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消化道出血^(99)Tc^m高锝酸盐对异位胃黏膜显像的特征 被引量:15
1
作者 宋厂义 王社教 +6 位作者 郑向红 雷立新 王应利 封娟毅 屈伟 王景林 马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 研究小儿消化道出血99Tcm 高锝酸盐异位胃黏膜的显像特征 ,建立美克尔憩室和小肠重复畸形影像学的诊断标准。方法 对 14 1例消化道出血患儿作了99Tcm 高锝酸盐异位胃黏膜显像 ,按 7.4MBq/kg静脉注射99Tcm 高锝酸盐 ,以脐为中心... 目的 研究小儿消化道出血99Tcm 高锝酸盐异位胃黏膜的显像特征 ,建立美克尔憩室和小肠重复畸形影像学的诊断标准。方法 对 14 1例消化道出血患儿作了99Tcm 高锝酸盐异位胃黏膜显像 ,按 7.4MBq/kg静脉注射99Tcm 高锝酸盐 ,以脐为中心进行动态 17min和静态 30min或 1h的采集。结果  14 1例患儿中 5 9例显像阳性 ,阳性检出率为 41.84%。 14 1例消化道出血中 ,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了 48例。其中美克尔憩室 18例 ,形态呈小圆形或近似小圆形 1~ 3cm的异常浓集区。小肠重复畸形 2 2例 ,其中呈条索肠袢状 12例 ,团块状 5例 ,4cm以上大圆形异常浓集区 4例。食管、胃重复畸形 3例。在 48例患儿中 ,假阴性率为 2 .0 8% (小肠重复畸形 1例 ) ,假阳性 5例 ,为 10 .42 %。结论 美克尔憩室与小肠重复畸形在 99Tcm 高锝酸盐异位胃黏膜显像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尔憩室 小肠重复畸形 异位胃黏膜 ^^99Tc^m-高 显像特征 诊断 小儿 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对^(99)Tc^(m)发生器洗脱液中高锝酸盐的分析和测定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宁 张叔渊 +4 位作者 金建南 陈恒留 周懋伦 张丽姝 李茂良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70-174,共5页
利用反相HPLC对凝胶型 ̄(99)Mo- ̄(99)Tc ̄m发生器洗脱液中高锝酸盐(TcO)进行了分析鉴定和含量测定,并与液闪法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在实验条件下,TcO的HPLC色谱峰的保留时间(R_t)为(3.00... 利用反相HPLC对凝胶型 ̄(99)Mo- ̄(99)Tc ̄m发生器洗脱液中高锝酸盐(TcO)进行了分析鉴定和含量测定,并与液闪法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在实验条件下,TcO的HPLC色谱峰的保留时间(R_t)为(3.00±0.05)min,其峰高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方法对TcO的检测限为1。5×10 ̄(-8)mol/l,化学回收率为95%-105%,方法还可用于 ̄(99)Tc ̄m标记放射性药物(药盒)中高锝酸盐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发生器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锝[^(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生物分布检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祥敏 邵长芳 +6 位作者 李源淼 吴艳丽 杨旭 杨柳 梁塑 王勇 张云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7-22,共6页
锝[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生物分布检验是确定其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本工作对国内不同厂家生产的注射用亚锡亚甲基二膦酸盐药盒标记的锝[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进行生物分布检验方法研究,以建立适用于国内锝[99Tc^(m)]... 锝[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生物分布检验是确定其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本工作对国内不同厂家生产的注射用亚锡亚甲基二膦酸盐药盒标记的锝[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进行生物分布检验方法研究,以建立适用于国内锝[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检验方法。对注射后解剖时间、注射剂量进行检验条件筛选的结果表明,注射剂量在1.48~74 MBq时,各器官摄取率基本一致;不同厂家药盒标记的锝[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在各器官的摄取率在2 h基本达到平衡。通过以上研究建立了锝[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检验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检验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锝[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质量控制指标之一,用于其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亚甲基二膦注射液 放射性药物 生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条件下^(99m)Tc-植酸钠和^(99m)Tc-MDP的内照射剂量的计算 被引量:2
