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谷甾醇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蓝昕蕊 赵宝宝 +3 位作者 张碧菡 林晓语 马会明 王勇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9-1637,共9页
旨在探索一种自然植物提取的抗氧化分子——β-谷甾醇(β-sitosterol,SITO)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效率和早期胚胎体外发育质量的影响。本研究以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SITO为试验组,不添加SITO(含0.16%DMSO)的培养基... 旨在探索一种自然植物提取的抗氧化分子——β-谷甾醇(β-sitosterol,SITO)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效率和早期胚胎体外发育质量的影响。本研究以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SITO为试验组,不添加SITO(含0.16%DMSO)的培养基为对照组,对屠宰场所得猪卵巢中收集到的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试验组浓度分别为10、20、40μmol·L~(-1),不同浓度各重复3次,每组培养卵母细胞150~200枚。培养46 h后,对卵母细胞成熟率进行统计,并收集成熟卵母细胞进行活性氧、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染色以及相关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成熟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2 d后统计卵裂率,7 d后统计囊胚率,并统计囊胚细胞总数。结果发现,20μmol·L~(-1)SITO处理显著提高了猪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且促进了孤雌激活后囊胚的形成并增加了囊胚细胞数,降低了卵母细胞中ROS含量,提高了抗氧化应激基因SOD和CAT的表达;同时,SITO降低卵母细胞的凋亡水平,增加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降低促凋亡基因Caspase 3和BAX的表达。此外,SITO可增强线粒体膜电位(ΔΨm),增加TFAM基因的表达。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基中添加20μmol·L^(-1)SITO能够显著促进猪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提高胚胎的体外发育能力和胚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谷甾醇 猪卵母细胞 胚胎发育 ROS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花生中β-谷甾醇的含量 被引量:1
2
作者 闫超杰 章程 +2 位作者 张旭东 王诗琦 孙晓东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期104-107,111,共5页
目的:建立超声波辅助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花生中β-谷甾醇的分析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辽宁、山东和河南3个花生种植大省不同品种花生中β-谷甾醇的含量进行分析测定。方法:样品经85%乙醇溶液(乙醇∶水=85∶15,V∶V)超声提取,离心... 目的:建立超声波辅助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花生中β-谷甾醇的分析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辽宁、山东和河南3个花生种植大省不同品种花生中β-谷甾醇的含量进行分析测定。方法:样品经85%乙醇溶液(乙醇∶水=85∶15,V∶V)超声提取,离心,中性氧化铝去色素和杂质后,经Agilient ZORBAX SB-C_(18)色谱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β-谷甾醇在1.0~100.0 mg·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0.070x+2.348(r=0.9999);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8.5%~106.9%,相对标准偏差为2.31%~4.73%(n=6),检出限为0.5 mg/100 g。运用该方法对30个花生样品进行检测,不同品种花生β-谷甾醇含量在31.6~77.0 mg/100 g。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重复性好、准确度和灵敏度较高,适用于花生中β-谷甾醇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β-谷甾醇 超声波辅助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亚油酸β-谷甾醇酯与β-谷甾醇的脂溶性及抗氧化效果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瑞 赵松林 +1 位作者 夏秋瑜 张晓鸣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94,共4页
