TB Gold test(QFT)和T-SPOT.TB两种IFN-γ释放试验诊断儿童潜伏结核菌感染的准确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0年3月。全面检索IFN-γ释放试验诊断儿童潜伏结核菌感染的文献,按照诊断试验的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特征信息(研究背景、设计信息和诊断参数信息)。根据QUADAS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Meta-Disc1.4软件进行Meta分析,检验异质性,并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对纳入文献予以加权定量合并,计算汇总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诊断优势比及其95%CI,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检出相关文献285篇,按照文献纳入标准,最终纳入13篇文献(英文文献12篇和中文文献1篇)。10篇文献报道了QFT试验对儿童潜伏结核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汇总敏感度为0.40(95%CI:0.37-0.44)、汇总特异度为0.87(95%CI:0.85-0.88)、汇总阳性似然比为6.21(95%CI:3.07-12.54)、汇总阴性似然比为0.46(95%CI:0.31-0.68)、汇总诊断优势比为15.58(95%CI:7.47-32.48),SROC AUC为0.8931。4篇文献报道了T-SPOT.TB试验对儿童潜伏结核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汇总敏感度为0.74(95%CI:0.68-0.79)、汇总特异度为0.84(95%CI:0.81-0.87)、汇总阳性似然比为4.66(95%CI:1.27-17.12)、汇总阴性似然比为0.42(95%CI:0.18-0.99)、汇总诊断优势比为13.71(95%CI:3.71-50.72),SROCAUC为0.8306。结论 IFN-γ释放试验适用于进一步鉴别诊断儿童是否处于潜伏结核菌感染,不适合儿童潜伏结核菌感染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潜伏结核菌感染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917名医务人员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一致性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耿梦杰 宋渝丹 +6 位作者 熊勇超 赵飞 胡冬梅 李萌 侯月云 成君 何广学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医务人员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结果的一致性。方法2010年4月至8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一家大型传染病医院和一家综合医院,纳入1005名医务人员。通过调查问卷方法,了解一般人口学信息、卡... 目的比较分析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医务人员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结果的一致性。方法2010年4月至8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一家大型传染病医院和一家综合医院,纳入1005名医务人员。通过调查问卷方法,了解一般人口学信息、卡介苗接种史等。共发放问卷1005份,收回合格问卷952份(完成问卷人数、TST和QFT-GIT检测的医务人员分别为952名、924名和999名),三项调查均完成者为923名,排除6名QFTGIT检测结果不确定的医务人员,有917名医务人员纳入分析。采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中的QuantiFERON-TB Gold In-Tube(QFT-GIT)方法检测医务人员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情况,TST硬结平均直径分别以5、10和15ranl为阳性临界值,使用Kappa统计量评价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结果纳入分析的917名医务人员中,TST5、10和15mm临界值阳性率分别为68.92%(632/917)、47.87%(439/917)和25.08%(230/917);QFTGIT阳性率为69.57%(638/917)。TST硬结平均直径以5mm为阳性临界值时,两种检测结果均阳性者483名,均阴性者130名,TsT和QFT-GIT一致率为66.85%(613/917);TST硬结平均直径以10mm为阳性临界值时,两种检测结果均阳性者350名,均阴性者190名,TST和QFT-GIT~致率为58.89%(540/917);TST硬结平均直径以15mm为阳性临界值时,两种检测结果均阳性者181名,均阴性者230名,TST和QFT-GIT一致率为4乱82%(411/917),两种检测方法的Kappa值分别为0.22、0.19、0.08,95%CI值分别为0.16~0.29、0.13~0.25、0.04~0.12。结论TST和QFT-GIT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菌素试验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分枝杆菌 结核 疾病传播 卫生人员至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9
9
作者 陈晶 张裕娴 芮勇宇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目的分析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1月-2019年1月广州南方医院796例进行IGRA检测的住院患者资料,分析IGRA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并将其与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结核抗体胶体金法、结核分枝杆菌DNA... 目的分析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1月-2019年1月广州南方医院796例进行IGRA检测的住院患者资料,分析IGRA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并将其与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结核抗体胶体金法、结核分枝杆菌DNA荧光定量PCR法、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进行比较。结果 IGRA对肺结核和肺外结核检出阳性率分别为80.2%和8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组与非结核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IGRA对结核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81.9%、81.3%、60.1%和92.9%。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结核抗体胶体金法、结核分枝杆菌DNA荧光定量PCR法、TST、T-SPOT.TB的灵敏度分别为3.4%、21.1%、15.2%、66.7%、82.9%。结论 IGRA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较好,对结核辅助诊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结核病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辅助检测肺外结核病的比较 被引量:17
