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5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CL22、TGF-β1、Foxp3^(+)Tregs与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及其对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
1
作者 葛悦 金鑫 +4 位作者 马云飞 范书悦 谢强 张珂 赵艳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25年第2期138-141,共4页
探讨血清CC趋化因子配体22(CCL22)、TGF-β1、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s)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及其对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31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其中55例接受新辅助化疗。免... 探讨血清CC趋化因子配体22(CCL22)、TGF-β1、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s)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及其对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31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其中55例接受新辅助化疗。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乳腺癌及癌旁乳腺组织中CCL22、TGF-β1及Foxp3^(+)Tregs的表达,分析CCL22、TGF-β1、Foxp3^(+)Tregs与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比较行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学完全缓解(pCR)患者与未完全缓解(non-pCR)患者癌组织中CCL22、TGF-β1、Foxp3^(+)Tregs的表达。CCL22、TGF-β1、Foxp3^(+)Tregs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7.6%(133/231)、52.4%(121/231)、41.1%(95/231),CCL22、TGF-β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L22、TGF-β1、Foxp3^(+)Tregs的阳性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且三者呈正相关。新辅助化疗患者中,CCL22、TGF-β1、Foxp3^(+)Tregs阳性的pCR患者比例少于non-PCR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CL22、TGF-β1、Foxp3^(+)Tregs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转移及预后相关,与新辅助疗效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三阴性 CCL22 TGF-Β1 ^Foxp3^(+)Tregs 新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BF_(3)制备H_(3)^(10)BO_(3)反应进程在线监测
2
作者 周文辉 胡石林 +1 位作者 张彦彪 周秀林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4-1310,共7页
工业规模生产富集^(10)B的硼酸(H_(3)^(10)BO_(3),^(10)B>19.8%)时需要监测反应的进行程度和判定反应的终点。为解决现有监测方法步骤繁琐、人为误差大、精准度低等问题,本文设计并建造了一套在线监测反应进行程度的实验装置,并采用... 工业规模生产富集^(10)B的硼酸(H_(3)^(10)BO_(3),^(10)B>19.8%)时需要监测反应的进行程度和判定反应的终点。为解决现有监测方法步骤繁琐、人为误差大、精准度低等问题,本文设计并建造了一套在线监测反应进行程度的实验装置,并采用该实验装置对通过富集^(10)B的三氟化硼(^(10)BF_(3),^(10)B>19.8%)与难溶于水的碳酸锶(SrCO_(3))反应制备H_(3)^(10)BO_(3)的实验进行原位、实时、在线监测。测试得到的溶液离子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曲线可以用c_(t)-c_(1)=c_(0)e^(-kt)公式进行拟合,其拟合系数R^(2)为1.00000。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4次重复性测试实验,得到的4条溶液离子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曲线用c_(t)-c_(1)=c_(0)e^(-kt)公式拟合,其拟合系数R^(2)都为1.00000,说明用该实验装置进行长时间、多次测试,得到的数据精准度高、误差小、重现性好;且拟合方程的3个参数c1、c0、k的标准偏差(s)均小于0.3%,这说明用c_(t)-c_(1)=c_(0)e^(-kt)方程拟合的精密度高。