4
作者 吕中伟 管梁 +3 位作者 朱承谟 娄继权 蔡海东 顾伟中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26-228,共3页
目的:估算放射性药物99mTc-MDP和99mTc-植酸钠在生理状态下,对人体主要器官和全身内照射辐射吸收剂量。方法:对6例正常人进行SPECT平面配对显像,在各时相的全身图像上,对应主要组织器官设置多个ROI,以自行设计软件进行内照射辐射吸收剂... 目的:估算放射性药物99mTc-MDP和99mTc-植酸钠在生理状态下,对人体主要器官和全身内照射辐射吸收剂量。方法:对6例正常人进行SPECT平面配对显像,在各时相的全身图像上,对应主要组织器官设置多个ROI,以自行设计软件进行内照射辐射吸收剂量估算。结果:99mTc-植酸钠主要累积在肝和肠内,肝和肠的辐射吸收剂量较高,99mTc-MDP所致的器官辐射剂量以骨骼和膀胱的吸收剂量最高,肾脏次之。结论:本研究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第53号出版物公布的结论相近,检测及计算方法可靠,为临床合理应用上述两种放射性药物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转移瘤患者异常摄取^(99m)Tc-MDP 1例
5
作者 李永昊 柳江燕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6-597,共2页
病例男,55岁,主因“间断上腹痛20余天”入院。患者入院前20余天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就诊于当地医院,CEA:1608ng/mL,后就诊于我院查CEA:>1000ng/mL(0~3.40ng/mL),CA125、CA199、CA724、AFP均未见异常。腹部CT:胃贲门部病变,符合胃恶... 病例男,55岁,主因“间断上腹痛20余天”入院。患者入院前20余天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就诊于当地医院,CEA:1608ng/mL,后就诊于我院查CEA:>1000ng/mL(0~3.40ng/mL),CA125、CA199、CA724、AFP均未见异常。腹部CT:胃贲门部病变,符合胃恶性肿瘤表现,伴肝脏多发转移,纵隔、腹腔及腹膜后多发转移性淋巴结,胰头前方肿大淋巴结与胰头前缘分界不清,胰腺局部受侵犯不除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肿瘤转移 99m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HL91肿瘤阳性显像的初步临床评价 被引量:10
6
作者 蒋宁一 肖亦明 +3 位作者 张弘 卢献平 刘生 梁九根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337-339,共3页
目的:研究乏氧显像剂99mTc-HL91作为肿瘤阳性显像剂的价值及最佳显像条件。方法:对25例临床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99mTc-HL91平面及断层显像,通过划感兴趣区技术计算肿瘤与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比值。结果:平面显像显示肿瘤的效果较差,而... 目的:研究乏氧显像剂99mTc-HL91作为肿瘤阳性显像剂的价值及最佳显像条件。方法:对25例临床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99mTc-HL91平面及断层显像,通过划感兴趣区技术计算肿瘤与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比值。结果:平面显像显示肿瘤的效果较差,而断层显像及延迟显像效果较好。以TNT值为1.5为标准,99mTc-HL91显像检测病灶的灵敏度为90.6%。结论:99mTc-HL91乏氧显像是一种较灵敏和特异的肿瘤阳性显像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99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DP SPECT/CT全身骨显像及局部断层融合显像对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祥周 吴静 +1 位作者 程兵 韩星敏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目的:探讨^(99m)Tc-MDP SPECT/CT全身骨显像及局部断层融合显像对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6年1月于我科行全身骨显像的神经母细胞瘤患者156例,其中69例行原发灶局部断层融合显像;对患者全身... 目的:探讨^(99m)Tc-MDP SPECT/CT全身骨显像及局部断层融合显像对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6年1月于我科行全身骨显像的神经母细胞瘤患者156例,其中69例行原发灶局部断层融合显像;对患者全身骨显像骨骼转移部位、原发灶内钙化及肿块摄取显像剂等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56例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全身骨显像中,63例(40.4%)患者诊断为骨转移,14例(9.0%)患者疑似骨转移;69例患者原发灶部位行局部断层融合显像,59例(85.5%)患者原发灶软组织肿块内见钙化灶;129例患者术前行全身骨显像中,77例(59.7%)见原发灶软组织肿块显影,软组织显影多表现为软组织内钙化灶显影,少部分表现为肿块内低密度软组织显影。