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环糊精衍生物对黄酮类药物的增溶作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茹林 杨郁 +1 位作者 双少敏 潘景浩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02-704,共3页
The inclusion interactions between flavonoids and β cyclodextrin( β CD) and its derivatives have been studied by a phase solubility method. The phase solubility graphs showed that the 1∶1 inclusion compounds were f... The inclusion interactions between flavonoids and β cyclodextrin( β CD) and its derivatives have been studied by a phase solubility method. The phase solubility graphs showed that the 1∶1 inclusion compounds were formed beween β CD and rutin, qucertin and morin respectively. The compounds appeared to be a type of A L inclusion. β CD derivatives have stronger binding capacity than β CD. The enhanced solubility of compounds decreased in the order methyl β CD>hydroxypropyl β CD> β CD. The highest solubility was obtained in methyl β CD inclusion complex with qucertin in level of 50 times than that in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溶解度 β-环糊精衍生物 黄酮类药物 增溶作用 包含作用 药物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皮素与两种β-环糊精衍生物的包合作用及性质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姝静 周自若 +2 位作者 周威 王心蕊 袁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16,共6页
采用相溶解度法定量研究甲基-β-环糊精(methyl-β-cyclodextrin,Me-β-CD)及羟丙基-β-环糊精((2-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β-CD)与根皮素的包合作用,通过冷冻-干燥法成功制备了水溶性良好的包合物。并利用红外光谱、粉末X... 采用相溶解度法定量研究甲基-β-环糊精(methyl-β-cyclodextrin,Me-β-CD)及羟丙基-β-环糊精((2-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β-CD)与根皮素的包合作用,通过冷冻-干燥法成功制备了水溶性良好的包合物。并利用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分析根皮素及其包合物的结构。此外,通过测定还原能力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根皮素及其包合物的抗氧化能力,并探究其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根皮素与Me-β-CD、HP-β-CD物质的量比1∶1的包合物,包合作用显著提升了根皮素在水中的溶解度及抗氧化能力,有助于其加工成为水基化保健食品剂型。此外,根皮素及其包合物对酪氨酸酶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可作为天然、高效、环保的食品保鲜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皮素 β-环糊精衍生物 包合物 溶解性 抑制酪氨酸酶能力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衍生物对美洛昔康的包合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王茹林 孙体健 +2 位作者 裴晓丽 刁海鹏 陈明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21-1224,共4页
采用荧光光谱法在pH值2.5、6.8和10.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研究了美洛昔康与β-环糊精(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和磺丁醚-β-环糊精(SBE-β-CD)的包合特性。美洛昔康的最大发射波长依次紫移了7、9和14 nm,荧光强度变化(ΔF)... 采用荧光光谱法在pH值2.5、6.8和10.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研究了美洛昔康与β-环糊精(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和磺丁醚-β-环糊精(SBE-β-CD)的包合特性。美洛昔康的最大发射波长依次紫移了7、9和14 nm,荧光强度变化(ΔF)的倒数与环糊精浓度(cCD)的倒数呈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其与3种环糊精均形成了1∶1的包合物。以包合常数作为包合作用的量度,则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包合能力呈SBE-β-CD>HP-β-CD>β-CD。包合过程除了疏水作用力外,还存在额外的静电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洛昔康 β-环糊精衍生物 包合作用 荧光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衍生物的超分子体系识别机理及其在手性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霞 周智明 孟子晖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3-421,共9页