c_(t)-c_(1)=c_(0)e^(-kt)方程可以用于^(10)BF_(3)制备H_(3)^(10)BO_(3)反应的进行程度监测。实验得到的离子浓度-时间曲线的拟合方程c_(t)-c_(1)=c_(0)e^(-kt)与化学反应的一级动力学方程ct=c_(0)e^(-kt)在表现形式上一致,表明用c_(t)-c_(1)=c_(0)e^(-kt)方程拟合^(10)BF_(3)制备H_(3)^(10)BO_(3)反应的进行程度符合化学反应进行实质,c_(t)-c_(1)=c_(0)e^(-kt)方程能够作为^(10)BF_(3)制备H_(3)^(10)BO_(3)反应进行程度和反应终点的判定依据。^(10)BF_(3)制备H_(3)^(10)BO_(3)较合理的加料方式是难溶固体粉末SrCO_(3)与H2O先混溶,搅拌下形成悬浮液,然后把悬浮液加热至设定温度并保持恒定,再向悬浮液中加入^(10)BF_(3)。在线监测结果表明,^(10)BF_(3)制备H_(3)^(10)BO_(3)需经过3步加羟基脱氟取代反应,其前两步反应是快反应,第3步反应是慢反应,即第3步反应是^(10)BF_(3)制备H_(3)^(10)BO_(3)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10)BF_(3)制备H_(3)^(10)BO_(3)反应为表观化学一级动力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BF_(3) ^H_(3)^(10)BO_(3) 反应进程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异丙基萘基质^(3)H和^(14)C液闪标准源的稳定性与淬灭校正准确性研究
3
作者 肖扬 张辉 +10 位作者 马彦 刘玫玲 刘皓然 梁珺成 张津肇 赵清 范梓浩 张晗 刘鹏 范富有 戴雄新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38-1744,共7页
为了建立商用液闪液分析水溶液样品中^(3)H、^(14)C的淬灭校正方法,基于二异丙基萘(Diisopropylnaphthalene,DIN)液闪液制备了^(3)H无淬灭液闪标准源、^(3)H淬灭系列液闪标准源、^(14)C无淬灭液闪标准源和^(14)C淬灭系列液闪标准源。考... 为了建立商用液闪液分析水溶液样品中^(3)H、^(14)C的淬灭校正方法,基于二异丙基萘(Diisopropylnaphthalene,DIN)液闪液制备了^(3)H无淬灭液闪标准源、^(3)H淬灭系列液闪标准源、^(14)C无淬灭液闪标准源和^(14)C淬灭系列液闪标准源。考察了室温、避光条件下标准源的稳定性,16个月后淬灭系列标准源的校正效率的变化小于0.5%,无淬灭^(3)H、^(14)C标准源的活度值和tSIE值在30个月的监测中斜率统计值均小于临界值,未观察到不稳定性。比较了DIN体系淬灭系列标准源与甲苯体系淬灭系列标准源对商用液闪液测量核素的校正准确性,结果表明DIN基质的淬灭系列标准源更适用于目前广泛使用的商用闪烁液(Ultima Gold^(TM)AB、Ultima Gold^(TM)LLT、Optiphase HiSafe 3)测试样品的淬灭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计量 二异丙基萘 液闪 淬灭 ^^(3)H ^^(14)C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种用于分离猪肠道CD3^(+)T细胞方法的建立
4
作者 陈忠良 黄振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3期24-27,共4页
CD3^(+)T细胞是猪肠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肠道病毒感染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该研究开发了一种采用磁珠富集手段从猪小肠组织中分离原代CD3^(+)T细胞的方法。该方法将为研究猪肠道免疫系统功能提供合适的细胞模型,还可加速抗病毒药... CD3^(+)T细胞是猪肠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肠道病毒感染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该研究开发了一种采用磁珠富集手段从猪小肠组织中分离原代CD3^(+)T细胞的方法。该方法将为研究猪肠道免疫系统功能提供合适的细胞模型,还可加速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T细胞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磁珠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_(3)^(127)I示踪法对核电厂碘吸附器净化效率影响研究
5
作者 赵高昕 范斯军 +2 位作者 孙继轶 常维 尹伟业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8-743,共6页
