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测定稻谷中α-淀粉酶活性的两种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雷凡 王月慧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11期152-154,共3页
采用碘比色法和降落数值法分别测定稻谷中α-淀粉酶活性,对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可以测定α-淀粉酶活性,两者的测定结果差异显著,但两者测定结果呈显著直线相关性,说明降落数值的高低能间接的反映α-淀粉酶... 采用碘比色法和降落数值法分别测定稻谷中α-淀粉酶活性,对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可以测定α-淀粉酶活性,两者的测定结果差异显著,但两者测定结果呈显著直线相关性,说明降落数值的高低能间接的反映α-淀粉酶活性的大小;从变异系数来看,后者的变异程度较低,其精密度较高,前者引起的误差因素较后者多;后者较前者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等优点。通过分析研究比较,降落数值法是分析测定大量样品α-淀粉酶活性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色法 降落数值 α-淀粉酶活性 测定方法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α-淀粉酶活性测定方法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岳海凤 郜庆炉 薛香 《陕西农业科学》 2008年第6期6-7,共2页
采用凝胶扩散法、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和降落值法分别测定小麦α-淀粉酶活性,对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虽然3种方法都可以测定α-淀粉酶活性,但是凝胶扩散法与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的结果存在显著的曲线相关,直线性相关... 采用凝胶扩散法、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和降落值法分别测定小麦α-淀粉酶活性,对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虽然3种方法都可以测定α-淀粉酶活性,但是凝胶扩散法与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的结果存在显著的曲线相关,直线性相关不显著,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与降落值法的结果呈极显著负线性相关。通过比较研究,认为降落值法是测定大量样品α-淀粉酶活性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α-淀粉酶活性 测定方法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α-淀粉酶活性的遗传模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薛香 岳海凤 郜庆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59-1760,共2页
[目的]研究α-淀粉酶活性的遗传机理,为抗穗发芽小麦品种的选育和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已筛选出的α-淀粉酶活性差异大的小麦品种扬麦16和豫麦34进行杂交,创建P1、P2、F1、F2、B1、B26个不同世代群体,分别测定α-淀粉酶活性... [目的]研究α-淀粉酶活性的遗传机理,为抗穗发芽小麦品种的选育和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已筛选出的α-淀粉酶活性差异大的小麦品种扬麦16和豫麦34进行杂交,创建P1、P2、F1、F2、B1、B26个不同世代群体,分别测定α-淀粉酶活性,按二参数、三参数、四参数和五参数遗传模型进行χ2测验。[结果]只有三参数模型中m、a、d都显著,说明三参数遗传模型即加性-显性遗传模型适合该资料,基因上位作用不明显,这说明α-淀粉酶不同基因位点间的关系为相互累加的关系,位点内既存在加性作用,也存在显性作用。该试验条件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下,该组合遗传群体中背景均值m为5.159±0.391,加性效应[a]的估值为1.502±0.390,显性效应[d]的估值为3.645±1.056,显性度为1.08>1。[结论]α-淀粉酶活性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基因上位作用不明显,并存在超显性遗传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α-淀粉酶活性 遗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裂骆驼蓬提取物对小麦种子α-淀粉酶活性及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田兴旺 赵国林 姜双林 《甘肃农业科技》 2002年第6期12-14,共3页
用开花期多裂骆驼蓬地上部的乙醇提取物水溶液浸种小麦种子 15 h后 ,在室内常规培养 ,并在不同时期测定种子萌发速率和萌发种子中α-淀粉酶活性、幼根的根系活力及幼苗培养 10 d时根系和茎叶的干重。结果表明 ,浸种处理对萌发种子中 α... 用开花期多裂骆驼蓬地上部的乙醇提取物水溶液浸种小麦种子 15 h后 ,在室内常规培养 ,并在不同时期测定种子萌发速率和萌发种子中α-淀粉酶活性、幼根的根系活力及幼苗培养 10 d时根系和茎叶的干重。结果表明 ,浸种处理对萌发种子中 α-淀粉酶活性在培养初期 (72 h内 )起抑制作用 ,且处理浓度越高 ,酶活性越低 ,但随培养时间的延长 ,转而变为一种激活作用 ;对根系活力具有促进作用 ,随处理浓度的增大根系活力增强 ;浸种处理可极显著地提高幼苗植株的植物生长量 ,浓度越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裂骆驼蓬提取物 小麦种子 α-淀粉酶活性 幼苗 根系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籽饼粕蛋白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水解物抑制α-淀粉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周浩纯 李赫 +4 位作者 赵迪 张文敏 张健 刘宪勇 刘新旗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61-68,共8页
