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磷形态组分分级及^(31)P-NMR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汪洪 宋书会 +1 位作者 张金尧 刘云霞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12-523,共12页
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磷形态转化,影响土壤磷对作物的有效供应。土壤磷分为无机磷和有机磷两大部分。化学连续提取法(chemical sequential fractionation,CSF)研究土壤磷形态分级,采用不同的化学提取剂,分级提取土壤中组成或分解能力接近... 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磷形态转化,影响土壤磷对作物的有效供应。土壤磷分为无机磷和有机磷两大部分。化学连续提取法(chemical sequential fractionation,CSF)研究土壤磷形态分级,采用不同的化学提取剂,分级提取土壤中组成或分解能力接近的有机无机含磷化合物,是目前表征土壤磷素形态的重要方法。但该方法虽历经改进,仍难以确切反映土壤磷的实际组成,提取的不同磷形态间存在重叠,有机磷和无机磷组分分级存在一定的误差;不同分级磷组分对作物的有效性,需谨慎评估。核磁共振波谱技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根据核磁共振波谱图上共振峰的位置、强度和精细结构来研究土壤中含磷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液相31PNMR可以同吋检测出土壤中多种磷组分,如正磷酸盐、磷酸单酯、磷酸二酯、膦酸脂、焦磷酸盐和多聚磷酸盐,识别土壤提取物磷形态,可将有机磷与无机磷分开。本文综述了应用31P-NMR技术研究土壤磷形态组分的一些进展,总结了样品制备过程、NMR测试参数及在土壤磷形态转化研究中的应用。二维31P-NMR技术发展为鉴定分析土壤中更多种类的含磷化合物提供了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磷形态 化学连续提取法 土壤磷组分 ^^31p-核磁共振波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P-NMR分析湿地沉积物有机磷的方法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陆瑾 王海文 +2 位作者 郝红 高博 贾建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157-3161,共5页
近年来,31P-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已成为研究环境有机磷的有力武器,然而此方法在湿地学研究中的应用却很少,关于湿地沉积物样品制备方法的研究更缺乏。本研究通过改变提取剂组成、提取剂比例、离心条件、检测扫描时间等因素... 近年来,31P-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已成为研究环境有机磷的有力武器,然而此方法在湿地学研究中的应用却很少,关于湿地沉积物样品制备方法的研究更缺乏。本研究通过改变提取剂组成、提取剂比例、离心条件、检测扫描时间等因素设计实验,寻找最佳的湿地沉积物样品处理及检测方法,以期为31P-NMR技术在湿地沉积物样品有机磷研究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采用:1mol·L-1 HCl预提取,0.25mol·L-1 NaOH+0.05mol·L-1 EDTA主提取,沉积物与提取剂比例为1∶8的提取方法,可获得更好的提取效果。提取完成后,采用冷冻高速离心可更好地分离提取液、避免某些磷组分的水解。此外,NMR扫描分析时间设为14~16h(约扫描25 000次)可获得更完整的图谱。相较于传统的化学分析法,31P-NMR法的样品前处理相对简单、分析时破坏性小且组分分辨完全,该技术的运用,有望获得湿地磷循环,特别是对有机磷认知的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 p-nmr 核磁共振 湿地沉积物 有机磷 样品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洗涤剂中含磷化合物的^(31)P NMR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叶汝汉 陈泳 +4 位作者 柳亚玲 朱黎明 李正全 孙一峰 潘文龙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4-628,共5页