结论:^(99m)Tc-MDP SPECT/CT全身骨显像及局部断层融合显像对神经母细胞瘤患者不仅能提供全身骨骼转移情况,而且对瘤体与周围组织关系、病灶内是否存在钙化灶及软组织显影等情况提供重要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儿童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99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骨炎综合征^(99m)Tc-MDP全身骨显像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宋乐 张燕燕 +3 位作者 张卫方 金仲慧 李欣欣 赵梅莘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81-1484,共4页
目的探讨99mTc-MDP全身骨显像诊断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骨炎(SAPHO)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SAPHO综合征患者的骨显像特点。与X线平片、CT及MRI比较,分析骨显像对SAPHO综合征诊断的价值。结果 12例患者中均见前... 目的探讨99mTc-MDP全身骨显像诊断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骨炎(SAPHO)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SAPHO综合征患者的骨显像特点。与X线平片、CT及MRI比较,分析骨显像对SAPHO综合征诊断的价值。结果 12例患者中均见前胸壁骨质受累,典型"牛头"征改变的仅25.00%(3/12),其余表现为不完全"牛头"征或单侧"牛角"征。脊柱受累6例,4例累及椎体,其中3例累及邻近多个椎体;2例累及椎间小关节,呈比邻分布。3例骨显像所见病灶在X线平片上未见异常,而在其他影像学检查均有异常改变。结论典型"牛头"征或不完全"牛头"征、"牛角"征是SAPHO综合征在骨显像中的特征性表现,有利于早期诊断本病及评价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骨肥大综合征 放射性核素显像 99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99)Tc^m-MDP骨显像在肺癌骨转移瘤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常城 谢文晖 +3 位作者 杨顺芳 雷贝 蔡小佳 张莉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78-781,共4页
目的探讨双探头带符合线路18F-脱氧葡萄糖(FDG)显像和99Tcm-亚甲基二磷酸盐(MDP)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38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于2周内分别行18F-FDG符合显像和99Tcm-MDP骨显像。比较两种显像方式对两侧肩关节... 目的探讨双探头带符合线路18F-脱氧葡萄糖(FDG)显像和99Tcm-亚甲基二磷酸盐(MDP)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38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于2周内分别行18F-FDG符合显像和99Tcm-MDP骨显像。比较两种显像方式对两侧肩关节、脊柱、肋骨和骨盆骨转移灶检出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最终骨转移瘤诊断标准由手术病理、CT/MR检查或临床随访半年以上范围扩大证实。结果根据骨转移的最终标准,38例患者共158处骨转移病灶,18F-FDG检出119个,99Tcm-MDP骨显像检出142个。18F-FDG与99Tcm-MDP骨显像探测骨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65.8%、84.2%、72.7%,78.5%、81.1%、79.4%。99Tcm-MDP骨显像对骨转移灶的诊断敏感性高于18F-FD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P<0.05),但特异性和准确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3、3.14,P>0.05)。结论 99Tcm-MDP骨显像检测肺癌骨转移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诊断骨转移灶有一定帮助,两者联合可以提高肺癌骨转移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骨肿瘤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氟脱氧葡萄糖F18 99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DP全身骨扫描中颌面部示踪剂浓集灶分布与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伟 张汝森 +2 位作者 刘枫 卢斌贵 傅文海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48-553,共6页