为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和揭示β-CD衍生物对客体分子的作用机制和一般规律,本文综合评述了β-环糊精(β-CD)衍生物超分子体系的识别机理,分析了主客体结构、溶剂小分子、溶液pH值及固定相链接方式对其机理的影响,以及紫外-可见光谱、荧光... 为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和揭示β-CD衍生物对客体分子的作用机制和一般规律,本文综合评述了β-环糊精(β-CD)衍生物超分子体系的识别机理,分析了主客体结构、溶剂小分子、溶液pH值及固定相链接方式对其机理的影响,以及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核磁共振、热力学分析、X-射线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机理研究方法,并介绍了β-CD衍生物在色谱手性分离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衍生物 超分子体系 识别机理 手性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基对聚β-环糊精衍生物吸附碱性品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晓梅 彭成松 王少宝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27-1131,共5页
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设计合成了3种吸附剂——聚羟丙基-β-环糊精(PHP-β-CD)、聚羧甲基-β-环糊精(PCM-β-CD)两个聚β-环糊精衍生物和不带取代基的聚β-环糊精(P-β-CD)。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PHP-β-CD和PCM-β-CD的结构表征结果显示... 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设计合成了3种吸附剂——聚羟丙基-β-环糊精(PHP-β-CD)、聚羧甲基-β-环糊精(PCM-β-CD)两个聚β-环糊精衍生物和不带取代基的聚β-环糊精(P-β-CD)。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PHP-β-CD和PCM-β-CD的结构表征结果显示,它们均为无定形聚集态。考察了吸附条件对3种吸附剂吸附碱性品红吸附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CM-β-CD吸附碱性品红的吸附量最大,P-β-CD吸附碱性品红的吸附量最小;体系pH对PCM-β-CD吸附碱性品红吸附量的影响最大。在室温、碱性品红初始质量浓度250 mg/L、体系pH=5.24、振荡时间2.5 h的条件下,P-β-CD和PHP-β-CD吸附碱性品红的吸附量分别为32.3,39.0 mg/g;其他条件不变,体系pH=5.43时,PCM-β-CD吸附碱性品红的吸附量为54.6 mg/g。3种吸附剂对碱性品红的吸附满足Freundlich等温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衍生物 碱性品红 吸附 染料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衍生物对萘普生对映体的包合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圆圆 刘佳佳 +1 位作者 唐课文 张文灵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4-479,共6页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液相色谱法研究β-环糊精衍生物与萘普生的包合作用,考察羟丙基β-环糊精与萘普生包合反应的热力学常数;加入乙醇和改变溶剂的离子强度以进一步对其包合机理进行探讨;用红外光谱法对固体包合物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液相色谱法研究β-环糊精衍生物与萘普生的包合作用,考察羟丙基β-环糊精与萘普生包合反应的热力学常数;加入乙醇和改变溶剂的离子强度以进一步对其包合机理进行探讨;用红外光谱法对固体包合物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羟丙基β-环糊精和萘普生的包合比为1-1,整个包合反应的热力学常数-G,-H和-S都小于0,说明该过程为自发放热过程;在水溶液中,主体的包合能力较弱;加入乙醇以后表观包结稳定常数降低;溶剂离子强度增加有利于包合反应的发生;萘普生溶解度随pH值增大及羟丙基β-环糊精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表观稳定常数却随pH值增大而减小;环糊精衍生物对R,S-萘普生外消旋体具有不同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普生 β-环糊精衍生物 包合作用 紫外分光光度法 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衍生物与核糖核酸酶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宋发军 曾小英 +1 位作者 骆衡 梁建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6-79,共4页
用β-环糊精和对甲苯磺酰氯合成单-(6-O对甲苯磺酰基)β-环糊精,以合成的β-环糊精衍生物为主体,核糖核酸酶为客体,对比研究β-环糊精衍生物催化核糖核酸的水解和β环糊精衍生物非共价修饰的核糖核酸酶催化核糖核酸水解的酶活性,分析其... 用β-环糊精和对甲苯磺酰氯合成单-(6-O对甲苯磺酰基)β-环糊精,以合成的β-环糊精衍生物为主体,核糖核酸酶为客体,对比研究β-环糊精衍生物催化核糖核酸的水解和β环糊精衍生物非共价修饰的核糖核酸酶催化核糖核酸水解的酶活性,分析其催化活性的高低,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的探讨.β-环糊精衍生物具有水解核糖核酸的催化活性,能够非共价结合在核糖核酸酶上,形成的非共价修饰核糖核酸酶的催化活性比核糖核酸酶要高8.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衍生物 非共价修饰 核糖核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衍生物手性固定相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唐课文 陈国斌 阎建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04-205,208,共3页
