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信号幅度的^(3)He管中子探测器刻度算法优化研究 |
许宇涵
修青磊
殷伟刚
肖亮
蒋孟奇
周晓娟
赖彦玲
王艳凤
周健荣
孙志嘉
魏亚东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基于碳化硼转换材料的SiC中子探测器研究 |
孙乙文
田立朝
张湘
杨晓虎
徐伟立
胡佳丽
|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基于^(6)LiF/ZnS(Ag)和导光束的微型耐高温中子探测器设计与测试 |
吴培玮
赵立宏
叶佳伟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利用便携式D-D中子发生装置测试 ^(3)He中子探测器的性能 |
陆小军
何林锋
赵超
韩刚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5
|
锂玻璃探测器^(6)Li原子数标定 |
安力
肖军
王新华
谢雷
蒋励
杨杰成
郭海萍
韩子杰
|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3He球形4π中子探测器的设计研究 |
杨巧荣
兰长林
姚泽恩
江历阳
于伟翔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7
|
^(3)He中子探测器小型直流高压电源设计 |
曹杰
王海涛
王仁波
尤翰庭
冯杨洋
陈锐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8
|
信号采样对Cs_(2) LiYCl_(6):Ce^(3+)探测器中子-伽马甄别性能的影响 |
吴坤
黄广伟
王利斌
李林祥
席善学
陈声强
徐思
张立功
朱红英
王尊刚
刘辉兰
宋玉收
周春芝
|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9
|
脉冲DT中子场中的CeF_3、ST401闪烁探测器输出比对 |
胡孟春
李忠宝
唐章奎
周殿忠
杨洪琼
王振通
张建华
胡青元
杨高照
|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10
|
CeF_3闪烁探测器对DD中子的相对灵敏度 |
胡孟春
叶文英
周殿忠
王振通
张建华
胡青元
杨洪琼
杨高照
|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8
|
|
11
|
用薄膜^(252)Cf源测定ST451快中子探测器的相对效率 |
陈金象
施兆民
唐国有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8
|
|
12
|
载^6Li塑料闪烁探测器中子能量响应的实验研究 |
王立宗
张传飞
彭太平
郭存
杨洪琼
张建华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3
|
BF_3中子探测器阵列探测效率的蒙特卡罗计算 |
付广智
何彬
章喜喜
黄佳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14
|
基于新型CeBr_(3)探测器井下γ能谱测量^(238)U关键技术研究 |
冯延强
王海洋
王铁健
焦仓文
程纪星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15
|
非准直中子场能谱测量用多测量面~3He探测器理论设计 |
张文首
陈达
苏春磊
杨宁
江新标
于青玉
邬泽鹏
长孙永刚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6
|
批量^(3)He探测器相对探测效率标定方法研究 |
于嘉蕾
侯龙
王琦
孙琪
朱庆福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7
|
用于中国散裂中子源闪烁体中子探测器的^(6)LiF/ZnS(Ag)闪烁屏性能研究 |
蒋俊杰
黄畅
魏亚东
唐彬
于潜
周诗慧
蔡小杰
邓强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8
|
^(3)He正比计数管集成核电子学器件研制与测试 |
时亚茹
张春雷
刘晓波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CSNS多功能反射谱仪~3He管探测器数据获取系统设计 |
赵东旭
章红宇
孙志嘉
王修库
肖亮
|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20
|
YAP:Ce闪烁探测器的γ射线灵敏度研究 |
张建华
张传飞
胡孟春
王振通
唐登攀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