介绍了碘吸附器的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置换反应3种过滤机理。非放射性甲基碘CH_(3)^(127)I与放射性甲基碘CH_(3)^(131)I两种示踪剂在理化性质上一致,但在吸附机理上存在细微差别,设计实验探究CH_(3)^(127)I对碘吸附器的效率影响和进行... 介绍了碘吸附器的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置换反应3种过滤机理。非放射性甲基碘CH_(3)^(127)I与放射性甲基碘CH_(3)^(131)I两种示踪剂在理化性质上一致,但在吸附机理上存在细微差别,设计实验探究CH_(3)^(127)I对碘吸附器的效率影响和进行核电厂碘吸附器定期效率实验的可行性,结合CH_(3)^(127)I相关检测方法与光电法优势分析确定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吸附器 过滤器机理 ^CH_(3)^(127)I 光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SO_(3)^(2-)工艺去除水体中溴酸盐的效果
6
作者 沈恺乐 龚思成 +1 位作者 韦文博 张新欢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S01期49-56,246,共9页
紫外/亚硫酸盐(UV/SO_(3)^(2-))工艺是一种通过产生强还原性的活性自由基来降解污染物的高级还原工艺(ARPs)。文章研究了UV/SO_(3)^(2-)工艺降解溴酸盐(BrO_(3)^(-))的效能与机制。结果表明,UV/SO_(3)^(2-)工艺还原BrO_(3)^(-)符合拟一... 紫外/亚硫酸盐(UV/SO_(3)^(2-))工艺是一种通过产生强还原性的活性自由基来降解污染物的高级还原工艺(ARPs)。文章研究了UV/SO_(3)^(2-)工艺降解溴酸盐(BrO_(3)^(-))的效能与机制。结果表明,UV/SO_(3)^(2-)工艺还原BrO_(3)^(-)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增大UV光照强度、SO_(3)^(2-)投加量、溶液pH,去除溶液中的溶解氧(DO),可有效提高Br O_(3)^(-)的去除率;水体中的HCO_(3)^(-)、Cl^(-)和天然有机物会不同程度地抑制BrO_(3)^(-)的降解;自由基淬灭试验显示水合电子(eaq)是UV/SO_(3)^(2-)工艺降解BrO_(3)^(-)的主要活性物质,并由此推断出可能的BrO_(3)^(-)降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SO_(3)^(2-)工艺 溴酸盐 水合电子 降解动力学 反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路面基层中高平3^(#)煤矸石的试验研究
7
作者 高世川 闫建兵 王秀龙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11期203-205,共3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公路建设行业不断涌出了各种新兴技术、材料和工艺。在以绿色环保、变废为宝为主题的背景下,探讨了将煤矸石用于路面基层的可行性,并对高平3^(#)煤矸石水稳层材料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验证煤矸石的无侧限抗...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公路建设行业不断涌出了各种新兴技术、材料和工艺。在以绿色环保、变废为宝为主题的背景下,探讨了将煤矸石用于路面基层的可行性,并对高平3^(#)煤矸石水稳层材料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验证煤矸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证明了3^(#)煤矸石可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建设 路面基层 ^高平3^(#)煤矸石 水稳层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磷肥对土壤NO_(3)^(-)-N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87
8
作者 袁新民 同延安 +2 位作者 杨学云 李晓林 张福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97-403,共7页
在黄土高原南部的“国家黄土肥力和肥料效益监测基地”进行的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在小麦 玉米轮作中 ,当年施氮量为N 352kg/hm2 时 ,单施氮肥或氮钾配合的 0~ 4m土壤剖面的NO- 3 N累积量达 10 0 0kg/hm2 以上 ,其中约 50 %~ 60 %... 在黄土高原南部的“国家黄土肥力和肥料效益监测基地”进行的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在小麦 玉米轮作中 ,当年施氮量为N 352kg/hm2 时 ,单施氮肥或氮钾配合的 0~ 4m土壤剖面的NO- 3 N累积量达 10 0 0kg/hm2 以上 ,其中约 50 %~ 60 %的NO- 3 N分布在 2~ 4m以下的土层中 ,而氮磷配合的 0~ 4m土壤剖面的NO- 3 N累积量仅为 2 2 0kg/hm2 ,且 80 %的NO- 3 N分布在 0~2m的土层中 ,增施磷肥由于增加了氮的吸收和对水分的利用而有效地降低了土壤中NO- 3 N的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 ^NO_(3)^(-)-N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_4^+ CD_(25)^+ FOXP_3^+调节性T细胞在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李世荣 薛海斌 +1 位作者 薛峰 姜明一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4期63-64,共2页