目的:分析99m Tc-MDP全身骨扫描(WBS)中颌面部示踪剂浓集灶的分布特点及与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关系,并通过SPECT/CT分析颌面部示踪剂浓集灶的形成原因。方法:93例初诊为鼻咽癌的患者在治疗前均行全身平面骨扫描和鼻咽部SPECT/CT局部骨显... 目的:分析99m Tc-MDP全身骨扫描(WBS)中颌面部示踪剂浓集灶的分布特点及与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关系,并通过SPECT/CT分析颌面部示踪剂浓集灶的形成原因。方法:93例初诊为鼻咽癌的患者在治疗前均行全身平面骨扫描和鼻咽部SPECT/CT局部骨显像。在全身平面骨扫描的前位颌面部影像中,相对颅骨本底摄取稍高区形成近似五角星区域。五角星的2个下角除外,其余部分分成6个部位,顶部、左连接部、右连接部、左肩部、右肩部、底部。记录这些部位出现示踪剂浓集灶的情况,并与颅底骨侵犯定性结果和SPECT/CT进行对比。分析颌面部6个部位出现示踪剂浓集灶与颅底骨侵犯的关系。结果:93例样本中89例在颌面部共计177个部位出现示踪剂浓集灶,4例未出现示踪剂浓集。这89例中,37例仅累及1个部位、25例累及2个部位、27例累及3个及以上部位,其中分别有24例、20例、24例存在颅底骨侵犯,示踪剂浓集灶累及部位的数量与颅底骨侵犯整体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χ2=5.247,P=0.073)。出现示踪剂浓集的各部位中,顶部75.00%(27/36)、左连接部90.00%(27/30)、右连接部86.49%(32/37)、左肩部82.61%(19/23)、右肩部85.00%(17/20)、底部80.65%(25/31)存在颅底骨侵犯,整体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χ2=5.082,P=0.406)。最高浓集水平所在的部位中,顶部36.36%(4/11)、左连接部94.12%(16/17)、右连接部89.29%(25/28)、左肩部66.67%(6/9)、右肩部60.00%(3/5)、底部73.68%(14/19)存在颅底骨侵犯,整体上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6.616,P=0.005)。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之间、左肩部和右肩部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χ2=0.305,P=0.581;χ2=0.062,P=0.803),故分别合并为连接部、肩部。顶部、连接部、肩部、底部4个部位之间整体上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6.400,P=0.001),其中顶部与连接部、顶部与底部、连接部与肩部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6.785,P=0.000;χ2=4.043,P=0.044;χ2=5.944,P=0.015),其余每两者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鼻咽癌颅底骨侵犯与WBS颌面部示踪剂浓集灶的最高浓集水平所在的部位有关,特别是当最高浓集水平出现在连接部或底部时,临床上要首先考虑颅底骨侵犯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99m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hPET/CT与^(99)Tc^m-MDP骨显像探测乳腺癌骨转移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侯先存 周青 +2 位作者 李智勇 任少阳 朱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18F-脱氧葡萄糖(FDG)双探头hPET/CT显像和99Tcm-亚甲基二磷酸盐(MDP)骨显像(BS)对乳腺癌相同位置骨转移病灶的诊断效能。方法:乳腺癌患者102例分别行18F-FDGhPET/CT颈胸腹部显像和99Tcm-MDPBS,间隔时间不超过4周,结果均以C... 目的:对比研究18F-脱氧葡萄糖(FDG)双探头hPET/CT显像和99Tcm-亚甲基二磷酸盐(MDP)骨显像(BS)对乳腺癌相同位置骨转移病灶的诊断效能。方法:乳腺癌患者102例分别行18F-FDGhPET/CT颈胸腹部显像和99Tcm-MDPBS,间隔时间不超过4周,结果均以CT、磁共振成像检查和临床随访结果为确诊依据。结果:102例患者中24例有骨转移,两种方法相同位置发现102个转移灶;18F-FDGhPET/CT检查发现65个转移灶,探测骨转移灶的灵敏度64.7%,特异性98.0%,准确率为75.0%;99Tcm-MDPBS发现93个转移灶,探测骨转移灶灵敏度91.2%(P<0.01),特异性为86.0%(P>0.05),准确率为89.5%(P<0.01),其灵敏度、准确性明显高于18F-FDG hPET/CT显像。结论:探测乳腺癌骨转移,99Tcm-MDPBS应作为首选诊断方法,18F-FDG hPET/CT探查乳腺癌骨转移灵敏度及准确性低,单独使用价值有限,但其与99Tcm-MDPBS具有互补性,两者联合探查乳腺癌骨转移具有更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氟脱氧葡萄糖F18 99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对^(99m)Tc-MDP骨扫描前位图像中下颈部相对高摄取现象的认识调查和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伟 张汝森 +2 位作者 刘枫 卢斌贵 任志刚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0-205,共6页
