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9)mTc-MDP骨显像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促进犬下颌骨牵张新生骨痂成熟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丁宇翔 刘彦普 +1 位作者 李国权 周丽斌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40-542,共3页
目的:应用99mTc-MDP骨显像来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对犬下颌牵张新生骨痂的促成熟作用。方法:利用内置式牵张器行犬双侧下颌骨牵张延长术,7只杂种犬双侧下颌骨第2、3前磨牙之间行截骨术,术后7天开始牵引,0.5 mm次/,2次/d,共20 d。牵张过程... 目的:应用99mTc-MDP骨显像来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对犬下颌牵张新生骨痂的促成熟作用。方法:利用内置式牵张器行犬双侧下颌骨牵张延长术,7只杂种犬双侧下颌骨第2、3前磨牙之间行截骨术,术后7天开始牵引,0.5 mm次/,2次/d,共20 d。牵张过程中随机一侧给予40 mW/cm2超声刺激,10 min次/,2次/d,另一侧做遮蔽对照。于牵张完成当日及1、2、4、6、8、12周时对动物进行放射性核素骨扫描观察。结果:牵张完成早期随时间的延长,实验侧牵张间隙区出现核素浓聚,放射强度明显高于对照侧。中后期对照侧核素浓聚度强于实验侧。牵张完成12周,实验侧和对照侧核素浓聚均变弱,基本与正常骨组织浓聚度相近,两侧的差异明显变少。结论:低强度脉冲超声有促进牵张新骨成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mdp显像 低强度脉冲超声 牵张成 下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致鸡股骨头缺血性坏死^(99m)Tc-MDP骨显像诊断 被引量:1
2
作者 韩星敏 刘保平 +2 位作者 鲍恒 常建东 孙秉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25-828,共4页
目的 :评价99mTc MDP骨显像诊断激素致鸡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价值。方法 :将 6月龄公鸡 38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A ,8只 )和实验组 (B ,30只 ) ,A组正常喂养 ,B组在正常喂养基础上给予肌内注射强的松 ,每次 5mg/kg ,每周 1次 ,共 10周。第... 目的 :评价99mTc MDP骨显像诊断激素致鸡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价值。方法 :将 6月龄公鸡 38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A ,8只 )和实验组 (B ,30只 ) ,A组正常喂养 ,B组在正常喂养基础上给予肌内注射强的松 ,每次 5mg/kg ,每周 1次 ,共 10周。第 2 3周 ,B组存活 2 0只 ,将B组再分为未治疗组 (B1)和治疗组 (B2 ) ,每组 10只。B2组行双侧股骨头多孔髓芯减压术治疗 ,B1组未进行任何治疗处理。第 2 3、36周A组、B组分别行99mTc MDP骨显像。第 36周将鸡处死 ,取股骨头进行病理检查。对第 2 3、36周骨显像进行定量分析 ,在股骨头 (H)及胫骨干中部(T)分别勾画等大感兴趣区 ,计算各组的H/T值 ( x±s)。 结果 :第 2 3周H/T值 ,A组为 5 .73± 0 .5 3,B1组为 7.35± 1.39,B2组为 7.36± 1.74 ,A组低于B1、B2组 ,P <0 .0 5。第 36周 ,A组为 5 .81± 0 .5 8,B1组为 7.6 8± 1.5 0 ,B2组为 6 .30± 0 .73,B2组低于B1组 ,P <0 .0 5 ,B2组与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B1组第 2 3周与 36周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B2组两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第 36周低于第 2 3周。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 头缺血性坏死 ^^99mtc-mdp显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DP骨显像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连生 杨世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0期1103-1104,共2页