研究了共轭亚油酸β-谷甾醇酯与β-谷甾醇的脂溶性及抗氧化效果。脂溶性试验表明,共轭亚油酸β-谷甾醇酯在花生油中的溶解度为45.24%,而β-谷甾醇在花生油中的溶解度为1.13%。抗氧化性试验表明,在40、50和60℃条件下,共轭亚油酸β-谷甾... 研究了共轭亚油酸β-谷甾醇酯与β-谷甾醇的脂溶性及抗氧化效果。脂溶性试验表明,共轭亚油酸β-谷甾醇酯在花生油中的溶解度为45.24%,而β-谷甾醇在花生油中的溶解度为1.13%。抗氧化性试验表明,在40、50和60℃条件下,共轭亚油酸β-谷甾醇酯添加量为0.10 mg/g时,对CLA、AA和DHA均具有最好的抗氧化效果。而在40、50℃条件下,β-谷甾醇添加量为0.30 mg/g时,对CLA的抗氧化效果较好,但没有共轭亚油酸β-谷甾醇酯的抗氧化效果明显;在60℃条件下,β-谷甾醇的抗氧化效果不明显。二者的抗氧化效果与其在油脂中的添加量之间没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β-谷甾醇 β-谷甾醇 脂溶性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谷甾醇/菜油甾醇与月桂酸酯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贾承胜 张莎 +1 位作者 董涛 张晓鸣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0,24,共5页
研究以SDS-HCl为催化剂,β-谷甾醇/菜油甾醇与月桂酸的酯化反应动力学。在不同温度下,每隔一定时间从反应体系中取样,利用HPLC测定体系中甾醇和甾醇月桂酸酯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确定该酯化反应的反应级数,并进一步求得各反应动力学参数... 研究以SDS-HCl为催化剂,β-谷甾醇/菜油甾醇与月桂酸的酯化反应动力学。在不同温度下,每隔一定时间从反应体系中取样,利用HPLC测定体系中甾醇和甾醇月桂酸酯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确定该酯化反应的反应级数,并进一步求得各反应动力学参数;测定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计算得到活化能Ea=88.03kJ/mol,反应速率方程:r=1.1595×1012exp[88.03/(RT)]CACB;β-谷甾醇/菜油甾醇与月桂酸的酯化反应为2级反应,反应过程中不存在其它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谷甾醇 菜油甾醇 β-谷甾醇月桂酸酯 菜油甾醇月桂酸酯 酯化反应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植物甾醇中豆甾醇和β-谷甾醇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49
5
作者 许文林 沙鸥 +1 位作者 钱俊红 鲁萍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8-101,共4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对豆甾醇、β_谷甾醇和重结晶法分离精制的混合甾醇进行了分析测定 ;实验采用的色谱柱为HypersilODS反相柱(4.6×150mm ,5μm) ,流动相为甲醇 ,紫外检测波长为210nm ,恒溶剂洗脱 ,混合植物甾醇在10min内得到了很好...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对豆甾醇、β_谷甾醇和重结晶法分离精制的混合甾醇进行了分析测定 ;实验采用的色谱柱为HypersilODS反相柱(4.6×150mm ,5μm) ,流动相为甲醇 ,紫外检测波长为210nm ,恒溶剂洗脱 ,混合植物甾醇在10min内得到了很好的分离 ;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液相色谱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混合甾醇中豆甾醇和 β_谷甾醇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甾醇 甾醇 β-谷甾醇 高效液相色谱 天然醇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谷甾醇在复杂体系中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左玉 朱瑞涛 +2 位作者 冯丽霞 张彩凤 谢文磊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0-87,共8页
研究β-谷甾醇在非均相食品体系和非均相生物体系的抗氧化活性以及VC和VE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β-甾醇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但抗氧化能力随浓度升高逐渐降低。β-谷甾醇与VC协同作用时,FTC法测得在葵花油乳状液... 研究β-谷甾醇在非均相食品体系和非均相生物体系的抗氧化活性以及VC和VE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β-甾醇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但抗氧化能力随浓度升高逐渐降低。β-谷甾醇与VC协同作用时,FTC法测得在葵花油乳状液中VC的加入使3种浓度β-谷甾醇抗氧化能力明显提高;而在大豆磷脂脂质体中,0.008 mg/mLβ-谷甾醇和VC共同作用时的抗氧化效果最好;TBARS法测得0.001 6 mg/mLβ-谷甾醇和0.008 mg/mL VC共同作用表现出较强的协同增效作用。在考察β-谷甾醇与VE的协同作用时发现:在大豆磷脂脂质体中,FTC法测得的0.008 mg/mLβ-谷甾醇和0.001 6 mg/mL VE共同作用显示抗氧化协同增效作用,其余各种不同浓度的β-谷甾醇与VC、VE共同作用时均不显示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谷甾醇 脂质氧化 抗氧化活性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谷甾醇与γ-谷维素键合特征的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池建伟 李阳 +2 位作者 张虹 胡鹏 傅红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7-101,106,共6页