该研究以亚麻籽加工副产物-亚麻籽饼粕为原料制备α-淀粉酶抑制活性肽。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亚麻籽蛋白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对所提取亚麻籽蛋白进行酶解,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3,5-dinitro salicyli... 该研究以亚麻籽加工副产物-亚麻籽饼粕为原料制备α-淀粉酶抑制活性肽。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亚麻籽蛋白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对所提取亚麻籽蛋白进行酶解,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3,5-dinitro salicylic acid,DNS)来测定α-淀粉酶活性,比较不同蛋白酶酶解产物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根据优化结果与实际条件调整,亚麻籽蛋白的提取条件为pH 9.5,料液比为1∶20(g/mL),温度为50℃,一次浸提时间为120 min以及二次浸提时间为60 min。测得最佳试验条件下亚麻籽饼粕蛋白的提取率为83.27%。α-淀粉酶抑制活性表明,经碱性蛋白酶酶解后得到的酶解产物具有较高的活性,其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为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饼粕 响应面优化 体外酶解 分子量 α-淀粉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安藏茶抑制α-淀粉酶的活性级分筛选与评价 被引量:20
6
作者 聂坤伦 何利 +3 位作者 速晓娟 边金霖 郭金龙 杜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4-79,共6页
以雅安藏茶为材料,用体积分数70%乙醇溶液提取后经系统萃取分离得到7种雅安藏茶级分,并测定各个级分的主要成分及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筛选其活性成分。结果表明:雅安藏茶抑制α-淀粉酶的活性成分是儿茶素、茶褐素和咖啡碱,以对α-淀... 以雅安藏茶为材料,用体积分数70%乙醇溶液提取后经系统萃取分离得到7种雅安藏茶级分,并测定各个级分的主要成分及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筛选其活性成分。结果表明:雅安藏茶抑制α-淀粉酶的活性成分是儿茶素、茶褐素和咖啡碱,以对α-淀粉酶活性的最大抑制率为标准,各个活性成分抑制能力依次为儿茶素>茶褐素>咖啡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安藏茶 雅安藏茶级分 活性级分筛选 α-淀粉酶活性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α-淀粉酶抑制活性的白芸豆多肽的制备及其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訾艳 王常青 +4 位作者 陈晓萌 陈彤 李小凡 郝志萍 于文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90-195,共6页
以白芸豆为原料,酶法制备多肽。以α-淀粉酶抑制率为指标,比较酸性、中性和碱性蛋白酶的酶解效果。结果表明:3.350酸性蛋白酶的酶解效果最好。通过加酶量、酶解p H值、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制备白芸豆多肽的... 以白芸豆为原料,酶法制备多肽。以α-淀粉酶抑制率为指标,比较酸性、中性和碱性蛋白酶的酶解效果。结果表明:3.350酸性蛋白酶的酶解效果最好。通过加酶量、酶解p H值、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制备白芸豆多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3 200 U/g、酶解p H 2.2、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60 min,此条件下白芸豆多肽α-淀粉酶抑制率为80.82%。热稳定性研究表明,白芸豆多肽的热稳定性高于α-淀粉酶抑制剂(α-amylase inhibitor,α-AI)粗提液,该多肽在85、90℃条件下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能保持更长时间。凝胶电泳分析表明白芸豆多肽的分子质量为7.53~9.09 k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芸豆清蛋白 α-淀粉酶抑制剂 多肽 α-淀粉酶抑制活性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牦牛乳干酪苦味肽RK7和KQ7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梦瑶 梁琪 宋雪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2-138,共7页