收集了常见的31种含磷无机化合物和84种含磷有机化合物,首次建立了含磷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图库,并以此为依据建立了31P NMR技术快速检测洗涤剂中含磷化合物的方法。对洗衣粉、金属清洗剂和除油剂样品进行31P NMR分析,经与31P谱图库比对... 收集了常见的31种含磷无机化合物和84种含磷有机化合物,首次建立了含磷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图库,并以此为依据建立了31P NMR技术快速检测洗涤剂中含磷化合物的方法。对洗衣粉、金属清洗剂和除油剂样品进行31P NMR分析,经与31P谱图库比对,可快速确定含磷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10种洗衣粉中仅有1种检出含磷化合物,其成分为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及磷酸氢二钠;3种金属清洗剂中的含磷成分均为磷酸;而3种除油剂的含磷成分分别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聚磷酸钠和磷酸氢二钠,三聚磷酸钠和磷酸钠,磷酸氢二钾。该法相对简便、准确、快速,适用于其他含磷精细化工产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p nmr 含磷化合物 洗涤剂 化学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泊磷的核磁共振(NMR)分析--1环境标准样品的^31P-NMR表征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晓钧 丁士明 +2 位作者 蒋海青 白秀玲 范成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5-50,共6页
通过对环境标准样进行31P-NMR测试,研究了磷的化学结构与化学位移的关系.结果表明:无机正磷酸盐(PO43-)化学位移在6.412×10-6,焦磷酸盐的化学位移在-4.353×10-6;多聚磷的化学位移分布特点是:主链末端磷化学位移在-3.53×1... 通过对环境标准样进行31P-NMR测试,研究了磷的化学结构与化学位移的关系.结果表明:无机正磷酸盐(PO43-)化学位移在6.412×10-6,焦磷酸盐的化学位移在-4.353×10-6;多聚磷的化学位移分布特点是:主链末端磷化学位移在-3.53×10-6至-4.40×10-6之间,中间磷在-18.159×10-6至-20.246×10-6之间,有机磷中单酯和二醑的化学位移分别在4.3540×10-6至6.3652×10-6和-0.107×10-6至2.195×10-6之间,部分二脂不稳定,会降解为单脂;膦酸盐的化学位移在18.670×10-6至21.460×10-6之间,磷酸肌酸位于-0.380×10-6,有机多聚磷中α-P的化学位移在-8.833×10-6至-9.449×10-6之间,由于偶合作用产生P峰的裂分,P峰的偶合符合核磁中n+1的规则.结构环境影响31P的化学位移值的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标准样 ^^31p核磁共振 化学位移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酸^(31)P-NMR谱图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侯秀峰 蔡瑞芳 +1 位作者 何高荣 鲍其鼐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0年第7期1-3,共3页
报道了目前国内外常用水处理药剂中的四类有机磷化合物的31P -NMR谱。其中包括小分子有机磷酸、大分子有机磷酸。
关键词 有机磷酸 磷核磁共振谱 缓蚀阻垢剂 水处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血液红细胞^(31)P-NMR谱的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利永 夏蒙准 +3 位作者 卢芳华 王一中 林玉满 黄志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73-76,共4页
本文介绍了用31P-NMR谱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患者血液红细胞的方法。分析了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液红细胞在31P-NMR谱上的差异,探讨这些差异在临床医学上对MDS患者进行诊断和疗效跟踪检测的应用途径。
关键词 ^^31p核磁共振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血液 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31)P NMR研究硫代磷酸酯水解反应历程
7
作者 张秋禹 严宝珍 +2 位作者 郭洪猷 王作新 徐广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32-235,共4页
磷酸酯的水解反应是一类较为重要的反应,了解这类反应历程及机理对研究农药的毒性、环境保护、及指导农药的生产与合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1)PNMR灵敏度高,化学位移范围宽,偶合常数大.^(31)P NMR的化学位移对于分子中磷原子的价态... 磷酸酯的水解反应是一类较为重要的反应,了解这类反应历程及机理对研究农药的毒性、环境保护、及指导农药的生产与合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1)PNMR灵敏度高,化学位移范围宽,偶合常数大.^(31)P NMR的化学位移对于分子中磷原子的价态、与磷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或基团的类型、数量、性质及构型的变化十分敏感.是研究有关含磷化合物结构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本文采用^(31)P NMR方法研究了疏代磷酸酯的水解反应历程。本文所研究的化合物是一种新合成的含七元环的二硫代磷酸酯。其结构式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磷酸酯 水解反应 nmr 磷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P、^(29)Si MAS NMR 法研究磷酸盐催化剂的结构
