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FDG鹰眼系统PET在肺癌临床应用上的价值
1
作者 梁登峰 邓卫兵 +1 位作者 朱旭生 邹德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1期1252-1253,共2页
目的 :探讨18F FDG鹰眼系统PET在肺癌的诊断、分期和治疗方案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81例怀疑肺部有病变的患者行18F FDG鹰眼系统PET检查 ,根据显像结果及与胸部X线平片、胸部CT、MR和骨扫描等相比较 ,从而对疾病的临床诊断、... 目的 :探讨18F FDG鹰眼系统PET在肺癌的诊断、分期和治疗方案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81例怀疑肺部有病变的患者行18F FDG鹰眼系统PET检查 ,根据显像结果及与胸部X线平片、胸部CT、MR和骨扫描等相比较 ,从而对疾病的临床诊断、分期和治疗方案作出更合理的判定。结果 :81例患者中PET诊断肺癌 5 1例 ,这些病例CT均报告考虑或怀疑肺癌。PET报告淋巴结转移的有 2 8例 ,CT只有 2 1例报告。而CT有 2例报告肺癌 ,PET却报告为良性 ,这 2例均予手术及行病理检验证实PET准确。PET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与骨扫描基本吻合。结论 :18F FDG鹰眼系统PET对肺癌诊断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准确性 ,不仅肺癌病灶部位能清晰显示 ,而且对纵隔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及对骨转移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临床应用上对鉴别肺部肿瘤的性质、判断肺癌的分期、制定治疗方案、检测肿瘤复发、判定预后及在减轻病人不必要的痛苦和医疗费用等方面都有着积极作用和广泛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系统 PET 肺癌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形术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林志畑 林晓平 黄朝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9-924,共6页
【目的】结合多发性骨髓瘤国际分期系统,初步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共54例临床新近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并治疗前进行^(18)F-FDG PET/CT显像病例... 【目的】结合多发性骨髓瘤国际分期系统,初步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共54例临床新近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并治疗前进行^(18)F-FDG PET/CT显像病例,按国际分期系统(ISS及R-ISS)进行分期,并按1按病灶放射性浓聚最高层面测量SUVmax为SUVmax≥4组及SUVmax<4组;2按FLs数量分为FLs<3、FLs≥3及弥漫病灶分组;3按有无溶骨性破坏分为骨质破坏组及无骨质破坏组;4按病变区是否有软组织肿块分为有软组织肿块组及无软组织肿块组;5按有无髓外病变分为有EMD组及无EMD组进行分组;分析^(18)F-FDG PET/CT显像结果与国际分期的相关性。【结果】54例多发性骨髓瘤中,ISSⅠ期12例、ISSⅡ期18例、ISSⅢ期24例。33例行染色体检测患者中,R-ISSⅠ期5例、Ⅱ期6例、Ⅲ期22例。局限性病灶与弥漫病灶在ISSⅠ、Ⅱ组与ISSⅢ组及ISSⅠ组与Ⅱ、Ⅲ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4及0.004)。局限性病灶<3与局限性病灶≥3及弥漫病灶组在ISSⅠ组与Ⅱ、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有无软组织肿块在ISSⅠ组与Ⅱ、Ⅲ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有无髓外病变在ISSⅠ、Ⅱ组与ISSⅢ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对比ISS及R-ISS分期,7例分期上调病例中6例为弥漫病灶。【结论】初诊MM患者^(18)F-FDG PET/CT浸润病灶的数量多少、是否有软组织肿块及是否有髓外病变的存在与患者ISS分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初诊MM患者治疗前^(18)F-FDG PET/CT显像可为临床的病情评估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18f-fdg PET/CT 国际分期系统(ISS及R—I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