目的 :探讨核素骨关节显像对早期和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 (RA)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3 6例临床确诊的早期和活动期RA患者行99mTc 亚甲基二膦酸 (MDP)全身及手足局部骨显像 ,同期行关节疼痛部位X线摄片、血清类风湿因子 (RF)定性、血清C反... 目的 :探讨核素骨关节显像对早期和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 (RA)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3 6例临床确诊的早期和活动期RA患者行99mTc 亚甲基二膦酸 (MDP)全身及手足局部骨显像 ,同期行关节疼痛部位X线摄片、血清类风湿因子 (RF)定性、血清C反应蛋白 (CRP)及红细胞沉降率 (ESR)测定。结果 :(1) 3 6例RA骨关节显像阳性3 2例 ,阳性率为 88 9% ,明显高于X线 (3 8 9% )、RF(50 % )、CRP(61 1% )、ESR(69 4% ) ,P值均 <0 0 5;(2 )病程 <1、1~、5~、>10年患者99mTc MDP显像阳性率分别为 78 6%、90 9%、10 0 %、10 0 % ,X线阳性率分别为 7 1%、2 7 3 %、83 3 %、10 0 % (两者比较 ,病程 5年以内P <0 0 1,病程 5年以上P >0 0 5) ;(3 ) 99mTc MDP显像发现骨关节病灶 13 7个 ,对称性病灶 (83 2 % )明显多于单发病灶 (16 8% ) ,最多见于指间、掌指、腕和跖踝关节。结论 :99mTc MDP显像是一种早期、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mdp显像 类风湿性关节炎 诊断 血清 类风湿因子 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骨病患者^(99)Tc^m-MDP骨显像与其病理结果对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马婧 张燕燕 +3 位作者 王荣福 张卫方 孔和花 徐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47-1250,共4页
目的通过对81例骨病患者的核素骨显像与其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找出骨良、恶性病变,特别是结核与恶性病变影像学的规律及鉴别要点。方法对81例仅有骨痛或肢体功能障碍症状的骨病患者行99TcmMDP全身骨显像,并与手术及穿刺病理结... 目的通过对81例骨病患者的核素骨显像与其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找出骨良、恶性病变,特别是结核与恶性病变影像学的规律及鉴别要点。方法对81例仅有骨痛或肢体功能障碍症状的骨病患者行99TcmMDP全身骨显像,并与手术及穿刺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对各病种自身来说,结核多发病灶比单发病灶多82%,其他良性骨病单发病灶比多发病灶多20%,骨转移瘤与原发恶性肿瘤多发病灶比单发病灶分别多36%和18%。恶性病变的病灶在中轴骨及外周骨同时出现(占18%),而良性病变则未见到。良性骨病病灶比邻分布明显多于无规律分布,占90%,而骨转移瘤无规律分布占84%。骨转移瘤及原发恶性肿瘤绝大多数病灶形态不规则(分别占82%及94%)、摄取放射性不均匀(分别占71%及76%)。骨结核病灶累及关节最多,占73%。结论99TcmMDP全身骨显像中除结核外的其他良性骨病以单发分布多见。恶性病变以多发分布多见,并可同时无规律地出现于中轴和外周骨上,绝大多数病灶形态不规则、摄取放射性不均匀。骨结核以多发及易累及中轴骨多见,病灶多形态规则、摄取放射性较均匀,极易累及关节是其显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MDP显像 病理结果 对照研究 患者 原发恶性肿瘤 单发病灶 全身显像 恶性病变 良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纤维结构不良症^(99)Tc^m-MDP骨显像特点及诊断 被引量:9
5
作者 朱瑞森 罗琼 +3 位作者 陆汉魁 袁志斌 罗全勇 陈立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总结骨纤维结构不良症(OFD)99Tcm-MDP骨显像图的特点,并与原发性骨肿瘤和转移性骨肿瘤进行比较鉴别,以提高OFD的临床诊断率。方法临床诊断OFD患者97例,均接受常规99Tcm-MDP全身骨显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对99Tcm-MDP骨显像进行阅片,... 目的总结骨纤维结构不良症(OFD)99Tcm-MDP骨显像图的特点,并与原发性骨肿瘤和转移性骨肿瘤进行比较鉴别,以提高OFD的临床诊断率。方法临床诊断OFD患者97例,均接受常规99Tcm-MDP全身骨显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对99Tcm-MDP骨显像进行阅片,统计异常表现的位置、分布和图像特点。结果单骨型OFD有86例,均累及四肢骨,其中股骨最多见,44例(51.14%);其次是胫骨,24例(27.90%)。多骨型11例,骨病灶累及以单侧多发为主(63.63%)。骨显像特点包括:四肢骨和肋骨呈干状或条索状放射性浓集,但骨形不增大;颅骨和髂骨呈块状放射性浓集。结论OFD的99Tcm-MDP骨显像有特征性表现,如结合病史或X线检查有助于对该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结构不良症 显像 ^^99TC^M-M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DP骨显像监测多发性骨髓瘤骨质破坏 被引量:7