8
作者 杨一青 孔祥铭 +3 位作者 朱志荣 黄尔峰 陈永福 姚亚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520-523,共4页
用31P、29SiMASNMR法研究磷酸盐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形成的结构及吸潮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混合后立即生成添加元素的磷酸盐;干燥后,SiO2与磷酸以无定型状态相结合;焙烧后大部分转化为焦磷酸硅和正磷... 用31P、29SiMASNMR法研究磷酸盐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形成的结构及吸潮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混合后立即生成添加元素的磷酸盐;干燥后,SiO2与磷酸以无定型状态相结合;焙烧后大部分转化为焦磷酸硅和正磷酸硅,并且SiO2也转化,不同于原料中的SiO2;活化后大部分焦磷酸硅转化为正磷酸硅与游离磷酸,一部分正磷酸硅进一步转化为SiO2与游离磷酸,转化生成的SiO2不同于原料中的SiO2,与焙烧后产生的SiO2相同;在整个过程中添加元素的磷酸盐结构较为稳定。吸潮试验表明吸潮对催化剂结构无明显影响。将催化剂结构与活性关联,认为在一定范围内充分活化,有利于形成高活性催化剂,并推断吸潮后催化剂经干燥可复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p MAS nmr ^^29Si MAS nmr 磷酸盐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与Fe_4S_4~*络合的^(31)P-NMR研究
9
作者 吴也凡 李春芳 +3 位作者 曾定 洪亮 林国栋 蔡启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00-403,共4页
MgATP结合在铁蛋白的什么部位?众说纷芸,尚无定论。大多数研究者认为,MgATP不是与铁蛋白的活性中心Fe_4S_4原子簇络合,而是与它的非铁部位例如巯基或者外围组织络合。在上述作用模式中,ATP与铁蛋白键合的性质是不确定的。曾主张MgATP与... MgATP结合在铁蛋白的什么部位?众说纷芸,尚无定论。大多数研究者认为,MgATP不是与铁蛋白的活性中心Fe_4S_4原子簇络合,而是与它的非铁部位例如巯基或者外围组织络合。在上述作用模式中,ATP与铁蛋白键合的性质是不确定的。曾主张MgATP与铁蛋白的非铁部位结合的Mortenson等后来用^(31)P-NMR观察到,MgATP与还原态铁蛋白的结合,引起ATP的α-、β-和γ-^(31)P谱峰分别往低磁场漂移8.7、9和7.7ppm,这时他开始认为,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ATP与铁蛋白的某部位或者是与其活性中心Fe_4S_4原子簇的络合引起的。铁蛋白的活性中心与其模型化合物在化学性质上是基本相似的。通过化学模拟体系的^(31)P-NMR研究,有助于确定铁蛋白与MgATP的络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 Fe4S4 络合 ^^31p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杂磷烯化合物的合成及^(31)PNMR表征
10
作者 安德烈 吉藤正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4-28,49,共6页
通过相应膦二氯化物与2,4,6-三叔丁基苯基氨基锂的反应,再经1,8-二氮双环[5.4.0]-7-十一烯脱氯化氢合成了两个新的氮杂磷烯化合物. 与二磷烯比较,分析了它们在核磁共振磷谱中化学位移的变化.这些具有—P N—... 通过相应膦二氯化物与2,4,6-三叔丁基苯基氨基锂的反应,再经1,8-二氮双环[5.4.0]-7-十一烯脱氯化氢合成了两个新的氮杂磷烯化合物. 与二磷烯比较,分析了它们在核磁共振磷谱中化学位移的变化.这些具有—P N—和—O—P N—结构的氮杂磷烯化合物水解生成相应的亚膦酸酰胺和芳氨基亚膦酸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杂磷烯 二磷烯 核磁共振磷谱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灌注装置的研制及^(31)P NMR谱测试
11
作者 曾造 李黔柱 周建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1期8359-8361,8366,共4页
研制一套细胞灌注装置,将该装置与核磁共振技术联用监测细胞内31P谱。结果表明:本装置温度、流量和压力稳定可控;细胞灌注核磁共振联用方法可在线检测细胞的31P谱,能推测药物作用下细胞内部能量代谢变化。