10
作者 葛燕萍 肖和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 比较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在肺外结核病辅助诊断中的差异。 方法 对上海市肺科医院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住院治疗的100例肺外结核病患者(简称“结核病组”)及81名体检者(简称“对照组”)分别进行γ干扰素释放试... 目的 比较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在肺外结核病辅助诊断中的差异。 方法 对上海市肺科医院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住院治疗的100例肺外结核病患者(简称“结核病组”)及81名体检者(简称“对照组”)分别进行γ干扰素释放试验及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检测,统计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并对检出率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00例结核病组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检测的检出率分别为80.00%(80/100),46.00%(46/100);对两者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80,P〈0.05)。100例结核病组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的检出率为80.00%(80/100),81名对照组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的检出率为25.93%(21/81);对两者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6,P〈0.05)。 结论 γ干扰素释放试验较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检测对于肺外结核病的辅助诊断有更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诊断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在人和动物结核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蒙达 王晓文 +9 位作者 张皓博 亓菲 沈叶盛 苏华彬 张研博 张力 李岩 范伟兴 孙淑芳 樊晓旭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97,共7页
结核病是给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主要人兽共患传染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于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结核病流行至关重要。γ干扰素是一种参与宿主抗结核感染的细胞免疫反应的细胞因子,基于其开发的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可用于... 结核病是给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主要人兽共患传染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于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结核病流行至关重要。γ干扰素是一种参与宿主抗结核感染的细胞免疫反应的细胞因子,基于其开发的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可用于结核病诊断。鉴于目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γ干扰素的方法存在诸多缺陷,例如耗时长、灵敏度低、无法区分潜伏性和活动性结核感染等,生物传感器正被尝试用于γ干扰素检测,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本文归纳了将γ干扰素作为结核病生物标志物的多种检测技术,并讨论其适用范围和效果,以期为完善结核病诊断技术及开发新型诊断方法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牛结核病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2
12
作者 王立红 付秀华 +3 位作者 张桂芝 李国华 顾岩 高俊珍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992-996,共5页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病诊断及鉴别结核病是否为活动性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587例住院患者(结核性疾病患者128例,其中活动性结核组103例,陈旧性结核组25例...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病诊断及鉴别结核病是否为活动性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587例住院患者(结核性疾病患者128例,其中活动性结核组103例,陈旧性结核组25例;非结核性疾病患者459例,免疫损害组241例,非免疫损害组218例)的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T-SPOT.TB、病理、PPD、抗酸杆菌涂片及Mtb-Ab等的结果,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87例T-SPOT.TB阳性者中确诊结核病患者106例,阳性预测值56.68%(106/187),400例阴性者中确诊非结核病患者378例,阴性预测值94.50%(378/400)。587例中共确诊结核性疾病128例,T-SPOT.TB检测的敏感度为82.81%(106/128),均高于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35.71%(30/84)、抗酸杆菌涂片8.74%(9/103)及结核抗体(Mtb-Ab)14.06%(9/64)的敏感度,活动性与陈旧性结核的检测敏感度分别为93.20%(96/103)和40.00%(10/25);459例非结核性疾病患者中免疫损害组与非免疫损害组T-SPOT.TB的检测特异度分别为71.37%(172/241)和94.50%(206/218)。结核性胸膜炎及腹膜炎患者T-SPOT.TB的敏感度为100.00%(37/37)。活动性结核与陈旧性结核病患者混合肽ESAT-6和CFP-10总SFCs计数中位数分别为502个/106PBMCs和430个/106PBMCs,四分位数间距(P25,P75)分别为(217个/106PBMCs,1287个/106PBMCs)和(140个/106PBMCs,1303个/106PBMCs),两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429.5,P=0.585)。