以牦牛乳干酪苦味肽RPKHPIK(RK7)和KVLPVPQ(KQ7)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使用ExPASy-ProtParam、Innovagen和PepDraw等工具计算RK7和KQ7的理化性质,利用分子对接技术揭示抑制α-淀粉酶的作用机制,结合体外实验测定α-淀粉酶抑制... 以牦牛乳干酪苦味肽RPKHPIK(RK7)和KVLPVPQ(KQ7)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使用ExPASy-ProtParam、Innovagen和PepDraw等工具计算RK7和KQ7的理化性质,利用分子对接技术揭示抑制α-淀粉酶的作用机制,结合体外实验测定α-淀粉酶抑制活性。研究表明:RK7和KQ7的分子质量分别为875.07 Da和779.98 Da,疏水性分别为42.86%和71.42%;分子对接显示α-淀粉酶中的His305、Glu233、Trp59和Trp58与RK7和KQ7的结合起重要作用,并且Asp197、Glu233和Asp300是影响α-淀粉酶活性的关键氨基酸;体外活性验证发现,RK7和KQ7α-淀粉酶的IC50分别为0.45 mg/mL和0.86 mg/mL。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结合体外活性实验,高效快速获得牦牛乳源α-淀粉酶抑制肽,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分子间的作用机制,为α-淀粉酶抑制肽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乳干酪 苦味肽 α-淀粉酶抑制活性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驼乳蛋白α-淀粉酶抑制活性肽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5
9
作者 苏娜 伊丽 吉日木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48-157,共10页
利用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对驼乳蛋白进行水解,对其酶解工艺、α-淀粉酶抑制活性、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分布以及肽段序列进行比较研究,以期获得高活性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肽。结果表明,酶解可提高驼乳蛋白的α-淀粉酶抑制作用。相对... 利用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对驼乳蛋白进行水解,对其酶解工艺、α-淀粉酶抑制活性、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分布以及肽段序列进行比较研究,以期获得高活性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肽。结果表明,酶解可提高驼乳蛋白的α-淀粉酶抑制作用。相对于碱性蛋白酶,在木瓜蛋白酶用量4%、酶解温度55℃、酶解pH 7.0、酶解时间2 h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水解驼乳蛋白获得的多肽具有更高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肽序列分析显示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驼乳蛋白制备的多肽分别鉴定出110种和69种肽段,其中IPLPLPLPLP和LPLPLPLR为最有效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肽。因此,驼乳蛋白可以成为功能性食品或保健品中控制糖尿病有效成分的潜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乳蛋白 酶解 生物活性 α-淀粉酶抑制活性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总皂苷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对α-淀粉酶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被引量:22
10
作者 包瑞敏 张智 +3 位作者 杜亚飞 高群 王彪 张志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63-168,175,共7页
以黄精总皂苷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纤维素酶添加量、果胶酶添加量、料液比、酶解pH、酶解温度以及酶解时间进行研究,采用响应面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探究不同浓度下黄精总皂苷的α-淀粉酶及α-葡萄糖... 以黄精总皂苷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纤维素酶添加量、果胶酶添加量、料液比、酶解pH、酶解温度以及酶解时间进行研究,采用响应面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探究不同浓度下黄精总皂苷的α-淀粉酶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0.4%、果胶酶添加量5.0%、料液比1∶16 g/mL、酶解pH为5.0、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2.0 h,总皂苷得率4.06%。当黄精总皂苷浓度为3.000 mg/mL时,其对α-葡萄糖苷酶最高抑制率可达74%,接近于阿卡波糖(0.5 mg/mL)的82%;当黄精总皂苷浓度为2.000 mg/mL时,其对α-淀粉酶最高抑制率可达82%,超过阿卡波糖(0.5 mg/mL)的80%。本研究使用的复合酶法提高了黄精总皂苷得率并证实了其具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总皂苷 复合酶法提取 响应面优化 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磁化对α—淀粉酶活性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雅芬 田亚平 +1 位作者 华子安 周楠迪 《酿酒》 CAS 2005年第2期34-35,共2页