合成了一种新的手性固定相 2 ,6 O 二庚基 3 O 三甲基硅烷基 β 环糊精 ,以甲基苯基硅油为稀释剂 ,采用快速超动态法 ,成功地制备了高效手性毛细管柱 ,考察了手性柱的色谱性能 ,分离了醇、酮。
关键词 β-环糊精衍生物 毛细管气相色谱 对映体分离 烯烃 手性固定相 色谱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衍生物的金属配合物模拟酶催化测定葡萄糖含量 被引量:2
9
作者 宋发军 朱用 +1 位作者 雷灼霖 沈静茹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99-701,共3页
Catalytic determination of glucose with β-Cyclodextrin derivant was constructed by the reaction of β CD,maleic anhydride with iron trichloride in hydrogen peroxide.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The sensitivity... Catalytic determination of glucose with β-Cyclodextrin derivant was constructed by the reaction of β CD,maleic anhydride with iron trichloride in hydrogen peroxide.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The sensitivity and reproducibility is ideal.The linear range is 30~160mg·L -1 ,the RSD is 0 404%(n=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配合物 模拟酶 催化 测定 β-环糊精衍生物 葡萄糖 葡萄糖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β-环糊精衍生物混合GC固定相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史雪岩 张烃 +1 位作者 韩江华 傅若农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71-375,共5页
研究两种 β-环糊精衍生物 (全甲基 - β- CD与七 - (2 ,6 -二 - O-戊基 - 3- O-烯丙基 ) - β-CD)混合 GC固定相的分离性能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研究苯的位置异构体在两种环糊精混合固定相上的分离情况 ,从柱效、固定相的结构及其与溶... 研究两种 β-环糊精衍生物 (全甲基 - β- CD与七 - (2 ,6 -二 - O-戊基 - 3- O-烯丙基 ) - β-CD)混合 GC固定相的分离性能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研究苯的位置异构体在两种环糊精混合固定相上的分离情况 ,从柱效、固定相的结构及其与溶质的作用方式讨论两种环糊精混合固定相的分离机制 .所测试的大部分苯位置异构体在混合固定相柱上均能得到较好的分离 ,其中溴甲苯等位置异构体在混合固定相上的分离因子偏离加和效应 ,出现了协同效应 .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固定相 协同效应 气相色谱 β-环糊精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释香型喷墨印花织物的β-环糊精衍生物预处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丽 王潮霞 +1 位作者 田安丽 王春莹 《印染》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3,共3页
采用β-环糊精衍生物对涤纶织物进行预处理,考察其在不同质量浓度下对涤纶织物喷墨印花K/S值、印制清晰度,以及对薰衣草香精缓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β-CD衍生物溶液处理后,涤纶织物喷墨印花的K/S值显著提高,且随其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采用β-环糊精衍生物对涤纶织物进行预处理,考察其在不同质量浓度下对涤纶织物喷墨印花K/S值、印制清晰度,以及对薰衣草香精缓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β-CD衍生物溶液处理后,涤纶织物喷墨印花的K/S值显著提高,且随其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大大提高喷墨印花的防渗化性能,进而增加印制图案的清晰度。当β-CD衍生物质量浓度为50~60g/L时,喷墨印花织物达到较高的K/S值和印制清晰度,并大大延长了香味的释放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墨印花 缓释性能 β-环糊精衍生物 织物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微天平对β-环糊精衍生物分子的识别 被引量:1
12
作者 关鲁雄 刘立华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0-23,共4页