肺结核与肺外结核患者混合肽ESAT-6和CFP-10总SFC中位数分别为456个/106PBMCs和528个/106PBMCs,四分位数间距(P25,P75)分别为(264个/106PBMCs,950个/106PBMCs)和(186个/106PBMCs,1244个/106PBMCs),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083.0,P=0.871)。结论 T-SPOT.TB在低风险人群中检测的特异度较好,而在有潜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高危人群中检测的特异度明显降低,在结核性浆膜腔积液中检测的敏感度较高,与PPD、抗酸杆菌涂片及Mtb-Ab相比,敏感度较高,但对鉴别是否为活动性结核病并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诊断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与结核抗体检测在骨关节结核辅助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5
13
作者 范俊 秦世炳 +2 位作者 贾红彦 潘丽萍 兰汀隆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884-887,共4页
目的探讨与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与结核抗体检测在骨关节结核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3年10月在北京胸科医院骨科住院并手术诊治的骨关节疾病患者156例,经细菌学和组织病理学确诊后分为骨关... 目的探讨与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与结核抗体检测在骨关节结核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3年10月在北京胸科医院骨科住院并手术诊治的骨关节疾病患者156例,经细菌学和组织病理学确诊后分为骨关节结核患者92例和非结核骨关节疾病患者64例,对所有患者应用T-SPOT.TB试剂盒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早期分泌抗原靶-6(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刺激后外周血中分泌γ干扰素的特异性T细胞的数量,同时对两组患者行血清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体检测。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X^2检验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骨关节结核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T-SPOT.TB检测在诊断骨关节结核中的敏感度为93.5%(86/92),特异度为78.1%(50/64);结核抗体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4.1%(59/92)、81.3%(52/64)。T-SPOT.TB检测的敏感度高于结核抗体检测(X^2=23.72,P〈0.01)。结论T-SPOT.TB检测方法在辅助骨关节结核快速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骨关节/诊断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抗体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对淋巴结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贾红彦 潘丽萍 +6 位作者 刘菲 杜博平 孙琦 邢爱英 杜凤娇 马玙 张宗德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67-471,共5页
目的 探讨评价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淋巴结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募集北京胸科医院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住院的淋巴结肿大患者185例,最终分为确诊结核性淋巴结组(51例)、非结核性淋巴结疾病组... 目的 探讨评价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淋巴结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募集北京胸科医院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住院的淋巴结肿大患者185例,最终分为确诊结核性淋巴结组(51例)、非结核性淋巴结疾病组(105例),其余诊断不明确或临床诊断淋巴结结核患者予以剔除.所有患者均行外周血T-SPOT.TB及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数据用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两组间斑点形成个数(SFCs)数据比较采用Mann WhitneyU检验,组间样本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T-SPOT.TB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的敏感度分别为92.2%(47/51)和60.8%(31/51),特异度分别为79.0%(83/105)和77.1%(81/105),T-SPOT.TB敏感度显著高于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95,P<0.01).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抗原刺激下结核性淋巴结组SFCs中位数为242个(57,621个)/106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非结核性淋巴结疾病组SFCs中位数为0个(0,20个)/106 PBMCs,结核性淋巴结组SFCs数量显著高于非结核性淋巴结疾病组,应用Mann Whitney U检验,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472.0,P<0.01).在T-SPOT.TB结果阳性的69例患者中,47例结核性淋巴结患者SFCs的M(P25,P75)为280个(98,684个)/106 PBMCs,显著高于对照组22例非结核性淋巴结疾病患者SFCs的M(P25,P75)52个(35,93个)/106 PBMCs(U=146.5,P<0.01).结论 T-SPOT.TB方法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中有着较高的敏感度,有可能成为淋巴结结核辅助诊断的一项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淋巴结/诊断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敏感性与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被引量:4
15
作者 蒋俊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80-384,共5页
