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β-D-半乳糖苷酶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的分离鉴定及其产酶特性 被引量:6
1
作者 郑义 张健 +4 位作者 曹永强 赵笑 余志坚 陈超 杨贞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8-165,共8页
从藏灵菇中分离筛选到的一株高产β-D-半乳糖苷酶菌株ZX-5,经ITS DNA序列分析,鉴定为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对产酶培养基的最佳碳源和氮源优化结果为半乳糖2.0%,胰蛋白胨1.0%;产酶优化条件: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 6.5,装液量30%,转速100 r/... 从藏灵菇中分离筛选到的一株高产β-D-半乳糖苷酶菌株ZX-5,经ITS DNA序列分析,鉴定为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对产酶培养基的最佳碳源和氮源优化结果为半乳糖2.0%,胰蛋白胨1.0%;产酶优化条件: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 6.5,装液量30%,转速100 r/min,接种量2.0%,发酵36 h。粗酶液酶活力为2.60 U/mL;经硫酸铵分级沉淀和DEAE离子交换层析,获得纯化酶的比活力为157.35 U/mg。酶最适反应温度35℃,最适pH 6.0,在20~40℃和pH 5.0~7.0的范围内酶的稳定性较好;Mn2+对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利用菌株ZX-5β-D-半乳糖苷酶分解乳糖并合成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GOS),在35℃、乳糖质量浓度60 g/100 mL、酶浓度1.0 U/mL条件下,乳糖水解率达68.34%(50 h),GOS产率达34.70%(40 h),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灵菇 β-d-半乳糖苷酶 发酵条件 分离纯化 学性质 低聚乳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猫豆β-D-半乳糖苷酶的基本性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孟延发 孟雪琴 +1 位作者 杜毅峰 李绪渊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8-93,共6页
经硫酸铵分级分离 ,DEAE- cellulose5 2 ,CM- cellulose5 2和 Sephacryl S10 0 HR凝胶过滤层析方法从熊猫豆黄化苗中获得了一种β- D -半乳糖苷酶 ,活性收率为 8.0 % ,纯化倍数为 2 4 5 .经PAGE显示单一蛋白着色带 ,用 IEF- PAGE测定其... 经硫酸铵分级分离 ,DEAE- cellulose5 2 ,CM- cellulose5 2和 Sephacryl S10 0 HR凝胶过滤层析方法从熊猫豆黄化苗中获得了一种β- D -半乳糖苷酶 ,活性收率为 8.0 % ,纯化倍数为 2 4 5 .经PAGE显示单一蛋白着色带 ,用 IEF- PAGE测定其 PI为 4 .1.SDS- PAGE显示 2条蛋白着色带 ,其相应分子量分别为 4 0 k D和 2 9k D.Sephadex G2 0 0层析法测得表观分子量为 6 8k D.以 ONPG和PNPG为底物测得该酶的表观 Km 分别为 3.0 2 mmol/ L和 0 .33mmol/ L.最适 p H为 4 .2 ,最适温度为 5 2℃ .以乳糖为底物测得表观 Km 为 4 3mmol/ L.Hg CI2 ,DTNB,NEMI,半乳糖和乳糖对酶表现出不同的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猫豆 β-d-半乳糖苷酶 化学修饰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糖诱导大肠杆菌β-D-半乳糖苷酶试验 被引量:6
3
作者 苏战强 陈阳 +4 位作者 夏利宁 王金泉 刘英玉 张晓红 姚刚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4-27,共4页
大肠杆菌是是重要的使人罹患疾病的食源性病原微生物之一,也是重要的食品被动物排泄物污染的指标。大肠杆菌在其生长过程中会产生β-D-半乳糖苷酶,这种酶常被用于进行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本试验是探索乳糖诱导大肠杆菌产生β-D-半乳糖... 大肠杆菌是是重要的使人罹患疾病的食源性病原微生物之一,也是重要的食品被动物排泄物污染的指标。大肠杆菌在其生长过程中会产生β-D-半乳糖苷酶,这种酶常被用于进行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本试验是探索乳糖诱导大肠杆菌产生β-D-半乳糖苷酶的最佳条件,缩短基于酶检测技术检测大肠杆菌的时间。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培养基中加入乳糖的浓度、剂量和培养时间,用L9(34)正交表设计试验因素水平,以β-D-半乳糖苷酶活力OD值为判定指标,确定乳糖诱导大肠杆菌产生β-D-半乳糖苷酶的客观条件。结果于10 m L大肠杆菌培养液中添加0.5%乳糖1 m L,诱导时间为4 h时所诱导的β-D-半乳糖苷酶量最多。说明恰当的乳糖浓度能很好地诱导大肠杆菌短时间产生β-D-半乳糖苷酶,并因此可以明显缩短利用该酶检测大肠杆菌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 诱导 大肠杆菌 β-d-半乳糖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压液相色谱快速分离纯化Kluyveromyces fragilis β-D-半乳糖苷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建福 李素芬 +2 位作者 陈占洲 陈庆森 王璋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6-119,共4页