选择同期收治的60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34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表达情况。结果肺癌组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认为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 选择同期收治的60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34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表达情况。结果肺癌组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认为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可能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力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临床可通过抑制或阻断FOXP3表达抑制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提高机体对肿瘤抗原的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CD4^+CD25^+FOXP3^+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3^--N/NH4^+-N配比对紫花苜蓿营养品质及饲用价值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于铁峰 刘晓静 +1 位作者 郝凤 范俊俊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2-110,共9页
以"甘农3号"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在室外防雨网室内,采用盆栽营养液砂培,在最佳氮素供应水平210mg/L基础上,研究NO_3^--N和NH_4^+-N混合的7种配比(1/7、1/3、3/5、5/5、5/3、3/1、7/1)对紫花苜蓿营养品质及饲用价值的影响。结... 以"甘农3号"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在室外防雨网室内,采用盆栽营养液砂培,在最佳氮素供应水平210mg/L基础上,研究NO_3^--N和NH_4^+-N混合的7种配比(1/7、1/3、3/5、5/5、5/3、3/1、7/1)对紫花苜蓿营养品质及饲用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NO_3^--N/NH_4^+-N=5/3处理的粗蛋白(CP)、蛋白总量(TP)、可消化干物质(DDM)及干物质采食量(DMI)总体上都显著高于其他配比处理(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均显著低于其他配比处理(P<0.05),5/3处理有利于紫花苜蓿营养积累;从微量元素营养角度分析,以NH_4^+-N为主的混合态氮更有利于铁(Fe)、锰(Mn)和钼(Mo)的积累,且最适配比分别为NO_3^--N/NH_4^+-N=1/3、1/7和3/5,而以NO_3^--N为主的混合态氮则有利于锌(Zn)的积累,且最适配比为NO_3^--N/NH_4^+-N=3/1;用相对饲用价值(RFV)法评定,5/3处理RFV值显著高于其他配比处理(P<0.05),且各处理RFV均大于100,对照美国紫花苜蓿草产品的分级标准,其品质均达到2级以上水平,其中5/3和7/1处理紫花苜蓿的品质达1级水平。说明紫花苜蓿生长环境中速效氮以NO_3^--N为主,且比例接近NO_3^--N/NH_4^+-N=5/3时,最有利于紫花苜蓿优良营养品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4^+-N ^NO3^--N 配比 紫花苜蓿 营养品质 相对饲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氚化物中^3He的热解吸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程贵钧 王维笃 +3 位作者 杨本福 龙兴贵 彭述明 罗顺忠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2-376,共5页