建立了傅里叶红外光谱法表征β-谷甾醇与γ-谷维素键合特征的方法。在红外图谱中可以看出,β-谷甾醇的羟基伸缩振动峰明显向低波数移动,并导致谱带变宽,γ-谷维素的羰基吸收峰也出现向低波数位移,说明β-谷甾醇与γ-谷维素之间产生了分... 建立了傅里叶红外光谱法表征β-谷甾醇与γ-谷维素键合特征的方法。在红外图谱中可以看出,β-谷甾醇的羟基伸缩振动峰明显向低波数移动,并导致谱带变宽,γ-谷维素的羰基吸收峰也出现向低波数位移,说明β-谷甾醇与γ-谷维素之间产生了分子间的氢键效应。当β-谷甾醇与γ-谷维素质量比为2∶3时氢键效应最强,并且质构和锥入度分析表明其硬度也最大。β-谷甾醇与γ-谷维素的油脂样品在偏振光显微镜下呈现四瓣形的自组装新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谷甾醇 γ-谷维素 红外光谱 氢键 晶体 偏光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β-谷甾醇含量 被引量:9
8
作者 钟冬莲 莫润宏 +3 位作者 沈丹玉 刘毅华 丁明 汤富彬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5-97,共3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测定食用植物油中β-谷甾醇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2 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皂化、石油醚萃取后,采用GC-MS/MS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对β-谷甾醇含量进行测定。该方法在2.0~20.0μg/m L线性...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测定食用植物油中β-谷甾醇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2 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皂化、石油醚萃取后,采用GC-MS/MS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对β-谷甾醇含量进行测定。该方法在2.0~20.0μg/m L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6;以胆固醇作替代内标,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5.7%~101.4%,相对标准偏差为1.0%~3.7%;方法的检出限为0.2 mg/kg。该方法操作简便,检测灵敏度高,干扰小,适用于食用植物油中β-谷甾醇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β-谷甾醇 胆固醇 食用植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蓼蓝中β-谷甾醇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蒋琼凤 袁志辉 +1 位作者 李进 候依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8-112,共5页
采用超声波法从蓼蓝中提取出β-谷甾醇并对其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了β-谷甾醇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能力,并与几种常见抗氧化剂的清除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了β-谷甾醇对猪油和芝麻油的抗氧化作用,以及与柠檬酸、VC等抗氧化... 采用超声波法从蓼蓝中提取出β-谷甾醇并对其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了β-谷甾醇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能力,并与几种常见抗氧化剂的清除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了β-谷甾醇对猪油和芝麻油的抗氧化作用,以及与柠檬酸、VC等抗氧化剂混合之后对油脂的协同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蓼蓝中含有丰富的β-谷甾醇,其含量大约为0.893%。β-谷甾醇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清除效果优于苯甲酸和甘露醇,在高浓度条件下略低于VC。0.08%的β-谷甾醇对油脂氧化具有最好的抑制效果,且在与VC、柠檬酸合用时,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蓼蓝 β-谷甾醇 提取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谷甾醇微胶囊工艺优化及抗油脂氧化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丽 傅虹飞 +2 位作者 崔芳 卢琪 潘思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8-32,共5页
以β-环糊精为壁材制备β-谷甾醇微胶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微胶囊化最佳工艺条件,比较不同抗氧化剂和微胶囊化前后甾醇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β-环糊精制备β-谷甾醇微胶囊最佳工艺条件是加水量60mL、搅拌温度50℃、搅拌时间50mi... 以β-环糊精为壁材制备β-谷甾醇微胶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微胶囊化最佳工艺条件,比较不同抗氧化剂和微胶囊化前后甾醇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β-环糊精制备β-谷甾醇微胶囊最佳工艺条件是加水量60mL、搅拌温度50℃、搅拌时间50min、β-谷甾醇体积与β-环糊精质量比为1:10(mL/g),在此条件下包埋率为87.98%。微胶囊β-谷甾醇对猪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其抗氧化效果优于未包埋的β-谷甾醇和VE;随着甾醇添加量的增加,抗氧化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谷甾醇 β-环糊精 微胶囊化 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微波法提取玉米须中β-谷甾醇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文竹 于志鹏 +2 位作者 于一丁 何帅 刘静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9-22,共4页