在石英晶体谐振器的金电极表面修饰末端含巯基的 β -环糊精衍生物 (β-CDd) ,用石英晶体微天平 (QCM )在线监测苯系和萘系衍生物与之发生包结反应的过程 ,探讨了温度、浓度、取代基数目和位置对包结反应平衡常数和速率常数的影响。结... 在石英晶体谐振器的金电极表面修饰末端含巯基的 β -环糊精衍生物 (β-CDd) ,用石英晶体微天平 (QCM )在线监测苯系和萘系衍生物与之发生包结反应的过程 ,探讨了温度、浓度、取代基数目和位置对包结反应平衡常数和速率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所形成的包结配合物的化学计量均为 1∶1;形成动力学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方程 ;β -环糊精对客体分子大小、取代基数目、位置等都有良好的选择识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晶体微天平 β-环糊精衍生物 分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面官能化的β-环糊精衍生物的制备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延春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76-1377,1381,共3页
利用Vilsmeier-Haack试剂制备了6-位羟基全部被取代的七(6-溴)-β-环糊精,然后根据氮、硫原子的良好亲核性,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分别制备了含硫或含氮的β-环糊精衍生物,并以元素分析、1H NMR和ESI-MS验证所制目标产物的结构。
关键词 β-环糊精衍生物 官能化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β-环糊精衍生物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其气相色谱性能
14
作者 唐课文 阎建辉 陈国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4-55,共2页
合成了一种新的手性固定相2,6_O_二丁基_3_O_三甲基硅烷基_β_环糊精 ,以甲基苯基硅油为稀释剂 ,采用快速超动态法 ,成功地将其涂渍到弹性石英毛细管柱上;柱性能稳定 ,柱寿命较长 ;用该柱分离了酯、酮。
关键词 β-环糊精衍生物 手性固定相 制备 色谱性能 毛细管气相色谱 分离 手性拆分 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衍生物/Cu_2O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制备及其应用
15
作者 李英杰 尹丽娟 +4 位作者 高立娣 吕仁江 刘树仁 王宁 崔丽燕 《分析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7-511,共5页
采用一步键合法制备了烯丙胺-β-环糊精/Cu_2O(Ally-β-CD/Cu_2O)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并考察了制备整体柱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对整体柱柱内固定相进行表征。以硫脲为中性... 采用一步键合法制备了烯丙胺-β-环糊精/Cu_2O(Ally-β-CD/Cu_2O)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并考察了制备整体柱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对整体柱柱内固定相进行表征。以硫脲为中性标记物测定了柱效,柱效达到47 658 N/m。对D,L-组氨酸对映体的分离度RS达到3.82,整体柱在连续使用72h或间歇使用2个月后仍具有良好的分离能力,表明整体柱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同时具备较好的手性拆分能力。运用该整体柱对盐酸克伦特罗对映体进行了拆分,达到基线分离,分离度达到2.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衍生物/Cu2O 整体柱 盐酸克伦特罗 手性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脲氨基-β-环糊精衍生物开管柱的制备及其手性拆分应用
16
作者 李雪 李英杰 +2 位作者 秦世丽 高立娣 唐艺旻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99-1103,共5页
本文以新型脲氨基-β-环糊精衍生物(UB-β-CD)为单体制备键合毛细管电色谱开管柱并优化制备条件。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TG)对UB-β-CD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开管柱内壁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固定相成功... 本文以新型脲氨基-β-环糊精衍生物(UB-β-CD)为单体制备键合毛细管电色谱开管柱并优化制备条件。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TG)对UB-β-CD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开管柱内壁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固定相成功键合到毛细管内壁上,分布均匀,薄层厚度约为0.5μm。使用硫脲作为中性标记物测得开管柱平均柱效高于14400 plates·m^(-1),日内、日间及柱间柱效相对标准偏差(RSD)(n=5)分别为0.18%、0.56%和1.02%,且连续使用60天以上,仍有较好的柱效。应用制备的开管柱成功拆分了D,L-组氨酸和3种手性药物,均达到基线分离,说明制得的开管柱有良好的重现性,稳定性和较强的手性拆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氨基-β-环糊精衍生物 毛细管电色谱 开管柱 手性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虫腈/β-环糊精衍生物/壳聚糖纳米微球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红丽 张仙娜 +1 位作者 赵雅宁 玄光善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22-1332,共11页