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探讨磁化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发现磁化 30min能使α—淀粉酶的活性提高 10 %左右 ,在 4 0℃、5 0℃、6 0℃下分别磁化一定时间 ,分析磁化酶与天然酶的相对残余酶活 ,证实磁化对α—淀粉酶确有激活作用 ,且能... 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探讨磁化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发现磁化 30min能使α—淀粉酶的活性提高 10 %左右 ,在 4 0℃、5 0℃、6 0℃下分别磁化一定时间 ,分析磁化酶与天然酶的相对残余酶活 ,证实磁化对α—淀粉酶确有激活作用 ,且能提高α—淀粉酶活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 不同时间 影响 α-淀粉酶活性 激活作用 左右 活性 温度 磁化 定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发酵豆酱中产α-淀粉酶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晓东 吕国忠 +2 位作者 栾雨时 陈嵘 赵志慧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42,共3页
α-淀粉酶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能水解淀粉产生糊精、麦芽糖、低聚糖和葡萄糖等,是食品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酶制剂之一。从东北三省传统的家庭自制豆酱上获得纯培养真菌389株,通过可溶性淀粉平板初筛获得具有α-淀粉酶活性... α-淀粉酶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能水解淀粉产生糊精、麦芽糖、低聚糖和葡萄糖等,是食品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酶制剂之一。从东北三省传统的家庭自制豆酱上获得纯培养真菌389株,通过可溶性淀粉平板初筛获得具有α-淀粉酶活性的菌株34株,其中曲霉属的真菌14株、青霉12株、毛霉2株、镰孢菌2株、帚霉1株、犁头霉1株、木霉2株。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橘灰青霉(Penicillium aurantiogriseum)和疣状青霉(Penicillium verrucosum)出现频率较高,是豆酱发酵过程中产生α-淀粉酶的优势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酱 α-淀粉酶活性 曲霉菌 青霉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前沿亲和色谱评价5种知母糖苷类化合物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
13
作者 胡园园 郭辉 钱俊青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99-103,共5页
以硅胶为载体,制备α-淀粉酶亲和色谱柱,以线扫循环伏安法为检测方法,评价知母提取物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首先考察固定化条件对固定化酶的影响以及亲和色谱柱的稳定性。其次利用前沿亲和色谱检测5种知母糖苷类化合物(新芒果苷、芒果... 以硅胶为载体,制备α-淀粉酶亲和色谱柱,以线扫循环伏安法为检测方法,评价知母提取物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首先考察固定化条件对固定化酶的影响以及亲和色谱柱的稳定性。其次利用前沿亲和色谱检测5种知母糖苷类化合物(新芒果苷、芒果苷、知母皂苷AⅡ、知母皂苷BⅡ、知母皂苷BⅢ)的α-淀粉酶亲和力。最后检测化合物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5种化合物的α-淀粉酶结合力大小排序为:新芒果苷(Kd=0.230 5μmol/L)>芒果苷(Kd=0.299 5μmol/L)>知母皂苷BⅡ(Kd=0.312 4μmol/L)>知母皂苷BⅢ(Kd=0.316 2μmol/L)>知母皂苷AⅡ(Kd=0.453 3μmol/L),其排序结果与样品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一致。说明前沿亲和色谱可以用来定量检测化合物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且可根据亲和力的大小将化合物的抑制活性进行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沿亲和色谱 线扫循环伏安法 固定化α-淀粉酶 α-淀粉酶抑制活性 知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姬菇菌丝体发酵藜麦产物中多糖的抗氧化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奕葶 王文振 +5 位作者 赵嘉伟 孙宁 黄亮 杨红澎 王玉 班立桐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27,共9页
利用真姬菇发酵藜麦,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发酵物中多糖的提取条件,并将提取的多糖进一步分离纯化,分别测定多糖纯化前后的抗氧化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酶解辅助提取法较优,多糖提取量为(207.67±2.52)mg/g。对提取到的... 利用真姬菇发酵藜麦,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发酵物中多糖的提取条件,并将提取的多糖进一步分离纯化,分别测定多糖纯化前后的抗氧化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酶解辅助提取法较优,多糖提取量为(207.67±2.52)mg/g。对提取到的多糖分离纯化后得到4种多糖组分。未纯化多糖(unpurified polysaccharide,UP)对DPPH和羟基自由基清除效果较其他组分显著,最高清除率达到28.95%与43.36%;中性多糖(neutral polysaccharide,NP)对ABTS+自由基清除效果最为明显,最高值达到了51.22%。酸性多糖-0.1(acid polysaccharide-0.1,AP-0.1)对枯草芽孢杆菌来源的α-淀粉酶的抑制效果最强,最高抑制率为60.22%;酸性多糖-0.5(acid polysaccharide-0.5,AP-0.5)对猪胰腺来源的α-淀粉酶抑制能力较显著,最高抑制率为50.36%。结果表明真姬菇与藜麦发酵产物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为其在功能性食品添加剂方向的应用提供了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发酵 多糖 分离纯化 抗氧化活性 α-淀粉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寒地果树果实的多酚含量、抗氧化活性及抗α淀粉酶活性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佩 谢佳璇 +4 位作者 秦栋 刘化禹 马小雯 张妍 霍俊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82-288,共7页