目的:调查国内对全身平面骨扫描前位图像的中下颈部相对高摄取区(RHTUN)的认识情况,并通过SPECT/CT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方法:分析2000年以后出版的20本核医学专业书籍、以"骨扫描"和"颈"为条件检索2000年至今的维普... 目的:调查国内对全身平面骨扫描前位图像的中下颈部相对高摄取区(RHTUN)的认识情况,并通过SPECT/CT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方法:分析2000年以后出版的20本核医学专业书籍、以"骨扫描"和"颈"为条件检索2000年至今的维普中文数据库、向203位成员组成的腾讯QQ群"快乐核医学"发出调查询问,调查国内的核医学专业书籍、核医学专业论文、核医学专业人员对于RHTUN现象的了解及其形成原因的认知情况。选择在同一天行全身平面骨扫描和颈部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的病例100例为研究样本,以SPECT/CT图像为定性标准,分析RHTUN的形成原因。结果:20本书籍均提及RHTUN。关于形成原因,18本书(90%)提到可能是"甲状腺异常摄取99mTc O4-",13本书(65%)提到还可能是"颈椎骨质增生而过多摄取放射性药物",8本书(40%)提到还可能是"喉部软骨钙化而异常摄取放射性药物"。维普中文数据库中共检索到14篇文献,其中有关的仅4篇,所有文献均与RHTUN无直接关系。通过"快乐核医学"共收到有效答复105份,105人(100%)均知道RHTUN。关于形成首要原因,72人(68.6%)首先考虑是"甲状腺摄取99mTc O4-",28人(26.7%)考虑是"颈椎骨质增生而过多摄取放射性药物",5人(4.8%)考虑是"喉部软骨钙化而异常摄取放射性药物"。在100例样本中,88例出现RHTUN。其中88例(100%)在SPECT/CT图像中均出现颈椎放射性浓聚,以椎间盘附近、椎体后缘放射性水平更高;88例(100%)出现喉部软骨放射性分布,放射性水平都不超过颈椎骨本底放射性水平;88例(100%)均未出现甲状腺异常放射性分布。88例RHTUN中63例呈长条型,其中存在颈椎增生(明确41例、可疑7例、无15例)和椎间盘异常(明确27例、可疑8例、无28例);局灶型25例,其中存在颈椎增生(明确14例、可疑4例、无7例)和椎间盘异常(明确17例、可疑5例、无3例)。2型之间在颈椎增生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椎间盘异常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国内核医学界对于RHTUN的关心程度较低,且认识存在一定误区。颈椎退行性变和颈椎生理性摄取是RHTUN的主要原因。"甲状腺摄取99mTc O4-"发生概率极低,"喉部软骨摄取放射性药物"发生概率很高、但是放射性水平不高,都不是RHTUN的原因。RHTUN呈局灶型时,提示可能合并椎间盘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颈椎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99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神经病变、器官肿大、内分泌异常、M蛋白、皮肤病变综合征^(99)Tc^(m)-MDP全身骨显像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乐 张燕燕 张卫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9-582,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神经病变、器官肿大、内分泌异常、M蛋白、皮肤病变(POEMS)综合征骨显像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POEM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与CT表现进行比较,总结POEMS综合征的骨显像特点。结果 8例患者中多发性骨髓... 目的探讨多发性神经病变、器官肿大、内分泌异常、M蛋白、皮肤病变(POEMS)综合征骨显像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POEM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与CT表现进行比较,总结POEMS综合征的骨显像特点。结果 8例患者中多发性骨髓瘤3例,浆细胞增生3例,浆细胞瘤2例。6例骨显像阳性,其中2例为溶骨性破坏灶,4例为硬化性病变。5例可见四肢关节对称性放射性浓聚,其中1例治疗后好转。结论 POEMS综合征溶骨性病变及较大硬化性病灶呈放射性浓聚,伴四肢关节对称性浓聚;骨显像有助于其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mS综合征 放射性核素显像 99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CO)_3-MECHDTC配合物的制备及其生物分布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俊波 任佳蕾 +1 位作者 林艳 王学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3-426,共4页
采用fac-[99mTc(CO)3(H2O)3]+与N-甲基-N-环己基氨荒酸盐(MECHDTC)在室温下发生配体交换反应制得99mTc(CO)3-MECHDTC配合物.用薄层层析(TLC)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鉴定该配合物的放射化学纯度(R)大于90%.该配合物是一种体外稳定性良... 采用fac-[99mTc(CO)3(H2O)3]+与N-甲基-N-环己基氨荒酸盐(MECHDTC)在室温下发生配体交换反应制得99mTc(CO)3-MECHDTC配合物.用薄层层析(TLC)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鉴定该配合物的放射化学纯度(R)大于90%.