建立微波法提取玉米须β-谷甾醇的最佳提取工艺模型。采用微波萃取提取玉米须中的β-谷甾醇物质,并通过混合因素均匀设计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功率,液固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6个因素对玉米须β-谷甾醇含量的影响。通过Matlab软... 建立微波法提取玉米须β-谷甾醇的最佳提取工艺模型。采用微波萃取提取玉米须中的β-谷甾醇物质,并通过混合因素均匀设计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功率,液固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6个因素对玉米须β-谷甾醇含量的影响。通过Matlab软件处理所得试验数据可知,提取时间、温度与提取β-谷甾醇的含量成反比,乙醇浓度,液固比与提取β-谷甾醇的含量成正比,提取功率、提取次数的相关系数较小可忽略。经软件分析可知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微波提取时间5min,乙醇浓度95%,提取温度20℃,液固比30:1(mL/g),β-谷甾醇的含量为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检测 β-谷甾醇 玉米须 微波提取 均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毛竹笋笋头中β-谷甾醇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丽静 吕国提 +3 位作者 李积华 朱德明 朱冰清 陈宣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69-271,275,共4页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乙醇浓度、时间、温度和料液比对毛竹笋笋头中β-谷甾醇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β-谷甾醇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95%、提取时间20min、料液比15:1、提取温度55℃,在此条件下,β-谷甾醇提取含量为365.52mg/1...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乙醇浓度、时间、温度和料液比对毛竹笋笋头中β-谷甾醇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β-谷甾醇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95%、提取时间20min、料液比15:1、提取温度55℃,在此条件下,β-谷甾醇提取含量为365.52mg/10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笋头 β-谷甾醇 提取工艺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初榨大豆毛油制备β-谷甾醇油脂凝胶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非 吴楠 +5 位作者 李丹 陈书曼 张雪 王立琦 于殿宇 张理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4-19,共6页
利用初榨大豆毛油中天然磷脂,通过添加β-谷甾醇,使其与天然磷脂形成复合凝胶剂制备油脂凝胶,研究β-谷甾醇添加量对油脂凝胶硬度、热力学性质、固体脂肪含量(solid fat content,SFC)、凝胶晶型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条件下... 利用初榨大豆毛油中天然磷脂,通过添加β-谷甾醇,使其与天然磷脂形成复合凝胶剂制备油脂凝胶,研究β-谷甾醇添加量对油脂凝胶硬度、热力学性质、固体脂肪含量(solid fat content,SFC)、凝胶晶型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条件下,油脂凝胶中β-谷甾醇添加量不小于12%时,即可出现凝胶行为。油脂凝胶的硬度和SFC都随着β-谷甾醇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硬度变化显著。β-谷甾醇添加量对热力学特性影响较大,熔化结晶均为单峰。油脂凝胶主要为β型晶体,晶体为长针状并均匀分布,随β-谷甾醇添加量的增多,油脂凝胶晶体密度增大,尺寸变小,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更加紧密,截留植物油的能力不断提高,表明β-谷甾醇可以与初榨大豆毛油中的天然磷脂结合形成油脂凝胶,该油脂凝胶中无反式脂肪酸,富含天然营养成分,具有适宜油脂凝胶硬度及良好的结构稳定性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榨大豆毛油 天然磷脂 β-谷甾醇 油脂凝胶 凝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油脂中β-谷甾醇的含量 被引量:7
14
作者 邱丰艳 丁力 曹红云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1-95,共5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高效测定油脂混合体系中β-谷甾醇含量的方法,并对油脂混合物中β-谷甾醇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C18反相色谱柱对β-谷甾醇含量进行测定,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98.5:1.5),检测波长210 nm。结果...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高效测定油脂混合体系中β-谷甾醇含量的方法,并对油脂混合物中β-谷甾醇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C18反相色谱柱对β-谷甾醇含量进行测定,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98.5:1.5),检测波长210 nm。