应用AKTA explorer 100型中压液相色谱快速纯化工艺,系统分离纯化了脆壁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fragilis)β-D-半乳糖苷酶。K.fragilis发酵生产的菌体细胞经过破碎、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含有K.fragilis β-D-半乳糖苷酶。粗酶经过AKTA e... 应用AKTA explorer 100型中压液相色谱快速纯化工艺,系统分离纯化了脆壁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fragilis)β-D-半乳糖苷酶。K.fragilis发酵生产的菌体细胞经过破碎、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含有K.fragilis β-D-半乳糖苷酶。粗酶经过AKTA explorer 100中压液相色谱的HiprepR16/10 Source 30Q强阴离子交换柱和Hioad26/60 Superdex凝胶过滤色谱连续两步纯化,酶的回收率为27%,纯化倍数为42。纯化的K.fragilis β-D-半乳糖苷酶在垂直板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上,呈现一条染色谱带,表明纯化的酶具有较高的纯度。K.fragilisLFS-8611 β-D-半乳糖苷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0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液相色谱 脆壁克鲁维酵母 β-d-半乳糖苷酶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中β-D-半乳糖苷酶活性分析条件的优化及其在不同季节、嫩度和品种间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余志 黄海波 +1 位作者 张芸 倪德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84-388,共5页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对茶叶中β-D-半乳糖苷酶的比活力测定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茶叶中β-D-半乳糖苷酶1比活力测定条件为:以pH4.0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为缓冲液,在60℃下反应7min。对不同茶叶品种、生长季节以及不同嫩度叶片中...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对茶叶中β-D-半乳糖苷酶的比活力测定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茶叶中β-D-半乳糖苷酶1比活力测定条件为:以pH4.0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为缓冲液,在60℃下反应7min。对不同茶叶品种、生长季节以及不同嫩度叶片中的β-D-半乳糖苷酶比活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龙茶与绿茶品种中β-D-半乳糖苷酶比活力差异明显,不同季节与不同嫩度茶叶叶片之间也存在较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β-d-半乳糖苷酶 比活力 品种 季节 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uyveromyces fragilis LFS-8611 β-D-半乳糖苷酶的摇瓶培养条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建福 王璋 许时婴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2-85,93,共5页
脆壁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fragilis)LFS 8611合成的β D 半乳糖苷酶具有较高的催化半乳糖基转移反应活力.脆壁克鲁维酵母(K.fragilis)LFS 8611细胞生长和β D 半乳糖苷酶的合成同步.该菌株生长和产酶的最适碳源为半乳糖,乳糖次之;... 脆壁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fragilis)LFS 8611合成的β D 半乳糖苷酶具有较高的催化半乳糖基转移反应活力.脆壁克鲁维酵母(K.fragilis)LFS 8611细胞生长和β D 半乳糖苷酶的合成同步.该菌株生长和产酶的最适碳源为半乳糖,乳糖次之;最适氮源为蛋白胨F403;最适培养条件为:发酵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7.0,摇床的转速为200r/min.培养基中碳源和氮源质量浓度对菌体生物量和β D 半乳糖苷酶活力有重要影响,以12mg/mL乳糖为碳源,16mg/mL蛋白胨(F403)为氮源,在最适培养条件下培养32h后,菌体生物量和β D 半乳糖苷酶活力分别为7.56g/L和18.83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壁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fragilis) β-d-半乳糖苷酶合成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fragilis LFS-8611 β-D-半乳糖苷酶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建福 陈庆森 王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6-49,共4页