6
作者 白砚霞 杨芳 +1 位作者 陆敏秋 彭京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治疗前后99mTc-MDP全身骨显像的表现特征和变化,探讨骨显像在MM骨病诊断和疗效评判中的应用。方法研究86例MM患者的99mTc-MDP全身骨显像表现特征,并与X线摄片结果对比观察,治疗中动态监测全身骨显像变化。...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治疗前后99mTc-MDP全身骨显像的表现特征和变化,探讨骨显像在MM骨病诊断和疗效评判中的应用。方法研究86例MM患者的99mTc-MDP全身骨显像表现特征,并与X线摄片结果对比观察,治疗中动态监测全身骨显像变化。结果86例患者用骨显像监测多发性骨髓瘤骨破坏的阳性率为97.7%,共发现病灶447处,脊柱、肋骨最易受累。其中87.7%骨显像异常表现为放射性浓集:肋骨多为多处点状放射性浓集,脊柱为多处条状放射性浓集。12.3%病灶为放射性减低。骨显像比X线摄片发现病灶多,其与X线摄片发现病灶的符合率为45.3%。治疗监测:缓解期患者有74.3%(26/35例次)可见原病灶放射性浓集程度减低,检查13例次进展期MM骨显像示病灶数增多。结论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对MM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MM疗效的动态观察具有监测意义,99mTc-MDP全身骨显像可作为MM诊断和疗效观察的常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髓瘤 显像 99mtc-mdp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DP全身骨显像作为肺癌术前常规检查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吴书婷 韩云峰 +1 位作者 胡健 鲜于志群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99)锝-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全身骨显像作为肺癌术前常规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病理确诊的249例原发性肺癌患者术前^(99m)Tc-MDP全身骨显像病灶分布特点,计算其检出... 目的探讨^(99)锝-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全身骨显像作为肺癌术前常规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病理确诊的249例原发性肺癌患者术前^(99m)Tc-MDP全身骨显像病灶分布特点,计算其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1249例患者中有101例全身骨显像结果异常,45例证实为骨转移,6例骨显像未见异常但X线、CT、MRI或PET-CT检查提示骨转移。其检出率为18.07%(45/249)、灵敏度为88.24%(45/51)、特异度为71.72%(142/198)、准确度为75.10%(187/249)、阳性预测值为44.55%(45/101)、阴性预测值为95.95%(142/148)。245例阳性骨显像共发现骨转移部位109个,以胸部骨36例(33.03%)最常见,其次是脊柱29例(26.61%)、骨盆22例(20.18%)、四肢骨15例(13.76%)及颅骨7例(6.42%)。以多发转移(30/45)为主,单处及2处放射性分布异常者15例,均经CT、MRI检查证实骨转移。3不同病理类型骨转移发生率为:腺癌22.90%(30/131),鳞癌11.69%(9/77)、小细胞癌和其他类型肺癌14.63%(6/41)。经统计分析发现,腺癌与鳞癌之间骨转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2,P<0.05)。结论 ^(99m)Tc-MDP全身骨显像因其灵敏度高、可早期发现全身多处骨转移病灶而作为探测骨转移瘤的首选检查方法。对肺癌患者常规行^(99m)Tc-MDP全身骨显像,不仅有利于临床分期,而且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为患者制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mdp 全身显像 肺癌 术前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DP骨显像对冷冻和煮沸自体再植下颌骨的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许健全 任材年 +1 位作者 冯烈 李沂 《口腔医学纵横》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03-105,F002,共4页