关键词 细胞灌注装置 核磁共振 31p nmr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酯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31)P-NMR波谱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玉华 彭勤纪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6-21,共6页
用^(31)P核磁共振波谱定性定量分析了烷基磷酸酯盐(I)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Ⅱ)中各含磷组分及其含量。研究了溶液pH值、氯化钠含量、样品浓度等对各组分^(31)P化学位移的影响。探讨了影响定量准确度的因素;找出... 用^(31)P核磁共振波谱定性定量分析了烷基磷酸酯盐(I)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Ⅱ)中各含磷组分及其含量。研究了溶液pH值、氯化钠含量、样品浓度等对各组分^(31)P化学位移的影响。探讨了影响定量准确度的因素;找出了最佳分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酯 表面活性剂 ^^31p核磁共振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31)P-NMR和IR谱研究MoDTP合成产物组分及反应机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宜超 赵平 陈利永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9-36,共8页
用^(31)P核磁共振(NMR)谱和红外(IR)光谱研究了二硫代磷酸钼(MoDTP)合成产物组分含量、分子结构及其合成反应机理。结果表明,MoDTP合成产物是由37.2%的有机五价钼络合物、35.1%的有机P=S化合... 用^(31)P核磁共振(NMR)谱和红外(IR)光谱研究了二硫代磷酸钼(MoDTP)合成产物组分含量、分子结构及其合成反应机理。结果表明,MoDTP合成产物是由37.2%的有机五价钼络合物、35.1%的有机P=S化合物和27.7%的有机P=O化合物等14种成分组成,所含副产物或由原料带入,或因MoDTP合成反应过程原料本身副反应伴随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代磷酸钼 组分含量 分子结构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1)P核磁共振探究退化高寒湿地土壤磷素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14
作者 罗原骏 蒲玉琳 +2 位作者 袁大刚 李亚丽 钱虹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探明高寒湿地不同退化程度土壤磷素组成特征及其形态演变的驱动机制对于湿地生态恢复过程中养分和碳汇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若尔盖自然保护区内相对原生沼泽(RPM)、轻度退化沼泽(LDM)、中度退化沼泽(MDM)、重度退化沼泽(HDM)为对... 探明高寒湿地不同退化程度土壤磷素组成特征及其形态演变的驱动机制对于湿地生态恢复过程中养分和碳汇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若尔盖自然保护区内相对原生沼泽(RPM)、轻度退化沼泽(LDM)、中度退化沼泽(MDM)、重度退化沼泽(HDM)为对象,采用液相31P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分段式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高寒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磷素演变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寒湿地退化导致植物群落组成由湿生向中生演替,土壤有机质与氮含量降低。正磷酸盐和磷酸单酯含量随湿地退化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正磷酸盐在HDM中相较于RPM降低46.45%,磷酸单酯在LDM、MDM和HDM中相较于RPM分别增加27.02%、54.96%和41.74%;焦磷酸盐和磷酸二酯含量随湿地退化逐渐降低。分段式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结果显示,植被生物量、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活性是影响湿地土壤磷素演变的主要因素,其中微生物活性是正磷酸盐、焦磷酸盐和磷酸二酯的正向影响因子,是磷酸单酯的负向影响因子,植物生物量是正磷酸盐和磷酸二酯的正向影响因子,土壤养分虽对各形态磷没有直接影响,但可通过调控微生物活性间接影响焦磷酸盐和磷酸二酯含量。综上所述,湿地退化通过改变植物群落组成、降低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活性,促进了土壤磷酸二酯分解;重度退化湿地土壤磷有效性因磷酸单酯矿化能力减弱、正磷酸盐含量降低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尔盖高原 高寒湿地退化 ^液相^(31)p核磁共振 磷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1)P NMR的自然成土过程中有机磷组分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罗原骏 黄来明 袁大刚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38,共16页