近几年来,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国内外已较多地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或相关性研究。T-SPOT.TB作为集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检测技术为一体的新方法,虽然操作并不复杂,但对试验条件、操作技术和质量控... 近几年来,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国内外已较多地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或相关性研究。T-SPOT.TB作为集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检测技术为一体的新方法,虽然操作并不复杂,但对试验条件、操作技术和质量控制要求很高,其试验体系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分离、加入活体细胞的数量、细胞孵育条件和结果判定等的全程质量控制,既是决定试验成败的关键,又是常常易于忽略的“潜在性”问题。作者依据其试验原理和临床实践对试验中常见的PBMCs分离呈现的不同状态进行了分析和描述;对PBMCs的分离、悬液制备、体外孵育和结果判定的质量控制进行了重点论述,其中就人工PBMCs计数误差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详细阐述。除此,还依据传统的改良牛鲍血细胞计数板白细胞计数法和溶液浓度稀释法溶液浓度与体积成反比的基本原理,结合活体PBMCs计数和标准细胞悬液终浓度2.5×10^5/100/μl的特殊要求,建立了简易的细胞计数“一步法”和“计算式”,使标准细胞悬液的制备趋于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诊断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白细胞 单核 细胞计数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对脊柱结核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姚利 盛健 +1 位作者 王冰 戴希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1084-1089,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cell spot of tuberculosis,T-SPOT.TB)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获得以T-SPOT.TB诊断脊柱结核的... 目的系统评价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cell spot of tuberculosis,T-SPOT.TB)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获得以T-SPOT.TB诊断脊柱结核的相关文献,检索起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6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检索、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价,以MetaDisc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出219篇文献,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8篇文献。外周血T-SPOT.TB诊断脊柱结核的汇总敏感度为88.0%(95%CI:85.0%~91.0%),汇总特异度为90.0%(95%CI:86.0%~93.0%),汇总阳性似然比为8.67(95%CI:6.47~11.62),汇总阴性似然比为0.13(95%CI:0.10~0.16),汇总诊断OR值为63.14(95%CI:42.14~94.60),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5。结论外周血T-SPOT.TB对脊柱结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快速诊断脊柱结核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酶联免疫斑点检测 诊断 META分析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e MTB/RIF、TB-IGRA检测与传统组织病理学检查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增敏 芮敏劼 +5 位作者 嵇辉 张国英 洪练青 黄振超 陈其义 陈林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评估传统组织病理学(简称“病理”)检查与Gene MTB/RIF(简称“Xpert”)、γ干扰素释放试验(TB-IGRA)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20年6月在我院经临床诊断为“脊柱结核”的131例患者资料,男79例,女52... 目的:评估传统组织病理学(简称“病理”)检查与Gene MTB/RIF(简称“Xpert”)、γ干扰素释放试验(TB-IGRA)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20年6月在我院经临床诊断为“脊柱结核”的131例患者资料,男79例,女52例;年龄18~90岁(50±18.0岁);颈椎7例,胸椎39例,胸腰段11例,腰椎57例,腰骶椎12例,骶椎5例。所有患者术前进行TB-IGRA检测,然后通过穿刺或手术获得病灶组织,分别进行病理检查与Xpert检测。病理检查结果分四类:Ⅰ类为确诊结核、Ⅱ类为倾向于结核,Ⅲ类为疑诊结核,Ⅳ类为未确诊结核。Ⅰ类、Ⅱ类病理结果支持脊柱结核诊断,Ⅲ类、Ⅳ类不支持脊柱结核诊断。计算三者的阳性率与阴性率。以病理检查为参照标准,计算Xpert、TB-IGRA的敏感度、特异度,三者单独检测的阳性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分别进行比较,计算Kappa值评估两者的一致性,并绘制Xpert、TB-IGRA检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估Xpert、TB-IGRA检测的价值。结果:所有患者中,病理确诊为结核85例(64.9%,95%CI为56.6%~73.2%),病理未确诊结核46例(35.1%,95%CI为26.8%~43.4%);Xpert检测阳性79例(60.3%,95%CI为51.0%~68.1%),阴性52例(39.7%,95%CI为31.9%~49%),发现RNA聚合酶β亚基的编码基因(rpoB)突变6例(4.6%,95%CI为0.95%~8.20%);TB-IGRA检测阳性99例(75.6%,95%CI为68.1%.83.0%),阴性32例(24.4%,95%CI为17.0%~31.9%)。病理检查与Xpert检测联合诊断脊柱结核89例(67.9%,95%CI为59.02%~75.32%),未确诊结核42例(32.1%,95%CI为24.68%~40.98%)。病理检查与TB-IGRA检测联合诊断脊柱结核107例(81.7%,95%CI为74.97%~88.39%),未确诊结核24例(18.3%,95%CI为11.61%~25.03%)。Xpert检测敏感度为87.1%(74/85),特异度为91.3%(42/46);TB-IGR检测敏感度为90.6%(77/85),特异度为52.2%(24/46)。