本文通过动物实验,采用核索骨显像、X线片和组织学检查方法观察比较冷冻和煮沸自体下颌骨再植术后的骨愈合情况。结果说明X线片只能显示骨质密度的改变,不能反映当时骨组织的代谢情况,^(99m)Tc-MDP骨显像在监视移植骨的再生和修复方面比... 本文通过动物实验,采用核索骨显像、X线片和组织学检查方法观察比较冷冻和煮沸自体下颌骨再植术后的骨愈合情况。结果说明X线片只能显示骨质密度的改变,不能反映当时骨组织的代谢情况,^(99m)Tc-MDP骨显像在监视移植骨的再生和修复方面比X线灵敏,可以较早地判断移植骨的血管重建和存活情况。临床应用骨r照像提示,冷冻植入骨的生长代谢比煮沸植入骨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99mtc-mdp 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DP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谢建平 李素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104-105,共2页
关键词 转移瘤 诊断 放射性核素显像 ^^99mtc-mdp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骨代谢改变与^(99)Tcm-MDP骨显像、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蔡瑾 高克加 +2 位作者 叶智卫 梅小刚 朱吕佶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61-1164,共4页
目的在判断早期骨量变化时,重视核素99Tcm-MDP骨骼显像与的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的相关性和价值。方法采用肌肉注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磷酸钠针剂(DX)制作兔骨质疏松动物模型。设A组(正常对照组),B组(骨质疏松对照组,注射DX量2 mg... 目的在判断早期骨量变化时,重视核素99Tcm-MDP骨骼显像与的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的相关性和价值。方法采用肌肉注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磷酸钠针剂(DX)制作兔骨质疏松动物模型。设A组(正常对照组),B组(骨质疏松对照组,注射DX量2 mg/kg,每周2次)和C组(骨量减少组,注射DX量1 mg/kg,每周1次),制模时间为6周。检测指标:核素99Tcm-MDP骨骼显像、骨密度、病理切片骨组织学、血清BALP、BGP检测。99Tcm-MDP骨骼显像的感兴趣区(ROI)半定量检测:第3腰椎、股骨头、膝关节、股骨中段与第4尾椎作比值。统计方法:SPSS.13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组间t检验比较。结果第7周时,B组则表现为股骨头关节表面软骨明显破坏,骨小梁稀疏、断裂等骨破坏现象。骨密度明显降低,血清BALP、BGP、99Tcm-MDP骨骼显像ROI比值均增高(P<0.05);而C组病理切片仅表现为轻度骨小梁稀疏,而无骨破坏,血清BGP、99Tcm-MDP骨骼显像ROI比值均增高(P<0.05),但骨密度和血清BALP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由此证实动物模型成立。B组与C组间比较,B组核素骨骼显像除股骨中段摄取99Tcm-MDP的ROI比值增高外,腰椎、股骨头、膝关节摄取99Tcm-MDP的比值以及血清BGP值差异不大,但骨密度、血清BALP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次动物试验结果显示:当核素99Tcm-MDP骨骼显像提示第3腰椎、股骨头、膝关节与第4尾椎骨ROI比值增高但股骨中段ROI比值还没有升高时,可能为骨量减少期,有BGP的支持更有意义,可为临床提供早期干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MDP 量减少 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DP肺癌骨显像的骨外放射性聚集影临床分析
11
作者 洪巧银 肖必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307-308,共2页
关键词 肺癌 显像 ^锝^99Tc-MDP 外放射性聚集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臂内旋位对^(99m)Tc-MDP全身骨显像上臂静脉显影的鉴别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小东 何长武 +3 位作者 郑向红 郑龙 曹世光 钟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42-843,共2页
全身骨扫描是一种高敏感性的骨骼疾病诊断方法,其与局部骨骼的X线影象检查不同之处是检查前需要将放射性核素或标记化合物引入体内,待充分吸收后(2~3h),然后探测放射性的显像仪器(如γ照相机、SPECT)探测全身骨骼放射性分布情况,可以早... 全身骨扫描是一种高敏感性的骨骼疾病诊断方法,其与局部骨骼的X线影象检查不同之处是检查前需要将放射性核素或标记化合物引入体内,待充分吸收后(2~3h),然后探测放射性的显像仪器(如γ照相机、SPECT)探测全身骨骼放射性分布情况,可以早期发现骨转移癌并随访,寻找不明原因的骨痛,鉴别陈旧性骨折、骨髓炎和代谢性骨病的临床诊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显像 99mtc-mdp 鉴别价值 放射性核素 静脉 上臂 前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DP骨显像对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玉娟 欧阳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99-1202,1213,共5页