在自行设计的全金属高真空热解吸系统上,以ELITESPE50型四极质谱计(QMS)为分析器,建立了金属氚化物中3He的热解吸和数据处理方法。解吸过程中,金属系统处于真空密闭状态,薄膜压力计直接测量解吸出的气体压力,质谱计则通过微量渗漏阀在... 在自行设计的全金属高真空热解吸系统上,以ELITESPE50型四极质谱计(QMS)为分析器,建立了金属氚化物中3He的热解吸和数据处理方法。解吸过程中,金属系统处于真空密闭状态,薄膜压力计直接测量解吸出的气体压力,质谱计则通过微量渗漏阀在线取样测量,所采集的数据均为积分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四极质谱计标定解吸系统内4He的分压<350Pa时,其相关系数R>0.99,且记忆效应的贡献极弱;离子态氚T+对m/e=3组分分压的贡献可按IT+≈0.01IT2+确定,不干扰3He的测定;将气体解吸所得的积分数据经平滑并微分处理后可准确得到气体释放速率与退火温度的关系,即热解吸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HE 热解吸 金属氚化物 四极质谱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AITP治疗前后CD_4^+CD_(25)^(High)Foxp3^+Treg细胞与Foxp3基因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白燕 余慧 +5 位作者 张志泉 刘勤 肖燕 周东风 费洪宝 金润铭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7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CD4+CD25HighFoxp3+Treg细胞在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发病中的作用及对丙种球蛋白、激素治疗的效应关系。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AITP患儿治疗前后CD4+CD25HighFoxp3+Treg细胞比例变化,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目的探讨CD4+CD25HighFoxp3+Treg细胞在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发病中的作用及对丙种球蛋白、激素治疗的效应关系。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AITP患儿治疗前后CD4+CD25HighFoxp3+Treg细胞比例变化,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的表达。结果单用激素或联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后AITP患儿CD4+CD25HighFoxp3+Treg细胞比例和Foxp3基因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其中联用丙种球蛋白和激素组的增高水平更为明显(P<0.01)。结论CD4+CD25HighFoxp3+Treg细胞比例下降及Foxp3基因表达降低是AITP的发病机制之一,丙种球蛋白和激素可以通过诱导其扩增及活化发挥治疗AITP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特发性 ^CD4^+CD25^HIGH ^Foxp3^+Treg细胞 基因 Fox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茶叶中的F^-、Cl^-、SO4^2-、NO3^- 被引量:14
13
作者 石元值 杨亦扬 +4 位作者 阮建云 马立峰 张磊 韩文炎 王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3-385,共3页
利用美国戴安公司免试剂离子色谱系统(ICS-2000系统),采用KOH梯度离子色谱法和抑制电导检测器,建立了同时测定茶叶中F-、Cl-、SO42-、NO3等四种重要的阴离子的分析方法。研究了茶叶中F-、Cl-、SO42-、NO3四种阴离子的色谱分析条件,建立... 利用美国戴安公司免试剂离子色谱系统(ICS-2000系统),采用KOH梯度离子色谱法和抑制电导检测器,建立了同时测定茶叶中F-、Cl-、SO42-、NO3等四种重要的阴离子的分析方法。研究了茶叶中F-、Cl-、SO42-、NO3四种阴离子的色谱分析条件,建立了8-44-52-8mmol/L的KOH梯度淋洗程序,流速为1.0ml/min。结果表明:该方法回归方程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99以上,各组分的检出限在0.01~0.05mg/L之间,回收率在88.6%~107.5%之间。用本方法用于实际茶叶样品中F-、Cl-、SO42-、NO3等无机酸阴离子的分析,简便、实用,并且快速、准确,所得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梯度淋洗 ^F^-、Cl^-、SO4^2-、NO3^- 同时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胶体与PO_4^(3-)、Cu^(2+)的作用及对微藻生长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赵新淮 张正斌 韩喜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76-779,共4页