该配合物是一种体外稳定性良好的脂溶性电中性物质.99mTc(CO)3-MECHDTC配合物和99mTcN-MECHDTC配合物在小鼠体内生物分布结果表明,前者在小鼠心肌和脑中摄取量均较低且明显低于后者,说明在MECHDTC配体中并不适合引入[99mTc(CO)3]+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 ^[^99mTc(CO)3]^+核 氨荒 生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DP在女性全身骨骼分布随年龄相关改变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凯军 张永学 +2 位作者 安锐 高再荣 童安利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了解女性全身及局部骨质代谢特点,初步探讨其随年龄变化的一些规律,对骨质转换或丢失的机理进行初步研究,为临床治疗骨质丢失性疾病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法国Soph公司SPECT标准程序进行全身骨显像,显像剂为^(99m)Tc-Methan... 目的:了解女性全身及局部骨质代谢特点,初步探讨其随年龄变化的一些规律,对骨质转换或丢失的机理进行初步研究,为临床治疗骨质丢失性疾病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法国Soph公司SPECT标准程序进行全身骨显像,显像剂为^(99m)Tc-Methane-diphosphonate(^(99m)Tc-MDP),注射剂量为925MBq。通过设置感兴趣区(ROI)来评价全身骨的代谢,并与反映骨质代谢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女性,全身骨^(99m)Tc-MDP的摄取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颅骨和双下肢摄取率增加,而胸廓却减少;同时在男性没有观察到此种变化趋势。在女性,全身骨、颅骨及双下肢的摄取率的增加与血液中的碱性磷酸酶(ALP)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此外,颅骨的摄取率与尿羟脯氨酸/肌酐的比值(HOP/Cr)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而胸廓的摄取率减少与ALP呈一定的负相关。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女性,骨的更新和局部骨的代谢改变与年龄有关。这些改变在骨显像时也能观察到,它可能是进行性骨丢失的征象,也反映了局部骨质代谢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 放射性核素显像 骨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DP异体骨手指再造术骨显像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一雄 侯明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365-366,共2页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同种移植 99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MRI和全身骨显像间隔时间对肝脾摄取^(99m)Tc-MDP的影响
17
作者 阚英 李春林 +3 位作者 邹兰芳 张楠 苏卫红 杨吉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85-1488,共4页
目的观察增强MRI和全身骨显像间隔时间对骨显像时肝脾摄取99mTc-MD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268例全身骨显像患者的资料,通过PACS系统追访骨显像前接受增强MRI、骨显像时肝脾摄取99mTc-MDP的患者例数,根据增强MRI与全身骨显像的间隔时... 目的观察增强MRI和全身骨显像间隔时间对骨显像时肝脾摄取99mTc-MD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268例全身骨显像患者的资料,通过PACS系统追访骨显像前接受增强MRI、骨显像时肝脾摄取99mTc-MDP的患者例数,根据增强MRI与全身骨显像的间隔时间将其分为间隔0、1、2、3天组,根据肝脾摄取情况分为肝摄取组、脾摄取组和肝脾摄取组。结果 63例患者骨显像前接受增强MRI,其中42例存在99mTc-MDP肝脾摄取。间隔0、1天组肝脾摄取99mTc-MDP例数最多,共计35例(35/42,83.33%)。42例中,单纯肝脏摄取26例,占61.90%(26/42),单纯脾脏摄取1例,占2.38%(1/42),肝脾同时摄取15例,占35.71%(15/42)。结论增强MRI与全身骨显像间隔时间对骨显像时肝脾摄取99mTc-MDP有直接影响,建议两种检查间隔3天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 放射性核素显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ZPPAb在荷H_(22)肝癌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特性及显像特征
18
作者 郑立春 冯珏 +1 位作者 张晓明 张文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8-502,共5页