为了探究寒地果树资源果实中的营养价值及体外活性,本试验测定了软枣猕猴桃、黑果腺肋花楸、草原樱桃、白穗醋栗和蔓越莓五种果实的总酚、总花色苷含量,比较了其抗氧化及抗α-淀粉酶活性,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寒地果实的总... 为了探究寒地果树资源果实中的营养价值及体外活性,本试验测定了软枣猕猴桃、黑果腺肋花楸、草原樱桃、白穗醋栗和蔓越莓五种果实的总酚、总花色苷含量,比较了其抗氧化及抗α-淀粉酶活性,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寒地果实的总酚、总花色苷含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酚含量为13.21~66.43 mg GAE/100 g,其中黑果腺肋花楸含量最高,白穗醋栗次之;总花色苷含量为0.15~46.45 mg C3G/100 g,黑果腺肋花楸含量最高,草原樱桃次之。另外5种果实的抗氧化能力也有所差异。用DPPH法、ABTS法、ORAC法、FRAP法测得白穗醋栗的抗氧化活性最强。用高通量淀粉浊度法测得白穗醋栗的抗α-淀粉酶活性最强,IC50为0.122 mg/m L,高于阿卡波糖(0.16 mg/m L),其AE值为2034.18 mmol AE/g,高于阿卡波糖(1550 mmoL AE/g),且是其他果实的42~127倍。相关性分析发现五种寒地果实的总酚、总花色苷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抗α-淀粉酶活性之间无显著性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 多酚 α-淀粉酶活性 抗氧化活性 Person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酶值常规检测方法用于鉴别掺假蜂蜜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费晓庆 丁涛 +6 位作者 汤娟 沈崇钰 吴斌 张睿 张晓燕 陈磊 蒋原 《轻工标准与质量》 2013年第6期45-48,共4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我国蜂蜜中外源性耐高温α-淀粉酶活性进行了研究。基于来自国内各地区10种50个单一蜜种纯正蜂蜜,找出了酶解反应的条件和纯正蜂蜜自身α-淀粉酶选择性灭活的条件。样本在70℃下30min下选择性灭活后,在1.30 mol/L乙酸钠...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我国蜂蜜中外源性耐高温α-淀粉酶活性进行了研究。基于来自国内各地区10种50个单一蜜种纯正蜂蜜,找出了酶解反应的条件和纯正蜂蜜自身α-淀粉酶选择性灭活的条件。样本在70℃下30min下选择性灭活后,在1.30 mol/L乙酸钠-乙酸缓冲溶液(pH5.3)中于40℃下测定样本的高温α-淀粉酶活性。采用本法在67个日常检测样本中检出23个样本含有高温α-淀粉酶。由于纯正蜂蜜中不含有这种外源性高温α-淀粉酶,通过选择性灭活后测定样本中该物质的活性,可以有效鉴定在蜂蜜生产过程中是否掺入了外源性糖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 掺假 耐高温α-淀粉酶活性 选择性灭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株姬松茸胞外多糖含量和生物活性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解修超 刘军生 +3 位作者 罗阳兰 邓百万 柏秋月 张毓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8-75,共8页
对4株姬松茸菌株进行胞外多糖含量及生物活性对比研究。通过液体深层发酵后提取胞外多糖,采用苯酚-浓硫酸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3,5-dinitrosalicylic acid,DNS)法测定其含量,通过滤纸片扩散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对其进行抑菌和α-淀粉酶... 对4株姬松茸菌株进行胞外多糖含量及生物活性对比研究。通过液体深层发酵后提取胞外多糖,采用苯酚-浓硫酸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3,5-dinitrosalicylic acid,DNS)法测定其含量,通过滤纸片扩散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对其进行抑菌和α-淀粉酶抑制作用研究,利用DPPH法、ABTS法和水杨酸法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菌株JS06胞外多糖成分的抑菌活性高于其他3株姬松茸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最好。菌株JS01对α-淀粉酶的IC50为2.425 mg/mL,优于其他3株姬松茸菌株;4株姬松茸菌株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均随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质量浓度达到1.0 mg/mL时,菌株JS01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3.06 %,高于其他3株姬松茸菌株;JS06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6.47 %和99.71 %,均高于其他3株姬松茸菌株,且对于羟自由基的清除率高于VC。该研究表明4株姬松茸胞外多糖成分均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松茸 胞外多糖 抑菌活性 抗氧化活性 抑制α-淀粉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粉降落数值与破损淀粉含量及小麦含芽率的关系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迎辉 卢晓霆 +1 位作者 王江伟 常启龙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455-458,共4页