分别采用柱色谱技术对K.fragilisLFS-8611β-D-半乳糖苷酶进行了纯化,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了该酶的纯度。粗酶先后经过(NH4)2SO4分级沉淀、CM-SepharoseCL-6B、DEAE-SepharoseCL-6B、SephacrylS-200柱色谱... 分别采用柱色谱技术对K.fragilisLFS-8611β-D-半乳糖苷酶进行了纯化,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了该酶的纯度。粗酶先后经过(NH4)2SO4分级沉淀、CM-SepharoseCL-6B、DEAE-SepharoseCL-6B、SephacrylS-200柱色谱四步分离纯化,酶的最终回收率为16%,纯化倍数为45.8。纯化的酶在SDS-PAGE上为一条染色谱带,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0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d-半乳糖苷酶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冰洋海单胞菌β-D-半乳糖苷酶的异源表达及酶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孙茜 廖丽 +2 位作者 丁海涛 刘双 陈波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5-177,共13页
初筛表明,一株分离自北极加拿大海盆海冰心芯样品的海单胞菌(Marinomonas sp.BSi20584)具有较高的β-D-半乳糖苷酶活性,为了研究清楚其酶学性质,将经hiTAIL-PCR扩增得到的β-D-半乳糖苷酶基因(galt)与pET-28a(+)原核表达载体结合... 初筛表明,一株分离自北极加拿大海盆海冰心芯样品的海单胞菌(Marinomonas sp.BSi20584)具有较高的β-D-半乳糖苷酶活性,为了研究清楚其酶学性质,将经hiTAIL-PCR扩增得到的β-D-半乳糖苷酶基因(galt)与pET-28a(+)原核表达载体结合,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后对重组β-D-半乳糖苷酶(GALT)的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技术制备纯酶,并对重组GALT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重组酶的最适诱导温度为20℃,在IPTG浓度为0.07mmol/L时诱导22h后,酶活和产酶量达到最大值。GALT单体分子量约为6.6×104 g/mol,天然酶为同源三聚体。GALT最适作用温度为35℃,其热稳定性较好,在60℃处理5h后,仍可保持50%以上的相对活性。GALT的最适作用pH为9.0,在pH为6.0~11.0范围内比较稳定。GALT的最适NaCl浓度为0.5mol/L,对盐度具有较高的耐受性。Mg2+、K+、DTT和EDTA对酶活不具有显著影响,而Mn2+、Fe2+对酶活有促进作用,Zn2+和L-谷胱甘肽对酶活有抑制作用。GALT对Galβ1-4GlcNAc具有水解作用,而对Galβ1-3GalNAc和Galβ1-3GlcNAc糖苷键型没有水解能力。本研究实现了海单胞菌属菌株的β-D-半乳糖苷酶基因在大肠杆菌系统中的高效表达,并系统研究了重组酶的酶学特性,为后续开展该酶的代谢适应性和潜在应用研究提供详细的酶学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冰洋 海单胞菌 β-d-半乳糖苷酶 异源表达 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糖凝胶固定β-D-半乳糖苷酶方法研究
9
作者 王丽颖 刘思聪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3-76,共4页
以壳聚糖凝胶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β-D-半乳糖苷酶,对壳聚糖凝胶的制备条件及乳糖酶的固定化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乳糖酶固定的最佳条件为:2.5%壳聚糖与2%戊二醛、1.0mg/mL的溶液酶,(pH值为7.0)固定9h,酶活力回收率为61.05%
关键词 壳聚糖 凝胶 固定化 β-d-半乳糖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乳糖酶水解和转移性质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海方 张涛 +5 位作者 江波 缪铭 沐万孟 吴保承 杨春霞 侯传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43-245,250,共4页
主要对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产β-D-半乳糖苷酶的水解性质和转移酶学性质进行了比较。对比发现温度、pH、金属离子以及葡萄糖和半乳糖浓度对该酶的两种性质有不同影响,同时还研究了酶的动力学特性,以ONPG为底物,... 主要对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产β-D-半乳糖苷酶的水解性质和转移酶学性质进行了比较。对比发现温度、pH、金属离子以及葡萄糖和半乳糖浓度对该酶的两种性质有不同影响,同时还研究了酶的动力学特性,以ONPG为底物,测得马克斯克鲁维酵母β-D-半乳糖苷酶的Km为0.51mmol/L,Vmax为0.532μmol/(mg protein·min)。以乳糖为底物,Km为0.56mmol/L,Vmax为0.31μmol/(mg protein·min)。这对研究生产低聚半乳糖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 β-d-半乳糖苷酶 水解性质 转移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