利用超滤技术对海水中的胶体物质进行分级处理来研究胶体与磷酸盐、痕量金属铜之间的作用,通过测定不同超滤膜处理过的海水中PO_4^(3-)、Cu^(2+)的质量分数,发现有相当量的PO_4^(3-)、Cu^(2+)被胶体吸附以胶体态存在,例如约有47%的Cu^(... 利用超滤技术对海水中的胶体物质进行分级处理来研究胶体与磷酸盐、痕量金属铜之间的作用,通过测定不同超滤膜处理过的海水中PO_4^(3-)、Cu^(2+)的质量分数,发现有相当量的PO_4^(3-)、Cu^(2+)被胶体吸附以胶体态存在,例如约有47%的Cu^(2+)以胶体态存在,含有胶体的海水中PO_4^(3-)的质量分数也比不含胶体的海水中高;微藻培养实验发现,微藻在含有胶体的海水中生长情况较好,而在不含胶体的海水中生长最差,说明胶体也是影响微藻生长的一个因子.胶体对磷酸盐的吸附作用是胶体对微藻生长产生影响的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4^3- ^CU^2+ 生长 胶体 超滤 微藻 海水 磷酸盐 铜(Ⅱ) 化学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靖边气田统5井区马五1^3成岩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小蓉 雷卞军 +3 位作者 欧家强 刘斌 李世临 李学雷 《断块油气田》 CAS 2007年第4期10-13,共4页
马五13是靖边气田统5井区的主力产气层,其岩性主要为潮上带及潮间带含膏(结核和晶体)泥—粉晶白云岩。马五13经历了准同生白云石化、准同生石膏生长和交代作用、重结晶作用、表生岩溶作用、埋藏白云石化作用、埋藏溶解作用、矿物充填作... 马五13是靖边气田统5井区的主力产气层,其岩性主要为潮上带及潮间带含膏(结核和晶体)泥—粉晶白云岩。马五13经历了准同生白云石化、准同生石膏生长和交代作用、重结晶作用、表生岩溶作用、埋藏白云石化作用、埋藏溶解作用、矿物充填作用和去白云石作用等8种主要成岩作用,其中对马五13白云岩储层演化影响较大的是表生岩溶作用、埋藏溶解作用和各种矿物对孔洞缝的充填作用。在对成岩作用研究的基础上,把马五13划分为4个成岩作用区。Ⅰ、Ⅱ区是储层发育有利区,Ⅲ区有少量储层发育,Ⅳ区储层不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5井区 ^马五1^3 成岩作用 储层发育有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洲气田中二叠世山2^3期沉积相再认识 被引量:4
16
作者 安文宏 杨文敬 +2 位作者 石小虎 杨勇 冯永玖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26,7,共7页
经过地球化学、生物化石和沉积构造方面的研究论证,确定子洲气田山23段三角洲类型为近海湖泊辫状河三角洲,纠正了以往的沉积相认识误区。根据自生矿物、层理构造、岩石颜色等沉积环境标志性产物首次划分出了中二叠世山23期湖岸线位置,... 经过地球化学、生物化石和沉积构造方面的研究论证,确定子洲气田山23段三角洲类型为近海湖泊辫状河三角洲,纠正了以往的沉积相认识误区。根据自生矿物、层理构造、岩石颜色等沉积环境标志性产物首次划分出了中二叠世山23期湖岸线位置,对研究区沉积微相的详细研究认为子洲地区山23段发育近海湖泊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亚相,清涧地区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亚相。同时,在沉积相重新认识基础上分析了沉积相对储层储集性能和气水分布的控制作用,对子洲气田滚动扩边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洲气田 ^山2^3 沉积相 湖岸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胁迫下不同小麦基因型根际pH的变化、NH_4^+和NO_3^-吸收及还原与其耐铝性的关系 被引量:18
17
作者 林咸永 章永松 +1 位作者 罗安程 陶勤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0-334,共5页
以耐Al性明显差异的 2个小麦基因型为材料 ,采用溶液培养试验和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根际 pH变化、NH+ 4和NO-3 的吸收以及NO-3 还原与其耐Al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A1胁迫下鉴 86 4(耐性基因型 )比扬麦 5号 (敏感基因型 )能维持较高的根际 p... 以耐Al性明显差异的 2个小麦基因型为材料 ,采用溶液培养试验和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根际 pH变化、NH+ 4和NO-3 的吸收以及NO-3 还原与其耐Al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A1胁迫下鉴 86 4(耐性基因型 )比扬麦 5号 (敏感基因型 )能维持较高的根际 pH值 ,当溶液 pH值下降到最低时 ,前者比后者高 0 2 3个pH单位。吸收动力学研究表明 ,鉴 86 4在无Al和有Al胁迫时对NO-3 的吸收速率和亲和力大于扬麦 5号 ;而对NH+ 4的吸收速率和亲和力却小于扬麦 5号。Al还降低叶片和根系的硝酸还原酶活性 ,但鉴 86 4的叶片和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均高于扬麦 5号。此外 ,在Al胁迫下 ,植株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迅速提高 ,但扬麦 5号积累量高于鉴 86 4。鉴 86 4具有较高的耐Al能力可能与其在Al胁迫下对NO-3 的吸收速率、亲和力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较高 ,而对NH+ 4的吸收速率和亲和力较低 ,从而能维持较高的根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胁迫 小麦 基因型 根际PH ^NH4^+ ^NO3^- 吸收 还原 耐铝性 硝酸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敏酸吸附解吸Fe^(3+)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强 魏世强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4-421,共8页