目的:探讨99mTc-MDP骨显像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骨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83例初诊的MM患者,均行全身99mTc-MDP骨显像,以X线检查部位为限定范围,与相应部位的骨显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99mTc-MDP骨显像阳性率... 目的:探讨99mTc-MDP骨显像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骨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83例初诊的MM患者,均行全身99mTc-MDP骨显像,以X线检查部位为限定范围,与相应部位的骨显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99mTc-MDP骨显像阳性率为88.0%(73/83例),X线检查阳性率为73.3%(55/75例),低于骨显像的阳性率,但同时行头颅、胸片、腰椎及骨盆X线检查患者的X线检查阳性率与骨显像检查无显著差异(P=0.726)。99mTc-MDP骨显像对肋骨病变的阳性率高于X线(P<0.01),X线对头颅、骨盆病灶阳性率高于骨显像(P<0.01)。结论:99mTc-MDP骨显像与多部位的X线检查总的敏感性相似,但骨显像对肋骨病灶的敏感性优于X线,而X线则对检测头颅、骨盆病变更敏感,故两种检查方法相互结合,对不相符部位进一步行CT/MRI验证是提高MM骨病检出率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髓瘤 ^^99mtc-mdp显像 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DP骨骼显像与骨生物力学的相关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克加 史青 +3 位作者 徐明 蔡瑾 梅小刚 叶智卫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14-918,共5页
目的采用核素"99 mTc-MDP"骨显像半定量检测方法评估骨质疏松与骨生物力学的相关性。方法取雌性实验新西兰兔进行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针剂(DX)制作兔骨质疏松动物模型,设正常对照组(A组),骨质疏松模型组(B组,肌肉注射DX量2... 目的采用核素"99 mTc-MDP"骨显像半定量检测方法评估骨质疏松与骨生物力学的相关性。方法取雌性实验新西兰兔进行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针剂(DX)制作兔骨质疏松动物模型,设正常对照组(A组),骨质疏松模型组(B组,肌肉注射DX量2 mg/kg,每周2次)和骨量减少模型组(C组,肌肉注射DX量1 mg/kg,每周1次),造模时间为6周。第7周时行"99 mTc-MDP"骨骼显像,取松质骨部位(腰椎、股骨头、膝关节)、密质骨部位(股骨中段)与第4尾椎的感兴趣区(ROI)的比值。同时进行腰椎X、CT摄片、骨组织病理学、骨密度、骨生物力学、骨骼形态计量、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实验检测。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组间t检验分析。结果 7周时骨组织病理切片显示:A组股骨头的骨小梁排列规则,没有骨质破坏;与A组比较,B组则表现为股骨头关节表面软骨破坏,骨小梁稀疏、断裂现象。核素"99 mTc-MDP"骨骼显像ROI比值、BALP、BGP等功能性指标升高(P<0.05),同时见骨生物力学和骨密度等形态学指标均降低(P<0.05);C组骨病理切片仅见骨小梁略有稀疏现象,在"99mTc-MDP"骨骼显像中,除股骨中段摄取放射性ROI比值不增高外,松质骨部位摄取放射性与BALP、BGP均升高,骨生物力学出现降低(P<0.05),但骨密度等形态学指标显示轻度改变(P>0.05)。结论核素"99mTc-MDP"骨骼显像能够灵敏显示早期骨代谢异常的影像结果,当在早期骨量减少期(C组)时,仅松质骨部位骨组织摄取骨骼显像剂的比值升高,而密质骨部位摄取骨显像剂变化不明显,血清BALP、BGP也出现增高,但骨密度尚没有明显降低,实际骨生物力学已经开始降低,此时干预治疗是预防骨折的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mdp 显像 生物力学 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DP骨显像评价糖尿病足下肢血流改变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英明 范义湘 +1 位作者 周琳 黄凯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1-693,共3页