本研究首先将β-环糊精(β-CD)进行修饰,以水难溶性氟虫腈(FP)为模型农药,制备了以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和羧甲基-羟丙基-β-环糊精(CM-HP-β-CD)为载体的FP包合物(ICs),然后ICs与壳聚糖(CS)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纳米微球(NPs),... 本研究首先将β-环糊精(β-CD)进行修饰,以水难溶性氟虫腈(FP)为模型农药,制备了以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和羧甲基-羟丙基-β-环糊精(CM-HP-β-CD)为载体的FP包合物(ICs),然后ICs与壳聚糖(CS)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纳米微球(NPs),并对纳米微球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包合物的溶解度、纳米微球的储存稳定性及光稳定性、体外释放行为。结果表明,FP经CM-β-CD和CM-HP-β-CD作用后可形成1:1的包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别提高了102.34和76.29倍。载药纳米微球外观呈规则球形,粒径分布在200 nm左右,包封率最高可达90.42%。紫外光照射48 h后,2种纳米微球药物降解率均小于30%,明显低于FP原药的降解率(88.8%)。从释放曲线得知纳米微球中的FP具有缓释性能,且释放符合KorsmeyerPeppas模型,并在偏碱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释放率,这有助于提高对消化液偏碱性虫类的杀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虫腈 β-环糊精衍生物 壳聚糖 纳米微球 缓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溶性β-环糊精衍生物对萘胺的包合与洗脱作用
18
作者 杨成建 李超 +4 位作者 陈兴都 张璐 郑直 周晨 蒋欣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5-251,共7页
合成了谷氨酸-β-环糊精(GluCD)、甘氨酸-β-环糊精(GlyCD)、乙醇胺-β-环糊精(ChoCD)等3种高水溶性β-环糊精(β-CD)氨基衍生物,并研究了其对溶液中萘胺的包合作用及在低浓度下对土壤中萘胺的洗脱作用.研究结果表明:3种β-CD氨基衍生... 合成了谷氨酸-β-环糊精(GluCD)、甘氨酸-β-环糊精(GlyCD)、乙醇胺-β-环糊精(ChoCD)等3种高水溶性β-环糊精(β-CD)氨基衍生物,并研究了其对溶液中萘胺的包合作用及在低浓度下对土壤中萘胺的洗脱作用.研究结果表明:3种β-CD氨基衍生物对萘胺的包合能力大于β-CD,大小顺序为:GluCD>ChoCD>GlyCD>β-CD,GluCD的包合常数为270.7L/moL,是β-CD的4.5倍.在低浓度下,3种β-CD氨基衍生物对土壤中的萘胺依然表现出较高的洗脱能力,在浓度为1.0g/L的条件下,GlyCD、ChoCD和GluCD对土壤中萘胺的洗脱率分别高达88%、94%和98%,3种β-CD氨基衍生物对土壤中萘胺的洗脱能力与包合能力成正比;此外,在低浓度下,环糊精在土壤上的吸附也是影响有机物洗脱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氨基衍生物 萘胺 包合 洗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研究维生素B_1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卞伟 王宁 +2 位作者 董继雄 卫艳丽 董川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6-698,共3页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甲基-β-环糊精(M-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磺丁基-β-环糊精(SBE-β-CD)对维生素B1的包合作用。在固定维生素B1浓度和改变环糊精及其衍生物浓度的情况下,维生素B1的荧光发射波长...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甲基-β-环糊精(M-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磺丁基-β-环糊精(SBE-β-CD)对维生素B1的包合作用。在固定维生素B1浓度和改变环糊精及其衍生物浓度的情况下,维生素B1的荧光发射波长的变化以及荧光强度的增强表明了包合物的形成,用荧光双倒数法计算了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与维生素B1的包合常数。实验结果表明:在pH=7.4的体系中,β-环糊精对维生素B1的包合能力最强,且四种环糊精与维生素B1的包合物的包合比均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 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 荧光光谱法 包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研究儿茶素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卞伟 张莉 +3 位作者 刘静初 卫艳丽 双少敏 董川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9-722,共4页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甲基-β-环糊精(M-β-CD)、磺丁基-β-环糊精(SBE-β-CD)在室温下,及一定pH值的三酸缓冲溶液中对儿茶素的包合作用。在固定儿茶素浓度和改变β-CD及其衍生物浓度的...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甲基-β-环糊精(M-β-CD)、磺丁基-β-环糊精(SBE-β-CD)在室温下,及一定pH值的三酸缓冲溶液中对儿茶素的包合作用。在固定儿茶素浓度和改变β-CD及其衍生物浓度的情况下,儿茶素的荧光发射波长的变化以及荧光强度的增强表明了包合物的形成,用荧光双倒数法计算了β-CD及其衍生物与儿茶素的包合常数。结果表明:在室温下,于pH为3.29的三酸缓冲体系中,SBE-β-CD对儿茶素的包合能力最强,且β-CD及其衍生物与儿茶素的包合物的包合比均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 荧光光谱法 包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