病理检查与Xpert检测联合诊断脊柱结核的阳性率为67.9%(89/131);病理检查与TB-IGRA检测联合诊断脊柱结核的阳性率为81.7%(107/131);三者联合诊断脊柱结核的阳性率为82.4%(108/131)。以临床诊断结果作为参照,TB-IGRA联合病理检查阳性率高于病理检查(χ^(2)=9.435,P=0.002),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病理检查(χ^(2)=9.855,P=0.002),也高于Xpert与病理检查联合(χ^(2)=16.681,P<0.001)。病理检查与Xpert两种检测确诊脊柱结核的Kappa值为0.76(95%CI为0.631~0.873),一致性好;病理检查与TB-IGRA两种检测确诊脊柱结核的Kappa值为0.46(95%CI为0.295~0.616),一致性较好。Xpert检测诊断脊柱结核的AUC为0.892;TB-IGRA检测诊断脊柱结核的AUC为0.751。结论:TB-IGRA检测敏感性较高,Xpert检测特异性较高,并且能发现利福平耐药突变;二者联合病理学检查对诊断脊柱结核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诊断 组织病理检查 GENE MTB/RIF检测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效应T细胞斑点数鉴别儿童活动性结核病与潜伏结核感染的价值 被引量:11
18
作者 田建岭 刘晓灵 +8 位作者 孙琳 焦伟伟 肖婧 尹青琴 吴喜蓉 郭雅洁 韩锐 李勤静 申阿东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4期272-276,共5页
目的通过γ干扰素释放试验探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效应T细胞斑点数(简称T细胞斑点数)鉴别儿童活动性结核病(TB)与潜伏结核感染(LTBI)的价值。方法纳入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阳性且未经过抗结核治疗的93例活动性TB(重症TB27例,非重症T... 目的通过γ干扰素释放试验探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效应T细胞斑点数(简称T细胞斑点数)鉴别儿童活动性结核病(TB)与潜伏结核感染(LTBI)的价值。方法纳入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阳性且未经过抗结核治疗的93例活动性TB(重症TB27例,非重症TB66例)和47例LTBI儿童,根据T.SPOT.TB结果对T细胞斑点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活动性TB组T细胞斑点数中位数84(6~710)显著高于LTBI组17(6~316),P=0.000;非重症TB患儿的T细胞斑点数中位数为99(6~710),显著高于重症TB的44(6~268),P=0.011,也显著高于LTBI组17(6~316),P=0.000;重症TB儿童T细胞斑点数中位数高于LTBI组儿童(44vs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4),T细胞斑点数分布在活动性TB、重症TB、非重症TB和LTBI之间均有较大范围重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以T细胞斑点数43.5作为区分活动性TB与LTBI的最佳界值,其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69.9%和70.2%。结论 T细胞斑点数在活动性TB尤其是非重症TB患儿显著高于LTBI儿童;T细胞斑点数的数量可反映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负荷,但不能用于区分儿童活动性TB与LTB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效应T细胞 儿童 活动性结核病 潜伏结核感染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原全血ELISA检测技术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新婷 梁清涛 +2 位作者 杨扬 李琦 陈效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919-922,共4页
目的 探讨克隆表达的抗原PPD、早期分泌抗原靶6(ESAT-6)/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融合蛋白(简写为E/C)和ESAT-6的全血干扰素释放试验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活动性结核组96例和对照组91例共计187例,抽取清晨... 目的 探讨克隆表达的抗原PPD、早期分泌抗原靶6(ESAT-6)/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融合蛋白(简写为E/C)和ESAT-6的全血干扰素释放试验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活动性结核组96例和对照组91例共计187例,抽取清晨空腹肝素钠抗凝外周静脉血5 ml,分别给以抗原PPD、E/C和EAST-6刺激,通过ELISA的方法检测抗原刺激后血浆中IFN-γ的数值。 结果 在活动性肺结核组中3种抗原刺激后IFN-γ含量的中位数分别为ESAT-6[96(41~379)pg/ml]、E/C[3180(1192~7231)pg/ml]、PPD[4348(1230~902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中IFN-γ含量ESAT-6[10(4~52)]、E/C[210(49~523)]、PPD[1800(70~3021)pg/ml],U值分别为1190.5、2405和1309.5,P值均〈0.01;ESAT-6、E/C和PPD的全血ELISA敏感度分别为78.1%(75/96)、87.5%(84/96) 和85.4%(82/96),特异度分别为76.9%(70/91)、83.5%(76/91)和65.9%(60/91)。 结论 融合蛋白ESAT-6/CFP-10对活动性结核病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诊断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潜伏感染诊断方法新进展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辛田田 黎友伦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3-407,共5页
结核杆菌潜伏感染者人数众多,部分可发展成为活动性结核病,因此其诊断对早期预防结核有着重大的意义。目前临床上对结核潜伏感染的诊断方法主要是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两种方法存在各自的优缺点,虽然也有新的诊断标志物... 结核杆菌潜伏感染者人数众多,部分可发展成为活动性结核病,因此其诊断对早期预防结核有着重大的意义。目前临床上对结核潜伏感染的诊断方法主要是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两种方法存在各自的优缺点,虽然也有新的诊断标志物不断涌现,目前仍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本文主要对几种用于诊断结核潜伏感染的方法和新的相关标志物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潜伏感染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