土壤有机磷(P_(o))是土壤中重要的磷库,其形态、含量与生物有效性随成土过程而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土壤磷素供应、养分平衡及生态系统生产力。然而,与土壤无机磷(P_(i))相比,以往的研究对P_(o)的重视不够,这主要是由于土壤中P_(o)的提取... 土壤有机磷(P_(o))是土壤中重要的磷库,其形态、含量与生物有效性随成土过程而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土壤磷素供应、养分平衡及生态系统生产力。然而,与土壤无机磷(P_(i))相比,以往的研究对P_(o)的重视不够,这主要是由于土壤中P_(o)的提取、分析和鉴定方法难于P_(i)。近年来,随着液相^(31)P核磁共振(^(31) P NMR)波谱技术在土壤学领域的应用,为定量分析土壤P_(o)组分及含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同时为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不同形态P_(o)的转化特征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总结了土壤P_(o)的种类和性质,介绍了液相^(31)P NMR分析土壤P_(o)的原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综述了自然成土过程中不同形态P_(o)的转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指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关键科学问题:包括量化成土过程中不同形态P_(o)转化速率、途径与环境阈值,阐明不同发育阶段土壤P_(o)与C、N等养分之间的耦合关系及其固释机理,构建不同类型土壤P_(o)演化模型。回答上述问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地球关键带磷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为不同发育阶段土壤养分管理与调控及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31)p核磁共振 土壤演化 有机磷组分 动态变化 养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碳脂肪醇磷酸酯合成的^(31)P-NMR波谱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杨毓莹 戴伊萍 +1 位作者 舒建生 沙晓祥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2-104,108,共4页
采用 3 1 P NMR波谱对高碳脂肪醇与五氧化二磷的反应进行了研究 ,定量地表征了产物混合物中的各组分。结果表明 :单酯 (MAP)、双酯 (DAP)、聚酯 (PAP)和磷酸盐 (PA)在 3 1 P NMR波谱上的化学位移分别为 :3 5~ 4 6 ,0 8~ 1 1,- 9 0... 采用 3 1 P NMR波谱对高碳脂肪醇与五氧化二磷的反应进行了研究 ,定量地表征了产物混合物中的各组分。结果表明 :单酯 (MAP)、双酯 (DAP)、聚酯 (PAP)和磷酸盐 (PA)在 3 1 P NMR波谱上的化学位移分别为 :3 5~ 4 6 ,0 8~ 1 1,- 9 0~ - 10 0和 3 0~ 3 5 (当pH =9时 )。同时为不同用途的脂肪醇磷酸酯盐提供了可选择的和稳定的合成条件 ,即 :在n(ROH)∶n(P2 O5) =(2 3∶1 0 )~ (3 1∶1 0 ) ,反应时间 2~ 3h ,反应温度不大于 10 0℃条件下 ,P2 O5的转化率大于 95 % ,MAP、DAP和PAP的选择性分别为 4 0 %~ 6 5 % ,2 5 %~ 33%和 10 %~ 3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脂肪醇磷酸酯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烷基磷酸酯 核磁共振磷谱 化纤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dien)Cl]^+与核苷酸作用的~1H、^(31)P NMR研究
17
作者 赵刚 吴仲岿 +1 位作者 管荫桐 唐雯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7-11,共5页