目的用放射性核素成像法评价糖尿病足下肢血流的变化。方法对56例糖尿病足患者和36例对照者进行99mTc-MDP三相骨显像,每个单足单独进行资料处理。在足背(楔骨和跖骨)、胫骨粗隆各勾画感兴趣区(ROI),计算各ROI放射性浓度(kc/pixel)及足... 目的用放射性核素成像法评价糖尿病足下肢血流的变化。方法对56例糖尿病足患者和36例对照者进行99mTc-MDP三相骨显像,每个单足单独进行资料处理。在足背(楔骨和跖骨)、胫骨粗隆各勾画感兴趣区(ROI),计算各ROI放射性浓度(kc/pixel)及足部与胫骨的放射性浓度比值Rm/t。生成各ROI的时间—活度曲线,从曲线读取各部位的灌注时间Tp,并计算摄取速率V。计算并比较各指标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各指标对糖尿病足诊断效能的差异采用u检验。结果Tp、V值、Rm/t比值在对照组分别为(32.9±9.8)s、(2.301±0.754)counts/s、0.85±0.29,在糖尿病组分别为(36.1±15.3)s、(1.574±0.341)counts/s、0.72±0.31,两组V值及Rm/t比值有统计学差异。V值诊断糖尿病足的灵敏度为80.2%、特异性为82.8%、准确率为81.5%,Rm/t比值则分别为65.2%、68.8%和67.3%。V值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优于Rm/t比值(P<0.05)。结论糖尿病足由于下肢血流障碍,放射性核素在足部摄取速率明显降低,足部摄取水平降低。摄取速率和足部相对摄取水平均可反映糖尿病足部血流改变,其中摄取速率更灵敏、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mdp 显像 评价 糖尿病足 下肢血流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钡剂引起^(99)Tc^m-MDP骨显像伪影一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莎 陈憬 吴华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7期541-541,共1页
关键词 钡剂 ^^99TC^M-MDP显像 伪影 食管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MDP全身骨显像联合血清PSA检测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1
17
作者 庞华 高洪波 +3 位作者 孙晓光 刘海春 刘建通 张曙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7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99Tcm-MDP全身骨显像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经临床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行99Tcm-MDP全身骨显像及血清PSA测定,并对骨转移与PSA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的发生... 目的探讨99Tcm-MDP全身骨显像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经临床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行99Tcm-MDP全身骨显像及血清PSA测定,并对骨转移与PSA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的发生率为72.5%。前列腺癌骨转移组和非骨转移组患者的PSA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骨显像分级升高,血清PSA水平逐渐升高,且两者呈正相关。PSA>20 ng/ml时患者骨转移发生率为90.7%,而PSA≤20 ng/ml时,患者骨转移发生率为35.3%。结论 99Tcm-MDP全身骨显像与血清PSA联合检测对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血清PSA水平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转移 ^^99Tc^m-MDP全身显像 P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DG-PET和^(99m)Tc-MDP骨扫描检测骨转移瘤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13
18
作者 丁勇 田嘉禾 +5 位作者 侯亚彬 张艳 姚树林 张书文 何义杰 尹大一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 :评价18FDG PET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作用及与99mTc MDP ECT比较。材料和方法 :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患者 5 1例及非肿瘤性疾病 5例在本科同时接受18F FDG PET和99mTc MDP ECT检查 (时间间隔不超过 2周 )。骨转移的诊断由病理、X线或CT... 目的 :评价18FDG PET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作用及与99mTc MDP ECT比较。