目的探讨99 Tcm-ZPPAb在荷瘤鼠体内生物学分布特征及显像特征。方法 1建立荷H22肝癌小鼠模型48只,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4只。制备99 Tcm-ZPPAb及99 Tcm-IgG。2体内分布实验:取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1只小鼠,分别经尾静脉注射99 Tcm-ZPPAb... 目的探讨99 Tcm-ZPPAb在荷瘤鼠体内生物学分布特征及显像特征。方法 1建立荷H22肝癌小鼠模型48只,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4只。制备99 Tcm-ZPPAb及99 Tcm-IgG。2体内分布实验:取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1只小鼠,分别经尾静脉注射99 Tcm-ZPPAb和99 Tcm-IgG 7.4MBq,于30min、1、2、3、4、5、6h,每时相取3只,计算各脏器每克组织的放射性摄取比率(%ID/g值)及肿瘤与对侧肌肉组织的放射性计数比值(T/NT值)。3显像实验:取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只小鼠,分别经尾静脉注射99 Tcm-ZPPAb和99 Tcm-IgG 7.4MBq,于30min、1、2、3、4、5、6h计算T/NT值。结果 99 Tcm ZPPAb标记率为70%,99 Tcm-IgG标记率为85%。体内分布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组织不同时相间%ID/g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9,P=0.5231),各时相肿瘤组织%ID/g值均高于除肝脏、肾脏和血液以外的其他组织器官(F=9.36,P=0.0007)。两组间同时相肿瘤组织%ID/g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49,P=0.0001)。实验组不同时相T/N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3,P=0.2237);两组间同时相T/N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69,P=0.0001)。显像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不同时相T/N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0,P=0.4526),两组间同时相T/N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9,P=0.0048)。结论 99 Tcm-ZPPAb标记简单,标记率较高,在肿瘤组织中有较高的摄取与滞留,有望成为肿瘤阳性显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氏植物蛋白 小鼠 99m 生物分布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结核^(99m)Tc-MDP SPECT/CT显像特点分析
19
作者 谢龙 黄丽群 +3 位作者 余小朋 张冠杰 苏应瑞 查金顺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814-818,共5页
目的:对骨结核病的SPECT/CT骨显像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核素显像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例经病理证实为骨结核的患者SPECT/CT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研究中,青少年1例,成年人17例;骨结核单发病灶11例,多... 目的:对骨结核病的SPECT/CT骨显像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核素显像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例经病理证实为骨结核的患者SPECT/CT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研究中,青少年1例,成年人17例;骨结核单发病灶11例,多发病灶7例;累及关节16例,无关节累及者2例;出现在中轴骨17例,非中轴骨1例;17例骨结核呈病灶中心放射性异常浓聚,1例呈病灶中心放射性稀释缺损、周围放射性异常浓聚。结论:SPECT/CT通过一次全身成像,观察全身骨多部位病灶,分析各病灶的解剖结构及代谢状态,可作为骨结核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补充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骨关节 99m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软骨瘤^(99m)Tc-MDP全身骨显像1例
20
作者 蔡亮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10-911,共2页
病例男,18岁。因“全身多发性包块10年、右下肢跛行1年”入院。患者10年前发现双侧肩关节、膝关节多处硬性包块,但无明显疼痛及功能障碍,包块生长缓慢,并于小时候(具体时间不详)行肩关节包块切除术,效果不佳。1年前自觉走路时右... 病例男,18岁。因“全身多发性包块10年、右下肢跛行1年”入院。患者10年前发现双侧肩关节、膝关节多处硬性包块,但无明显疼痛及功能障碍,包块生长缓慢,并于小时候(具体时间不详)行肩关节包块切除术,效果不佳。1年前自觉走路时右胭窝疼痛并引起下肢跛行,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治疗。患者否认肝炎、结核病史,近四代家族中出现过类似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双侧肩关节、肱骨上段、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均触及大小不一、质硬、无痛包块,周围无红肿热痛表现,右下肢活动稍受限。X线检查(仅限下肢):右侧股骨颈、双侧股骨上下端、胫腓骨上下端均见大小不等的骨性突起或隆起,其基底部与骨干相连,邻近骨质膨大。临床诊断:多发性骨软骨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骨疣 多发性遗传性 99m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