结果表明:β-谷甾醇在25~500μg/mL范围内,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8),仪器检出限为7.5μg/m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5%;油脂混合物中β-谷甾醇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次数4次,离心转速2000 r/min,皂化温度80℃,皂化时间210 min;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β-谷甾醇的回收率为93.44%~96.48%,RSD为1.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β-谷甾醇 油脂混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胶乳中β-谷甾醇的提取分离及其对橡胶老化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立胜 廖小雪 +2 位作者 陈永平 李新红 廖双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6-769,共4页
以有机溶剂氯仿/甲醇为提取液,使用抽提方法从无氨新鲜天然胶乳中提取天然脂类物质。将所提取的脂类物质皂化分离出了β-谷甾醇。测试并分析了β-谷甾醇对天然橡胶(NR)、异戊橡胶(IR)老化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β-谷甾醇... 以有机溶剂氯仿/甲醇为提取液,使用抽提方法从无氨新鲜天然胶乳中提取天然脂类物质。将所提取的脂类物质皂化分离出了β-谷甾醇。测试并分析了β-谷甾醇对天然橡胶(NR)、异戊橡胶(IR)老化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β-谷甾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是存在于NR中的天然防老剂,很好地改善了NR的老化性能,对IR也有良好的抗老化效果,并且从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天然橡胶和异戊橡胶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胶乳 β-谷甾醇 老化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糠油酸法脱胶工艺及对γ-谷维素、β-谷甾醇损失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俊杰 李珂 +1 位作者 莫玉花 李罗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19,31,共5页
采用磷酸脱胶法对米糠毛油进行脱胶,考察了磷酸添加量、水添加量、脱胶温度、脱胶时间对米糠毛油脱胶率、γ-谷维素和β-谷甾醇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酸添加量0.15%、水添加量5.0%、脱胶温度65℃、脱胶时间40 min的条件下,米糠毛... 采用磷酸脱胶法对米糠毛油进行脱胶,考察了磷酸添加量、水添加量、脱胶温度、脱胶时间对米糠毛油脱胶率、γ-谷维素和β-谷甾醇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酸添加量0.15%、水添加量5.0%、脱胶温度65℃、脱胶时间40 min的条件下,米糠毛油脱胶率最高,为91.13%,γ-谷维素和β-谷甾醇损失率相对较小,分别为12.22%、5.99%;脱胶后油中磷含量为22.07 mg/kg,脱胶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脱胶前提高了1.6个百分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脱胶前降低了1.6个百分点,而油酸与亚油酸含量比例约1.09∶1,变化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油 脱胶 磷酸 γ-谷维素 β-谷甾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叶下珠中豆甾醇、β-谷甾醇和羽扇豆醇 被引量:3
17
作者 严子军 钟智龙 +1 位作者 韦寿莲 邓光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35-1337,共3页
To establish an HPLC method for separ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stigmasterol,β-sitosterol and lupeol in phyllanthus urinaria L by HPLC.A Eclipse Zorbax XDB-C18 column(4.6 mm×150 mm i.d.,5 μm) was used for chrom... To establish an HPLC method for separ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stigmasterol,β-sitosterol and lupeol in phyllanthus urinaria L by HPLC.A Eclipse Zorbax XDB-C18 column(4.6 mm×150 mm i.d.,5 μm) was used for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s with methanol as the mobile phase at flow rate of 0.7 mL/min.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210 nm.