采用含芽率不同的小麦和破损淀粉含量不同的粉样分别做降落数值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小麦粉降落数值与小麦含芽率呈负相关关系,小麦含芽率越大,降落数值越小;小麦粉的降落数值与破损淀粉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破损淀粉含量越大,降落数... 采用含芽率不同的小麦和破损淀粉含量不同的粉样分别做降落数值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小麦粉降落数值与小麦含芽率呈负相关关系,小麦含芽率越大,降落数值越小;小麦粉的降落数值与破损淀粉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破损淀粉含量越大,降落数值就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粉 降落数值 破损淀粉 小麦含芽率 α-淀粉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株羊肚菌胞外多糖含量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柏秋月 邓百万 +3 位作者 杨学英 解修超 刘军生 罗阳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5-31,共7页
为探讨不同羊肚菌菌株胞外多糖的含量及其抑菌、抗氧化活性和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是否有差异,以4株羊肚菌(编号为YS-Y、XH-0、XH-2、XH-4)为材料,利用醇沉法提取羊肚菌胞外多糖,并用Sevag法去除蛋白后,测定其胞外多糖含量及其抑菌活... 为探讨不同羊肚菌菌株胞外多糖的含量及其抑菌、抗氧化活性和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是否有差异,以4株羊肚菌(编号为YS-Y、XH-0、XH-2、XH-4)为材料,利用醇沉法提取羊肚菌胞外多糖,并用Sevag法去除蛋白后,测定其胞外多糖含量及其抑菌活性、抗氧化能力和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并将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YS-Y、XH-0、XH-2、XH-44株羊肚菌胞外多糖的含量分别为10.05%、5.80%、19.89%、8.34%;4株羊肚菌具有一定程度的抑菌能力,菌株XH-2的抑菌效果优于其它3株,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4株羊肚菌的还原力、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以及羟自由基清除率都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质量浓度达到1.0 mg/mL时,菌株XH-2的还原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优于其他3株,其OD700值和EC50分别为0.136和0.56 mg/mL;菌株XH-4的DPPH和羟自由基清除率优于其它3株,其EC50分别为16.68 mg/mL和1.40 mg/mL,且4株羊肚菌的羟自由基清除率均大于VC;菌株XH-2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优于其它3株,其EC50为1.55mg/mL。该研究表明羊肚菌胞外多糖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菌株XH-2和XH-4具有更大的药用潜力,可为羊肚菌资源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多糖 抑菌活性 抗氧化活性 抑制α-淀粉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地区蓝果忍冬果实多酚鉴定及生物活性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妍 孙娟 +3 位作者 包菲菲 邓源源 刘佩 霍俊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5-234,共10页
以大兴安岭6个地区(加格达奇、新林、宏伟、阿木尔、图强和塔河)的蓝果忍冬果实为研究对象,测定并比较其总酚含量及总花色苷含量的不同;使用3种不同抗氧化方法全面分析其抗氧化活性;通过测定其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半抑制活性... 以大兴安岭6个地区(加格达奇、新林、宏伟、阿木尔、图强和塔河)的蓝果忍冬果实为研究对象,测定并比较其总酚含量及总花色苷含量的不同;使用3种不同抗氧化方法全面分析其抗氧化活性;通过测定其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半抑制活性评价其降血糖活性;对其果实多酚粗提液进行分离纯化,并对不同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这6个地区的蓝果忍冬果实总酚含量和总花色苷含量有明显差异,但组成基本相同,均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有一定抑制效果。表明这6个地区蓝果忍冬果实有开发利用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果忍冬 多酚 抗氧化活性 α-淀粉酶活性 α-葡萄糖苷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