本文用~1H-NMR和^(31)P-NMR谱研究了[Cu(dien)Cl]^+与5'-AMP、5'-GMP和5'-CMP在pD=6.00条件下的共价键合作用.氢核磁共振谱研究表明[Cu(dien)]^(2+)与5'-AMP可以在N-7和N-1位上键合,但N-7是最有利的键合位置.配离子与5'-GMP、5'-... 本文用~1H-NMR和^(31)P-NMR谱研究了[Cu(dien)Cl]^+与5'-AMP、5'-GMP和5'-CMP在pD=6.00条件下的共价键合作用.氢核磁共振谱研究表明[Cu(dien)]^(2+)与5'-AMP可以在N-7和N-1位上键合,但N-7是最有利的键合位置.配离子与5'-GMP、5'-CMP、分别键合在N-7和N-3位置上.^(31)P核磁共振谱研究结果则表明[Cu(dien)]^(2+)还可以与单核苷酸上的磷酸酯根键合.并根据显著加宽质子峰及^(31)P峰的最低[Cu(dien)Cl]^+浓度,比较了[Cu(dien)]^(2+)对三种核苷酸的碱基与磷酸酯根的亲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1)P-NMR的延边州东部两市苹果梨园土壤磷化合物变化
18
作者 秦博 黄金风 +2 位作者 徐同良 谢修鸿 梁运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20,共4页
针对延边州东部和龙市和珲春市苹果梨园土壤,分别选取剖面点并进行挖掘,根据土壤物理状态划分土壤自然发生层,分层采集土壤样品,采用^(31)P-NMR核磁共振波谱法对果园不同土层土壤磷化合物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和龙、珲春两市苹... 针对延边州东部和龙市和珲春市苹果梨园土壤,分别选取剖面点并进行挖掘,根据土壤物理状态划分土壤自然发生层,分层采集土壤样品,采用^(31)P-NMR核磁共振波谱法对果园不同土层土壤磷化合物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和龙、珲春两市苹果梨园土壤磷化合物组成均含有正磷酸盐、正酸磷单酯和焦磷酸盐,且正磷酸盐>正酸磷单酯>焦磷酸盐;与珲春苹果梨园相比,和龙苹果梨园的A层和AB层土壤含有磷酸二酯。随着土层深度增加,正磷酸盐所占磷化和物的比例总体呈升高趋势,两地最深层土壤的正磷酸盐比例均高达80%以上;与正磷酸盐相反,随着土层深度增加磷酸单酯所占磷化合物的比例呈减小的趋势。两地苹果梨园土壤磷化合物中,焦磷酸盐所占比例最大的土层均为AB层。磷酸单酯在和龙苹果梨园土壤中的丰富度明显高于珲春苹果梨园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梨园 磷化合物 ^^31p核磁共振(^31p-nmr)波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31)P-NMR谱法分析硫化二硫代磷酸钼摩擦改进剂的组分
19
作者 林宜超 林遥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6-60,共5页
报道了关于31PNMR谱法分析不同反应条件下所制得硫化二硫代磷酸钼(SMoDTP)摩擦改进剂的组分及其变化。结果表明,所合成8种SMoDTP产物均是由12~13个有机5价Mo—S、PS、PO化合物及有机3价P—... 报道了关于31PNMR谱法分析不同反应条件下所制得硫化二硫代磷酸钼(SMoDTP)摩擦改进剂的组分及其变化。结果表明,所合成8种SMoDTP产物均是由12~13个有机5价Mo—S、PS、PO化合物及有机3价P—S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其中随着反应温度从30℃升至100℃,或者随着P/Mo摩尔比从2/1降至1.2/1,或者随着预通H2S时间从0增至45min,其SMoDTP产物中所含有机5价Mo—S化合物的含量(w)分别从28.9%、42.4%和37.2%增至52.5%、52.7%和4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 二硫代磷酸钼 摩擦改进剂 ^^31p-nmr 有机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P-核磁共振光谱在木素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付时雨 詹怀宇 余惠生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B10期121-125,共5页
介绍了31P核磁共振新技术用于木素分析原理及其应用。利用2氯1,3,2氧膦杂戊环(I)作为磷化试剂来标记木素中具有不稳定氢的基团,然后测定31PNMR光谱,由于木素中的羧基、酚羟基和醇羟基磷衍生物的31PNMR核磁共振信号的化学位移在明显不同... 介绍了31P核磁共振新技术用于木素分析原理及其应用。利用2氯1,3,2氧膦杂戊环(I)作为磷化试剂来标记木素中具有不稳定氢的基团,然后测定31PNMR光谱,由于木素中的羧基、酚羟基和醇羟基磷衍生物的31PNMR核磁共振信号的化学位移在明显不同的区域,因此可以准确测定这些官能团的含量。从不同结构的酚羟基(包括愈创木酚、紫丁香型和对羟基苯基型的酚羟基)的测定可以了解制浆过程中木素的溶出情况,从不同的醇羟基(伯羟基与苏式和赤式的α羟基)可以了解木素的聚合度和βO4键的断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素结构 酚羟基 制浆过程 香型 核磁共振光谱 羧基 新技术 苯基 聚合度 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