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tigmasterol,β-sitosterol and lupeol could be baseline separated.The linear range of stigmasterol,β-sitosterol and lupeol were 0.4mg/mL~8.8 mg/mL(R2 were 0.9975),0.5~10.0 mg/mL(R2 = 0.9978) and 0.5mg/mL~10.0 mg/mL(R2 = 0.9981),respectively.The mean recoveries of stigmasterol,β-sitosterol and lupeol were 94.4%~95.1%,91.2%~97.9% and 92.4%~104.6 %,respectively.RSD was less than 5%.The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monitor the extraction of stigmasterol,β-sitosterol and lupeol in phyllanthus urinaria L by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with satisfac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下珠 HPLC 甾醇 β-谷甾醇 羽扇豆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相脂肪酶催化合成共轭亚油酸β-谷甾醇酯的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瑞 张晓鸣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6-59,共4页
研究了有机相脂肪酶催化合成共轭亚油酸β-谷甾醇酯的工艺条件,同时研究了甾醇酯的分离纯化方法。优化后的共轭亚油酸β-谷甾醇酯合成条件为:在正己烷介质中,β-谷甾醇浓度为0.05 mmol/mL,酸醇摩尔比为1∶1,4A分子筛用量为60 mg/mL,酶... 研究了有机相脂肪酶催化合成共轭亚油酸β-谷甾醇酯的工艺条件,同时研究了甾醇酯的分离纯化方法。优化后的共轭亚油酸β-谷甾醇酯合成条件为:在正己烷介质中,β-谷甾醇浓度为0.05 mmol/mL,酸醇摩尔比为1∶1,4A分子筛用量为60 mg/mL,酶用量为20 mg/mL,在50℃水浴恒温振荡器中连续反应72 h,反应酯化率可达72.63%。用硅胶柱层析分离方法,以环己烷/无水乙醚(19∶1,V/V)溶剂体系做流动相可以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谷甾醇 共轭亚油酸 有机相脂肪酶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天麻中的β-谷甾醇含量 被引量:11
19
作者 毕荣璐 孙荣飞 +1 位作者 李德勋 刘祥义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6-119,共4页
以正丁醇为溶剂,超声提取天麻中β-谷甾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及MD-ODS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在流动相为100%甲醇、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0.7 mL/min、柱温35℃、进样量为20μL时,测定不同产地天... 以正丁醇为溶剂,超声提取天麻中β-谷甾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及MD-ODS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在流动相为100%甲醇、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0.7 mL/min、柱温35℃、进样量为20μL时,测定不同产地天麻中β-谷甾醇含量。结果表明,β-谷甾醇在0.184-0.92μg/mL ( r=0.9998)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6%, RSD 1.41%。22个不同产地天麻品种中β-谷甾醇含量最高可达到1.1248 mg/g。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为天麻药材质量标准提供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β-谷甾醇 正丁醇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中β-谷甾醇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霞 南艳平 万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1424-1425,共2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半夏中β-谷甾醇的含量。[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岛津Shim-Pack VP-ODS 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无水甲醇,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5℃。[结果]β-谷甾醇在0.200~2.00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半夏中β-谷甾醇的含量。[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岛津Shim-Pack VP-ODS 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无水甲醇,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5℃。[结果]β-谷甾醇在0.200~2.0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1.07%(n=5),RSD为2.96%;半夏样品中β-谷甾醇含量的平均含量为1.59mg/g。[结论]该方法分离度较好,可用于半夏药材中β-谷甾醇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半夏(RHIZOMA PINELLIAE) β-谷甾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