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样品中^(90)Sr和^(239+240)Pu的联合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周 李鹏翔 +4 位作者 高泽全 张静 姜恺 宋沁楠 韩玉虎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36,共6页
针对气溶胶、沉降灰、土壤、生物及淡水等环境样品中90Sr、239+240Pu的联合分析进行了流程设计,并通过实际样品的测量对流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90 Sr分析流程的化学回收率为44.3%~90.2%,平均值为73.8%;239+240Pu分析流程的放化回收率... 针对气溶胶、沉降灰、土壤、生物及淡水等环境样品中90Sr、239+240Pu的联合分析进行了流程设计,并通过实际样品的测量对流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90 Sr分析流程的化学回收率为44.3%~90.2%,平均值为73.8%;239+240Pu分析流程的放化回收率为40.2%~104.3%,平均值为79.3%。在可给出单个样品化学(放化)回收率的前提下,该联合分析流程可以满足日常环境监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sr ^^^239+240pu 联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区土壤中^(90)Sr、^(239+240)Pu纵向分布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喻正伟 李军 +5 位作者 张文芊 吴永乐 李锦 肖鹏 杨斌 唐丽丽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6-540,共5页
研究了^(90)Sr、^(239+240)Pu在同一点位土壤中的纵向分布情况和迁移特性。在长白山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点位分层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用放射化学的方法测量样品中^(90)Sr、^(239+240)Pu的活度浓度。研究发现:在同一点位,表层土壤中^(... 研究了^(90)Sr、^(239+240)Pu在同一点位土壤中的纵向分布情况和迁移特性。在长白山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点位分层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用放射化学的方法测量样品中^(90)Sr、^(239+240)Pu的活度浓度。研究发现:在同一点位,表层土壤中^(90)Sr、^(239+240)Pu活度浓度比深层土壤高,且这种分布趋势非常明显;随着深度增加,^(239+240)Pu活度浓度迅速减少,^(90)Sr活度浓度则是逐步减小。研究表明:采样点土壤中^(239+240)Pu向下的迁移不明显,主要分布在0~10 cm的表层土壤中,而^(90)Sr则有一定程度的迁移,但在0~10 cm的表层土壤中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90sr、^239+240pu 纵向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7)Np,^(238)Pu,^(241)Am和^(90)Sr在中国和日本膨润土中迁移的野外试验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书绅 范智文 +3 位作者 孙庆红 张勇 王志明 冯声涛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5,共5页
从1997年6月25日到2000年7月11日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试验场,在天然降雨和人工喷淋(15 mm/d)两种条件下,在包气带黄土中进行了237Np,238Pu,241Am和90Sr在中国膨润土和日本膨润土中迁移的野外试验。试块由膨润土和砂子以质量比为15∶85... 从1997年6月25日到2000年7月11日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试验场,在天然降雨和人工喷淋(15 mm/d)两种条件下,在包气带黄土中进行了237Np,238Pu,241Am和90Sr在中国膨润土和日本膨润土中迁移的野外试验。试块由膨润土和砂子以质量比为15∶85组成,试块大小为150 mm×150 mm。试验结果表明,在两种条件下,核素在两种膨润土试块中分布状态和变化趋势相似,238Pu和241Am在3 a内没有明显移动,237Np和90Sr在天然降雨条件下,分布曲线有所展宽;在人工喷淋条件下经1 106 d后,237Np和90Sr在试块内分别向下迁移1.5 mm和2.0 mm,呈现出扩散为主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7NP ^^^238pu ^^^241AM ^^^90sr 膨润土 野外迁移试验 包气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