材料和方法 :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患者 5 1例及非肿瘤性疾病 5例在本科同时接受18F FDG PET和99mTc MDP ECT检查 (时间间隔不超过 2周 )。骨转移的诊断由病理、X线或CT/MRI、随访超过 1年综合决定。结果 :99mTc MDP和18FDG PET对骨转移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率分别为 93 .7%、93 .7%,97.5 %、5 0 %,90 .8%、62 .5 %。99mTc MDP和18FDG PET均为阳性 15例 ,其中证实骨转移为14例 ,假阳性 1例 ;均为阴性例数为 2 0例。 2 1例不相符的结果中 2 0例99mTc MDP ECT阳性而18F FDG PET为阴性。18F FDG PET和99mTc MDP ECT假阴性各 1例。均诊断为多发骨转移的 12例患者中99mTc MDP ECT发现的骨转移病灶数多于18F FDG PET。结论 :18F FDG PET与99mTc MDP骨扫描相比较对肿瘤骨转移的探测有较高的特异性 ,但敏感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DG-PET ^^99mtc-mdp 扫描 转移瘤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DP显像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的早期诊断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爱京 潘崚 +3 位作者 刘曦 邵福灵 张秀梅 周存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40-1042,共3页
目的研究99mTc-MDP显像在关节炎大鼠病程中的影像特点及其早期诊断价值。方法7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8)与模型组(n=42),两组再按不同时间点各分为7组,模型组大鼠通过皮内注射胶原与佐剂制作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模... 目的研究99mTc-MDP显像在关节炎大鼠病程中的影像特点及其早期诊断价值。方法7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8)与模型组(n=42),两组再按不同时间点各分为7组,模型组大鼠通过皮内注射胶原与佐剂制作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尾静脉注射99mTc-MDP进行核素显像,感兴趣区法(ROI)计算双膝关节与全身放射性比(R=T/tT)。观察不同时间点核素浓聚情况,并与关节指数(AI)、足爪厚度、病理变化及X线结果比较。结果CIA大鼠膝关节核素浓聚明显增加(P<0·05),达高峰后逐渐下降,42天后又出现一个小峰值。结论99mTc-MDP显像可反映CIA早期滑膜病变,与早期病理变化一致,早于足爪厚度的改变,且比X线检查敏感,对早期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mdp 关节炎 实验性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DP骨扫描与DXA骨密度测定在骨质疏松症诊疗中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楼菁菁 温广华 +1 位作者 董科 胡永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99m)Tc-MDP骨显像与双能X-ray骨密度(DXA)测定在骨质疏松症诊疗中的研究。方法:收录本院50例骨质疏松症女性,年龄50~72岁(65.0±4.92)岁。阿仑膦酸钠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18个月分别进行^(99m)Tc-MDP全身骨显像和DX... 目的:探讨^(99m)Tc-MDP骨显像与双能X-ray骨密度(DXA)测定在骨质疏松症诊疗中的研究。方法:收录本院50例骨质疏松症女性,年龄50~72岁(65.0±4.92)岁。阿仑膦酸钠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18个月分别进行^(99m)Tc-MDP全身骨显像和DXA骨密度(BMD)测量,对第1-4腰椎及股骨颈ROI计数与治疗前进行对比,进行骨代谢标准摄取率(SUV)分析,并与骨密度测定的治疗前后比较。结果:骨质疏松患者阿仑膦酸钠治疗后^(99m)Tc-MDP骨显像显示,第1~4腰椎SUV值治疗后6个月、股骨颈于治疗后12个月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DXA测量显示,第1~4腰椎的BMD值于治疗后12个月、股骨颈于治疗后18个月时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初步研究结果显示,^(99m)Tc-MDP骨显像能准确反映骨质疏松症治疗后骨代谢的早期变化,较早于骨密度测定反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疗效,为骨质疏松症疗效评价提供一种更早期、有效的监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疏松症 阿仑膦酸钠 DXA 99mtc-mdp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