采用C-25葡聚糖凝胶层析方法研究了在不同酸度、离子强度、温度条件下胡敏酸(HA)吸附解吸Fe3+特征。结果表明,在相同离子强度、反应温度条件下,随着pH的升高,HA对Fe(Ⅲ)最大吸附量Smax和吸附平衡常数k增加,标准摩尔自由能变ΔGom绝对值... 采用C-25葡聚糖凝胶层析方法研究了在不同酸度、离子强度、温度条件下胡敏酸(HA)吸附解吸Fe3+特征。结果表明,在相同离子强度、反应温度条件下,随着pH的升高,HA对Fe(Ⅲ)最大吸附量Smax和吸附平衡常数k增加,标准摩尔自由能变ΔGom绝对值减小。相同pH和温度下,离子强度从0.00到0.10mol L-1,HA对Fe(Ⅲ)最大吸附量Smax和吸附亲和力常数k增加,自由能变ΔGom绝对值减小,但离子强度从0.10 mol L-1继续上升到0.15 mol L-1,则上述特征常数变化刚好相反。温度升高,胡敏酸吸附Fe3+的最大吸附量、吸附平衡常数k、自由能变ΔGom绝对值均较大幅度降低,表明升高温度对吸附反应不利。吸附反应的焓变ΔHom和熵变ΔSom均小于零,为放热反应,反应向更有序状态进行;在相同条件下,pH越大,焓变ΔHom和熵变ΔrSθm绝对值越大,表明pH越大,越有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随着pH的升高,Fe3+被还原的百分率η减小,用幂函数方程拟合,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随着pH的降低,胡敏酸铁Fe3+解吸率增大;对解吸率曲线进行拟合,线形方程具有显著的相关系数。胡敏酸吸附Fe3+的反应为包括胡敏酸内部和外部结合的“两相”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敏酸 ^Fe3^+ 吸附反应 吸附解吸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幔源CO2气藏的CO2/^3He比率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17
19
作者 许多 周瑶琪 +1 位作者 朱岳年 查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90-294,共5页
我国东部含油气盆地幔源CO2气藏的CO2/3He比率在107-1013之间,与幔源气体脱离玄武岩浆时恒定的CO2/3He比率(2×109~7×109)相比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形成于中生代的万金塔CO2气藏,具有109~1013的高CO2/3He比率,... 我国东部含油气盆地幔源CO2气藏的CO2/3He比率在107-1013之间,与幔源气体脱离玄武岩浆时恒定的CO2/3He比率(2×109~7×109)相比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形成于中生代的万金塔CO2气藏,具有109~1013的高CO2/3He比率,而新生代以来形成的黄骅、济阳、苏北、三水等地的幔源CO2气藏,均以107-109的低CO2/3He比率为特征。研究表明,幔源气藏CO2/3He比率的形成受到了幔源气体的释放机制的控制。在玄武岩浆喷溢、侵入为幔源气藏的形成提供大量气源的同时,岩浆房中的幔源气体通过深切岩浆房的断裂通道直接释放,对幔源气藏的形成、幔源气体的补给以及气藏CO2/3He比率等地球化学特征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我国东部含油气盆地中无机成因CO2气藏的CO2/3He比率特征为气藏的幔源成因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3He比率 幔源气 断裂 气藏形成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沙三^(3-4)亚段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健 王德仁 白兴盈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1-164,共4页
东濮凹陷沙三3-4亚段可划分为两个Ⅲ级层序,每个Ⅲ级层序都可划分为低位体系域、高位体系域。湖侵.湖退体系域。低位体系域主要发育低位三角洲沉积体系、低位扇沉积体系、千盐湖沉积体系。高位体系域主要发育高位三角洲沉积体系、... 东濮凹陷沙三3-4亚段可划分为两个Ⅲ级层序,每个Ⅲ级层序都可划分为低位体系域、高位体系域。湖侵.湖退体系域。低位体系域主要发育低位三角洲沉积体系、低位扇沉积体系、千盐湖沉积体系。高位体系域主要发育高位三角洲沉积体系、高位湖底扇浊积砂沉积体系、辫状河沉积体系-浊积砂沉积体系。湖侵-湖退体系域主要发育湖泊扇三角洲沉积体系、辫状河沉积体系、湖退-湖进三角洲沉积体系、滩坝沉积体系。低位三角洲砂体、低位扇砂体是油气勘探最有利的砂体,其次是高位三角洲砂体、高位湖底扇砂体、辫状河砂体、扇三角洲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三^3-4亚段 砂体 东濮凹陷 油气勘探 层序地层 沉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