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偶^(64~68)Ge同位素的对相变及其演化 被引量:1
1
作者 童红 石筑一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3-436,共4页
应用唯象核芯加两准粒子模型的一种微观实现(sdIBM-2+2q.p.)方案并考虑到实验单粒子能量,较成功地再现了偶64~68Ge核的基态带、β带、γ带和部分高自旋态能谱.基于唯象模型和微观方案求出了s玻色子不拆对和一个d玻色子发生拆对顺排所... 应用唯象核芯加两准粒子模型的一种微观实现(sdIBM-2+2q.p.)方案并考虑到实验单粒子能量,较成功地再现了偶64~68Ge核的基态带、β带、γ带和部分高自旋态能谱.基于唯象模型和微观方案求出了s玻色子不拆对和一个d玻色子发生拆对顺排所需要的最小能量值.该阈值明确指认:随着中子数的增加,偶Ge同位素可能发生从64Ge核的两准质子顺排态向68Ge核的两准中子顺排态的演化;揭示了偶Ge同位素对相变对象转移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相变 低能谱 高自旋态 ^偶^64-68Ge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30加速器的^(64)Cu核素制备工艺 被引量:6
2
作者 温凯 马承伟 +11 位作者 段菲 李超 李光 陈孟毅 王晓明 褚浩淼 赵海龙 王春林 王成志 刘涉洋 李洪玉 邓雪松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93-1900,共8页
^(64) Cu是目前应用十分广泛的放射性核素,主要用于PET诊断。本文基于C30加速器对^(64) Cu核素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制靶靶片为金属铜材质,在靶片表面镀金膜,以保护铜基底。镀金完成后用HCl和H_(2)O_(2)浸泡镀金层以去除金属杂质,用脉... ^(64) Cu是目前应用十分广泛的放射性核素,主要用于PET诊断。本文基于C30加速器对^(64) Cu核素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制靶靶片为金属铜材质,在靶片表面镀金膜,以保护铜基底。镀金完成后用HCl和H_(2)O_(2)浸泡镀金层以去除金属杂质,用脉冲电镀法电镀富集^(64) Ni层。将靶片转移至C30加速器固体靶站进行辐照,束流能量为15.5 MeV。将辐照后的靶片转移至分离纯化热室。在溶靶槽中加入6 mol/L HCl和30%H_(2)O_(2)溶靶,使用AG1-X8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最终获得^(64) Cu核素。分别测定^(64) Cu的放射性核纯度、放射化学纯度、金属杂质含量等质量指标。待收集的^(64) Ni溶液衰变完全后,使用AG1-X8树脂回收。检验结果显示,富集^(64) Ni厚度约8.5~16.3 mg/cm^(2),^(64) Cu产能大于37 GBq,产额可达180~250 MBq/(μA·h),放射性核纯度大于99.9%,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7.0%,金属杂质含量均小于0.5μg/GBq。^(64) Cu制备工艺稳定、质量可控,达到了规模化生产水平,为^(64) Cu相关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核素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Cu 回旋加速器 核素制备 PET 正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Cu自动化分离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光 赵紫宇 +8 位作者 温凯 褚浩淼 李超 段菲 马承伟 王成志 王晓明 王春林 李洪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65,共9页
^(64)Cu是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正电子核素,在核医学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诊断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为实现^(64)Cu核素的高质量、稳定和批量化制备,自主研发了与Cyclone-30加速器配套使用的^(64)Cu自动化分离装置,实现了从溶靶至... ^(64)Cu是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正电子核素,在核医学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诊断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为实现^(64)Cu核素的高质量、稳定和批量化制备,自主研发了与Cyclone-30加速器配套使用的^(64)Cu自动化分离装置,实现了从溶靶至分离纯化过程的自动化。该装置由溶靶槽和分离纯化系统两部分组成,并通过程序设计确定操作界面、编程语言和具体编程指令。根据^(64)Cu核素制备工艺进行装置设计,并在完成组装后开展调试。通过一系列条件实验确认装置的工艺参数后,开展了小规模热实验验证和连续3批生产工艺验证。验证结果显示,装置运行稳定可靠,可实现远程控制,整体分离时间为3 h;^(64)Cu核素产品的回收率(校正后)大于90%,符合预期目标;^(64)Cu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5%,放射性核纯度大于99.9%;金属杂质铁、铜、锌含量低于1.5μg/GBq,钴、金、镍含量低于0.5μg/GBq。以上结果符合^(64)Cu团体标准且满足用于放射性药物标记的要求。综上所述,自主研发的^(64)Cu自动化分离装置成本低廉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装置性能和基于该装置工艺生产出的^(64)Cu核素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与人工手动分离工艺相比,自动化分离工艺在产品质量稳定性、工艺流程可控性、耗时以及操作人员辐射防护方面均更具优势。目前该装置已投入^(64)Cu的批量化生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Cu 自动化分离装置 分离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的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仝岩 任伟宏 +2 位作者 赵航 孙蕾 赵志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54-857,共4页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Treg和Th1、Th2、Th17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上CD64的表达水平,及它们与RA的活动性指标和自身抗体的相关性。方法采集78例RA患者和21例健康人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Treg...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Treg和Th1、Th2、Th17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上CD64的表达水平,及它们与RA的活动性指标和自身抗体的相关性。方法采集78例RA患者和21例健康人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Treg,Th1、Th2、Th17细胞)的变化。结果 RA的CD3+CD4+T细胞和CD4+CD25+T细胞增多,活动期RA组Treg比率高于缓解期RA组和健康对照组,缓解期RA组Th2细胞减少,RA中Th1,Th17细胞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Treg和Th1、Th2、Th17细胞与RA的活动性指标(ESR,CRP和PLT)均无关联。结论 CD4+T细胞亚群数量异常可能与RA疾病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TH17细胞 TREG CD64 ^CD4^+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